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索塔钢锚梁定位测量技术

合集下载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测量定位技术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测量定位技术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测量定位技术摘要:结合当涂青山大桥塔端斜拉索锚固区索导管施工工艺,论述了塔端索导管测量定位技术。

关键词:斜拉桥;塔端;索导管;定位1、工程概述当涂山水大道新建工程位于当涂县主城区东南面,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南北通道。

项目起点位于314 省道(长河国际花木城以东500m),路线由北向南,跨越姑溪河规划三级河道,终于涂山大道与旅游大道交叉口。

山水大道姑溪河桥为跨越姑溪河的一座大桥。

桥梁段起讫里程K4+307.71~K5+040.07,桥梁全长732.36m。

主桥为塔墩梁固结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为35+75+135m。

2、索导管定位安装索导管定位按照现场测量索导管三维空间坐标进行实现,基本原理为极坐标法,借助于高精度全站仪将观测得到的实际三维空间坐标与设计图纸给出的详细尺寸参数计算出的理论三维坐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后得出差值,即可判断索导管的空间位置是否满足精度控制要求,索导管定位的基本步骤是:测量放样→索道管初步定位→索导管精密定位→检查验收。

①测量放样索导管的定位可充分利用上塔柱的劲性骨架进行定位,待劲性骨架安装完毕后,可通过全站仪在劲性骨架上放样索道管的位置。

索导管定位的关键在于索导管两端口中心的坐标控制。

因此,要在主塔劲性骨架上放样出索导管的位置,只要放样出锚固中心点和塔壁侧出口点中心位置即可。

为便于施工,在劲性骨架的上层平联横梁上放样出索导管的8 个定位控制点轴线点(A、B、C、D、E、F、G、H),如图1。

为了减小温度对放样精度的不利影响,放样选择在气温较低,能见度较好的早上7:00-8:00 或下午17:00-18:00 进行。

测量组根据放样轴向点计算给出索导管的控制数据和相关图示,现场技术员及操作人员借助水平尺和线锤进行索道管口中心位置的细部放样,并将控制位置的下缘通过焊接竖直的型钢或者钢板进行限位,锚垫板上缘牵水平线进行定位。

②索导管的初步定位索导管的初步定位可采用塔吊将索导管吊装到劲性骨架上放样的指定轴线位置,在劲性骨架的顶端悬挂倒链或其他微调工具调整索导管的位置,对索导管进行初步定位。

斜拉桥索塔钢锚梁定位测量技术

斜拉桥索塔钢锚梁定位测量技术

斜拉桥索塔钢锚梁定位测量技术摘要:钢锚梁具有安装速度快、定位精确的特点,从而保证了斜拉索的安装精度。

为了将平潭大桥钢锚梁定位测量的成功经验推而广之,经总结和提炼,制定了本测量技术,为今后类似结构施工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斜拉桥;钢锚梁;定位测量。

1 前言平潭大桥主塔采用“H”型混凝土结构,塔顶高程为+157.0m,承台以上塔高152m,塔柱顺桥向尺寸为7.0~10.5m,上塔柱、中塔柱横桥向尺寸为5.0m。

主塔斜拉索采用空间双索面,立面上单塔两侧共10对索,其中第一层至第四层为索导管,第五层至第十层为钢锚梁。

钢锚梁安装分为首节钢锚梁安装和其他节段钢锚梁安装,定位测量的重点是保证钢锚梁的空间位置精确。

2 工艺工法概况斜拉桥索塔上塔柱锚固区采用的钢锚梁由受拉锚梁和锚固构造组成,即“钢锚梁+钢牛腿”的全钢结构组合。

钢锚梁作为斜拉索锚固结构,承受斜拉索的平衡水平力,不平衡力由索塔承受,竖向分力全部通过牛腿传到塔身;空间索在面外的水平分力由钢锚梁自身平衡,使得结构受力更明确。

为方便钢锚梁整体吊装施工,施工过程中定位容易控制,因此在钢锚梁PBL板底部、顶部分别加焊定位板,定位板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栓。

3.施工准备1钢锚梁进场验收:钢锚梁运抵现场后,进行检查验收。

为提高现场安装精度,同时提高施工工效,钢锚梁在进入塔柱上安装前需要进行不少于相邻2节之间的预拼装,以验证相邻钢锚梁之间的匹配、尺寸与高程误差累计和倾斜趋势等,以便于后续制作时进行必要调整。

