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经济效益分析
蛋鸡生产技术经济效率评价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3期动物科学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工程项目“山西‘特’‘优’农业信息化与产业经济”(TYGC-59);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时代背景下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科交叉融合研究”(20220235);校企合作横向项目“乌鸡日粮添加红枣粉经济效益评价”(202303);吕梁市重点研发项目“黄芪、枣粉协作提升乌机生产性能及产品附加值研发”(2022NYGG-2-35)。
作者简介李泽颖(1998—),女,山西寿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畜牧业经济管理研究。
通信作者李艳红(1980—),女,山西娄烦人,硕士,副教授,从事畜牧业经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23-11-08蛋鸡生产技术经济效率评价李泽颖李建军李艳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0)摘要为探讨提高蛋鸡产业水平的技术途径和管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典型案例调研法、平行比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开展了蛋鸡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规模的技术经济效率评价分析。
结果表明,蛋鸡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858,相较于蛋鸡养殖大省还存在一定差距。
需要继续提高生产技术效率,争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蛋鸡养殖;技术经济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327;S8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3-0032-03养殖技术的应用对推动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2]。
李娟[3]采用DEA-CLAD 方法测算我国蛋鸡养殖不同规模最优生产效率,表明技术水平影响养殖生产效率。
Dogan 等[4]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对土耳其2013—2015年随机选取的39个蛋鸡养殖户进行调研,得知其平均技术效率98.6%,平均经济效率88.8%,表明其蛋鸡养殖效率尚未达到完全有效水平,但处于较高水平,可通过提高养殖户学习能力,降低蛋鸡死亡率和提高饲料系数来提高养殖效率。
蛋鸡场减抗替抗措施及效益分析

蛋鸡场减抗替抗措施及效益分析长期以来,畜牧行业为了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情况泛滥,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破坏土壤微生态环境,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蛋鸡场在停止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后,生长变缓、饲料转化率变低、发病增加、产蛋下降。
如何采用合理的减抗替抗措施提升蛋鸡场效益是未来蛋鸡场面临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蛋鸡减抗替抗饲料添加剂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
而蛋鸡在生产阶段,由于大量采食、激素改变、身体消耗等不利因素,更容易引发疾病。
根据国家对兽药的相关规定,蛋鸡使用抗生素可选范围更少,同时还面临休药期等问题[1]。
在安全用药和生产效益的选择中,蛋鸡场面临困境。
上海市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要求,制定了上海市的地方方案。
过去三年,本区一个存栏20万羽的蛋鸡场采取积极的减抗替抗措施,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减抗措施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规定,饲料不得含有促生长类抗生素添加剂。
在禁止使用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后,根据调研显示: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球虫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明显增多,其次表现为为消化道疾病与呼吸道疾病混合发病[2]。
对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鸡消化道疾病,可选用新霉素、大观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土霉素、金霉素等抗生素;对于球虫病,可选用磺胺类药物、盐霉素、莫能菌素、妥曲珠利、地克珠利等[3]。
