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

合集下载

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框架

[总结与结论]
• 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的转化过程存在许多“噪音”,企业财务报 表难以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许多财务报表分析者一看到财务报 表,马上埋头分析起来。其实,这种分析方法并不科学。尽管企业财务报表 充满数字,但是,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逻辑却必须跳出繁杂琐碎的数字迷宫, 从企业经营活动透视财务报表,从财务报表回归企业经营活动,从而梳理企 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整体框架。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包括:(1)战略分析;(2)会计分析;(3) 财务分析;(4)前景分析。惟有如此,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者才能从“环境— 战略—行为—过程—结果”一体化的视野理解和把握“结果”,从而不仅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就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不能简单地 “就报表论报表”,否则,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者只能“不是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因此,应该转变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
陷。
3. 审计准则及行为可能 强化财务报表本身的 内在缺陷。
1、会计准则的局限性
• 会计用特有语言描述企业经济活动,导致将 难以通过会计准则描述的经济活动排除在会 计视野之外 • 同样是100亿的账面资产,为什么茅台一年可 以有40亿的净资产收益,而武钢现在连1亿都 赚不到?
• 茅台有几百年的酿造工 艺智慧,中国有上千年 的白酒文化的沉淀;并 且茅台还有特定的地理 环境要求,这相当于茅 台的资产里隐藏了一笔 巨大的、无形的资产。 • 武钢的产品很容易被复 制,技术壁垒薄弱,有 的账面资产可能还要打 个折扣。
利益冲突
• 思考:谁真正需要真实的会 计信息? • 外部大股东、独立董事、债 权人、投资者、客户、合作 伙伴、竞争对手、公司管理 咨询人员等
2.2 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 务报表 基于特定经

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长期应付款 • 准货币资金-有息负债 >0,没有偿债风险 • <0,有偿债风险
第三部分
看“应付预收”减“应收预付”差额,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
"应付预收"-"应收预付"
• "应付"指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 "预收"指预收款项、合同负债 金额越大,公司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话语权越强,竞争优势明显,行业地位越高 • "应收"指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 • "预付"指预付款项 金额越小,公司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话语权越强,竞争优势明显,行业地位越高 • "应付预收"-"应收预付" >0,说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无偿占用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资金,具有"两头吃"的能力 • <0,说明公司的资金被上下游公司无偿占用了,公司的竞争力较弱,竞争优势不明显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
看总资产,了解公司的实力和成长性
总资产的规模
• 总资产规模代表公司掌控的资源规模,代表公司的实力。 • 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出公司的行业地位,一般情况,总资产规
模排名第一的公司就是这个行业中的老大。 • 行业中总资产排名第一的公司,不一定是行业中最好的公司,
但一定是行业中很有影响力的公司。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是为了扩大在生产而进行的对内投资,主要影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的比值最好能长期维持在3%到60%之间 • 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比率大于100%,很可能意味着这家公司正在盲目扩张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比较大,但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增长,那么这家公司的风险就比较大

财务报告分析的框架结构(3篇)

财务报告分析的框架结构(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报告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

它有助于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报告分析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关注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以及资产质量。

(2)分析企业的负债结构,关注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以及负债质量。

(3)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2. 利润表分析(1)分析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2)计算毛利率、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

(3)分析企业的营业外收支,了解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2)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3)计算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充裕度等指标,评估企业的现金流稳定性。

三、财务比率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1)计算毛利率、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2)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情况,了解企业成本费用结构。

2. 偿债能力分析(1)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2)分析企业的债务结构,了解企业债务风险。

3. 运营能力分析(1)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

(2)分析企业的资产利用情况,了解企业资产运营效率。

4. 成长性分析(1)计算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成长性。

(2)分析企业的投资活动,了解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四、财务趋势分析1. 对比分析(1)对比企业不同年度的财务指标,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

(2)对比企业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财务指标,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财务分析框架

财务分析框架

财务分析框架I. 简介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和解读的过程。

它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评估企业的健康程度,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个用于财务分析的框架,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II.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以下是对每个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1.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和资金运作情况。

-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这个比率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 资本结构比率:资本结构比率 = 长期负债 / 资本结构。

这个比率可以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

- 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

这个比率可以评估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对利润表进行分析可帮助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 毛利率: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

