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金湖简介
升金湖湿地

升金湖湿地地处池州的升金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湿地之一。
升金湖保护区总面积为333.4平方公里,湖区面积132.8平方公里,周围自然植被繁茂,湿地景观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良好的觅食和栖息场所每年吸引着80余种、近10万只鸟类越冬,也是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故有“中国鹤湖”之称。
升金湖流域历史人文资源厚重,源于湖区以张溪花灯为主体的东至花灯、张溪麦鱼制作、龙网捕鱼技艺等分别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边的张溪老街、红鱼塘、烂稻陈、将军庙、观音寺、五峰洞、历山、尧舜祠、炎帝庙遗址、炭埠港旧址,葛公山、古徽道、白石村张良后裔聚集古村落等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数不胜数;升金湖山水壮美,春夏秋冬景色迥异,各有特色。
尤其是夏季的升金湖更是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沿湖烟树迷濛,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
然而,由于长期高密度围网养殖,水质富营养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资源日益短缺。
与此同时非法捕捞现象屡禁不止,沿湖周边违建农家乐、渔家乐迅速发展,大量畜禽养殖活动导致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越冬候鸟栖息地觅食地缩小、丧失。
近年来,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升金湖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工作,成立了升金湖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升金湖联合执法巡查管护机制,落实了县区属地责任,将原分属市本级、贵池区、东至县三方管理的升金湖湖面收归保护区管理处统一管理。
同时,投入资金4亿多元,拆除全部人工养殖围网75万米、管理用房7000平方米;拆除工业企业8家、旅游和农家乐13个、拆除面积7.5万平方米;清理各类船只2300余艘、水产养殖活动28处、畜禽养殖场34处;安置专业渔民1331名;同时,成立升金湖生态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吸收50多名专业渔民参与湖管工作。
2018年以来,对沿湖周边近5万亩圩口土地实施流转统管、进行水系贯通,取缔与保护方向不一致的种养活动,建立了生态用水调控机制和生产经营准入许可范围,斩断了入湖污染源。
安徽省知名湖泊(水库)简介

安徽省知名湖泊(水库)简介(所在区域、地理位置、湖泊面积、排序等史上最全)长江—淮河之间地区:1.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东西长千米,南北宽21千米,水域面积约770平方千米,为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位于省会合肥市境内。
2. 大官湖:位于宿松县、望江县交界处,面积约为261平方千米。
3.泊湖:泊湖在太湖县最南端,襟连太湖、宿松、望江三县,面积约240平方千米。
4.龙感湖: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宿松县交界处,面积约223平方千米。
5.城东湖:位于六安市霍邱县城东部,面积约180平方千米。
6.菜子湖:位于安庆市宜秀区,东与枞阳县,西与怀宁县,北与桐城市,南与安庆市接壤,面积约173平方千米。
7.瓦埠湖:湖面跨寿县、长丰两县及淮南市,主要在寿县境内,南北长52千米,东西平均宽约5千米,面积约 160平方千米。
8.破岗湖:位于枞阳县境内,面积约140平方千米。
9.武昌湖:位于望江县境内,面积约103平方千米。
10.城西湖:位于六安市霍邱县城西部,面积约95平方千米。
11.女山湖:位于明光市东北部,面积约90平方千米。
12. 七里湖:位于明光市与江苏省盱眙县交界处,湖区长13千米,宽2-5千米,面积约58平方千米。
13. 花园湖:跨凤阳、明光、五河三县,湖面主属凤阳县。
湖区呈丁字形,常年湖泊面积约50平方千米。
14. 高塘湖:跨淮南、凤阳、定远,面积约49平方千米。
15.白荡湖:位于枞阳县境内,面积约47平方千米。
16. 安丰塘:位于寿县县城南30千米处,面积约34平方千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黄陂湖:位于庐江县境内,面积约30平方千米。
18. 天河:蚌埠市境内,南北长15千米,水面宽约1~2千米,面积约20平方千米。
19.淠史杭灌区五大水库(六安市境内):响洪甸水库(约59平方千米)、龙河口水库(约50平方千米)、梅山水库、磨子潭水库、佛子岭水库。
20.合肥市周边水库:大房郢水库(全国离省会城市最近的一座大型水库)、董铺水库(蜀山湖)、蔡塘水库、张桥水库、众兴水库、罗集水库等。
升金湖简介

升金湖简介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经116°55′~117°15′,北纬30°15′~30°30′)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跨东至、贵池两县,属长江中下游,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
升金湖保护区于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受到亚洲湿地局和世界湿地水禽调查局等国际保护管理机构的关注。
2000年池州市政府成立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副县级事业单位,编制40人。
