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运输的路线 课件

教学内容
教 材 分 析
在学习了物质运输的 器官—血管和心脏的基础 上,学习血液循环的具体 路线和意义,以及动脉血 和静脉血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教 材 分 析
使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 分的变化及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思维能力。 (2)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学会运 用原有知识自主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播体循环路线图
活动二
全身 各处 毛细 血管 各级
拼图游戏
左 心 室
上下 腔 静脉
动脉
主 动 脉
右 心 房
各级 静脉
活动二
用卡片拼出体循环路线图:
左 心 室 右 心 房
活动二
肺 动 脉
肺部 毛细 血管
拼图游戏
左 心 房
肺 静 脉
右 心 室
活动二
用卡片拼出肺循环路线图:
右 心 室
1、体循环
左 心 室 左 心 房
教 学 设 计
1、心脏有几腔? 2、它们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通?
教 学 设 计
5 上腔静脉 7 利用所学的知识,探 6 肺动脉 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肺静脉 8 1 左心房 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右心房 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 3 习,积极探索的精神。
主动脉 右心室
4
7
2
左心室
下腔静 脉
引 入
以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 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右 心 房
右 心 室
2、肺循环
循环的起止点:室出房入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
心脏:左动右静 血液成分
第二章 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其他运输形式
在以上运输方式的基础上,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或部门存 在着以下几种运输形式: 1.国铁与地铁间运输 国铁与地铁间运输有:直通运输、换票运输和换装运输。 直通运输指国家铁路与地方铁路间货物一票直通的运输。 办理直通运输的车站,国铁为由铁道部公布在《货物运价里 程表》内,办理货运业务的正式营业车站;地铁为经地方铁 路局提出报接轨站所在19铁铁路局同意后,由铁道部在《铁 路客货运输专刊》分公布的车站。 换票运输是指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分别使用各自填制的货 票,在交接站办理交接的接续运输。 换装运输是指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在交接站办理换装作业 的接续运输。货物交接及货运手续的办理,原则上由国铁或 地铁各自与托运人、收货人按各自的现行规定办理。
我国国境站与相对应的边境站分别为有飞丹东一新义州(朝)、集 安一满浦(朝)、图们一南阳(朝)、满洲里一后贝加尔(俄)、绥芬河 一格罗迭科沃(俄)、二连一扎门乌德(蒙)、凭祥一同登(越)、山腰 一老街(越)、阿拉山口一德鲁日巴(哈)。
五、水陆联运规章 《铁路和水路货物联运规则》适用于通过铁路和 水路两种不同运输方式办理的直通货物运送,规定了 两种运输工具联运的原则、办理货物范围、运送条件、 运输计划·的编制执行、换装作业、运输费用核收和 相互清算、货运事故的赔偿处理、联运双方的权利、 义务等内容。 六、军运规章 军运规章主要有《铁路军事运输管理办法》、 《铁路军事运输计费付费办法》、《军用危险货物铁 路运输规则》、《铁路军事运输计划管理规则》、 《超限的特种装备装运办法》、《科学尖端保密产品、 国防保密物资运输警卫工作规定》、《铁路军事运输 统计规则》等。
第二节
货物与货物运输种类
一、铁路运输货物的分类 1.按品类分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的货物,共分为28个品类, 即煤、石油、焦炭、金属矿石、钢铁及有色金属、 非金属矿石、磷矿石、矿物性建材、水泥、木材、 粮食、棉花、化肥及农药、盐、化工品、金属制品 、工业机械、电子电气机械、农业机具、鲜活货物 、农副产品、饮食烟草制品、纺织皮毛制品、纸及 文教用品、医药品、其他货物、零担、集装箱。 2.按货物的外部条件分 根据货物的外部条件,将铁路运输的货物分为成 件货物、大件货物与散堆装货物。
