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分析报告
ANSYS分析报告

ANSYS分析报告引言:1.问题描述:在这个分析中,我们将研究一个承重结构的稳定性。
该结构由一根钢杆和两个支撑点组成,其中一端支撑固定,另一端加有外部力。
我们的目标是确定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位移和应力分布,并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2.建模与加载条件:我们使用ANSYS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并为其设置了适当的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
钢杆的材料参数和几何尺寸通过实验测定获得。
加载条件设为一端受到垂直向下的力,同时另一端固定。
我们采用静态结构分析模块进行分析。
3.结果与分析:经过ANSYS分析,我们获得了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
在受力情况下,钢杆的位移主要集中在受力一侧,而另一侧的位移较小。
应力分布也呈现相似的趋势,受力一侧的应力较大,而另一侧的应力较小。
这是由于外部力对结构的影响导致结构发生变形。
4.结构稳定性评估:在评估结构的稳定性时,我们对结构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通过计算结构的临界载荷,我们可以确定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根据计算结果,结构的临界载荷大于所施加的外部力,说明结构是稳定的,不会发生失稳现象。
5.敏感性分析:为了进一步评估结构的性能,我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通过改变结构的材料参数和几何尺寸,我们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截面尺寸非常敏感。
较高的弹性模量和更大的截面尺寸会使结构更加稳定。
结论:通过ANSYS软件进行的分析,我们得到了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位移和应力分布,并评估了结构的稳定性。
我们发现外部力对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有明显的影响,但结构仍然保持稳定。
此外,结构的性能对材料参数和几何尺寸非常敏感。
综合分析结果,我们可以优化结构设计,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性能。
以上是对ANSYS分析报告的一个简单写作示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ansys实验分析报告

ANSYS 实验分析报告1. 引言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ANSYS是一种常用的工程仿真软件,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我对ANSYS进行实验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2.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用ANSYS软件对一个特定的工程问题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我希望能够了解ANSYS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并在解决工程问题方面获得一定的经验。
3. 实验步骤步骤一:导入模型首先,我需要将要分析的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
通过ANSYS提供的导入功能,我可以将CAD模型或者其他文件格式的模型导入到软件中进行后续操作。
步骤二:设置边界条件在进行仿真分析之前,我需要设置边界条件。
这些边界条件可以包括约束条件、初始条件和加载条件等。
通过设置边界条件,我可以模拟出真实工程问题中的各种情况。
步骤三:选择分析类型ANSYS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分析类型,包括结构分析、流体力学分析、热传导分析等。
根据实际情况,我需要选择适合的分析类型来解决我的工程问题。
步骤四:运行仿真设置好边界条件和选择好分析类型后,我可以开始运行仿真了。
ANSYS会根据我所设置的条件,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计算,并生成相应的结果。
步骤五:分析结果仿真计算完成后,我可以对生成的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可以得出一些关键的工程参数,如应力分布、温度分布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性能。
4.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成功地使用ANSYS对一个特定的工程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
通过分析结果,我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改进设计和解决工程问题非常有帮助。
5.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对ANSYS软件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在未来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中,我将更加灵活地应用ANSYS软件,以解决更加复杂和挑战性的问题。
同时,我也会继续学习和探索其他相关的仿真软件和工具,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ansys实验报告

ansys实验报告ANSYS实验报告一、引言ANSY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它能够模拟和分析各种结构和物理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ANSYS软件,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探究其性能和行为。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ANSYS软件对一个简单的悬臂梁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并进一步了解悬臂梁的力学行为。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安装并启动ANSYS软件,并导入悬臂梁的几何模型。
2. 材料定义:选择适当的材料,并设置其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3. 约束条件:定义悬臂梁的边界条件,包括支撑点和加载点。
4. 加载条件:施加适当的力或压力到加载点,模拟实际工程中的加载情况。
5. 分析模型: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如静力学分析或模态分析,对悬臂梁进行计算。
6. 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悬臂梁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四、实验结果经过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悬臂梁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在静力学分析中,我们观察到加载点附近的应力集中现象,并且应力随着加载的增加而增大。
在模态分析中,我们研究了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发现了一些共振现象。
五、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讨论。
首先,悬臂梁在加载点附近容易发生应力集中,这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和失效。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应力集中的影响,如增加结构的刚度或改变加载方式。
其次,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有重要影响。
通过模态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悬臂梁的主要振动模态,并根据需要进行结构优化。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ANSYS软件对一个悬臂梁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通过对悬臂梁的应力和变形情况的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悬臂梁的力学行为,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讨论。
在实际工程中,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设计和优化结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ansys有限元分析报告

