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短诗三首课件(共22张PPT)

这首短诗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母亲的形象,而是将回忆的场 景具体化——“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 的膝上”,另一方面又为回忆的内容留下了想象的空 间,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
品读诗歌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韵脚
大海啊!
联
哪一颗星没有光? 夜空熠熠生辉
想
哪一朵花没有香? 花香沁人心脾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令人陶醉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诗人对大海的情感就如同星星有光辉、花 儿有香气一样,是自然而然、始终如一的。
这首短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抒发感情?
排比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反问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拓展延伸
《繁星(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繁星(七五)》 父亲呵! 出来坐在月明里, 我要听你说你的海。
《繁星(一一三)》 父亲呵! 我怎样的爱你, 也怎样爱你的海。
课后作业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2. 搜集一些优美的现代诗,并把喜欢的词句摘
抄下来。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从这首短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对母亲的依恋与感激之情。
学习了这三首短诗,你了解了现代诗的哪些特点?
1.分行排列。不按自然段,而是分行来写, 且没有按整齐的格式排列。
2.格式自由。没有字数和句数的限制。 3.节奏感强。富有鲜明的节奏感,朗朗上口。 4.不拘泥韵律。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诗歌鉴赏ppt课件

婉约柔美:该词语言婉约柔美,意境优美,展现了女词人的细 腻情感和柔美风格。
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将情感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的效果。
《沁园春·雪》鉴赏
创作背景 毛泽东创作于1936年2月,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 业的信心。
寓情于景 通过描绘雪景来抒发情感,将革 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寓于 自然之中。
提升文化素养
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 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
拓展思维视野
诗歌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思维视野和认知范围。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韵律鉴赏
总结词
欣赏韵律之美
VS
详细描述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探讨诗人 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表现力。
PART 04
经典诗歌鉴赏
《静夜思》鉴赏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这首描绘 夜景的短诗,表达了远方的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 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内心的孤 寂。
艺术特色
清新明快:该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 优美,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将情感与 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宋代词人苏轼创作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 的热爱。
该词以密州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狩 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作 者的豪放情怀和激昂斗志。
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将情感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的效果。
《沁园春·雪》鉴赏
创作背景 毛泽东创作于1936年2月,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 业的信心。
寓情于景 通过描绘雪景来抒发情感,将革 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寓于 自然之中。
提升文化素养
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 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
拓展思维视野
诗歌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思维视野和认知范围。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韵律鉴赏
总结词
欣赏韵律之美
VS
详细描述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探讨诗人 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表现力。
PART 04
经典诗歌鉴赏
《静夜思》鉴赏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这首描绘 夜景的短诗,表达了远方的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 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内心的孤 寂。
艺术特色
清新明快:该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 优美,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将情感与 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宋代词人苏轼创作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 的热爱。
该词以密州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狩 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作 者的豪放情怀和激昂斗志。
读懂诗歌优质课件(共37张PPT)

题材——怀古咏史诗或借古讽今诗(特点: 古人名、古迹)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情年事已高、功业无 成、人事飘零、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追 慕英雄、同情古人等等)。
题上来看,交代了哪些内容?(学生用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人物事件(我竹窗闻风想念友人 ➢②题材:送别怀人诗 ➢③情感:想念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 吴钩——宝剑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峨眉——高尚的德行
▪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寸管——笔
▪ 西陆——秋风
柳营——指军营
▪ 丝竹——音乐; 怀桔——指孝顺双亲
▪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 三尺——法律; 昆山玉——杰出的人才
▪ 青鸟——信使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 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 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战乱 频繁,生灵涂炭,又有悯农诗、反战诗、忧 国忧民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 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 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 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 提示:贬官,漂泊,远离京城,想家,想 重回朝廷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 在秋风夕阳中一派灰暗;
2、对比手法 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 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肆
写作手法
两相对比更反衬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独,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静动结合
作者将相对独立的事物纳入一个画面,形成动与静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代表性景物。 拟人、想像奇特,与明月寄送情感。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借景抒情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 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 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点明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即将天亮之时。
驱尽黑暗、赶走严寒,
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飞逝,暗含思乡盼归之情 新生事物必然发展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情——思乡之情
“雁足传书”
手法、情感品析
首联: 青山外,绿水前
——想像,暗含奔波劳苦之意
次 北
颔联: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白描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4、景物烘托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渲染萧瑟意境,含蓄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幽雅恬静的画面,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因跋涉而累瘦,侧面反映游子客途孤苦。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 在秋风夕阳中一派灰暗;
2、对比手法 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 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肆
写作手法
两相对比更反衬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独,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静动结合
作者将相对独立的事物纳入一个画面,形成动与静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代表性景物。 拟人、想像奇特,与明月寄送情感。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借景抒情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 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 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点明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即将天亮之时。
驱尽黑暗、赶走严寒,
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飞逝,暗含思乡盼归之情 新生事物必然发展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情——思乡之情
“雁足传书”
手法、情感品析
首联: 青山外,绿水前
——想像,暗含奔波劳苦之意
次 北
颔联: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白描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4、景物烘托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渲染萧瑟意境,含蓄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幽雅恬静的画面,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因跋涉而累瘦,侧面反映游子客途孤苦。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诗歌 (共25张PPT)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每弦每节都叫我思念似水美好的 年华。
核心关键词:思华年 锦瑟:弦多音繁、清幽哀怨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埋怨 首联:托物起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知典故——晓用法——明情感
庄周梦蝶 望帝啼鹃 沧海明珠 蓝田暖玉
朗读,疏通文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尽管秋风吹,季鹰回去了 吗?
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 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担心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桓温北 伐途中时感慨早年栽种的树都已经长得很大了!
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呢?
一、知典故
“托”,寄托情怀。 明情感:对于美好的追求,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 哀和执着啊!
沧海月明珠有泪
释大意:而今,我的泪水像月下的南海鲛人那样止不住地往下流。 知典故:《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晓用法:月本天上明珠,珠原水中明月,泣泪成珠,天上人间皆 为诗人之泪,何其悲哉! 明情感:面对华年的逝去,凄寒孤寂,天地同悲。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钓竿。
【注】后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 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 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复习—诗歌
1、主旨:情、志 2、抒情方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3、间接抒情(假托) 景——《登高》、《沁园春·长沙》 物——《古风》 人、事——《琵琶行》 怀古——《咏怀古迹》、《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39张PPT).ppt

