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撕哑喉咙汹涌B.温柔腐烂深冗C.邮票坟墓海陕D. 激怒悲愤黎明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4.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5.阅读《中国的土地》回答问题中国的土地刘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比较这首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和感情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参考答案:1、 D.2、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我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4.不可以删去,因为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
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大陆的依恋就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而母亲的逝去是无法挽回的,就如海峡的隔阂他个人难以改变。
5.内容上:相同点都是写的中国的土地。
不同点:《我爱这土地》主要是写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现状;而《中国的土地》主要是写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代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 诗两首》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7题;共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字注音。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________哑的喉咙歌唱。
②这永远xiōnɡ________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③这无止息地吹ɡuā________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________明……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________烂在土地里面。
2.文学常识填空。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________ ,原名________ ,浙江金华人,我国现代著名________ ,代表作有________等。
3.文学常识填空。
《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 ,________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这是一首________诗。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B.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指坟墓有一平方米的大小)C.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D.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但是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5.下列诗句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假如我是一只鸟。
B.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C. 我重新变得年轻。
D. 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蛙眼对于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视而不见”。
B. 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C. 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D. 注射剂十分灵效,立竿见影,立刻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
7.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C.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D.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二、诗歌鉴赏(共2题;共40分)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土地大地亿万年的静止,此刻在眼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祖辈们和树木花草一起扎根草木春茂冬枯人在一代接一代繁衍父母,是一段枯老的树干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站在父母的肩上以向上的姿势飞翔风,从远古吹来我用嫩叶为帆远航漂得再远,根都在父母身上土地的深处(1)第一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2)从第一、二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3)诗歌第三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从全诗的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咏唱故国诗情 1《诗两首》乡愁 新人教版

意象 言
构思 语
下面是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根据分析现 代诗的方法,学习这首诗 ,并说说 两者之间的 同异。
故乡的 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
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
手别离 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深意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 主 别题离,后两篇都乡是愁通/过是创一造棵性/没的有比年喻轮来的书树写心中的永愁不,/两老首去都 是抒情诗。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啊,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海、给黎明。 啊,母亲, 我的甜柔深切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异: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席诗主要通过画面 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 深;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 腻和缠绵。
拓展阅读
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 大陆。
(《舟子的悲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
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 去,睡整张大陆。 ( 《当我死时》)
乡愁 ——余光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
像
,
。
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 很长的时间化作一颗一颗热泪。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册答案全套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册答案全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xxxx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册答案全套答案与提示1诗两首积累与运用1.A2.喉愤黎腐墓峡3.⑴艾青蒋海澄忧郁、悲愤(意思相近即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⑵余光中家国之思忧郁深沉4.⑴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⑵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⑶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⑷大陆/在那头5.B理解与鉴赏(一)1.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2.⑴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隐喻了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⑵对祖国的挚爱。
⑶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二)1.c2.诗人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既单纯又内涵丰富的形象,来比喻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时段和空间的乡愁。
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3.“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4.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
拓展与提高1.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
2.月亮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思乡怀人的寄托之物。
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呢,这句诗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的情感。
3.示例:新月一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红。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吗?我在你梦中靠岸。
2我用残损的手掌积累与运用1.烬dīcuì掠蒿xìng幛2.D3.寄与:给予、寄托等;苏生:新生、苏醒等。
精品解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

《我爱这土地》《乡愁》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用正桝写出相应的汉字hou ( ________ )咙悲f©n ( _____________ ) 11 ( ________ )明fu ( _______ )烂坟mJ ( _____________ ) 海xid ( ______________ )【答案】(1).喉(2).愤(3).黎(4).腐(5).墓(6).峡【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咅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喉” “愤^峡”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撕哑喉咙汹涌B. 温柔腐烂深冗C.邮票坟墓海陕D.激怒悲愤黎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A嘶哑。
B深沉。
C海峡。
3.文学常识填空。
①《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_ (姓名),他是我国 (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答案】(1).①艾青(2).蒋海澄(3).忧郁、悲愤(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②余光中(6).台湾(7).家国之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
在阅读诗歌时,作者的一些简单情况是必须要了解的。
4.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答案】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九年级语文下册1诗两首同步练习新人教

