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概述
简述小说鉴赏方法

简述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
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
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毫无意义。
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鉴赏小说的情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情节线索:
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2、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了解环境的作用: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
4、把握作品主题:
小说的主题就是作者通过各种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
文学作品的作用是使人从中得到教益,所以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是评价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小说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
如何鉴赏小小说

如何鉴赏小小说山东潘洪刚一、把握背景。
阅读鉴赏小小说,首先要考虑的一点就是事件发生的背景,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小说把生活事件浓缩在时空坐标的某一特定点上,进行点式反映。
阅读鉴赏时,应从点到面,从小处看到大问题。
背景还包括小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永远是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他随时受到当时社会气候的影响,并用饱蘸感情的笔把它传达出来。
所以,鉴赏小小说,了解创作背景是很重要的。
二、理清情节。
鉴赏小小说,既要紧紧抓住人物的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
鉴赏情节,一般应注意:1. 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四个环节,即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2. 提取线索,且注意线索的明、暗之分;3. 了解叙述情节的方法(如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及作用;4. 关注出人意料的“陡转”式情节,尤其是“陡转”式结尾。
三、分析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应注意:1. 认真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神态等的描写;2. 分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辅助人物;3. 评论人物不应“标签化”“脸谱化”,而应就事论“人”;4. 明确人物的“典型化”特征,注意对人物的评价和表现人物的方法(正面、侧面、多角度对比等)。
四、概括主题。
小小说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
所以阅读小小说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题。
提炼主题应注意:1. 主要人物也是“主题性人物”,应认真分析主要人物,借以透彻地领悟作品的主题;2. 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通过联想,通过作品中的个别、具体的事例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普遍现象。
五、分析层次。
小小说是否成功,关键是在于构思是否精巧别致。
巧妙地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表现在情节的含蓄曲折。
所以,分析文章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既是小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六、鉴赏技巧。
以少胜多,以虚显实,这既是小小说语言表达的技巧,又是小小说构思、布局和剪裁的特征。
小说鉴赏

小说鉴赏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细节描写:以小见大,揭示人物性格衬托一、以环境衬托人物二、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小说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用来描绘的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生动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
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排比:结构整齐,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
反复: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
悬念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
一是引发下文情节,激起观众的情绪。
二是悬念有助于情节的开展展照应: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对比作用:突出人物(对比物)的特点(性格、品质),起突出强化的作用,彰显主题。
一、环境的对比二、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对比。
三、主要人物的前后对比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刻画人物的方法常见的关于人物刻画三种题型: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鉴赏与理解要点总结与应用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鉴赏与理解要点总结与应用小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小说鉴赏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总结和应用高三语文教学中小说鉴赏与理解的要点,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一、小说鉴赏的要点总结1.认识小说的基本特点:小说是一种以故事为主线的虚构性文学体裁,通常具有人物、情节、时间和空间等要素。
学生需要明确小说的定义和特点,以便正确鉴赏和理解小说文本。
2.把握小说的结构与风格:小说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其中高潮是整个故事的重要节点。
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小说的结构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节的发展脉络。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风格的小说,如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等,以增强对不同小说类型的鉴赏能力。
3.注重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学生需要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理解故事的展开和主题的阐述。
他们应该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和命运等方面,辨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相互作用。
4.理解并体味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是作者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学生需要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揭示并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爱与亲情、友情与背叛、成功与失败等。
