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不规则肝切除术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腹腔镜肝切除术两种手术体位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肝切除术两种手术体位的效果比较
表 1 两组体位安置时间比较( min,x ± s)
组别 对照组 试验组
t'值 P值
例数 . 24 2. 01 ± 0. 13
34. 7354 < 0. 05
表 2 两组患者手术体位移位及下肢感觉异常情况比较 例( % )
组别 对照组 试验组 χ2 值
P值
例数 20 20
·126·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年第 9 卷第 24 期( 下半月版)
·基础护理·
腹腔镜肝切除术两种手术体位的效果比较
何志红 李晓玲 黄好毅
摘 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人”字形体位与截石位的安置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2010 年 4 月 ~ 2012 年 4 月腹腔镜肝
切除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0 例。试验组采用“人”字形体位,对照组采用截石位,比较两组体位安置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
手术体位移位 16( 80) 0( 0) 26. 6667 < 0. 001
下肢感觉异常 6( 30) 0( 0)
4. 90201) 0. 0268
注: 1) 为 χ2 值
3讨论 3. 1 安置“人”字位可缩短体位安置时间 两种手术体位均 可满足腹腔镜肝切除手术需要,均由标准平卧位转换而成,通 过对两种体位的比较,我们发现安置“人”字位由于无需装支 腿架和拆卸下半部分床板,只需将双下肢直接固定在床板上 分开即可,具有快捷、简单易行的优势,而截石位安装支腿架 及拆卸下半部分床板,费时费力。同时肝脏是一血供非常丰 富的器官,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新开展手术,不可避免会因为 出血等情况 而 有 中 转 开 腹 手 术 的 可 能[2]。 一 旦 中 转 开 腹 手 术,“人”字位可 迅 速 恢 复 标 准 平 卧 位,而 截 石 位 恢 复 平 卧 位 则需重装床板、拆卸支腿架,费时费力,还需加铺无菌单。往 往术者为了快速开腹止血,不允许等待将截石位恢复平卧位, 且截石位抬高的下肢会给开腹手术造成不便。 3. 2 安置“人”字位可减少手术体位移位 腹腔镜行肝切除 手术,为了更好地暴露肝脏手术部位,方便术者操作,两种手 术体位均需要摇手术床至头高脚低位( 30° ~ 40°) ,床向左侧 30 ° 。头高脚低位由于重力作用,截石 位 的 重 力 支 点 在 大 腿 下 段 支 腿 架 处 ,与 躯 体 不 在 同 一 水 平 线 ,故 患 者 躯 体 会 有 些 下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肝胆外科常规手术记录大全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1.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术野,铺无菌巾。

2.沿脐下切开皮肤1.2cm,开放式进腹,置入1cm Trocar,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13mmHg。

改体位为头高脚低位及左侧卧位各约30度。

剑突下置入1cm Trocar,右肋缘下于腋前线上置0.5cm Trocar,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

镜下探查:腹腔网膜组织与肝脏、胆囊粘连,网膜组织包裹胆囊,胆囊大小约12×6×4cm,充血肿胀,胆囊壁厚约1.0cm,内有结石一枚,大小约1.5×1.5×1cm。

肝脏大小、形态、质地正常,胃小弯等均未发现异常。

胆总管无扩张。

术中诊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超声刀逐步游离粘连的大网膜。

分别游离暴露胆囊前后三角,显露胆囊管,距胆总管约0.5cm处用可吸收夹1枚夹闭胆囊管,胆囊管胆囊侧用可吸收夹1枚夹闭,予两者之间剪断胆囊管。

超声刀顺逆结合自胆囊床分离胆囊,胆囊床创面用电凝彻底止血。

反复冲洗术野干净,查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漏,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

留置肝下引流管一条,从腋前线Trocar孔引出并固定。

所切除胆囊装入标本袋后自脐部穿刺孔取出,排除气腹,拔除各Trocar,各穿刺口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各切口。

4.术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出血约ml,术后患者血压/ mmHg,患者清醒后送回病房。

切除胆囊及结石向患者家属展示后送病检。

二、胆肠吻合术开腹:修整肝管断端,留作吻合口。

在Treitz韧带下15cm空肠分离钳分开系膜,超声刀切开系膜,直线闭合切割器切断空肠。

丝线连续缝合空肠断端加固。

超声刀游离肠系膜使空肠远侧断端可轻松提至肝门下方。

注意保护空肠血供。

在距空肠远侧断端3cm处,对系膜缘切开空肠,直径约1cm。

可吸收薇乔线间断缝合肝管断端和空肠对系膜缘切开处,用“降落伞”法间断缝合。

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姓名:*** 住院号:***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病室[病室],床号[床号]。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术前诊断:1.术中诊断: 1.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手术者:[手术者] 助手:[助手]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碘伏消毒、插尿管、铺巾,脐下偏左小切口刺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为14mm Hg,置入1cmTrocar,进镜后探查,见腹腔内无腹水,胃小肠、网膜、腹壁未见转移结节,肝脏呈结节性肝硬化表现,肿瘤位于左肝,直径约cm,质地硬。

