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解剖
植物形态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方法和观察技巧。
3. 分析植物不同器官的解剖结构,理解其生物学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 新鲜植物样本:包括叶、茎、花、果实和种子等。
- 干燥植物样本:用于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实验设备:- 显微镜:用于观察植物细胞和组织结构。
- 解剖刀、解剖针、剪刀、镊子等:用于植物样本的解剖和切割。
- 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染色液等:用于样本的制备和染色。
三、实验内容1. 叶的解剖(1)观察叶的形态结构,包括叶片、叶柄、托叶等部分。
(2)用解剖刀和镊子解剖叶片,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和叶脉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
2. 茎的解剖(1)观察茎的形态结构,包括节、节间、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等部分。
(2)用解剖刀和镊子解剖茎,观察茎的维管束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液泡、导管、筛管等。
3. 花的解剖(1)观察花的形态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2)用解剖刀和镊子解剖花,观察花的生殖器官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的细胞结构,包括花药、花丝、花粉、柱头、花柱、子房等。
4. 果实和种子的解剖(1)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包括果皮、种子、胚乳等部分。
(2)用解剖刀和镊子解剖果实和种子,观察其结构和功能。
(3)在显微镜下观察果实和种子的细胞结构,包括胚乳细胞、胚细胞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的解剖通过解剖和观察,我们发现叶片的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2. 茎的解剖茎的维管束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木质部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韧皮部负责输送有机物质。
3. 花的解剖花的生殖器官结构复杂,包括雄蕊和雌蕊,分别负责产生花粉和卵细胞,实现植物的繁殖。
4. 果实和种子的解剖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果实保护种子,种子则含有胚乳和胚,负责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形态解剖学知识点归纳

【植物形态解剖学】1.花托伸长呈柱状:玉兰凸起呈覆碗状:草莓凹陷呈杯状或壶状:蔷薇膨大呈倒圆锥状:莲雌蕊基部形成分泌蜜汁的花盘或腺体:柑橘葡萄花托在受精后迅速伸长,将子房推入土中(雌蕊柄、子房柄):花生2.花萼两轮花萼:外轮称为副萼:锦葵棉草莓引伸成短小管状凸起(距):旱金莲凤仙花离萼:油菜蚕豆合生萼(萼筒):烟草牵牛早脱萼:罂粟宿存萼:茄番茄柿栀子3.花冠离瓣花:油菜桃李合瓣花:南瓜牵牛整齐花(辐射对称花):油菜桃李不整齐花(左右对称花):豆科两被花(重被花):油菜桃李同被花:百合君子兰单被花(仅有一轮花被):荞麦桑裸花(无被花):杨柳3.花冠形状十字形:油菜萝卜蝶形:蚕豆舌形:菊科植物头状花序的边花管形:马兜铃漏斗形:牵牛唇形:芝麻钟形:南瓜轮形:茄4.雄蕊群无定数:棉山茶玉兰少而一定:油菜蚕豆小麦四强雄蕊:十字花科二强雄蕊:唇形科玄参科单体雄蕊(花药分离):棉花山茶二体雄蕊:豆科蝶形花亚科(9+1)三体雄蕊:小连翘多体雄蕊:蓖麻金丝桃聚药雄蕊{花药聚合}:葫芦科菊科5.心皮单雌蕊:豆科离生雌蕊:草莓玉兰合生雌蕊(复雌蕊):番茄柑橘棉子房合生,花柱、柱头分离:石竹梨子房、花柱合生,柱头分离:向日葵棉花子房、花柱、柱头合生:番茄柑橘6.胎座边缘胎座:豆科侧膜胎座:三色堇罂粟黄瓜中轴胎座:百合柑橘鸢尾苹果锦葵科特立中央胎座:石竹报春花樱草基生胎座:向日葵悬垂胎座:桑7.子房位置子房上位下位花:油菜蚕豆子房上位周位花:月季蔷薇樱桃子房下位上位花:梨苹果瓜类子房半下位周位花:忍冬接骨木虎耳草注意:1.毛茛科两条进化趋势:虫媒、风媒2.蔷薇科6种果实:绣线菊亚科:蓇葖果少蒴果李亚科:核果蔷薇亚科:聚合瘦果聚合核果梨亚科:梨果4.分类阶层表界Kingdom 门 Division 纲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5.维管束类型外韧:多数植物梨向日葵蓖麻双韧:葫芦科(南瓜)旋花科(甘薯)茄科(番茄)夹竹桃科周韧:蕨类中多见某些双子叶花丝中周木:鸢尾的茎胡椒科【龙血树:茎初生为外韧维管束次生为周木维管束】6.有胚乳种子: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水稻小麦玉米洋葱高粱麻双子叶植物:蓖麻烟草茄辣椒桑苋菜胡萝卜田菁番茄荞麦柿黑枣无胚乳种子: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棉瓜单子叶植物:慈姑泽泻外胚乳种子:甜茶眼子菜7.子叶出土双子叶:大豆棉油菜瓜类蓖麻花生菜豆绿豆子叶留土双子叶:蚕豆荔枝柑橘橡胶单子叶:小麦玉米水稻。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教案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教案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功能1.