二、小说鉴赏的应用1.课堂上的教学设计: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精选一些优秀的小说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鉴赏。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结构、人物、主题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写作训练的素材选择: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等元素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鼓励他们以小说为基础,写作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评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阅读拓展与延伸:小说的鉴赏与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和延伸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小说鉴赏“五角度”

角度三:分析环境描写
在小说中,环境是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事件发生背景的要素。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必须 努力发觉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 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 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阅读方法
鉴赏小说五角度
角度一:梳理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事件发展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 说中起到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所以在阅读小说 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情节的设置与发展,既是小说的一个 考查点,也是阅读时的突破口。
Hale Waihona Puke 角度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 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 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 象。我们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 感受作者倾注在人物上的感情,同时要注意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 的关系。
角度四:领悟小说主题
小说往往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常常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 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 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题。
角度五:鉴赏语言技巧
鉴赏语言包括鉴赏主人公语言和作者语言,还有作品中的修 辞和句式等方面的特点。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 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作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 的艺术才能。
小说赏析方法

小说鉴赏优秀的小说,无论长短,每篇都是一个精美的世界。
正因为这样,小说鉴赏在语文教学和各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小说解析1、小说释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某大学举办了一次超短故事比赛,并要求内容要涉及宗教、王室、性和神秘。
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某大学生写的故事是:“我的上帝,女王怀孕了,谁干的?”当时,女王未婚,但女王却夸奖了此文的作者。
美国科幻小说家蒂支·布朗曾写出过一篇只有25个字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2、小说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以及微型小说(如《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按照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莎菲女士的日记》)、书信体(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按照小说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等;按照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祝福》)。
3、小说的历史(古代小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先秦的“寓言”。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谈神说鬼)、“志人”(记录名人轶事)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的小说初具规模。
主要作品有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唐代出现了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著名传奇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
(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话本是讲故事的人用的故事底本)。
小说的基本要素与鉴赏

小说的基本要素与鉴赏小说是一种以故事叙述为主的文学形式,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社会背景和展示情节冲突等手法,向读者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并学会鉴赏小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文学形式。
本文将介绍小说的基本要素,并提供鉴赏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一、小说的基本要素1. 人物人物是构建小说故事的核心要素之一。
好的小说常常通过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人物形象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
2. 情节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由一系列事件和行动组成。
情节通常包括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
好的情节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
3. 主题主题是作者创作小说的目的和中心思想。
它可以是关于人性、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主题的表达,作者可以传达他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让读者得到启发和反思。
4. 符号与意象符号与意象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通过物品、动作、场景等形式出现,代表着深层次的意义和象征。
读者需要仔细分析和解读这些符号与意象,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隐含含义。
