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楚雅分享关于精神分裂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案例

精神分裂案例

精神分裂案例秦姐今年57 岁,一头短发已经花白,身材清瘦,满脸的愁容使秦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

做为一位母亲,秦姐的生活过的异常艰辛。

秦姐的儿子今年30 岁,7 年前在医院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

确诊后秦姐一时接受不了现实,心如刀割,终日以泪洗面,但是为了不耽误孩子,最后忍痛把孩子送进精神病院治疗。

而世事难料,在儿子得病两年后,因为极度悲伤自己又身患乳腺癌。

儿子现在虽然出院,但伴有严重的幻视幻听症状。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秦姐为了儿子,四处求医,到处打听,不论是科学、偏方,只要能让孩子好,任何方法秦姐都没放过。

秦姐有两段婚姻,儿子是和前夫所生。

说起前夫,秦姐怨恨不已,前夫的太多的行为让秦姐难以理解,和前夫的婚姻生活让秦姐伤透了心。

离异后,孩子得病,秦姐试图求助前夫,前夫不但没有帮助还一次次伤害,秦姐心灰意冷,但照顾孩子的重担实在是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秦姐想找个人依靠,分担自己的压力一起照顾孩子,后面找了一位男士再婚。

家庭情况:03 年爸爸去世。

秦姐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的照顾无微不至,宠爱到了极点,17 、8 岁的时候爸爸还会帮自己绑鞋带。

往事历历在目,57 岁的秦姐在描述过去的时候,如同回到17 岁少女一般,真想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而提起公公婆婆的时候,秦姐一脸的鄙夷。

公婆家是农村的,生活习惯条件都比不上自己家,以前对公婆一直瞧不起,也从不来往。

前夫的二姐有精神分裂症。

秦姐的大舅也有精神疾病。

导师提醒,如患精神分裂症特别要留意家中是否有亲人之间的重大冲突或是生离死别的事件,比如亲人之间的谋杀,或是因为生活原因把孩子丢掉或溺死等事件。

秦姐回忆前夫家有类似情况,家里孩子有被撞死和淹死的。

秦姐因为孩子的病也学习过一些课程,头脑知道自己应该和前夫和解,应该要孝敬公婆,但真正要做到,自己又迈不过这个坎,无法撼动自己的心。

经过朋友介绍,希望从导师这里得到帮助。

排列开始儿子代表上来秦姐走到儿子身边,无奈的看着儿子。

一次精神分裂引发的血案

一次精神分裂引发的血案

一次精神分裂引发的血案XX年11月24日零时,我没有收听那个固定频率的节目,于是让内心中的阴暗一发不可收拾地爆发出来,从而引发一系列不知所谓的破事儿。

可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其实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你们也很安全,因为基本上我晚上极少出门——回家的不算。

这样的一个结果会不会令大家很失望呢?当我们抱着极大的勇气、做足心理准备去看一部传说很恐怖的鬼片,到最后却并不恐怖也没有鬼出现,是很令人失望的。

Anyway,谢谢大家的热情关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承认我就是一个无赖。

我曾以气老师为乐趣;说好要二十号交的项目我可以编各种理由给它拖到明年不知哪月的二十号;考试时出猫还要胡弄下班车老考生的答案;我以逃课为荣,以损人为荣;我打游戏时一直骂人家垃圾开全图作弊自己却是最忠实的全图fans;我喜欢去占女孩子便宜还表现得很无赖;我很喜欢自由、会偏很多动听的语言去掩饰自己的窝囊;我答应人家很多很多但总是说说就算;我为了出出风头而将一个可怜无依无靠女工所有行李、也就是那几件衣服扔出楼梯并把她也推宿舍;我总在那些我认为很白痴女人问是否爱她时说爱,而仅仅因为我想满足一下自己……我不认为我错哪了,甚至觉得自己很可怜,我在做着一些我自己鄙视的事,所以我很鄙视我自己。

