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床位的病人无线呼叫器
病床呼叫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年级:13级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课题名称病床呼叫系统设计内容及任务、、设计任务和要求1.共有3个病房,每间病房4个床位。
每一病床床头均有紧急呼叫按钮及重置按钮,以利病人不适时紧急呼叫。
2.设每一层楼有一护士站,每一护士站均有该层楼病人紧急呼叫与处理完毕的重置按钮。
3.每一病床床头均有一紧急指示灯,一旦病人按下紧急呼叫按钮且未在5s内按下重置按钮时,该病床床头紧急指示灯动作且病房门口紧急指示灯闪烁,同时同楼层的护士站显示病房紧急呼叫并闪烁指示灯。
4.在护士站的病房紧急呼叫中心,每一病房都有编号,用指示灯显示哪一病房先按下病人紧急呼叫按钮,并要具有优先级判别的能力。
5.一旦护士看见护士站紧急呼叫闪烁灯后,须先按下护士处理按钮以取消闪烁情况,再依病房紧急呼叫顺序处理病房紧急事故,若事故处理妥当后,病房紧急闪烁指示灯和病床上的紧急指示灯方町被重置。
、、设计内容1. 设计出硬件系统的结构图、接线图等;2. 系统有启动、停止功能;3. 程序结构与控制功能自行创新设计;4. 进行系统调试,实现病床呼叫系统的控制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1]张鹤鸣,刘耀元,张辉先.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杨晋萍.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西门子机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3]浦艳敏.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三菱FX系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王存旭.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3[5]董爱华.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 4[6]魏德仙.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7]钟肇燊,范建东.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8]史国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第三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刘美俊.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陈静.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1]赵峰,贾石峰,顾桂梅.现代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2]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3]常斗南.PLC运动控制实例及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4]廖常初.S7-300/400 PLC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5]吴志敏,阳胜峰.西门子PLC与变频器、触摸[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6]刘美俊.西门子S7系列PLC的应用与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教研室意见摘要病床呼叫系统是病房的病人在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向护士呼叫,同时护士能够收到呼叫请求以便能及时处理的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病人呼叫器》讲解

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设计题目:医院病人呼叫器院系:矿业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李国富学号:2011002813专业班级:采矿1109指导教师:曹金燕2013年12月27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病人呼叫器摘要:本设计是一个采用89C51单片机配以外围适当电路完成一个可供6 4个病房使用的呼叫系统。
该系统需运用单片机典型外围接口技术中的矩阵式键盘电路完成对病房的输入,由于病房较多,考虑到89C51单片机自身接口有限,需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外扩I/O实现对矩阵式键盘的扫描与键值的读入。
MCS-51单片机受管脚的限制,P0口不仅要作数据总线口而且还提供低8位A0~A7,所以只能分时工作,故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数据必须用锁存器锁存。
本设计采用74LS373,其锁存控制信号由引脚ALE提供。
在ALE的下降沿将P0口输出的地址数据锁存。
本设计中单片机要实现三种功能:1)床位按钮的扫描与读入。
2)按钮按下时振铃三秒并显示房号。
3)护士响应后数码管灭,铃声停。
关键词:呼叫器/单片机/医院/显示/蜂鸣器目录1.设计背景 (5)2.课程名称及要求 (5)2.1课程名称 (5)2.2设计要求 (5)3.设计方案 (6)4.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6)5.KEIL软件程序编辑与调试 (8)6.各分模块设计及相关元器件的选用 (5)6.1单片机的选用 (11)6.274LS164简介 (14)6.374LS373简介 (14)6.48255A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按钮开关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声音报警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外部震荡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病房呼叫系统的使用说明