二、小说的鉴赏方法和技巧1. 阅读前的准备在阅读一本小说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该作品的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风格等。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和要点。
2. 全面理解情节在阅读小说过程中,需注意把握情节的起伏和高潮。
理解每个情节环节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人物的动机和冲突,进一步推进故事的发展。
3. 观察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生动的载体,读者可以通过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对话和内心独白来揣摩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同时,要注意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和作用。
4. 解读符号与意象小说中的符号与意象常常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读者可以将自己对符号的理解和作者的意图进行对比和分析,探寻潜在的含义和象征。
小说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说鉴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小说鉴赏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题、情节、场景、人物和语言。
其中,主题是小说表达的中心思想;情节是小说中事件的发展和转折;场景是小说中的环境和背景,包括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人物是小说中的角色,包括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配角等;语言是小说的表达工具,包括词汇、句式、语气等。
二、小说的创作技巧小说的创作技巧包括点、线、面的处理、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的安排。
点、线、面的处理是指作者将个别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小说节奏感强烈,气氛逼真;语言的运用是指作者通过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增强小说的表现力,如比喻、象征、反讽等;结构的安排是指作者通过选择不同的叙述方式,如叙事、描写、抒情等,将小说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小说的文学元素小说的文学元素包括主题、象征、意象、描写和人物刻画等。
主题是小说主题供读者深入思考;象征是作者用一个具体的符号来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意象是小说中的图像符合情感、思想,有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描写是通过详细、生动的细节来展现小说的情感和气氛;人物刻画是通过对人物性格、外貌、行为、言谈等的描写和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
四、小说的阅读技巧小说的阅读技巧包括与时俱进、加强阅读、打开想象、多角度看待等。
与时俱进是指读者阅读小说时要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背景和人物描写;加强阅读是指读者应该注意小说中的主题、情节等,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小说内涵;打开想象是指读者应该在阅读时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弥补小说的不足之处;多角度看待是指读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小说,这样可以看到小说更多的细节。
五、小说的评价标准小说的评价标准包括主题深度、情节张力、人物形象、语言表现和艺术风格等。
主题深度是指小说表达深刻、富有思想性;情节张力是指小说情节有紧迫感、扣人心弦;人物形象是指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可信度;语言表现是指小说的语言运用准确、生动、优美;艺术风格是指小说的艺术风格贴近生活、具有艺术性、新颖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按形象特点分类 现实主义小说 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如实地再现生活,以 浓郁的生活色彩再现现实本身的丰富性和 多样性,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浪漫主义小说 侧重于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它主要是按照理想的样子反映生活。它常 常以理想的、情感的逻辑取代现实的、生 活的逻辑。
超现实主义小说 它采用不曾有不可能有的样子,把虚幻的、 荒诞的、有意乖谬的非现实情节当作真实世界, 加以细腻逼真的描写,从而达到深刻反映现实生 活的目的。 纪实小说 把新闻事实用小说的笔法写出来,着重表现 重大而真实的事件。反对虚构,强调实录。主题 显露,很少作情节描写,以原汁原味的可信性来 吸引读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 对现实生活的提炼 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3. 注重描写和选材
1.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 小说中所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 中的第一要素。如果一部小说作品没有塑造出感人 至深的人物艺术形象,它就不能跻身于第一流作品 的行列,在世界小说名作画廊里就不会有它的一席 之地。
小说是文学文体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个家族。小说的形态有万 千种之多,分类的依据不同,将会出现各不相同的小说类别。 主要采用篇幅、内容、品格、表现特点等类别来加以梳理。 1.按篇幅容量分类 长篇小说:十万乃至数百万字。 从本质上说,长篇小说应是一部艺术化的人生历史画卷。 中篇小说:二万至十万字。 反映生活历史的相对完整的某一局部;主要人物有三五个; 围绕中心展开情节;背景往往被推到幕后。 短篇小说:三千至二万字。 往往截取生活中富有典型性的某一侧面或片断加以集中描 绘,以提示社会生活的意义。
4.按表现重点分类 情节小说: 生活故事化。以故事为主体的小说,它侧重于 故事的生动性、曲折性和完整性。 性格小说: 人物性格化。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的小说,强调 性格描写和性格复杂性的充分揭示。作品中人物 性格的展示,成了情节发展的基本动力,作品中的 环境,成了人物性格表演的舞台。
圆形人物是扁平人物的复杂化和丰富化,当 扁平人物的塑造“再增多一个因素,我们 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圆形人物我 们无法以一句简单语句将它描绘殆尽,他 的性格内涵像“月亮那样盈亏互易,宛如 真人那般复杂多面”。
福斯特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理论为我们的人物形态 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福斯特的理论也有不完 美之处,那就是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只涉及到20世 纪初的小说,而对20世纪汹涌澎湃的现代主义文学 思潮中出现的新的人物形态就没有也不可能作出理 论概括。所以在福斯特的理论之外,我们还要补充 一种人物形态,那就是象征人物。
心理小说 以人物的心理世界为描写中心的小说。往往 运用内心独白、感官印象和联想梦幻来表现客观 事物所引起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意识活动,折射外 部世界。
5.按叙述方式分类 讲述型 指叙述人明显介入小说之中,让读者在其引导 下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好象面对小说家而坐, 听他讲故事。小说家坐在窗边眺望,将他的所见 所感一一转述给我们。 显示型 指作者退隐不露面,采用显示艺术对象客观存 在状态的小说。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现实生活客 观的画面,没有作者的评头论足,一切全由我们 自己去感受。
优点: 一、在于易于辨认 二、容易为读者所记忆 三、他们身上往往具有喜剧性的因素
