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当前资本市场运行的宏观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当前资本市场运行的宏观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当前资本市场运行的宏观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当前资本市场运行的宏观因素分析

宏观因素包括对证券市场价格可能产生影响的宏观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文化等方面。

1.宏观经济因素

2.政治因素

3.法律因素

4.军事因素

5.文化自然因素

具体来说有:

1.政府和国有资本的过度参与。政府在资本市场最基本的责任是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市场运行公开、公平、公正,不应对市场干预过多。我国的资本市场自发展之初就被纳入行政化轨道,市场经济要求的权利与义务对称原则没有得到真正贯彻,政府通过行政机制和行政手段,对股票发行、上市、流通进行全程行政干预,在相当程度上扭曲了资本机制和市场机制。政府在股市中既是股市的监管者,又是上市公司的审批者,股市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这表明政府还是股市的参与者。所以企业上市不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股市上充斥着许多低效益的国有企业。市场规则公平性的破坏最终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2.对资本市场功能认知的错位。在我国,政府未针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功能定位做深入的研究,把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定位于为国有企业筹资。造成的后果是:大批效益低的国有企业在政府干预下包装上市,而这些不合格的上市公司由于盈利能力低,股票多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只能在股市中进行短期投

机操作,进而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资本市场缺乏投资者广泛参与,最终覆灭;二是过度投机蕴藏巨大风险,极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是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通过具有独立意志和利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来形成市场价格,并通过市场价格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转,从而完成资源优化的过程。因此,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除筹资外,还有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的功能,三者相辅相成。如果市场失去了价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片面强调筹资功能,把股市事实上变成了“圈钱”的场所,结果必将是毁掉这一市场。

3.政策可预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强。政策的不可预期性和不稳定性加大了资者投资的风险,强化了投资者对政策的依靠,

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最大的政策性障碍。资本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预期的市场,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运行能否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政策无法预期或朝令夕改,必会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充满风险,进而导致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因此,我们不仅要让上市公司公开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也要让政府公开制定和披露政策信息,从而保证投资者明确市场预期,这是建立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机制的关键所在。

4.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看,经济结构、业结构的调整本质上是构建有利于资本向高效配置方向流动的市场平台,这一任务不能依赖间接融资体系,只能依靠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资本市其运行质量好坏及功能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层次是否合理、完善。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国外资本市场体系对比,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在融资方面重

间接融资,轻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上重股市轻债市,重国债,轻企债。这种畸形发展严重阻碍了社会资金的有效分配,严重影响市场风险的有效分散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5.市场机制缺失。由于竞争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三重缺失,我国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发展进取的动力源泉。缺乏产权关系明确的市场主体、通过正常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市场主体间通过价格形成的有效竞争,是我国资本市场不能形成有效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源。在约束机制方面,从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的上市公司,主要变化是把名称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组织结构和会计制度,按规范披露企业信息。与此同时大量“圈钱”,按高水平的溢价募集巨额社会资金。在大部分上市公司中,国有股都处于绝控股地位,而这些国有股大都处于“产权虚置”和“所有者缺位”状态,这使得何一个行政部门,特别是上市公司原主管部门都可以以国有股代表身份干预企业,却不对这种干预的后果承担任何责任。在激励机制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普遍实行经营者的即时薪酬(工资和年度奖金)和长期薪酬(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结合的激励制度。实践表明,财产关系是社会经济中最核心的关系,财产规则是最基本的规则,只有建立在明晰的财产关系与财产规则基础上的利益关系与利益规则,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否则上市公司的市场凝聚力与市场竞争力也会削弱。

6.资本市场监管不力。从市场的角度看,保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是资本市场立法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使投资者利益切实得到保护,必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体系,对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和市场行为进行全面规范,必须建立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监管架构,使资本市场真正成为高度透

明,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从体制上提升市场的凝聚力、辐射力和运行效率。在这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存在重大制度缺陷。由于监管规则不健全,管理层对资本市场侧重调控而疏于监管,在市场秩序上存在诸多漏洞;由于实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股票上市方式,中介机构很大程度上对行政权力处于从属地位;由于实行咨询机构从业资格审批制度和信息披露载体指定制度,加上我国资本市场自律机制不健全,使我国资本市场有序化程度大大降低。

