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2021届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练习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练习试卷及答案

大兴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试卷初一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学校开展“热爱祖国,从我做起”系列主题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经典名著我来读1.下面是某班一位同学的汇报发言。

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文学之海浩瀚无边,文学世界美不胜.收。

《白洋淀纪事》中,孙犁用富有诗情的笔调,赋予白洋淀英雄的气质和浪漫的色彩。

《湘行散记》里,沈从文将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与包含着深切忧患的思索,编织成一首深沉奇丽的乐曲.。

《朝花夕拾》中,鲁迅以简洁舒缓又不时夹杂犀利批判的文字,将往事描述。

__①__代__②__所著的《西游记》,故事曲.折生动,人物个性鲜明。

读名著,学名著,让经典名著滋润我们的心田,让经典阅读伴我们一路同行。

(1)文中加点字的解释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胜:胜过乐曲qǔ曲折qūB.胜:完,尽乐曲qǔ曲折qūC.胜:胜过乐曲qū曲折qǔD.胜:完,尽乐曲qǔ曲折qǔ(2)请在横线①②处依次填入作者的朝代和姓名。

(2分)答:任务二:爱国影片我回顾2.一位同学在重温爱国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后写下了一段观后感。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这部电影由七位实力导演分别展现了七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在大银幕上再现了那些在书本上的、长辈口中的闪光岁月。

导演们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视角,激发每个普通人的家国情怀,可谓是“”。

A.八仙过海,各显其能B.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C.百尺竿头,更进一步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任务三:名园美景我观赏3.四位同学在观赏天坛公园的四棵古柏后分别写下了感受,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莲花柏好似盛开的木莲花,为庄严肃穆的天坛增添了几分趣味。

B.问天柏苍劲挺拔,树顶的枯枝如同屈原以张牙舞爪的气势质问苍穹。

C.迎客柏枝繁叶茂,热情地展开双臂,拥抱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

大兴区九上期末考试卷子语文

大兴区九上期末考试卷子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蹉跎岁月(cuō)C. 妇孺皆知(rù)D. 谦虚谨慎(xù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家庭都有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工具。

B.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人喜欢阅读。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总是因为骄傲自满而落后。

3. 下列词语中,与“天马行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妙笔生花B. 挥洒自如C. 空中楼阁D. 风和日丽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像一块银色的盾牌。

B.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C. 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呼。

D. 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犹如雨后春笋。

5.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雕虫小技B. 胸无点墨C. 眼高手低D. 风马牛不相及6.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时间流逝的词语是()A. 岁月如梭B. 一日千里C. 瞬息万变D. 时光荏苒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B. 那条小河弯弯曲曲,像一条丝带。

C. 他努力学习,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

D. 这个城市的夜景美丽极了,像一幅画卷。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工作认真。

B.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好像在眨眼睛。

C. 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D. 春天的阳光明媚,夏天的炎热难耐,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雪花飘飘。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事物美好、和谐的一项是()A. 悲欢离合B. 落花流水C. 鸟语花香D. 落日余晖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那棵大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大兴区九上期末考试卷子语文

大兴区九上期末考试卷子语文

语文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shí)B. 琴瑟和鸣(sè)C. 惊弓之鸟(jǐng)D. 呕心沥血(lì)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B. 恣睢(zì)C. 羞涩(sè)D. 狼藉(jí)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深受读者喜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富有哲理。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很高,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D. 小明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改句:他成绩优异,学习刻苦。

B. 原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改句: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好。

C.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改句:这本书内容丰富。

D. 原句:他已经把作业做完了。

改句:作业他已经做完了。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B. 这个问题很难,我请教了老师,但还是没有解决。

C. 这个故事很有趣,大家听了都很高兴。

D. 这个城市有很多美食,如烤鸭、烤鱼、烤肉等。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冬日的傍晚,我和父亲走在回家的路上。

寒风呼啸,雪花飘落,路边的树枝被风吹得摇曳生姿。

我们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

突然,我看见一位年迈的老人,他佝偻着背,艰难地向前走着。

我立刻停下脚步,关切地问道:“爷爷,您没事吧?需要帮忙吗?”老人微笑着摇了摇头,说:“谢谢你,孩子。

我没事,只是有点累了。

”我看着老人,心想:这么寒冷的天气,他一个人在外面行走,真是让人担心。

于是,我主动提出:“爷爷,我扶您走吧。

”老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初三语文试题答案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初三语文试题答案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语文参考答案2024.1一、基础·运用(共13分)1.答案:D(共2分)2.答案示例:读小说能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不同的故事,获得很多的启示。