对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选用泰乐菌素、泰万菌素、多西环素和替米考星。
该场面临的是蛋鸡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包括由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球虫引起的雏鸡消化道疾病。
鸡球虫病是由艾尔美属的球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以拉血痢为主要病症,雏鸡感染死亡率为50%-70%。
该场内有过球虫发病史,经过场地改造和加强卫生管理,在场内使用的球虫净(地克珠利)饮水给药,配合阿莫西林进行预防和治疗。
减少饲料浪费,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的全价营养 。因为霉变饲料 和饲料 中营养 不全 面是
最 大的浪费 。且霉 变饲料不但 营养成分 降低而且 饲
如 果 蛋 鸡 身 上 有 寄 生 虫 , 鸡 吃 的饲 料 所 转 则 化 的 营 养 物 质 就 会 被 寄 生 虫 吸 收 , 成 “ 似 养 造 看
喂霉变饲料还会使 鸡只患病 , 者增加用 药成本 , 轻 重
9保 证 充足 的饮 水
克甚 至更 多 , 且 产 蛋 率 下 降 ; 季 天 气 炎 热 , 而 夏 鸡 的采 食 量减 少 , 蛋 率 也 相 应 下 降 。 此 , 产 上 产 因 生 应 适 当 采 取 防护 措 施 , 季 注 意 防 暑 降 温 , 季 夏 冬 则 要 保 暖升 温 . 鸡 的 生 长发 育 提供 适 宜 的 环 境 为
条 件 , 样 既 有 利 于 蛋 鸡 多 产 蛋 , 有 利 于 节 省 这 又
蛋 鸡 每 产 一 枚 鸡 蛋 需 要 消 耗 3 0毫 升 水 ; 4 如 果 蛋鸡 在 在 产 蛋 时 缺水 ,可 使 产 蛋 量 下 降 3% , 0 产 蛋 量 下 降 , 料 的有 效 利 用 率 就 低 , 增 加 了 饲 就
椭 放,区 i }
20 年第2 09 期
减 少 饲 料 浪 费 . 高 蛋 鸡 饲 养 的 经 济 效 益 提
冯 国 明
( 林 省 大 安 市龙 沼 镇 农 科 站 , 林 吉 吉
大 安 1 1 0 ) 3 3 0
中 图 分 类 号 :8 1 ¥3 . 4
文 献 标 识 码 : C
饲 养 成本 , 低 了饲 养 的经 济 效 益 。 降 因此 , 养 蛋 饲 鸡 , 定要保证饮水 。 一
1 0及 时驱 虫
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分析——以山西省垣曲县为例

董肖肖,孙良斌.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分析——以山西省垣曲县为例[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1):164-168.蛋鸡规模化养殖对促进畜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促进畜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肉蛋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蛋鸡养殖及鸡蛋行业分析报告》中显示,中国禽蛋产量高达2850万t ,其中鸡蛋产量占比达85%,自1985年以来中国禽蛋及鸡蛋产量稳居全球第一。
可见蛋鸡养殖在整个饲养业占重要地位,但是农户规模化养殖常面临成本收益的问题,导致养殖利润的异常波动,给农户蛋鸡养殖带来一系列风险。
国内关于蛋鸡养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是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收益的因素。
中国蛋鸡产区普遍存在鸡蛋生产成本高、养殖户收益低的现象,饲料价格是决定鸡蛋生产成本和收益的关键因素,鸡蛋价格的上涨也是增加蛋鸡养殖户收入的重要因素[1]。
蛋鸡养殖普遍存在规模小、质量差、管理水平有限、环保意识不足,影响了蛋鸡养殖业的发展[2-5]。
第二是蛋鸡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中国蛋鸡养殖业的发展应当从产业的供求现状和蛋鸡产业的收益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要不断分析蛋鸡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及规律,同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6]。
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养殖户收益波动较大,其中规模化养殖的利润最高,小规模养殖的利润率最低,但要想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稳定,仍要提高养殖技术,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7,8]。
第三是蛋鸡成本收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规划和监管的不足,养殖户的自发性和随意性,缺乏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成本高、效益低以及粪便处理等问题,阻碍了中国蛋鸡养殖业的发展。
科学的饲料管理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至关重要[9,10]。
通过改进育种技术、提高种群纯度、控制蛋鸡成熟年龄、采用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政策性补贴、发展规模化养殖等措施,使蛋鸡养殖的利润最大化[11]。