三、其他运输形式
在以上运输方式的基础上,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或部门存 在着以下几种运输形式: 1.国铁与地铁间运输 国铁与地铁间运输有:直通运输、换票运输和换装运输。 直通运输指国家铁路与地方铁路间货物一票直通的运输。 办理直通运输的车站,国铁为由铁道部公布在《货物运价里 程表》内,办理货运业务的正式营业车站;地铁为经地方铁 路局提出报接轨站所在19铁铁路局同意后,由铁道部在《铁 路客货运输专刊》分公布的车站。 换票运输是指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分别使用各自填制的货 票,在交接站办理交接的接续运输。 换装运输是指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在交接站办理换装作业 的接续运输。货物交接及货运手续的办理,原则上由国铁或 地铁各自与托运人、收货人按各自的现行规定办理。
我国国境站与相对应的边境站分别为有飞丹东一新义州(朝)、集 安一满浦(朝)、图们一南阳(朝)、满洲里一后贝加尔(俄)、绥芬河 一格罗迭科沃(俄)、二连一扎门乌德(蒙)、凭祥一同登(越)、山腰 一老街(越)、阿拉山口一德鲁日巴(哈)。
五、水陆联运规章 《铁路和水路货物联运规则》适用于通过铁路和 水路两种不同运输方式办理的直通货物运送,规定了 两种运输工具联运的原则、办理货物范围、运送条件、 运输计划·的编制执行、换装作业、运输费用核收和 相互清算、货运事故的赔偿处理、联运双方的权利、 义务等内容。 六、军运规章 军运规章主要有《铁路军事运输管理办法》、 《铁路军事运输计费付费办法》、《军用危险货物铁 路运输规则》、《铁路军事运输计划管理规则》、 《超限的特种装备装运办法》、《科学尖端保密产品、 国防保密物资运输警卫工作规定》、《铁路军事运输 统计规则》等。
第二节
货物与货物运输种类
一、铁路运输货物的分类 1.按品类分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的货物,共分为28个品类, 即煤、石油、焦炭、金属矿石、钢铁及有色金属、 非金属矿石、磷矿石、矿物性建材、水泥、木材、 粮食、棉花、化肥及农药、盐、化工品、金属制品 、工业机械、电子电气机械、农业机具、鲜活货物 、农副产品、饮食烟草制品、纺织皮毛制品、纸及 文教用品、医药品、其他货物、零担、集装箱。 2.按货物的外部条件分 根据货物的外部条件,将铁路运输的货物分为成 件货物、大件货物与散堆装货物。
《物质运输的路线》课件

具制造
智能材料:具 有自我修复、 自我调节等特 性,可应用于 运输工具制造
复合材料:具 有高强度、轻 质、耐腐蚀等 优点,可应用 于运输工具制
造
自动驾驶 技术:提 高运输效 率,降低 事故率
绿色能源 技术:减 少碳排放, 保护环境
物联网技 术:实时 监控货物 状态,提 高运输安 全性
3D打印技 术:实现 快速、定 制化的货 物运输
物质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物质运输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物质运输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物质运输是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途径
陆路运输:包括公路、铁路、管道等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沿海、远洋等 航空运输:包括客机、货机等
管道运输:包括石油、天然气等 邮政运输:包括信件、包裹等
特殊运输:包括危险品、超大型货物等
人工智能 技术:优 化运输路 线,提高 运输效率
区块链技 术:提高 货物追踪 和溯源能 力,保障 货物安全
采用新能源: 如太阳能、风 能等,减少对 化石燃料的依
赖
提高能源效率: 优化运输路线, 减少能源消耗
推广绿色包装: 使用可降解、 可回收的包装
材料
加强环保意识: 提高公众对环 保运输的认识
和重视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逆浓 度梯度进行
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顺 浓度梯度进行
物质运输的载体:蛋白质分子, 如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
物质运输:细胞内外物质交 换的过程
物质运输的调控:通过信号分 子和酶的调节,实现物质运输
的精确控制
物质运输的应用
原材料运输:将原 材料从产地运输到 工厂
成品运输:将成品 从工厂运输到销售 点或仓库
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设备,如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提高运输效率 绿色化:采用环保、节能的运输方式,如电动汽车、太阳能运输等 网络化: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运输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管理
