零件图的工艺结构
合集下载
零件的图分析与结构工艺性分析资料

任务三 图纸分析与结构工艺性分析
教学目的
1、掌握图纸分析的内容以及分析的方法; 2、掌握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方法。
2021/2/16
1
零件工艺分析的内容: (1)技术要求合理性分析 (2)零件的结构分析
2021/2/16
2
一、零件图中技术要求合理性分析
1、技术要求的内容
(1)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包括尺寸精
(A)孔的位置距离太近,不易加工,或 采用非标准刀具加工 (B)可采用标准刀具加工,提高加工精 度
(A)凹槽尺寸不同,增加换刀次数 (B)可减少刀具种类,减少换刀时间
14
2)装配和维修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零件的结构应便于装配。
2021/2/16
15
零件的结构应便于维修时的拆装。
2021/2/16
16
2021/2/16
13
改进前(A) 改进后(B)
说明
1 2 3 4
5 6
2021/2/16
(A)小齿轮无法加工 (B)有退刀槽后,小齿轮可插齿加工
(A)键槽方位不同,需两次装夹 (B)可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键槽
(A)加工面大 (B)加工面小,减少地面接触面积,稳 定性好
(A)斜面钻孔,钻头容易起偏 (B)钻孔工作条件好,提高刀具寿命, 提高钻孔精度和生产率
2021/2/16
图7-8车床开合螺母外壳简图22
对于形状比较规则的小型零件,为了提高机械 加工的生产率和便于装夹,应将多件合成一个 毛坯,当加工到一定阶段后,再分离成单件, 例如图7-9所示的滑键。对毛坯的各平面加工好 后切离为单件,再对单件进行加工。
2021/2/16
图7-9滑键的零件图与毛坯图 a) 滑键零件图 b) 毛2硬度 55~60HRC ,所选用的
教学目的
1、掌握图纸分析的内容以及分析的方法; 2、掌握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方法。
2021/2/16
1
零件工艺分析的内容: (1)技术要求合理性分析 (2)零件的结构分析
2021/2/16
2
一、零件图中技术要求合理性分析
1、技术要求的内容
(1)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包括尺寸精
(A)孔的位置距离太近,不易加工,或 采用非标准刀具加工 (B)可采用标准刀具加工,提高加工精 度
(A)凹槽尺寸不同,增加换刀次数 (B)可减少刀具种类,减少换刀时间
14
2)装配和维修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零件的结构应便于装配。
2021/2/16
15
零件的结构应便于维修时的拆装。
2021/2/16
16
2021/2/16
13
改进前(A) 改进后(B)
说明
1 2 3 4
5 6
2021/2/16
(A)小齿轮无法加工 (B)有退刀槽后,小齿轮可插齿加工
(A)键槽方位不同,需两次装夹 (B)可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键槽
(A)加工面大 (B)加工面小,减少地面接触面积,稳 定性好
(A)斜面钻孔,钻头容易起偏 (B)钻孔工作条件好,提高刀具寿命, 提高钻孔精度和生产率
2021/2/16
图7-8车床开合螺母外壳简图22
对于形状比较规则的小型零件,为了提高机械 加工的生产率和便于装夹,应将多件合成一个 毛坯,当加工到一定阶段后,再分离成单件, 例如图7-9所示的滑键。对毛坯的各平面加工好 后切离为单件,再对单件进行加工。
2021/2/16
图7-9滑键的零件图与毛坯图 a) 滑键零件图 b) 毛2硬度 55~60HRC ,所选用的
零件图

功能: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盘主要起支
撑、轴向定位以及密封等作用。
零件结构:主体一般也为回转体,轴向尺寸小而
径向尺寸较大;零件上常有安装孔、轮辐、筋 板、键槽等。
加工:卧式车床上加工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视图选择
主视图:轴线水平的非圆形图形、全剖 其他视图:外形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叉架类零件
轴承支架
托架
轴套类 轮盘类 叉架类 箱壳类 其它类:薄板弯制件、镶合件等
2. 按标准化程度分
绘 制 图 样
标准件:各类紧固件、连接件、滚动轴承等
常用件:各类齿轮、弹簧等 非标准件:针对特定机器、部件设计的非标准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轴套类零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轮盘类零件
泵盖
端盖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轴承盖
叉架类零件
轴承支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工艺基准:为便于零件的加 工、测量和装配而选定的一 些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例:
设计基准: X向—Ⅸ Y向—Ⅹ Z向—Ⅹ 工艺基准: X向—Ⅶ 轴上的圆柱面Ⅺ 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统一最佳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Ⅺ
Z向 Y向
Ⅹ
X向
Ⅸ
Ⅶ
功能尺寸
影响零件在机器中位 置和装配精度的尺寸 功能尺寸应从设计基准 出发直接注出,而不是 从其他尺寸推算出来
零件图
§1
§2
§3 §4 §5
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零件图的分析
