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

合集下载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1.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

项目针对适应复杂重载环境下的新一代高品质沥青及混合料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如下:1.揭示了高劲度沥青胶结料、级配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全面均衡提升混合料性能的规律,建立了适应特殊荷载环境下的高劲度沥青混合料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高劲度胶结料性能的混合料设计参数选择方法和性能评价标准,发明了针对不同特殊荷载环境下的典型铺装结构。

2.提出了“先模量梯级升级,后改性”的胶结料性能综合提升技术,建立了复杂重载环境条件下高劲度沥青胶结料技术体系,发明了综合性能优越的系列宽工作域硬质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新型高劲度耐久性沥青混合料。

3.开发了高劲度沥青规模化工业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流程,提出了高劲度沥青生产均匀性控制技术和施工温度确定方法,形成了高劲度沥青胶结料及其混合料生产、施工与质量控制的成套技术,实现了严酷荷载环境作用下沥青铺装耐久性设计与工程应用。

相对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成果实现了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与规模化应用,拓宽了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技术领域,科技创新性显著,成果广泛应用于长大纵坡道路、大容量公交专用道与港湾、港区公路与港口专用道、重载桥面铺装及机场跑道等,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极大降低了道路工程的运营维护成本,推广应用前景显著。

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201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公益类)。

2、推荐专家意见: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的山东公路学会秘书长杨永顺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孟书涛研究员基于对项目内容的了解,认为该项目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有关推荐条件和标准所规定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奖条件,所填推荐意见客观、真实,本人同意作为该项目的推荐专家予以公布,其推荐意见如下:1.杨永顺专家推荐意见:该项目针对传统沥青胶结料与混合料无法满足复杂荷载作用下特殊道路(如长大纵坡公路、大容量公交专用道与港湾、港区公路与港口专用道、重载桥面铺装及机场跑道等)使用需求及单一模量提升技术手段的不足,通过系统研究攻关,取得了系列显著研究成果,发明了适应复杂荷载环境的典型铺装结构,实现了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与规模化应用,拓宽了沥青路面材料的应用技术领域,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工程推广应用。

2017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本科高校)

2017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本科高校)

2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两亲分子构筑的多组分自组装结构及功能性研究 聊城大学 废PET制备高值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规模化生 青岛科技大学 产技术 锂离子电池纳米结构氧化物负极的储锂机制和电 青岛科技大学 极结构演化研究 DNA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活性的电化学检测及 山东农业大学 应用研究 无标记电分析传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济南大学
纳米结晶技术改善难溶性药物功效的相关基础研 齐鲁工业大学 究 新型白细胞介素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 青岛大学 用 复杂系统稳定性及控制器设计 低维量子材料与器件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智能建模与控制方法及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 山东建筑大学 究 时滞/非线性系统若干控制问题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基于结构设计的高效复合气敏元件的直接构筑及 济南大学 其性能研究 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仪 青岛理工大学
序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成果名称 偏微分方程高效数值逼近及相关理论分析 新型波导及波导激光器的制作
申报学校 临沂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 周建伟,姜自武,谢焕田,张兆忠, 郭霄怡 高垣梅,赵丽娜,任莹莹 彭程,牛军,牛卫博,高会杰,李泽 群,梁本甲,孙祺,王奔,邹雪青 孙鹏,姜云霞,邓文帅,阴晓峰,韩 昆,和政,刘凯,樊明超,相恒伟 高鹏,王亚文,陈旭,邢爱艳,张 慧,石端博,周庚寅 李文通,郑洁,赵春玲,丁小娣,张 立英 褚现明,李冰,李丹,李永红,安毅 王青,赵桂秋,杨先,冷林,车成业 王言才,王路路,刘扬扬,赵娟,周 愉淇,杜娟 林静,赵桂秋,李翠,徐强,王谦, 姜楠,胡丽婷 申涛,韩春艳,闫雪华,胡海清,房 新力,栾维磊 王海龙,龚谦,李世国 李成栋,张桂青,尚芳,汪明,田娅 孙宗耀,邵汉永,苏佰丽,孙炜伟 徐红燕,曹丙强,张军,居佃兴 郭峰,白清华,刘海超,栗心明,李 霞,杨淑燕 孔祥强,张长兴,李见波,李瑛,杨 前明,刘玉峰,张华宇,衣秋杰 李琳,赵帅,辛振祥 朱建鲁,韩辉,王小尚,赵彩云,王 武昌,刘景俊,鹿晓斌,李玉星,杨 敬杰,曲顺利,茹卓民 任桂周,马国清 张岩,李庆领,于彬,周伟峰,李涛 夏佃秀,牛延龙,刘晓东,王守仁, 李秀程,孙风晓,祝桂合,刘志刚, 乔阳,孙卫华

