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件

四、功率:P=W/t=Fv,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五、机械能:概念,动能(m v),重力势能(m h),弹性势能(弹性形变) 六、机械能的转化: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机 械能守恒。
一、功
1、功(1)在物理学中,把__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_的 乘积叫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W=F· S
(1)有用功是多少? F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的功率是 多大?
9、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是500kg的 物体,机械效率是70%,对滑轮组做功的总功率是 7kW,则重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四、动能和势能
1、动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速 度为0)动能为0。 (2)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由速度和质量共 同决定。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 能越大。 (3)比较动能的大小:质量相同,速度大的 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动能大。做匀 速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
4、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N的建筑材料提
升到10m高的楼房上,做的额外功是 40000J,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5.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推上高 为0.5m的斜面,斜面的长为1m所用 的推力为12N,沿斜面向上,求推力 所做的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6、下列叙述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
10. 如图所示,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 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有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有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易错知识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场惊艳世界的一幕,如图所示。
质量为3t的奥运五环“破冰而出”被匀速竖直提升至13m的高空。
则奥运五环在上升的过程中()A.惯性大小不变,动能逐渐增大B.惯性逐渐减小,重力势能也减小C.动能保持不变,且机械能不变D.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逐渐增大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压缩弹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就在AB间做往复运动(已知AO=OB)。
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D.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0~6s内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则在2~4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10JB.30JC.50JD.80J4、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获得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冠军。
如图所示,正在比赛中的全红婵()A.起跳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下落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D.入水过程中所受水的浮力逐渐增大5、健身教练要增大学员的运动量,会加快音乐的节奏,这样可以提高运动的()A.时间B.效率C.速度D.功率6、如图甲,物体A分别在水平推力F1、F2的作用下,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运动。
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乙,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7、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m/s。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第九章:机械能守恒
1. 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局部。
2. 动能的定义: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符号K表示,公式为
K=1/2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3. 势能的定义: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
4. 重力势能的定义: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上下而具有的能量,用符号Ep表示,公式为Ep=mg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5. 弹性势能的定义: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形状的变化而具有的能量,用符号Ee表示,公式为Ee=1/2kx2,其中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6.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物体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二者之间
可以互相转化。
7.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其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8. 机械能守恒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运动,如弹簧振子、滑坡问题、摆锤问题等。
9.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限制: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没有其他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且摩擦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
10. 机械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J〕。
11. 机械能与动量的关系:机械能可看作是动量的变化,是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储存和释放的能量。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总结单选题1、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m/s。
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弹簧缩短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
已知轻弹簧每受到0.5N的压力就缩短1cm,并且轻弹簧在从受到撞击到被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g=10N/k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小球的质量为0.25kgB.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不断减小C.小球在最低点速度等于零,处于平衡状态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变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将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重500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在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此时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倍,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袋在滑动过程中重力一直做功B.米袋在滑动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C.米袋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是因为米袋不受力的作用D.米袋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50N3、如图,质量为2m的物块P下方连接有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上端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连接一质量为2m 的物块Q,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在物块P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P、Q间细线拉力大小为F。
(细线重力及各处的摩擦均不计,钩码落地后不弹起)()A.钩码落地前F=3mg,Q的机械能增大B.钩码落地前F<3mg,Q的机械能增大C.钩码落地后F=2mg,P的机械能不变D.钩码落地后F>2mg,P的机械能减小4、结束一天愉快的学习,小聪开心地放学回家,下列四个情景中,小聪对书包做了功的是()A.将课桌上的书包提起背在肩上B.背着书包沿水平路面匀速行走C.背着书包站立在公交站台候车D.回到家后,扔向书桌的书包离开手继续向前运动5、如图所示,物理项目化学习小组在空旷的室外测试某型号无人机负重飞行能力。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功一、功1. 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 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方向发生的位移。
3. 功的计算公式:(1)F 和s 同方向情况:Fs W =(2)F 和s 不同方向的情况:θcos Fs W =(θ为F 与s 的夹角) 解题思想:(1)、可以把力分解到位移的方向上,(2)可以把位移分解到力的方向上 4. 功的单位:焦耳(牛·米),符号J ,(N ·m ) 二、正功和负功1. 功的正负判定方法:功是表示力对空间积累效果的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功的正负既不是描述方向也不是描述大小而有另外意义。
(说明:+表明力对研究的物体的运动器推动作用,做正功;—表明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做负功。
)(1)当︒<≤900θ时,1cos 0≤<θ,W 为正值,力对物体做正功,力对物体的运动起推动作用。
(2)当︒=90θ时,0cos =θ,0=W ,力对物体不做功,力对物体的运动既不推动也不阻碍。
(3)当︒≤<︒18090θ时,0cos 1<≤-θ,W 为负值,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力F 做功,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2. 在曲线运动中,功的正负判定方法:看力F 与速度v 的夹角θ。
3. 注意:讲“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那个物体的功,功是标量。
三、总功合力做功(总功)的求法:一种方法是先求出合力再用θcos s F W 合总=求总功,另一种方法是 ++=21W W W 总即总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这两种方法都要求先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后一种方法还要求把各个功的正负号代入运算。
