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引用标准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GB 12005.2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3型号及品级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同一型号的产品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4技术要求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续表1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实验方法5.1 外观测定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5.2 特性粘数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3 水解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4 粒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5 固含量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5.7溶解速度的测定按企业标准规定5.8 黑点数的测定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5.9不溶物含量测定5.9.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2g;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目),100mm×100mm;烧杯:1 000mL;真空干燥箱;电磁搅拌器.5.9.2 测定方法称取0.4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聚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

聚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
摘要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极性单体,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电气行业、日化行业和机械行业等,其中的检测技术也由此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综
述了聚丙烯酰胺检测的原理、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等,以便为聚丙烯酰胺
的控制和监督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检测;原理;方法
1. Introduction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是一种无毒的、无臭的、有机的热塑
性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可塑性,且具有抗粘附性,因此广泛应用
于电子行业、电气行业、日化行业和机械行业等。
由于其含量较高,因此
控制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也变得十分重要。
2. The principles of PAM detection
2.1 Chemical detection
聚丙烯酰胺在水、乙醇和醋酸等溶剂中,能够溶解并产生蓝色的溶解物,且具有沉淀性,可以使用薄层色谱检测聚丙烯酰胺,也可以采用核磁
共振仪(NMR)技术检测,以精确测定含量,这两种检测方法都能准确、
快速、无损地检测聚丙烯酰胺的含量。
2.2 Physical detection。
浅谈聚丙烯酰胺的测定方法

浅谈聚丙烯酰胺的测定方法作者:王梦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22期[摘要]油田进入三次采油,主要采取注入聚合物的方式,因其粘度可取聚丙烯酰胺被大范围使用,聚丙烯酰胺从产品形态上大致可分为分散液、乳液、胶体、和干粉四种。
不同的聚丙烯酰胺我们最看重的就是它的有效成分,本文主要针对干粉聚丙烯酰胺的检测进行分析及探讨,产品的有效含量及各项系数关系到聚合物使用量的准确与否,是进行其他理化性检测的基础参考。
[关键词]聚合物;三次采油;固含量中图分类号:TE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044-010 引言聚丙烯酰胺有着“百业助剂”的称谓,其从离子类型上可以分为阴离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从产品形态上,可以把它分为胶体、分散液、乳液和干粉四种,胶体的有效含量非常低,产品的运输半径和适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难以被大规模销售,分散液和乳液的有效含量为30%-50%,而干粉的固含量可达90%甚至以上,是有效成分最高的一种物理形态。
1 拟定测定项目聚丙烯酰胺的固含量是指从聚丙烯酰胺中出去水分等挥发物之后固体物质的百分含量,配置站所用聚合物主要为超高分2500万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以及1200万分子量聚合物,实验室遵循Q/SY—2005标准进行对包括固含量、粒度、水解度、粘度、水不溶物以及外观等进行检验。
2 实验条件及实验步骤2.1 实验规则2.1.1 取样要求用户验收样品,每50吨抽取一个样品,每个样品重量1000克,样品应取自同一包装中,取样时应在该包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各取三分之一样品并混合均匀,不足50吨按50吨取样。
2.2 实验步骤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2.2.2 固含量接通恒温干燥器干燥箱电源并将温度设置在120℃±5℃恒温,将干燥盘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120℃条件下烘干2h,将干燥盘从恒温干燥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在电子天平上称干燥盘质量准确至0.0001g,在干燥盘上均匀撒入1g左右粉状试样,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准确至0.0001g,置于干燥箱内烘干2h,将烘干后的试样移至干燥器内,冷却30min至室温,然后继续称量准确至0.0001g。
毕业设计(论文)-浊度法测定废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含量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前言 (3)1.1 三次采油的基本概念及大庆油田应用的有利条件 (3)1.1.1三次采油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3)1.1.2大庆油田进行三次采油的有利条件 (3)1.2 几种测定聚丙烯酰胺浓度的方法 (4)1.2.1淀粉—碘化镉方法 (4)1.2.2粘度法 (5)1.2.3沉淀法 (5)1.2.4离子色谱法( IC) (5)1.2.5 浊度法 (5)1.3 油田应用中测量方法的选择 (5)第二章实验部分 (7)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7)2.1.1 仪器 (7)2.1.2 试剂 (7)2.2 实验原理 (8)2.3 实验内容 (8)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9)3. 1 反应时间对透光率的影响 (9)3. 2 波长对透光率的影响 (10)3. 3 测试温度对透光率的影响 (10)3. 4 矿化度对透光率的影响 (11)3.4.1 阳离子对透光率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阴离子对透光率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不同价态离子对透光率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相同浓度不同价态离子对透光率的影响 (15)3.5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标准曲线 (15)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16)第四章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摘要本论文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浊度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质量浓度进行测定,探讨了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反应时间、波长、反应温度、矿化度等对透光率的影响,确定了测试的最佳条件,绘制了不同条件下测定HPAM 质量浓度的标准曲线;研究了不同价态阳离子及阴离子的存在对该方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对浊度法的实施给出了建议。
pam聚丙烯酰胺的执行标准

