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优质说课稿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优质说课稿(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那么,这些元素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它们是如何相互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呢?最初,人们是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对元素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的。
随着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特别是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人们从微观角度探索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认识了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通过研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逐步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通过第四章学习,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三节,本课是第二节,主要讲述元素周期律,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 3.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建构元素周期律。
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硫、氯,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内容,“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节要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人们从微观角度探索元素之间的内。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PPT公开课

实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的 变化。
三、
位、构、性的关系
结构
反映 决定
决定
反映 推测
位置
判断
性质
(1)结构与位置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中 结构
原子序数=质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最高正价
8-主族序数=8-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向右向上
向左向下
原子半径减小
原子半径增大
1
K
2
L
3
M
4
N
5
O
6
P
7
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二、元素周期律
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并讨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 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 半径、元素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变 化?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原子 序数
电子 层数
最外层 电子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
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预测新元素
②寻找半导体材料 ③合成新农药 ④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 ⑤进行“位置,结构,性质”的推导
1、下列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 C ) A. 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质的还原
性依次减弱
B. 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 性依次增强 C.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K、R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
与冷水剧 烈反应
与沸水反 应
与沸水反 应很缓慢
反应比镁慢
剧烈反应, 剧烈反应 且发生燃 烧
结论:Na、Mg、Al从水或酸中置换氢气 的能力依次减弱。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
内容 电子层数 最外电子数 最高正价 原子半径 离子半径 得电子能力(氧化性) 失电子能力(还原性) 金属性 非金属性
同周期(从左到右) 相同(等于周期序数) 逐渐增加(1~8) +1~~+7 逐渐减小 阴阳离子半径均渐小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 逐渐增加 相同(等于族序数) 等于族序数 逐渐增大 阴阳离子半径均渐大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碱性渐强酸性渐弱 逐渐减弱
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 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 构时的最外 层电子数 2
1~2 3~10
1 2
1 1
1
2
8
8
8
8
11~18
3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
元素原子半径数据
逐渐减小
逐 渐 增 大
原子序数 3~10 11~17
+3
+11
Na
+12
+11
Na
F < O < N <C ⑶核电荷数都相同(同种元 素)时,再看核外电子数(或 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Cl (或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则 半径 越大 如 Cl < Cl-
+17
+17
Cl-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比较微粒大小的依据(三看) 1.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层多径大) 如: K+>Na+ F>Cl>Br>I
1 ~2
电子 层数
最外层 电子数
1 2
高中化学版新教材必修1第4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精品课件 (共33张PPT)

一、1~18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
(2)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__由_大__到_小_____的周期性 变化。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铝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①该实验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 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滴加酚 酞溶液变为_粉__红__色。该实验说明镁与_冷__水__几乎 不反应,能与热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_M__g_+__2_H_2_O_=_=_=_=__=_M_g_(_O__H_)_2+__H__2↑___。 ②由上述实验可知,镁和水反应不如钠和水反应__剧__烈__。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2)镁、铝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①实验甲中a、b两支试管中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完全 消失,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__l(_O_H__)3_+__3_H__+_=_=_=_ _A__l3_+_+__3_H__2O___、_A_l_(O__H_)_3_+__O_H_-__=_=_=_A_l_O_- 2__+__2_H_2_O_。 由上述反应可知Al(OH)3为_两__性__氢氧化物。
