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十大传世绘画名作赏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鉴赏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鉴赏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再掀书画艺术新风潮
十大名画为: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韩滉《五牛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郎世宁《百骏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形象传神,每幅画背后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故事,或山景磅礴、或人物内心勾勒、或民俗风情刻画……丝丝入扣,流传千年而不衰……承臻典藏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邀您共赏丹青水墨。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001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345-406),字长康,昆陵人,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从开头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
后几段画洛神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
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而去,曹植坐舟追寻。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002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此画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
山石树林有勾无皴, 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构图上, 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 而变为以山水为主, 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003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 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10大名画简介

中国10大名画简介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其中绘画艺术更是独树一帜,自古至今涌现出无数杰出的画家和作品。
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艺术瑰宝中,有十幅名画被公认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
一、《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根据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创作而成。
画作描绘了曹植与洛水边美丽的女神相遇并相互爱慕的情景。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此画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
二、《步辇图》《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此画以简洁的线条和生动的人物表情,再现了汉藏两族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一刻。
全画色彩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是一组五幅中国画,作者是唐代张萱、周昉,该画描述了唐代女子众生相,尤其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
画面中的女子形象丰满,神态悠闲,展示了唐代女性的风采。
这组画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传神的描绘,成为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四、《五牛图》《五牛图》是唐代画家韩滉的传世孤本,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这幅画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五头形态各异的牛,生动地表现了牛的性格和姿态。
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依靠线条的变化和墨色的深浅来表现牛的体积感和质感。
这种表现手法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体现了韩滉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创新精神。
五、《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
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赏舞蹈、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个个都是镇馆之宝,可惜有些流落在国外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个个都是镇馆之宝,可惜有些流落在国外中国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让每个华夏儿女都引以为豪。
都说艺术是无价的,而艺术包含了诸多的形式,每个艺术形式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所以说艺术无价不是说一个艺术作品本身,而是艺术背后的付出和创作者对艺术的挚爱。
在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绘画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它不像文字那样有感染力,也不像音乐那样直入心脾,它需要鉴赏者有美的眼睛,透过画布上的浓淡深浅看到隐藏在颜料中的爱和魅力。
中国的绘画种类繁多,优秀的作品也不少,但真正能传世和代表中国绘画的也不多。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看看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国宝,能代表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平。
一、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根据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的《洛神赋》绘制的,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手法独特。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曹植和洛神的相会,短暂的相遇之后面对的是分别,有惊喜也有无奈。
第二部分是离别,毕竟人神殊途,即便你有情我有意也抵挡不了世俗的眼光,纵然有天般不舍,也不得不放手离别。
第三部分是启程,因为人神殊途,洛神不得不离开,曹植策马追赶渐行渐远的云车,直到洛神的声音消失在云端,在不舍和无奈之中,曹植只能踏上返回的路。
大家都知道艺术创作和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在东汉末年,天下战乱不断,《洛神赋》从某些方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时局,也正因为是魏晋战乱频繁,《洛神赋图》原作已不复存在了,或毁于战火,或流于民间,无人知晓。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只是摹本。
《洛神赋图》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二、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也是他现存的唯一一件作品。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时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盛极一时的最好见证。
如今《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幅画了,它也是研究北宋历史和文化的史料,其价值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国艺术史上有许多传世名画,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介绍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带领读者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
第一幅名画是《清明上河图》,由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于公元1085年。
这幅长卷长达5.28米,描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和百姓生活场景。
画面中繁忙的人流、繁盛的市井、建筑风貌等细节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第二幅名画是《千里江山图》,是明代画家汤恩伯的杰作。
这幅巨幅山水画以中国大好河山为主题,用笔墨勾勒出壮丽的山川、奔腾的江河和苍茫的雄伟景色。
画面给人以浩渺苍茫之感,表达了中国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
第三幅名画是《富春山居图》,由元代画家黄公望绘制,描绘了浙江富阳富春山的秀美景色和人民的生活场景。
画面以山水为主题,以自然山川为背景,刻画了宏伟而壮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宁静和安详之感。
第四幅名画是《文姬归汉图》,是唐代画家僧一行的杰作。
这幅作品描绘了汉朝传奇人物蔡文姬归汉的故事。
画面中文姬扮男装,坐在马车上回到了汉朝。
画家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湛的技法,生动地表达了文姬坚贞的爱情和她对家园的思念。
第五幅名画是《宣德图》,是明代画家沈周的力作。
这幅山水画以自然山川为背景,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展现了细腻的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
画面中笔法流畅,色彩鲜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赞美。
第六幅名画是《千里江山图》的姊妹作品《千里图》,由明代画家仇英创作。
这幅作品同样展现了中国壮丽的山川景色,但笔墨更加精湛、细腻,细节之处更为精致,给人以沉静的美感和意境的遐想。
第七幅名画是《清明上河图》的姊妹作品《京华烟云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杰作。
画面中以都市为背景,以繁忙的市井为主题,展现了另一种独特的都市景象。
马远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湛的技法,再现了南宋都城的繁华与百姓的烟火气息。
第八幅名画是《战马图》,是唐代画家韩滉的作品。
这幅作品以中国传统战马为主题,通过精确的线条和逼真的描绘,展现了战马的力量和美感。
中国画十大名画