我只是个无赖而已,大家不必太紧张。

我表面的坚强不是我内心表现,我表面的无所谓也不是我内心表现,我表面的大笑也不是我内心表现,我表面的痛苦也不是我内心表现。

我整个人只是一个戏子,我一天到晚在演着自欺欺人的戏。

而终于到一天我自己也分不出到底什么时候是真,什么时候是假。

终于黑夜让我回到源头。

而我偏偏不全是一个无赖,我夜里常常在反省自己,我鄙视自己的行为。

于是我更加恨自己,恨自己不够切底,不能完全放开、投入,不能切头切尾地狠!所以才造成自己夜里的孤独痛苦。

尤其是最近,我离那些行为越来越远。

我知道其中的原因,因为我不再那样横尸走肉,因为我自认为我应该开始有追求有信念。

很多人会记得西德尼.卡尔顿的那段话,而我会记得更加清楚:我希望你知道你是我灵魂的最后的梦。

长沙楚雅分享关于精神分裂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

长沙楚雅分享关于精神分裂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

长沙楚雅分享关于精神分裂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长沙楚雅分享关于精神分裂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每年 10 月 10 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口号是「精神卫生中的尊严(Dignity in Mental Health)」,中国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从事精神科四年,我逐渐理解了这群生活能力受损的人、几种不被理解的疾病。

这群「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病人,总勾起我深深的同情。

而这些病人,大多数患有「精神分裂症」,也就是大众可能熟悉,但并不真正了解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最早是 20 世纪精神病学家布鲁勒提出的,他认为本病的临床特点包括:•联想障碍••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继之而来的内向性•精神分裂症多发于 15~45 岁的青壮年,成年人终生患病率为 1% 左右。

Angel,一个 18 岁的年轻少女,是让我记忆尤其深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一。

来就诊时, Angel 的症状已经很典型。

在妈妈记忆中,Angel 聪明、乖巧且懂事。

Angel 就是她唯一的天使,是太阳一样的存在。

然而 2 年前,Angel 变了,变得情绪容易敏感,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嘲笑自己,多次与班级同学发生争执。

妈妈以为那只是因为 Angel 没有父亲而被那些「坏孩子」捉弄,只是为她办理了退学手续。

可惜妈妈不知道,那时她的精神状态叫「关系妄想」。

「关系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的表现之一,具体指人把别人与自己完全无关的言行当作是针对自己。

比如路人看自己一眼,就觉得对方认识自己;比如有人往地上吐口痰,就觉得是在侮辱自己;比如几个人聚在一起小声说笑,就觉得是在说自己坏话……退学在家的 Angel 再也不愿走出家门,经常询问谁是自己的父亲。

妈妈隐瞒 Angel 亲生父亲是重度精神疾病自杀身亡的实情,撒了个善意的谎言:爸爸出国去做很重要的事情,再过几年你就知道了。

精神分裂症的自我治疗——一个精分痊愈者的痊愈经验

精神分裂症的自我治疗——一个精分痊愈者的痊愈经验

精神分裂症的自我治疗——一个精分痊愈者的痊愈经验精神分裂症是终生的,只是发作与不发作而已,不要抱侥幸心理,每天坚持吃药是第一原则。

其实分裂这个东西没啥的,如果连续好几天睡眠有严重问题的话,还得吃安眠药助睡,只要睡眠保证了,不去胡思乱想,坚定自我意识,就不会发作。

总而言之,轻松、平静、淡然,发作概率就极低。

切不可因为深入思考有所独特心得而过度亢奋,其实心得都不算啥的,勘破宇宙又如何?万物同源,一通百通,宇宙也不过如此。

即使停药十年不发作,不代表第十一年不发作,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停药在有生之年的复发率是65%,如果你认为自己一定能是那35%,那也可以。

但是,最好不要冒这个险,再次发作就没有第一次发作这么好恢复了,那些常年呆里面的人,就是多次复发的结果。

精分不发作时就是正常的,不正常就是在发作,没有治愈一说,只有发作与不发作的说法。

凡是发过精分,就是精分患者,需要时刻预防再次发作,无它,吃药最保险,不吃药65%的人会再次发作。

我认识的一个姐姐,精分16年了,那心态好得不行,精神境界也很高,万里无一,但人家就是很自觉的一直坚持吃药下来,因为有太多先例摆在那里,科学结论是无数实践认知的结果。

精分就是精分,不能自欺欺人,当然精分根本不需要自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你自己尊重自己就行了,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别人呢?其实精分也是一次很好提升自身精神境界的契机,就看如何把握了。

为什么“实事求是”和灌输科学病理观,旨在帮助病友康复的帖很少人阅读和关注?可能一般人和病患者的思维和关注的点真的是不一样的。

理想可以很丰满,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希望病友们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鼓起勇气过上正常的生活!楼主说的很对,①精分是终身的要一直吃药,②要保持心态,只不过是多吃点药而已。