1995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2002年加入东北亚鹤类网络保护区,2005年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保护区网络,2007年成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网络成员。
保护区内发现浮游动物13 种,底栖动物23 种,两栖爬行类25 种,鱼类62 种。
脊椎动物260种,其中兽类17 种,鸟类145 种,其中各种水鸟有80 余种,其中符合国际重要湿地1%种群标准的物种数有10种,分别为豆雁、白额雁、罗纹鸭(全球近危种)、凤* 、大白鹭、白头鹤*、反嘴鹬(*代表全球受胁物种)。
虽未达到1%标准,但是全球受胁种或全球近危种有6种,分别是:白鹤、鸿雁、小白额雁、红胸黑雁、黑尾塍鹬、白腰杓鹬。
最大数量未达到1%标准,也不是全球受胁物种或全球近危种,但最大数量超过1000的有红嘴鸥、黑腹滨鹬、斑嘴鸭、苍鹭、赤颈鸭5个物种。
保护区内栖息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黑鹳(Ciconia nigra)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白额雁(Anser albifrons)、灰鹤(Anser anser)等。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

313
33.3% 5%
260
25%--50% 12.5%--20%
保护对象
•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2种,其中属 一级保护的6种:白鹳、黑种:穿山甲、白琵鹭、黄嘴白鹭、小 天 鹅 、白额雁、白枕鹤、灰鹤、白尾鹞、 红隼、鸢、乌雕、胭脂鱼、虎纹蛙等。
主要提议及措施:
• 1对湖区退化严重的地区给予人工种植草地,而对 于湖滩淤积的地方给以清淤疏宽河道通过生物控 制措施,减缓湖泊淤塞过程。 • 2 对湖区周围的自然保护区实施封山育林,在退化 的地方给予补植,开垦地实行停耕还林,沿湖四周造 防护林和经济林,达到经济和生态保护双重功效。 • 3对居住在缓冲区以内居民通过政府调剂实施相应 政策使居民外迁,使保护区内人口减少,从而缓解湿 地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生态压力,而且也有利于该 地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物资源
• 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 种类丰富多样。
植物资源
• 区内植被主要分为水生植被和陆生植被, 水生植被面积86.7平方千米,植物种类有 13科19属21种。其中沉水植物6种,浮叶植 物4种,漂浮植物2种,挺水和湿生植物9种。 陆生植被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低山丘陵及西 北岗地平原上,有杉木,马尾松,河柳, 香椿等
小结
• 随着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升金 湖国家级保护区正以一个全新的姿态面向 社会。 希望大家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共同保 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保护区内存在的问题
1 对湿地的盲乱开垦和改造
盲目的进行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 途和城市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中 国天然湿地面积消减、功能下降。全国围 垦湖泊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由于围垦湖 泊而失去调蓄容积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 了我国现今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因围垦 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袁西进【期刊名称】《安徽林业科技》【年(卷),期】2004(000)001【摘要】升金湖是安徽省第一个以保护水禽为主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临长江南岸,地处池州市境内,东经116°55′至117°15′,北纬30°5′至30°30′,总面积33340公顷。
保护区始建于1986年7月,1997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重要湿地、中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成员、东北亚鹤类网络保护区成员。
保护区内水质良好,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稳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浮游植物2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84种、浮游动物13种、底栖动物23种、鱼类62种、两栖爬行动物21种、鸟类145种、兽类52种。
其中,有34种动物被列入《国际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即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白肩雕、黑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1种,即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白枕鹤、灰鹤等。
升金湖素有'鹤湖'之称。
世界上15种鹤,升金湖就有白鹤等4种。
升金湖还是世界上白头鹤最大的越冬地,每年有350到500只白头鹤在此越冬,占世界总数的1/20。
在该湖越冬的东方白鹳每年约250只。
