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题目详解作文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2012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专业与计划— 1 —— 2 —— 3 —— 4 —— 5 —— 6 —附件2:2012年广东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流程2012年起广东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及高职院校面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自主招生统称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为确保我省2012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顺利实施,现制定如下工作流程。
(一)制定院校招生方案及章程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须制定招生章程,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本校不同招生形式的报考条件、综合文化考试科目、技能考核或面试办法、录取规则、收费标准等。
同时,对在技能大赛、创新实践中有突出表现或有体育艺术特长的考生应制定相应的优录办法。
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高职院校须列出各相关专业考生必备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包括证书名称、等级、发证机关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原则上为省级人事劳动部门主考(或授权)的中级以上(含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省教育考试院主考的专业技能课程B级以上(含B级)证书。
院校招生方案及章程须于2月20日前报省教育厅经相关职能部门在网上联审。
二月底前,高职院校向社会公布联审通过后的自主招生方案及章程,并据此开展招生宣传。
(二)组织报名1.确认高考报名信息— 7 —凡具备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及符合有关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的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考报名。
各普通中学、中职学校要做好拟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学生普通高考报名的组织工作。
每名考生只能获取一个普通高考报名号。
考生若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落选,则可继续参加普通高考。
未获取高考报名号的考生可在所就读的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原高考报名点)办理高考补报名手续,非高考报名点的中职学校的应届生及其他往届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市或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办理。
各普通中学、中职学校要做好高考考生资格审查、指导考生进行网上录入报名信息确定等工作。
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做好本市辖区内报名点的指导协调工作。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全国卷I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18 分)1、(3分)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执著结束妊娠言简意赅A.zhuóshùshēnɡāiB.zhùshùchénháiC.zhùsùshēnháiD.zhuósùchénɡāi2、(3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干涸兴高采烈哄堂大笑B.睿智池塘绵里藏针世外桃园C.暴躁楹联怨天尤人变本加厉D.矫情证券走头无路川流不息3、(3分)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A.暴发抚养盈利B.暴发赡养营利C.爆发赡养盈利D.爆发抚养营利4、(3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5、(3分)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6分)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说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那么城市则凝聚了人类自远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
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近年来,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逐渐引起关注。
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一个城市是否可能或应该具有特定的色彩基调?什么样的城市色彩基调能够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反映出城市特有的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质?如何从色彩这一设计角度使城市具有统一和谐、美丽宜人的景观,从而给生活于此的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城市色彩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个个体,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体城市环境。
“城市色彩”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新领域。
以前实用色彩的研究和运用很少涉及城市这一对象,色彩这一论题没有被提升到城市的范围来进行探索。
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城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色彩的实际运用是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问题,诸如“选择什么颜色”或者“喜欢什么颜色”这类问题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似乎成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
应该说,正是这种将色彩视为个人喜好的观念,以及城市景观品质意识的匮乏,使城市环境中的色彩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对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形成、保护和发展极为不利。
针对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正是试图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这一复杂的对象展开研究,最终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大中型城市,一般情况下都会形成具有功能特征的区域,以此为据可以建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模式,即以建筑区域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角色和性质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以区域为单位的建筑及其他重要视觉元素的色彩景观控制。
中心商务区往往因集中了城市的高标准建筑而具有城市标志的作用。
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析2004年高考作文因为有许多省市单独命题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观。
虽然越是分散命题,大家越是注重一种既定和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且这些省市大多第一次高考自主命题,总是希望给人们一个“沉稳”的感觉,但是仔细玩赏品味,依然能够看出一种“灵动”——个性与创意。
