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悬浮剂及发展方向浅谈

合集下载

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的创制开发

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的创制开发

INNOVATION创 新222019.04中国农药10月15日,“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主题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会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对在中国农药行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农联合”)的“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的创制开发”喜获第十一届农药创新贡献奖之技术创新奖。

微囊悬浮剂是一种新型剂型,近几年由于环境保护、溶剂限量等因素,国内外农化企业对该剂型普遍开始重视,陆续有产品登记和销售。

微囊悬浮剂对工艺要求很高,制备方法也有很多,目前国内外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主要以化学法中的原位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为主。

在得到理化性能稳定的乳液的同时需要对活性成分实现有效包覆,因此相较于常规剂型,微囊悬浮剂在工艺开发中尤其需要油相在水相中有良好的稳定性,油、水两相杂质少、纯度高,通过合适的工艺与助剂体系可以充分的、均一的分散到水相中,在壁材的反应生成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搅拌速度、投料顺序、反应时间等反复试验、论证,得到符合产品要求的包囊方案。

通过将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微胶囊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有效成分的气味及刺激性,提高有效成分的物理稳定性,提高有效成分的缓释性能或控释性能,并且使有效成分以某一方式特定释放,降低其生物毒性。

近年来,行业内对农药微胶囊制剂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在制备方法、壁材选择以及在农、林、牧业等多方面的使用上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产品覆盖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尤以有机磷类、菊酯类农药为主,产品开发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随着国内外、行业内对微胶囊制剂的认识的加深及研究思路的不断深入,微胶囊制剂的产品及工艺的创新与改进急需提升。

中农联合立项研究的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的开发技术是一项以成膜材料将杂质含量较高的噻唑膦原药包裹其中,形成可以稳定存在的液体悬浮体系技术。

图1 中农联合市售产品“兑现”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在对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的开发工作中,中农联合采取了原位聚合法与界面聚合法的优点,开发定制型工艺,实现了剪切成囊的制备方法,降低了壁材的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整体工艺,缩短整体加工时间2~3小时。

微胶囊悬浮剂必将成为未来农药制剂加工的重要方向

微胶囊悬浮剂必将成为未来农药制剂加工的重要方向

微胶囊悬浮剂必将成为未来农药制剂加工的重要方向
佚名
【期刊名称】《农药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12(016)002
【摘要】在2012年4月底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研讨会上,来自沈阳化工研究院的丑靖宇博士做了关于微胶囊悬浮剂的开发研究报告。

微胶囊悬浮剂属于缓释剂的范畴,制备微囊悬浮剂的工艺包括界面聚合法和原位聚合法两种方法。

微胶囊悬浮剂是技术含量最高且颇具发展前景的一种农药新剂型.由于目前在农药制剂市场中微胶囊悬浮剂所占份额较小,尚不是农药主要剂型,
【总页数】2页(P14-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53.22
【相关文献】
1.农药微胶囊悬浮剂 [J], 刘树彬
2.农药2,4-D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 [J], 王岩;万邱影
3.加快农药制剂产业升级,提升农药制剂加工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第六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研讨会盛大召开 [J],
4.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及表征 [J], 王艳艳;魏晓道;甄壮伟
5.环境友好“定调”农药制剂产品未来方向精细化思维是农药制剂加工水平整体升级的关键 [J], 汪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容易出现的几个物理性能问题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容易出现的几个物理性能问题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容易出现的⼏个物理性能问题
⼀、粘结团聚问题:虽然微胶囊悬浮剂可以成囊,但是成囊后储存⼀段时间容易造成团聚、粘结、分散性差等问题。

这个问题的存在也影响使⽤和倾倒余量这个质量指标。

⼆、分层析⽔问题:按照质量指标要求悬浮剂可以出现析⽔现象的,只要能够摇匀,其他指标合格,就应该算是合格的,但是由于农民认识和商家竞争问题,分层析⽔也算作质量问题。

三、悬浮问题:悬浮率指标是微囊悬浮剂质量指标之⼀,在加⼯过程中掌握不好会出现悬浮率低的问题。

四、释放问题:微胶囊悬浮剂属于缓释农药剂型,其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不同的使⽤场所,对速效和持效要求是有差别的。

因此能否根据不同应⽤场所,做出合理释放速度的制剂也是⼀个技术上的关键问题。

农药悬浮剂发展优势和应用前景(Ⅰ)