2.根据
推测该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数值。
提示 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负价为-2价。
一、1~18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在水溶液中,YOn3-和 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YOn3-+3S2-+6H+===Y-+3S↓+3H2O (1)YOn3-中 Y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5_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 化学方程式
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钠与冷水反应剧烈。 四处游动,有“嘶嘶” 化学方程式为 的响声,向反应完后的 __2_N_a_+__2_H__2O__=_=_=___ 溶液加酚酞,溶液变红 __2_N_a_O__H_+__H__2↑_____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实验操作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②向试管加入
向一支试管中 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
2mL1mol/LMgCl2 溶液,然后滴加氨
水,直到不再产生
滴加 2mol/L 盐 清。离子方程式为
酸,边滴加边振 __M__g_(_O__H_)_2+__2_H__+_____
荡
__=_=_=__M__g_2+_+__2_H__2O_____
结论
Si、P、S、Cl 的非金属性逐渐_增__强__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3.元素周期律 (1)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从左到右, 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__减_弱__,非金属性逐渐 __增__强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第1课时元 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科 目:化学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一页,共四十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
1.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 原子结构视角说明元素的性质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化学《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性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二课时)“元素周期表”是必修一模块第四章。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要求是: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知道元素和核素的含义,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构建元素周期律。
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硫、氯,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给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是:查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料,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元素周期律这部分内容始终是高中化学概念理论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新课程中,更加关注概念理论知识的建构过程和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
课程标准规定或建议的核心教学活动凸现了概念理论的建构过程,更注重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
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实质的揭示,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会以此理论来指导后续学习,所以学好元素周期律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课时的内容是:首先归纳周期和主族的性质递变规律,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整体分析,然后引导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体现结构、位置、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有机统一关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之后再以理性认识指导后续学习实践的跨越。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分区。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1、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指导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
3、通过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1、对元素周期表结构和规律的认知。
2、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和归纳。
3、对“位”“构”“性”的认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共25张PPT)教育课件

溶液至少产生大量 的Al(OH)3白色絮状
反应 方程
沉淀,把Al(OH)3沉 式
淀分别盛放于2支试
管中,然后,向2支 结 论
试管中分别加入
1mo1/L稀盐酸和
6mo1/LNaOH溶液,
观察现象。
Al(OH)3的性质
加入NaOH
加入稀盐酸
沉淀溶解
沉淀溶解
Al(OH)3+NaOH= Al(OH)3+3HCl=
•: 其实兴趣真的那么重要吗?很多事情我 们提不 起兴趣 可能就 是运维 我们没 有做好 。想想 看,如 果一件 事情你 能做好 ,至少 做到比 大多数 人好, 你可能 没有办 法岁那 件事情 没有兴 趣。再 想想看 ,一个 刚来到 人世的 小孩, 白纸一 张,开 始什么 都不会 ,当然 对事情 开始的 时候也 没有 兴趣这 一说了 ,随着 年龄的 增长, 慢慢的 开始做 一些事 情,也 逐渐开 始对一 些事情 有兴趣 。通过 观察小 孩的兴 趣,我 们可以 发现一 个规律 ,往往 不是有 了兴趣 才能做 好,而 是做好 了才有 了兴趣 。人们 总是搞 错顺序 ,并对 错误豪 布知晓 。尽管 并不绝 对是这 样,但 大多数 事情都 需要熟 能生巧 。做得 多了, 自然就 擅长了 ;擅长 了,就 自然比 别人做 得好; 做得比 别人好 ,兴趣 就大起 来,而 后就更 喜欢做 ,更擅 长,更 。。更 良性循 环。教 育小孩 也是如 此,并 不是说 买来一 架钢琴 ,或者 买本书 给孩子 就可以 。事实 上,要 花更多 的时间 根据孩 子的情 况,选 出孩子 最可能 比别人 做得好 的事情 ,然后 挤破脑 袋想出 来怎样 能让孩 子学会 并做到 很好, 比一般 人更好 ,做到 比谁都 好,然 后兴趣 就自然 出现了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第十七页,共五十八页。
