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循环结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的 Ø室内压逐渐下降,房内压<室内压已略<主动
脉压;
泵 Ø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开放;
Ø血液靠惯性、逆压力差由心室缓慢射入动脉,
血 约占总射血量的30%,心室容积继续缩小。
功
能
.
16
心
脏
心室射血期的特点
①因室内压↑>主动脉压,主动脉瓣打开,开始射血;
的
(高血压时,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
泵
②心室容积由最大 → 最小; ③射血速度由快 → 慢。
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舒张末期容积 125ml 之差:搏出量 70ml
收缩末期容积 55ml
搏出量 射血分数= 舒张末期容积
× 100%
健康成年人:55%~60%
.
29
2 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 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
积。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
.
53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
54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1、工作细胞:无自律性 心房肌、心室肌
2、特殊分化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基本丧失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房结区 、 结
希区) 房室束及左右分支、浦肯
野纤维
非自律细胞:结区
.
55
(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u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心室肌)
动脉血压↑→后负荷↑→搏出量↓→余血量↑
静脉回流不变
长期血压高
心舒末期容积↑ 继发异长调节机制
搏出量维持正常
心肌肥厚,发. 生病理改变 心力衰3竭8
.
39
心 (三)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
6循环系统精品PPT课件

浦肯野纤维网:最后与心肌纤维相连接。
第三节 血管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是: ①身体左右对称部分的血管分布通常也具有对称性; ②血管分布与机能相适应; ③血管走行多与长轴并行,常与神经一起被结缔组织 包裹成血管神经束,血管神经束一般位于关节屈侧; ④在容易受到牵引或挤压的地方(如关节周围)以及经常 变换形状的器官(胃、肠)处,血管大多吻合成网或弓。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使后微动脉和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真毛细血管关闭;
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
脉压↑
影
(2)心率 ↑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响 动
(3)外周阻力 ↑
收缩压↑
脉压↓
脉
舒张压↑
血
压
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因
素
缓冲(降低)收缩压 维持(升高)舒张压
四、微循环
定义: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 血液循环。
它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一)微循环的组成
动脉和静脉又分为大、中、小和微动、静脉四级
内膜:管壁的最内层,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 血 管 中膜: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 壁 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
1、动脉
2、静脉
静脉是血液由全身各器官流回心脏时所经过的血管。 毛细血管汇合成微静脉和小静脉。 较大的静脉具有由内膜向内折叠而形成瓣膜,防止血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脉
动-静脉吻合支
它包括三种通路。 直捷通路: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 迂回通路: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动—静脉短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第三节 血管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是: ①身体左右对称部分的血管分布通常也具有对称性; ②血管分布与机能相适应; ③血管走行多与长轴并行,常与神经一起被结缔组织 包裹成血管神经束,血管神经束一般位于关节屈侧; ④在容易受到牵引或挤压的地方(如关节周围)以及经常 变换形状的器官(胃、肠)处,血管大多吻合成网或弓。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使后微动脉和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真毛细血管关闭;
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
脉压↑
影
(2)心率 ↑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响 动