pam聚丙烯酰胺的执行标准PAM(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很强吸水和治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在环境保护、水处理、土壤改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PAM的执行标准包括了其基本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性能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T 17514-2017《非离子型和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凝胶方法》和GB/T 17515-2017《非离子型和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沉降法》,PAM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和颗粒形态:外观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状,颗粒形态应均匀、细腻,不应有大块状、颗粒聚块及其他不规则形态。
2. 分子量: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PAM的分子量有一定的范围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机制来确定。
3. 固形含量:PAM的固形含量应达到一定标准,通常在90%以上。
4. 溶解性:PAM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应能迅速且充分的溶解,不应有明显的结块或团聚现象。
二、测试方法确定PAM的性能和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方法:1. 总固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称量法或烘干法,将一定质量的样品称量或烘干至恒定质量,计算固含量。
2. 分子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或其他等效方法,测定PAM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 溶解时间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旋光法或离心机法,通过观察样品与溶剂的搅拌时间来判断其是否完全溶解。
4. 外观和颗粒形态的检验方法:通常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法,观察PAM的颗粒形态、颜色和状况,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三、应用范围PAM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根据具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PAM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 水处理:PAM可以用于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在处理过程中起到沉淀、絮凝和过滤等作用。
2. 土壤改良:PAM可以提高土壤的抗风蚀和抗侵蚀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性,促进植物生长等。
3. 石油开采:PAM可以用于增稠剂、分散剂、流动控制剂等方面,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产油量。
pam聚丙烯酰胺的执行标准

PAM聚丙烯酰胺执行标准PAM聚丙烯酰胺执行标准技术要求PAM聚丙烯酰胺应符合下表中的技术要求。
项目指标外观白色或微黄色颗粒或粉末分子量≥100万水解度≤30%残余单体含量≤0.5%固体含量≥88%过滤比≥1000粘度(mPa·s)≥30PH值6.5~7.5试验方法2.1 外观用目测法进行。
将PAM聚丙烯酰胺样品放在白色搪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颗粒度和状态。
2.2 分子量按照GB/T 12005.4-1992规定的方法进行。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分子量及其分布。
测试条件如下:流动相:0.1 mol/L NaNO3溶液;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器:RID-10A示差折光检测器;进样量:2 μL;色谱柱: styragel HT2凝胶渗透色谱柱(5μm,7.5 mm×300 mm)。
2.3 水解度按照GB/T 12005.3-1992规定的方法进行。
采用滴定法测定。
在50 mL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入5 g样品,摇匀后放置在80℃水浴中加热30 min,冷却后用酚酞作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盐酸HCl溶液滴定至终点。
水解度(%)按式(1)计算:X = [(V1 - V2)C(HCl) × 0.040] / (W × 1000) × 100 (1)式中:X——水解度,%;V1——空白试验消耗盐酸HCl溶液的体积,mL;V2——样品消耗盐酸HCl溶液的体积,mL;C(HCl)——盐酸HCl溶液的浓度,mol/L;W——样品的质量,g;0.040——与1 mL盐酸HCl溶液相当的氢氧化钠的质量,g。
2.4 残余单体含量按照GB/T 12005.5-1992规定的方法进行。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在进样口温度为240℃、柱温为85℃、检测器温度为260℃的条件下,用DB-1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 μm)分离,采用外标法测定残余单体含量。
聚丙烯酰胺的成分含量