Si
P
S
Cl
判 最高价氧
断 依
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酸性:H__C_l_O_4_>_H_2_S_O_4_>_H__3_P_O_4_>_H_2_SiO3
据 的酸性
结论
__S_i_、___P_、__S_、__C_l_的__非__金__属__性__逐__渐__增__强
第十八页,共五十八页。
_色__ __Mg_+_2_H_2_O __==_△=_==__ ___M_g(_O_H_)_2↓__+_H_2↑__
钠、镁均能与水反应,钠比镁活泼,金属性:Na>Mg。
第十页,共五十八页。
2.两性氢氧化物 (1)概念: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均生成盐 和水的氢氧化物。 (2)氢氧化铝的两性 ①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现象:_____产__生_白__色__沉_,淀 反应方程式:__A_l_C_l_3_+_3_N_H_3_·__H_2_O__=_=_=_=__3_N_H_4_C_l_+_A_l_(_O_H_)_3。↓
结合图1、图2、图3完成下表:
原子 电子 最外层 序数 层数 电子数
1~2 1
3~ 10
_2_
1~2
_1_~__8_
原子半径的 变化(稀有气 体元素除外)
—
由_大__到_小__
最高或最 低化合价
的变化
+1→0
-_4___+_→1__→-_1__+_→5___0
第六页,共五十八页。
原子 序数
11~ 18
第十六页,共五十八页。
4.Si、P、S、Cl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以原子序数为 1~18 的元素为例,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
化,图示如下: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 周期性 变化,即每周期:最高正价: +1→+7 (O 无最高正价、 F 无正价),负价: -4→-1 。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2)硅、磷、硫、氯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Si
P
S
Cl
磷蒸气与
高温
加热 光照或点燃
判 与氢气化合
氢气反应
由易到难的顺序是___C_l_、__S_、__P__、__S_i__
断
依 最高价氧化 H2SiO3
H3PO4
HClO4 H2SO4 强酸(酸性比
据 物对应水化 弱酸 中强酸 强酸H2SO4 强)物及其酸性Mg
Al
两个 离子 方程式
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 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分别 为__A_l_(O__H_)_3_+__3H__+_=_=_=_A_l_3_+_+__3H__2_O_,______ _A__l(_O_H__)3_+__O_H__-_=_=_=_A_l_O_- 2_+__2_H_2_O___
C.1.20×10-10 m
D.0.70×10-10 m
解析: N、P 是同一主族元素,P 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 N
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 P 的原子半径大于 N 的原子半径,
Si、P、S 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 P 的原子序数大于 Si 的原
子序数小于 S 的原子序数,所以 P 的原子半径小于 Si 的原
变化;D 项中原子序数和最高正化合价均呈递增趋势。
答案:D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周期律
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判
与水反应
与冷水剧__烈__ 与沸水__缓__慢___ _反__应___ 反__应__
酸性:HClO4 > H2SO4 > H3PO4 > H2SiO3
结论
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3)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其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 呈现 由 1 到 8 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 现 由大到小 的周期性变化。
子半径大于 S 的原子半径,则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为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1.10×10-10 m。 答案:A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主干知识结构化]
[关键要点条目化]
1.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最高正 价从+1 到+7(第二周期为+5),负化合价由-4 到-1(稀有气 体元素除外)。
2.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 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 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3.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 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第 1 课时 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和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以原子序数为 1~18 的元素为例,探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 化,图示如下: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2.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
N
S
O
Si
原子半径/10-10 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
A.1.10×10-10 m
B.0.80×10-10 m
[提醒]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是指同一周期第ⅠA 族~ 第ⅦA 族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包括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
的最高正化合价也递增的是
()
A.C、N、O、F
B.Na、Be、B、C
C.P、S、Cl、Ar
D.Na、Mg、Al、Si
解析: A 项和 C 项原子序数递增,而 A 项中 F 无正价,C
项中 Ar 化合价为 0 价;B 项中的原子序数不完全呈递增性
常温或加热下遇 水无明显现象
断 与酸反应 依
最高价氧 据 化物对应
水化物及 其碱性
结论
与酸反应 极为迅速
与酸反
应_剧__烈___
与酸反 应较快
NaOH
_强__碱___
_M中__g强_(_O碱_H__)2_
Al(OH)3 _两__性__氢__氧__化__物__
Na、Mg、Al 的金属性逐渐 减弱
Na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
同主族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
1.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Na
B.Si
C.S
D.Cl
解析: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逐渐减小,
所以 Na 的原子半径是最大的。
答案:A
新 教 材 高 中 化学必 修一第 四章 第 二 节 第 1 课 时 元 素 周 期 律 (共 40张P 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