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检查

合集下载

肌力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力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力肌张力检查方法肌力肌张力检查方法肌力和肌张力是评估人体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一、仪器准备1. 手持式便携式肌力测试仪2. 测量尺3. 记录表格或电子记录设备二、准备工作1. 确定测量位置:根据需要测量的部位,确定测量位置。

例如,如果需要测量膝关节屈曲的肌力,应该让被测试者坐在椅子上,膝盖弯曲成90度,并将脚放在地上。

2. 了解被测试者的身体状况:了解被测试者是否有任何健康问题或运动限制。

3. 说明测试过程:向被测试者解释测试过程并确保他们理解。

三、进行检查1. 肌力检查:(1)让被测试者尽可能地用最大的力量进行运动;(2)将手持式便携式肌力测试仪固定在被测部位,并按下开始键;(3)要求被测试者保持运动状态直到听到“停止”信号;(4)记录测试结果。

2. 肌张力检查:(1)让被测试者放松身体,保持自然姿势;(2)使用测量尺测量被测部位的周长;(3)将手持式便携式肌力测试仪固定在被测部位,并按下开始键;(4)要求被测试者保持身体放松状态直到听到“停止”信号;(5)再次使用测量尺测量被测部位的周长,并记录测试结果。

四、分析结果1. 肌力检查:根据手持式便携式肌力测试仪的显示结果,记录被测试者的肌力值。

2. 肌张力检查:计算出在放松状态下的周长和在收缩状态下的周长之间的差异,并记录测试结果。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手持式便携式肌力测试仪和测量尺处于正确的位置并固定,以确保准确度。

2. 在进行肌力和肌张力检查时,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3. 在进行肌张力检查时,应注意不要过度拉伸或压缩被测部位,以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4. 如果被测试者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测试。

六、总结肌力和肌张力检查是评估人体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使用手持式便携式肌力测试仪和测量尺,可以进行准确的肌力和肌张力检查。

在进行测试时,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并注意被测试者的身体状况,以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肌力检查、肌张力检查

肌力检查、肌张力检查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肌力检查和肌张力检查在临 床上的应用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评估
肌力检查:评估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用于诊断脑卒中、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
肌张力检查:检测肌肉的紧张程度,用于诊断帕金森病、共济失调等疾病。
诊断依据:通过肌力检查和肌张力检查的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对神经系统疾 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肌力检查和肌张力 检查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01添加目录来自题02肌力检查
03
肌张力检查
04
肌力检查和肌张力检查在临床上 的应用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肌力检查
第二章
定义和目的
定义:通过观察肌肉收 缩产生的力量来判断肌 肉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
治疗效果评估:肌力检查和肌张力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 案调整。
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评估和监测康复 治疗效果
指导康复治疗方 案
预测和预防肌肉 萎缩和关节僵硬 等并发症
评估患者的日常 生活能力和生活 质量
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评估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功能 诊断肌肉疾病和损伤 监测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 指导运动训练和康复计划
器械检查:使用特 殊的器械,如肌力 计、张力计等,测 量肌肉的张力和收 缩力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神经电生理技 术,检测肌肉的神 经电活动,评估肌 肉的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通过 X线、CT、MRI等 影像学技术,观察 肌肉的形态和结构 ,评估肌肉的异常 情况
肌张力异常的类型和表现
肌张力减低:肌肉松弛,被动运动 阻力小,关节运动范围增加

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嘿,你问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啊?这事儿咱可得好好唠唠。

先说肌力的检查吧。

可以让被检查的人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看看肌肉的力量咋样。

比如说,让他抬抬胳膊,看看能抬多高,费不费劲。

要是轻轻松松就抬得高高的,那肌力就不错。

要是费老大劲才抬起来一点,那肌力可能就有点弱哦。

还可以让他伸伸腿,看看能踢多远。

就像你踢足球,要是能踢得老远,那说明腿上的肌力还行。

要是只能踢一点点,那可能就得注意啦。

再说说肌张力的检查。

可以摸摸被检查的人的肌肉,看看硬不硬。

要是肌肉软软的,那肌张力可能就比较低。

要是肌肉硬邦邦的,那肌张力可能就比较高哦。

还可以让被检查的人放松,然后轻轻地搬动他的关节,看看阻力大不大。

要是阻力很小,关节很容易活动,那肌张力可能就低。

要是阻力很大,关节很难活动,那肌张力可能就高。

检查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哦。

不能太用力,不然会弄疼被检查的人。

也不能太随便,不然结果可能不准确。

就像你量身高,得站得直直的,不然量出来的就不准。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他爷爷最近身体不太舒服,他们就带爷爷去医院检查。

医生就用我上面说的方法检查了爷爷的肌力和肌张力。

发现爷爷的胳膊肌力有点弱,腿上的肌张力有点高。

后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给爷爷制定了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爷爷的身体好多啦。

你看,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很重要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张力检查方法肌张力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肌肉的紧张程度和肌肉的弹性。

肌张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肌肉功能状况,对于一些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肌张力检查方法。

