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在京杭运河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京杭运河南、北段航运条件的差异,并根据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满足需要的最少档次、各航道等级船型协调性、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和交通行业标准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种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制定。制定中充分考虑了已有的研发成果。

本尺度系列的制定及实施,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及解释。

1.通则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一般要求 (4)

1.4定义 (4)

2.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干散货船 (5)

2.1 范围 (5)

2.2 主尺度系列 (5)

3.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油船 (7)

3.1 范围 (7)

3.2 主尺度系列 (7)

4.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驳船(队) (8)

4.1 范围 (8)

4.2 顶推船队主尺度系列 (8)

4.3 拖带船队主尺度系列 (9)

5.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集装箱船 (11)

5.1 范围 (11)

5.2 主尺度系列 (11)

6.附录一 (12)

7.附录二 (12)

1.通则

1.1 目的

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保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2 适用范围

1.2.1 本尺度系列适用于航行京杭运河的内河干散货船、油船、顶推船(队)、拖带船(队)和集装箱船等标准船型。

1.2.2 对于多用途船舶,其主要尺度可参照主要货种所对应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执行。

1.3 一般要求

1.3.1 1.2条涉及之船型,其平面尺度应符合本尺度系列规定的总长、总宽的要求。

1.3.2船东可在满足现行法规和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市场需求和航道特点,对船舶设计吃水和型深进行适当调整,所选取的设计吃水应充分考虑航道的限制。船舶设计应充分考虑桥梁及水上过江电缆对船高的限制。

1.3.3 本尺度系列中主机功率范围是按单船深静水航速不低于11km/h、船队不低于8km/h推荐,在满足船舶(队)航行安全的前提下,船东可根据实际自行优化配置。

1.3.4按本尺度系列设计的船舶应符合主管机关对京杭运河航道和船舶的有关管理规定及京杭运河技术法规和规范的有关规定。

1.3.5对于“主尺度系列”未覆盖的特殊船型尺度,应按程序上报交通部批准。

1.4 定义

本尺度系列采用定义如下:

总长——指船体(包括永久性固定结构在内的)最前端至最后端间垂直于舯站面方向量度的距离。

符号:L OA

总宽——从一舷到另一舷垂直于中线面方向量度(量至船壳外板、护舷材或缘饰材的外侧)的最大距离。符号:B OA

设计载货量——设计吃水下,允许装载货物的重量,不含燃料、淡水、食物、船员、旅客等重量。

2.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干散货船

2.1 范围

本主尺度系列规定了航经京杭运河的内河干散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2.2 主尺度系列

应符合表1的要求。

2. 表列标准船型系采用平板型护舷材。对于京杭运河南段500载货吨级及以下船舶若采用半圆型护舷材或其它非平板型(仅限于现有船)护舷材,其总宽在表列尺度的基础上可增加的最大值为:

载货吨级<300 不超过300mm;

300≤载货吨级≤500 不超过400mm。

3.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油船

3.1 范围

本主尺度系列规定了航经京杭运河的内河油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3.2 主尺度系列

应符合表2的要求。

4.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驳船(队)

4.1 范围

本主尺度系列规定了航经京杭运河的内河顶推船队和拖带船队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4.2 顶推船队主尺度系列

推驳船应符合表3的要求。

典型顶推船队主要参数见表4:

4.3 拖带船队主尺度系列

拖驳船应符合表5的要求。

典型拖驳船队主要参数见表6:

5.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集装箱船

5.1 范围

本主尺度系列规定了航经京杭运河的内河集装箱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5.2 主尺度系列

应符合表7的要求。

超过所推荐载箱量时,应满足规范和法规的相应要求。

2.若实际装载货箱重量大于或小于14吨/TEU时,其载箱量会发生变化,此时应满足规范和法规的相应要求。

3.若装载特种箱、非标箱时,其有关要求应予特殊考虑。

4.主机总功率范围为参考值,对应于主要参数的上下限。

6.附录一

现有推船优秀船型见附表1。

附表1 京杭运河推船优秀船型主尺度

7.附录二

现有拖船优秀船型见附表2。

附表2 京杭运河拖船标准船型主尺度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前言 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在京杭运河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京杭运河南、北段航运条件的差异,并根据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满足需要的最少档次、各航道等级船型协调性、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和交通行业标准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种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制定。制定中充分考虑了已有的研发成果。 本尺度系列的制定及实施,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及解释。 目录