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植物细胞的功能:保护、支持、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储存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1.4 教学步骤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讲解植物细胞的功能及作用进行互动讨论,巩固所学知识第二章:植物组织的分类与功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主要组织类型让学生掌握各种组织的功能2.2 教学内容植物的主要组织类型: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各种组织的功能:保护、储存、输导、支持、分裂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2.4 教学步骤介绍植物的主要组织类型讲解各种组织的功能及作用进行互动讨论,巩固所学知识第三章: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主要器官让学生掌握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3.2 教学内容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吸收、输导、光合作用、繁殖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3.4 教学步骤介绍植物的主要器官讲解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互动讨论,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章:植物的生长与发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掌握植物发育的关键阶段4.2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组织分化等植物发育的关键阶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4.4 教学步骤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发育的关键阶段进行互动讨论,巩固所学知识第五章:植物的分类与系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系统演化5.2 教学内容植物的分类方法:形态分类、遗传分类等植物的系统演化:植物的起源、演化历程、主要植物类群等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5.4 教学步骤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讲解植物的系统演化进行互动讨论,巩固所学知识第六章:根的结构与功能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结构让学生掌握根的主要功能6.2 教学内容根的形态结构:根的种类、根尖的结构、根的分布根的主要功能:吸收、固定、储存、繁殖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6.4 教学步骤介绍根的种类和根尖的结构讲解根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根的主要功能及实例第七章:茎的结构与功能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结构让学生掌握茎的主要功能7.2 教学内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种类、茎的结构、茎的分布茎的主要功能:输导、支持、储存、繁殖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7.4 教学步骤介绍茎的种类和茎的结构讲解茎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茎的主要功能及实例第八章:叶的结构与功能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叶的形态结构让学生掌握叶的主要功能8.2 教学内容叶的形态结构:叶的形状、叶的组成、叶的分布叶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储存、繁殖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8.4 教学步骤介绍叶的形状和叶的组成讲解叶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叶的主要功能及实例第九章: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功能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让学生掌握花、果实和种子的功能9.2 教学内容花:花的结构、花的类型、花的发育果实:果实的结构、果实的类型、果实的发育种子:种子的结构、种子的类型、种子的发育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9.4 教学步骤介绍花的结构、类型和发育讲解果实的结构、类型和发育探讨种子的结构、类型和发育第十章:植物与环境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掌握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0.2 教学内容植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植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竞争、共生、寄生等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土壤形成与改良等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10.4 教学步骤介绍植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讲解植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探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重点解析本教案中,重点是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的分类与功能、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分类与系统。
植物形态解剖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 植物的组织
– 成熟组织
• 保护组织:表皮和周皮,周皮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
层的总称
• 基本组织:同化组织;吸收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贮
水组织;传组织 • 输导组织:导管和管胞;筛管和筛胞 • 分泌结构: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 种子的构造和类型
– 构造:种皮;胚;胚乳 – 类型:
• 有胚乳种子:蓖麻、烟草、番茄、柿、小麦、水稻、玉米、高粱 • 无胚乳种子:豆类、瓜类、棉花、柑橘、慈姑、泽泻
•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 种子萌发的条件
• 内部条件:胚必需完整、活的且未休眠。 • 外部条件: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 幼苗的形成和类型
• 子叶出土型:豆类(除) 、瓜类、棉花、蓖麻 • 子叶留土型:小麦、玉米、花生、蚕豆
1.所有植物的种子均具有() 。 A.相同的子叶数 B.胚乳 C.胚 D.外胚乳 2.我们常吃的豆芽菜,它是黄豆或绿豆的幼苗, 它们的体型挺拔是由于() A.有发达的机械纽织 B.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C.有厚的角质层 D.细胞的膨胀现象 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 A.种皮有无 B.胚的大小 C.胚乳来源不同 D.胚乳有无 4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的种子() A.大豆 B.棉花 C.花生 D.蓖麻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
• *根据在植物体中的分布位置不同划分:
• 顶端分生组织 根尖、茎的顶端、芽尖 • 侧生分生组织 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 居间分生组织 禾本科植物伸长的茎节间基部(初生分生组织)
• *按组织的来源和性质划分:
• 原分生组织——胚胎保留下来的一群原始细胞,如顶端分生组 织的前端。 • 初生分生组织——是原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部分。如顶 端分生组织的后部-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 • 次生分生组织——是由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恢复分裂能力转化 而来,如侧生分生组织
植物形态解剖教案

植物形态解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植物制片和观察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2.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3. 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方法:切片、装片、制片4. 植物形态解剖观察:细胞结构、组织结构、器官结构5. 实践操作:制作植物切片、装片和制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器官及其功能,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的观察与分析,实践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植物基本结构、器官及功能,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概念。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植物切片、装片和制片的过程。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植物切片、装片和制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植物形态解剖学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显微镜、显微镜切片、装片和制片,教学PPT。
2. 教学材料:植物标本、植物切片、装片和制片。
3. 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4. 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课件、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美观和神秘,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形态解剖的兴趣。
2. 讲解植物基本结构:介绍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基本概念,讲解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展示植物器官:展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或图片,讲解各个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4. 介绍植物形态解剖学基本方法:讲解切片、装片、制片等基本方法,展示相关器材和操作过程。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植物切片、装片和制片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切片、装片和制片,分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特点。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形态解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汇总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实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课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学教育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课教学,要求学生增加对植物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技巧,并初步树立通过实验和实践学习植物学的正确观念。
二、实验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植物细胞结构、临时装片制作技术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光学显微镜的实验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及简单的维护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观察并掌握植物细胞结构,同时学会植物学实验中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术。
