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化学与能源
河北中考化学考试范围

河北中考化学考试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河北省中考化学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化学与生活、化学能量和能量转化、化学与能源、化学工业、化学与环境等。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1.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核的构成、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概念等。
2. 原子和元素:包括元素的基本性质、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名称等。
3. 分子和化学键:包括分子的构成、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的种类等。
4. 元素的周期律: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性规律性质等。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关系等。
2. 化学平衡:包括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定律、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条件等。
3. 酸碱中和反应:包括酸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盐的制备等。
4.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等。
三、化学与生活1. 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包括水、盐、碳酸及碳酸盐、金属及金属的化合物等。
2. 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射性衰变等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现象。
四、化学能量和能量转化1. 化学能量和热力学:包括焓变、能量转化、燃烧等相关知识。
2. 改变物质状态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包括凝固、融化、升华、沸腾等物质状态改变的热力学过程。
五、化学与能源1. 能源的来源: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能源的种类及特点。
2. 能源的开发利用:包括传统能源开采、新能源开发、能源利用效率等。
六、化学工业1. 化学工业过程:包括硫酸制备、氯碱工业、合成氨、化肥制备等化学工业常见制备过程。
2. 化学工业污染和治理:包括化工废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污染等有关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七、化学与环境1. 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2. 环境污染治理:包括环境监测、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
中考化学热点

中考化学热点
中考化学热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污染与保护:中考化学通常涉及有机物的燃烧与有害物质的排放,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如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水处理等。
2. 能源与资源:中考化学会涉及能源的转化与利用,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此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重要的考点,如矿石的提取与冶炼、回收利用等。
3.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考化学会涉及食物的成分和营养,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食品加工与储存知识。
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考化学会涉及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5. 生活化学与实际应用:中考化学通常会涉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如常用的化学试剂与器材的介绍、家庭化学实验的安全规范等。
以上仅为常见的中考化学热点,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年份的考试要求有所变化。
准备中考化学时,建议学生综合掌握基本概念,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验操作以加深理解。
2021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精简版)——专题10 燃料及其利用

专题10 燃料及其利用1.(2021·天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答案】A【详解】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从环保的角度看,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选项符合题意;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C、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D、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会随汽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选项符合不题意。
故选A。
2.(2021·湖北荆州)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答案】B【详解】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正确;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错误;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正确;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火灾,正确。
故选B。
3.(2021·湖南株洲)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详解】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才会发生爆炸,不是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不符合题意;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此时氧气不足,碳不完全燃烧,这时应调大进风口,不符合题意;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二者均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第十七单元: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

4.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4.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C ) 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现象①②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 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现象①③
7.在点燃蜡烛时, 7.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 在点燃蜡烛时 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 想]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 实验方案: 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 放入不同量的食盐, 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食盐质量 燃烧时间(分钟 燃烧时间 分钟) 分钟 燃烧稳定性 O 10 正常 O.1 . 15 正常 0.5 . 18 正常 O.7 . 23 正常 0.9 . 25 易灭 1.O . 27 极易灭
隔绝空气加强热
煤焦油 焦炉煤气 煤的干馏(化学变化 煤的干馏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燃料和燃烧含答案解析

A.点燃天然气:CH4+2O2 2H2O+CO2↑
B.铁粉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硫在空气中燃烧:S+O2 SO2
D.高炉炼铁:Fe2O3+CO 2Fe+CO2
5.(2022牡丹江)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7.(2022牡丹江)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工厂,在实践中认识化学、体验化学、感悟化学。
(1)去工厂的途中,同学们看见路边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同学们发现农用车排出大量的尾气,经讨论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常见的净化原理是: ______。
(2)在工厂里,同学们看到车间里备有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干粉灭火器喷出的固体粉末能覆盖在可燃物表面,此过程中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
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8.(2022温州)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A. 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一、选择题
1.(2022湖州)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 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 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 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
2.(2022自贡)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 燃料、能源与环境

