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礼物
《十年后的礼物》说课稿

诚信的力量———《十年后的礼物》说课稿《十年后的礼物》的说课分七个部分,分别是学习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法学法、学习过程、板书设计。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学习内容分析:《十年后的礼物》选自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记叙了音乐大师爱德华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我来谈谈学生的情况——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情感朗读较低,所以教师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激发他们的情感。
虽然他们喜欢读故事,但是对文章中人物的心里变化不能够深入体会,更不能感受到礼物的珍贵。
为此,课中教师要悉心点拨、引读,引导学生自立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挥想象,结合图片进行情景再现就显得很有必要。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桦、喧、哗、律、咆、哮、颊、糟、链”生字,理解“旋律、曙光、喧哗、陶醉、沉浸、期待”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画出文中描写达格妮不同心情的语句,从具体语境中了解达格妮前后心情的不同及其原因。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学习重难点: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画出文中描写达格妮不同心情的语句,从具体语境中了解达格妮前后心情的不同及其原因。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以下教法学法——教法学法:朗读感悟法,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我设计了一下五个环节来完成本课教学——学习过程:第一环节:音乐导入,激发兴趣开课伊始,我先播放一段爱德华·格里格创作的乐曲,引出爱德华·格里格。
然后引导:正是因为爱德华·格里格的作品源于民间生活,使他在一次体验生活的林间小道上偶遇了一位八岁的小姑娘,并许下了一个承诺,所以有了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十年后的礼物》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你心里最大的疑问是什么?(预设:用十年才等到的礼物是什么礼物?十年时间也太长了?不可能这么长时间吧?)用你的朗读把你的疑问表达出来好吗?设计意图:开课我以学生喜爱的音乐导入,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更快的走进课文的学习。
《十年后的礼物》读后感

《十年后的礼物》读后感
《十年后的礼物》这本小说是村上春树所著的一本温情的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十年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恋人,他们相爱深深,但因为一些原因分开了。
男主角去了海外工作,女主角则留在了国内。
十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每个人的心里都牵挂着对方。
男主角终于回国了,他找到了女主角,带着一份特殊的礼物。
这个礼物是他十年来一直为女主角精心准备的,他希望能够带给她十年前的那份甜蜜和温暖。
小说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替展示了这对恋人之间的感情历程。
他们在分开后,都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挣扎,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思念和渴望。
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他们对彼此的专注和付出。
我读完这本小说后,被故事中的爱情所感动。
即使分开了十年,他们的心依然彼此相连。
他们在寻找对方的过程中,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他们的爱情没有磨灭,反而历久弥新。
这本小说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温暖和勇气。
在人生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很多分离和困难,但只要心中保持对爱的信念,我们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人变得坚强和勇敢。
通过《十年后的礼物》,我深深感悟到了爱情的可贵和珍稀。
它是人们内心最美好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对待爱情,它就会化解一切难题,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十年后的礼物集体备课》优秀教案

《十年后的礼物》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所处位置《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是语文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记叙文,围绕着“真诚的心”这一专题,是一组洋溢着时代美的赞歌,有利于学生感悟人类诚实守信的美德。
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的重点是“阅读课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十年后的礼物》是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要继续抓住单元训练重点进行训练。
这是一篇蕴意很深刻的叙事类文章,根据本课特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与文本对话。
2教学目标任务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师已引导学生初步疏通课文,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要求,我们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积累短文的好词佳句,感悟短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研读文中心里描写的句子,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达格妮的心里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收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了解插叙;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读懂课文内容,知道大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从而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
【教学重难点】1重点: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叙事手段,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感受达格妮心理的变化,感悟礼物的珍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7课十年后的礼物课件