智能材料:具 有自我修复、 自我调节等特 性,可应用于 运输工具制造
复合材料:具 有高强度、轻 质、耐腐蚀等 优点,可应用 于运输工具制
造
自动驾驶 技术:提 高运输效 率,降低 事故率
绿色能源 技术:减 少碳排放, 保护环境
物联网技 术:实时 监控货物 状态,提 高运输安 全性
3D打印技 术:实现 快速、定 制化的货 物运输
物质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物质运输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物质运输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物质运输是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途径
陆路运输:包括公路、铁路、管道等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沿海、远洋等 航空运输:包括客机、货机等
管道运输:包括石油、天然气等 邮政运输:包括信件、包裹等
特殊运输:包括危险品、超大型货物等
人工智能 技术:优 化运输路 线,提高 运输效率
区块链技 术:提高 货物追踪 和溯源能 力,保障 货物安全
采用新能源: 如太阳能、风 能等,减少对 化石燃料的依
赖
提高能源效率: 优化运输路线, 减少能源消耗
推广绿色包装: 使用可降解、 可回收的包装
材料
加强环保意识: 提高公众对环 保运输的认识
和重视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逆浓 度梯度进行
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顺 浓度梯度进行
物质运输的载体:蛋白质分子, 如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
物质运输:细胞内外物质交 换的过程
物质运输的调控:通过信号分 子和酶的调节,实现物质运输
的精确控制
物质运输的应用
原材料运输:将原 材料从产地运输到 工厂
成品运输:将成品 从工厂运输到销售 点或仓库
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设备,如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提高运输效率 绿色化:采用环保、节能的运输方式,如电动汽车、太阳能运输等 网络化: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运输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管理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PPT课件(广 西县级优课)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物质交换 全身毛细血管
肺静脉
主动脉 各级动脉
3
思考讨论
“动脉里流的都是动 脉血,静脉里流的都 是静脉血”这种说法 对吗?为什么?
3 左“动”右“静”
肺肺动动脉脉 右右心心房房 右右心心室室 上下腔静脉
肺肺静静脉脉 左左心心房房 左左心心室室 主主动动脉脉
3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对比
A.上、下腔静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3
2.血液通过肺循环后,血液的变化是( B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在我们身体中,体循环和肺 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 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 路线。
退 出
静脉注射疗效快 最先到达右心房
静脉注射
3
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30s的时间,注射 的药物,很快就会作用于全身每一处组织细胞。
本课小结
体循环
左
主
心
动
室
脉
各 级 动 脉
毛 细 血 管 网
各 级 脉
上 下 腔 静 脉
右 心 房
肺循环
左
肺
肺部
肺
右
心
静
毛细
动
心
房
脉
血管
脉
室
随堂反馈
1.下列血管中流动着动脉血的血管是( B、C )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静脉血 静脉血---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物质交换 全身毛细血管
肺静脉
主动脉 各级动脉
3
思考讨论
“动脉里流的都是动 脉血,静脉里流的都 是静脉血”这种说法 对吗?为什么?