ANSYS有限元分析报告1. 简介在工程设计领域,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将复杂的结构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单元,然后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和物理特性的计算,最终得出整个结构的响应。
ANSYS是一款流行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功能,可用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
本文将介绍ANSYS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并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进行说明。
2. 步骤2.1 确定分析目标首先要确定分析的目标。
这可以是结构的强度分析、振动分析、热传导分析等。
根据目标的不同,还需确定所需的加载条件和边界条件。
2.2 几何建模在进行有限元分析之前,需要进行几何建模。
在ANSYS中,可以使用几何建模工具创建和编辑结构模型。
这包括定义几何形状、尺寸和位置等。
2.3 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分析的关键步骤。
通过将结构划分为多个单元,可以将结构分解为有限数量的离散部分,从而进行数值计算。
在ANSYS中,可以使用网格划分工具进行自动或手动划分。
2.4 材料属性定义在进行有限元分析之前,需要定义材料的物理和力学属性。
这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
ANSYS提供了一个材料库,可以选择常见材料的预定义属性,也可以手动定义。
2.5 加载和边界条件定义在进行有限元分析之前,需要定义加载和边界条件。
加载条件可以是力、压力、温度等。
边界条件可以是支撑、固定或自由。
2.6 求解和结果分析完成前面的步骤后,可以开始求解分析模型。
ANSYS将应用数值方法来解决有限元方程组,并计算结构的响应。
一旦求解完成,可以进行结果分析,包括位移、应力、应变等。
2.7 结果验证和后处理在对结果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
可以使用已知的理论结果或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完成验证后,可以进行后处理,生成报告或结果图表。
3. 案例分析在本案例中,将针对一个简单的悬臂梁进行有限元分析。
3.1 确定分析目标本次分析的目标是确定悬臂梁在给定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
ansys实验强度分析报告

ansys有限元强度分析一、实验目的1 熟悉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掌握有限元软件ANSYS的基本操作;3 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正确评价。
二、实验原理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三、实验仪器设备1 安装windows XP的微机;2 ANSYS11.0软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熟悉ANSYS的界面和分析步骤;2 掌握ANSYS前处理方法,包括三维建模、单元设置、网格划分和约束设置;3掌握ANSYS求解和后处理的一般方法;4 实际应用ANSYS软件对六方孔螺钉头用扳手进行有限元分析。
五、实验报告1)以扳手零件为例,叙述有限元的分析步骤;答:(1)选取单元类型为92号;(2)定义材料属性,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建立模型。
先生成一个边长为0.0058的六边形平面,再创建三条线,其中z向长度为0.19,x向长度0.075,中间一段0.01的圆弧,然后把面沿着三条线方向拉伸,生成三维实体1如题中所给形状,只是手柄短了0.01;把坐标系沿z轴方向平移0.01,再重复作六边形面,拉伸成沿z轴相反方向的长为0.01的实体2;利用布尔运算处理把实体1和2粘接成整体。
(4)划分网格。
利用智能网格划分工具划分网格,网格等级为4级。
(5)施加约束。
在扳手底部面上施加完全约束;(6)施加作用力。
在实体2的上部面上施加344828pa(20/(0.01*0.0058))的压强,在实体2的下部面的临面上施加1724138pa(100/0.01/0.0058)的压强;(7)求解,进入后处理器查看求解结果,显示应力图。
2)对扳手零件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答:结果如图所示:正确的显示出了受力的最大位置及变形量,同时给出了各处受力的值,分析结果基本正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六、回答下列思考题1.什么是CAE技术?答:CAE是包括产品设计、工程分析、数据管理、试验、仿真和制造的一个综合过程,关键是在三维实体建模的基础上,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开始,按实际条件进行仿真和结构分析,按性能要求进行设计和综合评价,以便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或者直接进行设计优化。
ANSYS分析报告

