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叶感官审评报告—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评判标准

安吉白茶评判标准一、外观安吉白茶外观以光泽鲜亮、毫毛众多、芽叶完整为主要特点。
评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茶叶颜色:安吉白茶的茶叶呈现嫩绿色,色泽明亮纯净,要避免出现黄褐或灰暗的色调。
2. 茶叶形态:茶叶应呈现扁平、细壮、紧结、芽叶均匀,整体形态饱满,不要出现开展、松散或有断裂的情况。
3. 茶毫数量:茶叶表面应覆盖众多白毫,毫发丰富且均匀,不同茶叶末端的毫数应相似。
二、香气安吉白茶的香气清香高雅,散发出淡淡的茉莉花香。
评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香气类型:安吉白茶的香气应以茉莉花香为主,同时还应有淡淡的清香或者果香,不应出现任何杂质或异味。
2. 香气浓度:香气应浓郁持久,近距离闻茶叶时能够明显感受到香气的浓郁程度。
三、滋味安吉白茶的滋味鲜爽甘甜,回甘感明显。
评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甘甜度:安吉白茶的滋味应具有独特的甜味,甜味应持久且回甘感明显,不应带有任何的苦涩或者酸涩感。
2. 香气与滋味的协调性:滋味应与香气相协调,口感顺滑,茶水入口后能够完整地呈现出香气和滋味的特点。
四、汤色安吉白茶的汤色清澈明亮,通常为浅黄绿色。
评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汤色清澈:茶汤应看起来清澈透明,没有杂质或混浊的感觉。
2. 色泽均匀:茶汤的色泽应均匀,不应有色素分布不均或者颜色发黄的情况。
五、叶底安吉白茶的叶底应展现出嫩绿色,并具有完整的芽叶。
评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叶底颜色:叶底应呈现嫩绿色,有光泽感,不应出现发黄或灰暗的色调。
2. 芽叶完整性:茶叶叶底应具有完整的芽叶,不应有破碎、松散或残缺的情况。
以上就是安吉白茶评判标准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外观、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的评判,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一款安吉白茶的质量。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品尝来感受茶叶所带来的美妙体验。
希望以上介绍能对您了解和鉴赏安吉白茶有所帮助!。
名茶介绍—安吉白茶

名茶介绍—安吉白茶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
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
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
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产品性状: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
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
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
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
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
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
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历史溯源动植物的白化历来罕见并作灵物瑞兆看待。
佛教中有白雀与白猿听经的故事,白蛇、白龟成为神话故事主角,今有发现也必然报道。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北宋庆历(1041-1048年)年间:“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以为茶瑞。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
”北宋皇帝在说了白茶可贵之后又说:“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
”自有这个记载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没有再发现过白茶。
因此,安吉的白茶,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弥足珍奇。
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县志》),后不知所终。
安吉白茶树为茶树的变种,极为稀有。
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
如此珍奇的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超群绝伦、卓而不群的安吉白茶,使中国的茶类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
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
安吉白茶评判标准(一)

安吉白茶评判标准(一)
安吉白茶评判标准
什么是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是一种以杭州市安吉县特产的茶叶。
它以其鲜嫩的叶片和独特的形状而闻名,是中国绿茶中的瑰宝之一。
安吉白茶评判标准
外观特征
•叶片:呈嫩绿色,细嫩平直,长而匀称。
•芽头:完整,鲜嫩,带有白色的毛茸。
•茶汤:清澈明亮,颜色碧绿。
气味和香气
•干茶香气:鲜香,香气纯净,类似蔬菜的香味。
•茶汤香气:清香持久,鲜嫩芬芳。
口感特征
•滋味:鲜爽纯净,回甘快。
•入口感觉:柔滑,清新,无杂质。
•滋味持久性:甘醇回甘久,余味悠长。
茶叶汤色
•颜色:黄绿色为佳,明亮清澈。
茶叶底
•叶底:色泽翠绿,鲜嫩整齐。
结语
以上是对安吉白茶评判标准的简要介绍。
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特征、气味和香气、口感特征、茶叶汤色以及叶底,我们可以确保品尝到正宗的优质安吉白茶。
希望以上信息对茶叶爱好者有所帮助。
珍稀名茶--安吉白茶