零件图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简介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总目录
§1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视频
撑、轴向定位以及密封等作用。
零件结构:主体一般也为回转体,轴向尺寸小而
径向尺寸较大;零件上常有安装孔、轮辐、筋 板、键槽等。
加工:卧式车床上加工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视图选择
主视图:轴线水平的非圆形图形、全剖 其他视图:外形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叉架类零件
轴承支架
托架
轴套类 轮盘类 叉架类 箱壳类 其它类:薄板弯制件、镶合件等
2. 按标准化程度分
绘 制 图 样
标准件:各类紧固件、连接件、滚动轴承等
常用件:各类齿轮、弹簧等 非标准件:针对特定机器、部件设计的非标准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轴套类零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轮盘类零件
泵盖
端盖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轴承盖
叉架类零件
轴承支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工艺基准:为便于零件的加 工、测量和装配而选定的一 些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例:
设计基准: X向—Ⅸ Y向—Ⅹ Z向—Ⅹ 工艺基准: X向—Ⅶ 轴上的圆柱面Ⅺ 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统一最佳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Ⅺ
Z向 Y向
Ⅹ
X向
Ⅸ
Ⅶ
功能尺寸
影响零件在机器中位 置和装配精度的尺寸 功能尺寸应从设计基准 出发直接注出,而不是 从其他尺寸推算出来
零件图
§1
§2
§3 §4 §5
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零件图的分析
零件图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简介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总目录
§1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视频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c)正确
(d)错误
图8-58 钻孔应注意的问题
(e)正确
(a)不合理 (b)合理
图8-59 钻孔的方便性
机械制图
谢谢观看!
(a)
(b)
图8-55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c)
1.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3.凸台和凹坑
为了保证零件表面在装配时接触良好和减少机械加工 的面积,常在零件表面上设计出凸台或凹坑,并尽量使多 个凸台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便于加工,如图8-56所示。
图8-56 凸台和凹坑
1.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4.钻孔结构
1.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切削时(主要是车削和磨削),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 砂轮,常在待加工面的轴肩处预先车出退刀槽和砂轮越程 槽。这样既能保证加工表面满足加工技术要求,又便于装 配时相关零件间靠紧。常见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的简化画 法及尺寸标注如图8-55所示。
1.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机 Nhomakorabea制图零件上常见 的工艺结构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是由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以及 其制造工艺所决定的。因此,零件的结构除满足使用要 求外,还应具有合理的工艺结构。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 构有铸造工艺结构、机械加工工艺结构等。
1.1 铸造工艺结构
铸造是指将熔融的液态金属或合金浇入砂型型腔中, 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铸造零件 的方法。铸造的工艺结构包括铸造圆角、起模斜度和铸 件壁厚等。
1.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a)45°倒角 (b)非45°倒角
图8-54 倒角和圆角
1.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为了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在轴或孔中直径不 等的交接处,常加工成环面过渡,称为倒圆,如图8-54(c )所示。
制图-零件图的内容及工艺结构

小都必须按部件的性能和结构要求设计。 一般零件都要画出零件图。
(2)传动零件 如齿轮、蜗轮、蜗杆等。一般起传动作用的结构要素