迟雅:快速根治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迟雅:快速根治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上 解决 问题 。
问:您 能举个 具体 的例 子吗? 迟 雅:20 09年 5月份,我 接待 一位 初 中女 生。她不但 有幻 觉 和妄 想,还 出现 了现 实解体 和情 感解体 ,是 典型 的精神 分裂 症 。开 始的 时候, 几乎 没有办 法进 行语言 沟通 当时,发 现她 不 敢看 人, 常说 “ 经 色迷 迷的 ”“ , 不是 我, 是我 ”“ 向往 ” 不 ,我 …… 这 些话让 人很 费解 。但是 ,我 知道 这其 中蕴含 着与她 心理 问题 高度 相关 的潜 台词 。后来 ,经过 与家 长沟通 ,并 与其 “ 话 ” 对 , 终 于搞清 楚 了。原来 ,她 爱上 了班上 的一 位男 生,想 对人 家表 达爱 意, 又感 觉作 为初 中生不应 该这 样做 ,感觉 自己这是 动了 邪念 ,很 龌龊 。因 此,她 失去 了 自我 同一 性。她 之所 以说 “ 色 迷迷 的 ” 是 因为她 经 常看 那位 男孩 又担 心 别人 说她 “ , 色迷 迷 的” 。她想 接近那 位男 生,但 又不敢 ,于是 将一位 女 同学的 书放 到 了那 个 男生 的书桌上 。尔 后,她 觉得 自己做得 不地道 , 又担 心那个 女 同学发现 是 自己所为 , 因此总说 “ 是我, 不是 我” 不 。 “ 向往 ”表达 的是她 渴望 到一 个没有 人际 纠纷 的世外桃 源 去 我 生活 。经过 耐心疏 导, 她 的情绪逐 渐安 稳下 来。 经过 辅助 中药 治疗 和 其他综 合治疗 , 16 l 天痊 愈。 问 :您 的意思 是说, 心理疏 导 起到 了釜底 抽薪 的作 用。除 此 之外 ,还有 其他作 用吗 ? 迟 雅 :一般 来说 ,心理 疾病 的治 疗有 三个切 入点 。~个 是 切 断污染 源,这 个 主要靠 心理疏 导打 开心 结; 二是净 化已 经造 大心 愿 。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例子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例子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例子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幻觉、妄想、失去与现实的联系等症状。

下面将通过例子来生动地描述这一疾病,并探讨如何对待和支持患者。

小明是一位25岁的大学生,他在大一时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

他常常自言自语,对空气中看不见的东西说话,并且经常对他人的言语和行为产生误解。

他相信自己被秘密组织追杀,他的手机被监听,他的朋友都是间谍。

他开始越来越内向,与人交流越来越少。

他还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维不连贯的表现,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小明的家人意识到他的异常表现,并带他去看了专业的医生。

医生根据他的症状诊断他患有精神分裂症。

对于小明来说,接受这个诊断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患有这种疾病,担心别人会对他产生偏见。

面对这种情况,小明和他的家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精神分裂症。

首先,他们寻求了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治疗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法帮助小明理解和管理他的幻觉和妄想。

他们教给小明一些放松和应对技巧,如深呼吸和肌肉松弛法,以帮助他减轻焦虑和压力。

其次,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小明也非常重要。

他们努力保持与小明的联系,并鼓励他参与一些适合他的社交活动。

他们了解到小明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所以他们以平和和理解的态度处理他的情绪。

同时,家人也参加了支持小明的亲属聚会,与其他经历类似情况的家庭交流心得和经验,从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信息。

最后,小明的医生还给他开了一些药物治疗,以帮助控制他的症状。

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幻觉和妄想,并恢复他的思维清晰度。

同时,定期的复诊也确保了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精神分裂症可能给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带来巨大的挑战,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支持,患者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

重要的是要注意,每个患者的体验和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和支持患者的个体差异,通过多方面的帮助给予他们最好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和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我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提供早期干预和治疗。

精神分裂症2000字小故事

精神分裂症2000字小故事

我有精神分裂症。

这是一种精神疾病,理性上讲,它可以表现为感觉、认知、和行为的紊乱和怪异。

感性上讲,大家比较熟悉的代表有《美丽心灵》里的男主角纳什教授,还有某次你偶遇的对空乱骂或怪笑的“怪人”。

从否认、憎恨疾病,到接纳、感恩它,这一路走来,曲折又心酸,却又不乏成长与重生。

否认刚开始我隐约觉得同事们看我的眼神不对劲,似乎带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嘲讽和阴谋。

