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画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十大名画

中国古代十大名画

评价:被誉为“画中兰亭”,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
• 被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视
• 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04
十大名画之三:《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创作背景:元代时期,画家黄公望描绘了富春江畔的山水景色
• 富春江畔的山水景色优美,被誉为“画中之山水”
• 黄公望以此为题,创作了这幅画卷
《墨葡萄图》的影响和评价
影响: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评价:被誉为“画中兰亭”,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
• 被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视
• 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1
十大名画之十:《东坡笠屐图》
《东坡笠屐图》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创作背景:宋代时期,画家李公麟描绘了苏东坡的形象
• 苏东坡的形象生动,被誉为“画中之东坡”
• 李公麟以此为题,创作了这幅画卷
作者:李公麟(约1049-1106年),宋代著名画家
• 以画人物、山水、花鸟著称
• 《东坡笠屐图》是其代表作之一
《东坡笠屐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艺术风格: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用笔简练,富有变化
• 描绘了汴京的街道、河流、建筑、人物等元素
•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特点:画面以长卷形式展开,分段描绘
• 每一段都有主题,画面丰富多样
• 长卷形式使画面具有连贯性和动态感
《清明上河图》的影响和评价
影响: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后世风俗画、城市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 长卷形式使画面具有连贯性和动态感

中国古代名画表格(无主题)

中国古代名画表格(无主题)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中国名画(部分)1 名称五牛图材料纸本、水墨、淡着色6 卖完作者韩滉尺寸20.8cm×139.8cm创作时间唐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

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

整幅画面出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乘僻的。

2 名称虢国夫人游春图材料绢本、工笔重色12 卖完作者张萱尺寸51.8cm×148cm创作时间唐收藏辽宁博物馆作品竭力表现贵妇们游春时悠闲而懒散的欢悦气氛,以华丽的装饰、骏马的轻快步伐衬托春光的明媚;以前松后紧的画面结构,传达出春的节奏;而人物的丰润圆满,丰姿绰约,则既表现出贵妇的雍容闲雅,又展现出春的气韵,而这种气韵也体现了大唐盛世的庄严与华贵。

3 名称清明上河图材料绢本、淡设色5还有一幅作者张择端尺寸24.8cm×528.7cm创作时间北宋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4 名称秋庭戏婴图材料绢本、设色12还有5幅作者苏汉臣尺寸19.5cm×108.7cm创作时间北宋收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秋庭戏婴图”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两个锦衣孩童在庭院玩著一种推枣磨11的游戏。

兄妹两人无论从头发、眉目,衣饰,都精心刻画,丝染兼备,而且变化极为丰富,以长而圆润的线条,画出衣纹,再仔细点染衣服上的花纹,不仅画出质料的柔软细致,更赋予衣服华丽的质感,这些细微的处理,使得子孩丰润、柔软、细致的模样,跃然於纸上,令人心生爱怜。

中国名画简介

中国名画简介

中国名画简介
中国名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美学价值。

下面介绍几幅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京城汴京,生动地表现了城市繁荣、民俗风情和人民生活。

这幅画体现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和审美理念,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之作。

《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元代画家王希孟所绘,画面上呈现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画面构图严谨,色彩鲜艳,表现出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

《百骏图》:这幅画是明代画家郎世宁所绘,描绘了一百匹骏马奔驰的壮观场面。

画面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国绘画的豪放和雄浑。

《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绘,描绘了他在浙江省富阳县的山居生活。

画面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都非常细腻、真实,表现出中国绘画的传统美学观念和精神价值。

以上这些名画,都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为我们展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民智慧的卓越成就。

- 1 -。

十二幅中国传世名画,你认识几个?

十二幅中国传世名画,你认识几个?

