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论文

合集下载

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范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范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范文一、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问题(一)计算机审计规章标准尚待完善。

我国审计法规比较完善但涉及到计算机审计还有空白,计算机辅助审计仍在试验阶段。

各行各业人员组织安排、管理模式、工作思路重点均不相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情况也不尽相同。

(二)限制计算机辅助审计运用的核心问题数据的搜集和使用还没解决。

海量数据及其复杂关系给计算机审计带来数据存储和处理双重挑战。

海量数据的增、删、修、查、存、统计、导入、导出、格式转换等要求极高数据处理速度。

日益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对现有数据整合处理方法提出挑战,计算机硬软件的快速更新要求也使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拓展。

(三)缺少审计分析模型。

审计工作中最有价值财产是经验,而审计模型则是审计技巧与审计经验的完美组合。

虽不断被优化与深化,但审计模型仍受初始数据真实性、数据可靠性以及建模人员审计经验的影响。

现有软件多是采用查询审计模型库外加审计经验判断方法进行审计。

(四)审计方式有待转变。

审计在方式、方法、思维、机制和手段等方面与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业务的进步仍有代沟,无法适应监督控制职能的需要。

尤其是在如何运用非现场审计方式,包括采用信息技术系统对风险与效益状况进行实时预警,纵向、真实、即时、实用的阶段评价分析和监测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问题对策(一)丰富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论基础,加速法规出台。

没有强大的理论后盾,计算机辅助审计难以为继,也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及时总结经验,拓展理论研究,尤其要研究技术、对象、线索、方法,加强和规范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加快计算机审计立法进程,使其有法可依。

(二)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匹配的审计准则和制度的讨论制订应加快步伐。

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线索、审计对象和审计方式等已发生质变,现有审计准则已不能推进计算机审计发展。

上到行业从战略层面应建立、完善并统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下至审计部门可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规范。

计算机审计论文: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计算机审计

计算机审计论文: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计算机审计

计算机审计论文: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计算机审计[摘要] 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新生事物,代表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具有传统的手工审计不可比拟的优势。

计算机审计对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规范经济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当前设备、软件、人员及安全等问题正制约着计算机审计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然后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的发展趋势。

最后提出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具体措施:①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的理论研究;②防范计算机审计风险;③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计算机审计人员。

[关键词] 信息环境;计算机审计;传统审计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新生事物,它代表了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具有传统的手工审计不可比拟的优势。

计算机审计对增强审计机关在计算机环境下查错纠弊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规范经济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当前设备、软件、人员及安全等问题正制约着计算机审计的健康发展。

笔者从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开展计算机审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审计部门的审计方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1.审计对象电子化对审计的影响会计工作由以手工处理为主转为以计算机处理为主,财务软件逐步大型化、网络化。

无论是处理工具、存储介质、处理流程、处理方式,还是组织机构以及人员配置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种信息环境下,由于电子数据的不可见性,仅用手工审计方式已无法对日益严重的计算机舞弊、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有效的检查,传统的审计工具已很难适应会计数据电子化的需要。

2.审计范围广泛化对审计的影响要充分评价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工作可能要由原来的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而这些都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与方法的审计工具,以改变现有的审计作业手段,提高审计效率。

探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的论文(2)

探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的论文(2)

探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的论文(2)探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的论文篇二《计算机辅助审计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概念、作用、功能、方法及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为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概念:计算机辅助审计就是运用现代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审计工作计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审计支持、工作沟通、审计业务操作、数据计算、资料整理、作业文档管理、审计经验管理、审计程序管理、审计台账管理、审计决策管理等审计过程进行的一种辅助工具。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作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应用,可以实现快速查账、快速查数据、快速分析、自动编制工作底稿、自动编制审计报告、自动进行审计项目资料归档,实现快速计算和资料自动整理功能,能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降低审计工作风险。