蛋鸡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蛋鸡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蛋鸡生产已成为我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
一、蛋鸡产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县的蛋鸡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专业化、规模化养禽小区和基地蓬勃发展,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增加,农民禽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蛋鸡养殖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1、蛋鸡生产基本情况蛋鸡舍建设方面:全县共有蛋鸡舍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鸡舍16万平方米,改扩建面积4万平方米,包括年出笼过百万只的蛋鸡养殖小区2个,过50万只的4个,过10万只以上的9个,5万只以上的8个,过万只的118个。
种鸡场建设方面:现有种鸡场4个,其中3个已投产,存栏种鸡20万套,每月可向社会提供鸡苗2000万羽。
蛋鸡生产方面:全县出笼蛋鸡700多万羽,预计年内可出笼蛋鸡800多万羽。
另外我县有蛋鸭养殖场18个,存笼21万只;蛋鸡规模化养殖小区18个,存笼17万只,禽蛋年产量0.9万吨;土鸡大户33个,存笼39万只。
2、规模养殖情况我县在发展蛋鸡产业的时候注重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蛋鸡方面,存笼50 0只以上的养殖小区18个,规模化蛋鸭场18个,饲养量超过1000只的土鸡养殖大户33个。
3、种禽养殖场情况蛋鸡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种禽场的发展,目前我县有规模化种禽场4个,存笼种鸡20万套,年可向我县场提供优质鸡苗1000万只。
本地种禽场的大力发展,不仅解决了我县鸡苗供应的难题,而且带动了周遍越来越多的农户发展蛋鸡养殖业。
4、蛋鸡产业投入情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蛋鸡产业发展,划拨专项资金对新建标准化鸡舍、养殖小区、技术服务、科技培训、蛋鸡养殖予以扶持。
县政府加大对蛋鸡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由于蛋鸡养殖是我县新兴产业,技术人员服务水平有限,养殖户缺乏蛋鸡养殖经验和环境控制能力,导致全县蛋鸡养殖效益不高,发展不快,无法满足福润公司屠宰加工需要。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为规模化蛋鸡养殖提供服务的议案》,决定从2008年开始,县政府政用三年时间,每年安排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全县规模化蛋鸡养殖及其产业化技术服务,包括聘请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化验设施建设、与华中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等,这将大大推动该县蛋鸡产业的发展。
蛋鸡效益分析

蛋鸡效益分析
蛋鸡是目前养殖业中最为常见、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较好的家禽之一。
蛋鸡养殖是一项半农半工业化的生产活动,其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前景
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其中鸡蛋中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前景良好。
2、养殖成本
蛋鸡养殖的成本主要分为鸡苗成本、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其中饲料成本是最关键的一项。
衡量饲料成本的关键指标是料肉比,即每斤饲料所能增加的鸡体重。
目前,料肉比在2.2-2.5左右,若做好管理,饲料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成本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3、产蛋效益
广义上讲,蛋鸡的产蛋效益主要体现在生产的蛋量和蛋价上。
蛋价受到供求变化的影响较大,蛋鸡养殖户应及时关注市场行情,掌握蛋价波动情况,进行适时的销售。
而蛋量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疾病、饲养管理、饲料水平等,尤其是产蛋率和蛋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目前,养殖户可以通过注重品种选育、科学饲养、加强疾病防控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蛋鸡产蛋效益。
4、养殖面积
养殖面积一直是制约养殖利润的关键因素之一。
蛋鸡的养殖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 4-6 只,优质饲料、严格的环境治理、科学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养殖密度,从而有效增加养殖面积利益。