2017 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公示

2017 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公示
该项目构建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在山东鲁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与监控过程中被广泛推广应 用,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14-2016 年山东鲁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增销售额 分别为 150 万元、289 万元、120 万元,环保总投资累计 800 万,本团队研发的重金属检测技术与基 于生物炭和有机黏土矿物的污染物吸附技术为企业节约环保投入占环保总投入的 40%,累计 320 万 元。
汪印、朱永官、 张耿崚、蔡超、
黄青、邢贞娇 汪印、张耿崚、 王兴栋、蔡超、 黄青、邢贞娇、 康虞玲、陈少华 孙德军、孙海港、 刘尚营、田荣剑、 陈忠华、邓义成 孙德军、张厉、 徐健、李红红、
赵春花
中国科学院城 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 市环境研究所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实验新型
蔡超、朱永官、孙 中国科学院城
系统模拟控制装置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技术,充分考虑肠道微生物在重金属消化吸收过程中的
作用,提高了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重金属阻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基
础。
(2) 研发了基于水生微生物富集、调控及外源有机质添加的砷污染修复技术,利用三甲基砷氧化
物易挥发且基本无毒的特性,以微生物和有机质调控其代谢过程,促进其挥发,达到砷解毒目的;
4、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该项目构建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在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生产与监控过程中被广泛推广应用,
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团队研发的重金属阻控技术被推广应用于企业含铅废水治理 及污染场地的修复过程中,为企业节约了环保投入,保障了企业周边居民的安全。2014-2016 年山东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新增销售额分别为-9585 万元、28900 万元、52627 万元,累计环保投入占新增利 润的 10%,其中本团队的重金属检测与污染阻控技术为企业节约环保投入占环保总投入的 30%,累 计 502 万元。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书【模板】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书【模板】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书(安全生产类)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科普组序号:(适用于单位提名)(适用于专家提名)三、项目简介(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围绕创新性、应用效益和经济社会价值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国家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

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六、应用情况和效益1.应用情况(限2页)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限2页)承诺: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用于提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未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及其他省(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使用。

第一完成人签名:十、附件一、必备附件1.“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前3项2. 应用满两年的佐证材料3.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4.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附后)二、其他附件1. 应用情况和效益佐证材料2. 其他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填写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依据,原则上应由提名者提供,以第三人称表述。

提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必须由提名者客观、如实、准确作出;主要科技创新、应用推广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目录,以及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等客观内容及其证明材料可以由被提名的项目完成人、完成单位提供,但提名者要对有关内容认真严格审查,并承诺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报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公示材料

申报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公示材料

申报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黄河中下游粉土工程特性与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技术二、推荐单位意见:黄河冲淤积土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4%,该项目面向黄河中下游道路建设中存在的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共性问题,以黄河冲淤积粉土特殊性能判识与表征为基础,经过10多年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和大规模的工程应用,构建了黄河冲淤积地区粉土特征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打破了目前相关研究碎片化、关键科学问题未突破的现状,为黄泛区路基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黄河冲淤积地区地基工后变形控制和路基填筑和长期性能维护8项技术,研发了全寿命周期黄河冲淤积粉土路基全方位安全监测、诊断与预警系统。

形成了一整套黄河冲淤积粉土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技术体系。

项目攻克了黄河冲淤积地区粉土路基长期性能保障的技术难题,成果应用于荣乌高速、青银高速等26条新建和拓宽高速公路工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5091.9万元。

对照201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条件,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推荐该项目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所属领域为交通运输工程。

黄河中下游的频繁泛滥形成了广袤的黄河冲淤积平原,仅在山东就占国土面积的34%。

在该地区建设高速公路面临优质填料匮乏和生态脆弱两大挑战。

作为不良的筑路材料,黄河冲淤积粉土毛细作用和冻敏性强烈,水稳定性、抗冲刷性以及动稳定性差。

传统的路基修建技术使得路基的长期性能得不到有效保障,持续的“桥头跳车”和反复的路基翻浆和边坡滑塌等工程恶疴严重影响了道路的安全运营和快速畅通。

本项目以黄河冲淤积粉土特殊性能判识与表征为基础,以适应黄河冲积平原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质地理环境为重点,以提升该地区粉土路基长期使用性能为目标,在多项国家基金和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下,经过10多年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形成了黄河冲淤积粉土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技术体系。

