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班教育随笔《关爱父母离异的孩子》

合集下载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王化胜青州市弥河初中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一些经历了家庭裂变的后进生,心理缺陷十分明显,往往表现为冷漠、孤僻、放纵、任性等。

他们很容易采取自暴自弃等极端的人生方式,如离家出走,甚至犯罪。

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后进生犯罪70%以上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因此,学校对于离异家庭的后进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也应当从预防犯罪的角度关注他们的成长教育。

有这样一个案例:15岁的少年满某,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父母离婚、母亲再婚。

继父对他非打即骂,他从未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因此经常夜不归宿。

不幸的家庭使他自卑感很强,致使他在校无心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很差。

因此,老师看不起他,同学冷落他,初一后他就辍学了。

他开始游荡在社会上,经常光顾游戏厅、录像厅,在那里结识了许多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

用满某自己的话说:在游戏厅里玩游戏的孩子有的不太好,我就是在游戏厅里学会了抽烟、打架,直至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进了监狱。

在这个案例中,家庭的分裂和错误的教育方法是满某走上歧途的开始,而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过早地步入社会,又进一步把他推上了犯罪的深渊。

学校对于满某这样失去家庭温暖、心理上很自卑的学生,不仅没有采取适当的关怀和教育措施,反而歧视,导致该生辍学。

辍学后的满某闲散在社会上无人管理、无人教育,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成了他的栖息之处,而这些场所的一些不健康因素,使他受到了不良影响,因而走上犯罪道路就是难免的了。

学校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主要是情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如通过各种主题班会、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等有益的集体活动对他们进行情感渗透,丰富他们的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摆脱消极卑微的个人情感体验。

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对待这些心灵受到伤害的学生,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使他们懂得家庭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但人生的道路却可以选择,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融于集体之中,与集体一道前进。

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正确面对离异家庭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正确面对离异家庭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笔记推荐《正确面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教育笔记:正确面对离异家庭的孩子随着社会上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孩子社会文化素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突出。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自卑等多种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值得我们教育人员的关注。

我们班有一位女孩子叫王钰(化名),天真烂漫属于它,活泼可爱属于它。

黑黝黝的皮肤、大大的眼睛总是望着你,说着贴心的话语让你开心,是个不得不让人喜欢的孩子。

可是在前不久的日子里,她的表现在幼儿园逐渐的转变案例描述:在前不久的日子里,首先我们是观察到了孩子的表现逐渐在变坏,我们很奇怪。

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准备向父母反映一下最近孩子的表现的时候,发现孩子的父母也有点异样,让我们又停止了去了解。

我们只能够向孩子那进行沟通,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反映孩子在园中的现象。

我们向孩子妈妈反映的时候,她的妈妈表情微变说:最近她们家里有事。

这样的状态又持续了一段时间,刚好有一天是孩子爸爸来接,我们也试图去了解,而她爸爸说了一件我让我们很惊讶的一件事,她爸爸无奈的说了一句昨天我们离婚了,这让我们原本想说的话卡在了喉咙底内。

紧接着就是长假,在假期中孩子一直跟随着妈妈住在外婆家。

当回来幼儿园时,孩子的情绪明显很低落。

这一天,她哭着来幼儿园,我们问她为什么说,她说:我有点想哭的感觉。

那天她在办公室里坐了半天。

吃午饭的时候,我去叫她,她说不想吃饭。

半天没有进水和吃过东西,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严厉的说:我已经给了你半天的时间让你稳定情绪,半天没有喝水吃东西,你现在又说不吃饭,你觉得你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她是个很聪明懂事的孩子,听到我的呵斥声,她反而哭的更大声了。

从这一次之后,她每天早上来园都哭,甚至还说不想来幼儿园,于是艰难的沟通之旅就开始了。

案例分析和反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是向她妈妈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现状,知道离婚的事是隐瞒孩子的,就是没有住在一起,而她爸爸也会抽出时间三人一起到外面去吃饭或者是去玩。