2、基本要求:重点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方法,了解植物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之下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结构状况。
3、实验仪器、设备等:常用光学显微镜、植物学实验所用的解剖器具,植物细胞的永久装片和新鲜观察材料,实验试剂(碘液)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细胞的几种主要后含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定性实验检测和观察方法以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方法。
2、基本要求:重点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分裂阶段的分裂相的形态,了解几种后含物的性质、存在方式、形态特点和实验观察方法。
3、实验仪器、设备等:光学显微镜、植物学实验解剖器具、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供实验使用的新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材料(洋葱根尖或蚕豆根尖),本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试剂(固定液、解离液和几种检测细胞后含物的试剂)。
实验三植物组织(一)和徒手切片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主要观察和掌握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和机械组织的形态特点,主要功能和存在部位以及它们的实验观察方法,并初步学习徒手切片的制作及观察方法。
2、基本要求:重点掌握几大类组织的细胞形态特点、功能、观察方法和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了解各类组织与它们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3、仪器、设备等:光学显微镜、植物学实验器具、实验试剂(固定解离液和染色剂等)徒手切片器或刀片等。
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

第一章 植物形态解剖一、考点(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1、细胞:细胞壁:胞间层(果胶)、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次生壁(木质素)。
原生质体:(质体),有的还含有后含物。
2、分生组织:特点: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较浓,一般无液泡。
据位置分为(1)顶端分生组织;(2)侧生分生组织(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形成层的活动能使根和茎不断增粗;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是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或受伤的器官表面形成新的保护组织。
主要存在于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中。
草本双子叶植物只有微弱的活力或根本不存在,在单子叶植物中一般不存在。
(3)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许多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叶中,如水稻、小麦、葱、蒜、韭菜、落花生(子房推入士中)等。
据来源和性质分为(l )原分生组织(分生区最顶端的一群胚性细胞);(2)初生分生组织(过渡组织);(3)次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包括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一般属于次生分生组织(木柱形成层是典型) 3、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功能分为(1)保护组织:体表起保护作用,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2)薄壁组织:是植物体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薄壁组织包括同化组织、贮藏组织、贮水组织、通气组织和传递组织。
(3)机械组织:是对植物体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
据细胞结构的不同,可分为①厚角组织(幼茎、叶柄是活细胞)②厚壁组织:(石细胞和纤维)(4)输导组织:①木质部:管胞和导管(多数被子植物有导管和管饱,多数裸子植物仅有管胞),成熟时都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壁上呈现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的各种类型。
导管有穿孔,管胞无。
②韧皮部:筛管(被子植物)、筛胞(裸子植物)等与有机物运输直接有关。
筛管有筛板,筛胞无。
(5)分泌结构:①外部的分泌结构(腺表皮、腺毛、蜜腺和排水器等)。
②内部的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分泌腔(橘果皮)或分泌道(漆树)、乳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 胞经历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脱离原来的 成熟状态(即反分化),重新转变而成的 分生组织。如果把两种分类方法对应起来 看,则广义的顶端分生组织包括原分生组 织和初生分生组织,而侧生分生组织一般 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类型,其中木柱形成层 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 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 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的 其他各种组织,称为成熟组织或永久组织。 成熟组织按功能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