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能够对所有的被审计电子信息进行全面的疑点扫描、筛选;能够对已经审计过的信息资料进行自动化的初步测试;能够通过设置预警指标进行被审计对象经营信息的过程化线索跟踪,最大程度上实现全面审计、深入审计、重点审计、过程审计,降低因为信息不完整、不及时给审计工作可能带来的工作风险。

提升内部审计师能力。

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具有审计经验过程化沉淀技术、具有审计模型和审计预警分析指标自定义和保留功能、具有审计案例整理记录和支持功能、具有审计法律法规库在线支持功能。

内部审计师通过长期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功能共享审计经验,直接获取有价值的线索,以最陕捷的方式找寻到审计疑点线索评判依据,能够快速和持续提升审计工作能力。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应用,规范了工作底稿,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其他工作底稿,实现自动取数、计算,大大节省了手工审计过程中制作工作底稿的时间,而且工作底稿更加规范、美观,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审计工作质量。

计算机审计课程论文模板

计算机审计课程论文模板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计算机审计(10624906)》课程论文论文名称关于计算机审计风险的认识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审计082班姓名张传瑞学号089114325指导教师王锴2010年5月30日关于计算机审计风险的认识【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财务上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随之而来的便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传统的审计理念和方法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带来了更多的审计风险问题。

本文先就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原因分析找到应对措施,如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建立统一审计数据标准和设立审计测试预留通道,取得被审计单位支持,对审计人员进行后续培训等,从而降低计算机审计风险。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一、引言计算机审计包括计算机经济信息系统审计和计算机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把计算机作为审计的对象或工具,对经济信息系统所做的审查。

与传统审计相比,计算机丰富了审计技术。

比如在审计抽样方面,运用计算机审计人员可以更为合理的确定样本规模、选取样本项目以及评价样本结果,并可以更为客观的对审计风险进行计量,保证了审计项目的质量。

其次,计算机审计提高了审计效率。

审计人员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被审计单位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可以更加可靠的确定审计重点。

同时,利用软件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一些操作时间,节省精力从而加快审计进度,提高审计效率。

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了一些审计风险。

二、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计算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过程中,由于不能全面获得被审计单位的真是信息,而做出的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实际情况相背离的可能性。

1. 从被审计单位角度分析(1)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在手工系统中,内部控制测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内部控制的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控制程措施都是以程序的形式固定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肉眼无法察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处理。

计算机辅助审计意义探讨论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意义探讨论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意义探讨论文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已经进入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 数据化成为时代主旋律。

传统的审计理论和技术手段受到冲击和影响。

在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的创新, 审计队伍的技能转型和素质提升,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等方面, 国家审计远远走在前面。

而内部审计应如何把握时代脉搏,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 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 一) 开展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必须选择。

目前大部分的内部审计手段几乎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 只能逐页看凭证报表, 从中抄写数字、资料, 经常出现顾此失彼。

随着内部审计领域的拓展, 内容的丰富, 普遍存在审计资源不足, 审计风险增大, 审计判断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普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方式、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所有这些对传统审计的线索、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使得只具有传统审查手段的审计人员无法揭露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 也严重地制约了审计工作效率。

而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则可以丰富审计手段, 提高审计效率。

首先, 运用计算机的查询、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 改变手工逐笔分析、核对的做法, 使审计思路更为清晰, 容易发现审计线索, 突出重点。

其次, 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 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 为全面审计提供可能性。

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社会经济各方面信息汇集起来, 进行综合分析与利用, 为本单位的经济管理和监督服务提供更有利条件。

( 二) 更新观念, 增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意识。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审计技术和手段的深刻变革。

但在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影响下, 审计人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缺乏信心, 认为没有必要采用计算机审计, 大多数单位计算机只作为文字处理、编辑文件、查询和储存资料的工具。

还有的单位以部门经费紧张为由, 对计算机审计的投入较吝惜, 几个人合用一台计算机。

计算机审计问题 对策 论文

计算机审计问题 对策 论文

计算机审计的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1摘要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计算机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很快向更大范围扩展,审计工作中实施计算机审计已是当务之急。

