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情 一

合集下载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边接东南亚五国和我国南部地区,素有“东方瑞士”之称。

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势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时,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里聚集了2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厚,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了云南的一大亮点。

地理特点云南省地理特点鲜明,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全省地势呈南高北低的倾斜趋势,主要由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组成。

云南省地处五大河流域之一的元江、澜沧江、怒江等著名河流经过,使得云南拥有众多的湖泊和瀑布,流域内的水资源得天独厚,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气候条件由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复杂多样,所以气候条件也较为复杂多样。

其中,昆明市被誉为“春城”,气候温和,温暖宜人;而西双版纳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此外,云南省还有高原气候、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是众多游客的理想目的地。

旅游资源云南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著名,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云南省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有雄伟的横断山脉、神奇壮观的石林、美丽的滇池、独具特色的丽江古城等。

此外,云南省还拥有众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如泸沽湖、普者黑、西双版纳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给云南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文化底蕴云南是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之一,这里聚集了2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厚。

每年的“过洞节”、“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此外,云南还有独特的歌舞、手工艺等民间文化,这些都为云南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发展云南省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同时,农业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云南被誉为“中国的花园”,盛产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一、地理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

云南省地处北纬21°8′40″至29°15′7″、东经97°31′53″至106°11′47″之间,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界越南,西连缅甸,北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接壤。

全省总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1%。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主导地势。

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著名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最高峰为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

二、气候特点云南省气候附有南亚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特点。

气候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较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

云南气候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则相对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

这种地理气候条件给云南的土壤和生态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三、人口和民族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常住人口超过5700万人。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6.7%。

云南省的主要民族包括汉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等。

不同少数民族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四、经济发展云南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省份之一。

近年来,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云南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云南省的基础产业,以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养殖业也很发达。

工业方面,云南省的有色金属、煤炭、能源、化工等行业具有竞争力。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锡、铁等。

服务业在云南省的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旅游业。

云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古镇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五、旅游资源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丽江古城、大理洱海、香格里拉、玉龙雪山、三江并流、石林等。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云南省是位于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以下是云南省的一些特点。

云南省地理位置优越,东部邻接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越南,西部与缅甸、老挝、泰国交界,北部与四川省毗邻。

拥有广阔的陆地边界和连接东南亚的海上通道,使云南省成为中国重要的门户和交通枢纽之一。

云南省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地区以及亚热带气候区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和生态资源。

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三江并流、玉龙雪山等,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如大理洱海、丽江古城、昆明翠湖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云南省也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

境内有25个民族居住,其中以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等民族最为集中。

这些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人们可以在云南省体验到不同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和美食,享受到多元化文化的魅力。

云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境内气候多样,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云南省的产品以茶叶、花卉、水果等农产品出名,其中普洱茶更是享誉全球。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锰、锌、锡等。

水力资源和热带雨林资源也是云南省的宝贵财富。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云南省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云南省也致力于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云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理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旅游、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云南省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我们期待着云南省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辉煌成就。

第二篇:云南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是一个以多民族聚居而闻名的地方。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这使得云南省成为了一个独特而令人着迷的地方。

云南省的多民族特色是云南省突出的一种文化特点,也是云南省的骄傲。

云南省情(学习笔记)

云南省情(学习笔记)

云南省情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历史建制与沿革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云南县是其下辖的24县之一,“云南”作为政区的名称由此出现,“云南”也至此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后,赛典赤被派到云南任行省平章政事,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成为全国11个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从大理迁至昆明。

昆河铁路全长468公里62个车站,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

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是以“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代价完成的。

重九起义获得成功,1911年11月1日,革命者在五华山组成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为都督,宣布对内对外方针。

数日后,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清朝在云南的统治被彻底推翻。

1913年10月,蔡锷离滇赴京,唐继尧任云南都督,掌握了全省的军政大权。

在袁准备称帝期间,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和梁启超的进步党等组织曾派人赴云南策动武装起义。

前云南督军蔡锷与云南将军唐继尧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旋即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约2万人的讨袁护国军。

因此,护国运动又称“云南起义”。

1926年11月7日,李鑫主持,在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39号召开云南第一次党员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

滇缅公路,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

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

早在1935年,蒋介石就预见到,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将不可能守得住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平原地区的城市,最终国民政府必将退守西部。

中国政府正是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于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

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

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公务员考试-云南省情

公务员考试-云南省情

云南省情七、云南省情(一)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二)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

共有8个边境地州26个边境县(市)。

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2、地形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地形一般地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