• 初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的辐射棱之间,与初 生木质部相间排列(以此区分茎)。因此,初生 韧皮部的数目与初生木质部相同,两者之间则为 薄壁组织所隔开。初生韧皮部的发育方式与初生 木质部相同,也是外始式,即原生韧皮部在外侧, 后生韧皮部在内侧。在被子植物中,根的初生木 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 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 细胞组成。根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以被子植物为 例)。
• 皮层的最内层细胞,即紧靠中柱的一层细胞,称 为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没有胞间隙,其主要 特征是细胞壁以特殊方式增厚,其中一种方式是 每个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局部增厚成为带状, 并且栓质化。这种围绕细胞一周的特殊结构,叫 做凯氏带。另一种增厚的方式是大多数内皮层细 胞的径向壁、横壁与内切向壁(向着维管柱的一 面)均显著增厚并栓质化,只有外切向壁不增厚。 从横切面看,内皮层细胞的加厚胞壁呈马蹄形, 因而失去了透水和通气的能力。但其中有少数细 胞仍保留着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和养料内外交流 的惟一通道(通道细胞)。内皮层细胞壁的特殊 增厚,对于控制根内液流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皮层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植物形态解剖与生理
• (一)植物的组织 • 1.分生组织 • 主要特点: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壁 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较浓,一般 没液泡或仅有分散的小液泡。 • 根据分生组织在1)顶端分生组织:位于茎与根主轴的和 侧枝的顶端,它们的分裂活动可以使根和 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和叶,使 植物体扩大营养面积。茎的顶端分生组织 最后还将产生生殖器官。
• 根据分生组织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又可分为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l)原分生组织:是直接由胚细胞保留下来的, 一般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分裂能力。植物从个体发 育开始直到生命终结为止,原分生组织连续地进 行分裂。原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生长点的最顶端。 (2)初生分生组织:是由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 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在形态上已出现了最初的分 化,但细胞仍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因此,它是 一种边分裂、边分化的组织,也可看做是由分生 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
此外,基本组织通常还包括厚角组织和 厚壁组织。 薄壁组织的细胞具有薄的初生壁,细胞 体积较大,且具有发达的细胞间隙,细胞 内原生质生活的时间较长,细胞分化程度 较低,在一定部位和一定条件下,可以转 化成为次生分生组织(如形成层)。 根据薄壁组织的功能不同,又可分为同化 组织、贮藏组织、贮水组织和通气组织。
• 木质素是由聚合的芳香醇构成的一类物质, 存在于木质组织中,主要作用是通过形成 交织网来硬化细胞壁。木质素是构成植物 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具有使细胞相连的作 用。 • 木质素主要位于纤维素纤维之间, 起抗压 作用。在木本植物中,木质素占25%,是 世界上第二位最丰富的有机物(纤维素是 第一位)。
● 分布 厚角组织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 等部位,根中一般不存在。厚角组织一般 总是分布于器官的外围,或直接分布于表 皮下,或与表皮只隔开几层薄壁细胞。 在茎和叶柄中: 连续的圆筒或分离成束 在叶片中:成束地位于较大叶脉的一侧 或二侧。如下图所示。
• (1)表皮:包围于根的最外面,细胞近似长方 柱形,长径与根的纵轴平行,细胞壁薄,内含大 液泡,排列整齐,无胞间隙,一部分表皮细胞形 成根毛。表皮具有吸收作用和保护作用。
• (2)皮层:位于表皮和中柱之间,一般由多层 大型薄壁细胞组成。在根的结构中皮层所占体积 很大,排列疏松,胞间隙较大。它的功能是将表 皮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类转运到中柱里去;同 时将中柱内的有机养料输送出来。此外,在皮层 细胞内,常常发现有很多淀粉粒和其他营养物质, 所以皮层还有贮藏作用。
A.在椴属木本茎中的分布 B.在南瓜属草本藤中的分布 C.在叶中的分布
厚角组织分布的图解
1.厚角组织 2.韧皮部 3.木质部 4.脊
• ②厚壁组织:细胞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 并且常常木质化。成熟细胞的原生质体通 常死亡分解,成为只留有细胞壁的死细胞。 根据细胞的形态,厚壁组织可分为石细胞 和纤维两类。
(1)保护组织:是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 用的组织,它的作用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 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 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保护组织包括表 皮和周皮。