(如:轮齿等)大多已经标准化,并有规定画法。 传动零件一般亦要画出零件图。
(3)标准件 只要根据已知的条件,查阅有关标准,即能得到全 部尺寸,不必画出零件图。
3/95
Wang-chenggang
(4)标题栏——需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比 例、编号、制图和审核者的姓名、日期等。
Wang-chenggang
5/95
Wang-chenggang
6/95
Wang-chenggang
7/95
(2)外形与内形相呼应 (3)相邻零件形状相互协调
Wang-chenggang
8/95
(4)与安装使用条件相适应
零件图的内容及工艺结构
Wang-chenggang
1/95
概述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由零件 装配而成。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为 零件图,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 的主要依据,是设计和生产过 程中的主要技术资料。
Wang-chenggang
2/95
§1 零件图的内容
1.1 零件的分类
(1)一般零件 如箱体、箱盖、轴等。这些零件的形状、结构、大
错误
11/95
壁 厚:
为避免铸件冷却时产生内应力而 造成裂纹或缩孔,铸件壁厚应尽量均 匀一致,不同壁厚间应均匀过渡 。
正确
Wang-chenggang
错误
12/95
凹槽、凹坑和凸台
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节省 材料,降低制造费用,应尽量减少加 工面。常在零件上设计出凸台、凹槽、 凹坑或沉孔。
正确
2.2.3 符合工艺要求的结构
(2)传动零件 如齿轮、蜗轮、蜗杆等。一般起传动作用的结构要素
(如:轮齿等)大多已经标准化,并有规定画法。 传动零件一般亦要画出零件图。
(3)标准件 只要根据已知的条件,查阅有关标准,即能得到全 部尺寸,不必画出零件图。
3/95
Wang-chenggang
(4)标题栏——需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比 例、编号、制图和审核者的姓名、日期等。
Wang-chenggang
5/95
Wang-chenggang
6/95
Wang-chenggang
7/95
(2)外形与内形相呼应 (3)相邻零件形状相互协调
Wang-chenggang
8/95
(4)与安装使用条件相适应
零件图的内容及工艺结构
Wang-chenggang
1/95
概述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由零件 装配而成。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为 零件图,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 的主要依据,是设计和生产过 程中的主要技术资料。
Wang-chenggang
2/95
§1 零件图的内容
1.1 零件的分类
(1)一般零件 如箱体、箱盖、轴等。这些零件的形状、结构、大
错误
11/95
壁 厚:
为避免铸件冷却时产生内应力而 造成裂纹或缩孔,铸件壁厚应尽量均 匀一致,不同壁厚间应均匀过渡 。
正确
Wang-chenggang
错误
12/95
凹槽、凹坑和凸台
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节省 材料,降低制造费用,应尽量减少加 工面。常在零件上设计出凸台、凹槽、 凹坑或沉孔。
正确
2.2.3 符合工艺要求的结构
第7章 零件图

(四)标题栏
在零件图右下角,用于注写零件的名称、数量 、材料,绘制该零件 图所采用的比例和图号,以及设计、制图、校核人员的签名等。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7.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7.2.1 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的原则 1.视图选择的原则 主视图的选择应符合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上的工作位置或在机床 上的主要加工位置,并反映该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其它视图 的选择则应以主视图为基础,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完整、清 晰、唯一地确定它的形状为线索进行选择,并力求便于画图和 看图。
用全剖的主视图和局部剖的 左视图分别表达内部结构和外
A
部形状;采用局部视图 (C向视
图)表达凸缘的形 状和螺孔;采
用移出断面图(A-A)表达圆柱面
上三个均布的沉孔的分布等等。
C
B AC
A-A
B
箱体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2、尺寸标注
对于箱体类常选用设 计上要求的轴线、重要 的安装面、接触面(或 加工面)、箱体某些主 要结构的对称面等作为 尺寸基准。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踏脚座零件视图方案比较
(a) 方案一
(b) 方案二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四)箱体类零件
图示为一箱体,属箱体类零件。箱 体类零件是用来支承、包容、保护运动 零件或其它零件的。形状、结构一般比 前三类零件复杂,并且加工位置多变。 因结构复杂,毛坯一般为铸件。
1、视图选择
零件图是生产中制造和检验该零件的主要技术图样,它不仅应将 零件的材料,内、外结构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而且还要对零件的 加工检验、测量提供必要的技术要求。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具备以下内容:
1、一组视图 3、技术要求
在零件图右下角,用于注写零件的名称、数量 、材料,绘制该零件 图所采用的比例和图号,以及设计、制图、校核人员的签名等。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7.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7.2.1 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的原则 1.视图选择的原则 主视图的选择应符合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上的工作位置或在机床 上的主要加工位置,并反映该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其它视图 的选择则应以主视图为基础,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完整、清 晰、唯一地确定它的形状为线索进行选择,并力求便于画图和 看图。
用全剖的主视图和局部剖的 左视图分别表达内部结构和外
A
部形状;采用局部视图 (C向视
图)表达凸缘的形 状和螺孔;采
用移出断面图(A-A)表达圆柱面
上三个均布的沉孔的分布等等。
C
B AC
A-A
B
箱体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2、尺寸标注
对于箱体类常选用设 计上要求的轴线、重要 的安装面、接触面(或 加工面)、箱体某些主 要结构的对称面等作为 尺寸基准。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踏脚座零件视图方案比较
(a) 方案一
(b) 方案二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四)箱体类零件
图示为一箱体,属箱体类零件。箱 体类零件是用来支承、包容、保护运动 零件或其它零件的。形状、结构一般比 前三类零件复杂,并且加工位置多变。 因结构复杂,毛坯一般为铸件。
1、视图选择
零件图是生产中制造和检验该零件的主要技术图样,它不仅应将 零件的材料,内、外结构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而且还要对零件的 加工检验、测量提供必要的技术要求。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具备以下内容:
1、一组视图 3、技术要求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2)不同壁厚的连接处要逐渐均匀地过渡,如图8.7(b)所 示。
3)在需要增强铸件强度时,可采用加肋的办法,而不是 单纯增加壁厚,如图8.7(c)所示。
4)为了便于清砂,铸件的内腔应当做成开式的,不要做 成封闭的,如图8.7(d)所示。
(c)
图8.7 铸件的壁厚
(d)
1.2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
1. 倒角和圆角:为了去除毛刺、锐边,以防伤人及便 于装配,在轴端、孔口及零件的端部常加工出倒角。为 了避免应力集中而引起断裂,在孔、轴的台肩转折处, 常加工成圆角过渡的形式,称为倒圆。倒角宽度和圆角 半径可根据轴径和孔径查表确定。如图8.8所示。
图8.14 过渡线(二)
机械制图
1、铸造圆角 在铸件各表面的相交处应当做成 圆角.如图8.5所示。否则砂型在尖 角处容易落砂,同时由于金属冷却 时要收缩,在尖角处容易产生裂纹 或缩孔。
图8.5 铸造圆角
2、起模斜度
造型时,为了能将木模顺利地从砂型中提取出来,一般
常在铸件的内外壁上沿着起模方向设计出斜度,这个斜度 称为起模斜度,如图8.6所示。起模斜度一般按1:20选取, 也可以角度表示(木模造型约取1°~3°)。该斜度在零 件图上一般不画、不标。如有特殊要求,可在技术要求中 说明。
图8.8 倒角和圆角
2. 凸台和凹坑: 零件与零件相互接 触和配合的表面一般 应切削加工,为了降 低机械加工量及便于 装配,应尽可能缩小 加工面积及接触面积, 如图8.9所示。常见的 办法即在零件表面作 出凸台或凹坑。同一 平面上的凸台应尽量 同高,以便于加工。
图8.9 减少加工面积
3.退刀槽和越、
边受力,产生
偏斜或钻头折
断,因此,在与
孔轴线倾斜的
零件表面处,
3)在需要增强铸件强度时,可采用加肋的办法,而不是 单纯增加壁厚,如图8.7(c)所示。
4)为了便于清砂,铸件的内腔应当做成开式的,不要做 成封闭的,如图8.7(d)所示。
(c)
图8.7 铸件的壁厚
(d)
1.2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
1. 倒角和圆角:为了去除毛刺、锐边,以防伤人及便 于装配,在轴端、孔口及零件的端部常加工出倒角。为 了避免应力集中而引起断裂,在孔、轴的台肩转折处, 常加工成圆角过渡的形式,称为倒圆。倒角宽度和圆角 半径可根据轴径和孔径查表确定。如图8.8所示。
图8.14 过渡线(二)
机械制图
1、铸造圆角 在铸件各表面的相交处应当做成 圆角.如图8.5所示。否则砂型在尖 角处容易落砂,同时由于金属冷却 时要收缩,在尖角处容易产生裂纹 或缩孔。
图8.5 铸造圆角
2、起模斜度
造型时,为了能将木模顺利地从砂型中提取出来,一般
常在铸件的内外壁上沿着起模方向设计出斜度,这个斜度 称为起模斜度,如图8.6所示。起模斜度一般按1:20选取, 也可以角度表示(木模造型约取1°~3°)。该斜度在零 件图上一般不画、不标。如有特殊要求,可在技术要求中 说明。
图8.8 倒角和圆角
2. 凸台和凹坑: 零件与零件相互接 触和配合的表面一般 应切削加工,为了降 低机械加工量及便于 装配,应尽可能缩小 加工面积及接触面积, 如图8.9所示。常见的 办法即在零件表面作 出凸台或凹坑。同一 平面上的凸台应尽量 同高,以便于加工。
图8.9 减少加工面积
3.退刀槽和越、
边受力,产生
偏斜或钻头折
断,因此,在与
孔轴线倾斜的
零件表面处,
识读简单零件图(光轴).