四、变力做功1、恒力做功的求法:θcos s F W ⋅=中的F 是恒力,求恒力所做的功只要找出F 、s 、θ即可。
2、一些变力(指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如滑动摩擦阻力,空气阻力),在物体做曲线运动或往复运动过程中,这些力虽然方向变,但每时每刻与速度反向,此时可化成恒力做功,方法是分段考虑,然后求和。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知识点及知识点考核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知识点第十一章:机械与功一、功1、(做)功:物理学中规定,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力;二是物体沿受力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4、功的计算公式: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5、功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牛顿·米,简称牛·米,符号是N·m。
为纪念物理学家焦耳,人们给了这个单位一个专门名称—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是0.5J。
)6、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与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7、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功的原理。
对一切机械都使用,被誉为“机械的黄金定律”,对机械的使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省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功率。
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归纳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答案:A解析:A.推着小车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施加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故A符合题意;B.搬而未起,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即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垂直,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关于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大B.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C.做功越慢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低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答案:D解析:可得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反映做功的快慢,做功多不一定功率大,故A错误;A.由P=WtB.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与机械的省力情况无关,故B错误;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所以功率小不能确定机械效率低,故C错误;D.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3、小明抛掷实心球时,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
关于实心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惯性力B.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小明的推力C.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D.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受到的,也不是力。
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惯性,故A错误;B.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实心球已脱离小明,小明不再给实心球推力,故B错误;C.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它的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D.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必考知识点归纳

(每日一练)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10s时的速度等于4s时的速度B.0~6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C.0~6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D.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答案:B解析:A.从图象知道,0~6s和6s~12s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0~6s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3m,6~12s 的过程中通过路程为1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多,速度越大,所以,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 的过程中的速度,即4s时的速度大于10s时的速度,故A错误;BC.由图象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同一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所以0~6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从图中知道,0~6s中通过的距离为3m;6~12s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m;而拉力相同,由W=Fs知道,0至6s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6s至12s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故B正确,C错误;D.由于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的过程中的速度,且拉力相同,由P=Fv知道,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到达A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B.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守恒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从A到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答案:B解析:小球从下落到A点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做加速运动,当与弹簧接触后,在A到B的过程中,弹力逐渐增大到与重力相等,则该过程中合力依然向下,小球加速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B到C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减速,直到C点速度减为零,合力不为零,重力和弹力不是平衡力,综合可知小球在B点速度最大,则动能最大,高度一直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整体机械能守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 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
公式 W=FS=Pt
各量单位—W :J (焦耳)F :N (牛顿) S :m (米) P :W (瓦特) t :s (秒)
4、国际单位:将N ·m 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 N ·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 J 。
5、公式应用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 = 1焦)。
,
6、常见的功: 克服重力做功:W=Gh
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
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2、说明:
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
④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人做的功(FS )=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不计摩擦)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
④实际斜面:斜面粗糙(考虑摩擦)
若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 ;这样F 做功FL 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三、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P(单位:W)
1、公式: W
F S P F V t t ⋅=
==⋅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常用单位 kW ,MW , 马力
换算:1kW=103W
W 1马力=735W
3、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
某小轿车功率66kW ,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
)
4、机械中的功率
有用:
总功 :
5、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2)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四、机械能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
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
(2)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a、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b、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法
c、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d、分析归纳:
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
①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
②机械能守恒: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③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近地点动能(速度)最大,势能最小;远地点势能最大,动能(速度)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势能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
④滚摆上升下落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
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低点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下降过程反之。
考虑空气阻力,滚摆每次上升高度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⑤题目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光滑”表示不计摩擦,没有能量损失,此时机械能守恒。
4、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5、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
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