3 左“动”右“静”
肺肺动动脉脉 右右心心房房 右右心心室室 上下腔静脉
肺肺静静脉脉 左左心心房房 左左心心室室 主主动动脉脉
3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对比
A.上、下腔静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3
2.血液通过肺循环后,血液的变化是( B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在我们身体中,体循环和肺 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 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 路线。
退 出
静脉注射疗效快 最先到达右心房
静脉注射
3
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30s的时间,注射 的药物,很快就会作用于全身每一处组织细胞。
本课小结
体循环
左
主
心
动
室
脉
各 级 动 脉
毛 细 血 管 网
各 级 脉
上 下 腔 静 脉
右 心 房
肺循环
左
肺
肺部
肺
右
心
静
毛细
动
心
房
脉
血管
脉
室
随堂反馈
1.下列血管中流动着动脉血的血管是( B、C )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静脉血 静脉血---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物流的基本活动》课件

运输费用
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搬运等操作不当导致的货物损耗,以及由于运输时间过长导致的货物变质、损坏等。
运输损耗
为了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需要购买运输保险,保险费用也是运输成本的一部分。
运输保险费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运输企业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税费也是运输成本的一部分。
运输税费
根据货物的目的地和数量,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信息管理活动
明确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需求和范围。
系统规划
系统设计
系统开发与实施
系统维护与升级
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库结构等。
开发符合设计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系统升级。
感谢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这些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物流的过程。
运输活动
管道运输
利用管道进行液体和气体物质的运输,具有连续、稳定、密闭的特点。
航空运输
利用航空器进行货物和人的运输,速度快、安全可靠,适用于紧急、高价值货物的运输。
库存控制
定期对库存进行清点和核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库存盘点
货架
叉车
输送带
包装设备
01
02
03
04
用于存储货物,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存取效率。
用于货物的搬运和装卸,提高作业效率。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物料输送。
用于货物的包装和保护,确保货物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包装与装卸活动
纸、塑料、木材、金属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性和适用范围。
水路运输
利用水路进行货物运输,适合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成本低、运量大。
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 课件-高一生物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苏教版)

思考与讨论2:
1、运输Na+和运输K+的蛋白质一样吗?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 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列表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载体蛋白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低 协助扩散 高低 主动运输 低高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____葡__萄_ 糖 。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载体__蛋___白 ,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核糖体__上合成的,特点是__特__异__性_____。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 D(或__胞___吐_ )方式进行, 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 具有_一___定__的__流___动__性_ 的特点。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 主动_运__输__和___胞__吐__
10% 溶液浓度
蔗糖 溶液
高
半透膜
水分流动方向
5%
蔗糖 溶液
低
三.渗透作用
1 概念:水分子从溶质分子相对较少的区域向溶质分 子相对较多的区域扩散的现象 。 半透膜
2 发生渗透条件: 这层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 实例: 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
内 溶 液
外 界 溶 液 半 透 膜
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方式:
1、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自由扩散
被动运输(扩散)
(顺浓度梯度)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2、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胞吞(内吞)、胞吐(外排)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循环途径》

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 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 脏?在回到心脏前, 它还可能到达脚趾吗?当 它 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
答案: 这个红细胞流会心脏的路径将是:指端的毛细血管 小 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因此,这个红细胞在回到心脏前 不可能到达脚趾。当这个红细胞再度从心脏出发,它的流动路径将 是: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 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如果这时它再次从心脏出发,才 有可能通过主动脉,各级动脉和身体下部的毛细血管到达脚趾。
(体循环开始)
右心房
(体循环终 止)
右心室
(肺循环开始)
(肺循环终止)
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径 示 意 图 :
1、血液循环
动脉血
变成
静脉血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 体循环:心 室 左 肺循环:心 房 主 动 脉 肺 静 脉 各级 动脉 肺毛 细血 管 全身 毛细 血管 肺 动 脉 各级 静脉 右 心 室 上下 腔静 脉 右 心 房
4 上腔静脉 3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5 下腔静脉
1 主动脉 2 肺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2、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静脉血:含氧 少,颜色暗红 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 多,颜色鲜红 的血液
动脉血和静脉血与养料和废物的多少无关
血液循环途径
上腔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4.氧气在血液中主要是与 的 结合后运输。
细胞中
拥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心脏是多么重要!
• 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 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 4000毫升。数一数自己的心率,计算一下 :你体内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要多长时间 ?一天(24小时)之内循环多少遍?一天 内由你的心脏泵出的血液总共有多少?