1. 肌张力的触诊检查。

触诊检查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肌张力检查方法。

医生通过手部轻柔地触摸患者的肌肉,来感受肌肉的紧张程度和弹性。

正常情况下,肌肉应该是柔软、有弹性的,而在一些疾病或受损情况下,肌肉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硬度。

触诊检查通常可以用于评估肌张力的大致情况,但并不具有精确度和量化能力。

2. 肌张力的抵抗检查。

抵抗检查是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肌肉运动来评估肌张力的方法。

医生会让患者做一系列特定的肌肉运动,然后观察肌肉的抵抗情况。

正常情况下,肌肉应该能够顺畅地完成各种运动,而在一些疾病或受损情况下,肌肉可能会呈现出抵抗不良、无法完成或者过度紧张等情况。

抵抗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肌张力的情况,但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

3. 肌张力的仪器检查。

除了上述的常规检查方法,现代医学还发展出了许多肌张力的仪器检查方法。

例如,肌电图检查可以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肌张力的情况;肌力测试仪可以通过测量肌肉的力量来评估肌张力的情况;肌张力测定仪可以通过测量肌肉的弹性和硬度来评估肌张力的情况。

这些仪器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量化能力,可以帮助医生更科学地评估肌张力的情况。

综上所述,肌张力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评估肌肉功能和诊断一些神经肌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希望本文介绍的肌张力检查方法能够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促进更准确、科学地评估肌张力的情况。

肌张力检测方法

肌张力检测方法

肌张力检测方法
检查肌张力可以通过做体格检查、颅脑CT、核磁共振等。

具体如下:
1、体格检查
当肌张力出现异常反应时,肌肉会处于过于紧张或者收缩的情况,而通过做体格检查时,就能够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主要是医生会采用按压肌肉的方式,看肌肉是否有肌肉痉挛的情况。

并且会长时间无法缓解,出现以上症状,基本就可以被确诊为肌张力。

2、颅脑CT
肌张力的发病原因与脑部病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想要确诊是否患有肌张力,可以通过做颅脑CT来帮助排除脑部器官性病变,如果做颅脑CT发现有异常时,也能够被诊断为肌张力。

3、核磁共振
如果做颅脑CT后影像不是特别清楚,没有发现有任何病变,也可以采用核磁共振的方式来明确诊断。

另外,也可以通过做血细胞图片、代谢筛查等方式来检查是否患有肌张力。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张力检查是检查肌肉在放松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的一种方法,可以检查出肌肉是否有僵硬或者松软的现象。

检查肌张力是在卧位,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被动活动肢体,感觉肌张力是否有变化。

一般是在四肢静止松弛的情况下,医生用双手握住一肢,速度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反复做屈伸和旋转动作,感觉到的轻微的阻力就是这一肢体的肌肉张力,然后进行两侧对比,或者直接用手触摸肌肉,从硬度来测量肌肉张力。

具体如下:
一、肌张力增高:
1、锥体系的增高:是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在刚开始感觉肌张力很高,抻到一定程度而打开;或者是刚开始不高,活动到某阶段、某角落时卡住;
2、锥体外系疾病:被动运动时候,觉得是均匀一致的肌张力增高,像铅管样来回主力都一样,为铅管型肌张力增高。

如果还有手震颤,在铅管肌张力增高基础上,还可能有齿轮样增高的表现,为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二、肌张力过低:
肌张力过低动起来没有感觉,甚至于使劲转时,一撒手就打到自己身上,为肌张力低,是小脑病变的表现。

第七章-肌张力评定技术 (2)全文编辑修改

第七章-肌张力评定技术 (2)全文编辑修改
➢被动运动检查可发现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以 发现是否存在肌张力过强、肌张力过强是否为速 度依赖,是否伴有阵挛,并与挛缩进行比较与鉴 别。评分标准最常用改良Ashworth分级。
①腕关节掌屈、背伸; ② 前臂旋前、旋后; ③ 肘 关节屈伸; ④ 肩关节外展; ⑤ 髋、膝关节屈伸; ⑥ 髋关节内收外展; ⑦ 踝关节背屈、跖屈; ⑧ 颈 屈伸、侧屈、旋转
2. 精神因素的影响——紧张和焦虑情绪以及不良的 心理状态都可以使肌张力增高
3. 并发症的影响——有感染、便秘、疼痛、关节挛 缩等并发症时,肌张力可增高
4. 神经状态的影响——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 统失衡,可使肌张力发生变化
5. 其他——如局部肢体受压、骨折等外伤或疾病、 烟碱等药物、气温剧烈变化、受试者对运动的主 观控制作用均可导致肌张力发生变化
3. 等速装置评定方法——用于测定肌肉在被动牵 张时所表现的阻力增高。
小结:
1.正常肌张力分类: • 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迟缓、肌张力增高(痉挛、 僵硬) 3.痉挛的特征: • 轻度(后1/4)、中度(1/2)、重度(前1/4) 4.僵硬的特征: • 铅管样、齿轮样
6. 可以维持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平衡;
7. 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 变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
8. 在需要的情况下,具有可以完成某肌群的协同 动作,也可以完成某块肌肉的独立的运动动能 的能力 ;
9. 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
(二)异常肌张力评定标准 1. 弛缓性肌张力评定标准
重点!
第二节 肌张力评定
一、肌张力检查方法
(一)肌张力弛缓
1. 检查者拉伸病人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 2. 病人不能自己抬起肢体,或当肢体运动时可感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肌张力是指身体肌肉的紧张程度,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用的肌张力检查方法之一。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在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肌肉紧张情况,来初步判断肌张力的高低。