判断肿瘤可切除。

右锁骨中线12mmTrocar、右侧腋前线肋下5mmTrocar,左侧锁骨中线及左侧腋前线置入5mmTrocar、10mmTrocar。

(1)游离肝脏。

超声刀(ultracision) 将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切断,超声刀切开左冠状韧带、部分右冠状韧带及肝左三角韧带。

(2)解剖第一肝门。

肝门处Glisson鞘外进行解剖分离,对门静脉、肝动脉左支用血管夹夹闭,肝动脉左支远端超声刀离断。

并自Winslow孔自尾状叶前方至小网膜囊上肝阻断带,由上腹正中切口引出,置入自制肝门阻断装置备用(一次性吸引器管)。

(3)解剖第二肝门。

于接近第二肝门处,腹腔镜下解剖分离出肝左静脉的主干,用血管夹夹闭(或在离断肝实质最后使用直线切割吻合器连带部分肝实质进行离断,若后处理,则该步骤放于肝实质离断后)。

(4)肝实质离断。

沿着肝缺血线拟定肝切除范围,并电凝钩标记,阻断带阻断肝门(每次阻断时间15分钟,切除过程20分钟,阻断2次,间隔5分钟,总阻断时间为20分钟),肝表面1cm手术记录姓名:*** 住院号:***厚用超声刀切开,深层用CUSA(超声吸引装置)清除切线上肝组织,细小胆管及血管应用超声刀离断,较大血管及胆管应用血管夹夹闭、离断。

(5)最后用直线切割器切断左肝管及门脉左支(或肝左静脉的主干或分支),完成左半肝切除术。

腹腔镜肝切除术记录

腹腔镜肝切除术记录

腹腔镜肝切除术记录1. 术前准备在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

包括患者的病史了解、身体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在确认患者适合进行手术后,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交流,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等,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麻醉诱导和定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师会进行麻醉诱导。

一般情况下,采用全麻进行手术,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苦的状态。

麻醉师会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

3. 体位和准备在完成麻醉诱导后,患者被置于躯干抬高、两腿分开的仰卧位,并被固定在手术台上。

麻醉师和护士会给予必要的舒适和支持,同时为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器械和材料进行准备。

4. 切口和腹腔镜插入在消毒和铺巾之后,外科医生根据手术计划确定切口位置。

一般情况下,腹腔镜肝切除术需要进行3-4个小切口,用于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

通常选择在脐部和腹部进行切口,以便于操作和观察。

5. 腹腔镜检查和肝切除完成切口后,外科医生会插入腹腔镜,进行腹腔镜检查。

通过腹腔镜,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腹腔内部,包括肝脏、胆囊、肝血管等。

检查完毕后,医生将根据手术计划开始进行肝切除。

6. 腹腔镜下肝切除技术腹腔镜肝切除术常使用肝门阻断技术,即通过阻断肝动脉和门静脉来减少肝脏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在进行肝切除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并采用电切、缝合等技术来完成切除过程。

操作时需专注、细致,确保手术操作正确无误。

7. 手术切口处理和封闭肝切除完成后,外科医生会对手术切口进行处理和封闭。

通常采用吸收性线来缝合切口,以减少疤痕和感染的风险。

同时,再次检查切口,确保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8. 恢复和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被送往恢复室进行观察和监测。

麻醉师会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同时,护士会提供必要的护理和照顾,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9. 术后随访和指导在患者恢复后,外科医生会进行术后随访和指导。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

射频消融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取上腹屋顶状切口约30cm进腹,见肝脏质尚红润,未及肿块。

术中B超见肿块位于右肝前叶前方,在门静脉主干与右门静脉以及中肝静脉与右肝静脉之间,大小约5×5.5CM,考虑右肝癌,因其位置特殊,手术切除出血大,可能导致静脉损伤,风险极大,故放弃手术,改用射频消融。

与患者家属讲清,患者家属表示理解。

B超定位下,从肿块前、中、后三点进针,每次进针2CM,温度达80摄氏度,进针3CM,温度达105摄氏度,进针4CM,温度达110摄氏度。

射频后B超下肿块为高回声区。

查无活动性出血,置腹腔引流管一根于右膈下,于引出体外。

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关腹。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胆道探查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Version 1“T〞字管由胆囊管残端放入胆总管,残端缝合封闭后,由“T〞字管注入生理盐水,顺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