(一)审查图纸:该案例零件图尺寸标
注完整、正确,符合数控加工要求,加工 部位清楚明确。
Produced by Мiss Хiè
(二)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 材料45号钢,为典型回转体轴类零件,工 艺性好。
Produced by Мiss Хiè
(三)零件图纸技术要求分析:该光轴零件要 求加工部位的两端面粗糙度Ra:3.2um,长度尺寸 精度 尺寸精度 ,要求不高;外径粗糙度Ra:1.6um, ,要求稍高。
识读简单零件图(光轴)
识读简单零件图(光轴)
1 2
零件图纸
零件图分析工艺分析
Produced by Мiss Хiè
一、零件图纸
光轴加工案例零件说明:该光轴加工案例零件材料45钢, 生产批量10件,毛坯尺寸为¢65mm×105mm
Produced by Мiss Хiè
二、零件图分析
零件图纸工艺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分析主要包括审查图纸、分析零 件的结构工艺性、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Хiè
Produced by Мiss Хiè
机械制图-(5-6)

a.铸造工艺结构
1)起模斜度 为了在造型时方便模型取出,沿起模方向的斜度。如图5-2所示。 2)铸造圆角 为了便于脱模和避免砂型尖角落砂以及防止铸件两表面相交处出现裂纹和缩孔,在铸 件弯角处作成圆,易产生缩孔,故要求壁厚均匀或有过渡结构,如图5-3
壁厚不均匀 产生的缩孔
c.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零件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两个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画一条线, 而不接触面或非配合面应画成两条线,如图5-19所示。 (2)剖面线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区分不同的零件,两个相邻零件的剖面线应画成倾 斜方向相反或间隔不同,但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在各剖视图和断面图中的方向和间隔均应一致, 窄剖面区域的剖面线可用涂黑代替,如图5-19所示。 (3)紧固件及实心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键、销及轴、连杆、球等实心零 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轴线或对称平面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图5-19中 的丝杠、螺钉和圆锥销等。
图5-2 铸件的起模斜度和圆角
过渡结构
图5-3 铸件的壁厚
b.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倒角 为了便于轴孔的装配和除去零件加工后形成的锐边,在轴孔的端部加工倒角。如图5-4所示。 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零件车削或磨削时,为了使加工表面能全部加工,或是为了便于进、退刀具, 常在轴肩处、孔的台肩处先车制出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如图5-5所示。
图5-12 主动轴的零件图
2、轮盘类零件
盘类零件有法兰盘、端盖、压盖等,一般为圆盘形零件。
a.结构特点
这类零件的主要结构与轴类零件类似都是由同一轴线不同直径的若干回转体组成, 但其轴向尺寸短,圆柱体直径大,上面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如右图5-13
b.图形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
A
A
选择B向视图表达 底板的形状。
BB
A-A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 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视图方案一
支架
视图方案二:
选全剖的左视图,表 达轴承孔的内部结 构及两侧支撑板形 状。
俯视图选用B-B剖 视表达底板与支撑 板断面的形状。
B
B
B-B
支架
⑷ 方案比较
A
A
BB
A-A
B
B
B-B
方案一
方案二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选第二方案较好。
主视图 阀体
⑶ 选其它视图
B
选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阀体主体部分
的外形特征、左侧
方形板形状及内孔 的结构等。
选择俯视图表达阀
B
体整体形状特征及
顶部扇形结构的形
状。
B-B
阀体
3. 轴类零件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由于轴上零件的
固定及定位要求,其 形状为阶梯形,并有 键槽。
端盖 齿轮
键 轴套 滚动轴承 端盖
⑴ 两曲面相交
过渡线不与 圆角轮廓接触 铸造圆角
过渡线
⑵ 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铸造圆角
切点附近断开
⑶ 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A
过渡圆弧与A处 圆角弯向一致
⑷ 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
从这点开始有曲线
相交
相切
相交
相切
⒉ 拔模斜度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斜度,称
为拔模斜度。当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
的形状特征
⒊ 选其它视图
工件旋转
首先考虑表达 主要形体的其它视 图,再补全次要形 体的视图。
车刀移动
车床
加工轴
☆视图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① 优先选用基本视图。
② 内、外形的表达,内形复杂的可取 全剖;内外形需兼顾,且不影响清 楚表达时可取局部剖。
③ 尽量不用虚线表示零件的轮廓线, 但用少量虚线可节省视图数量而又 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时,可适当采 用虚线。
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右端盖
★ 轴类(齿轮轴) ★ 盘类(齿轮、端盖)
齿轮轴
★ 箱体类(泵体)
★ 标准件
螺钉
销 螺母
(螺栓、销等)
垫圈
左端盖 泵体 传动齿轮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称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
