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说明
科室业务学习

神经内科一病区业务学习经验分享朱新臣主任医师业务学习的意义•加强业务学习,形成热爱学习、自主学习、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年轻医师快速进步的捷径。
•整体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和诊疗水平是科室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提高科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现将我科业务学习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业务学习制度•1、业务学习是科室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位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
因专业范围不同,医疗和护理分开,共性的内容,可合在一起学习。
业务学习制度•2、学习形式多种多样:科室坚持每日晨间学习和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
•每日晨间学习是利用晨会后10分钟左右时间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
(本科重点疾病及临床指南)•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时间固定,由科主任或学术秘书召集,以科内每人进行业务讲座或读书报告形式进行;于每月底就学习内容进行闭卷业务考试。
(本科典型及疑难病例)业务学习制度•3、科室制定业务学习计划,要有专人负责,执行情况(包括学习内容、地点、主讲人)要认真登记。
业务学习制度•4、科室鼓励医务人员加强自学,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初级职称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进修等,具体操作按医院有关规定执行。
业务学习制度•5、月底业务考试成绩是评选先进的重要参考依据。
晨间学习•每日早交班时间科室人员较齐,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持续学习本专业知识及临床诊疗指南。
部分学习资料部分学习资料目录部分晨间学习内容典型病例讨论与学习•每月至少组织2次专题学习(典型病例学习、疑难病例讨论与学习)。
典型病例讨论与学习超早期溶栓超早期溶栓•专题学习帕金森病签到制度培训考核•每月末进行当月培训内容考核。
感谢您的聆听,欢迎指导!。
医院科室业务学习计划

医院科室业务学习计划一、引言医院科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服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提高医院科室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科室业务学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计划旨在明确医院科室业务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帮助科室成员提高业务能力,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学习目标1.提高科室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全面掌握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加强科室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3.增强科室成员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与患者和其他科室的沟通效果;4.提高科室成员的管理和领导能力,推动科室的发展和改进;5.加强科室成员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意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三、学习内容1.专业知识学习-深入学习所负责疾病的最新诊疗指南和临床指南;-学习相关科研论文和病例,了解前沿研究和最新治疗方法;-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研讨会,跟进学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2.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习团队协作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内部的密切合作和沟通;-定期组织团队会议,讨论疑难问题并合理分配资源。
3.沟通和协作能力提升-学习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效果;-学习团队协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效果;-加强在医院会诊和病例讨论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管理和领导能力提升-学习临床科室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团队建设和人员培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学习领导力的理论和实践,提高科室成员的领导能力。
5.质量管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习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医院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加强对医疗事故和安全事件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积极参加相关学习资料的阅读,如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认识到自我学习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2.学科培训-参加医院组织的相关培训课程,如疾病诊疗培训、团队合作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前沿科研进展和最新治疗方法。
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说明范文

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说明范文标题: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说明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科室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为了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本文制定了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说明。
二、学习目标1.提升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学习各项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科室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并熟练掌握科室内新推出的技术及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3.加强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学习与培训,加强科室内部的协作能力,提高团队整体业务水平。
三、学习内容1.专业知识学习:包括科室内各项常见疾病诊治流程、诊疗规范等知识的学习与培训,确保科室人员熟悉临床操作流程。
2.新技术学习:定期开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与培训,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讲解。
3.团队合作学习:通过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团队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配合能力。
四、学习方式1.课堂学习:定期安排专业知识学习课程,由科室内部或外部专家进行授课。
课程设置合理,确保学习内容适合科室人员的实际需求。
2.病例研讨:每月安排一次病例研讨会,由科室内部成员分享自己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促进经验交流。
3.实践操作:保证科室人员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进行反馈和总结。
4.培训沙龙:定期组织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优秀的医疗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业务水平的深入交流与提高。
五、学习效果评估1.考试评估:针对每次学习内容,组织相应的考试,考核科室人员掌握程度。
2.抽查评估:定期抽查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反馈。
3.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向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评估科室业务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
六、学习资源保障1.学习资料:为科室人员提供各科室学习教材、参考书籍、学术期刊等学习资料。
2.技术支持:为科室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确保学习和培训的顺利进行。
科室业务学习计划