感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 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合作探究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 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
2.诗歌前两句和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 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结局就会相反,历史形势 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01
春望
杜甫
作者简介
作者 评价
作品 风格
代表 作品
杜甫
字பைடு நூலகம்美 自称“少陵野老”
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以古体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
诗作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 称为“诗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等。
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 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 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 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 千古的名作。
古诗今译
都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长安 城内草木凄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有版本写作“望”。苏轼说“因采 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 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歌分类鉴赏ppt课件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韵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 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 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 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 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 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 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 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 泪下。
一、边塞征战诗(边塞诗)
• 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內容。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表现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不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守边将士誓死卫国的决心,表现了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现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重庆卷) 从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 为什么 ?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 这样的 写法有什么好处 ?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 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 有几人活着归回?
诗歌ppt课件

东西方诗歌传统差异分析
语言形式
东方诗歌注重音韵、对仗,语言含蓄; 西方诗歌则更注重语言的节奏、韵律 和直接表达。
审美观念
东方诗歌追求含蓄美、意境美,注重 言外之意;西方诗歌则更强调直接美、 形式美,追求完美的艺术形式。
主题内容
东方诗歌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强 调意境;西方诗歌则更多地反映社会、 探讨人性,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跨文化交流在中外诗歌中体现
01
翻译与传播
中外诗歌通过翻译和传播,实现了跨文化交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能够共同欣赏和理解。
02
互相影响与融合
中外诗歌在互相影响和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
诗歌风格和题材。
03
世界诗歌的共性与个性
虽然中外诗歌存在文化差异和传统差异,但它们都具有诗歌的共性和个
02
古典诗歌欣赏与解读
《诗经》与《楚辞》选读
《诗经》概述
介绍《诗经》的成书背景、内容特点及 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名篇欣赏