(3)外周阻力 ↑
收缩压↑
脉压↓
脉
舒张压↑
血
压
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因
素
缓冲(降低)收缩压 维持(升高)舒张压
四、微循环
定义: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 血液循环。
它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一)微循环的组成
动脉和静脉又分为大、中、小和微动、静脉四级
内膜:管壁的最内层,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 血 管 中膜: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 壁 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
1、动脉
2、静脉
静脉是血液由全身各器官流回心脏时所经过的血管。 毛细血管汇合成微静脉和小静脉。 较大的静脉具有由内膜向内折叠而形成瓣膜,防止血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脉
动-静脉吻合支
它包括三种通路。 直捷通路: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 迂回通路: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动—静脉短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第6章-循环

{…
{…
{
while( )
do
for(;;)
{…}
{… }
{… }
}
while( );
}
} while( );
6.5 循环的嵌套
(4) while( ) (5) for(;;)
{…
{…
do{…}
while( )
while( )
{}
{…}
…
}
}
(6) do {… for(;;){ } … } while( )
第六章
本章要点
循环的基本概念 不同形式的循环控制 多重循环问题
主要内容
6.1 概述 6.2 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 6.3 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 6.4 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6.5 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 6.6 循环的嵌套 6.7 几种循环的比较 6.8 break语句continue和语句 6.9 程 序 举 例
}
的值为} “真”时,两种循环得到的结
果相同。否则,二者结果不相同。
6.4 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
❖ C语言中的for语句使用最为灵活,不仅可以用于循环次数已经确 定的情况,而且可以用于循环次数不确定而只给出循环结束条件 的情况,它完全可以代替while语句。
❖ 一般形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语句
以赋初值,使循环变量自动增值等。
6.4 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
说明: (5) 3个表达式都可省略,如:
for(; ;) 语句 相当于
while(1) 语句 即不设初值,不判断条件(认为表达式2为真值), 循环变量不增值。无终止地执行循环体。
6.4 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
第六课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全课)解析ppt课件

x :E n Writeln( x) ; End. 21
repeat-until语句 (直到循环)
n repeat 语句用于"重复执行循环体,一直 到指定的条件为真时为止"。语法格式为:
repeat
语句1;
…
…
语 句 n;
until 布 尔 表 达 式 ;
其中Repeat、 until是Pascal保留字,
n
31
作业
n 1、编写一个译码程序,把一个英语句子译成数字 代码。译码规则是以数字1代替字母A,数字2代
替字母B, … 26代替字母Z,如遇空格则打印
一个星号‘*’,英文句子以‘ .‘结束。 n 2、五个好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个带了很多糖块送
给大家,他使每人的糖块在原来基础上翻了一倍。
接着第二个人也同样向每人发糖块,他也使每人
?
用 5 0 0元 钱 买 了 90只 鸡 ,
,
鸡 一 只 1 0元 , 小 鸡 一 只 5 母 鸡、 公 鸡、 小 鸡 各 买 多
分析:设母鸡I只,公鸡J只,则小鸡为90 I- J-只, 则15*I+ 10* J+(90-I-J)*5=500,显然一个方
程求两个未知数是不能直接求解。必须组合出所有 可能的I,j值,看是否满足条件。这里I的值可以 是0到33,J的值可以0到50。
repeat语 句 的 保 留 字 repeat和 until已 经 起
语句括号作用,可以包含多个语句而无须
begin和end。
25
当循环和直到循环的区别
n 3、repeat语句中,当布尔表达式为true时 结束循环,而while语句中,是当表达式为
false时 才 结 束 循 环 。 当 描进述行由的计计算算操时作,后
repeat-until语句 (直到循环)
n repeat 语句用于"重复执行循环体,一直 到指定的条件为真时为止"。语法格式为:
repeat
语句1;
…
…
语 句 n;
until 布 尔 表 达 式 ;
其中Repeat、 until是Pascal保留字,
n
31
作业
n 1、编写一个译码程序,把一个英语句子译成数字 代码。译码规则是以数字1代替字母A,数字2代
替字母B, … 26代替字母Z,如遇空格则打印
一个星号‘*’,英文句子以‘ .‘结束。 n 2、五个好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个带了很多糖块送
给大家,他使每人的糖块在原来基础上翻了一倍。
接着第二个人也同样向每人发糖块,他也使每人
?