结构形状。
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 的各种要求。 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 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
(a)
(b)
缩孔 裂纹
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 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 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2. 箱体类零件——阀体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流体开关装置球阀 中的主体件,用于 盛装阀芯及密封件 等。
形体:球形壳体、圆柱筒、 方板、管接头等。
结构:两部分圆柱与球形体 相交,内孔相通。
圆柱筒 管接头
球形壳体 方板
⑵ 选择主视图
● 零件的安放状态
阀体的工作状态。
● 投射方向
A向。全剖的主视 图表达了阀体的内部形 状特征,各组成部分的 相对位置等。
的大小和位置。
⒊ 技术要求
加工、检验达
到的技术指标。 ⒋ 标题栏
端盖零件图
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及必要签署。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 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 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10 18
25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⒈ 完全 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 对位置表达完全且唯一确定。
⒉ 正确 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 要正确。
⒊ 清楚 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
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几何形体、结构 要分清主要
⒈ 分析零件 功用
和次要形体 形状与功用有关
加工方法 形状与加工方法有关
加工状态
零件的安放状态 (轴、盘类)
⒉ 选主视图
工作状态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
A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 的各种要求。 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
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
以上几种缺陷很大的部分原因是因为采用了厚壁设计,并且壁厚间 存在突变缺乏平缓过渡的处理。
9.1 零件图的内容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9.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9.5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9.6 极限与配合 9.7 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9.8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本章小结
结束放映
9.1 零件图的内容
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
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
支撑板两侧面与轴承孔外表面相交等。
⑵ 选择主视图
● 零件的安放状态 支架的工作状态。
● 投射方向
比较A、B两方向后, 定为A向。
主视图表达了零件的 主要部分:轴承孔的形状 特征,各组成部分的相对 位置,三个螺钉孔的分布 等都得到了表达。
主视图
支架
⑶ 选其它视图
选达构全轴及剖承两的孔侧左 的 支还么视 内 撑需视选图图 部 板择呢结形,表什?
退刀槽
b
b
砂轮越程槽
砂轮
图中 :槽的直径;b:槽宽
⒋ 方案比较
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择优原则:
① 在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 基础上,视图的数量越少越好。
② 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⒈ 支架类零件——支架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
形体:由轴承孔、底板、 支撑板等组成。
轴承孔 支撑板
底板
结构:分析三部分主要形 体的相对位置及表 面连接关系。
轴 轴系分解图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状态:
加工状态,轴线水平放置。Fra bibliotek投射方向:
A
如图所示。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 键槽结构。
4. 盘类零件(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 面所组成,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 盘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状态:符合加工状态 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布情况。 A
出来,否则不予表示。
拔模斜度
⒊ 壁厚均匀 (a)
缩孔 裂纹
壁厚不均匀
(b)
壁厚均匀
壁厚逐渐过渡
二、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倒角
作用: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 通常在轴及孔端部倒角。
b×
b
倒角宽度b按轴(孔)径查标准确定。 =45°,也可取30°或60°。
⒉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作用:便于退刀和零件轴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