揣摩诸多考题,我们醒悟:这些高考作文题的命题不是没有特点和规律的,了解和研究这些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必将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作文复习的方向,提高高考作文复习的效率。
下面我们来对十五份卷(包括四份全国卷和十一份省市卷)中的作文题进行评析。
全国卷Ⅰ:全国卷Ⅰ用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地。
作文话题与2003年全国卷作文话题“感情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非常相似,也是从理性感悟的角度立意。
话题的语言材料是学生熟悉的三句名言和一句谚语,话题为“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表述平实,容易把握,这对学生全面、准确地审读和理解题意很有帮助。
但同时也正是审题比较容易,学生要写出不同一般的文章也就比较困难,这就更加有利于从“发展等级”上实现人才的筛选。
这个话题可以引发多种观点:1.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调整和提高自我;2.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容易闭目塞听,凡事主观臆断;3.盲目听取别人的错误意见定会误人误己;4.对别人的意见不必太在意,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主见……可以综合这些观点谋篇布局,也可以选择最佳角度立意。
人们常说:写作是有形的思维,思维是无形的写作。
构思时一定要兼顾“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看法”两方面进行立意,论证时不能片面、绝对,更不能肯定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要有辩证思考和全面说理。
如果文章中有古今中外事例的正反论述,可能更好。
全国卷Ⅲ:全国卷Ⅲ用于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命题程式类似于2003年全国卷,选择中国古代寓言作为作文话题材料。
由于寓言类的题材本身就具有通俗的哲理性,因而从中提取主题,引发思考,就比较自然。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李商隐《无题》)(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老家孙犁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
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
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
种仲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
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
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那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
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
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情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
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
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
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
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
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
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
2004年高考阅读理解(全国卷Ⅰ)命题分析

2004年高考阅读理解(全国卷Ⅰ)命题分析
缪庭
【期刊名称】《中学生英语读写:高考版》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理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NMET2004阅读理解虽然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命题,但短文选材、词汇要求、难句安排、语篇结构和题目设置都渗透了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向新课标过渡、贴近。
具体有三方面的特点:【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缪庭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41
【相关文献】
1.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的反拨作用——以近四年的英语高考全国卷1阅读理解
试题为例 [J], 黄长刚
2.2004年高考阅读理解(全国卷)的三大特点 [J], 缪庭
3.2004年高考阅读理解(全国卷)的三大特点 [J], 缪庭
4.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如何有效检测阅读能力--基于2020年高考全国卷阅读理解试题的研究 [J], 翁业秋
5.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以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阅读理解为例 [J], 刘阳;矫兴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1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4年的作文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充满了诗意,充满了人文关怀,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文中“水”与“山”间矛盾的辨证统一决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它同样可以衍生为我们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文化禀性的认识。
关于水,“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老子赋予水以极高的意义;关于山,“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很显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山完全有别于水,而融水的灵动聪慧与山的沉稳敦厚于一体,是每一个寻求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传统中国人所孜孜以求的梦想。
为此,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指明了理想的方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所谓“水的灵动”通常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个体要想成长进步,就要像水一样不断地吸收变化、吐故纳新,只有这样才能聪慧并最终随物成形、顺应天时;所谓“山的沉稳”通常是指在波涛汹涌的社会变革中,个体不随波逐流,反而巍然屹立,并始终不流失自己的特色、趋于比较稳定的本性或人格。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体要不想被时代抛弃,永远保持竞争的态势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像水那样灵动,常变常新;而面对尘世各种光怪陆离的诱惑,要想保持内心的纯正和人格的完美,又必须像山那样沉稳敦厚,处变不惊。
但是由于当前学生的思想深度、思维模式、散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局限,这个命题对部分考生而言,似有空灵、让人无从下手之嫌。
1、《孔雀东南飞》新传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
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
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
2004年全国卷I高考零分作文:俺不“放大”谁知道?