病房呼叫系统的使用说明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医疗设备,旨在提供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更高效的沟通和紧急救援,有效减少了病人等待护理的时间,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和主要功能,以及如何应对常见故障。
一、系统组成及说明病房呼叫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呼叫按钮、呼叫指示灯、显示屏和接收器。
病人床头、厕所和走廊等位置都设置有呼叫按钮,通过按下按钮实现呼叫。
呼叫指示灯会发出闪光和声音提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或接收器收到呼叫信息,及时响应。
二、操作指南1. 呼叫护理病人在需要护理的时候,可以按下床头的呼叫按钮,系统会自动发送呼叫信号。
同时,呼叫指示灯会亮起并发出提示音。
请您耐心等待,护理人员会尽快赶到病房提供帮助。
2. 呼叫其他需求除了护理之外,您还可以通过病房呼叫系统呼叫其他服务,比如提供饮食、清洁等。
具体操作如下:- 从厕所或走廊的呼叫按钮呼叫清洁服务;- 通过床头呼叫按钮呼叫饮食服务。
3. 系统响应和呼叫取消当您按下呼叫按钮后,系统会自动发出信号并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
护理人员会在接收到呼叫后响应,并取消呼叫指示灯的闪光和声音提示。
如果您在呼叫后不需要护理或其他服务,您可以通过重新按下呼叫按钮或通知护理人员将呼叫取消。
4. 帮助与维修如果您对病房呼叫系统遇到问题或需要帮助,请及时联系医疗工作人员。
他们会尽快解决您的问题或派遣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三、故障排除1. 呼叫按键无反应- 检查呼叫按钮是否被阻隔物挡住,如有,请清理阻隔物;- 检查呼叫按钮是否坏了,如有,请联系医疗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2. 显示屏无法显示呼叫信息- 检查显示屏是否连接正常,如有问题,请联系医疗工作人员;- 检查显示屏是否调整到正确的显示模式,如有问题,需请医疗工作人员协助调整。
3. 呼叫指示灯没有闪光或声音提示- 检查指示灯是否连接正常,如有问题,请联系医疗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检查系统音量设置是否正常,如有问题,请联系医疗工作人员调整。
医用紧急呼叫器使用说明

医用紧急呼叫器使用说明一、产品概述医用紧急呼叫器是一种便携式的设备,旨在为需要紧急医疗援助的患者提供便利和保护。
它的设计精巧,操作简单,可迅速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并及时响应紧急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用紧急呼叫器的使用方法,以确保用户能正确使用和维护该设备。
二、使用步骤1. 开启呼叫器在需要使用呼叫器时,首先要确保设备已连接到电源适配器或者已安装好电池。
使用时,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设备启动并显示正常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2. 调整音量根据实际需求,可通过设置按钮调整呼叫器的音量大小。
请注意,使用环境各不相同,过大或过小的音量都可能影响到呼叫器与医护人员的通讯效果。
建议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合适的音量大小。
3. 紧急呼叫当发生紧急状况时,按下呼叫按钮。
呼叫器将立即启动与医护人员的通讯功能,并通过指示灯和声音提示设备已处于呼叫状态。
在呼叫过程中,请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的通信范围内,以保证通话的清晰和稳定。
4. 结束通话当紧急状况得到解决或者通信完成后,按下结束按钮,呼叫器将停止与医护人员的通讯并返回待机状态。
请注意,如果长时间未使用呼叫器,建议关闭设备以节省电量。
三、注意事项1. 设备保养定期检查呼叫器的电源和电池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如发现问题,请联系售后服务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另外,请避免在潮湿或多尘的环境下使用呼叫器,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2. 保持通信畅通使用呼叫器时,请确保设备处于满格信号状态,并避免遮挡天线或其他可能干扰信号的物体。
另外,在使用呼叫器时,尽量避免与其他无线设备过于靠近,以免干扰通讯信号。
3. 紧急情况处理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呼叫器尽量保持冷静,并清楚地向医护人员传达所需的信息。
在与医护人员通话时,应注意表达清晰,尽量提供准确而简洁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迅速做出相应的响应和处理。
4. 紧急呼叫器的限制请注意,紧急呼叫器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代替医护人员的实时护理和诊断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会尽最大努力响应呼叫并提供帮助,但在等待救援到达之前,请尽量保持镇定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