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应倾入更多的关爱

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应倾入更多的关爱

对父母离异的孩子应倾入更多的关爱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回民小学李欢当今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异家庭子女是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

父母离异极易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感。

而且,在很多孩子身上,这些消极情感不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消失,反而会愈积愈深。

和成人应付离异创伤不同,孩子的创伤愈合期要比成人长得多。

尤其是那些年幼的孩子,因为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家庭的突变他们无法预见,所以在事发后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很容易将父母的离异归结于自己,形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

在父母离异后,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和抱负。

父母离异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

而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问题缺乏正确认识,误以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就放任自流,使这些孩子的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倾向,部分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些孩子,有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为所欲为,性格叛逆,不听大人管教。

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去从正面引导、不及时地教育他们,很容易走向极端、心灵扭曲。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懂得——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人生当中最高的学位是高尚的思想品格,只有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成就。

为了让这些孩子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倾入了更多的关爱。

我们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作为一年级都是七岁的孩子,她应该是快乐幸福的,但她沉默寡言,课下还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行为也较为散漫,学习成绩也不太好。

后来我知道她是个父母离异的孩子,母亲再嫁,爸爸外出没了音信,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给她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她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不愿和人交往,胆小,天常日久成为班上的后进生。

幼儿园单亲家庭教育随笔

幼儿园单亲家庭教育随笔

幼儿园单亲家庭教育随笔导语:近几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孩子也越来越多,单亲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怪异,正是由于特别的家庭才使得这些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变得孤僻、不和群、任性。

下面是随笔网我整理的《幼儿园单亲家庭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园单亲家庭教育随笔【第一篇】:如何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今年我们班里有两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按说小孩子他自己不会感觉到和别人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我们班的这个女孩子就有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特征。

开学不久,小女孩的小姨跟我说了她们家的状况,让我多费点心。

渐渐地我发觉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的性格差许多,成天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眉头紧锁,总感觉她似乎有特殊多的心事一样。

针对这个孩子的状况,我在内心做了一个简洁的方案,我要转变这个孩子……每次课堂上,我总会有意无意地去让她回答问题,熬炼的次数多了,现在,这个小女孩有时候也能自觉举手回答问题了。

课外的活动的时候我也对她的关注比较多,多让她做班长,多鼓舞她到人前表现自己,刚开头时,她不张嘴说,让唱歌也不唱,而现在,她可以大胆地说唱了,而且复述故事的力量很强的。

这个孩子写字很工整,我抓住这个闪光点,多次表扬她,增加了她的自信念。

现在,这个孩子有时还是会很宁静,但我能感觉出变化,变的爱玩、爱笑了,而且早晨来了能跟我大声问好,放学后能跟我大声说“再见。

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幼儿园单亲家庭教育随笔【其次篇】:让单亲的孩子享受阳光近几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孩子也越来越多,单亲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怪异,正是由于特别的家庭才使得这些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变得孤僻、不和群、任性。

李同学,父母离异,学习成果优秀,就是特别内向,不合群。

如何对这样同学进行心理沟通和辅导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1、坦诚——正视家庭现实谈起了单亲家庭,说到现在社会单亲家庭很一般,也很正常。

但家庭的失败不代表人生的失败,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要勇于面对自己家庭的现实。

正是由于特别的家庭才让我们走在了一起,坦诚的交谈让这些孩子不再背着家庭这一沉重的包袱,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坦诚的交谈让这些孩子不再怕同学谈论自己的家庭了,而是很骄傲的对同伴们说“我是阳光中队的队员”;坦诚的交谈还让这些孩子理解了什么是一份“责任”,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都应当主动担当起家庭的责任。

重义立德,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儿童

重义立德,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儿童

重义立德,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儿童刘老师的做法对我触动很深,我班***5岁时,父母离异,养成一种散漫倔强的性格。

如何关心帮助他,我从刘老师的做法中学到了很多。

家庭的不完整、亲情的淡漠,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严重的自卑感,心理脆弱、性格怪僻,缺乏同龄孩子的热情与活力。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

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发展。

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这些不良现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一点关爱:第一,用爱心抚慰创伤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受伤害的是心灵和情感。

