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机械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或状态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
机械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
火箭升空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在转化。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一般约为每秒3X10的5次方千米。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可测距离,可分得较远
的物体;可改善观察范围;可校正光学仪器;可扰乱敌方通讯信号达到迷惑的目的。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归纳为可测距离,可分得较远的物体,可改善观察范围和地方狭小的作用。
以上是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的知识点,供您参考,具体内容建议查阅教材原文进行学习。
九上物理必背知识点

九上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内能1.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质量增加,内能增加;状态改变,内能改变。
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二、比热容1.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 c 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较大,为 4.2×10³ J/(kg·℃)。
2. 热量的计算:吸热公式:Q 吸 = cm(t t₀)放热公式:Q 放 = cm(t₀ t)三、热机1. 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包括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 内燃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大致相同,但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在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
3.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W 有用 / Q 总× 100%四、电流和电路1. 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路: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1. 运动与力
1.1 运动的描述
1.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系
2.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率、速度、加速度)1.2 力的描述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4.万有引力定律
1.3 力和运动的应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3.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 物理光学
2.1 光的反射
1.光的传播和反射
2.物体的镜像形成规律
3.镜面成像的规律
2.2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及规律
2.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及其原理
2.彩虹的形成
2.4 光的波动性
1.光的偏振和干涉
2.光的衍射及其应用
3. 物理电学
3.1 电荷和电场
1.电荷基本概念及性质
2.电场基本概念及性质
3.电场强度的计算
3.2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2.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3.3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发现和表示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感应电磁场的应用
4. 物理天文学
4.1 地球运动与日月食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2.日全食、日偏食和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原理及规律4.2 星空和天体运动
1.星座的形成和表示方法
2.行星的基本运动及规律
3.恒星的运动和分类
4.3 宇宙的基本结构和发展
1.现代宇宙学的发展
2.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3.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2024年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 电学知识-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物质上的属性,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 电路: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阻组成。
- 电阻:电阻对电流的流动进行阻碍,单位为欧姆。
- 串联和并联:电阻在串联时电阻值相加,在并联时电阻值取倒数的和的倒数。
- 电压和电功率:电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比例,单位为伏特;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单位为瓦特。
- 静电和电场:静电是由电荷的积聚所产生的,电场是电荷周围的区域。
2. 光学知识-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
-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 光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可以用于成像。
- 光的色散:光的频率不同,波长也不同,所以会产生色散现象。
-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是光波的特性。
- 目镜和物镜:显微镜和望远镜中常用的两个透镜。
3. 声学知识- 声的传播: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 声的反射和折射:声波也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 声的特性: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的高低,振幅决定了声的大小。
- 声的干涉和共振:声波也可以发生干涉和共振现象。
- 听力和声音的保护:听力是人类的感觉,需要保护听力健康。
4. 力学知识-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物体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物体运动的物体会保持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是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力成正比;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重力和万有引力:物体之间存在引力,地球上物体的重力是由质量和地球引力的产生。
- 力和功: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
以上是初三物理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略的总结,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相关教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1. 运动的基本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2. 重力与运动:重力概念、地球引力、物体自由落体、抛体运动等。
3. 动量与力: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等。
4. 动力学: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摩擦力、弹力、弹性力学等。
5. 机械能与功: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的概念、功率等。
6. 压强与浮力:压强的概念、变形与应力、浮力的概念、浮力定律、浮力应用等。
7. 稳恒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使用、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等。
8. 电路的分析: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功率与耗散功率、电阻与导体的区别等。
9. 磁场与电流: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电动势、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等。
10. 声音的传播与听觉:声音的产生、传播、频率、波长、声音的反射与回声、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等。
11. 光的传播与成像: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等。
12. 温度与热学:温度的测量、热量的传递、物体的热膨胀等。
13. 热与功、功与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功与热的关系、能的转化与守恒等。
14. 物质的三态与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物态变化的热学过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等。
15. 环保与绿色能源:能源与环境、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背诵精华 (推荐)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名师剖析必考知识点,值得下载打印背诵)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通过研究物质的基本规律和现象来揭示自然界的本质。
下面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运动物体1.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2. 各种运动图象的特征: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3. 通过图象分析得到位移、速度、加速度。
4.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第二章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与性质:合力、分力、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平衡状态与力的平衡。
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的关系。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三章重力和密度1. 重力的概念和性质:万有引力、重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2. 浮力的概念和性质:浸泡法、推测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
3.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密度的意义、计算公式、浮力与密度的关系。
第四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和能量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功率的概念。
2. 势能的概念和计算: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意义与计算公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意义和应用:重力劢能转换、势能损失的条件。
第五章电路与电阻1.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大小、单位。
2. 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计算:电压的大小、计算公式,电阻的意义、计算公式。
3. 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并联、串联。
4. 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电能与电功率1. 电能的概念和计算:电能的单位、计算公式。
2.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电功的计算公式、电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第七章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弯折的基本规律:直线传播原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2. 反射的基本规律:入射角、反射角、反射定律。
3. 折射的基本规律:折射定律、折射率。
第八章光的色散与光的反射1. 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三原色理论。
2. 镜子的成像原理: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展工作。
分类及比拟: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处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分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分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合适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到达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一】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的距离。
若同时具备,则力做了功。
2、功的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距离的乘积.
