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精讲第八讲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合集下载

元白诗派

元白诗派
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命即无 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省 躬谅非难。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咏怀》)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三、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诗论著作:《与元九书》、《新乐府序》、《策林》等 诗歌应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主张“为君、 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 强调诗歌对现实的“美刺”作用,强调诗歌的社会教化 功能。提出了诗歌要有“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的作 用, 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 化。倡导核实率真、通俗质朴的诗风。
《长恨歌》是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前半部分 以写实的手法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后半部分以虚构的手法 写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琵琶行》描写了琵琶女悲惨 命运,并抒发了自己被贬的苦闷和悲愤。两诗都是叙事与抒情相 结合,以叙事为线索并穿插着抒情。两诗情节曲折,叙事详尽, 描写细腻,语言精美流利,音韵和谐,婉转动人,善于渲染气氛, 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一、元白诗派及其创作特点 二、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三、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四、白居易诗歌的分类及其思想艺术特点
白居易与 “元白诗派”
一、 元白诗派及其创作特点
所谓“元白诗派”,是指中唐元和时期活跃于诗坛, 以元稹、白居易为首,包括张籍、王建、李绅等在内的 一个诗歌创作群体。这一派诗人的创作,继承了杜甫以 及中唐早期元结、顾况等人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力求 用诗歌干预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在诗歌内容 上,他们打起哀时济世的旗臶,着力揭露社会现实生活 的各种弊端,表现人民生活的疾苦,在艺术上,他们力 求平易、通俗、浅显,形成了尚实、尚俗的美学特征。 这一诗派的创作在当时与后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白诗派

元白诗派
元白诗派:创作特征
中唐时期,元白诗派的审美追求:重写实, 尚通俗。他们远继《诗经》的“风”诗 和汉魏乐府民歌,近继杜诗的写实性和 通俗化倾向,形成了文学世俗化的新思 潮。 领袖人物是白居易、元稹。主要成员有张籍、 王建。除了学习杜诗,还自觉地向民歌 学习,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用通俗的 语言形式反映民生状况。
《新乐府》之得
• 白居易将其诗歌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 杂律。他所看重的是讽谕诗。他的讽谕诗有170 多首,内容为反映下层民众的苦难,揭露上层官 僚的丑行,以《新乐府》50首为其代表。 《新乐府》优点有三: • 一篇专咏一事,中心突出,意旨明确。 • 篇章形式灵活,富有民歌咏叹情调,语言浅显流 利。 • 善于生动描绘人物,感情浓烈。
白居易的诗论
•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强调诗歌的写实性、 通俗性,强调诗歌的讽谕倾向,目的是用 诗歌来“补察时政”。他在《新乐府序》 中说道:“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 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其事核而 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 播于乐章歌曲也。”在《与元九书》中说 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
《新乐府》Leabharlann 失• 《新乐府》的谋篇布局是“首句标其目, 卒章显其志”,以议论收结,每每画蛇添 足。 • 某些诗篇是议论和说教的堆积,枯燥乏味。 • 语言因一意追求浅显务尽而失之于直露无 隐,不够精练含蓄。

第八讲 中唐诗坛ppt课件

第八讲 中唐诗坛ppt课件
5
(一)刘长卿:秋风夕阳的诗人
刘长卿年辈与杜甫相若,是由盛唐入中唐的诗人,创 作高峰在其中后期,尤工五言律绝,自称为“五言长城”, 与钱起并称“钱刘”,代表作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送灵澈上人》等。有《刘随州集》十一卷,存诗500多 首。
由于身逢衰乱的时代,再加上自身仕途的坎坷,刘长 卿诗中虽然也有激昂慷慨的报国之志,但更多的是对国家 命运的悲叹,对唐政权的失望,对自身命运坎坷、孤寂无 援的哀伤和无奈,充满冷落凄凉情调。其诗往往以寒水、 夕阳、孤舟、荒村等荒寒意象与冷寂、杳暗、寥落等语词 来呈现荒疏萧瑟之景与悲凉哀愁之情,风格凄婉清切。
11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12
(三)“大历十才子”
指中唐大历年间群聚京洛、诗风相近并交游酬 唱而齐名的十位才子诗人。“十才子”之名,最初见 于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 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除 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 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 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 调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擅长细腻雕 琢,以五言律为主,大多写得精致工整,以钱起、卢 纶成就较高。
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其边塞诗常常在壮烈、
慷慨之中带有伤感和悲凉。虽带有盛唐诗的一些特色,但
其诗中的感伤悲凉情调,应与大历时期的时代风貌有关。
14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15
中唐后期诗人—刘禹锡和柳宗元
(一)刘禹锡(772—842)