用 5 0 0元 钱 买 了 90只 鸡 ,
,
鸡 一 只 1 0元 , 小 鸡 一 只 5 母 鸡、 公 鸡、 小 鸡 各 买 多
分析:设母鸡I只,公鸡J只,则小鸡为90 I- J-只, 则15*I+ 10* J+(90-I-J)*5=500,显然一个方
程求两个未知数是不能直接求解。必须组合出所有 可能的I,j值,看是否满足条件。这里I的值可以 是0到33,J的值可以0到50。
repeat语 句 的 保 留 字 repeat和 until已 经 起
语句括号作用,可以包含多个语句而无须
begin和end。
25
当循环和直到循环的区别
n 3、repeat语句中,当布尔表达式为true时 结束循环,而while语句中,是当表达式为
false时 才 结 束 循 环 。 当 描进述行由的计计算算操时作,后
VB课件第6章Visual Basic 循环结构

End Sub
Do Until i = 100
例6-3:求 1+22+32+……n2大于1000的最小值。
选Do … Loop语句: 不知道要加到第几项,但知道累加和大于 1000,并且,第一次超过1000时就不再累 加了,所以选Do … Loop语句。
求项数(计数i): i=0(初值) ,i=i+1(重复执行)
例: 利用随机函数10个产生[20,90]的整数, 求其平均值.
界面设计: 单击窗体, 显
示结果如图.
例: 利用随机函数10个产生[20,90]的整数, 求其平均值.
分析: 产生数X 求和s
求平均a
产生一个X: X=Int(Rnd*71+20)
显示产生的值: Print x
计算和: s=s+x
重复10次 求得这10 个数的和s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Dim i As Integer i=0 Do While i < 100 i=i+1 Print i; If i Mod 10 = 0 Then Print Loop
End Sub
用Do Until … Loop循环来编制 例6-2的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0 Do While i < 100 i=i+1 Print i; If i Mod 10 = 0 Then Print Loop
If Max <= x Then Max = x Next i Print Print “最大值为:”; Max End Sub
6.4 循环嵌套
循环嵌套:在一个循环语句的循环体中又包含有另一 循环语句。 VB的三种循环可以自身嵌套与相互嵌套 要求:内层结构一定包含在外层结构中,不能交叉
Do Until i = 100
例6-3:求 1+22+32+……n2大于1000的最小值。
选Do … Loop语句: 不知道要加到第几项,但知道累加和大于 1000,并且,第一次超过1000时就不再累 加了,所以选Do … Loop语句。
求项数(计数i): i=0(初值) ,i=i+1(重复执行)
例: 利用随机函数10个产生[20,90]的整数, 求其平均值.
界面设计: 单击窗体, 显
示结果如图.
例: 利用随机函数10个产生[20,90]的整数, 求其平均值.
分析: 产生数X 求和s
求平均a
产生一个X: X=Int(Rnd*71+20)
显示产生的值: Print x
计算和: s=s+x
重复10次 求得这10 个数的和s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Dim i As Integer i=0 Do While i < 100 i=i+1 Print i; If i Mod 10 = 0 Then Print Loop
End Sub
用Do Until … Loop循环来编制 例6-2的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i As Integer i=0 Do While i < 100 i=i+1 Print i; If i Mod 10 = 0 Then Print Loop
If Max <= x Then Max = x Next i Print Print “最大值为:”; Max End Sub
6.4 循环嵌套
循环嵌套:在一个循环语句的循环体中又包含有另一 循环语句。 VB的三种循环可以自身嵌套与相互嵌套 要求:内层结构一定包含在外层结构中,不能交叉
课件6:1.1.3 第2课时 循环结构

b点脱离循环结构.
(3) 直到型循环结构 ,一般用于预先难以知道循环次数,通过设 置某个条件,当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
如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A框,然后判断给定的P2条件是否成 立,如果P2条件不成立,则再执行A,然后再对P2条件作判断,如 果P2条件仍然不成立,又执行A……如此反复执行A,直到给定的P2 条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从b点脱离本循环结构.
本节重点:循环结构特点及其运用. 本节难点:循环结构算法的设计. 1.关于循环结构概念的学习: (1)循环结构是指运算过程中,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 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其中重复执行的步骤叫循环体,循环结构 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2)实际应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时,关键是控制循环结构条件的理解 与运用.注意循环变量的初始值,终值及其增量在程序中的作用 (如求多项的和与积),使用循环结构找寻数时,要明确数字的结构 特征,决定循环的终止条件及循环的次数,尤其是统计数时,注意 计数变量的作用,区别计数变量统计的数的出现次数与循环次数的 区别与联系,许多有规律的计算问题(如累加、累乘)的算法都用循 环结构设计.
