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批准并公布珠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时间排列)【2006年】2006年7月5日中国建设部公布了首批30个国家自然遗产及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这是中国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采取的重要举措。
这30个遗产名录中包括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名胜区等17处国家自然遗产,以及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等13处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设立,将使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建立在国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名录三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与支持的遗产保护方式之一,也是中国遗产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
2006年10月31日江苏省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开启了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评定的先例。
命名代表性传承人,就是在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选出代表性人物,通过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命名方式给予认定,对在传承活动中有经济困难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资助。
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主要针对江苏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37个项目。
全省共申报代表性传承人203名,经过专家初评以及评审委员会审议,32人入围,涉及吴歌、昆曲、苏绣、扬州剪纸等25个项目。
入围的代表性传承人中60岁以上的22人,年龄最大的已经87岁。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代表性传承人将享有包括向政府申请资助等一系列权利;对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技艺、传承列入濒危名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政府将提供帮助,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
2006年12月21日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相声、中国象棋、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等48项传统文化、技艺被列入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民间文学类空缺外,4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音乐5项、民间舞蹈11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6项、杂技与竞技5项、民间美术3项、传统手工技艺7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5项。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日照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6.18•【字号】日政字[2007]49号•【施行日期】2007.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日政字[2007]4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高等院校,市属各企事业单位,国家、省属驻日照各单位: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4项),现予公布。
日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全市人民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增强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日照,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对列入名录和其它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认真制定保护规划,明确管护责任,落实保护措施,并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
附件:日照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照市人民政府二○○七年六月十八日附件:日照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文学┌────┬────┬─────────────────┬──────────────┐│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1│1-1│秃尾巴老李传说│莒县文化馆│├────┼────┼─────────────────┼──────────────┤│2│1-2│杞梁妻哭夫│莒县图书馆│├────┼────┼─────────────────┼──────────────┤│3│1-3│莒县民间故事(大沈刘庄传说、响场的│莒县博物馆、东莞镇、响场村委││││来历、莒州外八景由来、大咸服传说、│、安庄镇、小店乡、碁山镇、刘││││望海楼、碁山寺和青云庵传说、公婆山│官庄镇││││的传说)││├────┼────┼─────────────────┼──────────────┤│4│1-4│圣公传说│岚山区碑郭镇│├────┼────┼─────────────────┼──────────────┤│5│1-5│安东卫民间故事(钱淌出南门去、徐福│岚山区安东卫街道││││东渡出狄水)││├────┼────┼─────────────────┼──────────────┤│6│1-6│坏才刘克学的故事│东港区文化馆│├────┼────┼─────────