病床呼叫器

病床呼叫器的PLC控制1 控制要求某医院有病房2个房间,每个房间有4张病床,病床编号由房间号和床号组成,分别为011、012、013、014、021、022、023、024,每张病床配有分别为SB011、SB012、SB013、SB014、SB021、SB022、SB023、SB024,在护士站安装蜂鸣器HA 和呼叫指示灯,每个呼叫指示灯对应一个呼叫按钮,其编号HL011、HL012、HL013、HL014、HL021、HL022、HL023、HL024。
(1)当某个病床发出救助信号(按下呼叫信号)后,护士站的蜂鸣器发出短促音,与呼叫信号对应的指示灯闪烁(闪烁频率自定)。
(2)当医护人员听到呼叫后,可按下呼叫响应按钮SB0,蜂鸣器停止工作,呼叫指示灯在20S后停止显示。
(3)如果同时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有多个呼叫信号,护士站的蜂鸣器仍发出短促音,与这些呼叫信号对应的指示灯均闪烁,医护人员按下响应按钮后,蜂鸣器停止工作,呼叫指示灯在20S后停止显示。
(4)每个病床有床头指示灯,当医护人员按下响应按钮床头指示灯立即停止显示。
(5)在护士站有每个房间的呼叫指示灯,房间内有任何一个病床发出救助信号(按下呼叫信号)后, 此房间的指示灯闪烁(闪烁频率自定)。
当医护人员听到呼叫后按下呼叫响应按钮SB0,房间指示灯在20S后停止显示。
(6)每个病床设有呼叫取消按钮,当按下呼叫取消按钮,与此病床对应的护士站的呼叫指示灯、房间指示灯、床头灯、蜂鸣器立即全部停止。
2 PLC选型及硬件配置S7-300PLC的硬件组态图如图1所示。
图1 硬件组态3 编程软件地址分配表I/O地址分配表如表1所示,有17个输入信号,19个输出信号。
表1 I/O地址分配表输入输出功能符号地址功能符号地址1病房1病床按钮SB011I护士站1病房1病床指示灯HL011Q1病房2病床按钮SB012I护士站1病房2病床指示灯HL012Q1病房3病床按钮SB013I护士站1病房3病床指示灯HL013Q1病房4病床按钮SB014I护士站1病房4病床指示灯HL014Q2病房1病床按钮SB021I护士站2病房1病床指示灯HL021Q2病房2病床按钮SB022I护士站2病房2病床指示灯HL022Q2病房3病床按钮SB023I护士站2病房3病床指示灯HL023Q2病房4病床按钮SB024I护士站2病房4病床指示灯HL024Q护士站按钮SB0I1病房1病床床头灯HD011Q 1病房1病床取消按钮SB11I1病房2病床床头灯HD012Q1病房2病床取消按钮SB12I1病房3病床床头灯HD013Q1病房3病床取消按钮SB13I1病房4病床床头灯HD014Q1病房4病床取消按钮SB14I2病房1病床床头灯HD021Q2病房1病床取消按钮SB21I2病房2病床床头灯HD022Q2病房2病床取消按钮SB22I2病房3病床床头灯HD023Q2病房3病床取消按钮SB23I2病房4病床床头灯HD024Q2病房4病床取消按钮SB24I 蜂鸣器HA Q护士站1病房指示灯HL01Q护士站2病房指示灯HL02Q 4 PLC外部电路接线图病床呼叫器的PLC外部接线图如图2所示。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

病房呼叫系统方案简介:病房呼叫系统是一种用于医疗机构的智能化设备,旨在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和护理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呼叫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和实施步骤。
一、功能:1. 患者呼叫:患者可通过病床上的呼叫按钮向护士发出呼叫请求,包括疼痛、需用药物、上厕所等。
2. 护士呼叫:护士可通过手持终端或工作站接收患者呼叫信息,并及时响应。
3. 呼叫转接:护士可将患者呼叫请求转接给其他医护人员,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4. 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监控患者呼叫情况,及时了解各个病房的工作状态。
5. 统计分析:系统可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帮助管理人员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二、工作原理:1. 呼叫按钮:每个病床配备一个呼叫按钮,患者按下按钮即可发出呼叫请求。
2. 信号传输:呼叫按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信号传输给呼叫系统主机。
3. 呼叫接收:主机将呼叫信息发送给护士的手持终端或工作站。
4. 响应处理:护士接收呼叫信息后,根据患者的需求及时响应并处理。
5. 数据记录:系统会记录患者呼叫的时间、内容、响应时间等数据,以便后续统计分析。
三、技术要求:1. 系统稳定性:呼叫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患者呼叫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护士。
2. 响应速度:系统应能够实现快速响应,护士接收呼叫信息后应能够及时赶到患者床边。
3. 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较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医院规模的变化,并支持多种设备的接入。
4. 数据安全:系统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信息不被泄露。
5. 用户友好性: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方便医护人员上手使用。
四、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与医院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期望,明确系统功能和技术要求。
2. 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功能和网络架构等。