农药悬浮剂发展优势和应用前景(Ⅰ)
6 . 9 %骠 马( 精 嗯 唑禾 草灵 ) 水 乳剂 和4 1 %农 达( 草 甘膦 异 丙胺盐 ) 水 剂等 制 剂开 发和 应用 无 不都 是如 此 。
剂 、水 乳 剂 、微 乳剂 、悬 乳 剂 、悬浮 种 子处 理剂 、 微囊悬浮 剂和水剂等) 制剂p J 和 无 粉 尘 的 固体 粒 状 ( 水分 散粒 剂 、片剂 、可溶 性粉 剂 、可 溶性 粒剂 、泡 腾 片 剂 和粒 剂) 制剂 【 4 J 以及 油悬 浮 剂 等 ;( 2 )有较 低 的毒性 和刺 激性 、 对 环境 安全 和环 保 的剂型 ; ( 3 )能 充 分发 挥农 药活 性 成分药 效 的制剂 ; ( 4 )加 工农 药活 性 成分 品种 多 、加 工 工艺和 技术 成 熟 、原材 料 易得 、 有 相对 低加 工成 本 的制剂 。 在 上述 众 多优 良制剂 内, 悬 浮剂 在 加 工和 应用 中,既 不使 用任 何 溶剂 ,也无
第 3 5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世 界 农 药
Wb r i d Pe s t i c i d e s ・2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药悬 浮剂发展优 势和 应用前 景( I )
华乃震 ,华 纯
( 1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 5 1 8 1 0 2 ;
2上海农 乐生物制品股份有 限公 司,上海 2 0 1 6 1 3 )
可湿 性 粉剂 在加 工使用 时 ,产 生 的粉尘( 如 果农
药活性 成 分是有 毒 或有刺 激性 物质) 对 生产 者和 使用
验 室制 备 ,再 到 产业 化开 发 和砂 磨机 的选 用和 应 用 等 方面 进 行 了较 为全 面系 统地 研 究 。于 1 9 6 6 年 由 当

微囊悬浮剂及发展方向浅谈

微囊悬浮剂及发展方向浅谈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及发展方向浅谈一、微胶囊悬浮剂农药的定义和外观特征微胶囊农药悬浮剂是指利用合成或者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微小容器,将农药包覆其中,并悬浮在水中的农药剂型。

它包括囊壳和囊芯两部分,囊芯是农药有效成分及溶剂,囊壳是成膜的高分子材料。

这个剂型分为连续相和非连续相,连续相为水和助剂,非连续相是被包覆的农药微小胶囊。

微胶囊悬浮剂外观是一个粘稠状流动液体,跟水乳剂及水悬浮剂相似。

微胶囊其外形呈球形、橄榄球形、谷粒或其他形状(的悬浮液体)。

微胶囊直径一般在1-30微米。

(用400倍显微镜观察大约相当于小米粒和绿豆粒大小。

) 400倍显微镜照片二、微胶囊悬浮剂制造方法界面法生产工艺——以辛硫磷为例1、是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法是囊壁成膜反应发生在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界面上,反应在常温下便可进行。

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先将成膜反应所用的油溶性高分子单体,溶解在农药原油中构成所谓的有机相(如果农药不是油状液体而是固体,则应先将它溶解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中)。

然后,将此有机相加入乳化剂、水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形成水包油乳状液。

再向此乳状液中,添加水溶性的高分子单体。

于是,在一定条件便可在乳状液粒子的油-水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高分子膜将农药成分与水隔离。

反应完毕,再加入适当适量的助剂调制后,即可制得最终制剂。

原位法生产工艺——以阿维菌素为例2、是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先把原药、溶剂、乳化剂及水混合后,用剪切机剪切成为水包油乳液,然后将水溶性成膜剂加入到乳液状农药中,搅拌均匀,升温、加入催化剂后开始包覆成膜。

反应完毕,再加入适当适量的助剂调制后,即可制得最终产品——微囊悬浮剂。

本方法一般以脲醛胶为壁材三、微胶囊悬浮剂农药的特点:优点:1、持效期长,施药后农药成分缓慢释放,地下施药可维持80-120天。

2、接触毒性和异味大大降低,大大减轻了对作业者的危害;3、降低药害,用于拌种或灌根时可以避免药剂对种、苗危害;4、有效成分与水及碱性农药隔离,与碱性农药同时使用,其稳定性不受影响;5、有机溶剂用量减少30-100%,大大减少了有害芳烃对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浅谈现代农药剂型进展