审计行业十年变迁

审计行业十年变迁 2014年10月,Google宣布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PWC)在云平台服务方面达成合作。合作达成后,Google云平台将使得普华永道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的应用程序、行业相关的移动解决方案、安全威胁识别服务等。同时,普华永道45000名员工也将从Google Apps for Work 套件上受益,包括Gmail、Hangouts、Calendar、Drive、Docs等。这可能预示着审计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中国审计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引入了国际性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也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建立起了中国的注册管理会计师相关的考试与人才选拔、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行业准入、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等法规与制度,使得与发达国家审计行业的整体差距迅速缩小。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一大批优秀企业均已通过资本市场完成IPO工作,中小板和创业板资本市场也初具规模,无论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是本土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黄金增长期已经过去,而外资公司的业务有可能会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而有所衰落,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审计行业最优质客户的竞争格局。再加上云计算、大数据、工业4.0等新技术的应用,审计行业也面临着变革。 变革意味着阵痛,也意味着机遇和挑战,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准确预估,但有一些趋势还算比较明显。 客户 中国民营企业和新兴的创业型企业将逐步成为审计行业争夺的对象,也会从中诞生一大批优质客户,随着民营经济比重进一步上升,审计行业的收入结构也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人员 虽然短期来看,审计行业人才供求关系总量接近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无力在过去还是未来都会非常突出。过去谈到注册会计师、谈到四大,所有人都趋之若鹜,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在淡化,未来十年审计行业的人才招募和培养将变得更加困难。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对于审计人才的综合技能要求更高,对于处理复杂经济环境下复杂交易和事项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传统审计人员本身可能会因达不到新的要求而不得不被行业所抛弃,而新的人员又未必能够大量到岗,结构性矛盾将恶化的结果将严重影响审计行业的新业务拓展。 创新业务 相比较国外同行,中国审计行业整体更为保守,这就造成审计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上人员结构方面的矛盾难以处理,所以审计行业在创新业务方面进展会比较缓慢。正是由于这种状况,审计行业存在被其他行业跨界颠覆的可能性,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极可能发生的情况,特别是针对一些创业、创新型客户的需求,传统审计行业难以满足时,出现颠覆性创新产品的可能性极高。 行业生存基础 审计行业作为中介服务,得益于市场经济,也受制于市场经济。通常,由于第三方独立审计提供了更为客观公正的信息,使得市场经济效率更高,风险更可控,从而降低了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让参与各方从中受益。但,假设有更好的方式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比如众筹模式,比如大数据分享模式以及今天可能根本还未出现的其他新的经济模式,审计行业从整理而言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效率进入边际效用递减期的末段之时,其存在的意义必将受到挑战。 隐私与伦理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构成 一、场内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又称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证券交易场所,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上市买卖,投资者则通过证券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主板 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 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2、中小板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3、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GEM(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 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 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添砖加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 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 则之中。 二、场外市场 1、NEEQ(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全国中小企业 股份转让系统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 册资本3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 为公司股东单位。 2、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 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 有积极作用。 目前全国建成并初具规模的区域股权市场有:青海股权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所、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重庆股份转让系统、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大连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海峡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十几家股权 交易市场。

改革纵深推进 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可期

改革纵深推进 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可期科创板落地,注册制试点稳步铺开,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出炉并划定12大重点方向……即将过去的2019年,为中国资本市场按下制度改革?加速键?,其更深层次的改革效应仍将进一步酝酿与显现。 展望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会否出现积极反弹?上市公司质量如何有效提升?市场信心能否激活?股票市场走向何处?资本市场体系又将如何建立?一系列改革期待与市场诉求,在新旧之交的时点,显得更为迫切。 12月15日,?国研智库论坛·第六届年会(2019)?召开期间,在一场题为?中国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发展?的平行论坛上,邀请到多位金融资本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与上市公司代表就上述热点议题建言献策,并展开深入对话研讨。 市场痛点体制机制障碍待破 ?今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特点,如果借用一句文学语言来表述,可以说,‘这是最光明的季节,也是最黑暗的季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尹中立在发言中如是说。 他解释道,今年的机构投资者迎来了收益大年,收益最高的基金已超过100%,而散户投资中盈利者寥寥。其原因在于,大家一如既往沉浸或习惯于旧有的投资理念,散户认为这些大盘蓝筹股与自己无关,机构投资者基于投资纪律与投资行为的约束,往往选择购买指标股,今年指标股从主要指数来看均上涨30%左右。 为何在指数上涨30%左右的过程中,散户投资者基本上损失惨重?通过统计分析,尹中立发现,今年股票的涨幅与股票的市值成正比。也就是说,股票市值越小其收益率越小。2019年出现了剧烈的市场