项目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自主研发的现场交通荷载模拟装置,揭示了交通荷载作用下黄河冲淤积粉土物性变异规律和液化翻浆机制,提出了交通荷载引起的长期累积沉降现场预测方法,建立了冻融循环引起的动强度损伤演化模型;通过大型模型试验揭示了粉土路基毛细上升引起的路基土强度衰变规律,以及粉土路基边坡冲刷淘蚀机制。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推荐项目公示材料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推荐项目公示材料
印度工程院院士R.Ganguli在【APPL MATH COMPUT218 (2012):10435-10442】中,用大幅度的文字肯定该项目建立的分形模型工作(代表性论文5)。(部分原文:Kou et al developed a fractal model based on the thermal electrical analogy technique and statistical self-similarity of fractal saturated porous media. They investigated the variation of dimensionless thermal conductivity with porosity, pore area fractal dimension (Df) and tortuous fractal dimentsion (Dt).”)。东华大学纤维材料专家长江特聘教授顾伯洪在文章【PHYS LETT A 374 (2010) 4411-4414】肯定了该项目所建立的分形模型(部分原文:Kou et al developed a statistical self-similarity model for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fibrous porous media, and the model predictions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发现点三:发现了基岩和微裂缝区域的渗流与大缝和溶洞区域的自由流耦合界面上的流动控制机制并建立了油水两相界面条件,创建了离散缝洞网络(DFVN)模型,实现了渗流与自由流的耦合,形成了相应的多尺度有限元数值算法,解决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数值模拟这一国际难题。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德州农工大学教授J. Killough用大篇幅对DFVN模型的原创性给于了高度评价,认为首次提出的DFVN模型不仅描述出了缝洞型介质的多尺度特征,相对于连续介质模型更适用于表征缝洞型油藏的复杂流动,DFVN模型已成为国际上缝洞型油藏数值模拟的常用模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马余强利用该项目提出的“电共振理论”(代表性论文1),研究了纳米孔隙内的水流动,并利用该项目的研究结果对其结果进行验证【PHYS CHEM CHEM PHYS, 2016, 18, 28290-28296】(部分原文:“This is because that the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 has resonance with hydrogen bonds inside the CNT, which will break the hydrogen bonds and eventually decrease the number of water molecules inside the CNT28.”,文献28是代表性论文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恒安教授也利用“电共振理论”论证其文中得到的结果【SCI REP2016,7,41717】(部分原文:“Similarly, in many previous works, fast transport of water through nanochannels can be achieved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hydrogen bonds, such as breaking hydrogen bonds using electric resonance16”,文献16是代表性论文1)。

2017年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常见问题解答

2017年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常见问题解答

2017年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常见问题解答一、推荐等级条件1.推荐等级条件要求的JCR分区是该按照大区?还是小区?答:文献检索机构出具的中科院JCR分区检索报告,如出现大类和小类所在分区不一致的,以小类所在分区为认定分区;如该SCI论文属于交叉学科,出具的检索报告出现两个小类分区,以最接近该成果学科分类(推荐书首页第一个学科分类名称)的小类分区为认定分区。

2.申报技术开发类成果一等奖,近三年主要完成单位经济效益方面,完成单位的经济效益累计是2亿元,其支撑的材料是审计报告,或国家认证机构的测算分析报告,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三个具其一即可,问题是:①出具审计报告是会计事务所,关于会计事务所是咱科技厅指定的会计事务所,还是只要是有资质的事务所就行?②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是哪一级部门?如县农业局,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农业厅等可以吗,这些部门是否还要加盖财务公章?答:申报技术开发/技术发明类成果一等奖,如果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中有企业,应提交项目专项审计报告。

不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只要是合法的、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即可。

如果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中全部是高校/公益性科研院所,不具备生产经营能力,应有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经济效益测算分析报告,或证明材料,且须加盖财务公章。

3.社会公益类项目中的社会效益一栏中,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怎么体现?答:以应用证明作为推广应用的证明材料,且应用证明须出具两份以上,出具的应用证明地域范围应不少于两个省辖市。