十二幅中国传世名画,你认识几个?中国画,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画家,也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画作,在中国及世界艺术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务员的常识考试当中也没有忽视对中国画的考查。

今天,就让小粉笔带着大家一起按时间顺序来欣赏中国的传世名画,领略千百年前古代中国的风采!一、洛神赋图【画家】东晋顾恺之【简介】《洛神赋图》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但是原卷现在已经遗失,其传世作品主要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作,全卷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局部图)二、步辇图【画家】唐朝阎立本【简介】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三、虢国夫人游春图【画家】唐朝张萱【简介】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

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

画家不著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漠清新。

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 绢本设色,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四、五牛图【画家】唐朝韩滉【简介】黄麻纸本设色画,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又名《唐韩滉五牛图》,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的五头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

一俯首吃草荆棵蹭痒L翘首前仰缓步前行,一纵峙而鸣,一回首舐舌, 一络首而立。

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五、韩熙载夜宴图【画家】五代十国顾阂中【简介】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 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 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 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 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 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 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 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 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 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 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 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 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清· 郎世宁《百骏图》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 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 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 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 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 表作之一。
谢 谢 观 赏
北宋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 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 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 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 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 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 值。
《百骏图》
郎世宁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 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 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 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 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国艺术史上有许多传世名画,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介绍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带领读者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

第一幅名画是《清明上河图》,由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于公元1085年。

这幅长卷长达5.28米,描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和百姓生活场景。

画面中繁忙的人流、繁盛的市井、建筑风貌等细节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第二幅名画是《千里江山图》,是明代画家汤恩伯的杰作。

这幅巨幅山水画以中国大好河山为主题,用笔墨勾勒出壮丽的山川、奔腾的江河和苍茫的雄伟景色。

画面给人以浩渺苍茫之感,表达了中国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

第三幅名画是《富春山居图》,由元代画家黄公望绘制,描绘了浙江富阳富春山的秀美景色和人民的生活场景。

画面以山水为主题,以自然山川为背景,刻画了宏伟而壮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宁静和安详之感。

第四幅名画是《文姬归汉图》,是唐代画家僧一行的杰作。

这幅作品描绘了汉朝传奇人物蔡文姬归汉的故事。

画面中文姬扮男装,坐在马车上回到了汉朝。

画家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湛的技法,生动地表达了文姬坚贞的爱情和她对家园的思念。

第五幅名画是《宣德图》,是明代画家沈周的力作。

这幅山水画以自然山川为背景,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展现了细腻的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

画面中笔法流畅,色彩鲜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赞美。

第六幅名画是《千里江山图》的姊妹作品《千里图》,由明代画家仇英创作。

这幅作品同样展现了中国壮丽的山川景色,但笔墨更加精湛、细腻,细节之处更为精致,给人以沉静的美感和意境的遐想。

第七幅名画是《清明上河图》的姊妹作品《京华烟云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杰作。

画面中以都市为背景,以繁忙的市井为主题,展现了另一种独特的都市景象。

马远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湛的技法,再现了南宋都城的繁华与百姓的烟火气息。

第八幅名画是《战马图》,是唐代画家韩滉的作品。

这幅作品以中国传统战马为主题,通过精确的线条和逼真的描绘,展现了战马的力量和美感。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图)1•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2• 唐.阎立本:《步辇图》;3•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4• 唐.韩滉:《五牛图》;5•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6•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7•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8•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9•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10•清.郎世宁:《百骏图》。

1•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名篇《洛神赋》。

传世摹本共有五本,以故宫博物馆所藏北宋摹本最近六朝的古朴风格。

曹植此赋借人神殊途,终难成眷属一事,陈叙失恋之哀音,隐托政治上失意的悲恸。

画亦领会原赋情思,以情节的次递展开,把人、神均置于山水环境之中,通过画面人物相互关系以及景物的烘托,巧妙地表现了一种情意绵绵、若往若还、因人神相隔而惆怅不已的精神氛围和动人意境。

譬如赋中描写宓(拼音:fú、mì。

此处读fú 。

读mì时意思为安宁、静止、秘密)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画面则以惊鸿、游龙、春松、秋菊等景物暗喻出来,别有一份神秘瑰丽、缠绵悱恻之思。

