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熔化焊与热切割作业劳动卫生与防护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门法律, 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 行安全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 的有力武器。
三、焊割作业人员的素养要求
1、焊割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1)年满18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2)身体健康,双目裸视力在0.4以上且矫正视力在1.0以 上,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眩晕症以及妨碍本作业的 其他疾病及生理缺陷;
(3)学徒期满并具有独立操作能力;
(4)经国家政府部门认可的单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复训 并考核合格,持有效安全操作证。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图例说明一:
解图:特种作业人员须持有资格证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 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 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 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 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第八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 下的罚款:……(四)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 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 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
急撤离而了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提出赔偿的赔权):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
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 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6、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7、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范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工是加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熔化焊接与热切割时的安全生产工作。
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对本岗位安全负直接责任。
安全生产职责如下: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业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持证上岗。
二、掌握所操作的电焊机的结构、原理、性能,具备日常检查、维护能力,能够处理一般故障。
三、严格按操作规程及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操作期间,要保证氧气、乙族瓶的间距不低于5m,明火距离气瓶的距离不低于Ion1。
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四、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五、严格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不违章作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六、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掌握本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熟知现场避灾路线,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做好*故隐患排查治理,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或者安全事故,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八、参与*故调查调查分析,积极配合,如实提供事故情况信息。
九、参与和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十、做好本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相关工作。
十一、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制造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在制造业中广泛 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和连接,如汽车制造、 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
建筑业:在建筑领域,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用 于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施工中的焊接和切 割作业,确保建筑安全可靠。
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领域,熔化焊接与 热切割作业用于各种压力容器、管道、储 罐等设备的制造和维修,保障石化生产安 全。
焊接后处理:清理焊缝、检 查焊接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防护、防 止焊接缺陷、避免焊接变形等
气孔:减少焊缝中的气体生成,提高焊接速度和温度 夹渣: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清理焊缝边缘的杂质 未熔合:控制焊接速度,确保焊缝充分熔合 裂纹:避免在焊接过程中突然冷却或加热,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不合格品的标识和 记录
不合格品的评审和 处置
返工和返修的过程 控制
防止不合格品再次 出现的措施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确保熔化焊接 与热切割作业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 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
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的意义:有利于提高企 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选用合适的热切割方法,如等离子弧、激光等。 调整切割参数,如电流、速度、气体流量等,以达到最佳切割效果。 保持切割工具的锋利度和清洁度,定期更换切割工具。 注意操作安全,避免热切割过程中的烫伤、爆炸等危险。
缺陷:割面倾斜 预防措施:调整切割机的角度 预防措施:调整切割机的角度