分化现象,但并非第一次出现,2017年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分化,且市场分化严重程度较今年还要剧烈。 而市场分化的根本原因为何??实际上是IPO制度的重大变化。?尹中立强调。 这源于中国股票市场定价机制问题。尹中立指出,基于股票定价理论,股价是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而贴现价值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上市公司未来预期、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三个因素的不停变化,形成了股票市场波动。除此之外,中国上市公司定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壳价值的影响。基于IPO管制,上市需要耗费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也因此出现大量后门上市与借壳上市的情况。成熟市场的定价取决于未来现金流折现,而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波动与壳价值有着巨大关系。 IPO成本的下降,成为2017年股票市场剧烈分化的原因。尹中立分析认为,当年随着新股发行的快速增长,壳的价值迅速下行,致使股票市场出现明显分化。今年的原因类似,科创板的推出,使得优质资产前门通过IPO方式上市已不再有制度、时间以及财务上的成本,由此壳开始出现如同2017年的快速贬值。 ?IPO注册制大幕已经开启,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潮流,在此潮流之下壳价值的贬值是大趋势。?尹中立说。 谈及中国股票市场缘何缺乏活力以及韧性,尹中立认为,从操作层面看,正是双重定价体系导致其比金融市场更加脆弱。上市公司未来预期、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均能导致市场波动,而除此之外,还受到借壳重组政策调整的影响。既然脆弱的原因是双重定价体系,那么改革应致力回归单纯的经典定价体系,同成熟市场一样,应有之意是发行的注册制,以及退市市场的进一步健全。

对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现状与不足的分析

学年论文 院系:金融学院 专业:投资学 学号:09250590864 姓名:卓明辉 指导教师:胡新明 提交日期:2012 年8 月25 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卓明辉学年论文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学年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题目:对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和表现 (一)概念 (1) (二)资本市场的表现 (2) 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2) 三、建立健全完整的资本市场结构的对策 (4) 四、参考文献 (8)

中文摘要: 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程度,决定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本文先对我过的资本市场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其先从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概念和现状进行描述,描述了我过资本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而提出我过近年来资本市场结构的不足,然后提出建议和可行方案,包括完善上市公司结构,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规范金融机构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资本市场结构现状问题 Abstrat:A national capital market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degr ee, decided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s a dev eloping country, China's capital market from scratch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aring, this paper first analy zes the to our capital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 ng problems of the analysis, the first from our country capital mark et structure concep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carry on the analy sis, and put forward I had the shortag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api tal market,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Including perfecting the listed company struct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product s innovation mechanism,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gaug e van gold melting mechanism of further perfect. Key words:Capital market structur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简要回顾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简要回顾 第一单元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年) 中国走上经济改革之路是中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先决条件。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在改革开放之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资金通过行政手段逐级下拨到生产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萌生的经济和社会土壤。 第一节中国历史上的证券 春秋战国时期,王国的举贷的王侯的放债,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债券。明末清初,在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采用了“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方式,参与者之间签订的契约是中国历史上股票的雏形。 1872年(清朝同治十一年),洋务派仿照西方发起创立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向社会公开招股,中国最早的股票出现了。 1918年6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证券市场曾经非常活跃,成为远东重要的金融中心。 第二节股份制改革和股票的出现 从1978年开始,中国农村出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部分地区的农民自发采用“以资带劳、以劳带资”的方式集资,兴办了一批合股经营的股份制乡镇企业,成为改革开放后股份制经济最早的雏形。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一些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也开始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股份制尝试,最初的股票开始出现。1984年,国家提出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城市集体企业和国营小企业,1984—1986年间,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选择了少数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1986年后,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一些大型国营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试点,半公开或公开发行股票,股票的一级市场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股票一般按面值发行,且保本、保息、保分红,到期偿还,具有一定债券的特性;发行对象多为内部职工和地方公众;发行方式多为自办发行,没有承销商。 20世纪80年代初的早期股份制尝试198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支行代理抚顺红砖厂面向企业发行280万股股票,获得成功。1980年7月,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按面值向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发行股票,招股2 000股,每股1万元,至1983年实际募资1 400万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记载的第一家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公司。1983年7月,广东省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在《深圳特区报》刊登招股公告,以县财政为担保,向社会发行股票集资1 300万元。这是首家通过报刊公开招股的公司。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定期3年的股票。这是首家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 第三节债券的出现 1. 国债。中国于1981年7月重新开始发行国债。当时国债的特点是周期较长(10年)、不可转让,对购券的企业支付较低的利息,对居民支付较高的利息。尽管此时购买国债近乎一种行政摊派,但国债的出现仍旧唤醒了很多人的投资意识。 2. 企业债。从1982年开始,少量企业开始自发地向社会或企业内部集资并支付利息,最初的企业债开始出现。到1986年底,这种没有法规约束的企业债总量约为100多亿元。