文章论述了计算机审计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问题对策近年来,随着审计部门在计算机审计领域进行的探索和尝试,使其有了较大发展。

但是,受客观环境、人员技术和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等综合因素影响,计算机审计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发展极不均衡,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计算机审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对策。

一、现阶段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一)计算机审计方法名不副实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的审计会经历3个阶段:一是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二是透过计算机审计阶段;三是利用计算机审计阶段。

在我国审计实务中,对大多数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的审计还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即审计人员不审查机内程序和文件,只审查输入的数据和打印输出的资料。

当前注册会计师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还普遍是仅仅针对输入前的原始凭证和输出的证、账、表等资料,而对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系统内部的程序文件、系统开发阶段的审计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实际上是审计人员对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所采用的一种手工审计方法,不涉及计算机软件知识。

由于不对计算机程序处理过程进行审计而只对有限的部分数据进行审计,因此不彻底,具有片面性。

正因为计算机审计依然停留在“绕过计算机”的阶段,并没有深入到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内部来进行审计,所以这种审计方式蕴含着极大的审计风险。

(二)专业审计软件缺乏权威性目前计算机在审计中的运用主要采用通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即运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进行审计文档管理;运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编制审计计划、审计总结及审计报告等综合类底稿;运用excel制表软件进行试算平衡、编制审定会计报表等。

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论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论文

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论文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审计证据引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审计工作也不例外。

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信息技术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审计工作进行辅助和支持,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历程计算机辅助审计起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早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完成一些审计工作中的机械化和重复性操作,如计算和分类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逐渐从手工化操作转变为自动化操作,并且涉及的审计范围也逐渐扩大。

目前,计算机辅助审计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事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审计方法。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1.提高审计效率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计算机的高效处理能力和数据查询能力,可以对大量的审计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

这使得审计人员能够更快地获取所需数据,并且轻松地进行相关分析。

同时,计算机辅助审计还能自动化生成审计过程中的各种报告和文档,从而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2.加强审计质量3.保护审计证据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手动整理和保存大量的审计证据。

而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实现对审计证据的电子化保存和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计算机辅助审计还能够对审计证据进行加密和备份,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技术要求高2.数据安全风险结论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在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审计质量和保护审计证据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计算机辅助审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技术要求高、数据安全风险等。

计算机审计风险探究论文

计算机审计风险探究论文

计算机审计风险探究论文计算机审计风险探究全文如下:近几年,有条件的地方已经不局限于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始了计算机审计。

计算机审计是依托计算机系统对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业务活动的信息系统以及其存储、处理电子数据的审计。

审计工作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实时审计,使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可以实现详细审计、全面审计,拓宽审计视野,提高审计效率。

然而,审计活动属于高风险职业领域。

这种高风险既来自于社会对审计工作质量愈来愈高的厚望和要求,也来自于日益复杂的审计工作环境。

计算机信息系统如同双刃剑,在给审计工作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一、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风险一具体审计目标扩展带来的风险。

计算机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各种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正确性的认定,就必然包含对其电子数据的载体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认定。

具体审计目标扩展了,审计内容更加宽泛复杂,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放性、易被攻击性及网络活动的无痕型、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都使得计算机审计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

二审计对象增加、范围扩大带来的审计风险。

计算机审计增加了现行信息系统的审计和电子数据的审计,已突破传统财务审计的范围。

以报表评价为主要目标的财务报表审计,因实时网络的存在,往往同业务审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密不可分。

包罗万象的大审计,使审计风险来源增加。

被审计单位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不稳定性,电子数据的易被改变、被复制和被消除性,以及信息系统目前难以实现直接查阅源程序等,必然带来新的审计风险要素。

三掌握计算机审计技能的人员不足带来的风险。

计算机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计算机信息系统运作、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与方法。