缺陷:割面不平整 预防措施:保持割嘴与割件的垂直度 预防措施:保持割嘴与割件的垂直度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的基本原理涉及到金属 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以及加热和冷却过程中 的变化。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2、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 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 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复审的,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 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二)从事特种作业的情况; (三)安全培训考试合格记录。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换证的,应当按照前款的规定申请延期 复审。 第二十三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 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 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简介
1 of 13
CONTENTS
目 录
特种作业 焊工种类及类别 考试事项 其他
2 of 13
特种作业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 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本规定所 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所持证件为 特种作业操作证。 国家安全生产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查询系统 /
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5 作of考13试,经 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焊工证种类及类别
1、上岗证-----安监局。 为了保证焊工的人生安全,国家强制执
行 ,不代表焊工的技术水平
2、职称证书------劳动局(初、中、高、源自师、 高级技师)水平评级的证书
溶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培训ppt完整版

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应急预案
02
根据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强化应急队伍建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并有效处置。
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事故案例介绍
选取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焊接和热切割作业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 经过和后果。
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如电极、喷 嘴等。
检查设备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及时紧 固。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 维护和保养。
03
焊接工艺参数设置与调整
工艺参数对质量影响分析
焊接电流
电流大小直接影响焊缝熔深和宽 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焊缝成
形不良。
电弧电压
电压高低影响焊缝宽度和余高, 过高会导致焊缝宽度增加,余高 减小。
原因分析
对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产生不合格 的原因。
处置措施
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处 置措施,如返工、返修、报废等。
重新检验
对经过处置的不合格品进行重新检验,确保 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提高检验人员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完善检验设备和手段
求。
评定方法简介
外观检查
通过目视或借助简单工具对焊缝和热切割件进行外观评定。
无损检测
采用射线、超声、磁粉、渗透等无损检测方法对内部质量进行评 定。
破坏性检测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等试验方法对焊接接头和母材进行力学性 能评定。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识别
第二节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

第二节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劳动卫生及防护措施生产劳动过程中需要进行保护,就是要把人体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和有毒因素隔离开来,创造安全、卫生和舒适的劳动环境,以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即预防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和机械伤害等事故;二是要预防职业病的危害,防尘、防毒、防射线和噪声等。
前面已阐述了第一方面的内容,本节讲述对有害因素的防护内容。
一、通风防护措施电气焊接过程中只要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就能保证电气焊工只会吸入微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
通过人体的解毒作用和排泄作用,就能把毒害减到最少程度,从而避免发生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中毒现象。
通风技术措施是消除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力措施。
(一)通风措施的种类和适应范围按通风范围,通风措施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由于全面通风费用高,不能立即降低局部区域的烟雾浓度,且排烟效果不理想,因此除大型焊接车间外,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局部通风措施。
(二)机械通风措施机械通风指利用通风机械送风和排风进行换气和排毒。
焊接所采用的机械排气通风措施,以局部机械排气应用最广泛,使用效果好、方便、设备费用较少。
局部机械排气装置有固定、移动和随机式三种。
1.固定式通风装置(1)全面通风在专门的焊接车间或焊接量大、焊机集中的工作地点,应考虑全面机械通风,可集中安装数台轴流式风机向外排风,使车间内经常更换新鲜空气。
全面机械通风排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各有不同特点,见表11—7。
表11—7 三种全面通风方法的比较(2)局部通风分为送风和排气两种。
局部送风只是暂时地将焊接区域附近作业地带的有害物质吹走,虽对作业地带的空气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但可能污染整个车间,起不到排除粉尘与有毒气体的目的。
局部排气是目前采用的通风措施中,使用效果良好,方便灵活,设备费用较少的有效措施。