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夏冬林 林震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084) 【摘要】审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像普通服务行业那样依靠价格竞争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过度竞争 会损害事务所的独立性 , 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 。本文分析了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费用水平 , 并分析了判断市场 竞争程度的三个重要指标 : 市场集中度 、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 。不同的证据都表明我国审计市场 上存在激烈的竞争 。本文认为审计行业自身的激烈竞争是造成我国事务所独立性不高 , 违规操作频频出现的原 因之一 。 【关键字】审计收费 竞争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市场 研究动机 2000 年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 106 家会计师事务所中 , 曾有 28 家因各种违规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过处罚规定或者是通 报批评 , 占总数的 1/ 4 。这反映出我国的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存在着普遍问题 (李爽 , 吴溪 , 2001) 。会计师 、证券监管部门 以及学术界都在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反思 。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 : 我国的会计市场竞争激烈 , 事务所为抢拉客户竞相 压价 。这种“恶性竞争”导致的直接后果 , 就是事务所依赖于客户 , 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 成为一些审计违规 的原因之一 。 ① 一 、市场竞争对审计行业的影响 当一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时候 , 社会福利会达到最大化 。按照 J ensen and Meckling 的产权理论和代理理论的观点 , 审计 服务的本质是所有者和债权人为了减少经理人的代理成本所付出的一种监督成本 , 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 , 是降低信息风险 的必要制度基础 。由于审计服务的特殊性 , 审计服务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质 。 (一) 事务所面对的是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一般商品的供需双方关系明确而单一 。审计服务的委托方是公司的管理层或者董事会 , 尽管要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 仅 仅表明目前投资者的意愿 , 而审计服务真正的消费者是公众 。这种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上市公司为了某种目的一定 会对事务所施加某种压力 。 (二) 审计服务的质量不易定义 对于一般行业而言 , 消费者会根据商品质量给自己带来的效用以及产品的价格决定是否会购买这件商品 , 政府或者行 业协会都会颁布产品标准 。因此 , 充分竞争会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高质量的商品 , 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而 审计服务的商品在形式上是一份审计报告 , 大多数公众很难通过外部形式判断审计质量的高低 。 因此 , 过度的竞争非但不能导致社会福利的增加 , 反而会造成审计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 使得社会福利减少 。首先 , 审 计市场的过度竞争 , 使公司对事务所的非专业性压力增大 , 独立性将会受到损害 ; 其次 , 由于审计服务的质量难以确定 , 市场本身无法淘汰那些独立性低 、质量差的审计服务 , 势必造成审计行业的混乱 , 审计的总体质量下降 , 公众对会计师的 信任程度降低 ,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 第三 , 过度竞争将使得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和手段变得过于复杂 , 审计机构和专业人 员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客户 , 在风险防范和审计质量上作出不得已的让步 , 如果法律环境不尽完善 , 审计机构和 专业人员很可能侵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 ① 有研究表明 ( Francis and S im on , 1987) , 竞争加剧并没有导致 “六大”审计费用的下降 , 一种解释为 “六大”的溢价来自其声誉 , 竞争强度只会影响声誉不高的事务所的收费。我国审计市场发育时间不长 , 市场主体具有某种特殊性 , 审计需求也有某种差异 , 国外的研 究结论对我国新兴市场的含义可能需要另作解释。 40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市场交易活跃,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机制逐步发展,监管环境日益完善及参与主体不断增多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结构,截止到16年6月30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额达到人民币46.3万亿,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证券化率从13年的41.6%上升到75.4%,年均增长率达到35%, 股权融资方面;2013年至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从人民币3968亿元人民币增至人民币1545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4%,债券市场方面;中国市场债券品种今年来不断增加,债券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截止到15年12月31日,以债券总额计,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