观察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静态姿势:观察患者在平卧、坐位或立位时的肌肉紧张情况。

正常情况下,肌张力应适中,肌肉轻度紧绷。

- 动态动作:观察患者进行肌肉活动时的肌张力变化,包括主动动作和被动活动。

正常情况下,肌肉在活动时应适度松弛。

2. 手法检查手法检查是通过医生的手部操作来评估患者的肌张力。

常用的手法检查包括以下几种:- 伸展抗阻法:医生在患者关节附近施加适当的力量,观察患者的肌肉对抗力。

肌张力高的患者会表现出抵抗力较强的特点。

- 弹击法:医生用手指或锤子在肌腱或肌肉上轻轻敲击,观察患者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患者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肌肉反应,肌张力高的患者反应会更明显。

3. 灵敏仪器检测灵敏仪器检测是一种客观评估肌张力的方法,常用的仪器包括肌电图仪和肌张力测力计等。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肌肉的电活动和肌力,从而评估肌张力的大小。

具体操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电极贴附:将肌电图仪的电极贴附在患者肌肉上,通过测量电极周围的肌肉电活动,评估肌肉的紧张程度。

- 力量测量:使用肌张力测力计对患者进行肌力检测,通过测量患者在不同关节位置的抵抗力,来间接评估肌张力的大小。

4.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核磁共振成像、CT扫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评估肌张力异常的病因,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等。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有无异常的脑部或脊髓结构,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神经系统病变。

总结起来,肌张力的检查方法包括观察法、手法检查、灵敏仪器检测以及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等。

不同的检查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评估患者的肌张力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张力检查
1、拉起抬头检查:
正常:一月内,拉起时头完全后垂,坐位头竖5秒。

2-3月头轻微后垂,坐位头竖15秒以上。

4个月头拉起时头不后垂,坐位时竖头稳,能左右转头看。

2、俯卧位检查:
正常:1个月小儿头稍能抬起。

2个月小儿抬头45度。

3个月小儿抬头90度。

4个月胸能抬离床面。

3、四肢肌张力:小儿仰卧位,被动活动其四肢感觉有无阻力,并检查上、下肢关节活动度。

1)内收肌角检查:小儿仰卧位,握住小儿两膝关节,使其下肢保持伸直位,然后缓缓将两下肢向两侧展开到最大限度,测两大腿之间的角度
正常:1-3月:40-80度4-6月:80-110度7-9月:100-140度10-12月:130-150度2)腘窝角检查:仰卧位使小儿屈曲大腿呈膝胸位,然后展开小腿使其尽量伸直,臀部不要离开桌面,测量小腿与大腿之间的夹角。

正常:1-3月80-100度4-6月:90-120度7-9月:110-160度10-12月:150-170度3)足背屈角检查:仰卧位,屈曲髋、膝关节,以拇指抵住小儿足底,其它手指握住小儿小腿与足跟,将足向小腿方向背曲,测量足背与小腿前面的角度
正常:1岁内60-70度大于此角表明肌张力增高,双脚不一样也有问题,常见于早产、多胎颅内出血、窒息。

4)跟耳征角检查:仰卧位,双腿并在一起,尽可能向耳的方向推压,臀部不要离开桌面,测量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面的角度。

正常:1-3月:80-100度4-6月:90-130度7-9月:120-150度10-12月:140-170度5)围巾征检查:上肢肌张力检查,新生儿肘不过躯体中线,4-6月小儿可越过中线,肌张力高,肘不过中线,肌张力低手臂可围绕颈部,向围巾围住颈部。

新生儿过中线,肌张力低下,可考虑脑瘫。

4、异常姿势检查:由于肌张力增高或原始反射持续存在,脑损伤的患儿可有一些异常姿势1)持续头背曲:2-3月仰卧位拉起时头明显后垂
2)紧握拳:3-4月仍紧握拳不松开。

3)拇指内收:3-4月后拇指紧贴手掌,不能外展。

4)两上肢硬性后伸
5)角弓反张:头后仰,上肢硬性后伸,下肢强直伸直。

6)下肢交叉、内收。

7)6个月尖足:扶小儿腋下直立,当抱起再放下时,两脚尖着地,足跟不能着地。

5、原始反射:
1)拥抱反射:0-3月不出现,6个月不消失为异常。

2)握持反射3个月不消失,手经常握拳为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