1.1.3 第 2 课时 循环结构
1. 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 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即从某处开始, 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 循环体.图甲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结构,它的功能是先执行A框,然 后判断给定的p条件是否成立,如果p条件不成立,则再执行A,然 后再对p条件作判断,如果p条件仍然不成立,又执行A……如此反 复执行A,直到给定的p条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脱离本循 环结构.另外,图乙所示的框图也是常见的一种循环结构,请读者 自己分析其执行情况.
(3)注意高斯消去法求解方程组的算法描述,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算法框图程序分析,体会“消元”和“回代”思想,理解消元过 程实质是对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项作运算.
(3) 直到型循环结构 ,一般用于预先难以知道循环次数,通过设 置某个条件,当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
如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A框,然后判断给定的P2条件是否成 立,如果P2条件不成立,则再执行A,然后再对P2条件作判断,如 果P2条件仍然不成立,又执行A……如此反复执行A,直到给定的P2 条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从b点脱离本循环结构.
本节重点:循环结构特点及其运用. 本节难点:循环结构算法的设计. 1.关于循环结构概念的学习: (1)循环结构是指运算过程中,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 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其中重复执行的步骤叫循环体,循环结构 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2)实际应用循环结构解决问题时,关键是控制循环结构条件的理解 与运用.注意循环变量的初始值,终值及其增量在程序中的作用 (如求多项的和与积),使用循环结构找寻数时,要明确数字的结构 特征,决定循环的终止条件及循环的次数,尤其是统计数时,注意 计数变量的作用,区别计数变量统计的数的出现次数与循环次数的 区别与联系,许多有规律的计算问题(如累加、累乘)的算法都用循 环结构设计.
1.1.3 第 2 课时 循环结构
1. 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 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即从某处开始, 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 循环体.图甲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结构,它的功能是先执行A框,然 后判断给定的p条件是否成立,如果p条件不成立,则再执行A,然 后再对p条件作判断,如果p条件仍然不成立,又执行A……如此反 复执行A,直到给定的p条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脱离本循 环结构.另外,图乙所示的框图也是常见的一种循环结构,请读者 自己分析其执行情况.
(3)注意高斯消去法求解方程组的算法描述,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算法框图程序分析,体会“消元”和“回代”思想,理解消元过 程实质是对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项作运算.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酸碱平衡
血液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对维持生 命活动至关重要。
05
循环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定义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
神经调节的机制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神经的作用来实现。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 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 乙酰胆碱等递质,使心跳减慢、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心肌收缩机制
心脏的神经调节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通过神经调节来影响心脏的搏动频率 和强度。
心肌细胞通过横桥连接和钙离子触发 的方式实现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03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的分类和解剖结构
血管的分类
根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以 将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
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的解剖结构
体液调节的意义
体液调节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失血、休克等情况下, 体液调节机制会迅速启动,通过分泌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的定义
自身调节是指循环系统中的器官或组 织通过自身的生理特性来调节其功能 。
自身调节的机制
原微生物的入侵。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通过渗透压、酸碱平衡等机制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血液凝固与止血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在损伤 时止血。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量