这个比率可以衡量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

- 净利率: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这个比率可以衡量企业的净利润相对于销售收入的比重。

- 资本回报率:资本回报率 = 净利润 / 资本结构。

这个比率可以评估企业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和经营活动的稳定性。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了企业从正常运营活动中获得的现金净流入或净流出情况。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了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时获得或支付的现金净流入或净流出情况。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了企业进行筹资活动时获得或支付的现金净流入或净流出情况。

财务分析逻辑框架解析

财务分析逻辑框架解析

财务分析逻辑框架解析1. 引言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关键的环节,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进而做出决策。

而财务分析的逻辑框架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本文将对财务分析逻辑框架进行解析。

2. 财务分析逻辑框架的基本要素财务分析逻辑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2.1.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2.2.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对财务报表信息的综合分析,主要包括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

比率分析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等,来评估企业的偿付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趋势分析通过比较多个时期的财务报表数据,来观察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和参照同行业或竞争对手的财务指标数据,来衡量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水平。

2.3. 财务比较与解释财务比较与解释是对财务指标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对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

在财务比较与解释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财务指标的解释不应仅局限于单一指标的绝对数值,还应考虑和分析其与其他财务指标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3. 财务分析逻辑框架的应用财务分析逻辑框架可以用于多个方面的应用,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外部的投资决策。

3.1.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财务分析逻辑框架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帮助管理层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决策。

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成本结构和利润增长潜力,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经营决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2. 外部投资决策在外部投资决策中,财务分析逻辑框架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价值,从而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1. 前言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工具。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运用财务工具和方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风险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包括了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目标、原则和步骤等内容。

2.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财务报表分析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分析师查找证据和指导合理的决策。

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包括:2.1.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对财务报表中同一项目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动情况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及趋势。

横向分析的基本步骤是:收集历史财务报表资料、计算财务指标、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

2.2. 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对财务报表中不同项目在同一时间点的数值进行比较,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利用比率或绝对数方式,进行各种财务指标比较,以了解企业不同经营方面的关系,揭示可行的经营方向。

纵向分析的基本步骤是:挑选相关的财务指标、计算财务指标、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

2.3.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将企业与同行业企业、行业平均水平、过去的企业数据等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水平,揭示企业的优缺点以及机会和威胁。

比较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确定适当的比较对象、确定要比较的财务指标、计算财务指标、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

2.4. 专项分析专项分析是指针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的分析,旨在解决特定的经营问题和提高决策效果,常采用成本效益分析、财务预测等方法。

专项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确认分析对象、定义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3.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包括了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成本和收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目标包括:3.1. 确定经营清晰方向经济环境动态变化,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和各种风险,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梳理经营清晰方向。

财务分析框架

财务分析框架

财务分析框架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会计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系统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投资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的过程。

财务分析框架是财务分析的基本结构和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提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财务报表分析是根据企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2. 利润表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利润表,了解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以及利润水平和赢利能力。

3. 现金流量表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偿债能力。

二、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指标。

财务比率分析通过计算和比较一系列财务比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性和运营效率。

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1. 盈利能力比率:如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用来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赢利能力。

2. 偿债能力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负债比率,用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3. 流动性比率:如现金比率和速动比率,用来评估企业的流动性和短期债务偿还能力。

4. 运营效率比率:如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用来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资产利用效率。

三、财务预测和分析财务预测和分析是通过对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预测、推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财务预测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制定决策和计划,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

财务预测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财务指标趋势分析:通过对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观察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经营预算编制: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经营预算,规划企业未来的财务目标和经营计划。

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层次分析框架

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层次分析框架

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层次分析框架吴革张亚东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的范博宏教授提出了研究企业的“top-down”式研究框架,即好的研究不应该直接将研究视野局限于企业,而应该从国家制度背景(包括法律制度、政府、社会等)、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出发,从上到下进而聚焦于企业,换言之,应该在更广的视角下研究企业相关问题。

本文将“top-down”的研究框架具体应用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提出企业财务报表的三层次分析框架:宏观——行业——企业。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宏观层次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中国很多著名的败局竟集中地发生在某些年份中,成为了很独特的“崩塌之年”。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就有三个这样的年份,它们分别是1998年、2004年和2008年。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市场萎缩,1998年,秦池、巨人、南德、三株、亚细亚等企业现金流断裂;2004年,在由能源危机而引发的经济调控中倒下了铁本、顺驰、德隆、托普和科龙等企业;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倒下了太子奶、江龙、南望等企业。

