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血管解剖及局部解剖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上肢讲课文档

局部解剖学上肢讲课文档
屈肌、掌长肌和尺侧腕屈 肌
现在五十五页,总共七十九页。
第2层:指浅屈肌 第3层: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第4层:旋前方肌
现在五十六页,总共七十九页。
3.血管神经束(4个)
(1)桡侧血管神经束 a 组成:桡动脉及两条伴行
静脉和桡神经浅支 b 桡动脉搏动位置:
(2)尺侧血管神经束
组成:尺动、静脉和尺神经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肘窝顶依次为: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
底由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组成。 (2)肘窝的内容:
肱二头肌腱是肘窝的中心标志,
内侧是肱动脉及伴行静脉,再
内侧是正中神经。
现在五十一页,总共七十九页。
二、肘后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 2.肱三头肌腱 3.肘肌
4.尺神经:
肩胛下肌
小圆肌
大圆肌 背阔肌
现在二十页,总共七十九页。
三边孔:
境界:
上界: 肩胛下肌和小圆肌
下界:
大圆肌和背阔肌 外侧界:
肱三头肌长头
通过内容: 旋肩胛血管
三边孔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七十九页。
四边孔:
境界:
上界:
肩胛下肌和小圆肌 下界:
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
肱三头肌长头
外侧界: 肱骨外科颈
四边孔
喙肱肌
3.血管
(1)肱动脉:在大圆肌下缘 续为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 侧沟下行至肘窝,约在桡骨 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肱深动脉:与桡神经伴行 于桡神经沟内,营养肱三头 肌和肱肌。
现在四十二页,总共七十九页。
4. 神经
(1)正中神经:伴肱动
脉行与肱二头肌内侧沟。
在臂部无分支,在前臂

局部解剖学第五章上肢

局部解剖学第五章上肢
臂伸肌群等肌肉。
手部
包括手掌、手背和手指 等部分,手部有多个复 杂的肌肉和神经分布。
上肢的生理功能
运动功能
抓握功能
上肢通过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 协同运动,可以实现上肢的屈伸、旋,可 以实现抓握、捏拿、推拉等多种抓握 功能。
感觉功能
上肢的皮肤和肌肉分布着丰富的神经 末梢,可以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 等多种感觉。
锁骨整体形态呈"S"形弯曲,内侧端 粗大,称为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 外侧端扁平,称为肩峰端,与肩胛骨 的肩峰相关节。
锁骨全长可在体表扪及,呈长条形, 位置表浅,易于触摸辨认。
肱骨
01
肱骨是上肢最粗壮的管 状骨,位于上臂,可分 为一体两端。
02
上端膨大,有半球形的 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 节盂相关节;周围环以 关节囊。
05
上肢血管
上肢动脉
上肢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上肢动脉主要起自锁骨下动脉,分为腋动脉和肱动脉,其中腋动 脉又分为胸廓内动脉和肩胛下动脉。
上肢动脉的功能
上肢动脉负责向上肢输送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为上肢的肌肉、 骨骼、皮肤等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上肢动脉的病变
上肢动脉的病变包括狭窄、闭塞、动脉瘤等,可能导致上肢缺血、 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和坏死。
掌骨共5块;第1掌骨最短而 粗;第2掌骨次之;第3、4 、5掌骨依次渐短而细。掌 骨头均偏向桡侧。
指骨共14块;拇指为2节指 骨;其余各指均为3节指骨 。其中近节指骨最大;中节 指骨次之;远节指骨最小。 远节指骨头呈球形;近节指 骨头呈卵圆形;中节指骨头 呈梯形。
03
上肢肌肉
肩部肌肉
01
02
03