1.通则 1.1 目的 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保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2 适用范围 1.2.1 本尺度系列适用于航行京杭运河的内河干散货船、油船、顶推船(队)、拖带船(队)和集装箱船等标准船型。 1.2.2 对于多用途船舶,其主要尺度可参照主要货种所对应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执行。 1.3 一般要求 1.3.1 1.2条涉及之船型,其平面尺度应符合本尺度系列规定的总长、总宽的要求。 1.3.2船东可在满足现行法规和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市场需求和航道特点,对船舶设计吃水和型深进行适当调整,所选取的设计吃水应充分考虑航道的限制。船舶设计应充分考虑桥梁及水上过江电缆对船高的限制。 1.3.3 本尺度系列中主机功率范围是按单船深静水航速不低于11km/h、船队不低于8km/h推荐,在满足船舶(队)航行安全的前提下,船东可根据实际自行优化配置。 1.3.4按本尺度系列设计的船舶应符合主管机关对京杭运河航道和船舶的有关管理规定及京杭运河技术法规和规范的有关规定。 1.3.5对于“主尺度系列”未覆盖的特殊船型尺度,应按程序上报交通部批准。 1.4 定义 本尺度系列采用定义如下: 总长——指船体(包括永久性固定结构在内的)最前端至最后端间垂直于舯站面方向量度的距离。 符号:L OA 总宽——从一舷到另一舷垂直于中线面方向量度(量至船壳外板、护舷材或缘饰材的外侧)的最大距离。符号:B OA 设计载货量——设计吃水下,允许装载货物的重量,不含燃料、淡水、食物、船员、旅客等重量。 2.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干散货船 2.1 范围 本主尺度系列规定了航经京杭运河的内河干散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2.2 主尺度系列 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京杭运河干散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

关于发布《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修订内容的公告 交通部公告2006年第47号 日期:2007-01-11 为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规范大型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推动港口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我部组织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进行了修订,修订成果业经审查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度部分)中“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同时废止。本次修订内容与《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的保留部分配套使用。 “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解释。 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 设计船型尺度(m) 船舶吨级 DWT(t)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 载箱量(TEU) 1000(1000~2500)9015.4 6.8 4.8≤200 3000(2501~4500)10617.68.7 5.8201~350 5000(4501~7500)12119.29.2 6.9351~700

10000(7501~12500)14122.611.38.3701~1050 20000(12501~27500)18327.614.410.51051~1900 30000(27501~45000)24132.319.012.01901~3500 50000(45001~65000)29332.321.813.03501~5650 70000(65001~85000)30040.324.314.05651~6630 100000(85001~115000)34645.624.814.56631~9500 120000(115001~135000)36745.627.215.09501~11000 150********.430.216.511001~12500 注:1、DWT系指船舶载重量(t),TEU系指2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 2、集装箱码头设计标准以船舶吨级(DWT)对应的设计船型尺度为控制标准,其载箱量为参考值。 3、150000t集装箱船的船型尺度和载箱量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157515t),供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知识学习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在京杭运河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京杭运河南、北段航运条件的差异,并根据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满足需要的最少档次、各航道等级船型协调性、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和交通行业标准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种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制定。制定中充分考虑了已有的研发成果。 本尺度系列的制定及实施,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及解释。

1.通则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一般要求 (4) 1.4定义 (4) 2.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干散货船 (5) 2.1 范围 (5) 2.2 主尺度系列 (5) 3.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油船 (7) 3.1 范围 (7) 3.2 主尺度系列 (7) 4.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驳船(队) (8) 4.1 范围 (8) 4.2 顶推船队主尺度系列 (8) 4.3 拖带船队主尺度系列 (9) 5.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集装箱船 (11) 5.1 范围 (11) 5.2 主尺度系列 (11) 6.附录一 (12) 7.附录二 (12)

1.通则 1.1 目的 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保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2 适用范围 1.2.1 本尺度系列适用于航行京杭运河的内河干散货船、油船、顶推船(队)、拖带船(队)和集装箱船等标准船型。 1.2.2 对于多用途船舶,其主要尺度可参照主要货种所对应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执行。 1.3 一般要求 1.3.1 1.2条涉及之船型,其平面尺度应符合本尺度系列规定的总长、总宽的要求。 1.3.2船东可在满足现行法规和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市场需求和航道特点,对船舶设计吃水和型深进行适当调整,所选取的设计吃水应充分考虑航道的限制。船舶设计应充分考虑桥梁及水上过江电缆对船高的限制。 1.3.3 本尺度系列中主机功率范围是按单船深静水航速不低于11km/h、船队不低于8km/h推荐,在满足船舶(队)航行安全的前提下,船东可根据实际自行优化配置。 1.3.4按本尺度系列设计的船舶应符合主管机关对京杭运河航道和船舶的有关管理规定及京杭运河技术法规和规范的有关规定。 1.3.5对于“主尺度系列”未覆盖的特殊船型尺度,应按程序上报交通部批准。 1.4 定义 本尺度系列采用定义如下: 总长——指船体(包括永久性固定结构在内的)最前端至最后端间垂直于舯站面方向量度的距离。 符号:L OA 总宽——从一舷到另一舷垂直于中线面方向量度(量至船壳外板、护舷材或缘饰材的外侧)的最大距离。符号:B OA 设计载货量——设计吃水下,允许装载货物的重量,不含燃料、淡水、食物、船员、旅客等重量。

