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阅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秀PPT教学课件
(3)王湾,_唐___代诗人。 (4)马致远,号__东__篱___, __元__代__(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
是_曲__牌__名__,“秋思”是__题__目___。
一、课内阅读 (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同情关切 真挚动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家作品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现在河 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其诗流传 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 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 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 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创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 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人王 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 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精读文本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
首联点题。 开笔清新自 然,寓情于 景,暗含旅 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 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两 岸才显得宽阔; 写“风正”,帆 才有悬空的态 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作者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 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带 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 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 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3.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 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阅读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第13页
答案 (1)本诗描写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 标题能够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 表明后面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给3分;进行简 要分析,给2分) (2)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爱国热 忱。(3分) 第二问:使得诗中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格调。(3 分)
第5页
2.(课标全国Ⅱ,8—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11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一样。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 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天门,这 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第16页
(1)古人认为这首诗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 简明赏析。(5分) (2)这首诗后两联表示了作者什么样感情?请简明分析。(6分) 答案 (1)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残春景象 与“蜂抱”“鱼吹”联络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 使用即使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答出①,给3分;答出②,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表示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经过参 禅使自己平静,经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防止染 “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 心。(答出什么感情,给3分;进行简明分析,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9页
答案 (1)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认可自己年老体衰客观事实,但强调即 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 就不忘杀敌报国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即使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健壮,当 然还能够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 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示“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豪情;②辛词经过追怀金戈铁马往事,表示英雄白首、功业 未成悲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15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150张PPT)

拓展探究
2.对比阅读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
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
间。” 阅读提示:
沧海桑田,当时光进入20世纪50年代,又一位雄才大略的伟人想起了 始皇帝的碑碣。毛泽东领导他的队伍刚刚推翻了旧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红 色政权,又把美帝国主义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了三八线,自然是踌躇满志、 意气风发,于是始皇帝碣石畔的北戴河之滨响起了壮怀激烈的吟诵,始皇 帝的碑碣所承载的滔天气概激发了诗人内心里澎湃着的壮志激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 与“ 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 格区别。
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 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 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常用对话和细节描 写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 一章,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 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在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 后,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面对洪波涌起的 大海,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当目睹祖国的大好河 山后,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故才有“日月之行,若出 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
知识备查
王昌龄 (698—757),字少 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 )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人 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 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 著名,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件)

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课件)

②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
近体诗的特点:
①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②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 四六八押韵。律诗四联八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按表现手法分类:
浪漫主义 —— 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 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例题:
对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黄州时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他 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答案:C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 对比、反语、反复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手段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
表现手法:
1、关于情与景 2、写史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美景衬哀情 借古抒怀 虚实相生 借古讽今 想象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 铺垫 象征
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 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 押韵。 3、语言凝练,形象,含蓄。
古体诗 近体诗 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
古体诗的特点: ①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都是古体诗。 ②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 均为古体诗。

诗歌鉴赏(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全国通用)

诗歌鉴赏(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全国通用)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 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①“翁前子后孙扶掖”句,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 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
②“商行贾坐农耕织”句,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 守本分,各司其职。
每答出一点给3分。“结合内容”1 分,“分析道理”2 分。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读诗句 疏通句意,存疑最可贵
觅什么?什么人情?为什么苦?
热闹的节日氛围:声音、画面、动作、活动。
2021年上海卷 晁补之《虞美人》 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2020年全国1卷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年新高考1卷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 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0年全国2卷 王安石《读 史》
须知此意无今昔:指必须要明白,此中的深意,从前和现在都是同一个道理。 须知,指必须要知道。此意,此中的深意。无今昔,指不用区分现在和从前。即现 在和从前都是一个道理。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的线索 PPT课件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的线索 PPT课件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年乙卷: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 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 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12年: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 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 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13年甲卷: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 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13年乙卷: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 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 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14年甲卷: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 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知人论世 ← 缘形明思

据言得意
←鉴赏的流程
创作的流程→
映射酝酿

寄寓表达 → 创作呈现
现实→作者→思想→形象(景物人事)→
手法(达现修构)→语言(诗文小说)→读者
作者←思想←形象(景物人事)←
手法(达现修构)←语言(诗文小说)←读者
知人论世 ← 缘形明思

据言得意
←鉴赏的流程
近三年课标卷 之古代诗歌阅读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

2025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8张PPT).ppt

2025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8张PPT).ppt

起,组合成一种 桥流水人家。
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
场景。
表的效果。
省略句 指诗句省略了某 省略主语:散发乘 使句式更为浓缩、精练。
些成分
夕凉,开轩卧闲敞。
对偶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无边落木萧萧下, 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 字数相等或基本 不尽长江滚滚来 起来节奏铿锵.便于记诵。 相等的语句
分类
传神显旨的词 以动衬静的词 以动写静的词 以实写虚的词
以乐衬哀的词 叠词
表颜色的词
拟声形象的词
示例
“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 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 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 简要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生动传神的字 【解题思路】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参考答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
内容上
“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 “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
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修辞上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 词性上 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 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5.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pptx