4.技术开发类项目一等奖推荐等级条件行业以上标准1项是否包含行业标准?答:技术开发类项目一等奖推荐等级条件行业以上标准须为国家标准,不包括行业标准。

5.推荐等级条件中各类条件是“或”的关系,部分条件能否拼凑?如有1篇SCI论文和2篇核心期刊论文,能否将1篇SCI论文与2篇核心期刊论文,作为满足“3篇核心期刊论”的三等奖推荐等级要求?答:不可以拼凑。

二、推荐书6.成果主要完成人及排序是否必须与科技成果登记、鉴定、验收等人员及排序保持一致?答:成果主要完成人应该是为该成果作出了实质性科技创新贡献的人员,人员顺序应根据完成人贡献大小进行排序,且没有争议。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文字号】鲁政发[2017]13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5.19
【实施日期】2017.05.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鲁政发〔2017〕13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无异议。

本项目在路面层间动力状态受力精控水平、道路层面响应参数智能采集及大容量存储、道路结构内多层多路温湿度信号梯度分析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发了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实现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取得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路面结构损伤的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表征与检测理论,开发了交通、环境和路面力学检测与分析成套技术,首次完整地揭示了沥青路面在荷载和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动态力学响应规律;建立了车辆荷载、温度、湿度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力学响应测试技术体系。

(2)开发了适用于精准监测、分析沥青路面结构损伤机理的成套智能系统。

设计了道路材料试样动态受力的二维模型,发明了路面层间剪切运动自动控制系统;研发了道路层面响应参数智能采集系统和智能分析软件和路基路面环境参数长期自动监测系统。

(3)提出了道路结构施工高温高压条件下损伤检测的安装、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成套技术,形成了基于损伤检测系统的计量检定和校准溯源,实现了工程应用。

研究成果在新建、改建、大修等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为铺面结构分析及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提高铺面设计水平和控制力度,在铺面设计、科研及施工指导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沥青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授奖条件,同意推荐申报2017 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技术开发与推广类)。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与自动控制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应用属于道路工程范畴。

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取决于荷载及环境作用下路面结构响应状态,现行路面结构响应模型主要基于理论计算和经验总结,与实际偏差较大,如何确定和量化影响路面结构性能的环境因素及路面结构关键响应参数一直是道路工程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在山东省交通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通过自主创新和持续攻关,在路面层间动力状态受力精控水平、道路层面响应参数智能采集及大容量存储、道路结构内多层多路温湿度信号梯度分析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发了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实现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取得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路面结构损伤的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表征与检测理论,开发了交通、环境和路面力学检测与分析成套技术,首次完整地揭示了沥青路面在荷载和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动态力学响应规律;建立了车辆荷载、温度、湿度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力学响应测试技术体系。

(2)开发了适用于精准监测、分析沥青路面结构损伤机理的成套智能系统。

设计了道路材料试样动态受力的二维模型,发明了路面层间剪切运动自动控制系统;研发了道路层面响应参数智能采集系统和智能分析软件和路基路面环境参数长期自动监测系统。

(3)提出了道路结构施工高温高压条件下损伤检测的安装、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成套技术,形成了基于损伤检测系统的计量检定和校准溯源,实现了工程应用。

精控动态力学加载系统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道路层面响应参数自动采集系统和路基路面环境参数长期自动监测系统研究成果分别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山东滨大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青岛海湾大桥桥面铺装、济莱高速公路、青临高速公路、德商高速公路、济南市区纬十二路等工程以及室内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路得到了成功应用,同时在安徽、广东、吉林、青海、天津等省市也进行了推广应用,使用状态良好,为进一步分析道路受力特性、实时反映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完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等提供了技术手段,为我国新一代《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为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及道路状况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本项目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课题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其中SCI检索1篇;核心技术成果被列入2016年度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获批专项计量标准67项,并获得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的授权许可;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受理项目共137项。

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晋升工程技术型研究员1名,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4名。

四、客观评价:1.2016年6月28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济南主持了本项目子课题“道路工程铺面层间稳定测试用双向精控动态力学加载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成果鉴定工作。

鉴定委员会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旭东教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陈景研究员等著名道路行业专家组成,鉴定意见认为研究成果设计了道路材料试样动态受力的二维模型,研发了独立的双向动态加载系统,实现了路面层间受力状态的模拟仿真;开发了路面层间剪切运动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层间动力状态的精控水平,实现了路面层间轴向力的精确、恒力控制,提升了路面材料层间剪切力测试能力。

具有显著地创新性、实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2016年6月28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济南主持了本项目子课题“道路层面响应参数自动采集系统的研制”成果鉴定工作。