内河船型标准化船舶拆解改造协议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 的下载 内河船型标准化船舶拆解改造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内河船型标准化船舶拆解改造协议 书 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年月日 合同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 (示范文本) 甲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乙方(船舶所有人):

为落实〈〈“十二五”期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加快落后船型拆解、改造,促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经双方商定,特订立本协议书。 一、乙方现有内河船舶,船名为: ,船舶登记号为 建成日期为年月日,船舶总吨为 ,船舶类型 为。 二、乙方定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按以下 方式对上述船舶进行拆解/改造。 仁在船舶修造厂,将船舶拆解; 2 ?按照现行规范的要求,在船舶修造厂将船舶改造,加装生活污水处理 装置/生活污水贮存舱(柜); 3. 在船舶修造厂 ,将单壳油轮(单壳化学品船) 改造为双壳船。 三、甲方为支持和鼓励乙方拆解/改造船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乙方拆解 /改造的船舶 给予政府资金补助,政府补贴额按《船舶提前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计算。 四、乙方如有下列彳亍为之一的,甲方有权取消乙方享受补助资格,收回已发放全部补助,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罚: 1 ?乙方提供虚假材料

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运输船舶 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目录 1通则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一般要求 (1) 1.4定义 (2) 1.5生效、适用及解释 (2) 2京杭运河、沙颍河-淮河干线过闸干散货船、液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3) 3 京杭运河、沙颍河-淮河干线过闸驳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4) 4京杭运河、沙颍河-淮河干线过闸集装箱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4)

前言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构建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必备要素,也是内河水运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前期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已有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组织有关单位制(修)订了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通航技术条件、各航道的差异性、干支流的相通性等因素,遵循船型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尽可能简化尺度系列档次,兼顾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行业政策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研究制(修)订。 本尺度系列的制(修)订和实施,旨在进一步规范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提高航运基础设施的通航效能,促进船舶技术进步和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负责管理及解释。重大事项报交通运输部批准。

1通则 1.1目的 为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特制(修)订《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以下简称本尺度系列)。 1.2适用范围 1.2.1本尺度系列适用于通过京杭运河、沙颍河-淮河干线船闸的干散货船、液货船(包括化学品船、油船)、驳船、集装箱船等运输船舶,不适用于船舶经营范围内无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的运输船舶和工程船、航运支持系统船等非运输船舶。 1.2.2 过闸多用途船舶主尺度,按照主要运输货品种类所对应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执行。 1.3一般要求 1.3.1 本尺度系列包含过闸运输船舶航行区域、所载主要货类及船型序列等信息提示。除另有说明外,用户可根据需求按船舶种类、船型名称,选取相应的船舶主尺度。 1.3.2 京杭运河、沙颍河-淮河干线过闸船舶主尺度应满足本尺度系列总长、总宽的有关规定。 1.3.3 本尺度系列所列出的设计吃水为参考值,用户所选取的设计吃水应充分考虑航道、船闸的限制条件。 1.3.4 用户确定船舶高度时,应充分考虑航道、船闸、桥梁及水上过江电缆等对船舶高度的限制。 1.3.5 需在其他水域航行的过闸船舶,其主尺度还应满足相关水域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的要求。 1.3.6 船舶(队)营运航速应不低于预定航程水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速,且应满足海事部门对最低对岸航速的要求。在满足船舶(队)航行安全的前提下,用户可根据实际优化配置主机功率。 1.3.7 按本尺度系列设计的船舶应满足《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2年第13号)。 1.3.8 按本尺度系列设计的船舶应符合主管部门及相应法规、规范的有关规定。 1.3.9 按本尺度系列建造的船舶应符合中国造船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船舶的主尺度偏差-总长及总宽允许偏差范围为:?L/1000mm及?B/1000mm。 1.4定义 本尺度系列采用定义如下: 总长—指船体(包括永久性固定结构在内的)最前端至最后端间垂直于舯站面方向量度的距离。