浅谈现代农药剂型进展
发展方 向的一类 重要剂 型 。其 基本原 理是 在表面 活 性剂 和其他 助剂 作用 下 , 不 溶 于或 难 溶 于水 的原 将 药分散到水 中, 形成 均 匀稳 定 的粗悬 浮 体 系 。悬 浮 剂 主要 由农 药 原 药 、 湿 剂 、 散 剂 、 稠 剂 、 润 分 增 防冻 剂 、H调节剂 、 p 消泡 剂 和水 等 组 成 。 由于其 分 散 介 质 是水 , 以悬浮 剂具 有 成 本低 , 所 生产 、 运 和使 用 贮 安 全等特点 , 而且 可以与水 以任 意 比例混 合 , 水 不受 质 、 温影 响 , 水 使用 方便 。与 以有 机溶剂 为介质 的农 药剂型 相 比, 有 对 环 境 影 响 小 和 药 害 轻 等 优 点 。 具 根据物 理性状 , 悬浮 剂可 以分为两类 : 一是 浓缩悬 浮 剂(C , S ) 由不 溶 于水 的 固体 原 药 分 散 在 水 中 制 成 , 是最 常见 的悬 浮 剂 品 种 ; 是 悬 乳 剂 (E , 散 相 二 S)分 由两类原 药组 成 , 类 为 事先 以有机 溶 剂溶 解 并 乳 一 化 了的原油 , 类为不 溶 于水 的 固体 原药 , 同分 散 一 共 在水 中 , 制成具 有油相 、 固相 和连续水 相 的多悬浮 体 系。此外 , 近年来 发 展起 来 的微胶 囊 悬 浮剂 和 水 基 悬浮种衣 剂等 , 然名 称 不 同 , 从 其 分散 原 理 看 , 虽 但
混合 物 , 加助悬 剂 、 粒 径 3 0 t 复合颗 粒 另 核芯 ~50 ̄/ 粒径 6~10 g 与常规悬 浮剂 相 比, 点 为有效 成 0 0 m, 特
分不 易溶解 、 水解 , 贮存 中出现 的沉 淀 , 微振摇 , 轻 有
良好 的再 分散性 。
13 农药 吸附化 . LodJ l 研制 了低 熔点 农药如 有机磷 酸酯 的悬 浮 y 剂 , 熔 点 为 3 ̄ ~9 ℃ 、 中溶 解度 为 00 ~ 他将 0C o 水 .l

农药微囊悬浮剂研究进展

农药微囊悬浮剂研究进展

农药微囊悬浮剂研究进展马兰可;钱超群;闫宪飞【摘要】The definition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esticide capsule suspension were discussed .The kind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 commonly used wall materials and auxiliaries , were summarized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pesticides capsule suspensions . Meanwhile , the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pesticides capsule suspensions and the situations of the pesticide capsule suspensions registration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ere stated .In order to achieve great progress of the pesticides capsule suspensions in the future , the additive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need to be developed.%该综述讨论了农药微囊悬浮剂的定义与基本特点。

总结了农药微囊悬浮剂中微胶囊制备时较为常用的制备方法、所用的壁材以及近年来公开的关于农药微囊悬浮剂制备的专利中常用的助剂种类。

综述了农药微囊悬浮剂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和近五年来我国农药悬浮剂的登记情况。

并对我国农药悬浮剂要想在未来取得长足的发展需开发出性能优良的助剂这一现状作做出展望。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44)013【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农药;微囊悬浮剂;微胶囊;壁材【作者】马兰可;钱超群;闫宪飞【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农药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 农业创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胶囊悬浮剂》课件

《微胶囊悬浮剂》课件

物理-化学法
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法 原理: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制备微胶囊悬浮剂 步骤:包括微胶囊的制备、悬浮剂的制备和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 优点: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应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 料,如淀粉、蛋白质等
术难题之二
微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微 胶囊在悬浮剂中的生物利
用度是技术难题之四
微胶囊的释放:微胶囊在 悬浮剂中的释放速度是技
术难题之二
微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微 胶囊在悬浮剂中的生物利
用度是技术难题之四
微胶囊的稳定性:微胶囊 在悬浮剂中的稳定性是技
术难题之一
微胶囊的溶解性:微胶囊 在悬浮剂中的溶解性是技
术难题之三
微胶囊悬浮剂的形成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药物或活性成分包裹在微胶囊中
微胶囊悬浮剂的形成过程包括微胶囊的制备、填充、固化等步骤
微胶囊悬浮剂的优点包括提高药物稳定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等
03
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物理法
喷雾干燥法:将 微胶囊悬浮液喷 入干燥室,通过 热空气或冷凝水 蒸发水分,形成 微胶囊悬浮剂
药物保护:保护 药物免受环境因 素影响,提高药 物稳定性
药物掩味:掩盖 药物不良气味, 提高患者用药依 从性
农药领域
微胶囊悬浮剂在农药领域的应用 广泛,可以有效提高农药的利用 率和效果。
微胶囊悬浮剂可以提高农药的稳 定性和均匀性,减少农药对环境 的污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微胶囊悬浮剂可以保护农药免受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微胶囊悬浮剂及发展方向浅谈
一、微胶囊悬浮剂农药的定义和外观特征
微胶囊农药悬浮剂是指利用合成或者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微小容器,将农药包覆其中,并悬浮在水中的农药剂型。