选取《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如《关雎》 《蒹葭》等,进行原文解读和艺术特色 分析。
《楚辞》概述
介绍《楚辞》的产生背景、主要作者及 其代表作品,阐述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 意义。
02
改进建议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 建议,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03
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写作风 格和题材,培养创新精神。
04
互动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分享 创作经验等活动,促进交流学
习。
06
诗歌教育意义及推广途径
诗歌在青少年成长中作用
陶冶情操
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能够引导青少年感受美、欣赏美, 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
一、诗歌特点及分类 二、诗歌的写作 三、诗歌意境的创构 四、意象诗的“有意味的形式”
1
一、诗歌特点及分类 (一)诗歌特点
1、高度的形式概括性:是 在艺术概括基础上的再概括。 2、强烈的符号抽象性:心 灵的图画即意象。 3、深刻象征哲理性:任何 景物都是一种象征本体。
2
(二)诗歌分类 1、叙事诗:现实性
6
❖ 2、古典意境诗里总有情、景两种因素,而且常以景物显 得突出,体现着诗人的我融于物、主从于客的心态,其中景 物的呈现是符合原样性或公共性原则的。现代意象诗则把诗 人自我的内心活动(情)当作正面把握、观照的对象,致力 于挖掘、探寻、表现丰富幽深的心灵世界,外在的景物退居 次要的背景地位,或者仅只是内心活动的对应物,因此诗歌 中景物的变形、变性未必符合公共心理,而是体现着诗人的 独特情绪。
9
❖ 5、所有的诗都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古典意境诗是这 样,现代意象诗也是这样。不过,前者偏重于指向外部世界, 后者则偏重干指向自我内心世界。
10
的要求。 2、意境诗:写意的、
强调特征的。 3、意象诗:完全符
号化了。
3
❖ 二、诗歌鉴赏 1、徐志摩《再别康桥》 2、戴望舒《雨巷》 3、google_
4
三、诗歌的写作
(一)意境 1、主客对应 2、主体改造客体 3、主客混淆
(二பைடு நூலகம்意象
5
❖ 现代意象诗区别于古典意境诗的几个特点:
1、这种“境”往往是天地间固有的,预设的,与其说 诗人创造了它,不如说诗人发现了它、捕捉了它、体验了它。 现代意象诗的核心却是诗人的自我意识、心灵世界。它的总 体呈现实质上是诗人自我心灵的活的雕塑。古典意境诗里也 有诗人的内心活动,但它总是服从于对“象外之境”的追求, 或达到情景契合的境地。
7
❖ 3、古典意境诗体现着以静为美、以单纯和谐为美的习惯观 念,适应于古代平缓的生活节奏,适于运用外在律(以声韵 为基础)。现代意象诗体现着以动为美、以错综复杂为美的 新观念,适应于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都市生活的急速多变 节奏,适于运用内在律(以情绪抑扬为基础)。
8
❖ 4、古典意境诗中也有意象,其意象往往附属于意境,多 是以实际物象为基础的、隐含着情意的“象”。古典诗歌中 的意象以广大读者的亲切感、认同感为上。现代诗中的意象 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具象化身,是诗人心灵的一次性的创造, 以独特、新颖、不可重复为上。
一、诗歌特点及分类 二、诗歌的写作 三、诗歌意境的创构 四、意象诗的“有意味的形式”
1
一、诗歌特点及分类 (一)诗歌特点
1、高度的形式概括性:是 在艺术概括基础上的再概括。 2、强烈的符号抽象性:心 灵的图画即意象。 3、深刻象征哲理性:任何 景物都是一种象征本体。
2
(二)诗歌分类 1、叙事诗:现实性
6
❖ 2、古典意境诗里总有情、景两种因素,而且常以景物显 得突出,体现着诗人的我融于物、主从于客的心态,其中景 物的呈现是符合原样性或公共性原则的。现代意象诗则把诗 人自我的内心活动(情)当作正面把握、观照的对象,致力 于挖掘、探寻、表现丰富幽深的心灵世界,外在的景物退居 次要的背景地位,或者仅只是内心活动的对应物,因此诗歌 中景物的变形、变性未必符合公共心理,而是体现着诗人的 独特情绪。
9
❖ 5、所有的诗都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古典意境诗是这 样,现代意象诗也是这样。不过,前者偏重于指向外部世界, 后者则偏重干指向自我内心世界。
10
的要求。 2、意境诗:写意的、
强调特征的。 3、意象诗:完全符
号化了。
3
❖ 二、诗歌鉴赏 1、徐志摩《再别康桥》 2、戴望舒《雨巷》 3、google_
4
三、诗歌的写作
(一)意境 1、主客对应 2、主体改造客体 3、主客混淆
(二பைடு நூலகம்意象
5
❖ 现代意象诗区别于古典意境诗的几个特点:
1、这种“境”往往是天地间固有的,预设的,与其说 诗人创造了它,不如说诗人发现了它、捕捉了它、体验了它。 现代意象诗的核心却是诗人的自我意识、心灵世界。它的总 体呈现实质上是诗人自我心灵的活的雕塑。古典意境诗里也 有诗人的内心活动,但它总是服从于对“象外之境”的追求, 或达到情景契合的境地。
7
❖ 3、古典意境诗体现着以静为美、以单纯和谐为美的习惯观 念,适应于古代平缓的生活节奏,适于运用外在律(以声韵 为基础)。现代意象诗体现着以动为美、以错综复杂为美的 新观念,适应于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都市生活的急速多变 节奏,适于运用内在律(以情绪抑扬为基础)。
8
❖ 4、古典意境诗中也有意象,其意象往往附属于意境,多 是以实际物象为基础的、隐含着情意的“象”。古典诗歌中 的意象以广大读者的亲切感、认同感为上。现代诗中的意象 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具象化身,是诗人心灵的一次性的创造, 以独特、新颖、不可重复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