5.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pptx

6.词人在下片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6 分)
诗歌 4 咏物言志 建议用时:10 分钟
[2019 湖北荆州质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7~8 题。(9 分)
鹦鹉
白居易
陇西①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学无 止 境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身骑白马、臂挂彤弓不仅刻画出了丘常侍的英武形象,也体现出他深受朝廷器重。 B.远在边塞军营中的将士早知丘常侍身份尊贵、身材雄伟,为他能来坐帐指挥而欣喜。 C.末句借班超受封定远侯典故,表达对丘常侍安边卫国、建立班超那样功勋的期待。 D.丘常侍接受诏命,要去北部少数民族地区任都护,诗人献诗以表达赞颂和祝愿之意。
学无止 境
诗歌 3 边塞征戍 建议用时:10 分钟
[2019 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 5~6 题。(9 分)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落碎花。
笳声听不得,入夜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学无 止 境
D.这两首诗均为咏物诗,罗诗借向鹦鹉说话来吐露心曲,话语平淡,却耐人咀嚼;白诗托 物寄意,词浅意丰,形象生动,讥讽辛辣,力透纸背。
8.这两首诗中的鹦鹉有何相似之处?两位诗人借鹦鹉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6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表明作者积极乐观自信的句子
过故人庄
1、描写山村美景的句子 2、生动写出山村生活情趣的诗句是 3、侧面写出友情之深的诗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
1、寄托诗人隐逸情怀的诗句 2、人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涤荡心境的
欣赏词语和句子
答题程式:运用了××…,写出了……, 表达了(抒发、表现)……情感(情怀)
还原画面。在正确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 之上抓住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加 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代表
1、句中关键词:动词、形容词、色彩词 等。
2、句子的修辞 3、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 4、创设的意境:雄浑壮阔、悲壮苍凉、

,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的妩媚动人, 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上 加以品析。
3、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 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这两句诗 是如何表现初春特点的?请具体分析。
4、选择分析不恰当的:( )
草如茵的 草坪不禁想起:
4、请你写出一句带“花”的诗句
文学常识的考查
主要是重要诗人的朝代、代表作品,代表作品 中涉及到的人或物,诗词的特点及分类
诗歌流派:1、现实主义 源头《诗经》代表作 家:杜甫、白居易、陆游 2、浪漫主义 源头《楚辞》代表作 家:李白 词的流派:1、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2、婉约派 李清照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 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颔联诗人抓住“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 勾画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衔泥筑窝的动 态画面。
颈联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 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和富有表现力的 词语,恰到好处的描绘了西湖暮春的美景,抒发了作 者的喜悦心情。
恬淡闲适、孤凄冷寂、慷慨悲壮等
修辞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生动形象,使其赋予人的情思 3、夸张,突出了 4、对偶,形式整齐,音律和谐 5、用典,含蓄委婉的表达
表现手法
1、以动写静、以乐写哀、以小见大 2、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 3、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 5、移情于物 6、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7、衬托、对比、想像Fra bibliotek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时、地、评、作
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七律。分为首 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必 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七绝。
这是一首 脚是
诗,押的韵是
,韵
词、曲
词又称长短句,词有词牌,词牌严格规 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曲与词的最大不同在于曲可 在规定的字数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 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的表达思想感情。
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 满信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龙标之地极偏 远?
2、“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杨花”有 何作用?
3、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 辞和作者情感表达的两个角度进行简要 赏析。
龟虽寿
1、托物起兴,说明世上万物的规律的句 子是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 “悬”妙在哪里?
3、描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画面。 这句话历来被人们称道,自选一个角度,作简 要分析。
4、诗中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观沧海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 达诗人
2、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 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作用,按提示要求写出相关诗句 迁移型,即给出一种可以引用学过的诗文来表
情达意的背景,让学生根据情境选择句子,并 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开放型,即题干只提出宽泛的要求任意默写, 试题答案不唯一,课内外不限制。
1、最爱湖东行不足, 2、描写莺燕报春景象的句子: 3、春天来临处处生机勃发,当你看到绿
天净沙 秋思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 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 美景,它被穿插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作用 4、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
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次北固山下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 了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写出了
1、写景句:凸现画面的特征 2、抒情句:表现诗人的情感 3、哲理句:蕴含深刻的道理
语言特点
1、简洁生动 2、准确传神 3、含蓄凝练 4、形象鲜明、 5、色彩丰富 6、节奏感强 7、富有韵律 8、清新明丽 9、平实质朴
练习:
1、诗中有一个词直抒胸臆,
3、9-12句中的“若”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 在哪里。
4、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感情基调。
理解背诵
观沧海中1、体现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 诗句:
2、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3、动景描写的句子是 次北固山下1、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句
子 2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
古代诗歌中考考试内容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
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古代诗歌的阅读
钱塘湖春行
考试的基本形式:
1、背诵默写(四种类型) 续写型,即直接写出所给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理解型,即根据所给出的诗文的意境、含义或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在句中应该标停顿的地方用“∕”标出
划分的方法:1、音节划分法

2、意义划分法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表达的 情感
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生活艰辛,语 言豪迈壮阔
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自得 送别诗:对友人的惜别之情、牵挂,或对友人、
自己的劝勉 山水诗:描绘自然景物,抒发热爱、赞美之情 羁旅诗:思乡念亲 咏史诗:借古讽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