能够面对海量的数据,寻找到审计线索突破口:随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接口特征,选择满足需要的数据采集软件类型,编制各种审计模块: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清理和分析,快速准确地找到并验证各种审计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11级会计学专业《计算机审计计》考核论文评分表系别:商学院专业:11会计学学生姓名:朱泓贞学号:1100510324论文题目:金蝶财务软件在应用中的典型问题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正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总账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工资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固定资产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8)摘要用友ERP-U8财务会计作为中国企业最佳经营管理平台的一个基础应用,包括总账、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UFO报表、网上银行、票据通、现金流量、网上报销、报账中心、公司对账、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所得税申报等。

这些应用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企业轻松实现从核算到报表分析的全过程管理。

但是我们在使用用友时会产生不少问题和困惑,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用户不熟悉软件某些功能和细节,另一方面是软件本身固有的问题。

本文就用友U872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进行处理。

关键字:用友常见问题处理AbstractUfida ERP - U8 financial accounting as the best Chinese enterprise management platform of a basic application, including general ledger,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accounts payable management, fixed assets, UFO reports, and notes of the bank on the net, cash flow, online reimbursement, reimbursement center, company check, financial analysis, cash flow statement, income tax return and so on.These applications from different angles, help enterprise easily from accounting to analysis the whole process of management.But we are in the use of ufida will produce many problems and confusion, on the one hand is because most users are not familiar with software functions and some details, on the other hand is an inherent problem in the software itself.In this paper, the uf U872, som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sing process.key word:Ufida commom problem processing引言总账模块:总账模块式用友财务系统的核心,其他模块的业务数据生成凭证后,全部归结到总账进行处理,总账系统还可以进行日常的收付款、报销等业务凭证的制单工作。

工资模块:工资管理是各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管理职能,在用友ERP管理软件中,工资管理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于企业员工的业绩考核和薪酬的确定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利益对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经济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模块: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友固定资产系统具备了这几种功能:管理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计提折旧和计算净值等。

以下是对这三个模块经常出现的问题部分进行探讨。

一、总账模块1、问:录入完凭证后,查询不到凭证,也不能进行出纳签字及审核凭证功能是怎么回事?答:一看录入的凭证是否保存,二看凭证查询的状态系统默认是查询已记账凭证,如果未记账就查不到。

还有就是出纳签字和审核不能审核的问题,一般有编制现金、银行存款凭证的权限的话都能签字,但是签字的凭证仅仅限于现金银行业务的凭证,如果找不到出纳签字的选项,打开总帐,点击设置--选项,在跳出的凭证卡片上找到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一项,然后在签名打勾;然后是审核问题,同一个用户是不能对自己编制的凭证审核的,如果换了用户仍然不能审核的话,打开总帐,点击设置--明细权限,然后点击凭证审核权限设置卡片,在相应人员后面的是否有审核权中打勾就行了。

2、问:结账时损益类未结转为零答:当以以账套主管身份结账,进行“月度工作报告”时,“本月损益类未结转为零的一级科目”下有“5502 管理费用”,但仍可顺利结账。

那是因为以会计身份进行自定义结转和期间损益结转之后,账套主管直接将自定义转账生成的凭证和期间损益结转生成的凭证一起审核、记账,并没有把自定义转账生成的凭证审核记账后,再进行期间损益结转生成,导致自定义转账生成的凭证中的管理费用没有记入期间损益,故月末结账时损益类科目为零,我们可以由会计再进行一次期间损益结转,然后账套主管审核、记账。

而正常的操作步骤应为会计自定义结转,账套主管审核、记账,会计再期间损益结转,账套主管再审核、记账。

3、问:出纳审核签字时,出现“无符合条件凭证”答: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已经给出纳分配了签字权, 并且在凭证参数设置时也已选择了出纳凭证必须由出纳签字,但出纳在对收、付款凭证进行签字时,显示“没有符合条件凭证”,这是由于没有为出纳指定会计科目所致,出纳能够在出纳凭证上签字有三个前提条件: 分配出纳签字权、凭证参数设置时设置出纳凭证必须由出纳签字和指定现金、银行存款科目,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指定会计科目是确定出纳管理的科目。