1 诗两首1.依照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也应该用sī yǎ( )的hóu lón g( )歌唱。
(2)这永久xiōn g yǒn g( )着咱们的bēi fèn()的河流。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fén mù()。
2.以下诗句中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臭在土地里面”意境最相似的一项为哪一项(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以下对《我爱这土地》的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人用“沙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令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辛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蒙受的苦难、人民的悲忿和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臭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爱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什么缘故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的是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4.以下对《乡愁》的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首诗按时刻顺序抒发了作者由有家难回到有国难归的情怀,表现了天涯游子期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这首诗的形式美要紧体此刻音乐美上,而音乐美要紧表此刻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上,但该诗在结构上并无美感。
C.诗中把“乡愁”寄托在四种物象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十分具体。
D.这首诗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涵既单纯又丰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鼓韵张春玲①提及敲锣打鼓,不是吹牛,当推咱们临汾。
第十一届亚运会揭幕式上,一声呐喊,喊出了临汾800人的锣鼓队,人如潮涌,阵似排兵,男、女、老、少、壮,鼓、锣、钹、镲、磬。
于是,那“咚咚锵锵”的鼓声便把亚运盛会的烈火气氛推向了高潮。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诗两首同步练习2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诗两首》同步练习2带答案一、基础演练1.艾青原名叫________,成名的诗篇是《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这土地》寄与了诗人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汹.涌邮.票模.糊怅.惘3.依照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hóu()咙悲fèn()fǔ()烂坟mù()海xiá()4.诗歌的朗诵要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下面诗句如何朗诵?什么缘故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下面是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①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沙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令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辛酸和执著的爱。
()②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蒙受的苦难、人民的悲忿、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③“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臭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爱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④“什么缘故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的是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6.请你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尽可能多写几句吧。
二、同步解读阅读体味《我爱这土地》回答下列问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假设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沙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冲击着的土地,这永久汹涌着咱们的悲忿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非常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臭在土地里面。
什么缘故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7.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沙哑”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8.鸟儿唱歌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黎明────光明的以后9.鸟童谣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别离有“暴风雨所冲击的”“悲忿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10.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臭在土地里面”有何含义?11.《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很短小,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可不能受到太大的阻碍,你感觉呢。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卷附答案第一单元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一、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填空(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2)《乡愁》的作者是(姓名),他是我国(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4、《乡愁》这首诗写了哪几种形象?这些形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能力提高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习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
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明朗、集中而又强烈,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万千海外游子的绵绵乡关之思。
D.诗共有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基本均衡而对称,句与句之间则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中运用了比喻、想像、夸张、反复、叠词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韵律。
2、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抒发爱国之情的?3、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4、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两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汹.( )涌嘶.( )哑黎.( )明窄.( )窄hóu( )咙悲fèn( )2.结合语境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B.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C.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6.文学常识填空。
(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______,原名_______。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台湾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____________。
7.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乡愁麻痹到全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请你模仿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现乡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5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展示个人风采:(1)活动一:我推荐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
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我宣传博客(网页)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博客,请你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3)活动三:我致词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发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
假如艾青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
(6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我爱这土地》,完成下列题目。
9.诗中“鸟”的形象与诗人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揣摩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1.细细品味一下,第二行中的“嘶哑”一词能否换为“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为什么?12.诗中“我”歌唱“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实际上是歌唱____________________,歌唱“温柔的黎明”实际上是歌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运用_______的表现手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3.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执着深情。
(二)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下列题目。
14.这首诗中表现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四个词语在内容上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呢?16.诗人笔下的乡愁指哪些感情?这些感情是怎样变化的?17.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B.诗中表达的思念之情超越了意识形态,表达的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情感。
C.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有意象,不是几种纯然的客观事物。
D.全诗只有四节,却跨越了无数的岁月,笼罩了现实世界的氛围。
舟子的悲歌余光中一张破老的白帆,漏去了清风一半,却引来海鸥两三,荒寂的海上谁做伴,啊,没有伴,没有伴,除了黄昏一片云,除了午夜一颗星,除了心头一个影,还有一卷惠特曼。
我心里有一首歌,好久好久都不曾唱过,今晚我敞开胸怀舱里卧,不怕那海鸥偷笑我,它那歌喉也差不多。
我唱起歌来大海你来和,男低音是浪和波,男高音是我。
昨夜,月光在海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在那淡淡的月光下,我梦见脸色更淡的老母,我发狂地跑上去,一颗童心在腔里欢舞,啊!何处是老母,何处是老母,荒烟衰草丛里,有坟茔无数……18.在诗的第一节中,所选意象有什么特点?你能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19.联系全文说说“我心里有一首歌”应该是一首怎样的歌。
20.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21.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2.《乡愁》一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堪称精妙至极。
在诗中,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为四种事物,如把乡愁比喻为海峡,表达了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请仿照诗中比喻的句式,请你借助一种或几种事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也试着表达一下“乡愁”吧。
(70字左右)答案:1. xiōnɡ sī lízhǎi 喉愤2. (1) 表达了人们对光明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希冀。
(2)字面指台湾海峡,实际上是对某些“台独分子”企图分裂祖国行径的一针见血的控诉。
3. A [点拨:A项正确的划分节奏是“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 A [点拨:B项缺少主语,应删掉“由于建成了”;C项搭配不当,“加强”不能和“水平”搭配,应将“加强”改为“提高”;D项滥用否定词,删掉“不”字。
]5. C [点拨:所填内容要符合上句中动物的特征,即雄鸡在黎明前啼叫,骏马受缰绳的羁绊,巨龙在风云中腾飞。
]6. (1) 艾青蒋海澄忧郁、激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 余光中家国之思7. 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尖上捏着了乡愁。
我抚着脸颊,脸上抚着了乡愁;我触着眉梢,眉上触着了乡愁。
8. (1) 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至死不渝,什么是赤子之心。
(2) 风雨历程诗海漫步仰望星空(3) 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9. “土地”是祖国的象征,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10.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11. 不能,因为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能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以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如果换用“珠圆玉润”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着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