────────┼──────────────┤│7│1-7│东港区民间故事(刘三公的故事、回龙│东港区三庄镇、西湖镇││││观传说)││├────┼────┼─────────────────┼──────────────┤│8│1-8│五莲山民间故事│五莲县文化馆│├────┼────┼─────────────────┼──────────────┤│9│1-9│九仙山传说│五莲县文化馆│├────┼────┼─────────────────┼──────────────┤│10│1-10│吕母传说│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11│1-11│奎山传说│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二、民间美术┌─────┬──────┬───────────┬────────────────┐│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12│2-1│过门笺│莒县文化馆│├─────┼──────┼───────────┼────────────────┤│13│2-2│五莲剪纸│五莲县文化馆│├─────┼──────┼───────────┼────────────────┤│14│2-3│日照农民画│日照市美术馆│├─────┼──────┼───────────┼────────────────┤│15│2-4│日照木版画│日照市文学戏剧创作办公室│└─────┴──────┴───────────┴────────────────┘三、民间音乐┌──────┬─────┬───────────────┬────────────┐│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16│3-1│渔民号子│岚山区安东卫街道│├──────┼─────┼───────────────┼────────────┤│17│3-2│满江红│东港区文化馆│├──────┼─────┼───────────────┼────────────┤│18│3-3│夹仓传统吹打乐│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19│3-4│民歌(送郎、嫁郎、十二个月)│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四、民间舞蹈┌──────────┬──────────┬──────────┬──────────┐│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20│4-1│水族舞│东港区文化馆│└──────────┴──────────┴──────────┴──────────┘五、戏曲┌───────┬────────┬────────────┬────────────┐│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21│5-1│皮影戏│岚山区黄墩镇│├───────┼────────┼────────────┼────────────┤│22│5-2│周姑戏│莒县文化馆│├───────┼────────┼────────────┼────────────┤│23│5-3│茂腔│五莲县文化馆│└───────┴────────┴────────────┴────────────┘六、民间杂技┌─────┬───────┬─────────────┬─────────────┐│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24│6-1│高兴线狮│岚山区高兴镇│└─────┴───────┴─────────────┴─────────────┘七、民间手工技艺┌────┬────┬─────────────┬─────────────────┐│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25│7-1│蛋壳陶制作工艺│东港区文化馆│├────┼────┼─────────────┼─────────────────┤│26│7-2│海水制盐传统技艺│东港区文化馆│├────┼────┼─────────────┼─────────────────┤│27│7-3│京冬菜生产传统工艺│东港区文化馆│├────┼────┼─────────────┼─────────────────┤│28│7-4│尹家湖打铁技艺│莒县夏庄镇│├────┼────┼─────────────┼─────────────────┤│29│7-5│手工刺绣│五莲县文化馆莒县安庄镇│├────┼────┼─────────────┼─────────────────┤│30│7-6│蓑衣编制技艺│岚山区高兴镇│├────┼────┼─────────────┼─────────────────┤│31│7-7│莒酒生产技艺│莒县浮来春酿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2│7-8│浮来砚手工技艺│莒县安庄镇│└────┴────┴─────────────┴─────────────────┘八、人生礼俗┌─────┬──────┬──────────────┬─────────────┐│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33│8-1│夏庄人生礼俗(婚俗)│莒县夏庄镇│└─────┴──────┴──────────────┴─────────────┘九、民间知识┌────┬────┬────────────┬─────────────────┐│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34│9-1│传统中医正骨术│日照经济开发区大岭正骨医院│└────┴────┴────────────┴─────────────────┘十、传统体育与竞技┌─────┬──────┬────────────┬───────────────┐│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35│10-1│转秋千│莒县文化馆│├─────┼──────┼────────────┼───────────────┤│36│10-2│查拳│莒县文学艺术创作室│├─────┼──────┼────────────┼───────────────┤│37│10-3│安东卫舞龙灯│岚山区安东卫街道│├─────┼──────┼────────────┼───────────────┤│38│10-4│碁山狮子舞│莒县碁山镇│├─────┼──────┼────────────┼───────────────┤│39│10-5│拔跌│东港区文化馆│└─────┴──────┴────────────┴───────────────┘ 十一、文化空间┌─────┬─────┬───────────┬────────────────┐│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40│11-1│渔民节│日照经济开发区北京路街道│├─────┼─────┼───────────┼────────────────┤│41│11-2│峤山庙会│莒县峤山│├─────┼─────┼───────────┼────────────────┤│42│11-3│莒人崇拜太阳│莒县文体局│├─────┼─────┼───────────┼────────────────┤│43│11-4│太阳崇拜│东港区两城镇│├─────┼─────┼───────────┼────────────────┤│44│11-5│安东卫商号│岚山区安东卫街道│└─────┴─────┴───────────┴────────────────┘。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6(000)016