指定现金、银行存款会计科目, 也就是指定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由出纳管理, 出纳才能在涉及现金、银行存款的出纳凭证上行使签字权。

以账套主管身份登陆总账系统,打开“会计科目”,在“编辑”栏“指定科目”,把“现金”指定为“现金总账科目”, “银行存款”指定为“银行总账科目”,或者在“科目参照”里点击“编辑”,打开“会计科目”,点击“编辑”,选择“指定科目”,把“现金”指定为“现金总账科目”, “银行存款”指定为“银行总账科目”。

4、问:如何进行反结账?答:在结账界面,选中一个已结账月份,按ctrl+shift+F6;在对账界面按ctrl+h,可激活和隐藏回复记账前状态相应显示和隐藏,点击进行恢复。

5、问:进行月末结账时系统提示,未通过工作检查,不能进行结账是怎么回事?答:点上一步到月度工作报告处进行分析查询,一般是由于以下原因不能进行结账;一是本月存在未记账凭证;二是账面试算平衡;三是总账与明细对账不平;四是其他系统未结账。

二、工资模块1、问:工资变动界面,录入数据、公式设置都正确,单击汇总、计算后,应发合计和应付合计错误的原因。

答:工资项目设置时,工资项目增减项有输入错误。

常见的有将“缺勤天数”的工资项目增减项错设为增项或者减项;“住房公积金的工资项目增减项设置为增项;缺勤扣款的工资项目设置为增项。

解决的方法是帐套主管登入企业应用平台,登入业务工资-薪资管理-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将错误的工资项目增减项修改正确。

常见的有将缺勤天数的工资项目增减项改为其他;住房公积金的工资项目增减项改为减项;缺勤扣款改为减项:其次进入工资变动界面,重新汇总、计算。

2、问:用友U872在工资变动中代扣税项目没有数值,但在个人所得税中有代扣税值是怎么回事?答:我们在使用用友时会发现一个问题:软件是很严谨的甚至可以说的上是死板一点点问题没有注意都会引起后续使用中的很多错误。

这个代扣税金也一样,究其原因是工资类别的数据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改变工资项目的顺序,将实发合计放到应发合计之后。

3、问:用友工资管理系统中,不能进行公式设置的原因?答:如果之前没有进行工资项目设置完毕,人员部门补充完毕,就可以先设置的。

如果已经设置好工资项目和人员档案但是公式设置打开后增加没有工资项目有两种可能:1.第一遍设置工资项目是打开工资类别设置的;2.保存的时候没有保存进去。

如果都有了但是工资项目设置没有了公式设置我们可以在关闭所有已经存在的工资类别是时,工资项目的设置不可以设置相关公式的;只有打开某个已经存在的工资类别后,才可以对这个类别的工资项目进行相关公式的设置。

也就是说,公式的设置是针对某个工资类别而进行的。

4、问: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明显错误。

原因:个人所得税基数有误,系统默认个人所得税基数为800元。

而现实是已经提到了3500;个人所得税基数修改后,没有到工资变动中重新进行工资计算与汇总。

;个人所得税对应的工资项目(扣税基础)不对。

解决方法:选择“业务处理”中的“扣缴所得税”,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窗口,单击“税率”按钮,打开“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税率表”窗口。

先修改个人所得税基数为3500后,再回到工资变动中重新进行工资计算与汇总。

5、问:初始化设置时人员档案设置的基本问题。

答:薪资系统中除了对薪资数据进行管理,还用于对企业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在系统中除了能增加员工基本信息,还可以自定义附加信息。

薪资系统在设置人员档案时常见问题有:无法批增人员信息或批增后不显示。

薪资系统中人员档案数据全部来自基础档案中的人员档案,是从基础档案中复制过来。

问题在于薪资系统中批增人员后,列表中却未出现已选择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