船型设计尺度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 度部分) 附录A设计船型尺度 A.0.1杂货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货物滚装船、汽车滚装船、客货滚装船、散装水泥船、化学品船、液化气(LPG或LNG)船、客船和渡船的设计 船型尺度可分别按表A.0.1-1~表A.0.1-12确定。 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1 船舶吨级DWT(t) 设计船型尺度(m) 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 1000(1000~1500)8512.37.0 4.3 2000(1501~2500)8613.57.0 4.9 3000(2501~4500)10816.07.8 5.9 5000(4501~7500)12418.410.37.4 1万(7501~11500)14622.013.18.7 15000(11501~16500)15723.313.69.6 2万(16501~22000)16625.214.110.1 3万(22001~35000)19227.615.511.0 4万(35001~55000)20032.219.012.3注:①DWT系指船舶载重量(t); ②多用途码头设计船型尺度可按相应吨级的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选取。 散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2 船舶吨级DWT(t) 设计船型尺度(m) 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 2000(1501~2500)7814.3 6.2 5.0 3000(2501~4500)9616.67.8 5.8 5000(4501~7500)11518.89.07.0 1万(7501~12500)13520.511.48.5 15000(12501~17500)15023.012.59.1 2万(17501~22500)16425.013.59.8 35000(22501~45000)19030.415.811.2 5万(45001~65000)22332.317.912.8 7万(65001~85000)22832.319.614.2 10万(85001~105000)25043.020.314.5 12万(105001~135000)26643.023.516.7 15万(135001~175000)28945.024.317.9 20万(175001~225000)31250.025.518.5

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2012年第69号)

附件 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目录 1通则 (2) 1.1目的 (2) 1.2适用范围 (2) 1.3一般要求 (2) 1.4定义 (3) 1.5生效、适用及解释 (3) 2.长江水系过闸干散货船、液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4) 3长江水系过闸驳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7) 4 长江水系过闸集装箱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7) 5长江干线过闸滚装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0) 6 湘江过闸自航自卸砂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0)

前言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构建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必备要素,也是内河水运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前期推进长江水系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已有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组织有关单位制(修)订了长江水系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通航技术条件、各航道的差异性、干支流的相通性等因素,遵循船型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尽可能简化尺度系列档次,兼顾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行业政策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研究制(修)订。 本尺度系列的修订和实施,旨在进一步规范长江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提高航运基础设施的通航效能,促进船舶技术进步和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负责管理及解释。重大事项报交通运输部批准。

1通则 1.1目的 为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特制(修)订《长江水系通过枢纽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以下简称本尺度系列)。 1.2适用范围 1.2.1本尺度系列适用于通过长江水系船闸、升船机等通航建筑物(不含三峡升船机)的内河干散货船、液货船(包括化学品船、油船)、驳船、集装箱船、滚装货船等运输船舶,不适用于船舶经营范围内无船闸、升船机等通航建筑物的运输船舶和工程船、航运支持系统船等非运输船舶。 1.2.2 通过船闸、升船机的多用途船舶主尺度,按照主要运输货品种类所对应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执行。 1.3一般要求 1.3.1 本尺度系列包含过闸运输船舶航行区域、所载主要货类及船型序列等信息提示。除另有说明外,用户可根据需求按船舶种类、船型名称,选取相应的船舶主尺度。 1.3.2 长江水系通过船闸、升船机等通航建筑物(不含三峡升船机)船舶主尺度应满足本尺度系列总长、总宽的有关规定。 1.3.3 本尺度系列所列出的设计吃水为参考值,用户所选取的设计吃水应充分考虑航道、通航建筑物的限制条件。 1.3.4 用户确定船舶高度时,应充分考虑航道、通航建筑物、桥梁及水上过江电缆等对船舶高度的限制。 1.3.5 需在其他水域航行的过闸船舶,其主尺度还应满足相关水域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的要求。 1.3.6 船舶(队)营运航速应不低于预定航程水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速,且应满足海事部门对最低对岸航速的要求。在满足船舶(队)航行安全的前提下,用户可根据实际优化配置主机功率。

船型设计尺度及参数

附录A 设计船型尺度及其他参数 A.0.1杂货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货物滚装船、汽车滚装船、客货滚装船、散装水泥船、化学品船、液化气(LPG或LNG)船、客船和渡船的设计船型尺度可分别按表A.0.1-1~表A.0.1-12确定。 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1 注:①DWT系指船舶载重量(t); ②多用途码头设计船型尺度可按相应吨级的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选取。 散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2