【摘要】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有关规定,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评定并向社会公示,现批准将佛山剪纸等78个项目列入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予公布。
我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大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
【总页数】4页(P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J], ;
2.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J],
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J],
4.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J], ;
5.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10•【字号】江府[2007]12号•【施行日期】2007.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江府[2007]12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有关规定,在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评定并向社会公示,现批准将白沙茅龙笔等22个名录项目列入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予以公布。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建立和健全保护机制,明确各级责任目标,落实保护措施,深入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
附件: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门市人民政府二○○七年四月十日附件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2项)┌───┬────────┬──────────┬─────────────────┐│ 序号│类别│名称│申报单位│├───┼────────┼──────────┼─────────────────┤│1│民间音乐│台山广东音乐│台山市文化馆│├───┤├──────────┼─────────────────┤│2││大鳌咸水歌│新会区大鳌镇文化站│├───┤├──────────┼─────────────────┤│3││开平民歌│开平市文广新局│├───┼────────┼──────────┼─────────────────┤│4│民间舞蹈│荷塘纱龙│蓬江区荷塘镇文化站│├───┤├──────────┼─────────────────┤│5││鹤山狮艺│鹤山市文广新局│├───┼────────┼──────────┼─────────────────┤│6│曲艺│开平卖鸡调│开平市文广新局│├───┤├──────────┼─────────────────┤│7││恩平木鱼│恩平市文广新局│├───┼────────┼──────────┼─────────────────┤│8│杂技与竞技│新会蔡李佛拳术│新会区文广新局│├───┤├──────────┼─────────────────┤│9││礼乐龙舟│江海区礼乐街道办事处│├───┤├──────────┼─────────────────┤│10││古劳偏身咏春拳│鹤山市文广新局│├───┼────────┼──────────┼─────────────────┤│11│传统手工技艺│新会葵艺│新会区文广新局│├───┤├──────────┼─────────────────┤│12││白沙茅龙笔│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3││新会鱼灯│新会区文广新局│├───┤├──────────┼─────────────────┤│14││双水山地风筝│新会区双水镇文化站│├───┤├──────────┼─────────────────┤│15││外海面制作工艺│江海区外海街道办事处│├───┼────────┼──────────┼─────────────────┤│16│民俗│台山浮石飘色│台山市文化馆│├───┤├──────────┼─────────────────┤│17││跳禾楼│台山市文化馆│├───┤├──────────┼─────────────────┤│18││广海打龙船│台山市文化馆│├───┤├──────────┼─────────────────┤│19││泮村灯会│开平市文广新局│├───┤├──────────┼─────────────────┤│20││双水蕉树龙│新会区双水镇岭头村委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京政发[2006]44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11.19【实施日期】2006.11.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京政发[2006]4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8项),现予公布。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保存了丰富多彩的富有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紧抢救和保护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宣传和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1 / 2意义。