2004年全国卷I高考零分作文:俺不“放大”谁知道?终于被俺娘允许进入养鸡场的时候,俺6岁。
6岁啊,俺喂鸡的欲望被俺娘整整压制了两年啊!4岁那年,俺对俺娘说,鸡蛋好吃,鸡怎么生蛋呢?俺娘说,鸡是天生下蛋地。
俺娘含糊其词地应付俺,不是俺娘糊弄俺,是俺娘实在没啥时间,她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俺家的养鸡事业了。
俺看着娘亲额头上的汗水和手上的鸡屎,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俺娘把鸡养好,多下蛋,下好蛋!那时,俺4岁,被俺娘告知不能进入养鸡场,因为俺的个头很容易被鸡在扑腾起来的时候淹没,那将会造成至少一身一脸鸡屎的后果,俺压制住焦急的心情,直到6岁。
过6岁生日后的一天,俺跟在俺娘的屁股后面战战兢兢地走进那个咕咕叫的天下。
那是俺平生第一次见到壮观景象,千百只鸡奔将过来,把俺娘围得水泄不通。
当然,俺娘两年前的告诫这一天得到证实:公鸡率领母鸡翩翩起舞,把俺当成了接近俺娘的台阶,俺的两手捂脸,连拍带打,也无法控制鸡儿们的求食欲望,俺跑,鸡也跟这俺跑俺娘看俺吓成疯癫,急急扔了食盆把俺一把搂在怀里天大地大不如俺娘大,手疼脚疼不如娘心疼,俺6岁的时候开始懂得感动,一时间,俺热泪盈眶,哽咽无声从那以后,俺渐渐地熟悉了俺娘的鸡,据俺娘介绍,俺家共有1020只鸡,其中公鸡200只,专门卖给饭店,母鸡800只,专门下蛋供应给商店,种鸡20只,干啥用的俺娘没说。
俺觉得,公鸡是悲哀地,虽然在俺家鸡场里个个昂首挺胸,但最终是要被砍地,还要被褪毛地;而母鸡就不同,它们比较平和,连鸡冠都长得很小,温柔低调,还能生蛋。
俺怀着对母鸡的崇敬之情,慢慢走近母鸡。
6岁儿童的好奇心十分强烈而且古怪,俺从来也想像不出母鸡生蛋是怎么回事,在俺蒙胧的意识中,母鸡应该是在肥硕的翅膀下长出一个包包儿,那包包越长越大就自动脱落,跟树上的梨子一样。
俺大着胆子翻看母鸡的翅膀,温柔的母鸡红着脸看着俺,蹲在草窝里动了几动转过身子。
就在这时,一幕让俺心跳的情景出现在眼前,母鸡将屁股微微抬起,在那沾满鸡屎的屁眼儿里,一个大大的红皮鸡蛋冉冉而下,就像一轮红日,滚落尘埃!那种痛苦是用俺6岁的语言无法表达的,就算俺娘对俺进行了严正批评之后,俺还是表达不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题目详解
试题选取某网站“4220”聊天室一段关于遭遇挫折与内心痛苦的话作为材料,由此提炼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让考生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审视他人,审视自我,展示自己的思想水平、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
题目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
是的,人生在世,谁都有快乐,也会有痛苦。
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商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工厂,无论是在疆场还是在赛场,都可能面临挫折,遭受痛苦。
面对挫折与失败,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这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纵观古今中外,从司马迁到李白,从郦道元到徐霞客,从诺贝尔到居里夫人,从贝多芬到梵高……谁没有遭遇过挫折?谁没有经受过痛苦?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能把挫折作为成功之母,将痛苦化为人生的财富,因而使他们事业成功,名垂青史。
事实上,每一位考生在经历了十六七年的人生风雨和十二三年的学海浮沉、书山跋涉之后,也经历过无数次“遭遇挫折”的精神炼狱。
让考生们在人生重大抉择之一的高考中,认真盘点一下人生,梳理一下记忆,做一次心灵的漫游和感情的冲浪,做一次心理按摩,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
当然,从作文立意上说,除了谈“遭遇挫折后不能放大痛苦”外,还可以认为“遭遇挫折后不应该把痛苦化解掉”(比如盛赞“勾践卧薪尝胆”),或者“遭遇挫折后应该放大痛苦”(比如颂扬“哀兵必胜”)。
为开启习作者的思维,命题者为考生作了选材方面的提示:“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连过去中学教育视为洪水猛兽、师生们讳莫如深的“恋爱”一词,文题中也提到了。
这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豁达和大度。
作为考生,目光还应放得更宽广些,不要只局限于提示语所提到的这些方面,此外还有失去健康,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荣誉,失去金钱,失去某种地位……也是遭遇人生挫折。
试题为考生自由发挥提供了相对广阔的空间,那些高水平的考生自然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唐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