2 高程基准点:在日出前且塔柱处于“零”状态下,采用全站仪天顶投点法将下横梁处塔柱基准点投至施工处塔肢上,设置钢锚梁定位高程基准点。

3 数据计算:收集索塔沉降资料,分析基础沉降与荷载变化曲线图,预测成桥阶段施工基础沉降总量,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弹性压缩量,根据这两方面确定首节钢锚梁高程的补偿值;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无误的计算需要各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4钢锚梁定位测量钢锚梁在上塔柱上的安装分首节安装和接高安装两个部分进行,钢锚梁安装定位平面位置采取TCA2003全站仪三维坐标法,高程采用水准仪测量。

斜拉桥主塔索道管精密定位工法

斜拉桥主塔索道管精密定位工法

1前言随着桥梁建设的发展,斜拉桥以其良好的结构性能和跨越能力以及优美的建筑造型在现代桥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的定位则是其施工过程中一项精度要求最高、工作难度最大,对成桥质量影响显著的测量工作。

本工法可应用于建设条件相类似的项目,其成果将为斜拉桥索导管定位测量工作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2 工法特点目前,主塔索导管的定位方法较多,主要有间接测量定位法、场地定位安装后直接吊装法等。

由于其定位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受管件或其他构件的加工误差影响,很难满足其定位精度要求。

另外受其工法影响,其定位需要多次转换,工序繁琐,不直观。

而本工法采用三维直接定位法,配以高精度精密全站仪对索导管的中轴线进行现场实时安装定位,从而达到索导管真正意义要求上的精度以及测量位置的直观性。

在索导管定位时,采用可编程计算器,提前将索导管空间线型模型进行编程,测量时可进行实时测量计算,从而提高测量效率。

此工法通过技术创新以及成功应用,突破了常规的索导管定位施工方法,为国内此项技术工法填补了空白。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斜拉桥索导管定位、悬索桥索导管定位以及类似索导管之类的管道施工定位。

4 工艺原理索道管的定位精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锚固点空间位置的三维允许偏差±5mm;二是索道管轴线与斜拉索轴线的允许角度偏差<5′。

根据两方面的要求和斜拉索的结构受力特性,索道管的定位应优先保证其轴线精度,其次才是锚固点位置的三维精度。

索道管轴线与斜拉索轴线的相对偏差主要由索道管两端口中心的相对定位精度决定。

4.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桥梁建设通常建立以桥轴线方向为X 轴的平面桥梁独立坐标系和以某高程系为基准的高程值来表达工程结构物的位置。

为了沟通索道管空间图形与数组之间有序的联系,以达到简化计算和方便实际操作的目的,需要建立索道管空间图形的数学模型,使空间图形与数组对应起来。

而建立这个数学模型前要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常以主桥直线段桥轴线为X 轴(纵轴)、在水平面内与X 轴垂直的轴为Y 轴(横轴)、而通过平面坐标系原点的铅垂线则是Z 轴。

斜拉桥索塔测量方法

斜拉桥索塔测量方法

斜拉桥索塔测量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目录一、概述永宁黄河公路大桥全长3743.37m,共十八联、由东、西引桥、副桥和主桥组成。

主桥跨为110+260+110m钻石型双塔双索面斜拉桥。

主塔为钻石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塔柱为单箱单室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

斜拉索采用扇形密索布置,梁上索距6m、塔顶8根斜拉索紧向索距2.5m,其下索距均2.2m。

承台顶高程为1105.211m,塔顶高程为1207.361m,由1.5m高塔座、18.5m高下塔柱、下横梁、82.15m高上塔柱和上横梁组成,总塔高102.15m。

其中41#、42#墩为主塔墩,40#、43#墩为过渡墩,主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边箱四室结构。

1.1索塔施工测量主要技术指标塔柱底允许偏差:10mm。

塔柱倾斜度允许偏差:≤1/3000且不大于30mm。

塔柱外轮廓尺寸允许偏差:±20mm。

塔顶高程允许偏差:±20mm。

斜拉索锚具轴线允许偏差:±5mm;拉索锚固点高程允许偏差:±10mm。

1.2施工测量主要应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二、施工控制网的建立2.1施工控制网的等级设计院对本工程移交了10个平面控制点和10个高程控制点,等级均为国家二等。

平面控制点为西安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6度00分、投影面高程950米,高程为85国家高程系统。