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渗透压
指血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与血浆蛋 白含量有关。
粘滞性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阻力,与红细胞数量 和变形能力有关。
血液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对维持生 命活动至关重要。
05
循环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定义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
神经调节的机制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神经的作用来实现。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 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 乙酰胆碱等递质,使心跳减慢、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心肌收缩机制
心脏的神经调节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通过神经调节来影响心脏的搏动频率 和强度。
心肌细胞通过横桥连接和钙离子触发 的方式实现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03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的分类和解剖结构
血管的分类
根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以 将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
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的解剖结构
体液调节的意义
体液调节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失血、休克等情况下, 体液调节机制会迅速启动,通过分泌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的定义
自身调节是指循环系统中的器官或组 织通过自身的生理特性来调节其功能 。
自身调节的机制
原微生物的入侵。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通过渗透压、酸碱平衡等机制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血液凝固与止血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在损伤 时止血。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量
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渗透压
指血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与血浆蛋 白含量有关。
粘滞性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阻力,与红细胞数量 和变形能力有关。
VFP第六章课件2(循环结构)

控制循环执行的方式
控制循环执行的方式
3)用记录指针控制循环 学院英语比赛成绩数据表SH.DBF SH.DBF中包 例2:学院英语比赛成绩数据表SH.DBF中包 括以下字段:姓名( ),班级 班级( 括以下字段:姓名(C,8),班级(C, 10),英语(N ),英语(N, 0)和备用(N, 和备用(N 10),英语(N,3,0)和备用(N,3,0) ;其 中除备用字段外,其他字段均已有值。 中除备用字段外,其他字段均已有值。 编程序统计各班英语的平均成绩, 编程序统计各班英语的平均成绩,并显示平 均分前三名的班级和平均成绩( 均分前三名的班级和平均成绩(假设平均成绩 都不相同)。 都不相同)。 ( 见“程序168.PRG” 程序文件 )
<内存变量>为循环变量,作为计数器控制循环。<数 内存变量>为循环变量,作为计数器控制循环。 值表达式1>为循环变量初值; 数值表达式2> 1>为循环变量初值 2>为循环 值表达式1>为循环变量初值;<数值表达式2>为循环 变量终值,循环变量超过终值循环结束。 变量终值,循环变量超过终值循环结束。 FOR语句每循环一次 语句每循环一次, FOR语句每循环一次,自身便改变一次循环变量的 STEP短语设置改变的增量 短语设置改变的增量, 数值表达式3> 值,STEP短语设置改变的增量,由<数值表达式3> 设置。正值为增加,负值为减少,缺省默认为1 设置。正值为增加,负值为减少,缺省默认为1。在 循环中允许使用赋值语句修改循环变量的值。 循环中允许使用赋值语句修改循环变量的值。 FOR语句可以嵌套 语句可以嵌套。 NEXT任选其一 任选其一。 FOR语句可以嵌套。ENDFOR 和NEXT任选其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累乘”法。 ❖ 累加变量初值为0 ❖ 累乘变量初值必须为1
9
循环变量的值
1、如果循环正常结束,循环变量的值如何? 例:For i = 1 Ti Print "i="; i
i=11
10
2、给定一个循环,首先要判断循环是否一次也不做 。如果循环一次也不做,循环变量的值如何?
绩", "输入成绩") ❖ If score < 60 Then count = count + 1 ❖ sum = sum + score ❖ Next i ❖ Print "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为"; count ❖ Print "平均成绩为:"; sum / 10
15
上机举例
❖
16
(2012年9月第21题)
例:s = 0
For i = 10 To 1
s=s+i
Next i
i=10
Print s, i
11
3、如果循环非正常结束(异常终止),循环变量的 值如何?
例:s=0
For i = 1 To 10 Step 2
s=s+i
If i>=5 Then Exit For
Next i
Print "I="; I
例:F2o.如r 果s=s2teTpo步1长0为0 S负te数p,2而初值小于终值时。 …..