【总页数】1页(P45)【作者】袁西进【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相关文献】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升金湖的保护价值刍议 [J], 储小感2.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区系研究 [J], 程元启;吴建勋;邵建章3.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生境适宜性变化 [J], 杨李;董斌;汪庆;盛书薇;韩文妍;赵俊;程明伟;杨少文4.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J], 张明真;周军;葛方;许子夫;王小芳;黄涛5.人类活动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J], 潘晨;周立志;王晓辉;徐文彬;宋昀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升金湖

升金湖
位于东至县和贵池区交界处的滨江地区距安庆市15公里。
湖区面积132.8平方公里。
这里水产品丰富有鱼类66种软体动物18种水、温生植物62种正常年景鲜鱼产量350万斤最高年份可达700万斤。
湖里出产的青虾年产量仅次于菲律宾远销欧美和。
升金湖气候温和水体无污染周围自然植被繁茂生态环境极佳是珍稀候鸟越冬栖息的理想处所。
据最近10年鸟类科学家的观察每年来此越冬的白头鹤和东方白鹳分别占全区野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全国现存11种鹤、鹳在此越冬的有6种。
这里秋冬季节有鸟类103种越冬栖息水禽70余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黄咀白鹭、大鸨、金雕、白肩雕;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枕鹤、灰鹤、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白尾鹞、红隼、黑茑等。
1986年升金湖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被编入《亚洲重要温地名录》受到国际有关机构的关注。
近年来每到秋冬季节联合国、欧美地区和国家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前来实地观察珍禽的团组不绝新兴的专项旅游项目――候鸟考察游正在升金湖地区兴起。
升金湖之行——我之随想

升金湖之行——我之随想升金湖在安徽长江两岸,对岸是安庆。
升金湖横跨池州市境内的东至、贵池两县。
在暑期实践活动之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对升金湖有了大概的了解。
升金湖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见其巨大的价值。
首先从其名称我们能看出其富庶之意,“升金湖”三字,取“日产升金”之意,升金湖下湖有天然水到直通长江,过去长江洪水时,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渔产,素有“日产升金”之说,湖名亦由此而来,就是50年代的升金湖的水产量能达300多万公斤,“日产升金”名不虚传。
升金湖是典型的湿地,升金湖被称为“中国鹤都”,是中国主要的鹤类越冬地之一。
然而百闻不如一见,2011年7月5日我们的实践团队亲自踏上了升金湖之行,在炎炎的烈日之下,我们艰苦的前行,在路边我们有耐心的观察了各类植物,然而这些植物对我们并不陌生看,这些植物同我家乡基本一样,有些我们还能叫上他们的名字,在随行的路途最激起我们兴趣的是路的两边不时有鸟儿飞过,此刻我们以千钧一发之势拿出相机,抓拍这美的一瞬间。
艰苦的前行,我们来到联合村村委员会,然后介绍我们的来意,他们很欣然接受我们来此地调研及问卷调查,随后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路的尽头,这儿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这儿我们受到站长及相关人员的热情接待,首先通过他们提供各类图片资料,我们知道了各类鸟的生活习性,然后他们提供望远镜给我们观察湖中间的鸟。
由于现在是夏季,这个季节的鸟类比较少,可是经过望远镜,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好多鸟类在湖中尽情的飞翔和捕食。
我们同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谈了很多,从他那里了解到国家对升金湖的保护是非常重视的,像这样的保护站点有很多都是分布在升金湖的周围。
这儿每年有好多的科研人员在这里调查,其中有中科院的人员会定期在这里进行观测和调查;当然每年也会有个学校学生在这里搞实践活动或实习。
在这路地尽头只有一栋房,这儿没有繁华的街市,只有工作人员每天默默的守在这里。
同站长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这位站长已经在这工作了几十年了,这儿已经成为他的家了,升金湖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从老站长的言语中无处不表达着他对升金湖的深深地热爱,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保护升金湖的重要作用,希望更多人为保护升金湖做出一份贡献。
池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池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2.30•【字号】池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施行日期】2017.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池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12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 81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长2016年12月30日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保持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自然保护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在自然保护区开展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合理利用、科学恢复、损害担责、永续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统筹领导协调机制,负责协调、指导和决定有关自然保护区的重大事宜。