科室业务学习计划一、背景分析作为科室的一员,业务学习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可以为科室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然而,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业务学习的重要性,导致自己的专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因此,制定一个科室业务学习计划,对于我们个人和科室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提升业务素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科室业务素质。
2.拓展业务领域:学习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效融入到科室的工作中,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3.促进团队合作:通过学习和交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4.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学习,掌握更高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具体实施方案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科室的业务需要和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制定每月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在制定计划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和内容。
2.学习资料整理:建立科室业务学习资料库,收集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书籍、期刊、论文、案例等,为科室成员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
3.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定期的学习交流活动,包括线上线下的讨论会、研讨会等。
通过交流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外部培训机会:积极参加相关的外部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扩大视野,学习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其他科室的专业人士交流,扩展业务领域。
5.运用学习成果: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参与和主持相关的项目和课题研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6.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相结合:既要注重个人的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又要注重团队的互助学习,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共同提高整体的业务水平。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机制。
四、评估和改进1.定期评估:每月进行一次学习计划的评估,总结学习效果和问题,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2.个人总结:每次学习结束后,进行个人总结,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完整版)医院科内业务学习要求及记录表

xx市人民医院
科内业务学习记录本科别:
院内学习培训制度
一、科内业务学习常规化
1.各科室每周组织至少1次业务学习,学习内容可为本职位的相关制度、科室相关的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及更新、医院应急预案等。
2.各科认真做好学习记录,科内留存签到表、主讲人、讲课资料、学习照片等,个人做好学习笔记。
3.各科室设继教管理员,负责保管《科室业务学习登记本》,每月26号前将《科室学习汇统表》报至科教科,科教科根据科内讲课完成情况进行评分,纳入绩效考核。
二、全院性业务学习制度化
每月举行1-2次,由科教科统一安排,内容为专业性讲座、全院共性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涵盖临床、医技等各个专业和领域。
特别是低年资(主治以下)医师,要求对本专业授课除值班特殊情况外必须参加。
将各科听课出勤率纳入绩效考核。
三、对院内讲课人员授予继教学分
1.普通院内讲课:对授课人授予II类学分2分/次。
2.省、市级继教项目申报成功并完成讲课:授予II类学分5分/次。
科内业务学习记录。
医院科室业务学习计划【最新3篇】

医院科室业务学习计划【最新3篇】科室业务学习计划范文篇一为努力提升医院的学科水平和综合能力,让我院一些专科学术水平完成三、五年内,在市、省内形成优势和特色,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省、市医学重点人才,经医院重点专科、重点人才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决定对省重点专科、市重点学科,和院重点专科建设和省、市、院级重点人才,加强扶持力度并制订实施办法如下:一、院设立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专项经费。
1、省、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给予上级经费数额相等资金匹配。
(并视学科发展情况可适当增加)。
2、院重点专科给予15-20万元基础扶持资金。
3、重点专科开展重大新业务所需设备及病人医疗费用医院将给予支持。
4、基础资金的支出用于科室的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课题调研、资料费、提供出国考察经费等)。
二、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人员调配上给予政策倾斜。
三、重点专科建设要明确一个主攻方向,针对关键技术问题,集中力量有所突破,从而形成专科优势。
四、可采取与省、及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建设的形式,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专科建设、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共同发展,确保重点专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和高效益。
科室业务学习计划范文篇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院卫生技术人员的总体素质,促进医院的发展,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依据《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医院的人才现状“十二五”期间,为提高人员的素质,医院加大了继续教育和人员进修的工作力度,强化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举办了多层次学术讲座,并邀请院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讲课,为医院的人才成长营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
人才建设取得一定的进展,基本满足了现有临床的人才需求。
到20XX年全院正式在编职工已达到280人,各类卫生专业人员242人,卫生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比例为82。
6%。
其中医师类125人(不含口腔和麻醉科人员),护理类65人,检验类11人,药剂人员30人;在医师类人员中,中医人员占76人,占医师类60。
科室业务学习计划和目的

科室业务学习计划和目的一、学习目的科室业务学习是为了提高科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科室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好地推动科室的发展和创新。
科室业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科室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科室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科室业务学习,科室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掌握新的管理工具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科室的发展和创新。
二、学习计划1. 学习内容科室业务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科室管理理论和方法科室管理理论是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包括企业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
科室工作人员要对这些理论进行学习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科室管理工具和技能科室管理工具和技能是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包括沟通技巧、团队管理技能、决策能力等。
科室工作人员要对这些工具和技能进行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3)科室服务质量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是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客户需求分析、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境提升等。
科室工作人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和改进,以提高科室的服务质量。
2. 学习方法科室业务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案例学习等。
科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学习资料、参加培训、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实践和案例学习来深化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科室业务学习要结合实际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
3. 学习进度科室业务学习要根据科室的发展需求和人员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科室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推动科室的快速发展。
4. 学习考核科室业务学习要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学习效果,确保学员的学习效果。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能力表现情况、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
通过考核可以发现学员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推动学员的进步和成长。
内科业务学习培训计划