Next s 循环次数=Int((100-2)/2)+1=50次
6
举例
❖ 例:求1-100之间所有奇数的和。 ❖Dim sum as integer ❖ sum=0 ❖For I =1 to 100 step 2 ❖ Sum=sum+I ❖ Next
体;如果超过了,则退出循环。
4.做完循环体后,到Next语句,循环变量增加一个步长;转 3:判别操作。
For I = 10-9 To 45+5 Step 3-2
Print "*";
Next I
5
循环次数
❖ 注意事项
▪ 循环次数:
Int((e2-e1)/e3)+1
▪ 以Exi下t F两or种是情终况止循一环次运也行不。会执行: 1、如果step步长为正数,而初值大于终值。
13
上机举例
❖ 编写程序,由用户输入十个学生的成绩,输出不 及格的学生人数,并求出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
14
上机举例
❖ Dim score As Integer ❖ Dim sum As Integer, count As Integer ❖ sum = 0 ❖ count = 0 ❖ For i = 1 To 10 Step 1 ❖ score = InputBox("请输入第" & i & "个同学的成
❖ Next i
❖ Print y
❖ End Sub
❖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输出结果为( ❖ A)ABCCDEDEFG B)AABBCDEFG
)。答案:A
❖ C)ABCDEFG
D)AABBCCDDEEFFGG
3
举例
❖1+2+3+…..+100 的和
Sum=0 For i=1 to 100
Sum=sum+i Next i Print sum
Sum=0 For i=100 to 1 step -1
Sum=sum+i Next i Print sum
4
执行过程
1.计算循环中表达式的值; 2.赋初值;(1与2只做一次) 3.判循环变量的值是否超过终值,如果未超过,则执行循环
答案:B
17
(2011年9月第21题)
❖ 设有如下程序: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Dim s As Long, f As Long ❖ 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f = 1 ❖n = 4 ❖ For i = 1 To n
▪ f=f*i ▪ s=s+f ❖ Next i ❖ Print s ❖ End Sub ❖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输出结果是( )。 ❖ A)32 B)33 C)34 D)35
注意2:next后的循环变量也可缺省
❖ 举一反三,求1-100之间所以有偶数的和。
7
❖求10!=1*2*3*4* ….*10
❖ Dim s as integer ❖ s=1 ❖ For I =1 to 10
▪ s=s*I ❖ Next
8
求多个数的和与连乘积 ❖ 求若干个数之和或连乘积,可采用“累加”或“
答案:B
18
(2011年9月第24题)
❖ 设有如下程序: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Dim i As Integer, x As String, y As String
❖ x = "ABCDEFG"
❖ For i = 4 To 1 Step -1
▪ y = Mid(x, i, i) + y
第六章 VB循环结构
指导老师:李赛红 lsh427@
1
引入
❖要计算1+2+3+4+ ….+100的和。
2
6.1 For循环控制结构
格式:
For 循环变量 = 初使值 To ]
[循环体] [Exit For] Next 循环变量
终值
[Step 步长
当步长为1时,step 部分可以省略。 注意1:next与for成对出现!
❖ 现有以下程序: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c1 = 0 ❖ c2 = 0 ❖ For i = 1 To 100
▪ If i Mod 3 = 0 Then c1 = c1 + 1
▪ ElseIf i Mod 7 = 0 Then c2 = c2 + 1
▪ End If ❖ Next ❖ Print c1 + c2 ❖ End Sub ❖ 此程序运行后输出的是在1~100 范围内 ❖ A)同时能被3 和7 整除的整数个数 ❖ B)能被3 或7 整除的整数个数 ❖ C)能被3 整除,而不能被7 整除的整数个数 ❖ D)能被7 整除,而不能被3 整除的整数个数
i=5
Print "S="; s
12
例,判断正整数是否为素数
X=97 For I=2 To Sqr(X)
If X Mod I = 0 Then Exit For Next I If I > Sqr(X) Then
print Str(X)+"是素数!" Else
print Str(X)+"不是素数!" End If
9
循环变量的值
1、如果循环正常结束,循环变量的值如何? 例:For i = 1 Ti Print "i="; i
i=11
10
2、给定一个循环,首先要判断循环是否一次也不做 。如果循环一次也不做,循环变量的值如何?
绩", "输入成绩") ❖ If score < 60 Then count = count + 1 ❖ sum = sum + score ❖ Next i ❖ Print "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为"; count ❖ Print "平均成绩为:"; sum / 10
15
上机举例
❖
16
(2012年9月第21题)
例:s = 0
For i = 10 To 1
s=s+i
Next i
i=10
Print s, i
11
3、如果循环非正常结束(异常终止),循环变量的 值如何?
例:s=0
For i = 1 To 10 Step 2
s=s+i
If i>=5 Then Exit For
Next i
Print "I="; I
例:F2o.如r 果s=s2teTpo步1长0为0 S负te数p,2而初值小于终值时。 …..