2、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迎来机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中国共有126家注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达到人民币5.8万亿、1.5万亿、1.2万亿,2013年到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营业收入从人民币1592亿人民币增长至5752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0.1%,,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为16.86%,发展前景看好。 近些年来,新三板挂牌数量大幅上升,从2013年12月31号的356家增加至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7685家,新三板已成为证券公司服务战略新新产业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新三板的增长将为具备较强新三板业务能力的证券公司带来大量业务机会。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加了企业对并购的需求,推动了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从人民币45亿元增至人民币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5.6% 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综合类券商,在主营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实力,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整个证券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券商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资本市场得发展历程、情况及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得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得出现与成长.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得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发达市场几十年,甚至就是上百年得道路。今天,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重要组成部分,总市值居于世界第二。 (一)中国资本市场得发展历程 与成熟市场自下而上得“自然演进”得发展模式不同,中国资本市场就是在政府与市场得共同推动下,逐步探索与发展起来得。 资本市场出现得直接原因就是股份制试点。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少量企业开始自发地向社会或企业内部发行股票或债券集资,随后逐步形成了“股票热"。1990年,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 在资本市场创建之初,人们还有不少得犹豫与争论。1992年1月,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就是不就是资本主义独有得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瞧,但要坚决地试”(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随后,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了快速发展。同年8月,在深圳发生了因抢购股票而造成混乱得“8?10事件”,暴露出缺乏统一管理体制得弊端。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市场纳入统一得监管框架。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资本市场得地位,规范了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将资本市场纳入更高层次得发展轨道.2004年,《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促进了证券投资基金得发展。在这些法律法规得保障下,银广夏、德隆系等一些重大案件先后得到及时查处,资本市场在不断规范中逐步成长壮大。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资本市场也加快了对外开放与国际化发展得步伐,迄今已设立了12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与38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引入了116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并推出了50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截至于2011年9月底。)。 2004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得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得战略高度。2005年5月启动得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市场早期制度安排带来得定价机制扭曲得以纠正,打造了一个股份全流通得市场,市场得深度与广度大为拓展. 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成得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适应多元化得投资与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大股东清欠工作共清欠金额数百亿元,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得利益,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得综合治理化解了行业风险,夯实了发展基础;基金业得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行业得迅速成长,基金规模已占到流通市值得近10%,并带来了市场投资理念得深刻转变。