从“崩塌之年”的众多败局案例中不难看到,中国企业的兴衰与宏观环境的变换及经济政策的变动有着十分密切而微妙的关系。

宏观经济研究日益受到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财务报表分析首先强调的是基本面分析。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不可能背离宏观经济大势。

在基本面分析中,分析师往往会通过分析宏观政策的演变来研究经济大势对各行业的影响,进而挖掘出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

这一过程中,宏观研究的逻辑与预判正确与否,对于行业和公司研究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政策导向的特征。

中国作为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经济中的国有成分比较高,政策作为看得见的手,通过宏观调控等措施,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例如,五粮液(000858)的关联交易在市场中是相当有名的。

这是因为五粮液集团是四川省国资委下属企业,省政府对其有着严格的经济考核指标,对上市公司却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发展-2000

房地产行业应如何确认收入?



1929年大危机 买方市场、个性化 产品成本控制的重点从制造阶段转向研发和营销阶 段。 作业成本和目标成本 社会人,控制客体

成本控制战略
• 顾客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战略

20世纪80年代 顾客使用成本上升 降低和控制顾客使用成本 自动化、信息化 决策人,控制主体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运动的推动 买方市场,个性化和绿色化 研发、制造、营销、使用和废弃 生态人,控制主体

预测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

Dell 公司
• 1984 年创立 • 1998年成为成为世界第四大PC制造商 • 2002年度

销售收入 35.4 billion 净利润2.12 billion
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

Dell 公司低成本竞争战略
• Direct sell • Made-to-order manufacture • Telephone-based and Third-party service • Low accounts receivable • Focused on R$D
• 社会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Accounting for sales
销售业务

一项完整的销售业务包括那些环节?
销售业务

截止2004 年12 月31 日,APEX 公司对本公司 的欠款为463,814,980.60美元。根据本公司与 APEX 公司签订的相关协议,本公司估计APEX 公司所欠本公司货款尚能收回150,000,000 美 元, 按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 313,814,980.60 美元折合人民币 2,597,289,686.94 元。该项会计估计变更对 2004 年的利润总额的影响数270,235,192.39 美元,折合人民币2,236,601,569.80 元。

分期付款销售
• 收到现金时确认为收入





借:分期付款销售应收款 贷:分期付款销货收入 借:分期付款销售成本 贷:存货 借:银行存款 贷:分期付款销货应收款 借:分期付款销售收入 贷:分期付款销货成本 递延分期付款销售毛利 借:递延分期付款销售毛利 贷:已实现分期付款销售毛利
国佳实业-97

附有退货权条款的收入确认
• 退货权消失时确认为收入 • 销售时预计退货率,确认可能实现的收入

分期付款销售
• 收到现金时确认为收入

委托代销
• 委托商品销售于第三方时

附有退货权条款的收入确认
• 退货权消失时确认为收入 • 销售时预计退货率,确认可能实现的收入




借:应收帐款 贷:存货 递延销售毛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借:存货 递延销售毛利 贷:应收帐款(银行存款) 借:销售成本 递延销售毛利 贷:销售收入
向第一大股东软 96,000,000 件
其他收入
36,503,951
36,503,951
394,703,951
8,658,517
1,409,398,517
主营业务收入合 490,703,951 计

Notes to sales from core business • 公司一子公司--北京国软科技有限公司在 1997年12月份取得软件销售的预收货款9,600 万元,原列入1997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根据 中国证监查字[1998]82号文件精神,按照股 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公司决定修 改上述1997年度错误的会计处理,将该应作为 1997年末预收货款、至本年度方实现的软件销 售收入予以调整,致使1997年全年度的合并主 营业务收入和合并利润总额分别调减9,600万 元和4,880万元,而本年度的合并主营业务收 入和合并利润总额分别调增9,600万元和4, 880万元。此外,主营业务成本等也作了相应的 调整。

收到货款是否可以确认收入? 软件开发何时确认收入?
• 正式发票已开出、1997年底已收到销售货款 9600万元、且协议约定软件的所有权已发生转 移,是否可以确认为97年度软件开发收入?