注:350000t散货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364767t),供参照使用。

油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3 注:450000t油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441893t),供参照使用。 集装箱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4

注:①DWT系指船舶载重量(t),TEU系指2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 ②集装箱码头设计标准以船舶吨级(DWT)对应的设计船型尺度为控制标准,其载箱量为参考值; ③200000吨级集装箱船的吨级范围上限暂为200000t,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 200000t,载箱量为18000TEU)。 货物滚装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5 注:50000t货物滚装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53498t),供参照使用。 汽车滚装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6 注:①GT系指船舶总吨,即2.83m3船舶容积为1总吨; ②载车数按普通轿车计算。 客货滚装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7

注:70000GT客货滚装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为75027GT),供参照使用。 散装水泥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8 化学品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9 注:100000t化学品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105830t),供参照使用。 液化气(LPG或LNG)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10

《川江及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修订版)

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2018年修订版) 前言 《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自2004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地利用率、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显著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推进川江及三峡库区船型标准化工作,根据《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纲要》地要求,在分析和总结《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实践经验地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对原主尺度系列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系列标准中有关定义及要求,对船舶种类及相关要素进行了调整,并基于运输需求地变化和航道、通航设施条件地改善,对船型主尺度进行了补充.

目录 1.通则1 1.1目地1 1.2适用范围1 1.3一般要求1 1.4定义1 1.5生效、适用及解释2 2.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干散货船3 2.1范围3 2.2主尺度系列3 3.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液货船<包括油船、化学品船)4 3.1范围4 3.2主尺度系列4 4.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驳船5 4.1范围5 4.2主尺度系列5 5.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集装箱船6 5.1范围6 5.2主尺度系列6 6.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客滚船7 6.1范围7 6.2主尺度系列7 7.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滚装货船<商品汽车运输船)8 7.1范围8 7.2主尺度系列8 8.川江及三峡库区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普通客船9 8.1范围9 8.2主尺度系列9 附录 条款简要说明10

船舶主尺度确定

3船舶主要要素的确定 3.1船舶主尺度初估 3.1.1船长(Loa&Lpp) 船长L是表征船舶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⑴浮力 L的增减,对排水量的影响很大。当船的各部分重量之后大于排水量时,可以通过加大L来解决重量与浮力的平衡问题,但影响的面较广。 ⑵航速 L对船舶阻力有较大影响,在不同的傅劳德数Fn下,Rt及Rr 占总阻力的百分数是变化的。在对Fn﹤0.25~0.30的低速船舶,可以考虑不使阻力激烈增加而经济上有利的经济船长Le的概念。 ⑶总布置包括舱容和甲板面积两个方面,L选小了,布置不下;L选太大了又不紧凑。所以存在一个满足容积及甲板面积要求的适度L。 ⑷操纵性加大L将使船舶全速回转时的直径加大,并使船在曲折和狭窄的航道中航行增加困难,但有利于保持航向稳定性。 ⑸经济性这里主要是指船体重量等变化引起的船造价的增减。增加L将导致船体钢料等重量又加大的增加,如要保持船有相同的载重量,则船的排水量将加大,造价及相应的费用增加。同时,L的大小又将使船的快速性能不同,会影响到船舶的运营成本。 另外,船长的大小对耐波性、抗沉性和总纵强度等方面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本船设计过程中,船长的确定主要包括总长度Loa和垂线间长Lpp。我们通过型船的一些统计,得出来总长与垂线间长一般有以下关系

图3-1 Lpp与Loa线性关系 y = 0.9795x - 6.5939 R2 = 0.9957 (3-1)这是一组线性相关度非常高的数据,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线性回归公式,来估算出垂线间长。故在任务书给定总长为75米级时,不妨就取Loa=75m,则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垂线间长Lpp=66.87m。 3.1.2型宽B 在满足船宽尺度限制的条件下,选择船宽时首先考虑的基本因素是:浮力,总布置(舱容及布置地位)和初稳性高(上,下限要求)。最小船宽常由稳性下限调节和总布置要求所决定,这对于小型船舶和布置地位型船尤其是这样。 a. 从布置地位看,增大船宽可增加舱室宽度,加大甲板面积,对船舶的布置及使用一般是有利的。 b.从稳性要求看,船宽增大对提高船舶的稳性有显著的效果,但B偏大,Gm上升有可能不利于倾角较大时的大倾角稳性。 近代拖网渔船,包括远洋拖网渔船在内,由于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为了便于布置,同时满足对容积的需求,型宽B已较以前有所增加,但L/B已很少大于6。经过资料统计2000年至今远洋拖网渔船L/B集中在4.6~6之间。 初估主尺度时,选取L/B=4.6,则B=Lpp/(L/B)=14.23m 3.1.3型深H 型深对于布置地位型要求的船舶,它取决于舱内的布置地位。 从对稳性的影响来看,增大型深会引起重心高度的增加,加大风压倾侧力矩,但型深加大能使甲板入水角增大,增加稳性复原力臂曲线下的面积和最大复原力臂对应角。因此,增加型深由于重心升高会减小初稳性高,但对大倾角稳性可能