它包括囊壳和囊芯两部分,囊芯是农药有效成分及溶剂,囊壳是成膜的高分子材料。

这个剂型分为连续相和非连续相,连续相为水和助剂,非连续相是被包覆的农药微小胶囊。

微胶囊悬浮剂外观是一个粘稠状流动液体,跟水乳剂及水悬浮剂相似。

微胶囊其外形呈球形、橄榄球形、谷粒或其他形状(的悬浮液体)。

微胶囊直径一般在1-30微米。

(用400倍显微镜观察大约相当于小米粒和绿豆粒大小。

) 400倍显微镜照片
二、微胶囊悬浮剂制造方法
界面法生产工艺——以辛硫磷为例
1、是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法是囊壁成膜反应发生在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界面上,反应在常温下便可进行。

该方法的基本过程是,先将成膜反应所用的油溶性高分子单体,溶解在农药原油中构成所谓的有机相(如果农药不是油状液体而是固体,则应先将它溶解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中)。

然后,将此有机相加入乳化剂、水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形成水包油乳状液。

再向此乳状液中,添加水溶性的高分子单体。

于是,在一定条件便可在乳状液粒子的油-水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高分子膜将农药成分与水隔离。

反应完毕,再加入适当适量的助剂调制后,即可制得最终制剂。

原位法生产工艺——以阿维菌素为例
2、是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先把原药、溶剂、乳化剂及水混合后,用剪切机剪切成为水包油乳液,然后将水溶性成膜剂加入到乳液状农药中,搅拌均匀,升温、加入催化剂后开始包覆成膜。

反应完毕,再加入适当适量的助剂调制后,即可制得最终产品——微囊悬浮剂。

本方法一般以脲醛胶为壁材
三、微胶囊悬浮剂农药的特点:
优点:
1、持效期长,施药后农药成分缓慢释放,地下施药可维持80-120天。

2、接触毒性和异味大大降低,大大减轻了对作业者的危害;
3、降低药害,用于拌种或灌根时可以避免药剂对种、苗危害;
4、有效成分与水及碱性农药隔离,与碱性农药同时使用,其稳定性不受影响;
5、有机溶剂用量减少30-100%,大大减少了有害芳烃对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6、果树花期用药对蜜蜂等有益生物危害降低,起到保护天敌作用。

7、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有利于省工、节约资源。

8、芽前除草剂可以减少淋溶,使有效成分吸附在土壤表面(吸附是相互的),有利于形成药土膜,从而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减轻药害、避免作物阴性减产现象发生。

缺点:速效性降低,不适应于要求击倒速度快的防治对象。

四、微胶囊农药悬浮剂适应的使用场所:
1、地下害虫和地下线虫:花生蛴螬、蝼蛄、地老虎、根结线虫;蔬菜根结线虫;甘薯茎线虫;姜、牛蒡、山药茎线虫;韭菜、大葱地蛆等。

适合的有效成分有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丙线磷、苯线磷、丁硫克百威等。

2、生长期长,难于防治的苹果绵蚜、梨树木虱、柑橘介壳虫。

适应的有效成分有毒死蜱、硫丹、阿维菌素、杀扑磷等。

3、果树干枝期和套袋前用的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适应的有效成分有毒死蜱、马拉硫磷、二嗪磷、杀扑磷、哒螨灵、阿维菌素、氟硅唑、丙环唑、腈菌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

4、树木害虫:如天牛、美国白蛾等,适应的有效成分有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等。

5、需要延长残效和降低药害的芽前除草剂,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异恶草松、仲丁灵,氟乐灵、乙氧氟草醚等。