(共2分。

补充内容同“启示”“感悟”等意思相关即可)3.答案:《儒林外史》(共1分。

有错字不得分)4.答案示例:海报一“孙悟空”三个字使用的是行书,行书灵动流畅、变化自如的特点,正如孙悟空的头脑灵活,机智勇敢,自由洒脱。

海报二“保尔”两个字使用的是楷书,楷书方正端庄,刚劲有力,正如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搏斗的保尔,正直坚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海报三“范进”两个字使用的是草书,笔意连绵,狂放不羁,正如范进得知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癫狂丑态,展现出了他为追求功名而神魂颠倒的样子。

(共2分。

书体判断及特点1分,同人物特点建立联系1分)5.答案:C(共2分)6.答案:B(共2分)7.答案示例:阅读小说就像在品茶,初尝微苦,细细品味后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共2分。

修辞恰当1分,表述清晰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4分)8.答案:①愿为市鞍马②暂凭杯酒长精神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自缘身在最高层(共4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6分)9.答案示例:①拔剑四顾②渴望得到明主重用③低沉、徘徊④自信乐观、勇往直前(共4分。

每空1分,意对即可)10.答案:B(共2分)(三)(共8分)11.答案:C(共2分)12.答案:D(共2分)13.答案示例:《宋史·范仲淹传》中范仲淹指出宰相吕夷简选拔官员任人唯亲,建言皇帝不要把提拔或降格任用大臣的事全交给宰相,体现了他主张选拔官员要公平,心怀国事;《江上渔者》中范仲淹写江上行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却不知晓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艰辛和危险,表达了他对渔民的深切同情,心怀百姓。

(共4分。

每点2分)三、名著阅读(共5分)答案示例一:阅读《骆驼祥子》时,我圈画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时燥热天气描写的语句,在旁边做了批注,判断出这里是环境描写,表现出祥子拉车的艰辛,也看到了一个为理想而吃苦耐劳的祥子。

大兴语文期末试卷初三答案

大兴语文期末试卷初三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瞬息万变(shùn)B. 气贯长虹(hóng)C. 前仆后继(pū)D. 独出心裁(cái)答案:C解析:A选项“瞬息万变”应读作“shùn”,B选项“气贯长虹”应读作“hóng”,D选项“独出心裁”应读作“cái”。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体育运动。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D. 我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感到非常高兴。

答案:B解析:A选项中“不仅……而且……”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不但……而且……”。

C选项中“随着……得到”搭配不当,应改为“随着……的提高”。

D选项中“取得第一名”搭配不当,应改为“获得了第一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名列:排列在……行列中。

B. 这本书深受读者喜爱。

深受:深刻感受到。

C. 他的一举一动都令人钦佩。

一举一动:一举手一投足。

D. 这次比赛非常激烈。

激烈:形容竞争或斗争非常紧张。

答案:C解析:A选项中“名列”表示排名;B选项中“深受”表示深刻感受到;C选项中“一举一动”表示一举手一投足;D选项中“激烈”表示竞争或斗争非常紧张。

二、填空题1. 《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句中,“击”字的意思是()答案:冲击解析:“击”在这里表示冲击,与“浪遏飞舟”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豪迈的情怀。

2. 《背影》中,“我”的父亲给我买橘子时,反复叮嘱“我”要小心,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答案:关爱解析:父亲反复叮嘱“我”要小心,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担心。

三、作文题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答案:那一刻,我长大了。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在家里做作业。

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共10分)1.学校开展“龙”“凤”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历史渊源”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各题。

“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图腾形象,属于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

被称为百鸟之王的“凤”与“龙”一样,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倍受尊崇,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图腾形象。

“龙”和“凤”凝结着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

龙与凤对应、融合的情形,在中华民族的习俗中都有所反映。

“龙凤呈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标志,得到了世代①(解释:传授和继承)和hóng ②扬,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进程中,起着巨大的精神鼓励与促进作用。