按照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软件产品 的开发销售应归属于提供劳务的范畴,是 要到该软件开发完成后(即1998年度)才 能确认收入。
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

行业分析
• 现实和潜在的竞争程度
Public utility 0.15
0.08
行业均值 (2002) Cash/total assets
Inventory/total assets
Commercial 0.16
0.14 0.12 0.49 0.92
Real estate 0.11
5.8 billio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7 days 22.00% -4.8 billion
9.9 billion
58 days 47.00%
资产负债表

资产案例:
• Lucent Technologies 调整
balance sheet 存货 股东权益 income statement 管理费用 净利润
资产 -500


由于对财务政策及法规掌握不深,运用不当,以 及未及时掌握有关政策法规的变化,造成公司将 本应在98年确认的软件出口业务收入提前确认, 从而受到了中国证监会证监查字[1998]82号文 件的查处,这对公司产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 影响。这种对资产重组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而造成 的后果与教训是相当深刻而惨痛的。 重大事项披露: • 公司1997年报部分内容接受中国证监会调查, 调查结果认定公司下属子公司北京国软科技有 限公司1997年度部分利润属提前确认(详见 《上海证券报》1998年11月13日公司的公告)。

2004年度
• 净利润-3,681,120,380.21, • 净资产收益率-32.59%
收入实现原则

收入的确认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 赚取收入的过程实质上已经完成,如已经提供 服务或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 • 已经收到货款,或虽未收到货款,但根据商业 惯例或契约规定已经取得其他索取权的法定权 利。
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
• 会计准则 • 判断和估计差错 • 经理人员的会计选择权

会计分析的步骤
• • • • • • 识别关键会计政策 评估会计弹性 评估经理人员的会计选择 评估信息披露的质量 识别潜在的疑点(red flags) 会计调整
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

财务分析
• 偿债能力 • 盈利能力 • 资本营运能力

1997年业绩
•1997子公司北京国软共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5, 420万元,税后净利润6,130.27万元,其中: 电子商务数据库软件开发与销售,营业收入 9,600万元,营业利润6,100万元;

饲料在线交易网络:营业收入35,820万元,营 业利润66.11万元。

•根据本公司持有其80%股份, 公司共取得利润 4904.22万元。
负债和权益 -500
+500 -500
成本控制战略

成本控制涵盖的范围 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与企业组织结构

成本控制战略
• 制造成本控制战略


18世纪30年代开始的英国产业革命, 卖方市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了以泰勒为代表的标准生产 成本控制 经济人,控制客体
• 企业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战略
27,737,365
4,050,097 847,189 0.53
490,703,951
48,518,841 44,886,727 19.69
394,703,951
-12,481,158 1,940,554 1.08
1,409,398,517
152,758,202 114,062,916 39.21

96 总资产 净资产 345,555,008 159,164,873
97(97报告) 592,591,501 227,956,626
97(98调整后) 98 627,591,501 179,156,626 774,880,127 290,929,854
主营业 务收入
营业利 润 净利润 ROE (%)

如何确认收入
• 售后回购 • 附有退货条款的销售 • 分期付款销售

售后回购:
• 判断其实质是真正的销售业务还是融资业务? • 是否确认收入,应视是否符合收入实现原则, 即商品所有选择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 移以及销售方是否放弃对商品的控制权,应根 据回购协议判断。

销售方承诺在销售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回购; 销售方有回购权; 购买方有要求销售方回购的选择权。
4.39 6.18% 社会服务 综合 7.32 6.29 4.63 4.83
批发 农牧渔 零售 MD营业利 润/净资产 4.24 3.92 6.22 6.07
MD净利润/ 净资产
造纸印 食品 刷 饮料
运输仓储 建筑业 7.88 6.79 3.43 6.42
MD营业利 润/净资产
MD净利润/ 净资产
6.82 5.90
传播 采掘业 文化
电气 水
石油化学 房地产
其它制 造业
机械
15.57
10.14
3.18
1.85
8.41
6.47 纺织 7.13 5.77 电子 5.57 4.49
6.33
6.87
2.83
2.23 金属非 金属 7.64 6.56 医药生 物 7.67 6.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