第六条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依法履行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的职责。
其主要职责为:(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控制、利用管理,科学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三)负责管理、调查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组织环境监测并建立档案,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的防控;(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科普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五)负责自然保护区的执法巡查,组织、协调和实施自然保护区联合执法工作;(六)在不影响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依法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七)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金湖简介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经116°55′~117°15′,北纬30°15′~30°30′)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跨东至、贵池两县,属长江中下游,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
升金湖保护区于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受到亚洲湿地局和世界湿地水禽调查局等国际保护管理机构的关注。
2000年池州市政府成立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副县级事业单位,编制40人。
1995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2002年加入东北亚鹤类网络保护区,2005年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保护区网络,2007年成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网络成员。
保护区内发现浮游动物13 种,底栖动物23 种,两栖爬行类25 种,鱼类62 种。
脊椎动物260种,其中兽类17 种,鸟类145 种,其中各种水鸟有80 余种,其中符合国际重要湿地1%种群标准的物种数有10种,分别为豆雁、白额雁、罗纹鸭(全球近危种)、凤
* 、大白鹭、白头鹤*、反嘴鹬(*代表全球受胁物种)。
虽未达到1%标准,但是全球受胁种或全球近危种有6种,分别是:白鹤、鸿雁、小白额雁、红胸黑雁、黑尾塍鹬、白腰杓鹬。
最大数量未达到1%标准,也不是全球受胁物种或全球近危种,但最大数量超过1000的有红嘴鸥、黑腹滨鹬、斑嘴鸭、苍鹭、赤颈鸭5个物种。
保护区内栖息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黑鹳(Ciconia nigra)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白额雁(Anser albifrons)、灰鹤(Anser anser)等。
观鸟准备
1、季节
越冬水鸟于阳历九月底开始陆续到达升金湖,12月达到高峰,每年阳历11-1月为观鸟的最佳时机。
2、穿着
冬季天气较冷,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保暖,由于人体散热很大部分从头部散出,棉帽就成了必需品,条件允许的可以穿冲锋衣裤以及登山鞋,有时还需要准备雨鞋。
保温杯以及热水是必需品,在天气较冷的时候喝口热水是极其有效的御寒措施。
3、设备
观鸟,望远镜是必需的设备,对于摄影爱好者一部较好的相机及高倍镜头可以让您如虎添翼
4、观鸟注意事项
升金湖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必须尊重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观鸟活动中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为了拍摄而将水鸟惊起。
因为鸟类在飞行中能量消耗极大,这一行为是对越冬水鸟极大的干扰!
同时我们要爱护升金湖的生态环境,对于白色及永久性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干净并妥善处理,给水鸟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
物种分布
升金湖分为上中下湖,如图:
下表显示各水鸟群所占比例
下面介绍主要物种在升金湖的分布情况:
豆雁
豆雁为升金湖近几年数量最大的物种,全湖广泛分布,大群主要分布在上和下湖东北部。
豆雁食性甚杂,在升金湖主要取食苔草与菱角,也取食遗落的谷粒、冬小麦、油菜等。
白额雁
白额雁为升金湖近几年数量第二大的水鸟物种,主要分布在上湖南部;下湖东北部也有少量分布。
白额雁为食草动物,苔草的叶片是其最主要的食物。
白头鹤
白头鹤10、11年冬在升金湖的最大种群为308只,占该迁徙路线的21%,近几年总体数量相对稳定,说明升金湖一直是白头鹤的重要越冬场所。
主要在上湖草滩和农耕田,小群广泛分布在上湖南部,北部少见。
白头鹤喜食植物根茎,如苦草块茎等。