例1
1
2
3
题型解法
理解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燃料的组成及用途,熟悉常 见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是解决此 类问题的关键。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可燃冰、核能。可 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乙醇(酒精)、沼气、 氢能等。
例1
1
2
3
题型演练
1.(2022·湖北恩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下列 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D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例1
1
2
3
2.(2022·广东广州)如图为我国 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D )
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例1
1
2
3
3.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煤的综合利用措施只有煤的气化和液化 B.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模块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6讲 燃料、能源与环境
1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2013~2022) 命题点 1 能源及其分类
命题点 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命题点 3 保护环境
返回命题点导航
命题点 1 能源及其分类(10年8考)
1.(2022·河北27题,1分)一家火锅店用某种材质 的纸折成火锅,加上水,放在点燃的天然气炉上涮 菜,如图所示。天然气属于 不可再生 (选填“可 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18化学材料与化学能源-

专题18 化学材料与化学能源考点归纳一、化学材料(一) 金属材料:1.:例如:金(黄色)、铜(红色)、铁、镁(银白色)。
2.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如:(铜锡)、黄铜(铜锌)生铁(铁碳)。
(2)、优点:大,强,熔点低等。
(二)硅酸盐材料(即:无机非金属):1.、水泥、陶瓷等。
2.制造玻璃; ①原料:石英砂、和石灰石。
②原理:CaCO3 +SiO2 高温CaSiO3 + CO2 ↑;Na2CO3+SiO2 高温Na2SiO3 + CO2↑(三)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就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蚕丝和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三大类);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往往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故又称为聚合物。
平均都很大。
3.“白色污染”:一般是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废弃塑料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4.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①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④回收各种。
(四)复合材料:1、例如:、轮胎、钢筋混凝土等。
2、优点:强度高、密度低、加工成型方便。
二、燃料与能源1.三大化石燃料:煤、、(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主要含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它们会引起)、CO、烟尘等;CO2不属于污染物,但含量过高会引起;(2)石油:“”(主要含碳、);(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式:(最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化学性质:可燃性:化学方程式:,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①节约;②减少;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
专题10 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健康-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4)行:冬奥会上的会务用车均使用氢能源汽车,基本实现了碳的零排放。相比于化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点)。
无污染(合理即可)
例题精讲
例2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1年9月15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开幕。
(2)以“秦岭四宝”为创意原型的全运会吉祥物灵动可爱、充满活力。吉祥物的制作原料之一是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天然”)纤维。
B
例题精讲
例18.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
B
例题精讲
例19.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油脂
塑料
糖类
一、考点梳理
3.人体中的重要元素
钙: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中,婴幼儿缺钙会引发⑪ ,青少年缺钙会影响身高,成年人缺钙会患⑫ ,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折。主要食物来源: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铁: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为人体组织器官运输氧气,缺乏会引起⑬ 。主要食物来源:动物肝脏、瘦肉、蛋、鱼等锌:缺乏会导致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主要食物来源:瘦肉、肝脏、奶类等碘:缺乏或摄入过多都会引起⑭ ,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主要食物来源:海产品、加碘食盐等氟:缺乏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主要食物来源:茶叶、海产品等硒:缺乏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主要食物来源:富硒大米、富硒茶叶等
例题精讲
(1)根据上文推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A.开采可燃冰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小C.可燃冰比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化学与能源
18.(8分)(xx•南京)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4)xx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氧气(或O2).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石油;
(2)根据图示可知,天然气和煤燃烧后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的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等质量的煤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很多,因此燃煤更容易导致酸雨,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二者燃烧都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天然气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说明天然气中含有硫元素;
故答案为:AD;
(3)正在使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故答案为:风能;氢能(答案合理即可);
(4)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是水,因为:A+5O23CO2+4H2O,根据反应过程可知,氧气具有氧化性,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可推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C3H8.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
故答案为:①氧气(或O2);②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24.(7分)(xx•南京)xx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D.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下层(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解:(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故填:石油.
(2)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2.5都属于空气污染物,而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填:D.
(3)①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B中有显酸性的物质的生成,显酸性的物质是碳酸,碳酸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
故填:碳酸.
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钙,同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T ~26340 66E4 曤Q = 30721 7801 码20620 508C 傌?37056 90C0 郀21791 551F 唟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