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01曹操《短歌行》(2022·山东/江苏卷)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2022·新高考2卷)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
1. 《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3. 《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4. 曹操《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两句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5. 曹操《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鹿鸣》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两句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
6.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7. 《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8. 《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9. 《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自比周公,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 《短歌行》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意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0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22·山东/江苏卷)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句中。
(亦可答“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2020年上海卷)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学生理解性默写

学生理解性默写1.理解性默写的定义理解性默写是一种通过书写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的方法。
通过默写,学生可以主动地回忆和运用所学内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
2.理解性默写的目的理解性默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默写,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并加以书写,这一过程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 提高记忆效果:默写要求学生回忆并书写知识点,这种重复的过程可以加强记忆效果,使学生更牢固地记住所学内容。
3.理解性默写的实施方法为了达到理解性默写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法的建议:- 确定默写的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研究进度,确定默写的内容。
可以选择重点知识点、重要概念或案例,以及相关的例题。
- 设计默写的形式: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形式。
- 定期进行默写练:理解性默写不仅可以用于课后复,还可以作为课堂中的一种自主研究活动,定期进行默写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 评估和反馈:及时评估学生的默写成绩,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
可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
4.默写练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理解性默写对学生研究效果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考试成绩:通过比对学生完成理解性默写练前后的考试成绩,评估默写对研究成绩的提升效果。
-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理解性默写的反馈意见和体验,了解他们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和研究效果。
5.注意事项在实施理解性默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默写内容和形式与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水平相匹配。
- 避免默写过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默写练的频率和难度。
-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完成默写练,避免过于紧张和压力过大。
-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默写的效果。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理解性默写方法,并及时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研究进步。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论语>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③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
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④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⑤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⑥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
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⑦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⑧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⑨逝者如斯: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
⑩不堪其忧: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1、《七律长征》中表现红军敢于藐视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的句子是, 。
2、《春望》一诗中以乐景写悲情的句子是:,。
3、《泊秦淮》一诗中通过形象化的议论针砭时弊的诗句是:
,。
4、《过零丁洋》一诗中利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
的心情的诗句是:,。
表现出诗人舍生取义生死观的诗句是:,。
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又显示转入梦境,表明作者忠
心报国之情思的诗句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
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7、《已亥杂诗》一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8、《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
句是:,。
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
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9、《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
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10、《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11、《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写唐军将士
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1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
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13、《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
,。
理解性默写 含答案

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的观点。
2、孔子日: “学而时习之”,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学不可以已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而唐人韩愈在《师说》中干脆否定了孔子“生而知之”的观点,他说“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_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7、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_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__,无以至千里”。
11、“蚓无爪牙之利,_筋骨之强_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用心躁也_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语文高考必背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

【高中14篇】1.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是有力的印证。
答案:学不可以已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劝学》中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的语句是:“,,”)答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通过广泛学习、经常省察自己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荀子的《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
”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句子是:“,;,。
”答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特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答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讽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就(用蚯蚓比喻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成功)的句子是:“,,,,。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理解性默写》课件

03
案例三
理解性默写文言文名篇
04
案例四
理解性默写古代散文
英语学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理解性默写英语单词和 短语
理解性默写英语句子和 段落
理解性默写英语语法结 构
理解性默写英语阅读材 料
其他学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理解性默写数学公式和定理
案例二
理解性默写物理公式和原理
案例三
理解性默写化学方程式和反应 原理
案例四
理解性默写历史事件和人物
感谢观看
THANKS
理解性默写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理解性默写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私塾教 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 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发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发 展,理解性默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逐渐融入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 方法。
02
理解性默写的技巧
理解原文
深入理解
在开始默写之前,首先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包括对文章的主题、结构、 逻辑关系以及重点内容的把握。通过理解原文,可以更好地记忆信息,避免在默 写过程中出现混淆或遗漏。
理解性默写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01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
等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性默写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02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包括地形地
貌、气候特点等,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
理解性默写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03
通过理解性默写,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公式、定理和解题
《理解性默写》ppt 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
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陋室铭》中以正反面结合手法表现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中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3、《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写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
“以物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以己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6、《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岳阳楼记》中,作者写“迁客骚人”登楼之“喜”的语句(或与“喜”相照应的语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8、《岳阳楼记》中,与“悲”相照应的语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9、《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月夜"景色的几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0、《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1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警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岳阳楼记》中,与“前人之述备矣”相照应的语句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6、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岳阳楼记》中“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9、《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醉翁亭记
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翁亭记》中概述滁州地理环境(或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3、《醉翁亭记》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晦明变化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醉翁亭记》中作者描绘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醉翁亭记》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醉翁亭记》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醉翁亭记》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醉翁亭记》中,描写滁人出游的语句是: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9、《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宴的语句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0、《醉翁亭记》中,描写众宾欢乐的语句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1、《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的语句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他国内政。
(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记承天寺夜游
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突出庭院景色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或主旨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爱莲说
1、《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来写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出淤泥于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爱莲说》中,借莲形象写君子心胸豁达,通晓事理,行为方正,德名远播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爱莲说》中,感慨真的隐士少,而趋炎附势、追逐富贵多的两句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爱莲说》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爱莲说》中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
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送东阳马生序
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很守信,人们愿意借书给他的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抄书之苦、勤学品质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5、《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从师之难的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嗜学的结果是: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求学之艰的:①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②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③住:寓逆旅。
④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8、《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原因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9、《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概括宋濂求学经历的句子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