珍稀名茶--安吉白茶
白茶是我们安吉县的珍稀茶树良种,国内外罕见,现全县已发展白茶茶园面积15600亩。
白茶形态特征:春茶幼嫩芽叶为白色,春茶成熟老叶由白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白色,夏秋茶成绿色。
品质特征: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独具甘草香,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开张,叶张玉白,叶脉翠绿,氨基酸含量特高,为6.19-6.26%,高于普通茶一倍,白茶集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于一身,深受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是极具有开发价值的一类名茶。
安吉白茶98年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获得推荐产品,获99'中国茶博会名牌产品,获99'国际茶博会金奖,2000年又获国际名茶金奖等等。
认识安吉白茶的专用茶树品种

认识安吉白茶的专用茶树品种文|陈亮
按《地理标志产品 安吉白茶(GB/T 20354)》规定,安吉白茶是浙江省安吉县现辖行政区域内,采自‘白叶1号’鲜叶,经加工而成并符合本标准规定要求的绿茶类茶叶。
‘白叶1号’是我国第一个珍稀白化茶树品种,因叶白脉翠、相对高氨基酸低茶
‘白叶1号’的选育过程
1979年,浙江省农业厅全面组织开展茶树良种选种繁育工作,安吉县林业局茶叶服务站及乡镇科技人员组成调查组,再次发现原先有记载的安吉“白茶祖”古茶树(时称“大溪白茶”),并提出保护、繁育建议。
安吉白茶 图片来源:安吉发布
1998年无性系品种‘安吉白茶’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编号浙品认字第235号。
2004年,安吉白茶申报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过程中,因产品名与品种名不能重复,所以将‘安吉白茶’品种更名为‘白叶1号’。
2013-2018年,‘白叶1号’参加了第五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试验地点为浙江、湖北、安徽和河南。
‘白叶1号’品种特征特性生化成分、品质、产量和抗性等重新进行观测记载和测试分析,经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站审核后,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9月21日第[603]号公告其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茶树(2022)330046。
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
树姿半开张,生长势中,分枝部位中,分枝密度中。
叶片向上着生,叶片窄椭圆形,叶片长9.20厘米,叶片宽3.50厘米;叶色中绿;叶片先端形状
费者对优质茶叶的需求。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
安吉白茶情况汇报

安吉白茶情况汇报
安吉白茶,是一种产自中国浙江省安吉县的独特绿茶,以其嫩芽白毛、汤色清澈、香气高长而闻名于世。
作为百度文库文档创作者,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安吉白茶的情况。
首先,安吉白茶的产地是中国浙江省安吉县。
这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
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适宜茶树生长。
安吉白茶的茶园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坡上,土壤肥沃,气候湿润,这些条件为安吉白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其次,安吉白茶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
安吉白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春季
3月底至4月初,这个时候正是茶树嫩芽抽出的时候,新鲜的嫩叶含有丰富的养分,所以采摘的时间对于茶叶的品质至关重要。
在采摘时,采茶工人要轻拨嫩叶,不能伤到茶树,以保证采摘下来的茶叶完整。
再次,安吉白茶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讲究的。
采摘下来的嫩叶要立即进行加工,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最终成为人们口中的“翠玉”,清香扑鼻,滋味鲜爽。
安吉白茶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精湛的技艺和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
最后,安吉白茶的品质特点。
安吉白茶的汤色呈淡黄绿色,清澈透亮,香气清
新持久,滋味鲜爽甘醇,不涩不生,是一种十分优质的绿茶。
安吉白茶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的功效。
总的来说,安吉白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备受茶叶爱好者的青睐。
作
为百度文库文档创作者,我希望通过这篇汇报,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吉白茶,欣赏这种独特的中国茶文化,也希望能为安吉白茶的推广和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吉白茶品相特点介绍词