(1)①根据①处括号内解释及②处拼音提示,用正楷依次填写词语和汉字。

________①②扬②对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为(wéi)应(yìnɡ)“龙”字的第4画是:丿B.为(wèi)应(yìnɡ)“龙”字的第4画是:乚C.为(wéi)应(yīnɡ) “龙”字的第4画是:丿D.为(wèi)应(yīnɡ) “龙”字的第4画是:乚③下列四幅“龙凤呈祥”书法作品,按照篆、隶、草、楷、行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①②③④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2)阅读“文化内涵”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各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龙凤”是权利的象征。

统治者为自己成王做帝提供理论依据,称自己是“应天受命的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

战国至秦汉时期,人们已经直接用“龙”来指代皇帝君王,用“凤”指代皇后娘娘了。

帝王所使用的东西也多带“龙”字(甲)穿的叫龙袍,戴的叫龙冠,坐的叫龙椅,睡的叫龙床等。

到了近代,“龙凤”在民间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婚庆大典,也常见于节日庆祝。

人们更多的是将“龙凤”视为“吉祥”的符号,借此祝愿幸福美满,期盼风调雨顺(乙)人寿年丰的太平景象。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大兴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大兴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沉默(chén mò)调和(tiáo hé)B. 谨慎(jǐn shèn)愉快(yú kuài)稳健(wěn jiàn)C. 端庄(duān zhuāng)调皮(tiáo pí)恬静(tián jìng)D. 慷慨(kāng kǎi)稳重(wěn zhòng)沉着(chén zhùo)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的原因,他迟到了。

B.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非常有价值。

C. 我们班的学生几乎全部参加了这次比赛。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答案:D3.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雨的诗句是()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 岁寒三友梅兰竹,春暖花开燕子来。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案:B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鸣惊人B. 胸有成竹C. 惊天动地D. 雕梁画栋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 我觉得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座山真高,简直像一座金字塔。

D. 他的声音像一阵春风。

答案:B二、填空题6.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散文以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案:欧阳修醉乐山水醉翁亭游人悠然自得7.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誉为“卧龙”,而他的对手曹操则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奸雄8.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谁辅佐国家?答案:姜维9. 《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的场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__和儿子对父亲的________。

2022-2023学年北京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北京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北京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基础与运用(共12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小说单元,年级开展了有关小说的主题展示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活动开始前,你拟写了本次活动的标题“遨游小说天地”,对于“遨游”字体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标题:_______A. B. C. D.第一部分 创作的纲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坐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纲领,是指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文艺由此迎来了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新境界。

中国作家、艺术家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活力尽情迸发,以智慧、才华、激情、信念和辛劳,雕刻出民族奋进的灵魂,明记着时代前行的步伐。

2. 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书写和读音做出了判断,请你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A. “坐谈会”应写为“座谈会”B. “殷”应读为“yān”C. “迸”应读为“bèng”D. “明记”应写为“铭记”第二部分 引人入胜的情节小说的构思技巧丰富多样:伏笔指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或上文对下文的暗示,比如《智取生辰纲》中下药的情节【甲】突转指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乙】人物的命运由此改变,比如《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突然变疯……作者巧用构思技巧, ① 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② 能增添阅读的趣味性。