内科业务学习培训计划一、前言内科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医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非常高。
因此,内科业务学习培训也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内科业务学习培训为主题,设计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力求使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能够掌握内科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二、培训目标1. 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解释各种内科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2. 熟悉常见的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断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的内科诊断。
3. 掌握内科各类常见疾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用药、合理治疗。
4. 提高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培养规范的临床医生素质和职业操守。
5. 增强对内科学研究和新进展的了解,不断提升内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三、培训内容1. 基础内科学知识基础内科学知识包括内科学的定义、内容、发展历程、疾病的分类、发病机制等。
学员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内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常见内科疾病培训将重点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具体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3. 内科诊疗技能培训将重点讲授内科常见病例的诊断与处理,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案等。
学员将通过真实病例训练,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
4. 内科学研究进展内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层出不穷。
培训还将介绍内科学新进展和研究成果,激发学员对内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培训方式1. 专家讲座邀请内科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进展,为学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内科学学习知识。
2. 临床实践安排学员到医院内科临床科室进行实习,指导学员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操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说明
一、各科室要制定年度业务学习和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达100%。
二、各科室年度业务学习及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专业技术类培训:包括三基三严项目和本科室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培训(科室必备技术、新技术新项目。
非计划再次手术、高风险诊疗技术等)
2.医疗质最与医疗安全管理培训:包括医患沟通与医疗纠纷防范、医疗核心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不良事件报告、危急值报告等:3.科室管理类培训:临床科室主任等管理人员能运用PDCA.追踪方法学、根本原因分析等方法持续改进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临床路径管理、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住院日超30天患者管理)、4.各种应急类培训:各类应急培训(临时停电、网络故障、临时替换主刀医生、
危急重病人的处理与抢救等)。
三、每项培训均要留有工作记录,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课件、照片、培训人员签名、培训效果总结,最好有试卷存档。
四、科室每年度对本科室的业务学习与培训进行总结、成效分析,对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每个季度末以电子文档上报医务处(ayfyylrc@163.com)
业务学习与培训记录
科室:肿瘤内科地点:西区病房楼九楼
培训时问;2012.1. 10 主持人:孙国平
参会人员:孙国平、顾康生、潘跃银、郝吉庆、熊福星、彭西仁、刘虎、吴红阳、张从军、仲飞、焦洋、杜瀛瀛、h丽佳、^笪钱勇、刘萍萍、宁洁、马泰、李敏、黄玮、赵陈琛、全体进修生和研究生培训主题:NCCN癌痛指南、医院核心制度培训、科室应急预案的相关培训
主要内容:
1.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类似损伤相关联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2.癌痛病理生理学分类:伤害感受性,神经病理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世界卫组织(WHO)确立的三阶梯镇痛原则:按阶梯给药,尽量口服,按时给药,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
NCCN指南:按阶梯给药,二阶梯弱化,尽量口服,按时给药,短效阿片滴定灵活,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
4.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具有独树一帜的观点,疼痛强度必须量化,必须进行正规的疼痛评估,必须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疼痛强度再评估;必须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必须向患者提供有关的教育材料。
5.临床常用的疼痛评估量表为数字评分量表和分类量表。
6.镇痛药给药方式:临床广泛使用的给药方式:按时,按需,患者自控镇痛。
7.阿片类药物副作用的处理:便秘、呼吸抑制、恶心、过度镇静、请安、运动和认知受损、阿片类药物毒性综合征等。
8.成人癌痛治疗疼痛评估:强调全面癌痛评估,阿片类药物,初始用短效,控制后用长效,首选口服,关键联合治疗,重视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非药物治疗。
9.医院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会诊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10.科室应急预案的相关培训:临时停电;危重病人抢救;网络故障应急;输液反应的应急;消防应急。
培训成效总结:
通过学习,大家对癌痛提高了认识,对其评估、用药选择及处理相应副作用等加深了了解,同时学习了医院核心制度及应急预案,对每一条核心制度的规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每一项应急预案均掌握了其应急措施