上肢局部解剖

上肢局部解剖
模式图
三 臂部
1、臂部的浅层结构
头静脉
贵要静脉
2、臂部的深层结构
臂部肌 神经 血管
前面观
臂部肌
肱三头肌
后面观
臂部的神经、血管 示肱骨肌管
桡神经
后面观
腋神经
臂部的血管
肘关节网
臂部断层 示肌间隔
临床要点:
1.乳腺癌根治手术时注意事项:
1 勿伤及腋静脉主干和头静脉末段
2 勿伤及胸长神经 清除前群淋巴结时
蚓状肌
Lumbricales
4.深层结构
尺神经深支
Deep branch of ulnar N
掌深弓
Deep palmar arch
骨间肌
Interosseous muscles
掌骨
Metacarpal bones
5.手的筋膜系统
1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2 深筋膜 Deep fascia
腕掌侧韧带
Volar carpal ligament
屈肌支持带
Flexor retinacum
腕尺侧管
Ulnar carpal canal
腕桡侧管
Radial carpal canal
尺神经 尺动脉
桡侧腕屈肌腱
腕管
Carpal canal
定义:由屈肌支持带和 腕骨沟共同围成的管道
管内通过的结构:
胸肌淋巴结:
沿胸外侧血管排列。 收纳胸外侧壁、脐 以上腹前外侧壁的 淋巴和乳房外侧部、 中央部的淋巴。其 输出管注入中央淋 巴结和尖淋巴结。
肩胛下淋巴结:
沿肩胛下血管 排列。 收纳项部、背 部的淋巴管。 其输出管注入 中央淋巴结和 尖淋巴结。

上肢局部解剖--腋窝

上肢局部解剖--腋窝
后方:有臂丛内侧束, 胸长神经、前锯肌和 第一肋间隙
内侧:有腋静脉
外侧:有臂丛外侧束 和后束
腋动脉Axillary artery
腋动脉的分支:
第2段
胸肩峰动脉 Thoracoacromial artery
胸外侧动脉 Lateral thoracic artery
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腋动脉第二段的毗邻
模式图
临床要点:
1.乳腺癌根治手术注意事项: 1)勿伤及腋静脉主干和头静脉末段 2)勿伤及胸长神经(清除前群淋巴结) 3)勿伤及胸背神经(清除后群淋巴结)
2.腋神经损伤
3.腋路臂丛阻滞麻醉
(三)臂部
1、臂部的浅层结构
头静脉
贵要静脉
2、臂部的深层结构
臂部肌 神经 血管
(前面观)
臂部肌
肱三头肌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3.肘窝The cubital fossa
(1)定义:
指位于肘前区的 尖朝向上肢远端 的三角形凹陷
(2)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A line connecting the two humeral epicondyles
下外侧界:肱桡肌 Brachioradialis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Pronator teres
臂丛 Brachial Plexus
根 root : 5 干 stem :3 股 strand :6 束cord :3 支branch :5
组成
臂丛
分部:锁骨上部、下部
上部:包括臂丛 的根、干、股
下部:为臂丛的 三束
臂丛的分支:5大分支
正中神经
Median nerve
尺神经
Ulnar nerve