2.2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平面控制网复测及主桥平面控制网加密采用GPS静态测量方式按二等精度要求进行测设,采用4台天宝SPS780型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1ppm)进行作业,采用边连接方式,按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观测。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精密定位施工工法(2)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精密定位施工工法(2)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精密定位施工工法一、前言斜拉桥是一种结构独特、形态美观的桥梁类型,其主塔是斜拉索的承力支点,对于斜拉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而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主塔索导管精密定位施工工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能够确保主塔的位置与设计要求完全吻合,从而为斜拉桥的后续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精密定位施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精密定位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高精度:通过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仪器,能够将主塔的位置精确定位,确保其与设计要求完全一致。

2. 强稳定性:该工法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主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高效率:施工工法快速高效,能够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4. 易操作性:工法采用简单可行的操作步骤,使施工人员能够轻松掌握操作技巧。

三、适应范围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精密定位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尺度的斜拉桥项目,无论是大跨度、中跨度还是小跨度的斜拉桥都可采用该工法进行施工。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先进的测量仪器和仪器对主塔位置进行精确测量,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最终使主塔的位置与设计要求完全一致。

工艺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工程应用的验证来形成。

五、施工工艺具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起重机设备安装:安装起重机设备,为后续工艺提供支持。

2. 主塔位置标定: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对主塔位置进行标定和测量。

3. 导管安装:将导管按照标定的位置进行安装和固定。

4. 修正调整:对已安装的导管进行修正和调整,确保其与主塔位置完全一致。

5. 导管固定:对已修正调整的导管进行牢固固定,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6. 检查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各项工艺要求达到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施工工法涉及多个工种和岗位,需要在施工组织中合理分工,确保各个工序的顺利进行。

施工组织应包括工艺分析、施工方案制定、施工人员的配备和培训等内容。

斜拉桥塔端索导管测量工法

斜拉桥塔端索导管测量工法

斜拉桥塔端索导管测量工法斜拉桥是一种由斜拉索吊挂在桥塔上的特殊桥梁结构。

斜拉桥塔端索导管测量工法是一种用于斜拉桥塔端索检测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原理、步骤以及在斜拉桥塔端索检测中的应用。

一、工法原理斜拉桥塔端索导管测量工法的原理基于三角测量和位移传感器技术。

首先,在斜拉桥塔的塔顶安装三角测量仪器,通过设定基准点和目标点,测量斜拉索的相对位置。

然后,在斜拉索上安装位移传感器,实时测量索的位移。

通过测量斜拉索的相对位置和位移,可以分析斜拉索的状态和变形情况。

一旦发现斜拉索存在问题,比如过度伸长或扭曲,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二、工法步骤斜拉桥塔端索导管测量工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测量位置和测量设备。

测量位置通常是在斜拉桥塔顶和塔风帽之间。

测量设备包括三角测量仪和位移传感器等。

2.安装三角测量仪器:在斜拉桥塔的塔顶安装三角测量仪。

设定基准点和目标点,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测量斜拉索的相对位置:利用三角测量仪器,测量斜拉索的相对位置。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设备的稳定和准确。

4.安装位移传感器:在斜拉索上安装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可以记录索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5.实时监测:通过三角测量仪和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斜拉索的状态和变形情况。

可以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判断索的健康状态。

6.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对斜拉索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

7.维护和修复: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维护和修复计划。

一旦发现斜拉索存在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三、工法应用斜拉桥塔端索导管测量工法在斜拉桥塔端索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实时监测斜拉索的状态和变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保证斜拉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该工法还可以用于长期监测斜拉索的变形情况,掌握斜拉桥的运行特性和变化趋势。

通过长期监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可以制定更合理的维护计划和技术方案,降低斜拉桥的运行成本。

大跨度斜拉桥索导管测量及定位技术研究

大跨度斜拉桥索导管测量及定位技术研究

0引言随着桥梁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跨度斜拉桥已成为现代桥梁工程的重要形式之一。

索导管作为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大跨度斜拉桥索导管定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实际工程需求,对索导管定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索导管定位的精确度和效率,为大跨度斜拉桥的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1工程概况粤东城际铁路炮台站至渔湖站特大桥全长3371.98m ,起止里程为JDK5+465.79~JDK8+837.77,桥梁中心里程为JDK7+151.780;桥梁于JDK6+954.47处采用(107.5+215+107.5)m 矮塔斜拉桥跨越榕江北河。

斜拉桥主桥总体设计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采用墩塔梁固结体系,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塔和刚臂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图1所示)。