业务学习与培训记录
科室:肿瘤内科地点:西区病房楼九楼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培训时间:2012.2. 28 主持人:孙国平
参会人员:孙国平、顾康生、潘跃银、郝吉庆、熊福星、彭万仁、刘虎、吴红阳、张从军、仲飞、焦洋、杜瀛瀛、b丽佳、笪洁、钱勇、刘萍萍、宁洁、马泰、李敏、黄玮、赵陈琛、全体进修生和研究生培训主题:“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自评标准;临床路径;抗生素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主要内容:“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具体考察标准
1.医院示范病房组织落实情况(10分)
(1)组织机构(2分)
(2)制度建立(3分)
(3)管理评估(2分)
(4)人员参与(3分)
2.科室开展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组织落实情况(73分)
(1)组织管理(10分)
(2)疼痛评估(16分)
(3)疼痛规范化治疗(43分)
(4)患者教育(4分)
3.药剂管理(15分)
(1)人员参与(4分)
(2)药品配备(3分)
(3)处方管理(8分)
4.麻醉科(2分)
5.临床路径: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当满足的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6.抗生素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充分发挥抗生素的效能;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避免耐药现象的发生。
呼吸系统感染常用抗生素:B一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氨基糖甙类;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多粘菌素类;多肽类抗生素;喹诺酮类。
培训成效总结:对照考察标准,了解我科癌痛规范化治疗当前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同时学习了临床路径建立、实旅的相关方法及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业务学习与培训记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科室:肿瘤内科地点:西区病房楼九楼
培训时间:2012. 10. 16 主持人:孙国平
参会人员:孙国平、顾康生、潘跃银、郝吉庆、熊福星、彭万仁、刘虎、吴红阳、张从军、仲飞、焦洋、杜瀛瀛、卜丽佳、笪洁、钱勇、刘萍萍、宁洁、李敏、黄玮、赵陈琛、全体进修生和研究生
培训主题:现代医院诊疗常规
主要内容:
1.诊疗常规是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必要工具。
2.胃癌:晚期可在上腹部扪及肿块。
应按照胃癌的分期及个体化原则制定治疗方案,早期胃癌应尽早进行根治性手术。
进展期胃癌除根治性手术外,还应辅以放疗、化疗、免疫及生物治疗。
3.大肠癌:内镜学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及诊断的手段。
手术切除是大肠癌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方法。
应强调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性及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疗。
4.胰腺癌:晚期胰头癌可有十二指肠圈扩大或呈反“3”字形改变。
手术治疗:无瘤原则。
转移性胰腺癌:联合化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同步放化疗、姑息和支持治疗、放疗、介入治疗。
5.食管癌:内镜检查是食管癌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
食管癌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6.肺癌:当肺癌侵及周围坐直或转移可出现声音嘶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胸膜腔积液。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肺癌确诊和治疗的依据。
综合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等治疗手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乳腺癌: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
8.肝癌:检查主要包括AFP等和肝照影像学检查。
最常用的是肝脏超声检查,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
手术治疗是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逍融治疗、内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9.胆道恶性肿瘤: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为胆管蕉的主要症状。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是目前诊断胆管癌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切除和姑息性切除。
化学治疗:尿嘧啶类。
Gemcitabine、铂类、VP-16。
MMC、ADM等。
10.前列腺癌:98%为腺,75%起源于外周代。
前列腺刺活检,可作为确诊前列腺的方法(多点刺阳性率高)。
观察等待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
11.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病理学是NHL定型诊断,一NHL诊断明确,
需进一步确定肿瘤细胞免疫学类型及分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化疗为主,配合放疗。
12.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学是HD定性诊断,如怀疑为HD,需活切获取整个淋巴结。
HD是通过化疗能获得治愈的肿瘤。
当前治疗策略逐渐趋向于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13.;卵巢癌:有总结把“40-60”岁,卵巢功能障碍、胃肠道障碍,称为卵巢三联征。
卵巢以综合治疗为原则,手术切除为主,化疗为辅。
14.肾癌:血红蛋白、血清钙、LDH等是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手术:IA期首选肾部分切除术。
IB期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切除术。
临床试验、索拉非尼或舒尼替尼、贝伐单抗联合lFN-a 、放疗。
15.恶性黑色素瘤:要考虑“ABCDE”五点,对疑为恶性的黑痣或色痣,应病理检查。
规范性活检术,禁止穿刺检查。
手术治疗适用于I、Ⅱ期患者。
免疫治疗、化疗、激光或冷冻治疗、放疗治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DTIC。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