人体生理学基础

也提供了细胞其他的耗能过程。
2.继发性主动转运
概念 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即物质逆浓度或逆电位梯度转运时,能量非直接来自ATP的 分解,是来自膜两侧[Na+]差,而[Na+]差是Na+-K+泵分 解ATP释放的能量建立的。
由转运体(膜蛋白)利用膜两侧[Na+]差完成跨膜转运
分类
①同向转运 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都向同一方向运动 ②逆向转运 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彼此向相反方向运动
机体所直接接触和生活的外界环境
(自然、社会环境)
内环境
构成机体的细胞所直接接触和生活的
环境
(细胞外液)
内环境直接为机体细胞提供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条 件、营养物质等,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
2. 机体的稳态
2.1 反应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 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
2.2 稳态
3.膜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团块,需膜的运动
出胞 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见于细胞分泌过程:激素、神经递质、消化液的分泌。
入胞 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分为 吞噬=转运固体物质; 吞饮=转运液体物质。
细菌、病毒、异物的侵入,血浆中脂蛋白、大分子营养物进入细胞过程等
(从膜的脂质分子间隙中通过) ④不需消耗能量 ⑤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
2. 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概念 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小的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 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特点 ①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③选择性 ( 特殊膜蛋白质本身有结构特异性) ④饱和性 ( 结合位点是有限的) ⑤竟争性 ( 经同一特殊膜蛋白质转运)
2.继发性主动转运
概念 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即物质逆浓度或逆电位梯度转运时,能量非直接来自ATP的 分解,是来自膜两侧[Na+]差,而[Na+]差是Na+-K+泵分 解ATP释放的能量建立的。
由转运体(膜蛋白)利用膜两侧[Na+]差完成跨膜转运
分类
①同向转运 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都向同一方向运动 ②逆向转运 被转运的离子或分子彼此向相反方向运动
机体所直接接触和生活的外界环境
(自然、社会环境)
内环境
构成机体的细胞所直接接触和生活的
环境
(细胞外液)
内环境直接为机体细胞提供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条 件、营养物质等,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
2. 机体的稳态
2.1 反应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 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
2.2 稳态
3.膜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团块,需膜的运动
出胞 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见于细胞分泌过程:激素、神经递质、消化液的分泌。
入胞 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分为 吞噬=转运固体物质; 吞饮=转运液体物质。
细菌、病毒、异物的侵入,血浆中脂蛋白、大分子营养物进入细胞过程等
(从膜的脂质分子间隙中通过) ④不需消耗能量 ⑤扩散量与浓度梯度、温度和膜通透性呈正相关
2. 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概念 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小的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 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特点 ①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②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③选择性 ( 特殊膜蛋白质本身有结构特异性) ④饱和性 ( 结合位点是有限的) ⑤竟争性 ( 经同一特殊膜蛋白质转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
下面是三个人每次测的血压都是这样,分析他们的 血压是否正常,不正常的可能得什么病?