船长12m以下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船长12m以下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船长12m以下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征求意见稿)》 以下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船型主要技术参数 船长

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一、安全要求 1、渔船构造与机电设备、稳性、载重线等满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9)》和《浙江省沿海小型渔业船舶检验办法》的要求; 2、船员人数不得超过l+L/3 (L为船长,单位in; L/3只取整数部分); 3、最小干舷F满足:对有甲板船FM0.1B,对敞口船FN0.14B (B为型宽, 单位皿); 4、敞口船设足够容积的浮力舱以达到不沉性要求,并通过灌水试验验证其满足要求; 5、救生设备、消防设备、信号设备、航行及无线电设备、锚泊及系泊设备的配备至少满足表1?表5的要求。 二、环保要求 1、按照表6的要求配备防污染设备; 2、主机为座舱机或者汽油舷外挂机。 三、适居要求 1、机舱设有通风透气口; 2、驾驶人员操作处应尽可能设有甲板室或挡雨棚; 3、设有生活淡水舱柜或桶。 四、渔捞设施要求 渔捞设施按照不同作业类型合理配置,渔具按照设计要求配置和堆放。 五、船体标识要求 1、在船首两舷标写船名,在船尾部标写船籍港名称,均为从左至右横向标写; 2、船名和船籍港名称的标写颜色为黑底白字,如果船体漆的颜色与白色反差较大,也可以以船体漆的颜色为底色。标写字型均为仿宋体,字迹必须工整、清晰°船名字体尺寸为200毫米X200毫米,其中数字宽度为120mm,船籍港字体尺寸为160毫米X 160毫米; 3、船体油漆颜色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统一,船体水线以下建议釆用暗红色油漆,水线以上船体及舷墙建议采用蓝色油漆,水线则采用0. 05m宽的白色油漆划分,甲板室采用白色油漆; 4、在驾驶台顶部两侧或者朝赠醒目位置(如无甲板室或棚)应悬挂船名牌, 船名牌外形尺寸为600毫米X200毫米,船名牌材质、颜色和字体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统一,建议蓝底白字并使用PVC发泡板制作。

中国将全面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

中国将全面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 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总结推进工作现场会议12日在重庆举行。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称,按照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总体要求,中国下一步将全面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内河船舶船型杂乱、平均吨位小,导致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与通过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成为制约内河航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交通部2001年颁布了《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10年间,以京杭运河、川江及三峡库区等内河水域为代表的船型标准化工作相继推进,积累了系列经验。 宋德星介绍,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后,通过政府引导,在较短时间内淘汰了大量老旧落后船和小吨位船舶,提升了航道、船闸通过能力。2011年三峡船闸每闸次通过船舶实载货运量是2003年的3倍。内河船舶运力结构也有明显变化,内河船舶逐步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此外,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也使内河水运更平安、绿色。宋德星说,工程的实施使落后船舶被大量集中拆改退市,明显降低船舶密度,极大改善船舶航行秩序。与工程实施前相比,京杭运河水上交通事故率下降51.4%。节能船型和节能技术在新船上的应用使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当前,中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进入新阶段。宋德星说,今后该工作将以“调整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从之前以规范过闸船舶主尺度、淘汰老旧落后船舶和船舶防污染改造为工作重点,转向着力调整运力结构,全面提高船舶安全、环保、节能和技术经济水平。 中国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建立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减少不符合要求的新建船舶进入市场,鼓励建造技术经济性能更高的示范船;限期淘汰安全、环保性能差的水泥质船、挂桨机船、单壳液货船、生活污水排放不达标的船舶,以及不利于提高船闸效率的小吨位过闸船舶,对于其他不满足标准船型指标要求的现有船,按照自然淘汰、引导淘汰和改造成标准船三种方式分类推进,逐步实现标准化。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前言 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在京杭运河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京杭运河南、北段航运条件的差异,并根据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满足需要的最少档次、各航道等级船型协调性、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和交通行业标准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种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制定。制定中充分考虑了已有的研发成果。 本尺度系列的制定及实施,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及解释。 目录