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京政办发〔2006〕1号)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切实做好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0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8项)一、民间音乐(共计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 BJⅡ-1 智化寺京音乐北京文博交流馆2 BJⅡ-2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天坛公园管理处3 BJⅡ-3 京西幡乐头沟区文委4 BJⅡ-4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通州区文委5 BJⅡ-5 顺义曾庄大鼓顺义区文化馆2 / 2。
《申论一点通》 :“非物质文化遗产”08

三、一些地方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区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四、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一些具体工作人员,甚至有的分管领导和专家小组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不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
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
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程不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相适应。由于保护工作仍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训等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27•【字号】鄂政发[2009]27号•【施行日期】2009.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鄂政发〔2009〕2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现予公布。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有关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一、民间文学(7项)99 Ⅰ—15李时珍传说蕲春县100 Ⅰ—16 李白在安陆的传说安陆市101 Ⅰ—17 寇准的故事巴东县102 Ⅰ—18 贱三爷的故事武汉市蔡甸区103 Ⅰ—19 徐苟三的故事天门市104 Ⅰ—20 武当山的传说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105 Ⅰ—21 十八老子的故事红安县二、传统音乐(民间音乐,13项)106Ⅱ—22 天门民歌天门市107 Ⅱ—23 京山民歌京山县108 Ⅱ—24 十姊妹歌宣恩县109 Ⅱ—25 罗田畈腔罗田县110 Ⅱ—26 雾渡河民歌宜昌市夷陵区111 Ⅱ—27 沙洋十番锣鼓沙洋县112 Ⅱ—28 松滋双擦锣鼓松滋市113 Ⅱ—29 东宝坐丧鼓荆门市东宝区114 Ⅱ—30 南漳阴锣鼓南漳县115 Ⅱ—31 长阳吹打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16 Ⅱ—32 南河套曲谷城县117 Ⅱ—33 均州吹打乐丹江口市118 Ⅱ—34 单弦拉戏武汉市江汉区三、传统舞蹈(民间舞蹈,5项)119 Ⅲ—16 龙舞(嵩山百节龙、黄州区“唐家渡”舞龙、恩施板凳龙)鄂州市、黄冈市黄州区、恩施市120 Ⅲ—17 高跷花鼓南漳县121 Ⅲ—18 五虾闹鲇荆州市122 Ⅲ—19 滚龙连厢宣恩县123 Ⅲ—20 地花鼓(兴山地花鼓、五峰土家花鼓子、长阳花鼓子)兴山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四、传统戏剧(5项)124 Ⅳ—16 荆州花鼓戏仙桃市125 Ⅳ—17 皮影戏(云梦皮影戏、渔鼓皮影、下谷皮影戏)云梦县、仙桃市、神农架林区126 Ⅳ—18 英山采茶戏英山县127 Ⅳ—19 文曲戏武穴市128 Ⅳ—20 武当神戏丹江口市五、曲艺(8项)129 Ⅴ—15 三棒鼓(天门三棒鼓、土家三棒鼓、土家族花鼓)天门市、宣恩县、来凤县130 Ⅴ—16 天门渔鼓天门市131 Ⅴ—17 碟子小曲天门市132 Ⅴ—18 玉连环鄂州市133 Ⅴ—19 恩施三才板恩施市134 Ⅴ—20 当阳打鼓说书当阳市135 Ⅴ—21 郧西三弦郧西县136 Ⅴ—22 义阳大鼓随州市曾都区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3项)137 Ⅵ— 2 熊门拳京山县138 Ⅵ— 3 武当纯阳拳武汉市武昌区139 Ⅵ— 4 浠水杂技浠水县七、传统美术(民间美术,2项)140 Ⅶ—7 潜江木雕潜江市141 Ⅶ—8 手指画省作协八、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15项)142 Ⅷ— 6 传统棉纺织技艺(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红安县143 Ⅷ—7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来凤县144 Ⅷ—8 枝江民间手工布鞋枝江市145 Ⅷ—9 章水泉竹艺武穴市146 Ⅷ—10 楚式漆器技艺荆州市147 Ⅷ—11 荆州鱼糕荆州市荆州区148 Ⅷ—12 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武汉市江岸区149 Ⅷ—13 传统面食制作(石花奎面制作技艺)谷城县150 Ⅷ—14 武穴酥糖制作技艺武穴市151 Ⅷ—15 酱菜制作技艺(襄阳大头菜腌制技艺)襄樊市襄阳区152 Ⅷ—16 武当道茶炒制技艺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153 Ⅷ—17 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54 Ⅷ—18 远安鹿苑茶远安县155 Ⅷ—19 铅锡刻镂技艺荆州市156 Ⅷ—20 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咸丰县九、传统医药(3项)157 Ⅸ— 2 马应龙制药技艺武汉市武昌区158 Ⅸ— 3 夏氏炼丹术及其祖传秘方京山县159 Ⅸ— 4 镇氏风湿病疗法及马钱子秘方咸宁市咸安区十、民俗(5项)160 Ⅹ—7 马家潭龙舟会团风县161 Ⅹ—8 当阳关陵庙会(含当阳杀故事)当阳市162 Ⅹ—9 恩施土家女儿会恩施市163 Ⅹ—10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松滋市164 Ⅹ—11 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巴东县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一、民间文学(1项)11 Ⅰ—11 孟宗、黄香孝行故事(黄香的故事)房县三、传统舞蹈(民间舞蹈,1项)37 Ⅲ— 2 建始闹灵歌(建始武丧)建始县四、传统戏剧(2项)59 Ⅳ—9 梁山调(东宝梁山调)荆门市东宝区64 Ⅳ—14 巴东堂戏(下谷堂戏)神农架林区五、曲艺(1项)66 Ⅴ— 1 湖北小曲(汉滩小曲)荆州市七、传统美术(民间美术,1项)85 Ⅶ— 5 剪纸(堵河剪纸)竹山县。