安吉白茶品相特点介绍词
安吉白茶是一种白茶,产于中国浙江省安吉县,以其鲜香四溢、清香异常的口感和高度的保健价值而享誉中外。
下面是安吉白茶的品相特点介绍:
外形特点:安吉白茶的外形呈淡绿色,外表皮无毛,整体看起来像是经过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其表面有明显的绒毛,茶叶形状完整,摆放整齐、大小均匀。
香气特点:安吉白茶有一种鲜爽的香气,让人闻起来非常舒适。
白茶中富含一种叫做大君子的成分,它是白茶品质的象征,散发出非常特殊的清香。
口感特点:安吉白茶的口感清香鲜爽,滋味清淡,带有淡淡的茶味和花香。
在口中有一种滑腻的感觉,这是因为安吉白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氨基酸。
色泽特点:安吉白茶饮用时,其色泽呈淡黄色或淡绿色。
茶水清澈透明,如同玉液般晶莹剔透。
总之,安吉白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口感、色泽等品相特点深受茶友们的欢迎。
在饮用安吉白茶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红枣或枸杞,不仅能增加口感,还有益于健康。
只要我们掌握好它的品相特点,就能更好地享受到白茶的美妙滋味和养生功效。
中茶协:2024中国白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中茶协:2024中国白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属微发酵茶,其品质特点是传统白茶满披白毫、汤色杏黄清淡、味鲜醇、有毫香,可陈放。
历史上,白茶以外销为主,内销少、市场占有率低。
2024年后,随着中国国内茶叶消费市场的不断改变,各茶类板块轮动效应明显,白茶因独特的健康价值及可陈放的特点而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产销量与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24-2025年,全国白茶年产量连续四年保持了15%左右的增幅,但是由于初期基数低,因此截止至2024年末,白茶在全国茶叶总产量中的占比仍只接近1%。
小编觉得物以稀为贵,白茶价格上涨也在所难免为刚好驾驭中国白茶产销动态,研判发展趋势,指导行业产销工作,推动茶行业供应侧改革,促进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可协调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于2024年4-5月对国内白茶各产销区开展了重点调研,并结合相关部门的数据,形成《2024中国白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生产总量据我会统计:2024年全国白茶总产量为22491.15吨,较之去年增加2717吨,增幅为13.74%。
其中,福建省的白茶产量上涨1863吨,达到185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2.25%;2024年,在福建省内,福鼎、政和、建阳三地的产量之和占全省的96.05%。
其中,福鼎市白茶产量11364吨,同比2024年的7800吨,增幅为45.69%;政和白茶产量为5500吨,同比2024年2080吨,增幅为164.42%;建阳白茶产量905吨,同比2024年的700余吨,增幅约为28%。
农业产值依据福鼎、政和、建阳三地农业部门的数据:2024年福鼎白茶产值18.8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4.02%;政和白茶产值3.4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13.0%;建阳白茶产值2400余万元,同比2024年增长14.3%。
汇总可知,福建全省的白茶总产值约为22.5亿元。
据此推算,2024年全国白茶总产值约为24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 吉 白茶 的 另 一 特 点 为 多酚类 含 量 低