鉴定委员会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旭东教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陈景研究员等著名道路行业专家组成,鉴定意见认为研究成果在青州至临沭高速公路等省内外工程中进行了成功应用,为路面性能演化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可靠手段,实现了预期目标。

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2016年6月28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济南主持了本项目子课题“路基路面环境参数长期自动监测系统”成果鉴定工作。

鉴定委员会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旭东教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陈景研究员等著名道路行业专家组成,鉴定意见认为研究成果在济莱高速公路、胶州湾大桥、滨大高速永久性沥青路面等工程中成功应用,为道路养护、维修提供依据,实现了预期目标。

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2016年,本项目获得“201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5、2016年,由本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获得了交通运输部的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6、依托本项目,2016年9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并批准项目承担单位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专项计量标准67项:其中扩项发证57项,换证8项,变更计量标准加换证2项。

根据《计量授权管理办法》等要求,2017年2月,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顺利通过现场考核,并于3月17日获得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的授权许可。

7、依托本项目,2017年,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受理项目共137项,依据方法标准136项,涉及配套设备260件。

五、推广应用情况: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车辆超载严重,出现“多轴次、重轴载、高轮压的非均匀性”特点在沥青路面的长、大纵坡地段、弯道、交叉路口等路段上,易出现车辙、拥包推挤等病害。

沥青路面的抗剪性能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车轮的水平和垂直荷载综合重复作用下,较小的剪应力作用也容易使沥青面层产生剪切破坏。

本系统对道路施工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济南重要的市政道路中,纬十二路在2015年进行了拓宽重建工作,建成后变成双向十车道的快速路,车流量非常大,再加上济南市本身环境因素,夏季高温,雨水大等特点,施工单位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使用子系统“道路工程铺面层间稳定测试用双向精控动态力学加载系统”进行了沥青混凝土层与沥青混凝土层间、水泥混凝土层与沥青混凝土层罩面层间联接状态的精控力学测试实验,得到了真实可靠的量化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他们改善了沥青级配,修改了部分区间的施工工艺,纬十二路最后交工验收时达到了市政道路一级水平。

在高速公路方面,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德商高速德州至夏津段第六合同段,通过本系统进行了大量实验,把地基层,水稳层,沥青混合料层逐一进行了剪切力分析,得到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施工过程中改良了施工工艺,解决了德商高速德州段地下水位偏高和地基层软土处理的难题。

长深高速公路是指长春—深圳国家高速公路,简称长深高速(代号G25),是连接吉林省长春市和广东省深圳市的高速公路,全长3585公里。

2006年6月底开工建设,双向4车道,限速120km/h(局地100km/h)。

道路层面响应参数自动采集系统直接预埋在新建公路路基内,能够长期监测道路多层面应力参数,智能监测道路的健康状况,通过分析相应的数据研究道路的损坏问题。

为了验证本系统的使用性能,课题组选取了由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青州至临沭高速公路15标段试验段埋设道路层面响应参数自动采集系统。

该系统至今一直在工作,2015年将埋设的系统设备采集的数据建立了一个数据库,为今后的道路结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自2007年12月济莱高速公路柔性基层试验路埋设路面温度传感器以来,先后在青岛海湾大桥桥面铺装试验路、山东滨大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和济南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路共埋设了14套路基路面环境参数长期自动检测系统。

综上,“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检测工作的工作效率,并且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该系统为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撑,对积极探索有效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方法,沥青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该系统对路基路面无破坏性、管理成本低,有效降低了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等运营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六、主要完成人:廖宝梁,吕承举,孙小男,韩文扬,张昱,纪少波,吕安涛,邢志军,范永亮。

主要完成人的贡献及曾获奖励情况:1、廖宝梁:研究员,项目总负责,总体规划,制定技术路线,研究大纲。

揭示了沥青路面结构智能监测重载、环境、混合料含水量等因素耦合作用带来路面结构损伤的规律,提出通过建立二维模型实现路面层间受力状态的仿真模拟研究方案,设计了路面层间剪切运动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方案;完成了低功耗、智能采集道路层面应力应变响应参数解决方案;建立了道路结构内多层多路温湿度信号梯度分析方法。

“RE3型公路几何形状测量仪的研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2003年,第1位;“RE3型公路几何形状测量仪的研制”,山东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第1位;“VE-1B型非接触式汽车性能综合测试仪”,山东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第1位;“RE-1A型公路路面平整度测量仪”,山东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第2位;“RE4A型公路里程标定仪优秀成果奖”,山东省交通运输厅,200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