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点海拔公76.4米。

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多米。

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

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

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

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五是山川湖泊纵横。

3、山川河流主要山脉。

东部有轿子山、五莲峰、乌蒙山、梁王山、礤王山、牛首山、六韶山等,均为高原面上的山脉,大致向东北、西南方面展布;西部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高大而狭长的山脉,其北段山高林密,面段为横断山余脉,主要有云岭余脉哀牢山和无量山,怒山的余脉大雪山和邦马山、老别山,高黎贡山的西部分支和槟榔山等。

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30座。

云南省主要河流与湖泊。

境内有大河流600多条,主要的180多条,多为入少海河流的上游。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一)基本情况1、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居第8位;2、全省有16个州、市(8州8市);3、129个县(市),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4、总人口达4500万,在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5、山区、半山区占94%(二)四大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文化多元共融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气候多样性。

二是生物多样性。

三是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四是水能资源丰富。

云南有6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 1.04 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 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2位。

五是矿产资源丰富。

2、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

边境线长4061 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8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加速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三条对外通道:西路通道、中路通道、东路通道。

3、民族文化浓郁全省有52个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人口近1500万, 在中国居第2位,占全省总人口的l/3 。

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4、历史文化多元共融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个论断已经通过开远森林古猿、禄丰腊玛古猿和元谋古猿的发现而被证明。

澄江动物化石群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

二、对省情的分析和定位2009 年,全省生产总值6168 亿元,财政总收入14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 元,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3%。

云南省省情介绍

云南省省情介绍

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历史建制与沿革据《尚书.禹贡》载,公元前841年以前,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今云南之地属“梁州”之域。

公元前279年左右,楚国将军庄蹻率军由湘西溯长江而上,攻灭夜郎,统一了滇池地区,建立滇王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西南边地设立郡县派官置吏,进行直接的统治。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云南县是其下辖的24县之一,“云南”作为政区的名称由此出现,“云南”也至此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东汉继续推广郡县制,于公元69年增设永昌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作为行政区划由县扩大为郡。

东晋初年起,爨氏势力统治云南地区达500年之久。

隋朝时期,隋朝廷派史万岁率兵南征,击降爨氏,消除云南的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

唐朝在云南设置羁縻府州。

公元738年,南诏在唐朝大力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蒙舍诏主皮逻阁为“云南王”。

南诏前后共13个王,历经247年,始终保持着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

公元795年,设置云南安抚司。

937年白族先民段思平率军推翻了云南奴隶制政权“大义宁”,建立了大理国政权。

大理国疆域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版图,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等地。

行政区划府、郡的建制基本沿袭南诏,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

大理国相传22世,历经315年。

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后,1276年,改鄯阐府为中庆路,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成为全国11个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从大理迁至昆明。

1381年(明洪武14年),明朝取消元朝设立的云南行中书省,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三司”,执掌全省政务、军务和刑名按劾之事,辖全省府、州、县。

后设巡按御史,以资监察。

明朝在云南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并赠予世袭官衔。

清朝沿袭明制,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并在一些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特权,任命流官统治,而在边远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一)基本情况1、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居第8位;2、全省有16个州、市(8州8市);3、129个县(市),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4、总人口达4500万,在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5、山区、半山区占94%。

(二)四大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文化多元共融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气候多样性。

二是生物多样性。

三是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四是水能资源丰富。

云南有6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2位。

五是矿产资源丰富。

2、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

边境线长4061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8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加速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三条对外通道:西路通道、中路通道、东路通道。

3、民族文化浓郁全省有52个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人口近1500万,在中国居第2位,占全省总人口的l/3。

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4、历史文化多元共融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个论断已经通过开远森林古猿、禄丰腊玛古猿和元谋古猿的发现而被证明。

澄江动物化石群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

二、对省情的分析和定位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6168亿元,财政总收入14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省情一、概况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八名。

东与广西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与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北回归线从本省南部的普洱、红河、文山等州市境内横穿而过。

人口数量排名为第十二名,占全国人口3.36%。

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和石林是云南省拥有的世界遗产,其中三江并流是中国唯一一项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全部四条标准的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

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二、行政区划云南省设有地级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

其下管辖的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三、自然资源云南省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

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

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

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

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云南省参与的“西电东送”工程大部分的电能都来自环保的水能发电。

主要特色物种:滇金丝猴、绿孔雀、浣熊(小熊猫)、蟒、亚洲象、抗浪鱼、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巴西橡胶树、油棕、三七等。

四、地形气候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 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94%多的面积是山地,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气候大致与地形相对应。

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真可谓是“十里不同天”,著名的滇金丝猴就出没于此。

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

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

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叫做孟湾季风。

五、地质地貌云南省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上下。

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等风景旅游区。

云南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云南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

