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体的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体的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体的内能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由于分子、原子内部的结构、形态、速度等因素而具有的能量。

它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能量总和,与物体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二、内能的表达方式1. 内能的符号表示物体的内能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焦耳(J)。

2. 内能的数值表示内能的数值表示为:U = NkT其中,N为物体的物质量,k为玻尔兹曼常数(约为1.38 ×10^-23 J/K),T为物体的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三、内能的变化1. 内能的改变方式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传热、做功和吸收或释放能量的方式来改变。

2. 内能变化与传热当物体与外界或其他物体接触时,内能可以通过传热的方式进行转移。

传热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

3. 内能变化与做功物体的内能还可以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的方式进行改变。

例如,将物体从一处移到另一处所需的功就会改变物体的内能。

4. 内能变化的平衡对于一个封闭系统来说,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传热和做功的相互作用实现。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传入系统的热量与对系统所做的功的代数和。

四、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1. 内能与温度的正比关系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也会增加;反之,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小。

2. 内能的分子解释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分子解释。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增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更加明显,从而使内能增大。

五、内能的应用1. 内能与物体的状态变化根据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状态变化。

如物体的内能增加,则可能发生了升温、熔化、汽化等状态变化。

2. 内能与热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内能的合理利用对能源转化的效率至关重要。

合理控制内能的转移、转换和利用,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六、总结内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能量总和,可以通过传热、做功和吸收或释放能量的方式改变。

内能与温度成正比,随着温度升高,内能也增加。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13 内能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1、物质的结构(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

通常以10-10m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2)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及外界的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的热运动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

不能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④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及分子的热运动的比较。

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方法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特点及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的总和,是物质的一种宏观性质。

它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是描述物质热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

二、内能的特点1. 内能是一种宏观性质,它是由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所组成的。

2. 内能与物质的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 内能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函数,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与路径无关。

三、内能的变化1. 内能的增加: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会增加。

例如,当我们加热水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内能增加。

2. 内能的减少:当物体释放热量时,内能会减少。

例如,当我们冷却水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内能减少。

四、内能的转化1. 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当物体发生机械运动时,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例如,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内能与电能的转化: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内的电子发生热运动,内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例如,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五、内能的传递1. 热传导:当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实现内能的传递。

2. 热辐射:物体表面的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例如,太阳辐射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地球上。

3. 对流传热: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式,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量,例如,风扇吹来的风可以带走我们身体的热量。

六、内能的应用1. 温度调节:通过控制物体的内能变化,可以实现温度的调节,例如,空调可以通过吸收室内热量来降低室内温度。

2. 能量转化: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内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总结:九年级物理中,内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的总和。

内能与物质的温度有关,可以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来改变。

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我们可以利用内能的特性和转化来实现温度调节和能量转化。

2024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的必背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的必背知识点

2024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必背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1. 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直径大约在10^-10m数量级。

2. 分子的运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热运动。

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引力使得物质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斥力则使得物质难以被无限压缩。

4. 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实例:花香四溢、糖水变甜等。

二、内能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2. 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种类等因素有关。

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微观粒子 (分子)运动的能量总和,与物体整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机械能是宏观物体运动或具有势能时所具有的能量。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 热传递:实质:能量的转移。

发生条件:存在温度差。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实例:用热水袋取暖、晒太阳等。

2. 做功:实质:能量的转化。

发生条件: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

实例:钻木取火、搓手取暖等。

3. 做功与热传递的联系: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四、比热容1.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或降低)1℃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c。

单位:J/(kg·℃)。

2. 物理意义: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比热容越大,物质吸、放热能力越强。

3. 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等无关。

4. 应用:调节气温 (如人工湖)、取暖 (水作传热介质)、作冷却剂等。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最新6篇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最新6篇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最新6篇九年级物理期中上册知识点篇一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度=1千瓦时=1kwh=3.6106J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⑴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⑴读数: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额=U额I额=U2额/R⑴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

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6、测量: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②电路图:三、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W=Pt4、应用电热器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篇二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分子来构成,无规则运动永不停。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内能知识点总结:
1. 物质的内能:物质的内能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总和,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物质的组成有关。

2. 内能的转化:物质的内能可以通过传热、功和物态变化等方式进行转化。

3. 内能的传递:内能的传递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传热辐射等方式进行。

4.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速度的一种表示,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来表示。

5.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的内能是由于热量传递引起的,内能的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放出的热量。

6. 比热容:物质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比热容,用
J/(g·℃)或J/(kg·K)表示。

7. 相变和内能变化: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相变热,相变时物质的内能不发生改变。

8. 气体的压强和状态方程:气体压强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有关,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示,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9. 气体的温度和状态变化:温度的决定性因素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的状态变化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

10. 热机和热效率: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功的装置,热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内能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物体单位质量的内能增加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称为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

2、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一般来说,固体的比热容最小,液体次之,气体最大。

3、比热容与物体的内能有关。

内能增加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4、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的比热容在液态和固态下不同。

5、比热容还与温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某些情况下,比热容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比热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它表示在一定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J/(kg·°C))。

比热容可以用公式c=Q/(m(t-t0))来计算,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t表示末温度,t0表示初始温度。

在比热容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2×10J/(kg·℃)。

这意味着,当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J。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因此,水的比热容最大,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无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的比热容比液体的小。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cm△t=cm(t-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表示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t0表示初始温度,t表示末温度。

对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当温度升高(或降低)相同的度数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更多。

因此,水的比热容最大,适合用作冷却剂或取暖剂。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大全【篇一】【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V排÷V物=P物÷P液(F浮=G)V露÷V排=P液-P物÷P物V露÷V物=P液-P物÷P液V排=V物时,G÷F浮=P物÷P液【篇二】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G物且ρ物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内能
、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第三节比热容
、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
水的比热容是42³103/。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³103。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在受太阳照射条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3、说明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

如水变成冰。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