3、功的公式: W=Fs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 J);F表示力,对应的单位是
牛( N);s表示距离,对应的单位是米( m)
4、功的单位: 主单位: 焦耳( J),1J=1N•1m常用单位: 千瓦时( kwh)1kwh=3. 6x10J
5、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理想情况下: W机械=W人即: Fs=Gh
二、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力)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 物体( 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3、功率的公式: P=W/tP表示功率,对应的单位是瓦( w);W表示功,对应的单
位是焦耳( J);t表示时间,对应的单位是秒( S);
4、功率的单位: 主单位: 瓦( w)常用单位: 千瓦( kw)换算: 1kw=1000w某
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 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测量功率方法: ( 器材、步骤、表达式)
三、机械效率
1.额外功定义: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总功定义: 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3、机械效率公式: η表示机械效率,用;W有用表示有用功,对应的单位是焦
耳( J);W总表示总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 J);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应测物理量: 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
离S。
影响η滑轮因素: 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摩擦力、被提高货物的重力。
测斜面的机械效率: 影响η斜面因素: 斜面的倾度、粗糙程度。
【篇二】
比热容
1.实验: 用两相同的电加热器给M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
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可以看到: 1)在通电相同的时间里,煤油的温度升高得高。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则应给水的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
2.结论: 质量相同( 如: 1kg,也叫单位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
数相同时( 如: 大家都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物理上,把物质的这
一种特性叫比热容。
3.比热容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一种物质的温度升高( 降低)1°C时吸收( 放出)的热量
a.单位: J/( kg°C)读作: L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b.符号: C如: C水=4.2×103J/( kg°C)
c.意义: 1k*在温度升高( 降低)1°C时,吸收( 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d.比热表: 1)水的比热要记住。
水的比热很大。
2)水和冰的比热不一样,说明: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比热一般不同。
3)液体的比热比固体的比热大。
金属的比热都较小。
e.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受温度、质量和物体的形状的影响,但要受物
态的影响。
f.练习: 关于比热容,下列廉洁正确的是: ( )
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在的吸收的热量多。
C.比热容的单位为J/kg.
D.一桶水的比热容大于一杯水的比热容。
4.热量的计算: 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其中: c为该物质的比热容单位
一定用J/( kg°C)。
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一定用kg.△t为物体升高的温度,单位
一定用°C.△t=( t高温-t低温)同样,这个公式,可以应用于放出热量时的计算。
只是要把“Q吸”改为“Q放”即: Q放=cm△t,其中△t=( t高温-t低温)
5.公式变形: c=Q吸/m△tm=Q吸/c△t△t=Q吸/cm
Q放=cm△tQ吸=cm△t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物态没有发生变化时。
6.理解公式: c=Q吸/m△t
7.这个公式只是利用已知物体的质量、吸收( 放出)的热量、变化的温度时计算物体的比热。
一定不要认为: C与Q成正比,与m和△t成反比。
因为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一个确定的物质而言,它的比热是一定的,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体积、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和吸收( 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7.计算: 1)一盆水有25kg,它从25°C升高到了29°C,则这盆水吸收了多少J 的热量 ?
2)一个500g的铝锅内盛有5kg的水,它们从100°C降低到了25°C,则这锅水共放出了多少J的热量 ?
3)一杯500g20的冷水与杯300g80的热水混合后的温度是多少 ?是否是冷水上升高的温度就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呢 ?而冷水吸收的热量是否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呢 ?
4)冰的比热容为2.1×103J/( kg°C),使100g从–25升高到–5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
8.因为C水>C砂石,所以,它们放出或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的温度是不相同的,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大,水温度将高于砂石的温度。
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砂石的比热小,因而,砂石的温度将高于水的温度。
因此,农民常在较冷的夜间往田里加水,而在第二天早上时,便把水放掉。
就是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为禾苗保暖的。
而不致于冻死。
工业上,也常用水的比热大的这一特性,用水来作冷却剂。
【篇三】
1、内能
( 1)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 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 3)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 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做功与热传递
(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 物体之间( 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热量
( 1)概念: 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焦耳(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