Next s 循环次数=Int((100-2)/2)+1=50次
6
举例
❖ 例:求1-100之间所有奇数的和。 ❖Dim sum as integer ❖ sum=0 ❖For I =1 to 100 step 2 ❖ Sum=sum+I ❖ Next
体;如果超过了,则退出循环。
4.做完循环体后,到Next语句,循环变量增加一个步长;转 3:判别操作。
For I = 10-9 To 45+5 Step 3-2
Print "*";
Next I
5
循环次数
❖ 注意事项
▪ 循环次数:
Int((e2-e1)/e3)+1
▪ 以Exi下t F两or种是情终况止循一环次运也行不。会执行: 1、如果step步长为正数,而初值大于终值。
13
上机举例
❖ 编写程序,由用户输入十个学生的成绩,输出不 及格的学生人数,并求出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
14
上机举例
❖ Dim score As Integer ❖ Dim sum As Integer, count As Integer ❖ sum = 0 ❖ count = 0 ❖ For i = 1 To 10 Step 1 ❖ score = InputBox("请输入第" & i & "个同学的成
❖ Next i
❖ Print y
❖ End Sub
❖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输出结果为( ❖ A)ABCCDEDEFG B)AABBCDEFG
)。答案:A
❖ C)ABCDEFG
D)AABBCCDDEEFFGG
3
举例
❖1+2+3+…..+100 的和
Sum=0 For i=1 to 100
Sum=sum+i Next i Print sum
Sum=0 For i=100 to 1 step -1
Sum=sum+i Next i Print sum
4
执行过程
1.计算循环中表达式的值; 2.赋初值;(1与2只做一次) 3.判循环变量的值是否超过终值,如果未超过,则执行循环
答案:B
17
(2011年9月第21题)
❖ 设有如下程序: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Dim s As Long, f As Long ❖ 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f = 1 ❖n = 4 ❖ For i = 1 To n
▪ f=f*i ▪ s=s+f ❖ Next i ❖ Print s ❖ End Sub ❖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输出结果是( )。 ❖ A)32 B)33 C)34 D)35
注意2:next后的循环变量也可缺省
❖ 举一反三,求1-100之间所以有偶数的和。
7
❖求10!=1*2*3*4* ….*10
❖ Dim s as integer ❖ s=1 ❖ For I =1 to 10
▪ s=s*I ❖ Next
8
求多个数的和与连乘积 ❖ 求若干个数之和或连乘积,可采用“累加”或“
答案:B
18
(2011年9月第24题)
❖ 设有如下程序: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Dim i As Integer, x As String, y As String
❖ x = "ABCDEFG"
❖ For i = 4 To 1 Step -1
▪ y = Mid(x, i, i) + y
第六章 VB循环结构
指导老师:李赛红 lsh427@
1
引入
❖要计算1+2+3+4+ ….+100的和。
2
6.1 For循环控制结构
格式:
For 循环变量 = 初使值 To ]
[循环体] [Exit For] Next 循环变量
终值
[Step 步长
当步长为1时,step 部分可以省略。 注意1:next与for成对出现!
❖ 现有以下程序: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c1 = 0 ❖ c2 = 0 ❖ For i = 1 To 100
▪ If i Mod 3 = 0 Then c1 = c1 + 1
▪ ElseIf i Mod 7 = 0 Then c2 = c2 + 1
▪ End If ❖ Next ❖ Print c1 + c2 ❖ End Sub ❖ 此程序运行后输出的是在1~100 范围内 ❖ A)同时能被3 和7 整除的整数个数 ❖ B)能被3 或7 整除的整数个数 ❖ C)能被3 整除,而不能被7 整除的整数个数 ❖ D)能被7 整除,而不能被3 整除的整数个数
i=5
Print "S="; s
12
例,判断正整数是否为素数
X=97 For I=2 To Sqr(X)
If X Mod I = 0 Then Exit For Next I If I > Sqr(X) Then
print Str(X)+"是素数!" Else
print Str(X)+"不是素数!" End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