常言道,心病需要心来医。

为此跟学生打交道最多的班主任,我们要让他们把失落的爱捡回来。

我们要求班主任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单亲学生的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课间、节假日,为其补课、带他们出去游玩等。

还可以在单亲学生过生日时赠送一件小礼物,在学习困难时多加以辅导,生活上要关心冷暖温饱,有时还可以把学生请到家中去玩,以真情来感动他们。

班级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

第二,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害怕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

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

同时,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

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辅以严格要求对单亲家庭学生,一定要奉献爱心。

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

要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违法纪的事情。

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随笔

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随笔

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随笔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趋向内向和孤僻等特点,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是一种良好的矫治方法。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随笔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随笔1单亲家庭成为社会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成为了社会关注家庭和儿童的一种原因,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婚姻家庭的概念,来给予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多些关爱。

1.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平心静气地接受夫妻离异的现实。

这样,你才能坦然地面对孩子,告诉他你们将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这种生活和原来相比会有一些不同,你们需要做一些调整来适应;你们还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你们共同努力去克服。

但无论出现什么问题,爸爸妈妈都像以前一样爱你,这一点是永远不变的。

2.给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做为报复对方的武器。

父母离婚对孩子最大的打击就是失去安全感。

所以,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这一点至关重要。

让他感受到虽然他只和父母—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样安全、稳定,他不必担心什么。

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双方的合作,这对大多数离异的夫妻来说很难。

和一个也许带给你很多创痛的人合作,你可能极不情愿,但你不能把你们之间的恩恩怨怨迁移到孩子身上。

毕竟双方都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无法抹去。

如果把仇恨强加给孩子,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还会使孩子长大后失去爱心。

所以,你需要以理性和宽容来对待曾经伤害你的人。

抚养孩子的一方要允许孩子与另一方联系,不抚养的一方则要多来看望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虽然不在一起,但对自己的爱没有变。

3.单亲家庭中,母子(父子)要在相依中各自独立。

单亲家庭中的两代人之间往往在情感上过于亲密,这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联盟,但过分的情感依赖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所以,让孩子和自己都有独立生活的心理意识和能力是单亲家庭最明智的选择。

教育叙事——善待离婚家庭的子女

教育叙事——善待离婚家庭的子女

善待离婚家庭的子女三十四中学杨志鹏在这个简简单单的风华十班竟然有20多学生是单亲,父母离异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害。

他们就此自暴自弃,认为世界上的人都对不起他们。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毁灭!而徐某算是最严重的一个了。

初次见到他我实在是吓了一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脸上竟然饱含着忧伤。

他很少说话,走路就像个模特,说话总是含含乎乎,而且从来不把我这个年轻的男班主任放在眼力。

上课的时候就更成了他的天堂了,所有的课任老师对他都没什么好印象。

而我也是实在领教了他的“厉害”。

就这样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我不停的找他谈心,终于有一天,他惺忪的眼睛睁大了并且和我吼到,“我的事情不用你管,我就这样了,不需要你的可怜。

”初为班主任的我当时真有点伤心,为什么真心为了学生结果到头来却被学生斥责呢?就在那天下午,我的班长找到了我并和我说了徐某的一些事情,原来他父母离异,母亲是个高级知识分子。

由于和徐的父亲经常因为知识水平差异而吵架,就独自一人到北京工作。

从那时起家里人就对徐灌输妈妈如何不好,人如何的卑鄙。

于是他便对所有人产生了厌恶感。

于是开始了他的放纵生涯。

听了这些话后,我第一次感到了心痛。

从那以后我更加关心和爱护他,并且用一个男老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

偶然的一天,当我在我的小实验室给他包扎在体育课上弄伤的脚的时候,他突然放声大哭,边哭边和我说,“我好想我妈妈,我爸说她是个坏女人我不相信,我想我妈。

”我的心在收缩,我看着他那溢满泪水的双眼。

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

后来我通过各种渠道终于弄到了她妈妈的地址,于是我给他妈妈写了第一封长信,我记得很清楚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你好,我是徐某的班主任,一个年轻的男老师,一个没有妈妈的人……”从那以后我们就经常的通信,每次我都把信的内容给徐某看,直到有一天我鼓励他给妈妈写信……渐渐的他明白了大人也有很多无奈,他明白了最爱他的还是他的妈妈。