Ansys有限元建模及分析1.三维模型的导入三维模型,如下图所示:首先在ansys中导入parasolid三维模型,如下图所示:导入parasolid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图11 导入2.线框模式的转换在导入之后,三维模型是线框模式,若想显示为实体模式可以进行如下操作:点击中,选择后的,选择切换显示模式。
择切换显示模式。
线框模式切换图2线框模式切换在plotctrl 里面选择style 中的solid solid model...model...model...选项,在进入后选择第一选项,在进入后选择第一项,如下图即可:项,如下图即可:图33.选择单元类型及单元的属性设置1.1.单元类型设置,如图所示:单元类型设置,如图所示:(路径如上图)(路径如上图)图4图5图6弹簧的杨氏模量、泊松比、密度的设定如上。
在曲轴的网格划分中,我们需弹簧的杨氏模量、泊松比、密度的设定如上。
在曲轴的网格划分中,我们需要定义实体单元以及做刚性面的梁单元。
要定义实体单元以及做刚性面的梁单元。
四面体实体单元的划分相对容易,四面体实体单元的划分相对容易,四面体实体单元的划分相对容易,而中而中间六面体单元在导出之后可能会出现若干问题,而弹簧相当一部分的部分为不规则形状,采用二次的高阶单元相对合理,故实体单元采用95号实体单元,梁单元采用4号三维塑性梁单元。
号三维塑性梁单元。
4. 杨氏模量及泊松比的设定图7图8 参数设置如上所示参数设置如上所示梁单元需要设置实常数以及界面的形状及大小,均分别如下设置,保证在adams 仿真中实体模型在中心受力的情况下上下面产生较为均匀的位移。
仿真中实体模型在中心受力的情况下上下面产生较为均匀的位移。
因为是因为是三维梁单元,截面面积也需要设置。
三维梁单元,截面面积也需要设置。
图9 9 梁单元实常数设置梁单元实常数设置梁单元实常数设置10 截面转动矩等设置图10截面转动矩等设置截面转动矩等设置截面形状、参数设置及路径11 截面形状、参数设置及路径图11截面形状、参数设置及路径5.网格的划分及刚性梁的建立网格划分的路径及划分网格的方法12 网格划分的路径及划分网格的方法图12网格划分的路径及划分网格的方法在默认情况下选择meshmesh,等待网格划分完成,如下图所示:,等待网格划分完成,如下图所示:,等待网格划分完成,如下图所示:图136.模态分析在solution里面选择类型,选择第二项模态分析,如图所示:图14阶,如图所示: 选择分析选项,模态选择20阶,扩展模态选择20阶,如图所示:选择解算。
ANSYS分析报告

ANSYS建模分析报告书课题名称ANSYS建模分析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老师问题描述在ANSYS中建立如图一所示得支承图,假定平面支架沿厚度方向受力均匀,支承架厚度为3mm。
支承架由钢制成,钢得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
3、支承架左侧边被固定,沿支承架顶面施加均匀载荷,载荷与支架共平面,载荷大小为2000N/m、要求:绘制变形图,节点位移,分析支架得主应力与等效应力。
图1GUI操作步骤1、定义工作文件名与工作标题(1)定义工作文件名:执行Utility Menu〉 Jobname命令,在弹出【Change Jobname】对话框中输入“xuhao144139240174"。
选择【New log and e rror files】复选框,单击OK按钮、(2)定义工作标题:执行Utility Menu〉 Title命令,在弹出【ChangeTitle】对话框中输入“This isanalysis made by “xh144139240174”,单击OK按钮。
(3)重新显示:执行Utility Menu>Plot>Replot命令。
(4)关闭三角坐标符号:执行Utility Menu>PlotCtrls>Window Options命令,弹出【Window Options】对话框。
在【Location of triad】下拉列表框中选择“Not Shown”选项,单击OK按钮、2、定义单元类型与材料属性(1)选择单元类型:执行MainMenu〉Preprocessor〉ElementType>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Element Type】对话框。
单击Add、、、按钮,弹出【Library of ElementTypes】对话框。
选择“Structural Solid”与“Quad 8node 82"选项,单击OK按钮,然后单击Close按钮。
ANSYS实验分析报告