(2)薄壁组织:是植物体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的主要组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贮藏 作用及各类代谢物的合成和转化都主要由 它进行。薄壁组织占植物体积的大部分, 如茎和根的皮层及髓部、叶肉细胞、花的 各部,许多果实和种子中,全部或主要是 薄壁组织,其他多种组织,如机械组织和 输导组织等,常包埋于其中。薄壁组织是 植物体组成的基础,是基本组织的主要组 成部分。
• (3)中柱(维管柱):内皮层以内所有的组织统称为 中柱。它由中柱鞘、木质部和韧皮部所组成。有些植物, 例如许多单子叶植物,在中柱的中央有薄壁细胞(或厚 壁细胞)组成的髓。 • 中柱鞘是中柱的最外层组织,向外紧贴着内皮层。它是 由原形成层的细胞发育而成,长期保持着潜在的分生能 力,通常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也有由两层或多层细胞 组成的,有时也可能含有厚壁细胞。维管形成层(部分 的)、第一次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侧根和不定根,都 可能由中往鞘的细胞产生。 • 中柱鞘以内是初生维管束,主要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 韧皮部两部分。根的初生木质部一般位于中往的中心, 并且有几个辐射状的棱角(即木质部脊,由原生木质部 构成),在横切面上呈星芒状。木质部脊的数量对同种 植物是相对稳定的,但因不同植物而有差异。
环 纹
螺 纹
梯 纹
孔 纹
筛 管
环 纹
螺 纹
梯 纹
网 纹
孔 纹
纹 孔
筛 域
左A—E 管胞和筛胞
右 A—E导管分子的类型
• ②韧皮部:也是一种复合组织,包含筛管分子或 筛胞、伴胞、薄壁细胞、纤维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其中与有机物的运输直接有关的是筛管分子或筛 胞。 a.筛管分子 只具初生壁,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 在它的上下端壁上分化出筛孔,具筛孔的端壁特 称筛板。粗的原生质联络索穿过筛孔使上下邻接 的筛管分子的原生质体密切相连。筛管分子的侧 壁具有许多特化的初生纹孔场,称为筛域,比胞 间连丝更粗的原生质丝在此通过,这使筛管分子 与侧邻的细胞有更密切的物质交流。筛管分子具 有生活的原生质体,但细胞核在发育过程中最后 解体,液泡膜也解体,细胞质中保留有线粒体、 质体、P一蛋白体和一部分内质网。P一蛋白体是 大部分被子植物的筛管分子中特有的结构。
筛管结构
筛管分子侧面通常 与一个或一列伴胞 相毗邻,伴胞是与 筛管分子起源于同 一个原始细胞的薄 壁细胞,伴胞具有 细胞核和各类细胞 器,与筛管分子相 邻的壁上有稠密的 筛域。筛管的运输 功能与伴胞的代谢 紧密相关。
b.筛胞 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中,一般没有筛管, 运输有机物的分子是筛胞,它与筛管分子 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的细胞壁上只有筛域, 原生质体中也没有P一蛋白体。
• (二)根的结构 • 1.根尖的结构 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 它由根冠、生长点(又叫分生区)、伸长 区和根毛区(又叫成熟区)四部分构成。
• 2.根的初生结构
在根毛区或根毛区以上的横切面上,由外向 内依次是表皮、皮层和中柱。因为它们都是由根 的初生分生组织经过生长分化所形成的,故称为 根的初生结构。
• (3)机械组织:是对植物体起主要支持作 用的组织。 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 和厚壁组织两类。 • ①厚角组织:其细胞最明显的特征是细胞 壁具有不均匀的增厚,而且这种增厚是初 生壁性质的。壁的增厚通常在几个细胞邻 接处的角隅上特别明显,故称厚角组织。 但也有些植物的厚角组织是细胞的弦向壁 特别厚。
• 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内逐渐发 育成熟的,故木质部脊的尖端是最初形成的原生 木质部,导管口径小,为环纹和螺纹导管。中心 部分则是以后形成的后生木质部,导管口径大, 为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根的初生木质部这种 由外向内渐次成熟的发育方式,叫做外始式。这 是根的初生木质部成熟的重要特点。
(2)侧生分生组织:包括 a.形成层:使根和茎不断增粗 b.木栓形成层: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或受 伤的器官表面形成新的保护组织。侧生分 生组织主要存在于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 植物中。草本双子叶植物中的侧生分生组 织只有微弱的活力或根本不存在,在单子 叶植物中侧生分生组织一般不存在,因此, 草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和茎没 有明显的增粗生长。
▲管胞和导管的区别
a.导管是由许多长柱形的细胞纵行连接而成。 这些细胞幼时是生活的,成熟后原生质体解体消 失,相接的根壁形成穿孔,成为一连通的管道。 四周的细胞壁木质化,并不均匀地加厚,因而形 成各种类型的导管。 b.管胞是单个细胞,末端楔形,壁厚且木质化, 其上具有缘纹孔,但不形成穿孔。在器官中纵向 连接时,上下二细胞的端都紧密地重叠,水分通 过管胞壁上的纹孔,从一个细胞流向另一个细胞。 c.导管专营输导功能,管胞除具输导功能外, 还兼有支持的功能。裸子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的主要是管胞。被子植物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主 要是导管。导管及音胞的主要类型如下图所示。
• (4)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担负物质长途 运输的主要组织。 • 两类输导组织: a.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 的无机盐; b.韧皮部,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 ①木质部: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一种 复合组织,它的组成包含管胞和导管分子、纤 维、薄壁细胞等。其中管胞和导管分子是最重 要的成员。管胞和导管分子都是厚壁的伸长细 胞,成熟时都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次生壁均 具有各种式样的木质化增厚,在壁上呈现出环 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的各种类型。 • 注:环纹、螺纹较原始,梯、网、孔纹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