上肢局部解剖

上肢局部解剖

13
2.深层 也有5块肌
(1)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桡侧腕长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14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走行:臂丛内侧束内侧根与外侧束外侧根汇合而成。 •臂部:伴行肱血管,先行于其外侧,再行于其内侧。行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在臂部无分支。 •肘窝:位于肱血管尺侧。 •前臂: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 指浅屈肌深面(腱弓 下) 指浅、深屈肌之间 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 肌腱之间 经腕管进入手掌(行于鱼际纹深面) 分内侧支、外侧支和蚓状肌的神经。 内侧支 2条指掌侧总神经 4条指掌侧固有神经 2,3,4指相对缘皮肤。 外侧支 3支指掌侧固有神经 拇指两侧、示指桡侧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51
52
臂内侧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腋静脉内侧 下行,继而沿肱动脉和贵要静脉内侧下 行至臂中份浅出,分布于臂内侧和臂前 份的皮肤。其常和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间有交通。
53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走行: 起自臂丛内侧束
腋 静 脉 腋 动 脉
肱A内侧
臂中份浅出,伴贵要静脉
2.喙肱肌
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 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按摩、针灸等,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网球肘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压迫 包扎、抬高患肢等,对于严重的 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封闭治疗等,对于严重的患 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肘部手术入路
肘前侧入路
肘内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等 手术。
适用于肱骨内上髁骨折、尺神经松解 等手术。
肘后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间骨折、肘管综合征等 手术。
手部手术入路
手背侧入路
适用于掌指关节脱位、肌腱修复等手术。
手掌侧入路
适用于手指骨折、腱鞘囊肿等手术。
手指侧入路
适用于指骨骨折、指神经损伤等手术。
VS
上肢的韧带主要包括肩关节韧带、肘 关节韧带和腕关节韧带等。肩关节韧 带主要有盂肱韧带、喙肩韧带等,肘 关节韧带主要有桡侧副韧带、尺侧副 韧带等,腕关节韧带主要有腕横韧带 、腕外侧韧带等。这些韧带的主要功 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限制关节的 运动。
02
上肢的神经和血管
上肢的神经分布01ຫໍສະໝຸດ 020304
上肢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肩周炎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保暖 等。康复期可以进行肩部功能锻炼,促进肩部肌肉的恢复 。
网球肘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前臂肌肉锻炼,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和前臂,注意工作 姿势等。康复期可以进行前臂和手腕的功能锻炼,促进肌 肉的恢复。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和康复
肘部局部解剖
肘部骨骼结构
肘部由肱骨、尺骨和桡骨 组成,形成肘关节。

局部解剖上肢实验报告

局部解剖上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上肢的表面解剖标志,了解上肢的主要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及走行。

2. 熟悉上肢的关节结构,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关节。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器材1. 上肢骨骼模型2. 上肢肌肉模型3. 上肢血管模型4. 上肢神经模型5. 解剖刀、镊子、解剖针等解剖工具三、实验内容1. 上肢骨骼解剖(1)观察上肢骨骼模型,辨认骨骼名称,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2)了解上肢骨骼的连接方式,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关节。

(3)观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结构特点,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韧带等。

2. 上肢肌肉解剖(1)观察上肢肌肉模型,辨认肌肉名称,包括肩部肌肉、上臂肌肉、前臂肌肉和手部肌肉。

(2)了解上肢肌肉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

(3)观察肌肉的形态、位置和走向。

3. 上肢血管解剖(1)观察上肢血管模型,辨认血管名称,包括上肢动脉、静脉和神经。

(2)了解上肢血管的走行路线和分布。

(3)观察血管的分支和吻合。

4. 上肢神经解剖(1)观察上肢神经模型,辨认神经名称,包括上肢神经干和神经分支。

(2)了解上肢神经的走行路线和分布。

(3)观察神经的分支和吻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上肢骨骼模型,我们掌握了上肢骨骼的组成、形态和连接方式。

例如,肩关节由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肘关节由肱骨和桡骨、尺骨构成,腕关节由桡骨、尺骨和腕骨构成。