3. 系统开发: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备性。
病房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

病房无线呼叫系统的设计引言:在现代医院中,有时患者需要紧急呼叫医护人员,但是传统的呼叫方式可能不够高效。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紧急呼叫的响应速度,病房无线呼叫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病房无线呼叫系统进行设计。
一、硬件设计:1.呼叫按钮:患者床头必须安装一个呼叫按钮,以便患者在需要时可以进行紧急呼叫。
呼叫按钮应该易于操作,且适合患者手部操作。
2.接收器设备:医护人员需携带一个接收器设备,以便能够接收到患者的呼叫信息。
接收器设备应小巧方便携带,同时能够接收并显示出患者床位号、呼叫类型等关键信息。
3.基站设备:为了保证无线信号的可靠传输,需在病房中安装基站设备。
基站设备负责接收患者的呼叫信息,并将信息传输给医护人员的接收器设备。
二、软件设计:1.患者管理系统: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患者床位号,需要建立一个患者管理系统。
患者管理系统可以将患者床位号与呼叫按钮进行绑定,确保无线呼叫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患者的呼叫信息。
2.呼叫信息处理系统:将患者的呼叫信息传输给医护人员之前,需要对呼叫信息进行处理,以区分呼叫类型的紧急程度。
呼叫信息处理系统应具备自动识别呼叫类型的功能,例如紧急呼叫、普通呼叫等。
3.呼叫分配算法:医院内的医护资源有限,为了在患者呼叫时能够迅速分配医护人员进行响应,需要建立一个呼叫分配算法。
呼叫分配算法应根据医护人员的位置、工作状态和患者呼叫类型等因素,将呼叫信息分配给最合适的医护人员。
三、系统流程:1.患者按下床头的呼叫按钮。
2.呼叫按钮发送呼叫信息给基站设备。
3.基站设备接收到呼叫信息后,将信息传输给呼叫信息处理系统。
4.呼叫信息处理系统根据呼叫类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医护人员的接收器设备。
5.医护人员接收到呼叫信息,并根据信息中的床位号、呼叫类型等关键信息进行响应。
四、系统优势:1.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呼叫效率,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2.可根据不同的呼叫类型给予不同的响应优先级,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无线呼叫器安装指南

无线呼叫器安装指南一、观察客户店面格局,确定安装布局1、首先要了解服务人员的站位及在服务过程中的分工布局,接收器尽量安装在服务员集中的总台或是营业厅中收集视线较容易的墙壁上。
2、如果店面是分层管理,则尽量各层均安装一台接收器,以方便每层服务员均可看到自己楼层顾客的呼叫信息。
3、面的布局直接影响接收器安装的位置和安装数量:●直线型对称分布:一般将接收器置于各层总台或走廊墙壁上;●曲折分散型分布:如果营业面积不大,则将接收器安装在总服务台;如营业面积较大(大于40米的接收距离),则须考虑安装多台接收器,以便不同方向的雅间分开管理,并随之调整服务人员的站位,达到服务的快捷性。
●兼有直线分布、曲折分布:一般在直线分布的雅间走廊墙壁上单独安装一台接收器,而其他拐弯较多的区域,则考虑调整服务员的站位,将一台接收器置于雅间较密的区域,而此间的服务员在看到呼叫信息后及时通知其他站位的服务员,及时为顾客提供服务。
4、店面的营业面积直接影响接收器的安装数量:●分层面积在100平方米以内,服务人员一般站位分布在一楼总台或总台附近的店面,考虑只在总台安装一台接收器即可。
●分层面积在100-300平方米,服务人员分层管理,则须考虑每层各安装一台接收器。
●分层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且东西或南北走向的距离超出40米的雅间楼层,可根据墙体的阻碍性,考虑安装一台或多台接收器。
●分层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但属于大厅式无隔断的营业格局,只要接收器与所有呼叫器的直线距离不会超出60米,则安装一台接收器;如果考虑视线距离,可以安装两台接收器,以便服务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显示的呼叫号码。
●分层面积过大,东西南北的距离超出100米,则须考虑安装多台接收器。
二、影响接收距离的客观因素:1 、客户装修时安装了大型的机电设备或电源总控设备,安装接收器时尽量远离干扰体。
2、客户装修时布置了大型水池或海鲜坊等,安装接收器时尽量远离湿度较大的区域。
3、客户装修时安装了大型加温设备(如燃油炉),安装接收器时尽量远离此类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住院病人呼叫器的设计(1)设计一个8 床位的无线呼叫器,供医院住院病人(或静脉点滴病人)呼叫医护人员时使用;(2)病人可通过按动自己床边的按钮,向医护人员发出呼叫信号;(3)当有病人呼叫信号时,医护人员值班室设置的显示器可显示出该病人的床位编号,同时扬声器发出声音信号,提示值班的医护人员。
程序:#include<reg52.h> //大力学习倡导规范的模块化程序设计#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N 100#defineb 1sbit SCE=P0^0;sbit RST=P0^1;sbit DC=P0^2;sbit DIN=P0^3;sbit SCLK=P0^4;sbit ALARM=P0^7;bitsituation=0,wa1=0,wa2=0,wa3=0,wa4=0,wa5=0,wa6=0,wa7=0,wa8=0; uchar key1=0;uint second=0;uint i;char code Letter[26][6]={{0x00,0x24,0x54,0x54,0x78,0x40},//a 0{0x00,0x01,0x7F,0x44,0x44,0x38},//b 1{0x00,0x38,0x44,0x44,0x4C,0x00},//c 2{0x00,0x38,0x44,0x45,0x7F,0x40},//d 