聚丙烯酰胺的成分含量摘要:一、聚丙烯酰胺简介1.聚丙烯酰胺的定义2.聚丙烯酰胺的用途二、聚丙烯酰胺的成分含量1.丙烯酰胺单体2.丙烯酸盐3.聚合物三、聚丙烯酰胺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1.光谱法2.滴定法3.色谱法四、聚丙烯酰胺成分含量对性能的影响1.分子量对性能的影响2.成分含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正文: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絮凝、增稠、保水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石油开采、建筑材料、农业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聚丙烯酰胺的成分含量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聚丙烯酰胺的主要成分是丙烯酰胺单体(Acrylamide,简称AA)和丙烯酸盐(Acrylic acid,简称AA)。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聚合反应,将丙烯酰胺单体转化为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的成分含量主要包括丙烯酰胺单体、丙烯酸盐和聚合物。
要准确测定聚丙烯酰胺的成分含量,常用的方法有光谱法、滴定法和色谱法。
光谱法是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手段测定聚合物中丙烯酰胺单体和丙烯酸盐的含量;滴定法是利用标准溶液与聚丙烯酰胺中的丙烯酸盐发生酸碱滴定反应,从而计算出丙烯酸盐的含量;色谱法则是利用聚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色谱行为,通过峰面积比较,求得各组分的含量。
聚丙烯酰胺成分含量对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分子量和絮凝效果。
分子量是决定聚丙烯酰胺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对絮凝、增稠、保水等方面的效果有所不同。
成分含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丙烯酰胺单体和丙烯酸盐的比例。
当丙烯酰胺单体过量时,聚合物呈阳离子性,絮凝效果较好;反之,丙烯酸盐过量时,聚合物呈阴离子性,絮凝效果较差。
总之,聚丙烯酰胺的成分含量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聚丙烯酰胺-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FCLHCSL0065 聚丙烯酰胺 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F_CL_HC_SL0065聚丙烯酰胺-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粉状及胶状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丙烯酰胺含量高于0.01%,特别是高于0.05%的试样的测定。
2 方法提要用规定体积和浓度的甲醇-水溶液浸取聚丙烯酰胺至平衡,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浸取液中丙烯酰胺色谱峰面积,并将其与丙烯酰胺标准样品的工作曲线比较,即可得到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的含量。
3 试剂和材料3.1 甲醇。
3.2 甲醇-水溶液:体积比为8:2。
3.3 氮气:纯度99.99%。
3.4 载体:Chromosorb W-HP 型,粒度60目~80目。
3.5 固定液:聚乙二醇,分子量20 000。
3.6 丙烯酰胺标准样品:纯度大于99%。
工业品或化学纯的固体丙烯酰胺经二次重结晶处理,可得99%以上的丙烯酰胺标准样品。
4 仪器4.1 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敏感度小于或等于1×10-10g/s 。
4.2 进样器:2μL 或5μL 微量注射器。
4.3 色谱柱:长2m ,内径3mm 的不锈钢柱,装填表面涂有与其重量比为20%聚乙二醇固定液的Chromosorb W-HP 载体。
使用前该色谱柱需在175℃~180℃,以20mL/min 的氮气留老化处理12h 以上。
4.4记录器:满标量程5mV 。
4.5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
4.6 康氏振荡器或电磁搅拌器。
5 试样溶液的制备5.1 粉状聚丙烯酰胺试样5.1.1 在已经干燥好的100mL 磨口具塞锥形瓶中称量2.8g ~3.1g 试样,准确至0.0001g ,用移液管移取30mL 甲醇-水溶液,盖好瓶塞。
5.1.2 摇动锥形瓶,使试样分散均匀,在室温下放置20h 。
5.1.3 将锥形瓶妥善地固定在康氏振荡器或电磁搅拌器上,勿使瓶塞松动,于室温下振荡4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仪器
(1)恒温干燥箱
(2)干燥器
(3)干燥盘:直径为55mm的铝盘
(4)精密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二、测定步骤
(1)接通恒温干燥箱电源,设置烘干温度为120+-5℃,并恒温。
(2)将干燥盘放在恒温干燥箱内,在120℃条件下烘干2h。
(3)将干燥盘从恒温干燥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
(4)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干燥盘质量,准确至0.0001g,视为W1
(5)在干燥盘上均匀撒入1g左右粉状试样,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质量,准确至0.0001g,视为W2。
置于干燥箱内烘干2h。
(6)将烘干后的试样移至干燥器内,冷却30min至室温。
(7)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称质量,准确至0.0001g,视为W3。
(8)该实验应取3个平行试样同时测定,将3个平行试样测试值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取其平均值,即为待测试样的固含量S。
当粉状试样单个测定值与平均值偏差大于0.5%时,重新取样测定。
三、结果表示
固含量质量百分数按式(6.1)计算
S=m/m0100%
(6.1)
式中S一试样的固含量;
m一干燥后试样的质量(W3-W1),g
m0一干燥前试样的质量(W2-W1),g
黏度(水溶液)的测定方法
(1)烧杯:400mL;
(2)立式搅拌器:
(3)磁力搅拌器;
(4)布氏黏度计:带UL转子;
(5)温度计:0-100℃,分度值0.1℃;
(6)精密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7)电子天平:感量0.01g;
(8)恒温水浴:45.0℃;
(8)量筒:20mL.
二、试剂与溶剂
本测定方法所用试剂和水分别为分析纯试剂和标准盐水。
三、试样溶液的配制
(1)称取199.00g新配制的标准盐水于40mL烧杯中。
(2)准确称取1.000g试样。
(3)调整立式搅拌器的搅拌速度至(400+-20)r/mim,使标准盐水形成漩涡,在1分钟内缓慢而均匀地把试样撒人旋涡壁中,继续搅拌约2h。
(4)称取溶液20.00g存于400mL烧杯中,加标准盐水至100.00,用磁力搅器混合搅拌至少10min。
四、测定步骤
(1)仪器调水平,接通电源。
(2)将恒温水浴加热至45℃。
(3)粘度计安装带上带UL转子。
(4)粘度计调0.
(5)设置剪切速率为7.34s-1
(6)在测量杯中加入所测溶液16ML,并装上粘度计。
(7)装有试用的测量杯在恒温水浴中预热15分钟。
(8)打开粘度计测定开关,读数。
(9)每个样品测定3次,测定数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取平均值为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