检查无渗血或漏胆汁,于胆囊床下方放一橡皮引流管,腹壁戳孔分别引出引流管和“T〞字管,清点器械纱布如数,依次缝合腹壁各层。

术中进展顺利,出血少,切除之残株胆囊标本送检病理。

version 2“T〞字管由胆囊管残端放入胆总管,残端缝合封闭后,由“T〞字管注入生理盐水,顺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

检查无渗血或漏胆汁,于胆囊床下方放一橡皮引流管,腹壁戳孔引出,清点器械纱布如数,依次缝合腹壁各层。

术中进展顺利,出血约100ml,切除之胆囊标本送检病理。

Version 3病人平卧于手术台,麻醉达成后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取右肋缘下切口入腹,切口长约10cm,依次探查胆囊、胆管、肝脏,见胆囊周围粘连明显,胆总管扩张明显,直径约1.2cm。

用三只宽深拉钩分别将肝脏,胃体及十二指肠牵开,显露好胆囊和胆总管。

于胆总管前壁纵行切开一1.0cm切口,两侧牵引线牵引,取石钳伸入胆总管下端,钳夹结石,取出直径约1cm大小结石数枚。

距胆总管0.5cm处钳夹,切断胆囊管,取下胆囊,见胆囊壁增厚达1.5cm,最厚处达2cm,内有结石数枚,最大达3.5cmX2.5cm〔胆囊颈部位〕,最小直径约0.5cm。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手术步骤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这可是个精细活儿呢!首先,医生得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好自己的装备一样。

病人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师让病人进入梦乡,这时候手术就正式开始啦。

医生会在病人的肚子上打几个小孔,这几个小孔可神奇了,就像通往神秘世界的通道。

通过这些小孔,医生会把腹腔镜和各种手术器械伸进去。

你想想,这就好像是医生有了一双可以拐弯的手,能在病人肚子里灵活地操作呢!然后呢,医生开始仔细地探查肝脏,看看要切除的肝叶在哪里,周围的情况怎么样。

这就好比是在找宝藏,得小心翼翼地,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找到目标肝叶后,医生就开始分离啦。

把肝叶周围的组织、血管啊什么的慢慢分离开来,这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儿,得非常小心,要是不小心弄破了血管,那可就麻烦啦!就像拆一个复杂的玩具,得轻手轻脚的,不然就会弄坏零件。

接下来就是切断血管和胆管啦。

这就像是剪断一些细细的绳子,但是这些绳子可都很重要,不能剪错了呀!医生得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来完成这个步骤。

血管和胆管都处理好后,就可以把要切除的肝叶切下来啦。

这感觉就像是从一棵大树上剪下一个树枝,但是得注意不能让整棵树受到太大影响。

切除后,医生还得仔细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出血啊,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这就像是考试结束后再检查一遍试卷,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把那些小孔缝起来,手术就大功告成啦!病人就可以慢慢恢复健康啦。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医生就像是在病人肚子里进行一场精密的战斗,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这需要医生有高超的技术、敏锐的判断力和无比的耐心。

这手术可不简单啊,是医生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换来病人的健康呢!你说,医生们是不是特别了不起呢?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患者信息:患者姓名:XXX患者性别:男/女 (可根据具体情况填写)患者年龄:XX岁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完成了必要的检查,并且接受了全面的术前准备。

患者在麻醉科评估后,被安排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手术过程:1. 麻醉:在手术开始前,患者被送入手术室,完成了全身麻醉。

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了适宜的麻醉方式。

2. 体位:患者被安置在仰卧位,双下肢稍屈曲,腹部裸露和消毒。

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消毒过程,以减少手术中的感染风险。

3. 切口: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并进行腹腔镜手术所需的切口。

通常,术中会使用三个切口,分别用于插入腹腔镜和工作器械。

4. 气腹:切口建立后,使用CO2气体进行腹腔充气,以创造一个操作空间。

通过一个特殊的针管连接到腹腔,将CO2气体缓慢注入,以使腹腔后视。

5. 视觉化和器械插入: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医生可以观察到腹腔中的器官,包括胆囊。