我国审计行业现状及问题

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总第390期 第24期2011年12月 一、行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行业审计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生存价值首先,针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审计工作存在的本质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存价值,减少及预防企业中不必要的损失。审计工作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价值,这样来看,企业的未来存在率就相应提高了,这种直接的方式是提高企业效率及经济 效益的最好途径。 另外,行业中的审计工作可以作为震慑企业提高自律能力的最有效办法,也就是说,不管审计工作人员是否在审计过程中查出问题,此行为已经给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及员工们敲响了警钟,使得管理人员们能够时刻意识到在不断接受审计及监督的过程中,要坚决保持自律的态度,决不允许玩忽职守,尤其是在企业财务账目上要明确、清晰,减少模糊账目,这种审计工作又叫作间接的监督工作。 (二)行业审计工作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行业与行业之间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逐步趋向复杂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也比较繁琐。因此,造成了行业之间的强大竞争力,企业之间的争夺市 场战,部门之间的争夺利益战。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力, 每个行业都会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忽略了管理绩效及服务质量等。这就需要行业审计人员将审计工作落实到实处,以定期考核为目的约束企业的管理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彻底改变过去的以效益创造效益的模式,而是将优化的管理理念发挥出来,以创新的企业文化来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我国审计行业现状(一)审计人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大多数是从会计岗位挑选出来的,他们基本上都是会计专业毕业,但是专业技能较差,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审计知识接触较少,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其职能。由于审计人员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比较丰富,这就给我国的审计人员带来了相当严峻的考验。面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式,很多审计人员无所适从,在还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时候就已经上岗,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审计技术方法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较差,甚至有些审计人员只凭借以往案例的经验轻易下判断、做结论,造成了行业审计的一大漏洞。 (二)审计人员的工作依赖性较强 审计人员肩负的职责是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评估及判断过 程中,而目前很多审计人员没有做到客观的、 现实的完成审计工作,他们依赖于国家的法律政策及政府的有关规定,他们没有真实的根据数学计算来完成审计工作,在工作当中玩忽职守,托关系,找后门,掩盖了真实的财务信息及企业经营模式,完全打破了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原 则。结果造成了很多企业的财政收支不明确, 税务缴纳投机取巧,经营模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审计违规处罚条例不够完善由于审计人员的共同包庇,现实中出现了很多审计违规案例,但是面对这些案例,国家的出发条例并不完善,大多数的处罚规定都是重于行政,轻于民事,也就是说,对违反审计规定的责任人一 般采取逐出行业的惩罚,而忽略了民事赔偿等处罚办法,在责任追 究制度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给行业责任人及审计人员带来了工作上的漏洞,使得审计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下去,无法针对相关规定有的放矢,结果造成了审计工作的形式化。 三、我国行业审计工作改进意见(一)努力提高行业审计人员的职能认识为了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首先应该加强的是审计人员的职能认识,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打破传统观念,消除审计偏见,要求每一位审计人员都要将职责作为基础,从宏观角度考虑行业及市场的动态变化,时刻以大局为重。从表面上来看,审计人员不是直接给市场带来机遇,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关键,但是审计工作可以为企业的经营起到监督的作用,它可以有力的监督企业管理与经营活动,改善不良的制度和策略,加强防范意识,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的自律性,这从长远来看是已经在根本上牢固了企业根基,为企业各方面效益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二)努力提高行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审计人员应该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自觉遵守职业行为准则,高标准要求自己,诚实守信,恪尽职守;其次,审计人员要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在工作中熟练操作审计模型及软件,扎实掌握审计工作的流程及技术方法,在工作中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创 新意识,面对新问题、 新挑战要敢于接受及积极解决;最后,企业要经常对审计人员进行再培训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审计人员的财务、税务、管理知识,不断鼓励审计人员学习企业的文化理念,经营理念,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努力提高各地区、各行业审计工作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的差异较大,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应做好各地的审计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各个行业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准确有力的掌握各个地区的财政实际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风险与漏洞,并且可以减轻审计的工作压力,便于国家全面的了解各地各行业的市场状况。 (四)努力提高行业审计的独立性及权威性审计工作是一项极其敏感的工作,它的职能是坚决杜绝一切行业及企业内部的财务及管理等的违规操作,这就需要企业内部回避运用有利害关系的个人充当审计人员,从人员配置上就开始稳固审计的权威性,加大审计人员的自信心,以鼓励为主,领导为辅的原则开展工作,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及权威性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7-91. [2]谭亚平.浅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3):23-24. [3]张冬梅.现代审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初探[J ].会计之友,2007(8):27-28. 我国审计行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褚秋亭 (青岛市审计局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的不断滋生,各个行业的管理层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本文从 审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审计人员应该如何提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完善审计制度,扩大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用更优化的手段解决审计行业中的诸多问题,使企业经营模式得到改善,经营效益得到提高。关键词:审计行业;金融危机;专业素质 89··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人杰 2013-04-16 16:04:45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京)2012年9期 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总体上保持了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局面。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地区性市场到全国性市场的巨大转变,现在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取得巨大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作为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促进了经济和企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阻碍市场发展、缺乏监管有效性的许多突出问题,表现为违法违规现象还比较普遍,市场经常暴涨暴跌,市场参与者和公众的满意度不高,监管政策常常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监管活动和过程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问题,识别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对于发挥监管的应有作用和实现监管目标,确保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 自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有关方面就一直强调加强监管。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在保证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二十年的努力,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在驾驭市场、管理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具备了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能力,监管有效性逐步提高。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运行的科学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到监管制度应当符合市场规律的问题,考虑到如何通过符合市场的