缺点: 一、性格比较单一,缺乏丰富的性格内涵, 不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去丰富完 善它,因而它不能留给读者再思考、再创 造的空间,剥夺了读者反复玩味的乐趣。 二、扁平人物性格是封闭型的静态性格,没 有发展容 易给人造成不真实的感觉。 三、扁平人物容易理想化或漫画化。
《红楼梦》 总计:男495人,女480人,合计:975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732 人,无姓名称谓的243人。 有人将《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归谱如下: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 菱、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 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 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 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 艾官、豆官、葵官。
微型小说:它的篇幅更短,几十个字、几百个字至 一千多字。情节单一,人物很少。多取材于日常生 活中的一件小事,寓有褒贬或哲理。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 然响起了敲门声……
2.根据艺术品格分类 通俗小说 带有浓厚传奇味道,以娱乐性为尚,讲究 故事性、趣味性、平易性、消费性。 严肃小说 以艺术地再现社会人生为宗旨,追求高 雅的审美趣味,严肃的认识价值,完美的 艺术品位,创作上精益求精。
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 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 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样式。
1.虚构性 本质 “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 小说竭力挖掘的艺术内容,强调的是新鲜、独特
结构是对人物、事件的组织安排,是谋篇布局、构成 艺术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 故事:事件 小说结构的几种形式 : 单线型结构 复线型结构 辐射型结构 蛛网型结构 情绪型结构 板块型结构
小说中的情节指作品中的人物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 成的相互关系和一系列矛盾冲突构成的事件及其 发展过程。 (1)完整性:中国读者传统的审美心理是要求有完 整的故事情节,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 小说创作一般都注意情节的发生 ——发展——高 潮——结局这一完整的运动过程。 (2)复杂性:完整复杂的情节源于并高于生活的完 整复杂性。小说可以多条情节线索与主干情节共 存,以枝蔓情节丰富主干情节。
小说人物的塑造途径有 1)、原型塑造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加 工改造,塑造出人物形象的方法 。 《红楼梦》 、《水浒传》、《三国演义》《情人》 、 《山楂树之恋》
2)、多种合成法 :将多个原形的素材,按照相似 性组合的原理给予加工改造,塑造出人物形象的办 法。 《阿Q正传》、《围城》、《红岩》、
一、小说鉴赏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人物的鉴赏 小说的人物艺术形象比较讲究质和量。在 质的方面,要求人物形象不仅与历史人物 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不能相同,也要 求小说里人物艺术形象要高于叙事类散文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 “我们可以将人物分为扁平的和圆形的两 种。”
6.按照内容: 古典小说分为神魔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志人、 志怪小说。 现代的按照内容,分为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 小说,玄幻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等。
7. 若按体式来分,则有日记体、书信体、、新闻体、 笔记体小说、传记体小说、诗体小说、章回体小 说等; 8. 按流派分,有现代派和现实主义,前者又可分为: 象征主义、结构主义、魔幻主义、意识流、黑色 幽默等。 9.按照时间分古典小说、现代小说。 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现代小说的开始。 10.以语言特点来分,则有文言和白话之分。
环境是小说情节发生、发展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既包含具体的场合、情境、生活氛围等小环境, 也包括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大环境。 在小说创作中,首要的是对艺术形象在特定情境 下的场合、氛围,即小环境的精心描写。大环境 在具体的创作中并非无时不在,但更多的时候是 作为幕后背景来体现的。 小说环境的设置有社会环境的设置、自然环境 的设置和生活场景与心理氛围的设置等。
3)、理想寄寓法:把现实生活无法实现的美好事物通过
寄寓理想而实现,塑造出人物形象的办法。
琼瑶《泡沫之夏》、韩剧《 冬季恋歌》、金庸《神雕侠 侣》
4)、幻想超越法:按照人类心中随心所欲地想象而 不顾及是否理想、是否可能实现,塑造出人物形象 的办法。 神魔系列:孙悟空、哈利波特、《聊斋志异》
小说人物塑造,主要是性格塑造,要塑造出与众不 同的“这一个”来。 (1)人物形象既有鲜明的主体性又有耐人寻味的 丰富性,使人物的任何一次举止言行都源于他的 主体性性格,写出性格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 (2)真实表现人物性格命运的逻辑 作者创造人物时总是按照人物的性格命运逻辑去 描写,人物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独立个 性,有自己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
一、小说的概念与特点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 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
巴尔扎克: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普鲁斯特:小说是沉默之子。 大江健三郎:写小说是救赎。
黄孝阳:小说是写人性的,小说也是要抵达神性的。
扁平人物又称为类型人物,“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 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常常可以用一个句子来 加以描述概括。这些人物性格可以用忠诚、奸猾、 粗鲁、勇敢等词语概括殆尽,同时这种性格特征永 远保持不变。在文学史上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这样的 扁平人物,如《西游记》中的沙和尚,《红楼梦》 中的刘姥姥,《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扁平人 物并不局限于“反面人物”或小丑式人物,“正面 人物”也可以是扁平人物。
一种是常规含义上的象征人物,他只是用具体的人 物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感情。如鲁 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便是一个象征人物。
另一种特殊的象征性人物又可称之为抽象人物或符 号化人物。这种人物已不再具有具体可感的外观 和日常人们的言行生活习惯,充其量仅有一点日 常生活的行为痕迹,往往有意加以扭曲、变形, 或以荒诞的形式出现。在他们身上抽象代替了具 体,人物完全符号化了。这种怪诞的人物形象, 一看便知是明显的虚构,但它又潜藏着深刻的寓 意。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利高尔 变成了一个大甲虫。作者用人变为虫这样一个荒 诞的情节,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严酷的 生存状态,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 人在社会的压力下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尊严, 人变成了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