慢慢地,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当看到同事聊天时,我的耳边甚至会出现嘀嘀咕咕的声音:看啊,他们在说你今天在老板面前的表现糟糕透了,像个傻瓜……。

我称它叫上帝之音。

因为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出现,告诉我某些秘密或隐喻,有时是提醒我要提防某个人,有时是启示我环境不安全。

比如,走在大街上,我总感觉有人在不远处紧随着我,不论我如何变化回家的路线也甩不掉他;甚至是回家关上门,我仍能感受到来自某个地方的监控,我的一举一动,说话、吃饭,甚至是上厕所,甚至很多脑海里私密的想法,都不可避免地被他人知晓了。

我很紧张,不知道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一遍一遍地打电话给老公,哭诉这糟糕地一切。

他似乎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老是说我太焦虑太敏感了,让我放松放松。

去他妈的放松,谁来试试我的处境,谁放松给我看看呢。

我还是惶惶不可终日,一次坐车出差时,感觉车上有跟踪我的人。

当时车正在高速路上飞奔着,我几乎是跪着求司机停车,放我下去。

司机不肯,我就在车上又哭又闹,准备跳车。

几个小伙子合力控制住我。

后来,他们通知了警察,把我送到了医院。

谁有病谁去医院呀。

我当时不认为自己有病,拒绝输液,也不吃药。

即使药片都喂到嘴里也吐了,或是偷偷藏在舌头下,等到上厕所的时候再吐掉。

鉴于此,护士对我格外严厉,每次都反复检查我的服药,当面服下,再张嘴检查,说话、再喝水,停留数分钟才准离开,要不然就要打针,我只好乖乖吃药。

恐惧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上帝之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紧张、恐惧的感觉也慢慢淡化了。

住了差不多一个多月,当医生再次与我讨论入院前发生的一切时,我也惊讶自己的疯狂的表现。

精神分裂类型晚安小故事

精神分裂类型晚安小故事

精神分裂类型晚安小故事
从前的人,一出生就有一个天使或是一个恶魔附进他的身体。

如果附进去的是天使,那个人就是永远的好人;如果附进去的.是个恶魔,那个人就永远是个坏人。

在一个房子里出生的男婴被天使和恶魔同时附进了身体,由于天使和恶魔同时附在男婴身上的时候相撞,所以各自沉睡了十年。

十年后,苏醒的恶魔得意地说:“现在这个人就是个坏人了!”“不可能,有我在!”天使生气地说。

“什么?天使?你滚出去!”恶魔说道。

“是你该离开这个身体!”天使说道。

他们吵了起来,天使说:“只有善良的人们才会幸福!”“不!只有邪恶的人才会幸福!”“邪恶的人根本不懂什么是幸福!”他们吵得很厉害,互不相让。

最后他们实在不想吵了。

恶魔说:“明天我们决战,输的就离开人的身体!”“比就比,谁怕谁啊!”天使也不甘示弱,第二天,果然他们打了起来。

他们打得天昏地暗,最后,他们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可都不服气,两人朝对方撞了过去,同归于尽了。

天使没有消失,恶魔也没消失,他们变成了人的善恶两面,不只是男孩,全世界的人都变成了这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楚雅分享关于精神分裂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每年10 月10 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的口号是「精神卫生中的尊严(Dignity in Mental Health)」,
中国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从事精神科四年,我逐渐理解了这群生活能力受损的人、几种不被理解的疾病。

这群「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病人,总勾起我深深的同情。

而这些病人,大多数患有「精神分裂症」,也就是大众可能熟悉,但并不真正了解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最早是20 世纪精神病学家布鲁勒提出的,他认为本病的临床特点包括:

联想障碍


情感淡漠


意志缺乏


继之而来的内向性

精神分裂症多发于15~45 岁的青壮年,成年人终生患病率为1% 左右。

Angel,一个18 岁的年轻少女,是让我记忆尤其深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一。

来就诊时,Angel 的症状已经很典型。

在妈妈记忆中,Angel 聪明、乖巧且懂事。

Angel 就是她唯一的天使,是太阳一样的存在。

然而2 年前,Angel 变了,变得情绪容易敏感,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嘲笑自己,多次与班级同学发生争执。