其具体型式见图11—1图11-1 固定式排烟罩固定式排烟罩适用于焊接地点固定、工件较小的情况。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练习题(含答案)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0020101 判断 题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题 判断 判断 题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判断 题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判断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题 判断 判断 判断 单选 题 单选 题 单选 题 单选 单选 题 单选 单选 题 单选 题 单选 题 单选 题 单选 题 单选 题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 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可上岗。 特种作业的人员经过技能培训后,就可上岗作业。 从业人员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在操作中除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外,更应时刻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从业人员有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凡取得中级以上技能证书的电工作业人员,或中级职称以上的电气工作人员, 就可以上岗作业。 安全生产法规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生产法规是以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为出发点。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 可行实施的基本保证。 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 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 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 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生产 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行使上述权利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如:降低工资、 降低福利待遇和解除劳动合同等。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 但对事故隐患及不安全因素没有报告的义务。 特种作业人员的办证条件之一是年满16周岁。 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是指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 国家规定,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复审 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从业人员,三年不参加复审的,其特种作业资 格即被取消。 特种作业资格证是从事某特种作业的资格证,由于名称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 通用。 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 告。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是《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法律行为。 从业人员只要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上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即 可上岗作业。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 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一个人从事两种以上特种作业,只要参加其中一种的特种作业培训与考核,即 可取得《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得到上岗资格。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劳动法》特别强调从业人员的权利包括在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中,都要载明 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工伤社会保险等事项。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群众参与监督”,是指各级工会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监 督的职责,维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的权利。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岗位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的义务。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只要事先在用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工人在作 由工人自已负 不能免除生产 业中因自身原因造成事故由本人负责的,发生事故后,( )。 责 经营单位依法 应承担的责任 因 生 产安 全 事 故受 到 损 害的 从 业 人员 , 已 依法 享有 相应 工伤 社会保险, ( 不能再提出相 可以要求一定 )。 应的赔偿要求 的经济补偿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方针:( )。 安全第一,预 防消结合,预 防为主。 防为主。 已经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每( )年复训一次。 2年 1年 《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资格证是( )。 特种作业操作 等级工证书 证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 。 防暑用品 生活用品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包括:“从业人员在作业 安全卫生设施 劳动防护用品 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 确佩戴和使用( )”。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 行政处罚 处分 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按照有 关规章制度给予( )。 因安全生产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权利外,依照有关民事 他人 本单位 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 )提出赔偿要求。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 安全宣传标语 安全宣教挂图 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 轻度 重大 ( )危害的作业。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 )。 拨打110电话 报告本单位负 责人
特种作业熔化焊与热切割第七套讲解

1、铝铜系列铝合金是不能热处理强化铝合金。
(1.0分)正确答案:错二2、铸铁补焊时,用栽丝法可有效防止焊缝剥离。