3{0x00,0x38,0x54,0x54,0x58,0x00},//e 4{0x00,0x48,0x7E,0x49,0x09,0x00},//f 5{0x00,0x74,0xAA,0xAA,0xA6,0x40},//g 6{0x41,0x7F,0x48,0x08,0x70,0x40},//h 7{0x00,0x48,0x7A,0x40,0x00,0x00},//i 8{0x00,0x40,0x88,0x7A,0x00,0x00},//j 9{0x42,0x7E,0x50,0x28,0x44,0x00},//k 10{0x00,0x00,0x42,0x7E,0x40,0x00},//l 11{0x04,0x7C,0x04,0x7C,0x04,0x78},//m 12{0x44,0x7C,0x44,0x04,0x78,0x40},//n 13{0x00,0x38,0x44,0x44,0x38,0x00},//o 14{0x00,0x84,0xFC,0xA4,0x24,0x18},//p 15{0x00,0x18,0x24,0xA4,0xFC,0x80},//q 16{0x00,0x44,0x7C,0x48,0x04,0x04},//r 17{0x00,0x48,0x54,0x54,0x24,0x00},//s 18{0x00,0x04,0x3E,0x44,0x20,0x00},//t 19{0x04,0x3C,0x40,0x44,0x7C,0x40},//u 20{0x04,0x1C,0x60,0x30,0x0C,0x04},//v 21{0x00,0x0C,0x70,0x1C,0x70,0x0C},//w 22{0x00,0x44,0x6C,0x10,0x6C,0x44},//x 23{0x84,0x9C,0x60,0x10,0x0C,0x04},//y 24{0x00,0x64,0x54,0x4C,0x44,0x00},//z 25};char code Number[10][6]={{0x00,0x7C,0x82,0x82,0x7C,0x00}, //0 小二字6*7{0x00,0x00,0x84,0xFE,0x80,0x00}, //1{0x00,0xC4,0xA2,0x92,0x8C,0x00}, //2{0x00,0x44,0x92,0x92,0x6C,0x00}, //3{0x00,0x30,0x28,0x24,0xFE,0x20}, //4{0x00,0x4E,0x8A,0x8A,0x72,0x00}, //5{0x00,0x7C,0x92,0x92,0x64,0x00}, //6{0x00,0x02,0xF2,0x0A,0x06,0x00}, //7{0x00,0x6C,0x92,0x92,0x6C,0x00}, //8{0x00,0x4C,0x92,0x92,0x7C,0x00} //9};static void delay(uint z){uint x, y;for(x=z;x>0;x--)for(y=110;y>0;y--);}void lcd5110_write_byte(uchar dat,uchar model) //向5110写入一个字节model=1写数据model=0写命令{uchar i;SCE=0;DC=model;for(i=0;i<8;i++){if(dat&0x80) DIN=1;else DIN=0;dat=dat<<1;SCLK=0;SCLK=1;}DC=1;SCE=1;DIN=1;}void lcd5110_write_point(uchar *dat,uint n) //向5110写入指定一维数组的n个字节{uchar i;SCE=0;DC=1;for(i=0;i<n;i++){delay(2);lcd5110_write_byte(*(dat+i),1);}}void lcd5110_write_point2(uchar *dat,uint n) //向5110写入指定的二维数组,这个二维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n个数字的一维数组{uchar i;DC=1;for(i=0;i<n;i++){delay(2);lcd5110_write_byte(*(dat+i),1);}}void lcd5110_write_address(uchar x,uchar y) //设置5110写数据的指针x指列《1-->84》y指行《1-->6》{uchar add_y=0x40,add_x=0x80;lcd5110_write_byte(0x20,0);x-=1;y-=1;add_x+=x;add_y+=y;lcd5110_write_byte(add_y,0);lcd5110_write_byte(add_x,0);}void lcd5110_init(void){RST=1; //复位可有可无/*===============================使用扩展指令==================================================== ============*/lcd5110_write_byte(0x21,0); /*功能设置“0010 0pdVH”pd=0 芯片工作V=0 DDRAM水平寻址H=0 使用基本指令pd=1 芯片处于掉电模式V=1 DDRAM垂直寻址H=1 使用扩展指令*/lcd5110_write_byte(0x04,0);//-->《0x04-->0x07》温度控制(类似与亮度度反比)“0000 01T1T2”对应着相应的温度系数lcd5110_write_byte(0x10,0);//-->《0x10-->0x17》设置偏置系统(类似与对比度反比)“0001 0 BS2 BS1 BS0”lcd5110_write_byte(0xC0,0);//-->《0x80-->0xff》写V op 到寄存器“1 V op6 V op5 V op4 V op3 V op2 V op1 V op0”/*===============================使用基本指令==================================================== ============*/lcd5110_write_byte(0x20,0);lcd5110_write_byte(0x0c,0); //《0x08》00显示空白设置显示配置“0000 1D0E”//《0x0c》10普通模式//《0x09》01开所有显示段//《0x0d》11反转印象模式lcd5110_write_byte(0x40,0); //《0x40-->0x45》6 设置RAM Y的地址“0100 0 Y2 Y1 Y0”第几行开始写lcd5110_write_byte(0x80,0); //《0x00-->0x53》84 设置RAM X的地址“1X6X5X4 X3X2X1X0”第几列开始写}void timer_init(){TMOD=0X01;TL1=0XFf;TH1=0Xdf;TR1=1;ET1=1;EA=1;}key_scan(){ uchar temp,num;/********************************************************** **************/P2=0xfe; //扫描第一行temp=P2;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delay(5);temp=P2;temp=temp&0xf0;while(temp!