二造、句写:即了使达····格····妮也 十年前的相遇及她 的法疑阻天惑止空心我中上理即学使。的下脚着步倾。盆大雨,也无
解释
作用
—— 这是最好的礼物
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
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 珍格泪妮流十满分了高双兴颊和。她快竭力抑制
三住的乐呜洪、的咽流写心, 里了弯 感情下 受达,身 到认格子 了为尼,音信知把乐守脸家道诺埋对十在她言年双的十手祝前分里福那珍。:贵个她“。人从你音是是响黎音 乐明的大曙师光,,你用就这是么幸奇福。妙”的方法送她礼物,
想 ?想
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如痴如 醉,她还听到了( 叮咚的泉水 ), (呼呼的松涛),( 狮子的嚎咆 )·········
一、写了达格妮在音乐会上听到 音乐大师的节目,使她想起十年 前的往事。
生动地表达了达格妮怀疑的心情
当 她 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 ( 想起这次相遇 , 期待着那件礼物) 。 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那个人 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 姑娘 。送 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 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 到我的手中啊 。 )”
威威望很高,逝世后受到国葬。
huà lǜ xuān huá páo xiào 白桦 旋律 喧 哗 咆 哮 zāo liàn zhēn jiá shǔ 糟糕 项链 珍 贵 双颊 曙光
不是现在——而是十年以后
动动脑、动动手
达格妮刚收到礼物时,心情是 怎样的 ,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3自然段。用波浪线 划出小女孩心情变化的句子。
当台上的报幕员报告下一首乐曲 是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 的得意之作《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达格妮》的时候,只见 达格妮( 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 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起初(由 于心情激动,她无法静下心来听 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
17《十年后的礼物》PPT课件

北关小学 陈老师
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 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北关小学 陈老师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
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插入一 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 方法。
北关小学 陈老师
读1---3段,边读边试着用“— —”划出能够反映达格妮心情的 句子。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 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 声……
息县六小 肖雨杏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北关小学 陈老师
不是现在5段,思考:在这十年里, 达格妮心情有哪些变化?圈画出来, 写出感受。
北关小学 陈老师
当她____________________的 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 期待着那件礼物。
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 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 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
北关小学 陈老师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 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 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生活啊,我爱你!
“同学们,期中考试成绩出来 了!”班里的“小广播”话音未落, 就看到老师抱着试卷向教室走 来……
《十年后的礼物》读后感

《十年后的礼物》读后感《十年后的礼物》读后感1礼物,是每个人都收到过的,但你收到过十年后的礼物吗?十年后的`礼物,那个送礼物的人有可能记得吗?他又怎么送到达格妮手中的呢?那就让我们走进故事中,去感受一下十年后的礼物吧!这天,十八岁的达格妮要去首都奥斯陆去参加一个音乐会,这个音乐会是她最激动的音乐会。
因为,她收到了大音乐家爱德华十年前答应要送给她的礼物,这个礼物是那样特别,因为这是爱德华呕心沥血创作出的音乐——《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
对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最好的礼物。
音乐会结束了,达格妮走到大海边,对大海说:“生活呀,我爱你!”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受。
爱德华虽然闻名遐迩,却遵守诺言,送给了达格妮这个珍贵的礼物。
爱德华之所以要送给达格妮,是因为他希望达格妮能热爱生活!爱德华把这个礼物送给了达络妮,作者把这个故事带给了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热爱生活!《十年后的礼物》读后感2读了《十年后的礼物》这个故事,感触很深。
故事讲述了八岁的女孩达格妮在森林里采野果的时候,得到了一个陌生城里人给她的一个承诺——十年后我会送你一件礼物。
十年后,已十八岁的达格妮来到了城市里,在一次晚会上她真的得到了城里人——爱德华格里格的礼物——乐曲《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她十分的感动。
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说过的承诺要做到。
记得一次我答应辅导班的朋友,送给他一支钢笔,可是那支钢笔却在这时莫名其妙的弄丢了。
怎么办呢?我总不能违背诺言吧?说过的话不能反悔呀!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去买一枝。
我咬咬牙拿出所有的零花钱,跑到商店买了一支新笔送给了他。
他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和我成了铁杆哥们!虽然花光了零花钱,还辛苦地跑了一趟商店,但看到朋友感谢的目光——值了!我爸爸也是一个遵守诺言的人,记得我十一岁生日,爸爸答应了给我买一个蛋糕,可是到了生日当天,爸爸却因为有事出差了,没有给我买蛋糕,妈妈上班,晚上才能回来,没有时间给我买蛋糕。
第17课《十年后的礼物》