云南省也是一个很大的“地质博物馆”。

禄丰县的早期侏罗纪地层中曾出土大量蜥脚类恐龙化石,留存较为完整,现已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另外,澄江县的帽天山更是地质界中的“明星”,因为这里出土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留存完好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的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存在。

昆明市东川区也是全国闻名的“泥石流博物馆”。

六、水力资源 1.水系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体如下:(1)长江水系:金沙江、泸沽湖、螳螂川、滇池、小江等水系均属长江水系。

(2)珠江水系,发源于云南曲靖,在云南境内的一段称作南盘江,最终流向广东、香港、澳门等地。

云南段流域中有抚仙湖等高原湖泊。

(3)元江(红河)水系,发源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出境后经越南河内注入北部湾。

(4)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发源于青海玉树,经西藏流入云南,出境后经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注入南海。

云南段的流域内有著名的洱海。

(5)怒江(萨尔温江)水系,发源于西藏流经云南,出境后经缅甸注入印度洋东北部的安达曼海。

(6)伊洛瓦底江流域,有数条微小的支流发源于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内(大盈江、瑞丽江等),发源不久后即出境进入缅甸。

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2位。

2.湖泊:(1)滇池曾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

湖泊面积3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深处为10米,蓄水量为12.9亿立方米。

平均水资源量5.7亿立方米,属水资源缺少地区,且年际变化大,存在连续丰水、连续枯水长周期变化的特点。

(2)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湖泊面积25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25亿立方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条,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和洱源县18个乡镇。

(3)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

湖泊面积212平方公里,其中大的河道有27条。

抚仙湖流域包括玉溪市的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七个乡镇。

(4)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湖泊面积74.6平方公里。

程海地处金沙江干热地带,1994年“引水补海”工程完工后,湖泊水位趋于稳定。

(5)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两省交界处,是我国第三大深水湖泊。

湖面面积50.1平方公里,其中云南境内30.3平方公里。

最大水深93.5米,平均水深40.3米。

泸沽湖云南部分属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落水行政村,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

(6)杞麓湖位于玉溪市通海县,是一个封闭型高原湖泊,湖泊面积35.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6.8米,平均水深4米。

(7)星云湖是抚仙湖的上游湖泊。

(8)阳宗海湖泊面积31.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米,最大水深29.7米,湖泊分属昆明市的宜良县、呈贡县和玉溪市的澄江县。

(9)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属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丽江市和红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泸沽湖属长江水系,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属珠江水系,洱海属澜沧江水系。

异龙湖是九个湖泊中最小的湖泊,湖泊面积30.63平方公里,异龙湖流域包括红河州石屏县5个乡镇。

九大高原湖泊从整体上看具有四大功能:一是支持大都市发展;二是支持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三是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四是支持特色产品的开发。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涉及昆明、大理、玉溪、丽江、红河五个地(州、市)的17个县(市、区)七、经济发展云南已形成和正在建设的支柱产业是:烟草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矿产业、旅游业、电力产业。

八、交通情况机场:全省已拥有19条国内航线;飞往省内的有昆明至景洪、芒市、思茅3条航线;通往国外及地区的有至曼谷、仰光、万象、香港4条航线。

铁路:南(宁)昆(明)铁路全长886公里,是连接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的出海通道,在云南境内线路长度306公里,为国家一级干线,一次建成电气化。

广(通)大(理)铁路,全长213公里,为国家二级干线。

昆阳至玉溪南的昆玉铁路,全长56.3公里,是玉溪地区自筹资金修建的云南省地方铁路。

公路:在云南,出行的主要方式就是公路交通。

国家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958公里,三级公路7571公里,四级公路52248公里。

云南省公路已基本形成以昆明市为中心(枢纽),辐射全省,边接四川、贵州、广西、西藏和周边国家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公路的公路交通网。

经过云南省的国道共有7条,分别是:108国道、213国道、214国道、320国道、323国道、324国道、326国道。

九、民族状况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有52个。

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

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

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

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云南没有的四个民族是:裕固族、东乡族、珞巴族、赫哲族。

十一、宗教文化可统计的403万信仰宗教者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

本主崇拜:为大理白族普遍信仰。

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

著名文化载体:摩梭人、东巴文化(东巴古乐、东巴文字)、白族三月街、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云南民歌。

方言:大部分人说汉语的西南官话,类似于相邻的四川省和贵州省。

与重庆市、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等地语言能彼此相通。

十二、历史沿革汉代以前:公元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峤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今曲靖),并开五尺道联系内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