主桥斜拉索为双索面,每个索塔设8对,共32根斜拉索,集中布置在桥面以上22.5m ~33m 的范围之内,拉索在塔上通过鞍座,两侧对称锚于梁体。

2斜拉索施工测量坐标系的建立及坐标计算方法斜拉桥索导管是斜拉索精准定位的基准,斜拉桥索导管的位置和角度必须精确控制,以满足设计要求,但索导管为结构复杂的空间壳体三维结构,索导管定位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索导管上口和下口的定位轴线、索导管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索导管口的形式等,这也增加了索导管定位施工的复杂性。

由于斜拉桥索导管位于高塔柱上,且需历经多个施工段,更是增加了测量定位的难度。

2.1斜拉索施工测量坐标系的建立方法为了保证主梁索导管与主塔索导管的相对位置关系,要求主梁与主塔索导管的定位必须以同一基准为依据。

斜拉桥三维坐标系的建立对于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监测都至关重要,一个优质的坐标系不仅显著减轻坐标计算的工作负担,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测量和校正过程的便捷性。

本项目坐标系的原点选取在桥塔底部桥梁纵横中心点交叉处。

斜拉桥高塔定位测量方法

斜拉桥高塔定位测量方法

斜拉桥高塔定位测量方法说实话斜拉桥高塔定位测量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早就想,这高塔那么高,我就从底下往上量呗。

我拿着测量工具,从塔基开始,想着一步一步往上找定位。

可是没一会儿就发现问题大了。

风一吹,工具都拿不稳,而且越高越不好操作,稍微偏差一点,到上面就差好多。

这就像是盖房子,地基歪了一点,上面就歪得更离谱,这个方法算是失败了。

后来我又想,能不能借助周围的东西呢?我看到旁边还有一些矮点的建筑或者固定的桩子。

我就尝试从这些点连线到高塔,想通过角度和距离计算高塔的定位。

我拉了好多线,跟蜘蛛网似的。

但光是确定周围这些点的准确位置就超级麻烦,而且中间各种干扰,算出来的数据也是乱七八糟的,这个方法也行不通。

再后来,我听说可以用全站仪。

这个仪器挺神奇的,但刚开始我都不太会用。

我照着说明书一步一步来,可是总感觉哪里不对。

就好比给了你一把好枪,但是你不知道怎么瞄准似的。

我好不容易把全站仪架好了,但是输数据的时候不小心输错了几个关键的参数,结果得出来的数据完全不靠谱。

经过这么多的失败,最后我可算找到点门道了。

再用全站仪的时候,首先要非常仔细地选择测站点,这个位置得稳定且不会被干扰。

就好像是扎马步,得站稳了才能出拳准确。

然后,观测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参数有没有错误,从不同角度观测高塔的特征点。

这些特征点就像是高塔的眼睛、鼻子、嘴巴一样重要,你得把每个都看准了。

每次测量完一组数据,还要换个角度再测一遍,相互验证。

而且测量的时候,要等仪器稳定了再读数,就好比挑水的时候,得等桶里的水不晃了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水。

反正现在我感觉这个方法挺靠谱的,不过有时候天气不好,像大风、大雾天气,测量的数据可能还是会有点波动,对于这一点,我还在想该怎么解决呢,目前就只能尽量挑天气好的时候进行测量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拉桥索塔钢锚梁定位测量技术
摘要:钢锚梁具有安装速度快、定位精确的特点,从而保证了斜拉索的安装精度。

为了将平潭大桥钢锚梁定位测量的成功经验推而广之,经总结和提炼,制定
了本测量技术,为今后类似结构施工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斜拉桥;钢锚梁;定位测量。

1 前言
平潭大桥主塔采用“H”型混凝土结构,塔顶高程为+157.0m,承台以上塔高
152m,塔柱顺桥向尺寸为7.0~10.5m,上塔柱、中塔柱横桥向尺寸为5.0m。

主塔
斜拉索采用空间双索面,立面上单塔两侧共10对索,其中第一层至第四层为索
导管,第五层至第十层为钢锚梁。

钢锚梁安装分为首节钢锚梁安装和其他节段钢
锚梁安装,定位测量的重点是保证钢锚梁的空间位置精确。

2 工艺工法概况
斜拉桥索塔上塔柱锚固区采用的钢锚梁由受拉锚梁和锚固构造组成,即“钢锚
梁+钢牛腿”的全钢结构组合。

钢锚梁作为斜拉索锚固结构,承受斜拉索的平衡水
平力,不平衡力由索塔承受,竖向分力全部通过牛腿传到塔身;空间索在面外的
水平分力由钢锚梁自身平衡,使得结构受力更明确。