16/10.7千帕 (正常)
11/9千帕
(低血压)
18/13.3千帕
(高血压)
思考
• 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 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在回到心脏前,它 还可能到达脚趾吗?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 达脚趾吗? 指端的毛细血管 小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操作练习
用鼠标排血液循环途径的顺序 并体现出血液成分的变化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2004.1
一.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血液循环的概念、意义 三.血液循环的动力 四.出血的初步护理 五.练习操作
资料
有人曾做过测定:安静时,一滴血通过这 条完整的路线约需20秒钟,而其中16秒在 体循环,4秒在肺循环,因此,把体循环又 叫大循环,肺循环叫小循环。 在心脏的结构中,左心室壁为右心室壁的 三倍厚,它收缩有力,适于把血压到身体 较远及位置较高的头部血管,与完成大循 环功能相适应。
运动项目以下三种任选一种:
散步100米、大步走100米、跑步100米 跑步:50米、100米、200米 深度下蹲:20次/秒、35次/秒、50次/秒
实验步骤:
1、测安静时脉搏次数。测三次,记录,求平均值。 (以减少误差) 2、以组为单位,到操场测运动后的脉搏: (1)先散步100米,立即测脉搏,记录数值; (2)等脉搏恢复到安静状态后,快速大步 走100米,立即测脉搏,记录数值; (3)再等脉搏恢复到安静状态后,进行第 三项:跑步100米,立即测脉搏,记录数值。
总结
血液循环的概念
血液依靠心脏的搏动,通过血 管在全身往复运动,叫做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意义
为组织细胞不断送来养料、O2、 又不断运走CO2等废物。
淋巴的形成
淋巴又叫淋巴液,是由组织液进入 毛细淋巴管后形成的。组织液普遍存在 于全身组织细胞的间隙之中。 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 水、葡萄糖、无机盐等通过管壁渗入到 组织细胞的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 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绝大部分又渗回 到毛细血管里,少部分组织液则进入毛 细淋巴管里形成淋巴。
O2
静脉
右 心 房
CO2
肺 动 脉
右 心 室
2、肺循环
肺 泡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还是先后进行? 是各自独立、互不联系的吗? 因为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会同时从 左、右心室射出,因此两条途径是 同时进行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独自 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 了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 内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使人体的各 项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3、回教室设计表格进行数据的整理,把数据记录在 下列表格中并求小组平均值 姓 名
安静状态下的脉搏 运动状态时的脉搏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 均 值
散 步 100米
快速大步 走100米
跑 步 100米
小组 平均 值
4、做个人及小组脉搏变化曲线图,分析实验结果
5、统计全班的数据,做全班平均脉搏变化曲线图
奋和剧烈运动后会使血压升高,从而使测量的数值不真 实。 5、冬季测量血压时最好脱下棉衣,如果把长袖卷起来 会压紧上臂,影响听音
讨论: 如果刚进行剧烈运动后立即测血压, 测得的数值会有怎样的变化?
(1)、脉搏的概念
------就是动脉的搏动
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动 脉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
淋巴的形成
血液
渗透
大部分
组织液
回流
渗透 少部分
淋巴
淋巴循环
• 血浆中的物质渗出毛细血管 形成组织液后,一部分进入 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 经各级淋巴管极大小不等的 淋巴结,最后汇入锁骨下静 脉,进入血液循环,这个过 程就叫淋巴循环。 • 淋巴循环不仅可以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还有 回收蛋白质和脂肪的作用。
三.血液循环的动力
1、血压
概念
不同血管 的血压
数值
实验
2、脉搏
概念 切脉 实验
9.记录数值在下列表格中: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人最好重复测量三次)
血压统计表
测量值 收缩压/舒张压
第二次
mmHg
被测的
同学
同学A 同学B
平均值 千帕
总平均值
第一次
mmHg
第三次 mmHg 千 帕
千帕
千 帕
千 帕
10.整理好使用的器械,并收放好。
(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1.数据的整理:把mmHg换算成千帕单位,算 出平均值。 1mmHg=0.133千帕 1千帕= 7.5mmHg
2、观察肺循环:
观察内容: (1)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 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 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2)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 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血液循环途径
上腔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体循环止) 右心房
主动心室 左心室
血液循环图
(1)、血压的概念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 的侧压力叫血压。
(2)、不同血管的血压
血压与心脏的收缩力有 直接联系,在体内不同 部位的血管,其压力各 不相同。主动脉与左心 室最接近,压力最高, 随着血液在血管中的运 输,血管分支,压力的 传导会降低。所以,主 动脉的血压高于其他各 级动脉,小动脉的血压 高于毛细血管,毛细血 管的血压高于静脉。
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远
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
(2)切脉
位置:桡动脉处(位于桡骨的 内侧)。 方法:一只手的手心向上,用 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触摸自 己的桡动脉,感觉到搏动后开 始记数。 数值:正常时,每分钟脉搏次数与心跳的次数 相同。
实验: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
[问题]: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相 同吗? [作出假设]: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量越大, 使脉搏增加得越多 [设计并完成实验]: 设计实验要考虑运动量递进的关系 设计实验可操作性,且一节课内能完成
阅读实际用
• 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30秒的时间, 服用或注射药物后,很快就会作用于全 身每一处的组织细胞。 • 生病后需药物治疗,口服和注射都可以, 哪种方式见效更快?