规律来加强监管的问题,逐渐认识到确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监管新思路,强调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加强市场监管上;明确提出“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证券监管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的监管目标。这表明监管部门已开设确立了比较科学的监管理念,并开始用新的思路指导对市场的监管。 2005年监管部门根据法律实践的需求,对1999年开始实施的《证券法》进行了修订,保证了比较完整的资本市场法律框架体系和集中统一的监管架构的形成,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已开始步入法制化的轨道,监管部门也开始拥有一定的执法权限。这些工作和成绩,对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部门的工作思路,提高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有效性,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绩。实事求是地说,2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有了初步的增强,除了前面所介绍的,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局面。这些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市场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一是通过贯彻执行《证券法》和修改制订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有关行政法规,使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得到了初步改善;二是通过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等举措,使上市公司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运作逐步规范。 第二,执法力度逐年加大,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查处。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资本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资本市场结构方面的问题 1、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 我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数量相对来说较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主要是以投机为主,其投资行为取决于个人对证券产品的投资偏好,这种投资偏好的市场随机性很强,增加了不稳定性;机构投资者则更注重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选择策略投资对象进行理性的价值投资,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比较少,难以适应投资的需要,阻碍了这种稳定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 2、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 (1)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 国家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过于集中,导致“一股独大”现象;公众流通股的比重低,绝大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流通股过于分散,机构投资者比重小。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多方面的问题:由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国家股和法人股就始终占上市公司股份的主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虽经改制而成为股份公司,实质上仍然是原来的国有企业,很难期望它能真正转换经营机制。而且在国家股和法人股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流通股规模较小,很容易形成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的局面。并且由于国有股不能自由地交易和转让,由市场所决定的资产兼并重组就很难发生。 (2)上市公司组成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①国有企业比重大,非国有企业比重小;②大中型企业比重大,小企业比重小;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多,企业整体上市公司少;④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多,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少。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9页word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情况及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出现和成长。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发达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今天,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市值居于世界第二。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与成熟市场自下而上的“自然演进”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资本市场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逐步探索和发展起来的。 资本市场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股份制试点。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少量企业开始自发地向社会或企业内部发行股票或债券集资,随后逐步形成了“股票热”。1990年,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 在资本市场创建之初,人们还有不少的犹豫和争论。1992年1月,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详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随后,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了快速发展。同年8月,在深圳发生了因抢购股票而造成混乱的“8?10事件”,暴露出缺乏统一管理体制的弊端。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市场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

201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资本市场的地位,规范了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将资本市场纳入更高层次的发展轨道。2019年,《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促进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在这些法律法规的保障下,银广夏、德隆系等一些重大案件先后得到及时查处,资本市场在不断规范中逐步成长壮大。 2019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资本市场也加快了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迄今已设立了12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38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引入了116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并推出了50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截至于2019年9月底。)。 2019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2019年5月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市场早期制度安排带来的定价机制扭曲得以纠正,打造了一个股份全流通的市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大为拓展。 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适应多元化的投资与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大股东清欠工作共清欠金额数百亿元,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化解了行业风险,夯实了发展基础;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行业的迅速成长,基金规模已占到流通市值的近10%,并带来了市场投资理念的深刻转变。

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8927817.html, 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分析 作者:徐慧 来源:《会计之友》2009年第01期 【摘要】本文通过Wind资讯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数据,对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水平在不断提高,已经达到“寡占型”市场。但是集中度水平的提高是由于国际“四大”在我国审计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带来的,我国本土事务所的竞争力仍然较低。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的《反垄断法》和本土事务所的合并重组来提高本土事务所的竞争力。 【关键词】市场集中度;共谋;审计市场结构 审计市场结构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和绩效。若审计市场集中度较高,会提高市场参与者“共谋”的可能性,而“共谋”的最主要影响在于控制审计服务的定价,因此很可能会导致审计合谋的出现,最终削弱投资者保护程度。若审计市场集中度过低,又会导致残酷的市场竞争,引起为争夺市场而进行恶性降价。 一、文献回顾 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是度量一个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其变化将直接反映市场的竞争状态,并可反映一个产业内的企业分布状况以及市场垄断和竞争的程度。有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集中度偏低且地域性较强(余玉苗,2001;易琮,2002)。一些规模较大、能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偏低,导致审计市场集中度下降,出现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集中度相背离的情况(吴溪,2001)。审计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行业自身的激烈竞争是造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不强、违规操作频出的原因之一(夏冬林,2003)。 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的函数关系,即审计质量先随审计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而提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又随审计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而降低(刘明辉,2003)。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规模扩张能带来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但是,规模扩张有其内生性,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我国转轨经济形势下,单纯的靠政府推动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余涛,2004)。也有研究者发现,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已基本稳定并且呈现上升趋势,这与投资者保护程度提高之间是互相促进的(雷光勇、翟思翮,2006)。我国A 股审计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是因为国际合作所市场份额的增加造成的,而非国内事务所合并的结