=0xfe){temp=P2;switch(temp){case 0xee:num=1; break;case 0xde:num=2; break;case 0xbe:num=3; break;}} temp=0xf0;}P2=0xfd; //扫描第二行temp=P2;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delay(5);temp=P2;temp=temp&0xf0;if(temp!=0xfd){temp=P2;switch(temp){case 0xed:num=4; break;case 0xdd:num=5; break;case 0xbd:num=6; break;}} temp=0xf0;}P2=0xfb; //扫描第三行temp=P2;temp=temp&0xf0;while(temp!=0xf0){delay(5);temp=P2;temp=temp&0xf0;if(temp!=0xfb){temp=P2;switch(temp){case 0xeb:num=7; break;case 0xdb:num=8; break;case 0xbb:num=9; break;}} temp=0xf0;}return num;}void blank_space(){lcd5110_write_byte(0x00,1); //空格lcd5110_write_byte(0x00,1);lcd5110_write_byte(0x00,1);lcd5110_write_byte(0x00,1);}void emergency(){blank_space();blank_space();blank_space();blank_space();blank_space();blank_space();blank_space();blank_space();}void write_ward(){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22],6); //ward 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0],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7],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3],6);}void title(){if(situation==0){lcd5110_write_address(4,1);blank_space();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0],6); //all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1],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1],6);blank_space();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3],6); //normal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4],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7],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2],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0],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1],6);blank_space(); blank_space(); blank_space();}else{ lcd5110_write_address(1,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8],6); //sos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4],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8],6);lcd5110_write_byte(0xa0,1);lcd5110_write_address(4,1);blank_space();write_ward();blank_space();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2],6); //calling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0],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1],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1],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8],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13],6);lcd5110_write_point2(Letter[6],6);if(wa1==1){lcd5110_write_address(22,6);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1],6);}if(wa2==1){