他明白了人应该怎么样面对生活……现在他的父母已经和好了,但是由于他妈妈在北京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所以他还是要上北京上学的,但是他却说什么也不走,他说要念完初四,他说舍不得我。

《教育随笔》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教育随笔》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教师”这个职业是平凡的,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

我们要用爱的和弦,奏出美的乐章。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班上的一名学生父母离异,父亲长年外出打工,他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

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他不合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

看到这一切,我并没有因他违反纪律而训斥他、挖苦他,而是以母亲般的爱关心他、爱护他。

得到了温暖的他从此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开朗活泼起来,并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进步了。

这让我更加认识到,要想与学生建立起浓厚的情谊,“爱”便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无言的承诺。

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插在学生的心坎上。

我班学生小阳从一年级开始便经常作业拖拉,成绩倒数,一直是老师们眼中的学困生,刚分入我们班时,各方面非常自由散漫,说话没有礼貌,上课不停说话捣乱,作业天天完不成,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全校出了名的学生。

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没有急于批评,更没有放弃他,而是进行多方面观察,捕捉他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其实挺聪明的,每次劳动也很积极,其实很想得到老师的关注,我就抓住时机表扬他,并鼓励他学习上也要积极努力,改变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形象。

他上课偶有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专心写作业,我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

渐渐地,他的诸多毛病在不断减少,上课能坚持听讲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作业也越来越认真了。

在一次评选优秀作业时,他也榜上有名,上台领奖励时我又大力表扬他,并承诺他如果表现好了,下次考试进步大了,便给他发进步奖。

从此,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上课发言也越来越积极了,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还坚持不懈地读书打卡。

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也一改平时不管不问的态度,开始每天关切地询问孩子的学习,晚上、周末时间更是耐心地督促孩子学习、读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教育随笔《关爱父母离异的孩子》
我班有三对父母离异的孩子,他们的性格不同,有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的活泼好动,没有自控能力。

他们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缺少了母爱,我常常觉得他们很可怜。

因此,在幼儿园了我会更加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爱。

记得一次活动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我的一家》这一课,我问孩子们:“你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他们干什么工作?”孩子们个个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爸爸和妈妈的名字,自豪的说着他们的工作:“我爸爸开汽车、我妈妈卖衣服”。

“我爸爸和妈妈玩大棚”。

“我爸爸盖大楼、我妈妈在家给我做饭”。

这时,张晗站起来说:“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

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又问:“张晗,你说什么?”“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

”说着,张晗伤心的哭了起来,我望着留着泪水的小张晗,不相信这是真的,急忙安慰她说:“他们没有离婚。

”张晗说:“妈妈走了,不在家了。

”我说:“妈妈是出去干活了。

以后会回家的。

”“真的,他们离婚了。

”我看到伤心的张晗,真不知道,说什么来安慰她。

下午,离园时,张晗对我说:“老师,妈妈今天不来接我了,妈妈回姥姥家了,她在姥姥家吃饭,不在我家吃饭了”我看到张晗不高兴的小脸,鼻子一酸,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以前,离园时都
是妈妈来接她,吃饭时有妈妈陪着,可是现在,妈妈去姥姥家了,在姥姥家吃饭,不能来接她,也不能和张晗一起吃饭了,她能不伤心吗?要离园回家了,张晗是盼着妈妈来接她。

我该怎样来安慰她呢?此刻,在张晗面前,我的一切语言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张晗那稚嫩的声音却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也常常提醒我,要给父母离异的孩子更多的关爱。

父母的离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

孩子等你长大了,也许你就会理解父母,也许你就不会这么伤心难过了。

孩子,我只能给你更多慈母般的爱,用心呵护你、关心你。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