3. 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甲】分号 【乙】逗号B. 【甲】句号 【乙】顿号C. 【甲】分号 【乙】顿号D. 【甲】句号 【乙】逗号4. 在文中①②两处分别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①不仅 ②而且B. ①如果 ②就C. ①虽然 ②但是D. ①因为 ②所以第三部分 鲜活立体的人物看到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我们知道那是鲁迅笔下的杨二嫂;看到心中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语文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说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ID 号)。 明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1
的三个义项: ①符合,适合;②去,往;③归向。请根据字典义及文段内容,你认为“游 周适齐”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2 分)
2.学生会宣传部征集书法作品,负责的同学对上交的四幅作品作出了评价,不恰当的一 项是(2 分)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A.第一幅作品属于篆书,笔画圆润,体正势圆。
B.第二幅作品属于隶书,蚕头雁尾,字体方正。
育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本人对礼
仪是身体力行的。《论语·乡党》不惜纸墨着力刻画了孔子在交谈、坐卧、站立、行走、乘
车、寝食、服饰、出使外国、接待贵宾、与友交往、馈赠礼品等方面遵循礼仪、执行礼仪的
“尚礼”形象。我们从这篇记载中感受到孔子确实是彬彬有礼、气质不凡的仁人君子。由此
一、基础·运用(共 14 分) 9 月 28 日是孔子诞辰日,校学生会拟组织“大哉孔子”系列纪念活动。请你协助完成
下列任务。 1.学生会组织部负责筹备校园展馆展览,准备呈现三个单元,聘请你为活动讲解员。阅
读文段,完成(1)-(3)题。(共 6 分) 第一单元 ______
黄海之滨,泰山岩岩,大河汤汤。山东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是 中华文明重要的【甲】(发源地/发祥地)之一。西周初年,周公旦建立鲁国。即使在诸侯争 霸、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仍较多地保存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第二单元 ______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少年立志向学,青年【乙】游周 适齐,壮年出仕谋政,周游列国,晚年归鲁兴学,纂订六经。由少及壮,由壮至老,孔子以 仁者爱人的情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为理想毕生奋斗。
第三单元 ______ 从治学弘道到教书育人,从人生哲学到治国理政,从反思历史到认识万物,孔子的思想 博大精深,孔子的影响持久深远。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引导人们建设一个 美好的大同世界。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轴。 (1)请根据三个单元的内容提示,分别确定每一个单元的主题词,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 A. 孔子的故里 孔子的勇气 孔子的智慧 B. 孔子的故里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影响 C. 孔子的时代 孔子的勇气 孔子的智慧 D.孔子的时代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影响 (2)布展编辑对【甲】处是写“发源地”还是“发祥地”琢磨不定,你认为下列选项中选 词及理由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甲】处应该选择“发源地”,它指水流出的地方。前文提到了“黄海之滨”“大河 汤汤”,有水就有源。 B.【甲】处应该选择“发源地”,它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山东地区数十万年前 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踪迹,时间久远,可做开端。 C.【甲】处应该选择“发祥地”,它指帝王兴起的地方。后句提到鲁国建立、诸侯争霸, 帝王由此兴起。 D.【甲】处应该选择“发祥地”,它指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山东地区早期的人类活动踪 迹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 (3)你考虑到参观者对【乙】处“游周适齐”的意思可能不太理解,查字典得知“适”字
(一)默写。(共 4 分)
6. 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分)
7.凄神寒骨,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1 分)
8.临别赠言是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请你用读过的古诗词为同学写临别赠言,激励其
以乐观昂扬”。(本试卷中出现的诗
确的一项是(2 分)
【甲】“养其根,伺其果”,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浸
2
润和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乙】作为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应坚持“古为今
用”的原则,吸取儒家文化精髓。【丙】观孔子文化展览,拓宽视野;读孔子文化书籍,增
长智慧;悟孔子文化内涵,提升品位。【丁】总之,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让传统文
可见,孔子认为礼于人、于己都非常重要。
(1)主讲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准,你认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 分)
A.好(hǎo) 载(zǎi)
B.好(hǎo) 载(zài)
C.好(hào) 载(zǎi)
D.好(hào) 载(zài)
(2)画线句作为段落的总结句,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2 分)
答:______
4.学生会外联部的同学想在“大哉孔子”展留言簿封面上写一副对联,你认为在上联横线处
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 分)
上联:________德配天地
下联:益智崇义道冠古今
A.为仁尚礼
B.崇尚礼仪
C.仁礼为重
D.亘古仁爱
5.学生会国际部的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结束语,布展编辑提出了以下四条看法,其中不正
句除外)(2 分)
(二)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 9-10 题。(共 5 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C.第三幅作品属于楷书,笔画平直,字体方正。
D.第四幅作品属于行书,结构简省,端庄流畅。
3.学生会社团部策划了“学生大讲堂”活动。请你阅读主讲同学的发言稿节选,完成(1)
(2)题。(共 3 分)
孔子十分重视礼,推崇礼。孔子说:“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上好礼,则民莫
敢不敬。”对于民众个体说,礼也十分重要。孔子教育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还教
化在当代焕发光彩!
A.【甲】句“养其根,伺其果”中“伺”应改为“俟”,是“等待”的意思。
B.【乙】句“古为今用”的引号,是对吸取儒家文化精髓的原则进行强调。
C.【丙】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参加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益处。
D.【丁】句关联词语“既……又……”使用有误,应改为“既然……就……”。
二、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