妈妈以为那只是因为Angel 没有父亲而被那些「坏孩子」捉弄,只是为她办理了退学手续。

可惜妈妈不知道,那时她的精神状态叫「关系妄想」。

「关系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的表现之一,具体指人把别人与自己完全无关的言行当作是针对自己。

比如路人看自己一眼,就觉得对方认识自己;比如有人往地上吐口痰,就觉得是在侮辱自己;比如几个人聚在一起小声说笑,就觉得是在说自己坏话……
退学在家的Angel 再也不愿走出家门,经常询问谁是自己的父亲。

妈妈隐瞒Angel 亲生父亲是重度精神疾病自杀身亡的实情,撒了个善意的谎言:爸爸出国去做很重要的事情,再过几年你就知道了。

妈妈不知道,这句话彻底影响了Angel 今后的生活。

Angel 开始整日上网研究各国首相及国际形势,后来逐渐就变成了研究星座、玄学、外太空。

而妈妈以为,她这只是为打发无聊的时间。

直到有一天,Angel 突然说自己不是地球人,经常能够听到神父的声音。

妈妈却把这当作神迹,认为是真诚的信仰让神父显灵。

其实,她那时的症状叫「幻听」,是精神分裂症感知觉障碍的表现之一。

一年前,Angel 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经常莫名其妙打妈妈、口中不停谩骂她,说她是巫婆、是谋杀她亲生父母的凶手。

她的行为愈发令人不可理解,她自称来自外太空的女神,有一股超能力控制她的身体,可以施展法术。

终于,妈妈隐约觉得,女儿可能得了与父亲相同的疾病。

可悲的是,她极力抗拒这样的猜想,宁愿相信:她那离奇玄幻的世界只是虚构出来解闷的工具,那荒诞怪异无法预测的暴力行为是被鬼神附体。

其实,Angel 表现出的明显的非血统妄想、被害妄想以及躯体的被动体验说明,她的精神状态已经很危险。

「非血统妄想」很好理解,就是「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不少小朋友曾经因为亲友的一个笑话有过这种难过的体验,但是他们长大之后,有了「现实检验能力」,很容易明白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被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简而言之就是觉得有人要杀死自己,有时是具体的人,有时甚至无法指明到底是谁,只是「感到」有人要杀了自己。

「躯体的被动体验」又称为「被控制感」,就像Angel 说的那样,身体里有种超能力在控制她,仿佛她对自己的一些言行、举动做不了主一样。

直至2 周前,Angel 为了验证自己有死而复生的超能力,拒绝吃饭,彻夜不眠。

Angel 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及各种迷信活动,都未能唤醒着魔了的女儿,这才引起Angel 妈妈的恐慌,终于带着宝贝女儿前来就诊。

Angel 被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通过2 个月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康复治疗,Angel 的精神症状有了部分缓解:她不再拒绝吃饭,晚上睡眠明显好转;虽然她还会自言自语要把别人变成石头,却开始对外太空的世界有了一点点怀疑;虽然她不会叫那个天天来看自己的女人「妈妈」,但她知道这个女人不会害自己;虽然她会大喊大叫让天父来消灭地球,但也会突然变安静,问为什么会来住院。

万万没想到,就在Angel 的精神症状逐渐恢复好转的时候,妈妈却质疑她的诊断,选择中断治疗。

时至今日我仍感慨,一个花季少女,因为精神分裂症,错失了原本属于她的美好际遇;一个本就不完整的家庭,因为有这样一个精神分裂症的孩子,卷入灰暗无望的漩涡。

我不禁惋惜地猜想:如果Angel 妈妈有一定的精神疾病常识,会不会更早就能识别出Angel 的发病预兆?如果Angel 能够尽早就诊, 她的症状会不会就不会发展得那么严重?如果能够积极配合或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Angel 的治疗效果会不会更好?
令人庆幸的是,在临床工作中像Angel 一样的反面教材并不多见。

随着媒体对精神疾病的宣传,「精神分裂症」的知晓率正在越来越高;随着《精神卫生法》的颁布,患者的权利得到了更好的法律保障;随着医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让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好的经济支持。

我相信,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更多的理解与接纳、精神卫生建设服务网络的逐渐完善与发展,像Angel 和她妈妈一样令人惋惜的故事会越来越少。

而作为精神科医生,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