填图回答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各级静脉 全身 毛细血管 各级动脉 肺动脉 肺循环 主动脉 体循环
肺部 毛细血管
⒋听诊器探头(圆 形)插入臂套内肱 动脉上,置于左臂 内侧血管位置 ⒌关闭气阀。
⒍用压气球缓慢打 气,使汞柱不超过 200mmHg
⒎慢慢放开气阀使汞柱下降速度为 4mmHg/秒。 ⒏监听搏动音: 当听到第一搏动音时,汞柱所反映的 压力值为收缩压;
当搏动音音调突然变低或消失时,汞 柱所反映的压力值为舒张压。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路线
血液循环的途径有两条
• 体循环——血液在心脏与全身各组织器 官之间的循环 • 肺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肺之间的循环
1、观察体循环:
观察内容: (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 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 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 (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 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一般所说的血压指的是 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 处测定血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 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 高数值。
12--18.7KP(90—140mmHg)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 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 低数值。
8—12KP(60—90mmHg)
(3)、血压的数值
正常范围 血压异常 收缩压: 12~18.7 千帕 < 12千帕为 低血压 舒张压: 8~12 千帕 > 12千帕为 高血压
右 心 房
肺循环
左 心 房
肺 静 脉
肺部毛细血管
CO2
肺 动 脉
右 心 室
O2
肺泡
完
实验:学习测量血压的方法
实验材料:水银式血压计,听诊器,纸,笔。
(一)测量血压的步骤:
⒈打开贮汞阀开关。 ⒉扭开打气球上的螺旋,把气袋中的气 体压出,使血压计汞柱位于“0”。 ⒊缠缚臂带,气袋中部对着肱动脉
(注意:缠缚得不能过松或过紧,一般以可 插入两指为较合适)。
左心房 (肺循环止)
左心室 (体循环开始)
各级动脉 各级静脉 毛细血管
循环途径
1、体循环
组织细胞
O2 养料
血液成分的变化
各级 上下 腔 静脉
CO2 废物
左 心 室 室 左 心 房 房
主 动 动 脉 脉 肺 静 脉 脉
各级 各级
动脉 动脉
全身 全细 身血 毛细 毛管 血管
肺 细 肺部毛 部 血 细血管 毛 管
2.比较所获的资料,分析自己成功的经验或 失败的教训。 3.计算男生和女生的平均值,比较男女血压 是否有差异? 4.分析讨论全班的测量结果:本班是否有高 血压和低血压?
实验结果的解释:
当水银柱高度升到200 mmHg(或21.5千帕)以 上,这时臂压超过动脉内的收缩压,血流完全 被阻断,所以脉搏声会消失。缓缓放气,当听 到“蓬--蓬”声的动脉音时即为收缩压,这是 因为袖带压力稍稍低于收缩压,血就断断续续 地流过被压迫的部位,并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 。继续放气,当动脉音减弱或消失的一瞬间为 舒张压,这是因为袖带压力等于舒张压时,血 流通畅无阻的缘故。
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安静状态下,心脏输出的血较少,心跳缓慢,因此脉 搏较少。在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心脏要输送较多的 血到全身需要的地方去,心跳的次数增加,因此脉搏较 快。且在一定范围内,随运动量的增加,需要的血液增 多,心跳增快,脉搏加快。
[得出结论] 支持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