为方便钢锚梁整体吊装施工,施工过程中定位容易控制,因此在钢锚梁PBL
板底部、顶部分别加焊定位板,定位板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栓。

3.施工准备
1钢锚梁进场验收:钢锚梁运抵现场后,进行检查验收。

为提高现场安装精度,同时提高施工工效,钢锚梁在进入塔柱上安装前需要进行不少于相邻2节之
间的预拼装,以验证相邻钢锚梁之间的匹配、尺寸与高程误差累计和倾斜趋势等,以便于后续制作时进行必要调整。

2 高程基准点:在日出前且塔柱处于“零”状态下,采用全站仪天顶投点法将下横梁处塔柱基准点投至施工处塔肢上,设置钢锚梁定位高程基准点。

3 数据计算:收集索塔沉降资料,分析基础沉降与荷载变化曲线图,预测成
桥阶段施工基础沉降总量,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弹性压缩量,根据这两方面确
定首节钢锚梁高程的补偿值;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无误的计算需要各点的平面位置
及高程。

4钢锚梁定位测量
钢锚梁在上塔柱上的安装分首节安装和接高安装两个部分进行,钢锚梁安装
定位平面位置采取TCA2003全站仪三维坐标法,高程采用水准仪测量。

钢锚梁定
位测量首先要排除各种外力干扰,保证塔柱处于“零”状态,选定于清晨或傍晚放
样定位,尽可能消除外部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可通过修正以提高测量
控制的精度。

1 首节钢锚梁安装。

1)为便于准确安装调整钢锚梁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施工上一节混凝土时,预埋首节钢锚梁的安装支撑预埋件,预埋件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符合施工要求。


虑到钢锚梁要进行精密调整,且首节钢锚梁两壁板存在相对高差时,势必导致后
续的钢锚梁存在倾斜趋势加剧或累计高程超过设计允许值。

因此在调整首节的钢
锚梁的高程时,均须按负误差进行控制,同时为避免倾斜趋势的加剧,钢锚梁壁
板高差偏差也按负误差控制,以便给后续需要调整倾斜趋势时留有一定的余地。

2)支撑定位板安装:支架定位板安装前对塔柱纵横向轴线以及高程进行测设标定,以便准确安装定位板高度和平面位置。

支架定位板安装到位后,在支撑定
位板上测设PBL板与壁板交点中心十字线用红色油漆标示待用,同时将支架定位
板顶面尽量调平。

将限位装置根据测设的中心十字线安装到位,横桥向限位与壁
板外形尺寸一致,纵桥向限位(只设置一侧)与钢锚梁两壁板内侧距离相适应,
方便控制钢锚梁平面位置。

3)钢锚梁吊装定位:当钢锚梁的梁体的底部与支撑定位板顶高度大致相当时,缓慢将钢锚梁落到限位装置处,完成初步定位。

用千斤顶和钢垫片按照预先测设
的标高调整钢锚梁梁体顶面高程。

当钢锚梁的绝对高程满足要求后,为避免钢锚
梁壁板四角相对高差超限影响后续的钢锚梁安装精度,根据现场即时测量结果反
复调整,直至钢锚梁梁体顶面的高程以及钢锚梁壁板四角相对高差均满足设计要求。

复核测量锚固位置、出塔口位置及钢锚梁四角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
不满足根据测量结果对钢锚梁平面位置进行微调到满足设计要求,确认无误后完
成首节钢锚梁的精确定位,然后通过劲性骨架固定牢固,防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
移位。

2 标准阶段钢锚梁安装
首节钢锚梁浇筑混凝土后需进行24小时稳定性监测。

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对首节钢锚梁进行竣工测量,进入后续批次钢锚梁安装阶段,按首节钢锚梁的起吊
方式进行标准节段钢锚梁的起吊,吊装到位后,按照首节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及调整,完成标准节段钢锚梁的安装。

依次反复循环,直至全部钢锚梁的安装,钢锚
梁安装精度需满足规范要求。

5 结束语
采用钢锚梁作为斜拉索的锚固结构,其施工工效高、精度易控制、施工简单、安全有保障,且能大幅度提高施工速度,是一种高质量施工工艺。

平潭大桥的成
功实施,将有助于推广钢锚梁结构在斜拉桥方面的应用,提升我国建桥水平,并
为今后其它类拟项目的施工测量提供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