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29•【字号】深府[2007]14号•【施行日期】2007.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2007年1月29日深府〔2007〕14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文化部关于加快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通知》(文社图函〔2006〕1389号)的有关规定,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评定并向社会公示,现批准将《陈仙姑的故事》等25个项目列入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予以公布。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科学规划,妥善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深入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附件: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域或单位│├──┴───┴──────────┴─────────┤│一、民间文学类:1项│├──┬───┬──────────┬─────────┤│ 1│Ⅰ-1│陈仙姑的故事│宝安区公明街道│├──┴───┴──────────┴─────────┤│二、民间音乐类:4项│├──┬───┬──────────┬─────────┤│ 2│Ⅱ-1│石岩客家山歌│宝安区石岩街道│├──┼───┼──────────┼─────────┤│ 3│Ⅱ-2│大鹏山歌│龙岗区大鹏街道│├──┼───┼──────────┼─────────┤│ 4│Ⅱ-3│龙岗皆歌│龙岗区龙岗街道│├──┼───┼──────────┼─────────┤│ 5│Ⅱ-4│盐田山歌│盐田区文化局│├──┴───┴──────────┴─────────┤│三、民间戏剧类:1项│├──┬───┬──────────┬─────────┤│ 6│Ⅲ-1│万丰粤剧│宝安区沙井街道│├──┴───┴──────────┴─────────┤│四、民间舞蹈类:7项│├──┬───┬──────────┬─────────┤│ 7│Ⅳ-1│沙头角鱼灯舞│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8│Ⅳ-2│龙岗舞龙│龙岗区龙岗街道│├──┼───┼──────────┼─────────┤│ 9│Ⅳ-3│舞草龙│龙岗区南澳街道│├──┼───┼──────────┼─────────┤│ 10 │Ⅳ-4│龙城舞麒麟│龙岗区龙城街道│├──┼───┼──────────┼─────────┤│ 11 │Ⅳ-5│黎围舞麒麟│罗湖区翠竹街道│├──┼───┼──────────┼─────────┤│ 12 │Ⅳ-6│观澜舞麒麟│宝安区观澜街道│├──┼───┼──────────┼─────────┤│ 13 │Ⅳ-7│福永醒狮舞│宝安区福永街道│├──┴───┴──────────┴─────────┤│五、岁时节令类:1项│├──┬───┬──────────┬─────────┤│ 14 │Ⅴ-1│开丁节│南山区蛇口街道│├──┴───┴──────────┴─────────┤│六、传统手工技艺类:2项│├──┬───┬──────────┬─────────┤│ 15 │Ⅵ-1│凉帽、围裙带编织技艺│福田区梅林街道│├──┼───┼──────────┼─────────┤│ 16 │Ⅵ-2│客家凉帽│罗湖区文化馆│├──┴───┴──────────┴─────────┤│七、传统医药类:1项│├──┬───┬──────────┬─────────┤│ 17 │Ⅶ-1│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罗湖区文化馆│├──┴───┴──────────┴─────────┤│八、民俗类:8项│├──┬───┬──────────┬─────────┤│ 18 │Ⅷ-1│黄氏宗亲祭典│福田区沙头街道│├──┼───┼──────────┼─────────┤│ 19 │Ⅷ-2│赛龙舟│宝安区松岗街道│├──┼───┼──────────┼─────────┤│ 20 │Ⅷ-3│“辞沙”祭妈祖大典│南山区天后宫博物馆│├──┼───┼──────────┼─────────┤│ 21 │Ⅷ-4│天后宝诞祭典│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22 │Ⅷ-5│蛋家人婚俗│盐田区盐田街道│├──┼───┼──────────┼─────────┤│ 23 │Ⅷ-6│沙井蚝民生产习俗│宝安区沙井街道│├──┼───┼──────────┼─────────┤│ 24 │Ⅷ-7│南澳渔民娶亲礼俗│龙岗区南澳街道│├──┼───┼──────────┼─────────┤│ 25 │Ⅷ-8│大鹏清醮│龙岗区大鹏街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批准并公布珠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珠府〔2007〕35号
各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市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有关规定,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评定并向社会公示,现批准将沙田民歌等9个项目列入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予公布。
我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珠海,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科学规划,妥善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深入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附件:珠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珠海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附件
珠海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