第八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八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八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一节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一、元白诗派•元白诗派,元白指元稹和白居易,二人都出身贫寒,又都当过谏官,当时齐名,交谊最深,文学唱和特多。

二人有相近的文学主张,在新乐府诗、长篇唱和诗的创作上,声气相应,共同切磋,又与李绅、张籍、王建等遥相呼应,形成很大的声势,对后学产生示范作用,实际形成了元白诗派。

•二、张籍、王建•张籍、王建的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现。

张籍、王建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乐府诗创作的诗人,时号“张王”。

•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人。

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因韩愈推荐而为国子博士,后转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人称张水部或张司业。

诗风“古淡”。

乐府诗90首左右。

•张籍乐府有古题,也有新题,取材非常广泛,但写得最集中、最深刻的,是农民的生活和苦难。

•张籍的乐府诗一般选题不大,都是些“俗人俗事”,但挖掘甚深,往往由一人一事一语见出社会的缩影。

••张籍乐府还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

•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的近体,也多追求一种平易而意蕴深厚的风格。

•王建(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

出身寒微,初为官时已近五十。

曾任县丞、太府寺丞等小官、闲官,大和年间,官终陕州司马。

有《王司马集》,存诗五百馀首。

•王建诗风与张籍近似,所作古题乐府约30首,新题乐府175首,其中有不少描写农民日常生活,表现其喜怒哀乐,生活气息浓厚。

••王建与张籍虽都以写实见长,但王建诗往往更含蓄、更隐曲一些。

•王建还写了不少边塞题材的诗作,如《辽东行》、《送衣曲》、《饮马长城窟》等,大都声调低沉,已很不同于盛唐边塞诗的昂扬振作了。

••王建又有反映宫女生活、以白描见长的《宫词》百首。

•三、元稹••(一)元稹的生平•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人。

中国诗词大汇系列李白培训讲座PPT课程资料

中国诗词大汇系列李白培训讲座PPT课程资料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
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
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3]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的冬日里绽放,虽然木棉没有荷花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在炎热的夏日里绽放,可是,木棉你有迎接阳春自树顶端向下的蔓延,春天是你花开的季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作品赏析
【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元和二年(807),任左拾遗,将 诗歌作为进谏的手段,因出语太直, 触忤权贵,元和十年(815)遭谗被贬 为江州司马。一生以此为界,分为前 后两期。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
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初,曾将 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谕诗 感伤诗 闲适诗 杂律诗
二 白居易的讽谕诗
讽谕诗以《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
五十首为代表,广泛揭露了当时各种弊 政和民间疾苦。如《秦中吟》中的《买 花》借描写京城贵游争相购买牡丹的豪 奢,揭示了富人的奢侈正是建筑在剥削 下层百姓的基础上这一意义深刻的主题; 《轻肥》以宦官的跋扈骄奢与“是岁衢 州旱,江南人食人”的惨景形成鲜明对 照,充分揭示出社会现实的不合理。
第八讲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一 白居易的生平与诗歌创作分期
白居易极为早慧,十六岁到长安以
《赋得古原草送别》谒顾况,显现了 出众的才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二十九岁中进士,此后连 续两次登科。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 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 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 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 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 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 《唐摭言》卷一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新乐府运动 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 王建、李绅等人好以乐府特别是新 题乐府的形式,来反映社会问题, 针砭政治弊端,以期达到实际的社 会效果。同时在艺术表现上,这群 诗人也大多努力以平易浅切的语言、 自然流畅的意脉来增加诗歌的可读 性。以前人们曾把这一诗歌创作思 潮称为“新乐府运动”。

第八章 元白诗派

第八章 元白诗派

《长恨歌》是根据唐玄宗和杨妃的 爱情悲剧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以 安史之乱为背景,展现了唐玄宗与 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长恨歌》的层次
• (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 国; • (2)马嵬生离死别,蜀中伤心断 肠; • (3)还都触景生情,回宫绵绵相 思; • (4)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 词。
《旧唐书》载:杨国忠等人被杀后, 既而六军不散,玄宗遣(高)力士宣问, 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 奏,帝不获已(不得已),与妃诏,遂 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葬)于 驿西道侧。
《旧唐书·杨贵妃传》:上皇自蜀还, 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 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 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 "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 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 于别殿,朝夕视之。
·对李杨爱情既同情又批判的矛盾态度 是由帝妃的爱情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有 两个,既政治性与残酷性。客观上,杨妃 爱玄宗不是出于干政的动机,玄宗过爱杨 妃,也不是把妇女当作玩物。然则,李杨 溺于情爱之中,必然会荒废政事,并且由 于为了博得妃子的欢心,必然会给予姻亲 杨氏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很多的物质利益, 从而产生了一个干预朝政的具有特权的杨 氏集团,加速了政治的危机。白居易既歌 颂他们爱情的热烈、真挚,也批判他们的 爱情所带来的误国害民的后果。
对“元白诗派”,也有另一种理解。 其中,清人越翼《瓯北诗话》说得最为详 明:“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 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 易,务言人所共欲言。试平心论之,诗本 性情,当以性情为主„„坦易者多触景生 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 人心脾,耐人咀嚼。”我们今天理解的 “元白诗派”,就是指同“韩孟诗派”相 对的以浅切顺畅的语言直接反映现实的诗 歌流派,也有人称其“新乐府诗派”。