(1.0分)正确答案:对二283、钛合金是高熔点金属,但也可以用相应的焊接方法进行熔化焊。
(1.0分)正确答案:对二4、金属的原子按一定方式有规则地排列成一定空间几何形状的结晶格子,称为晶格。
(1.0分)正确答案:对二5、一辆小轿车上的焊点最多不能超过10000个。
(1.0分)正确答案:错二6、某些钢材淬硬倾向大,焊后冷却过程中,由于相变产生很脆的马氏体,在焊接应力和氢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开裂,形成热裂纹。
(1.0分)正确答案:错二7、通常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大的塑性,而脆性较低。
(1.0分)正确答案:错二8、熔化焊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将连接处的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而完成的焊接方法。
(1.0分)正确答案:对二9、可燃液体属于三级动火范围。
(1.0分)正确答案:错六10、燃烧产物一般有窒息性和一定毒性。
(1.0分)正确答案:对六11、苯和甲苯的爆炸温度极限相同。
(1.0分)正确答案:错六12、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便不能燃烧。
(1.0分)正确答案:对六13、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炭粒。
(1.0分)正确答案:对六14、蒸气锅炉爆炸是一种化学爆炸。
(1.0分)正确答案:错六15、火柴和打火机的火焰属于明火。
(1.0分)正确答案:对六16、发泡倍数小于20的称为中倍数泡沫。
(1.0分)正确答案:错六17、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是把二氧化碳以气态灌进钢瓶内的。
(1.0分)正确答案:错六1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0分) 一19、在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人必须站在潮湿的木板或橡胶绝缘片上。
(1.0分)正确答案:错四20、劳动者若不同意职业健康检查的结论,有权根据有关规定投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六、有害气体防护 • (1)选用高质量焊条,清除焊件上的油污 • 尽量采用自动焊接工艺。 • (2)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 (3)加强个人防护,戴口罩,定期体检。
• 七、机械性外伤防护
• 八、努力采用和开发安全卫生性能好的焊接技术
第三节 补焊化工设备中的防中毒措施
• • • • • • 一、中毒事故原因 1、进入没有经过置换通风或隔绝的容器或管道内作业。 2、缺氧引起窒息。 3、吸入有毒气体、有毒蒸汽。 4、通风不良发生中毒。 5、防护不当造成中毒。
一、烟尘 (一)金属烟尘的形成 被焊材料和焊接材料熔融时产生蒸汽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和 冷凝,形成微粒。直径小于0.1微米的微粒称为烟,直径 在0.1-10微米之间的微粒称为粉尘。这些微粒漂浮在空气 中就形成了烟尘。
• 焊接电弧的温度在3000°c以上。 • 金属元素的沸点。 • 焊接过程必然会出现金属蒸发现象。
• 碱性焊条比酸性焊条容易产生金属热反应
• 寒颤、发烧、倦怠、口内金属味、呼吸困难等
• 二、有毒气体 • 臭氧
• 明弧焊、氩弧焊、等离子弧焊可产生
• 氮氧化物
• 一氧化碳 • 氟化氢
• 腐蚀性强、毒性剧烈 • 产生于手工电弧焊、碱性焊条
• 三、弧光辐射 • co2 保护焊、氩弧焊、等离子弧焊 • 可见光线、红外线、紫外线 • 四、噪声 • 等离子弧焊噪声严重
元素
Fe
Mn
Si
Cr
Ni
沸点 °c
3235
1900
2600
2200
3150
• (二)金属烟尘的危害 • 主要毒物是锰、可溶性氟 • 1、焊工尘肺 • 长期吸入超过规定浓度的粉尘,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 化变化的病症。
• 焊工尘肺属混合性尘肺
• 人体对呼吸道粉尘具有一定的自我防御能力。 • (1)通过鼻腔粘液导出体外。
2
c
• 五、放射性物质 • 氩弧焊、等离子弧焊使用的钍钨棒中的钍能释放出 • αβγ 三种射线 • 六、高频电磁场 • 非熔化极氩弧焊、等离子弧焊割用高频震荡器来激发引弧。
第二节 焊接切割作业卫生防护措施
• 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 一是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 二是预防职业病的危害。
• 一、通风防护措施 • 只有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才能避免发生焊接烟尘和有毒 气体中毒现象。 • 通风技术措施是消除焊接粉尘、有毒气体、改善劳动条件 的有力措施。 • 全面通风、局部通风、机械通风 • 局部排气装置有固定、移动、随机式三种
• (2)通过咳嗽反射到体外。
• (3)引入肺泡的粉尘一部分随呼气派出体外,一部分沉 降于肺内,进而引起病变。
尘肺病人饮食
• 2、锰中毒 • 长期使用高锰焊条以及焊接高锰钢
• 症状: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动作迟氧化锰、氟化物等物质通过上呼吸道进入体内
•
• 净化机是一种傻瓜式高效便于使用的除烟吸尘环保设备, •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经济实用,可靠性高。最多能配合抽滤曲臂一 体化的移动小车, • 能给4个焊位同时吸滤净化,也可供等离子切割专门抽滤净化使用, • 是一种一专多能的高效率防护净化机。
移动式排烟罩
• 二、个人防护措施 • 穿戴好工作服、口罩、 面罩、鞋、帽、手套、 眼睛等
• • • • • • • • • • •
wi67720 焊烟防护净化机上述产品用防护罩取代电焊帽,既防弧光,又可在焊烟形成点附近以近距 离全部吸收, 使焊烟在成形前被捕捉并得到净化。 上述产品采用多级净化 系统针对焊烟中的不同成份分别进行净化:(1)静电吸附, 通过正电极使烟尘带上正电荷后,被吸附在负电极集尘网内壁上。 (2)滤袋细滤,对剩余的粉尘和悬浮物进行过滤。 (3)滤筒超滤,滤筒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可对小于0.3-1.0цm粉尘和悬浮物进行过滤。 (4)活性碳过滤,主要针对酸性气体及超小微尘进行吸附和滤除, 经过多级过滤后排出的气 体完全符合国家对车间空气中电灶烟尘卫生标准, 净化效率达到99.9% 。
焊工纯棉工作服
焊工劳保鞋
• 1、预防烟尘和有毒气体
• 2、预防电弧辐射
• 3、对高频电磁场及射线的防护
• 4、对噪声的防护
• 三、电焊弧光的防护 • (1)为预防电光性眼炎,电焊工应使用面罩 • 电焊护目镜片 • (2)不透光的防护屏。
• (3)合理组织劳动和作业布局。
• (4)注意眼睛的适当休息。
第七章
本 章 内 容
1、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2、焊接切割作业安全卫生防 护措施 3、补焊化工设备的中毒措施 (12课时)
第一节 有害因素的来源及危害
• 焊接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金属粉尘、高频磁场、射 线、电弧辐射、噪音主要 来源于焊接燃烧过程。出 现哪类危害因素,主要与 焊接方法、被焊材料和保 护气体有关,而其强烈程 度受焊接规范和周围环境 影响。
• 二、预防中毒措施 • 1、审核批准
• 焊前确定工作方案和安全措施,办理审批手续。
• • • • • • •
2、安全隔绝 必须将作业场所与可能产生事故危险的因素隔离开。 3、置换通风 用置换介质将有毒物料驱净。 4、安全分析 5、个人防护 6、专人监护
• 7、应急救援
• 三、急性中毒事故现场处理原则
• • • • • • •
四、电弧灼伤的防护 (1)穿好工作服、手套、脚盖 (2)严禁乱扔焊条头 (3)合闸时应将焊钳挂起来或放在绝缘板上; 拉闸时必须先停止焊接工作 (4)预热好的部分应用石棉板盖住 (5)仰焊时应加强防护。
• 五、高温热辐射防护 • (1)焊接电弧是高温强辐射热源;
• (2)通风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