lcd5110_write_address(28,6);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2],6);}if(wa3==1){lcd5110_write_address(34,6);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3],6);}if(wa4==1){lcd5110_write_address(40,6);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4],6);}if(wa5==1){lcd5110_write_address(46,6);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5],6);}if(wa6==1){lcd5110_write_address(52,6);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6],6);}if(wa7==1){lcd5110_write_address(58,6);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7],6);}if(wa8==1){lcd5110_write_address(64,6);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8],6);}}}void ward1(){lcd5110_write_address(4,2);if(situation==1&wa1==1&second>0&second<200)emergency();else{write_ward();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1],6); //显示ward1}}void ward2(){lcd5110_write_address(4,3);if(situation==1&wa2==1&second>200&second<400)emergency();else{write_ward();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2],6); //显示ward2}}void ward3(){lcd5110_write_address(4,4);if(situation==1&wa3==1&second>0&second<200)emergency();else{write_ward();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3],6); //显示ward3 }void ward4(){lcd5110_write_address(4,5);if(situation==1&wa4==1&second>200&second<400) emergency();else{write_ward();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4],6); //显示ward4}}void ward5(){lcd5110_write_address(44,2);if(situation==1&wa5==1&second>200&second<400) emergency();else{write_ward();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5],6); //显示ward5 }void ward6(){lcd5110_write_address(44,3);if(situation==1&wa6==1&second>0&second<200) emergency();else{write_ward();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6],6); //显示ward6}}void ward7(){lcd5110_write_address(44,4);if(situation==1&wa7==1&second>200&second<400) emergency();else{write_ward();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7],6); //显示ward7}}void ward8()lcd5110_write_address(44,5);if(situation==1&wa8==1&second>0&second<200) emergency();else{write_ward(); lcd5110_write_point2(Number[8],6); //显示ward8}}void state()//病情{if(key1==1) wa1=1;else if(key1==2)wa2=1;else if(key1==3)wa3=1;else if(key1==4)wa4=1;else if(key1==5)wa5=1;else if(key1==6)wa6=1;else if(key1==7)wa7=1;else if(key1==8)wa8=1;}void genxin(){ uint i;lcd5110_write_address(1,6);for(i=40;i--;i>1)blank_space();}void main(){timer_init(); //定时器初始化lcd5110_init();genxin();ALARM=1;while(1){if(key1!=0){ if(second>200) ALARM=0;if(second<200) ALARM=1;situation=1;state();}else situation=0;title();ward1();ward2();ward3();ward4();ward5();ward6();ward7();ward8();}}void timer1_int() interrupt 3 { second++;if(second==400)second=0;TL1=0XFf;TH1=0Xdf;key1=key_scan();}// all normal 病房一切正常// Ward1 Ward5// Ward2 Ward6// Ward3 Ward7// Ward4 Ward8//Ward calling 病房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