总的来说,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较高,但是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成本、产蛋效益、养殖面积等方面的因素,科学管理,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蛋鸡养殖成本与利润

蛋鸡养殖成本与利润引言蛋鸡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经济收益较高的项目之一。
然而,作为一种商业养殖项目,蛋鸡养殖的成本与利润是需要被认真考虑的因素。
本文将分析蛋鸡养殖的成本以及预期的利润,并提供一些管理建议,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蛋鸡养殖业务。
蛋鸡养殖成本土地与设备成本养殖场的土地和设备是蛋鸡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购买或租赁适合养殖的土地,以及建设必要的养殖设施,如鸡舍、自动喂食机和自动饮水器,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
土地的成本因地区而异,一般来说,城市周边的土地价格更高,而乡村地区的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同时,养殖设备的价格也会受到品牌、规模和功能的影响。
鸡苗与饲料成本蛋鸡养殖的另一个重要成本是鸡苗和饲料。
鸡苗是指刚出壳的小鸡,通常在一天龄左右,这是从孵化场购买的。
饲料是蛋鸡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它们的成本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养殖过程的投入。
鸡苗的价格受到季节、品种和供需关系的影响。
一般来说,孵化季节结束后,鸡苗价格会相对较低。
饲料的成本因饲养周期、原料价格以及养殖期内的变动而异。
劳动力成本蛋鸡养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来管理和照顾鸡群。
劳动力成本包括雇佣农民工、管理人员和兽医等的工资、福利和其他费用。
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养殖规模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条件。
一般来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而城市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
蛋鸡养殖利润利润计算方式蛋鸡养殖收入主要来自于蛋的销售。
利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利润 = 总收入 - 总成本其中,总收入等于每天的蛋价乘以每天的产蛋数量,总成本等于土地与设备成本、鸡苗与饲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之和。
收入因素蛋鸡的产蛋率和蛋价是影响收入的两个重要因素。
产蛋率是指每只鸡每天的平均产蛋数量。
一般来说,鸡的产蛋率会随着饲料和管理的改善而提高。
而蛋价是指每个单位蛋的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而波动。
成本与利润的关系蛋鸡养殖的成本与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蛋鸡养殖经济效益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 养鸡行情

蛋鸡养殖经济效益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养鸡行情蛋鸡养殖经济效益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和消费国,蛋鸡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一批设施先进、集约化生产的大规模蛋鸡养殖场,但是蛋鸡养殖的主体仍是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型蛋鸡养殖户。
据调查,蛋鸡存栏规模小于200只的占3.51%,2000~4999只规模的占27.44%,5000~9999只规模的占25.93%,1~5万只占34.91%,5~10万只占5.67%,10~50万占只2.51%。
5000只鸡以下的小规模养殖户在我国蛋鸡养殖中仍然相当的比例,1万只以下规模的大约占到我国蛋鸡饲养总量规模的近60%,全国平均单场饲养规模为5409只。
根据各项指标分析,2000~10000只存栏规模为专业养殖户为主的“专业化家庭养殖”。
农户小规模饲养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便是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较差,导致抗风险能力也较差。
小规模养殖户往往资金有限、投入不足,养殖设施简陋,人禽混居,鸡舍布局不合理,消毒设施不完备,防疫体系不健全等等。
这些问题一方面增加了蛋鸡养殖的难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蛋鸡养殖的收益。