东方白鹳
其越冬期从11月上旬开始,至次年4月中旬,主要分布在上湖中部和中南部。
其大群常在草滩上觅食或在水域活动。
在东方白鹳的全部食物中,鱼类占79—90%以上,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取食的内容也有变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采食植物种子、叶、草根、苔藓和少量的鱼类,此外平时也常吃一些沙砾和小石子来帮助消化食物。
黑鹳
升金湖是该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近年主要在在上湖中南部分布。
但是近年最大群发现在下湖龙口咀,种群数量为25只。
食物主要是鱼类,约占80%一90%,其次为蛙,也食蝼蛄、蟋蟀、龙虱等昆虫,蛇和甲壳动物。
小天鹅
小天鹅越冬期从10月底开始持续到次年4月,主要分布在上湖中部和南部,下湖也常见约100只左右的群体,主要取食沉水植物的块茎,偶尔也取食滩涂植被主要是苔草的叶片。
红胸黑雁
红胸黑雁新纪录。
该物种繁殖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北极冻原地带,越冬于黑海西部、里海南部、咸海、波罗的海和波斯湾等地。
在中国属于偶尔来越冬的迷鸟2010年10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水鸟与湿地生态研究组在上湖西部纪录到3只。
白腰杓鹬
白腰杓鹬是2010年刚被IUCN列入近危的物种。
主要分布在上湖西部,上湖北部也有零星分布。
越冬期从11月初至次年3月底。
2月初达到峰值并持续至三月中旬。
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啄食小鱼和蛙。
常边走边将长而向下弯曲的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
黑腹滨鹬
黑腹滨鹬是升金湖今年最大的鸻鹬类种群,几年数量稳定。
黑腹滨鹬喜集大群活动,主要分布在上湖西部、西南部,以软体动物、昆虫为食。
越冬期自11月上旬至3月中旬。
于11月下旬达到峰值。
12月中旬起迅速下降几乎消失,而1月下旬重新达到另一个峰值,之后又迅速下降。
赤颈鸭
赤颈鸭常以100左右的群体出现,主要分布在上湖,上湖中部有300以上种群分布;下湖东北部也有部分分布。
赤颈鸭是升金湖地区唯一的食草鸭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常成群在水边浅水处水草丛中或沼泽地上觅食眼子菜、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
也常到岸上或农田觅食青草、杂草种子和农作物。
红嘴鸥
红嘴鸥越冬期自11月上旬起,至次年2月上旬。
峰值出现在12月上旬,其前后一整段时间数量一直都维持很高,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升金湖上湖。
常停栖于水面或陆地上,以鱼虾、昆虫为食。
黑尾塍鹬
2011年3月中旬在上湖北部记录到6只。
黑尾塍鹬栖息于河口、沼泽地、水域周围湿草甸及盐田。
迁徙过境时,常集小群或数丰只大群活动,并与其他他鹬类混群。
食物以软体动物、蠕虫、甲壳虫为主,与其他鹬科鸟类相比更喜欢淤泥,有时候头的大部分都在淤泥内。
反嘴鹬
升金湖反嘴鹬总数超过世界1%标准。
该物种常在离岸边较近的浅水中觅食。
大群主要分布在上湖西部,中湖及下湖北部有小群分布。
反嘴鹬的越冬期从10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从11月中旬种群数目开始增长,于2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
白琵鹭
白琵鹭在升金湖通常以较大种群出现。
主要是上湖中南部、北部和下湖东北部。
白琵鹭越冬期在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下旬。
数量相对稳定,于一月下旬达到峰值,然而二月的两次调查白琵鹭数量甚少。
由于白琵鹭一般结大群,故很可能迁往它处。
白琵鹭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罗纹鸭
罗纹鸭喜欢集大群,主要分布在上湖北部及上湖、中湖交接处。
常与绿翅鸭等混群。
此外,上湖西部、南部,下湖东北部也有零星分布。
罗纹鸭在升金湖的越冬期为10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下旬,于12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减少。
三月中旬集群北飞前再度增多。
主要以沼泽地和湖泊区的植根、草籽、叶、草果、稻谷等为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
主要观鸟位点
升金湖保护区内全湖可见苍鹭,大白鹭,小白鹭。
各重要观鸟位点如上图所示,下面简要介绍各主要观鸟位点及常见鸟种:
1:唐田保护站
主要鸟种:豆雁,白额雁,鸿雁,赤颈鸭,斑嘴鸭,白头鹤,等。
2:三千亩
主要鸟种:豆雁,白额雁,鸿雁,白琵鹭,小天鹅,,鸻鹬,鹤类等。
3:八百丈及龙口咀
主要鸟种:豆雁,白额雁,鸿雁,白头鹤,有时见黑鹳等。
4:小路咀桥
主要鸟种:豆雁,白额雁,小天鹅,斑嘴鸭等。
5:赤岸
主要鸟种:豆雁,白头鹤,罗纹鸭,,风头麦鸡等。
6:横州及其稻田
主要鸟种:赤颈鸭,罗纹鸭,白头鹤等。
7:联合保护站
主要鸟种:白头鹤,小天鹅,白鹤,白琵鹭,东方白鹳,鸻鹬,豆雁,白额雁,鸿雁,赤颈鸭,罗纹鸭,赤麻鸭,斑嘴鸭,白骨顶等。
8:大洲
主要鸟种:白头鹤,小天鹅,东方白鹳,白琵鹭,豆雁,白额雁,鸿雁,斑嘴鸭,鸻鹬等
9:佘干
主要鸟种:白额雁,豆雁,鸿雁,白头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
10:白联圩
主要鸟种:白头鹤,东方白鹳,豆雁,白额雁,鸿雁,白鹤,小天鹅,赤麻鸭,灰鹤,鸻鹬,凤头麦鸡,斑嘴鸭等
11:杨额头保护点
主要鸟种:白头鹤,东方白鹳,豆雁,白额雁,鸿雁,白鹤,小天鹅,赤麻鸭,绿头鸭,绿翅鸭,灰鹤,鸻鹬,凤头麦鸡,斑嘴鸭等,偶尔见鹈鹕。
12:刘叉
主要鸟种:豆雁,鸿雁,鸻鹬,小天鹅等
13:英山
主要鸟种:豆雁,小天鹅,,斑嘴鸭等
14:唐田闸
主要鸟种:小天鹅,豆雁,普通秋沙鸭,斑嘴鸭,绿头鸭,绿翅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