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中国审计市场结构分析 摘要: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以及审计市场的地域分割现象等因素,使我国的审计市场市场集中度仍然很低,竞争很激烈。针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现状,本文从市场集中度和市场换位两个角度对中国审计市场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审计市场还处于低集中竞争阶段的结论。 关键词:审计市场;市场集中度;市场换位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01 市场集中度和市场换位是描述市场结构常用的指标。本文采用CRn指数对审计市场集中度进行研究,其中CRn指数是指某一特定行业中前几位企业按照某种指标计算的市场占有率。在本文中,CRn的计算公式为:CRn=业务收入排名前n位的事务所业务收入总和/全行业总收入,n取4和8。CRn指数越大,表明市场集中度越大。对于市场换位,本文采用事务所业务收入排名计算的前十名换位率,举例来说,2008―2009的前十名换位率=2008年在前10的而2009年却退出前10的事务所数/10。一般认为,如果市场换位较强,说明市场竞争的程度就越激烈。 一、中国审计市场集中情况分析

我们可以利用事务所的业务收入作为指标衡量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数据来源于中注协2003―2012年对行业前百家事务所的排名信息。统计结果显示,从2002―2011年,CR4(%)分别为15.17、15.94、21.10、25.10、28.50、32.53、33.47、28.70、25.38、22.93;CR8(%)分别为18.14、18.74、24.29、28.60、32.20、37.44、40.02、36.84、33.94、33.42;国内十大业务收入合计占行业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96、5.68、6.11、7.22、7.51、8.89、11.67、16.72、17.12。 从2002年到2011年,排名在前四位的一直是国际四大,因此CR4就表示国际四大在中国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通过对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审计市场结构有如下特征。 首先,从按事务所收入计算的集中率指标来看,CR4的中值为24.88%,在15.17%-33.47%之间波动;CR8的中值为30.36%,在32.81%-40.02%之间波动。市场集中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发达的国家(以美国为例,美国审计总署以事务所业务收入为基准计算的CR4在2009年为99%)相比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仍然低集中竞争阶段,这说明中国的审计市场还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事务所,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依然很激烈。 其次,从趋势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CR4还是CR8,

我国金融市场结构

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特征、问题及其成因 一、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 金融市场结构是指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及其组成要素在经济体系中的存在、分布、运行以及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架构状态。金融市场结构作为一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变量和要素,它是反映一国金融市场成熟程度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看,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数量)结构的非均衡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金融原生市场相对发达,金融衍生市场相对滞后。其中,在金融原生市场中,资金市场发展快于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发展。在资金市场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货币市场中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发展不平衡: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不平衡:股票市场中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不平衡:债券市场中国债市场与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不平衡。在金融衍生市场中,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快于金融期货市场:商品期货市场中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快于其他商品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中,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快于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市场等。 2.空间分布结构的不合理性。首先,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比较滞后.并将成为制约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金融机构的大量撤销导致县域金融体系中出现了“空洞化”现象:二是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的“非农化”现象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三是农村金融市场产品少、功能弱化、业务单一、服务跟不上;四是资本市场的触觉还没有延伸到农村,使得大量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其次,就各地区银行业的区域分布来说,占全国GDP -半以上的东部地区聚集了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而且还聚集了我国60%以上的银行业资产,其中广东最多,达到4.1万亿元,其后分别为北京和上海(不包括总部资产)。o’第三,就各地区证券业来说,存在着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趋势。截至2005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个地区国内上市公司数分别为773家、230家、280家和114家。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分别增加17家和1家,而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减少3家和6家。第四,就各地区的保险业来说,东部地区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6.4%,明显快于中部11.1%。②另外,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外资保险公司业务发展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3.层次结构上的单调性。从整体上看,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梯度与层次都比较单调,主要以原生金融市场为主,衍生金融市场才刚刚起步。就原生金融市场内部来说,各种金融子市场的要素结构没有形成明显的梯度,而且在现有梯度上的层次结构非常单一。例如,我国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的梯度没有形成,而且对现有的投资主体没有进行细俞:再如,我国金融工具类型梯度只有基础性工具,而且基础性工具的品种比较单一等。这种情况将导致我国金融市场功能上缺乏互补和行为上相互冲突,不利于金融市场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4.行为结构上的不配合性。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三者在行为机制上相互沟通、配合才能保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然而,由于各市场阶段性的预期收益率差异,使得高收益的市场在短期内迅速膨胀,而一旦受到监管,这些资金又迅速撤退市场,导致市场迅速萎缩。这种不稳定状态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 5.功能结构上的不协调性。我国金融市场行为上的不配合性或冲突性,必然导致其功能上的不协调性。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有些功能还没有凸现出来,各个金融子市场的功能单一,而且相互之间的功能不协调不配合,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 二、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从静态角度看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静态的视角看,我金融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种失衡状态。这可从如下两个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