并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蛋鸡养殖利润的不确定性,小规模饲养是否能继续满足农民和养殖户的需要,饲养规模多少适宜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一、农户小规模养殖的特点农户小规模养殖将长期存在的可能性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现成的设备和设施小规模养殖户一般有现成的设备和设施,在行情好的情况下饲养,行情不好就淘汰,灵活性较强。
二是蛋鸡养殖不是唯一经济来源5000只鸡以下的养殖户基本上都是一边种责任田(或夫妻一方从事其他行业)一边养鸡,收入少点只要不赔钱就行。
三是相对生产成本低小规模养殖户挣钱的宗旨是能够挣到比出门打工收入多就知足,享受不离家可以照看老人和孩子的幸福,一般不雇用劳动力,所以挣到的是劳动力的钱。
四是健全的服务体系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成熟地区各生产环节从雏鸡到饲料再到疫苗兽药都有服务商上门提供服务,技术服务也免费;产品由蛋商上门收购,断喙防疫也有专人服务,比较轻松的就能完成整个蛋鸡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的经济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10-07-08 摘自:中国禽病网
长期以来,养殖蛋鸡,人们主要关注蛋鸡高峰期产蛋率的高低,而产蛋周期(平均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的长短却往往被忽视。
其实,在蛋鸡品种、饲料原料价格等因素一致的前提下,影响蛋鸡养殖效益最主要的指标是产蛋周期,其次是料蛋比,再依次是饲料料单价、产蛋率、蛋重和死淘率,当然,这些指标不是孤立的,都是相关联的。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帮助分析:假设玉米1.8元/kg,豆粕3.5元/kg,麦麸1.4元/kg,雏鸡料2.38元/kg,青年鸡前期料2.16元/kg,后期料2.0元/kg,蛋鸡料2.2元/kg,雏鸡苗3元/羽,鸡蛋7.0元/kg,淘汰蛋鸡7元/kg。
为了直观和分析方便,我们将蛋鸡的饲养阶段划分为投入期(培育期)、成本回收期和赢利期3个阶段。
投入期(培育期)——0-165日龄:蛋鸡从雏鸡养到产蛋率65%以上(这时产蛋的收入与饲料支出基本持平)约需要165天,累计消耗饲料约10kg,成本约22元/羽,鸡苗+疫苗+药品约6元/羽,其它支出约1元/羽,成本合计29元/羽;产蛋约0.4kg/羽,计2.8元,淘汰鸡收入14.2元(2.2kg*7元/kg*92%——产蛋期成活率),合计收入17元/羽;两者相抵,培育期净支出12元/羽。
成本回收期——166-293日龄:这一阶段料蛋比平均按2.1:1计算,其它支出按每天0.02元/羽计算,产蛋率94%以上,蛋重58.5g/枚,日平均产蛋量55g/羽以上,日赢利0.1109元/羽(0.055*7-0.1155*2.2-0.02),回收12元成本需要126天;产蛋率从65%上升到94%一般需要20天,所以,成本回收期为293日龄。
赢利期——293日龄以后:一般蛋鸡在293日龄以后,产蛋高峰已过,产蛋率一般为88-90%,蛋重约63-64g,平均日产蛋量约56.7g/羽,料蛋比平均按2.2:1计算,日赢利0.1026元/羽(0.0567*7-0.1247*2.2-0.02),平均每月赢利3.08元。
由此可见,蛋鸡赢利是在产蛋高峰以后,如果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维持时间越长,赢利就越多。
料蛋比、饲料单价:饲料代谢能水平是决定料蛋比的主要因素(前提是营养平衡),也是影响饲料单价的主要因素。
不同代谢能水平的饲料的料蛋比差异比较大,比较理想的可控制在2.05:1以内,高的则为2.5-2.6:1,相差0.4:1以上,根据测算,料蛋比相差0.2:1的不同饲料的单价相差约0.1元/kg,按年产蛋量20kg计算,高能量水平的饲料可节省饲料成本支出约4.2元/羽(20*2.1*2.2-20*2.3*2.1)。
产蛋率:由于饲料、管理等其它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年平均产蛋率差异一般不会超过5%。
按年产蛋20kg计算,产蛋率提高5%相当于多产蛋1kg/羽,同时,也多耗饲料2.2kg/羽,净收入增加2.16元/羽(1*7-2.2*2.2)。
蛋重:蛋重相差一般为2-3%,同样,蛋重增加,同时耗料量也相应增加,所以,由于蛋重增加所增加的净收入为0.86-1.3元/羽。
死淘率:排除疫病感染,产蛋期年死淘率一般可控制在5-10%,按淘汰鸡8元/羽计算,降低5%的死淘率可增加收入0.4元/羽。
综上所述,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最有效途径是延长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的天数;设计合理的日粮代谢能水平,控制饲料单价和降低料蛋比,也是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然而,实际情形是,很多蛋鸡在不到400日龄时就不得不淘汰,日产蛋量和料蛋比与上面所述的比较理想的指标相去甚远。
这样的蛋鸡养殖,只不过是白费力气和浪费社会资源而已!
其实,蛋鸡的产蛋潜力是很大的。
排除疫病和饲料营养因素,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卵巢衰老和机能减退,其次是脂肪肝和卵巢炎症。
卵巢机能主要由脑垂体调节和控制。
脑垂体是神经组织,代谢旺盛;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很容易氧化而退化(脑垂体自出生起就处于不断的退化之中)。
所以,只有保护好脑垂体,改善脑垂体机能,减缓脑垂体退化,才能改善卵巢机能,延缓卵巢衰老,进而促进产蛋和延长产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