1.通则 1.1 目的 为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保障,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1.2 适用范围 1.2.1 本尺度系列适用于航行京杭运河的内河干散货船、油船、顶推船(队)、拖带船(队)和集装箱船等标准船型。 1.2.2 对于多用途船舶,其主要尺度可参照主要货种所对应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执行。 1.3 一般要求 条涉及之船型,其平面尺度应符合本尺度系列规定的总长、总宽的要求。 1.3.2船东可在满足现行法规和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市场需求和航道特点,对船舶设计吃水和型深进行适当调整,所选取的设计吃水应充分考虑航道的限制。船舶设计应充分考虑桥梁及水上过江电缆对船高的限制。 1.3.3 本尺度系列中主机功率范围是按单船深静水航速不低于11km/h、船队不低于8km/h推荐,在满足船舶(队)航行安全的前提下,船东可根据实际自行优化配置。 1.3.4按本尺度系列设计的船舶应符合主管机关对京杭运河航道和船舶的有关管理规定及京杭运河技术法规和规范的有关规定。 1.3.5对于“主尺度系列”未覆盖的特殊船型尺度,应按程序上报交通部批准。 1.4 定义 本尺度系列采用定义如下: 总长——指船体(包括永久性固定结构在内的)最前端至最后端间垂直于舯站面方向量度的距离。符号:L OA 总宽——从一舷到另一舷垂直于中线面方向量度(量至船壳外板、护舷材或缘饰材的外侧)的最大距离。符号:B OA 设计载货量——设计吃水下,允许装载货物的重量,不含燃料、淡水、食物、船员、旅客等重量。 2.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干散货船 2.1 范围 本主尺度系列规定了航经京杭运河的内河干散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长江干线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概要

长江干线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前言 ..................................................... II 1通则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一般要求 (1) 1.4定义 (2) 1.5生效、适用及解释 (2) 2.长江干线过闸干散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3) 3长江干线过闸液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3) 4长江干线过闸驳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4) 5长江干线过闸集装箱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4) 6长江干线过闸滚装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5)

前言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构建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必备要素,也是内河水运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前期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已有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组织有关单位修订了长江干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长江干线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通航技术条件、各航道的差异性、干支流的相通性等因素,遵循船型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尽可能简化尺度系列档次,兼顾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行业政策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研究修订。 本尺度系列的修订和实施,旨在进一步规范长江干线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提高航运基础设施的通航效能,促进船舶技术进步和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负责管理及解释。重大事项报交通运输部批准。

1通则 1.1目的 为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促进船舶技术进步,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特修订《长江干线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以下简称本尺度系列)。 1.2适用范围 1.2.1本尺度系列适用航行于长江干线船闸的内河干散货船、液货船(包括化学品船、油船)、驳船、集装箱船、滚装货船等标准船型,不适用于船舶经营范围内无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的船舶和工程船、航运支持系统船舶等非运输船舶。 1.2.2 多用途过闸船舶主尺度,按照主要运输货品种类所对应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执行。 1.3一般要求 1.3.1 本尺度系列的船型名称包含过闸运输船舶航行区域、所载主要货类及船型序列等信息提示。除另有说明外,用户可根据需求按各船型名称、种类,选取相应的船舶主尺度。 1.3.2 过闸船舶主尺度应满足本尺度系列总长、总宽的有关规定。 1.3.3 本尺度系列所列出的设计吃水为参考值,用户所选取的设计吃水应充分考虑航道、船闸的限制条件。 1.3.4 用户确定船舶高度时,应充分考虑航道、船闸、桥梁及水上过江电缆等对船舶高度的限制。 1.3.5 需在长江干线和其他水域航行的过闸船舶,其主尺度还应满足相关水域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的要求。 1.3.6 船舶(队)营运航速应不低于预定航程水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速,且应满足海事部门最低对岸航速要求。在满足船舶(队)航行安全的前提下,用户可根据实际优化配置主机功率。 1.3.7 按本尺度系列设计的船舶应满足《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2年第13号)。 1.3.8 按本尺度系列设计的船舶应符合主管部门及相应法规、规范的有关规定。