中国画十大名画一: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主要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画出了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
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
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
二:唐阎立本《步辇图》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此图一说为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
三: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
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
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四:唐韩滉《五牛图》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
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
五: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表现的是南唐官员韩熙载夜宴的全部场景。
勾线流畅,设色典雅,层次鲜明,独具神韵。
首先是线条工细从人物的衣着纹饰上可以看出注重布局从图中可以看出黑白穿插于红绿之中明暗搭配很是合理。
六: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宏。
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
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
中国传世十大名画赏析(配图)

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赞誉。
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画家,也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画作,在中国及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画在古代被称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等三大类,而之所以分为这三大类,其实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
《洛神赋图》1、《洛神赋图》,由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作,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但是原卷现在已经遗失。
《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
其传世作品主要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前段时间《国家宝藏》节目中便有一期介绍了辽宁博物馆的《洛神赋图》,故事情节真挚动人。
2、《步辇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内容反映的是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唐宫仕女图》3、《唐宫仕女图》描述的是唐代美女众生像,最杰出的包括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主要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那时候的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
《唐宫仕女图》为后世研究唐代贵族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佐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画成的长卷。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 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以“美人香草”爱情的抒发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离骚》之后中 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曹植《洛神赋》正是政治斗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 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阎立本(约601~673), 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汉族,雍州万年(今陕 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 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 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 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步辇图》是以贞观(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 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 东赞的情景。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5
《洛神赋图》 作品年代:东晋 作者: ·顾恺之 简介: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洛神赋图简述 (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了一幅哀怨缠绵
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 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 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 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 下窜来窜去。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各不一,并 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 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 义风格的绘画作品。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政 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 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而以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簪花仕女图卷》 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人物体态丰腴,动作从 容悠缓,表情安详平和,嫔妃们的身份及生活特点表现得很充分。环境只是借两只鹤 和小狗暗示出来而未加以直接的描写。这幅画的主要成功是在形象及动态的刻划方面。 这些仕女画中最通行的主题就是古代贵族妇女们狭窄贫乏的生活中的寂寞、闲散和无 聊。描写了她们的华丽的外表,也通过她们的神态揭示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妇女的束缚。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4
虢 国 夫 人 游 春 图 局 部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5
《《捣练捣图》练唐图代作》品,,张原萱属绘圆(宋明摹园本收)藏,。绢1本8设60色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
的连续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
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体现了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6
《洛神赋图》 作品年代:东晋 作者: ·顾恺之 简介: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张萱,唐,汉族,长安(今西安)人。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 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 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历史上留下两件重要的摹本,即传说是宋徽宗临摹的 《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目录|mù lù
“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
御龙图与美术风格总是在 变化的欧洲不同,中国美 术几个世纪以来保持了令 人惊奇的延续性。明朝时 的作品还可以看到唐朝时 的影响。一幅清朝的画作 与一幅宋朝的是非常相似 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对 传统的尊崇。艺术家的首 要任务不是创新,而是尽 可能逼真的临摹旧有的作 品--这并不被认为是抄 袭,反而一定程度上是创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4
《洛神赋图》 作品年代:东晋 作者: ·顾恺之 简介: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洛神赋图 (宋摹)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珍品 概况:取材于三国时期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 【年代】:宋 【文物现状】:这幅画现在有四个摹本,分别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等处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3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目录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韩滉《五牛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郎世宁《百骏图》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9
《步辇图》作品年代:唐朝 作者:阎立本 简介:绢本设色,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0
《步辇图》局部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7
《洛神赋图》 作品年代:东晋 作者: ·顾恺之 简介: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阎立本 简介:绢本设色,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新。”
中国美术史@徐郑冰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第八章 变革——中国近现代美术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3
《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绘(宋摹本),绢本设色,纵51.8厘米, 横148厘米。现藏辽宁省
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 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画面描写了一个 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 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 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 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 国夫人诉说什么。
步辇图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 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 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 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 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 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 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 、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 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 节奏鲜明。
周昉,唐,字仲朗(公元8世纪-9世纪初),一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曾任越州 (今浙江绍兴)长史、(今安徽宣城)长史别驾,其职位仅次于一州长官刺史。周昉初年学张萱,是 他亦长于文辞,擅画肖像、佛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代表作是《挥 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6
捣练图局部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7
捣练图局部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8
《挥扇仕女图》,绢本设色。 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皆为历代不二至宝,高头巨帙,历经磨难流传有序。至清乾嘉 时期,陆续收入内府,遂与世隔绝。随后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如今皆为各大博物 馆镇馆之宝被束之高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 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Thursday, March 19, 2020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9
挥扇仕女图局部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20
《簪《花簪仕花女图仕》女是图目》前全唐世周界昉范围绢内本唯设一色认纵定:的46唐cm代横仕:女18画0c传m世。 孤现藏本辽。宁除省了博唯物一馆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