古诗词鉴赏之重点诗词流派 课件(共27张PPT)

古诗词鉴赏之重点诗词流派 课件(共27张PPT)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 友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和自己永远躬 耕田亩的决心。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
答: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志向。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 楚辞—浪漫主义源头
汉乐府 代表作: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
诗歌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 朝
唐朝
一、 “建安七子” 二、“竹林七贤” 三、东晋:
陶渊明—田园诗 四、南北朝:
谢灵运—山水诗
一、初唐 四杰: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 二、盛唐 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王昌龄、高适、 岑参 三、中唐 白居易,韩愈,孟郊 四、晚唐:李商隐,杜牧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我欺。
田园派诗歌的特点 及陶渊明作品的风格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 表现了什么乐趣,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元曲四大家:
《西游记》《金瓶梅》
①关汉卿 ②白 朴 ③马致远 ④郑光祖 元曲四大悲剧:
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红楼梦》
①关汉卿《窦娥冤》②白朴《梧桐雨》2.戏曲:明—汤显祖:《牡丹亭》
③马致远《汉宫秋》④纪君祥《赵氏孤儿》 清—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第一部分
三大流派及代表人物
猜猜我是谁?
具体风格:
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 率,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用事较多,不拘守 音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稹
元稹(779—831),字 微之,洛阳人。其祖先是 鲜卑族人,原姓拓跋氏,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 阳,元稹祖先随之南迁, 定居洛阳,始改汉姓元。 8 岁丧父,15岁以明经及 第。
代表作《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 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 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 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 备言宫里事。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 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 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飞上 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凉州彻, 色色龟兹轰录续。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 曲。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百官队仗 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明年十月东都破,
元白诗派
元白诗派
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韩孟诗派同时崛起于 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元稹、 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等,元白成就 最高,故名曰“元白诗派”。用新乐府进 行创作,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 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清朝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 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 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瓯北 诗话》)
陈寅恪“连昌宫词实深受白乐天、 陈鸿长恨歌及传之影响,合并融 化唐代小说之史才诗笔议论为一 体而成。”(《元白诗笺证稿》 第三章)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亡诗
《春晓》: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wō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遣悲怀》: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 乖。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 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 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其他名作
一至七言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白居易石刻像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 原,后迁居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 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 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生 长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 聊生的忧患时代,十一二岁时因为河南等地 藩镇作乱,避难越中,后有徙往徐州、襄阳 等地,过着饥寒冻馁的生活。一生以44岁被 贬江州司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 济天下的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的时期。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其他名作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御路犹存禄山过。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 井,行宫门闭树宛然。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 门久闭。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去年 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荆榛栉比塞池塘, 狐兔骄痴缘树木。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 绿。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上皇偏爱 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 香案正当衙。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 哭,却出宫门泪相续。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 上门屋。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翁言 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
《遣悲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 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 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 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遣悲怀》: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 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 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 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清人蘅塘退士评论《遣悲怀》三 首时指出:“古今悼亡诗充栋, 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 近忽之。” 《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 首,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前期,就是从入仕到被贬江州司马以前, 志在兼济的政治斗争和讽谕诗的创作结合
贞元十六年29岁时中进士,“慈恩塔下题 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三十二岁通过了 吏部的拔萃铨试,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官 职。三十五岁时,和元稹一起应制举试,通 过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元稹考 得甲等,授官左拾遗,白居易入选乙等,补 周至县尉。周至任上写了《长恨歌》。元和 三年三十七岁时被唐宪宗擢为翰林院学士, 拜授左拾遗,又与杨汝士的小妹完婚。
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 戎。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开元之末 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 门前闹如市。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今皇神圣丞相 明,诏书才下吴蜀平。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 天下宁。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老翁 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诗歌精讲 第八讲 元白诗派课件(30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