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史部分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史部分.doc

高二历史 世界近代史部分.doc

高二历史世界近代史部分政治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权利法案》:⑴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⑵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⑶意义:①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②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1、形成⑴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

⑵特征: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⑶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⑵发展完善:1832议会改革;①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根本原因)②内容:①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②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③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②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了种种限制。

(一分为二)(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⑴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⑵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⑶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2、意义:①大大削弱了国王权力,议会逐步掌握国家权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是历史一大进步。

高中二年级历史世界现代史概论

高中二年级历史世界现代史概论

高中二年级历史世界现代史概论世界现代史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涵盖了从近代以来的全球历史事件和重要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崛起、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扩张、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与后冷战时期。

一、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崛起工业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

通过机械化生产的兴起,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新技术与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兴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二、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扩张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欧洲列强纷纷向其他地区扩张殖民地。

这一时期被称为殖民主义时代。

通过殖民地的开发和掠夺,欧洲列强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

殖民地的人民则遭受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相互争夺,帝国主义的概念逐渐形成,这导致了一系列的国际冲突和战争。

三、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节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由于殖民地争夺、国家利益冲突等原因,全球范围内的战争迅速爆发。

此次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震撼,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涉及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给全球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道主义灾难。

四、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分为了两个大国集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个大国之间的敌对关系和政治冲突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冷战期间,美苏之间进行了核武器竞赛、领土争端和意识形态斗争。

然而,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后冷战时期,全球格局发生了新的调整和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崛起、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扩张、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旨在帮助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世界现代史的概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高二历史必修2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2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2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1. 近代史的起因: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

2. 殖民扩张与帝国主义:欧洲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将殖民地纳入自己的政治经济控制之下,形成了庞大的帝国。

3. 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人阶级的形成,引发了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兴起。

4.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多个帝国的解体和国际秩序的重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以冷战爆发和纳粹德国的失败告终。

5. 冷战与分裂世界:冷战时期,世界被分为两个主要的势力范围: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冷战时期的重大事件包括:柏林墙的建立和倒塌、古巴导弹危机等。

6. 欧洲一体化与统一进程: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旨在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整合,在欧洲大陆建立联盟关系,避免战争和促进共同繁荣。

这一进程的里程碑事件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

7. 第三世界解放运动:随着二战结束和殖民主义的崩溃,亚非拉等地的殖民地纷纷脱离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和自主。

8. 文化革命与社会运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多场社会革命和运动,如人权运动、女权运动、环保运动等。

9. 全球化:全球化进程使得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经济、文化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10. 当代世界的挑战: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包括恐怖主义、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人口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详解

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详解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的开辟(一)原因:1、经济根源2、社会根源3、商业危机4、精神动力(二)条件:1、生产力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

2、西葡中央集权的加强。

(四)影响1、引起“商业革命”(1)贸易范围扩大(2)地区联系加强(3)世界市场出现(4)贸易中心转移(5)商业地位变换(意—葡、锡、尼、英)2、引起“价格革命”(1)影响3种人: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贫困(2)壮大3个国:英、荷、法。

结论:两个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其他影响(1)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打破了世界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影响的整体(3)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二、早期殖民扩张1、国家:西班牙、葡萄牙2、条件:(1)最先开辟新航路(2)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方向:葡萄牙:非洲、亚洲;西班牙:美洲4、特点:葡萄牙:垄断商路、建立商站、欺诈性贸易西班牙:掠夺5、地域:葡萄牙:略西班牙: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菲律宾6、罪恶:掠夺金银财富、屠杀土著居民、非美奴隶贸易7、影响:(1)对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2)对东方(亚非美):灾难、贫困。

欧洲加紧政治控制和渗透,加强经济剥削和掠夺;殖民地区文化、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3)对世界:世界日益成为相互联系,影响的整体。

第三节文艺复兴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原因:1、封建神学的各种传统观念占统治地位2、资本主义萌芽成为物质基础3、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维护自身利益4、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积淀浓厚5、人才聚集,名人辈出等指导思想:人文主义1、含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评价:(1)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文化科学事业发展、人们探索冒险精神(2)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成就:但丁——《神曲》乔托——“欧洲绘画之父”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美术三杰(鼎盛时期)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大卫》拉菲尔——《西斯廷圣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二、西欧文艺复兴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法国——拉伯雷的《巨人传》德意志——伊拉斯谟的《愚人颂》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三、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一)产生条件1、文艺复兴的深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全新思维)2、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二)主要成就1、天文学(1)哥白尼(波兰):太阳中心说(2)开普勒(德):发现行星运行规律(3)伽利略(意):自制望远镜,证实日心说;近代实验科学奠基人。