现 为 醇 和且 特别鲜 爽
,
达 6% 以上
,
。
因此
其 品 质奇特
,
,
滋味 表
香 气 清鲜
,
汤 色 绿 而 清澈 明 亮
,
外 形 自然 呈 兰 花形
干茶 色 泽鲜 绿 带嫩 黄
叶 底色 泽 嫩
白似 玉
,
叶 脉 翠绿
。
安 吉 白茶 ( 白叶茶 ) 是 一 种 珍 罕 的变 异 茶种
评茶实验 室
编 者按 : 本栏 目依 托 中 国 茶叶 流 通 协 会 实 验 室和 中国 茶叶 流 通 协 会培 训 部创 办 实验 室作 为 中央 财 政 支持 项 目 于 2 0 0 8 年 开 始 筹 建
, ,
中 国 茶叶 流 通 协 会
、
已 配 有 气相 色谱 ( c Q
、
一 20 1
,
) 0
、
,
} } 匀整
色嫩 绿
,
成朵
,
匀整
特 级 干 茶样
特级 茶 汤
e h in
es e
、
。
w
o 「
ld
}6 1
:
—
“
,
安吉白 茶
安吉 白茶 精品
、
:
特级 地 理 标 志 产品
:
G B / T 203 5 4一 2 0 0 6
安吉 白茶
”
:
安吉 白茶 产 于 浙 江 省安 吉 县
。
该 茶因 其品 质 独 特
只 有 10 % 左 右
,
,
鲜 叶幼嫩 时 叶 绿 素含 量 特别低
氨 基酸 含 量 高
,
,
鲜叶 呈 嫩 白 色 而 得名
凤 形
’
特级 ( 至 尊 )
… {
挺直
、
扁平
光滑
尖削
条直 显 芽 芽 壮 实 匀整
绿 边
, ,
,
嫩 香持久 久
嫩绿 明亮
鲜醇 甘 爽
叶 白脉 翠
一 芽一 叶
,
·
嫩
,
…
嫩绿
,
匀整
鲜 活泛 金
,
芽长 于 叶
成朵
、
,
匀整
,
特级
…
“ 平
挺直
、
光滑
嫩绿
、
条直 有芽 匀
整
,
嫩香 显
嫩绿
明亮
鲜醇 醇
叶 白脉翠
一 芽一 叶
湿评 重点 因子 为
最 后 将 杯 中叶底 倒 入 叶 底
。
审 评 叶底
:
’
审评 用具
盘
、
审评 杯
、
、
审评 碗
、
、
审评
叶底 盘
、
天平
茶匙
汤杯
。
6 0 e oin
}
e se
、
a
w
o r
.d
审评 报 告
:
中国 茶 叶 流通 协 会 茶 叶 审 评 报 告单
茶 样 名 供 货单位
:
安吉 白茶 ( 精 品
,
与一 般 绿茶 无 异
审 评 方 法 及程 序
参 照 相关 标 准并 结 合 安 吉 白茶 茶 叶
品质 特 点 确立 审评 方 法
。
即先干评外
形 子
。
,
主 要评 定 干 茶 形 状 和 色 泽 两 项 因
其次
,
,
进 行湿 评
,
用 沸 水 将 评 茶杯
.
碗 烫热
随 即 称 取 有代 表性 茶样 3 0 9
,
,
置 于 15 Om l评 茶 杯 中
迅 速 注 满 热水 ( 水
温 8 0℃ 左 右 ) 泡沫
,
,
并 立 即 用 杯 盖 刮 去液 面
mi n 后
,
加盖
,
。
4
将茶 汤 沥 人 评 茶
碗中
按 看 汤 色 一 嗅 香气 叶 尝 滋 味 叶 评
,
叶底 的 顺 序评 定 内 质 香气 和 滋 味
盘中
,
。
、
液 相 色谱 ( H P比)
紫
外 分光 光度 计 ( v u
分理 化 成份 分 钾
。
一2 550
)
、
烘箱
、
分 析 天平 等一 系列 实 脸 设备
器材
已 经 能够 进 行 感 官 审 评 实脸 及 部
中 国 茶 叶 流 通袜 会茶 叶 感 官 审 评报 告
中国 茶叶流 通 协会 茶叶感官 审评 室
茶叶 品 名 茶样 等 级 茶样 标 准 茶 叶简 介
仅 一 个 月左 右 淡
, 。
,
属于
“
低 温敏 感 型
,
”
茶叶
。
茶树产
“
白茶
”
时 间很短
,
通常
以原产 地 浙 江 安 吉为例
。
,
春季
,
因叶绿 素 缺 失
。
在清 明前萌 发 的嫩芽 为 白色
至夏
,
。
在谷 雨 前
,
色渐
。
多数 呈 玉 白色
雨 后 至 夏 至前
:
,
逐 渐转为白绿 相间的 花叶
芽 叶 恢复为 全绿
特级 )
制 样单位
:
中国茶叶流 通 协会 培训 部 中国茶 叶流 通协 会培训 部
姜红 艳
、
:
浙 江 安吉 龙 王 山茶叶开 发 有 限 公 司
审评单位
审评 人员
:
审评 地 点
_
:
中国茶叶流通 协 会茶 叶感官审评 室
_
:
申卫 伟
’ … 义 \ 么 咬 }
等
级
评
入
项
一
夕 卜
·
香
气
汤
色
滋
味
叶
底
龙 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