2. 通过观察上肢肌肉模型,我们了解了上肢肌肉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

例如,肱二头肌的起点位于肩胛骨,止点位于桡骨,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

3. 通过观察上肢血管模型,我们掌握了上肢血管的走行路线和分布。

例如,上肢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分出,走行于上肢肌肉之间,供应上肢的血液。

4. 通过观察上肢神经模型,我们了解了上肢神经的走行路线和分布。

例如,桡神经走行于上臂后外侧,支配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和皮肤。

人体解剖上肢的血管

人体解剖上肢的血管
1.浅静脉 主要有3条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起始:分别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外侧和内侧。 头静脉 :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逐渐转至前臂的前面,经肘部,在肱二头肌的外侧上行,再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在肘窝处头静借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同。 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行,在肘部转到前面,与肘窝处接受正中静脉后,再经肱二头肌内侧沟到前臂的中点平面,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与肱静脉伴行汇入腋静脉。由于此静脉较粗、位置恒定、表浅,其注入与处与肱静脉方向脉一致,临床常用此做穿刺或插管等。
头颈部动脉
系统解剖
颈外动脉: 起始、行程: 主要分支:
颜面部、颅顶出血在何部位进行止血
头颈部动脉
系统解剖
颈内动脉: 在颅外一般无分支,由颈总动脉发出后、垂直上升至颅底、再经颈A管入颅腔,分支分布于脑和视器。
头颈部动脉
系统解剖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起始、行程: 体表投影: 胸锁关节至锁骨下缘中点画一弓形线。 分支: 椎A: 胸廓内A 肌膈A 腹壁上A 甲状颈干 甲状腺下A 肩胛上A 肋颈干:
系统解剖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系统解剖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系统解剖
腋动脉(axillary artery)
起始、行程: 锁骨下A 第1肋外缘 腋A 大圆肌下缘 肱A 分支: 胸肩峰A:分布于三角肌、胸大、小肌、肩关节。 胸外侧A:分布于乳房、胸大肌、前锯肌。 肩胛下A: 胸背A :分布于背阔肌、前锯肌。 旋肩胛A:分布于冈下窝附近的肌。 旋肱后A:分布于肩关节、三角肌。
系统解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椎动脉
(二)、甲状颈干
为一短干,发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
分支:甲状腺下动脉 肩甲上动脉 颈横动脉
主要分支:颈升动脉(Fra bibliotek)、胸廓内动脉
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椎动脉相对缘,经胸膜顶前方 入胸,沿胸骨外缘垂直下降,至第6肋间分为膈肌动 脉和腹壁上动脉二终支。
主要分支:心包膈动脉 膈肌动脉 腹壁上动脉
主要分支:桡侧返动脉 肌支 掌浅支 拇主要动脉 3个分支包括食指动脉
五、尺动脉
肱动脉终支之一。
分支:尺侧返动脉 骨间总动脉 掌深支
肱动脉及桡、尺动脉图解
六、掌浅弓和掌深弓
掌浅弓: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掌浅支组成。
主要分支: 1、指掌侧总动脉:共3条,自弓的凸侧发出, 每条又发出两只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别分布 至2-5指的相对缘。
2、小指尺掌侧动脉:掌浅弓发出,沿小鱼际 肌表面下降,分布至小指的尺侧缘。
掌深弓: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组成。
主要分支: 1、掌心动脉:位于屈指肌腱深面,自弓的凸 侧发出3条掌心动脉,至掌指关节附近与掌浅 弓发出的指掌固有动脉吻合。
2、返支 3、穿支
掌浅弓与掌深弓图解
掌浅弓图解
掌深弓图解
旋肱后动脉 旋肱前动脉 (三段)
三、肱动脉
为腋动脉直接延续,自大圆肌下缘下行,经肱二头 肌内测沟至桡骨颈水平分为桡、尺两动脉。
主要分支:肱深动脉 尺侧上副动脉(参加肘关节网) 尺侧下副动脉(参加肘关节网)
四、桡动脉
肱动脉终支之一,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为临床 触摸脉搏部位,亦是DSA造影穿刺插管常用部位。 生理变异有反关脉。
(四)、肋颈干
为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短干,在胸膜顶的上方向后 行,至第1肋骨颈处分为颈深动脉和肋间最上动脉。
分支:颈深动脉 肋间最上动脉
CTA病例示范
锁骨下动脉及一段血管
二、腋动脉
为锁骨下动脉的直接延续。上端以第1肋骨的外缘, 下端以大圆肌腱及背阔肌的下缘为界。 以胸小肌为界分为三段。
分支:胸上动脉、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 肩甲下动脉(一、一、二、三段)
上肢血管解剖及局部解剖 (动脉)
一、锁骨下动脉
简述:左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锁骨下动脉 起自头臂干,因此左侧较右侧长。
分支:锁骨下动脉分支变异较多,类型(一型:3个 独立分支,二型4个,三型5个,四型6个,五型双 甲状颈干,六型7-8个分支。
常见分支(二型分支):
(一)、椎动脉 (二)、甲状颈干 (三)、胸廓内动脉 (四)、肋颈干
EN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