893TEU集装箱船的主尺度确定和总布置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 700TEU 集装箱船的主尺度确定和总布置设计 学习中心: 年 学 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的主要成果,约含200个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毕业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 (1) 1 设计任务书 (2) 1.1 设计任务书提要 (2) 1.2.1 集装箱船的特点 (2) 1.2.2 国内外集装箱船的发展历程 (3) 2 船舶主尺度确定 (4) 2.1初始排水量及主要尺度确定 (5) 2.1.1 船宽B的确定 (5) 2.1.2 船深D的确定 (6) 2.1.3船长L的确定 (6) 2.2 排水量估算 (7) 2.2.1 空船重量 (7) 2.2.2 载重量 (8) 2.3 吃水及方形系数估算 (9) 2.3.1 吃水 (9) 2.3.2 方形系数 (9) 2.4性能校核 (9) 2.5 小结 (9) 3 总布置设计 (10) 3.1 肋位划分 (10) 3.2 双层底高度和双壳宽度的确定 (10) 3.3 总布置概况 (11) 3.3.1 设计船总体概述 (11) 3.3.2 主船体部分的布置 (11) 3.4 总布置设计图绘制 (11) 参考文献 (12)

京杭运河新型大吨位货船标准船型研究

2010年6月 第6期总第442期Jun.2010 No.6Serial No.442 水运工程 Port &Waterway Engineering 京杭运河是我国的南北水运大通道,担负着“北煤南运”和流域内大宗物资及时中转、集散的战略任务,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京杭运河作为目前我国航道标准最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最为完善的人工航道,与长三角高等级内河干线航道网相连结,为实现船舶的大型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随着京杭运河的航道等级的提高和长三角高等级干线航道网建设步伐的加快,落后的船型技术与先进的航道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凸显,严重制约了船舶大型化的进程和内河航运优势的发挥。因此,开发满足船舶大型化需要的先进船型替代现有船型,实现船舶的大型化刻不容缓。1京杭运河船舶大型化的现状与问题1.1 实现船舶大型化任重道远 船舶的大型化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能 源,保证航行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航运效益和航道的通过能力。2003年,交通运输部在京杭运河实施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以来,运河徐扬段过闸船舶的单船平均吨位提高了35%,船舶的平均航速增加了60%以上,新建船舶的平均吨位提高了75%,水上事故下降了40%,综合效果显著。目前,京杭运河500t 以上的大型船舶急剧增加,300t 以下的船舶逐渐减少,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明显。以扬州为例,2008年扬州共有货船1925艘,平均吨位仅有399.8t ,而2009年上半年完工的400艘船舶,平均吨位就已达到527t 。但是,从京杭运河的整体情况看,船舶的平均吨位尚不足500t ,与欧洲内河船舶平均吨位2000t 和北美1650t 相比,船舶平均吨位的绝对值仍然偏小,实现船舶大型化依然任重道远。1.2 标准船型的推进工作陷入困境 2008年下半年掀起的新一轮内河船建造高潮 京杭运河新型大吨位货船标准船型研究* 黄广茂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中心,江苏南通226010) 摘要:在分析京杭运河船型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内河船型标准化的经验和先进成熟技术,提出了适应京杭运河大吨位货船标准船型的选择方案,同时对新船型的关键技术做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船型;大型化;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U 6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972(2010)06-0086-04 On standard large-tonnage cargo ships sailing on Beijing-Hangzhou Canal HUANG Guang-mao (Ship Engineering Centre,Nantong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1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tatus of ships sailing on the Beijing -Hangzhou Canal, referencing the experience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of ship typ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advanced countries,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lternatives for the standard large -tonnage cargo ships adaptable to the Beijing -Hangzhou Canal,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y for the new ship type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provided. Key words:ship type;enlargement;key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0-02-02 * 基金项目:江苏交通科技计划项目(07C04-2) 作者简介:黄广茂(1953—),男,副教授,从事内河船型开发研究与总体设计 。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一、船体主尺度 船舶的大小: 船长 型宽 型深 吃水 图2-2-1 船体主尺度

1.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总长(L 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距离。 垂线间长(L PP):首垂线(F.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习惯上所说的船长常指垂线间长。 水线长(L WL):平行于设计水线的任一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所谓设计水线长,即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军舰一般均以设计水线长为垂线间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通常采用垂线间长L PP,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设计水线长L WL,而在船进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它的总长L OA。 2. 型宽(B)——指船舶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一般指船长中点处的宽度。对于设计水线或满载

水线处分别称为设计水线宽或满载水线宽。 最大宽度是指包括外板和伸出两舷的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如护舷材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 型深(D )——在船舶型表面的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即龙骨基线)至上甲板边板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舯剖面处。 4. 吃水(d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高度。在有设计纵倾时,首尾吃水不同,则取其平均值,即)(2 1A F M d d d += 式中:M d ——平均吃水,也就是舯剖面处吃水; F d ——首吃水,沿首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 A d ——尾吃水,沿尾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之间的距离。 5. 干舷(F )——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船舶在首、中和尾处的干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