高中历史二轮世界近代部分

高中历史二轮世界近代部分
革命史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阶级斗争直接推动社会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 社会史观 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 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知识点3:两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形成;垄断资 产阶级控制政权 轻工业——重工业 列宁主义诞生 欧美其它工业国迅速崛起 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7: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 5:1927----1945年
世界历史总体发展状况特征: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抗竞争(两极对立) 中国历史发展状况特征: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及改革开放的开始
专题归纳: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三、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分期和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 (1)公元14世纪——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阶段 (2)17世纪— 18世纪 --------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原 工 业 化 时 代
(3)18世纪中后期— 19世纪中期 --------蒸汽时代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4)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 --------电气时代或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单元:世界近代史(14世纪——十月革命前)
近代化:即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就是由传统 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工业化、商品化、 市场化) 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自由化、科学化) 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民主化、法制化)

高中世界近代史(总结)

高中世界近代史(总结)

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欧洲文艺复兴定义:14-16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思想文化运动。

实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于14世纪最早发生于意大利,它的先驱是但丁,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为以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它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扣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跨大西洋先后到达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最后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用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往,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随之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

3、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内容:《权利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兵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

文件影响: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终于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其它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独立战争的开始。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要文件是《独立宣言》。

高中历史世界近代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世界近代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世界近代史知识点世界近代史是从 16 世纪到 19 世纪末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见证了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一、新航路开辟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根源(对黄金的渴望)、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通道)、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以及思想根源(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极其深远。

它促进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也带来了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二、文艺复兴14 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6 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被称为“文学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被称为“美术三杰”。

此外,英国的莎士比亚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三、宗教改革16 世纪,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加尔文在瑞士进一步发展了新教思想。

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8 年,发生“光荣革命”,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美国独立战争1775 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分为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部分。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两个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

一、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它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它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崭露头角的时期。

4.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一次全面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最终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一次重要事件。

3. 苏联的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战期间的一场全球冲突,涉及众多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冷战: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对抗。

它持续了近五十年的时间,直至苏联解体。

以上只是高二必修二历史知识点的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变革。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宝库,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途径。

希望你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世界近代史部分政治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权利法案》:⑴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⑵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⑶意义:①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②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1、形成⑴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

⑵特征: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⑶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⑵发展完善:1832议会改革;①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根本原因)②内容:①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②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③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②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了种种限制。

(一分为二)(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⑴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⑵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⑶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2、意义:①大大削弱了国王权力,议会逐步掌握国家权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是历史一大进步。

③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很多问题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④对其他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有重要影响。

二、美国共和制联邦政体的确立(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1、主要内容: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③民主原则:国会议员和总统由民选产生。

2、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作用:⑴积极:①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⑵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二)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三、法国共和制和德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1875年法国宪法:1、内容:①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一切文武官员,有特赦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员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间接选出, 有权否决法律、内阁对其负责;众议院:普选产生,权利很小,可提出通过法案,但受到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

2.评价: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1.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

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宪法》2.《德意志宪法》主要内容:①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③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

联邦议会权力大,其代表是任命的;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权力小。

3、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4、评价::⑴积极意义: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②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⑵局限性:①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和军国主义的传统。

②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三)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表拓展: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19世纪70年代)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特征:选举;议会立法;三权分立制3.理论来源:欧美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

4.实现途径:通过改革和革命,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5.欧洲大陆代议制确立的意义:①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④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巴黎公社的成立1、成立:3月18日革命成功,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2、革命措施: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②民主选举和监督;③最高年薪的规定。

3、性质:无产阶级政权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5、经验教训: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同时,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些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经济一、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⑴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根源);⑵动力: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⑶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2、过程:一个中心(欧洲)、四个人物(见表格)、两个方向(向东、向西)、两条航线3、意义(四条路):⑴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⑵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⑶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⑷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4、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开始形成⑴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⑵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⑶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⑷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1、荷兰相关知识点:⑴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⑵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⑶荷兰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海盗掠夺+探索新航线(北美、南太平洋)建立殖民地+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⑷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⑸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是:阿姆斯特丹。

⑹荷兰垄断性贸易公司的权力有:贸易垄断权、建立武装、管理殖民地。

⑺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曾占据中国的台湾。

2、英国相关知识点:⑴“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

⑵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①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②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

(英属东印度公司)③英荷战争: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

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④英法战争: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其中通过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

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⑶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①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②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③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④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4)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是:弗吉尼亚。

(5)英国在争霸斗争中获胜的根本原因:先进的社会制度必定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

(6)导致英荷三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7)殖民扩张的影响:(如何评价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①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②对殖民国: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对殖民地:1)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2)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三、两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⑴背景:①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可能性)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可能性)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可能性)⑤市场:英国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⑵进程:①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纺纱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③发明成果见P103表④工厂制度确立③扩展到欧美,机床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3)对英国的影响: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加快城市化进程;人的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促进了教科文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英国政府采取系列措施打造世纪工厂(议会改革;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兴办教育等)(4)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中期,日本、澳大利亚、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