通过其他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操作器械,以进行相关操作。

6. 结扎胆囊动脉和囊管:在视觉化下,通过器械进行胆囊动脉和囊管的结扎。

这是手术中的关键步骤,它确保了胆囊的供血和引流的切断,以便安全切除胆囊。

7. 切除胆囊:结扎完胆囊动脉和囊管后,医生使用腹腔镜和器械小心地将胆囊从肝脏和胆囊床上分离。

一旦胆囊完全分离,医生小心地将其取出。

8. 结束手术:在确认没有出血和胆漏的情况下,医生将所有的器械和腹腔镜逐个拔除,然后将切口处进行缝合。

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和覆盖,结束手术。

术后情况:患者在手术后转入恢复室,并进行密切监护。

监护人员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和饮食摄入情况。

患者术后第一天进行口服液体摄入,并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术后第二天,患者进行活动训练,并进行术后检查。

在确认恢复顺利的情况下,患者于第三天出院。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治疗方法。

通过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创伤和术后疼痛,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1例报告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1例报告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1例报告靳斌;杜刚;李佳;张士哲;周安堂;郑成才;胡三元【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20)010【总页数】2页(P799-800)【作者】靳斌;杜刚;李佳;张士哲;周安堂;郑成才;胡三元【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腹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外科手术的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从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过渡到腹腔镜手术。

目前,腹腔镜手术占据了外科手术的半壁江山。

肝脏为实质性脏器,有门静脉及肝动脉双重血供,血运丰富,切除肝脏时容易发生断面出血、胆漏,给腹腔镜手术带来一定困难。

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器械的不断创新,腹腔镜肝切除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肝脏切除的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往认为腹腔镜肝脏手术的一些相对禁忌位置,如右肝的较大肿瘤,目前也逐渐开始应用腹腔镜技术。

经过认真选择,积极术前准备,我们为1 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

患者女,42 岁,因发现肝占位3月余入院,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腹痛、腹泻,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 征(-),腹部未触及明显异常包块,肝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

既往无乙肝病史,入院检查显示肝功为Child A 级,腹部强化CT 示肝多发占位,考虑血管瘤(图1),结合患者病史、查体、辅助检查,术前诊断为肝血管瘤,患者右肝有2 枚血管瘤,直径超过10 cm,为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有手术指征,积极术前准备后,决定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

术中探查:腹腔无腹水,肝脏未见明显结节性肝硬化表现,右半肝可见2 枚血管瘤,各约12 cm×10 cm、10 cm×10 cm,其中1 枚血管瘤部分位于肝脏第Ⅳ段,首先切除胆囊,再解剖第一肝门,解剖出右肝动脉通向肝脏右前叶、右后叶的分支,分别上2 枚Hem-o-lok 夹夹闭后离断,解剖出门静脉右支,用7 号线结扎,并上1 枚Hem-o-lok 夹闭,此时可见半肝缺血线出现,用超声刀离断肝周围韧带,显露第一肝门,于第一肝门预置阻断带,将其置入阻断管内,引出体外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记录
姓名:*** 住院号:***
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病室[病室],床号[床号]。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1.甲状腺肿物
术中诊断: 1.甲状腺肿物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
手术者:[手术者] 助手:[助手]
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碘伏消毒、插尿管、铺巾,脐下切口刺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为14mm Hg,置入1cmTrocar,探察腹内脏器,见腹腔内无腹水,胃小肠、网膜、腹壁未见转移结节,肝脏呈结节性肝硬化表现,肿瘤位于右肝,直径约cm,质地硬。

判断肿瘤可切除。

于右锁骨中线12mmTrocar、右侧腋前线肋下5mmTrocar,剑突下10mmTrocar及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置5mmTrocar。

游离肝脏。

超声刀(ultracision) 将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切断,超声刀顺行切除胆囊,置于左肝外叶下方,手术完成后一并取出,超声刀切开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

游离第1肝门,于肝门预制阻断带,于左上腹引出备用。

定位肿瘤位置,距肿瘤2cm用电钩标记切除线,用超声刀打开肝实质1cm,用CUSA逐步断肝,遇较大管道用血管夹夹闭后切断,较小血管用超声刀及双极电凝凝闭后切断。

切肝过程中间断阻断肝门(pringle法,阻断15min,开放5min)。

逐渐移除标本,可见多发肿瘤供应血管,夹闭后切断,逐渐移除标本,将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内,经扩大上腹部正中3个穿刺切口至4~5cm后取出,创面用盐水冲洗,用双极电凝止血,干纱布擦拭创面,未见明显黄染,创面放置强生止血纱,于创面放置引流管1根(橡胶材质),于右侧腹部引出固定。

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各个切口。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患者送至PACU,保肝等处理,注意生命体征及腹腔引流情况。

手术记录
姓名:*** 住院号:***
术者签名:[术者签名]
记录者:[记录者]
日期:[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