2• 唐.阎立本:《步辇图》: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真实地纪录了一千三百多年前,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

《步辇图》所展示的画面,就是描绘唐太宗接见禄东赞的情景。

此图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制作简练而工致。

勾线细劲坚实,松紧得度。

设色浓重妍丽,并适当运用了晕染法。

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都不失魏隋以来的传统,体现了鲜明的初唐风范。

3•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系列画总称),唐,张萱、周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唐宫仕女图》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中国十大传世画作

中国十大传世画作

中国十大传世画作中国十大传世画作惊叹!十大中国传世名画,其中有两幅半在台北,剩余在大陆。

这七副半中有五副是不允许出国展出的顶级国宝。

允许出国的两副半,其中半幅是剩山图,另两副是摹本不是原作。

一、唐-韩滉《五牛图》此画为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

上个世纪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现。

不允许出国。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收到这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近日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

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

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

《五牛图》回到故宫时,画面洞孔累累,残破不堪。

故官博物院组织专家,用了几年时间,才将它修复完好。

二、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纵27.9cm横69cm。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

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不允许出国。

三、宋摹本--《洛神赋图》《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原《洛神赋图》卷,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现存于故宫的画卷是宋代摹本,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

四、唐-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名画
中国古代名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丰碑,每一幅是华夏文明史上伟大的巨著。

它们承载着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它们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它们流传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中国古代名画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是华夏文明的永久标签。

下面我就介绍其中之四来让大家从中体会中国古代名画的独特魅力。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
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
栩栩如生而名闻中
外。

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北海(今山东潍坊)
人。

顾闳中《韩
熙载夜宴图》纵28.7厘米 横335.5厘米。

绢本设色,该图为长卷,以韩熙载为中心,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

各段独立成
章,又能连成整体。

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
其工细。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作者张择
端([1]
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

武(今山东诸城)人。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
透视的构图法,将
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
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分别是: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
热闹的市区街道。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二世纪初期一幅杰出的风俗画,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各阶层在城
郊一带的种种活动。

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引入入胜。

人物和景色的虚实、疏密、动静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表现了高低起伏性和动作性。

它既有界画工整准
确的优点,又有完整统一的特色,充分发挥了半工笔半写意人物画生动活泼的长处。

是我国现实
主义绘画传统的最优秀代表作。

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晚年作品。

《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作。

分前后两段。

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
色。

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
端。

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
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

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

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这幅7米长、30多厘米高的山水画长卷,向来被认为是黄公望的山水画的
代表作。

展开局部的《富春山居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两岸的秋天景色:几十个峰峦,形状各异
的数百棵树木,姿态万千。

山间江畔,有村落、有亭台,有小桥,有渔舟,有飞泉,有茂林,雄秀苍莽,动静结合,幽雅兼蓄。

全卷用笔洗练、流畅,气韵高远,具有雅洁淡逸的绘画风格。

这给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带来民很大的影响。

《汉宫春晓图》是明朝画家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作品。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
侨居苏州,生卒年月不详,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

仇英是明四家中唯一一个非人文画家,他在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仇英在绘画上以“重彩仕女”著称于世,
《汉宫春晓图》勾勒秀劲而设色妍雅,画家借皇家园林殿宇之盛,以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出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极勾描渲敷之能事。

此图不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汉宫春晓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大,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仇英在此长卷中用精细的工笔画,描绘出春季宫闱中妃子、宫娥的日常
琐事,一百余人,百人百态。

人物中有梳妆、吹奏、弹唱、斗草、观书、赏画、图像、戏婴。

其中还有引人注目的围棋活动。

棋枰上布子寥寥,纵横棋道清晰可辨,弈棋、观弈诸人包括旁侧执扇侍从都专注棋局,眉目传神。

此卷蓋描繪宮中嬪妃生活。

畫中園庭殿宇極其繁盛,臺閣欄杆門牆皆用界筆畫成,精細入神。

而人物勾勒筆法秀勁,設色青綠重彩,穠麗典雅,其畫雖仿宋人,然有超越之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