ANSYS实验分析报告姓名:聂文明学号: 2013200304专业:机械工程班级:研13-5班ANSYS实验分析报告(聂文明机械工程研13-5班)实验名称:瞬态动力学分析----钟摆摆动分析一.问题描述如图1-0所示为一钟摆装置,初始位置位于θ0处,求钟摆的位移时间变化关系。
几何参数:摆杆长度=5m;摆杆横截面积S=6×10-5m2;初始位置θ0=53.135o。
材料参数:摆锤的质量m=2kg;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Pxy=0.2;载荷g=9.8m/s²。
图1-0钟摆结构示意图二.问题分析该问题属于瞬态动力学分析问题,设置初始加载时间为0.01s,将重力加速度施加在摆锤上;之后分4个时间段分析摆锤从A运动到B的过程。
三.实验内容1.定义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文件名定义为file1,工作标题定义为zhongbai。
2.定义单元类型1)定义两种单元类型:A:Structral Link, spar 8B:Structral Mass,3D mass 21。
如图1-1,1-2所示。
图1-1图1-22)在B单元类型的option选项中的K3下拉列表中选择3-D w/o rot iner。
如图1-3所示。
图1-33)定义实常数。
点击添加命令,在A单元的添加列表中添加数据,如图1-4、1-5所示。
图1-4图1-53.定义材料性能参数弹性模量EX=2e11,泊松比PRXY=0.2。
如图1-6所示。
图1-64.创建有限元模型1)分别定义两个点(0,0,0)、(3,-4,0)。
如图1-7、1-8所示。
图1-7图1-82)通过节点建立单元,基本步骤如图所示。
如图1-9所示。
图1-93)再进行如图1-、1-的顺序操作。
如图1-10所示。
图1-104)最终得到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如图1-11所示。
图1-115.加载求解1)对1点和2点分别施加位移约束,基本过程和结果如图1-12至1-1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结构分析软件的应用及开发》
学习报告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力学141
姓名:付贤凯
指导老师:**
学号:************
1.模型介绍
如下图所示的一桁架结构,受一集中力大小为800N的作用,杆件的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
杆件的截面为正方形达长为1m,横截面面积为1m2。
现求它的变形图与轴力图。
图1 桁架模型与受力简图(单位:mm)
2.建模与划分网格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Link,2Dspar 1的单元进行模拟,通过网格的划分得到如图2所示的有限元模型。
图2 有限元模型
结合有限元模型中的约束条件为左侧在X与Y方向铰支固定,荷载条件为最右侧处施加向下的集中力P=800N。
施加约束与荷载后的几何模型如图4所示。
图3 施加荷载与约束的几何模型
3.位移与轴力图
因在Y方向受力,所以主要做Y方向的位移图,又因为杆件在轴线方向有变形,故在X方向仍有一定的位移。
则图5为变形前后的板件形状。
图6为模型沿Y方向的位移图,图7为模型沿X方向的位移图,图8为模型的总位移图。
图4 桁架变形前后形状图
图5 Y方向位移图
图6 X方向位移图
图7 总位移图
分析所有的位移图可以看出从以看出左端变形最小,为零,右端变形最大。
从总位移图可以看出最大的位移在左下点处,大小为0.164×10−5m。
从X方向位移图可以看出,左下点处在X方向位移最大为0.36×10−6。
从Y方向位移图可以看出最大位移在左下点处为0.164×10−5。
都符合实际情况,图9为模型的轴力图。
图8 轴力图
4.讨论
桁架的轴力可以运用的结构力学或理论力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得出的结果与此次ANSYS运行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
最在的轴力值为-16000N,有一根零杆。
5.学习心得与课程建议
在本次的学习ANSYS后,毫无疑问,刚开始接触ANSYS时,如果对有限元,单元,节点,形函数等《有限元单元法及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没有清楚的了解话,那么学ANSYS 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觉还没入门,只是在僵硬的模仿,即使已经了解了,在学ANSYS之前,也非常有必要先反复看几遍书,加深对有限元单元法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
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力学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对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许多人基本上是只停留于一个符号的认识上,理论认识不够,更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比如一开始学ANSYS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钢材应输入一个多大的弹性模量是合适的。
而在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时,需要对相关参数的数值有很清楚的了解,比如材料常数,直接关系到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准确。
实际上在学ANSYS时,以前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力学理论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因而遇到有一定理论难度的问题可能很难下手,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需要用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里面的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判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复习一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实际上,适当的复习并不要花很多时间,效果却很明显,不仅能勾起遥远的回忆,加深理解,又能使遇到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