6、拌种剂:如毒死蜱、辛硫磷、二嗪磷、腈菌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

7、环境卫生害虫防治:如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二嗪磷、嘧啶氧磷等。

8、粮食储存害虫防治,如二嗪磷、嘧啶氧磷等。

五、相关技术说明
(一)能做成微胶囊悬浮剂的农药品种:根据微胶囊悬浮剂加工的技术特点,凡是油溶性有效成分都可以作成微胶囊悬浮剂。

如毒死蜱、辛硫磷、二嗪磷、三唑磷、丙线磷、丙溴磷、苯胺磷、嘧啶氧磷、马拉硫磷、硫丹、杀扑磷、阿维菌素、哒螨灵、所有拟除虫菊酯类、三唑酮、腈菌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仲丁灵、氟乐灵、异恶草松等………….。

(二)释放机理:
释放机理多种说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1、扩散释放:制剂中的微胶囊由于在大量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囊内压力跟囊外压力相
同时,囊芯不向外释放,当兑水稀释施于田间时压力失去平衡,所以囊芯有效成分开始释放。

2、破囊释放:微胶囊悬浮剂施于土壤或其他环境后,受到外力(机械和温度升高)或者土壤微生物破坏,有效成分向外释放。

(三)包覆率:现在生产使用的两个成囊工艺,包覆率都可以达到9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0%。

(四)质量指标:
微胶囊悬浮剂质量标准指标有:有效成分含量、包覆率、细度、悬浮率、倾倒余量、细度、热储、冷储等。

(五)农药水乳剂与微胶囊悬浮剂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
都是水基液体农药制剂;
外观都是乳白色流动液体;
质量检测的前处理都需要用超声波搅拌萃取。

不同点:
水乳剂粘稠度低,微胶囊悬浮剂粘稠度高;
水乳剂是水包油乳液,微胶囊悬浮剂是将油包于微囊中的悬浮剂;
水乳剂容易分解,微胶囊悬浮剂油水分隔质量稳定;
水乳剂速效性好于微胶囊悬浮剂;
水乳剂持效性差于微胶囊悬浮剂。

(六)有效成分含量:在生产中,因为要先做成水包油乳液,所以油相要小于水相,因此油相最高是60%,对于不需要溶解的原药,一般可做到40%,需要溶剂溶解的原药,原药与溶剂最高能占到50%,所以象乙草胺、马拉硫磷、辛硫磷、丙线磷等常温条件下是液体的可以作到40%含量,其他成分要视原药溶解度而定。

象毒死蜱可以做到36%,阿维菌素可以作到5%。

(七)微胶囊悬浮剂简易鉴别方法
用显微镜观察:把微胶囊摸于载玻片上晾干观察,成囊的干片是圆球,没成囊没有球。

扫描电镜:
(八)使用技术举例:
微胶囊悬浮剂使用要根据微囊的特点和病虫害发生规律。

举两个例子说明
1、花生防治蛴螬可以拌种、灌墩、点穴、地表喷雾。

这是因为蛴螬发生规律和微囊的持效期。

蛴螬危害主要是在6-7月产卵孵化后,越冬蛴螬危害不是太严重。

所以要抢在金龟子产卵之前用药。

2、阿维菌素防治根结线虫
因为线虫的卵、幼虫、成虫三个形态都在地下10-30公分活动,所以防治线虫必须沟施、穴施,否则发挥不了微囊的优点,因为微囊虽然持效期长,但是淋溶差。

六、微胶囊悬浮剂关键设备
分为三种选择:
1、乳化泵----管线式乳化循环泵
方便、便宜,但是细度差、效率低。

2、乳化剪切机
效率高、需要增加罐体,安装复杂。

3、组合式------乳化-搅拌-加热一体
集合了以上两种设备优点,而且节省投资,减少了生产工序。

七、展望
1、由于微胶囊剂在安全、环保、使用方便等方面具有优点,正成为农药新剂型的发展方向之一。

特别是在地下害虫用药和芽前除草剂方向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2、随着微胶囊剂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型微胶囊可以解决速效性,将可更大程度代替其他剂型。

3、随着固体包覆技术突破、天然壁材的应用微胶囊剂应用将越来越宽。

八、发展方向
1、固体包覆技术、应用天然壁材等无毒副作用易降解壁材加工微胶囊;
2、芯材控制释放机理及其测定方法的制定统一;
3、开发适合农药微囊悬浮剂加工的性能优良的乳化剂;
4、智能型微胶囊:解决速效性,将可更大程度代替其他剂型;
5、多层复合微胶囊化新技术的开发。

6、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囊,在靶作物体内能保持较高的生物活性,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