出示: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的()……啊,她明白了。
四、揭示中心
文中说达格妮明白了,她明白了什么?
五、概括内容
1、请你们用上“爱德华、达格妮、诚信、音乐、礼物、十年”这几个词语来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讨论4、5自然段可不可以不要,为什么?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树立信守诺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英】莎士比亚
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了课文之后你们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感受。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舞台()的旋律()的森林
()的礼物()的项链()的咆哮
创新提高训练
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音乐家知道她的名字。这个音乐家将一支乐曲献给她。
将上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2、他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一边送她回家,一边微笑着对她说话。
用加点的词造句:
板书设计
17、十年后的礼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咆、哮、珍、颊、曙”。能正确读写“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白桦、陶醉、沉浸、期待、信守、诺言、祝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咆、哮、珍、颊、曙”。能正确读写“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白桦、陶醉、沉浸、期待、信守、诺言、祝福”等词语。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反思doc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反思《十年后的礼物》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十年前答应送给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送给了她,使达格妮感到无比幸福与深深的感动。
课文不仅让达格妮心潮澎湃,也让我们每个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学习本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抓“心理变化”主线,理清达格妮心路变化轨迹。
文章以达格妮参加音乐会时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因此学习过程中,我抓住文中表达达格妮心情的句子来组织教学。
我请学生找出描写达格妮收到礼物时的心情的句子,八岁的达格妮期待礼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的句子,达格尼听完乐曲后的心情的句子,通过品读感受达格尼初收礼物时的惊讶之情,期待礼物过程中的愉快、怀疑、失望之情,以及听完乐曲后激动心情。
以礼物为线,以心情为珠把整篇文章串联起来,思路很清晰。
2、补“写作背景”之白,体会达格妮极度感动缘由。
文章第7节写道: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在反复阅读了课文后,我感到达格妮此时的心情固然是激动,但“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这样的反应似乎过头了。
查阅过资料后,才发现这里果然有一个断点。
原来听完乐曲后,达格妮听说爱德华就在不久前去世。
这样一来,达格妮的反应就可以解释了。
课堂上,当学生在理解句子的时候,我就把这一细节补充了进去,从而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3、借“感情朗读”之翼,领悟达格妮情感之魂。
教学中,我抓住达格妮心情变化的句子,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清了达格妮等待礼物、收到礼物时、收到礼物后复杂的心情变化及原因,让学生感受到她由期待到失望到激动、幸福的变化。
引读、指名读、自由读、对比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穿插于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在读中不断思考,加强感悟,让他们读有收获,读有感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最后,深情反复读文章结尾的一句“生活啊,我爱你!”让学生感悟到十年后的礼物使达格妮对生活充满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十年后的礼物
【教材分析】
课文是根据前苏联帕乌苏斯托夫斯基《一篮枞果》改写而成的。
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大音乐家在森林里邂逅了一个守林人八岁的女儿,答应在十年后送她一件礼物。
当这个女孩长到十八岁时,在一次音乐会上,她真的收到了这份礼物——一首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位挪威的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以这样的奇妙的方式,把一份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送给了女孩。
当乐曲传遍四方时,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
这份礼物让达格妮激动不已,让她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
文章的语句流畅优美,结构安排也很有特点,运用了插叙的方式,将现实与回忆交错描写,使整篇文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文章1—3节写达格妮收到礼物时异常惊喜激动;第4节写爱德华十年前的许诺,第5节描写了达格妮等待礼物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期待-怀疑-失望;6—8节写十年后的礼物激发了达格妮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中达格妮的心理变化是文章的主线:起初,达格妮收到礼物,无比惊讶,以至于“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她回想起十年前的那段林中奇遇,她的心情由期待转为怀疑,继而又失望。
回到现实中的达格妮听完音乐,感受到音乐家对她的美好祝福,她的心情无比激动和幸福。
在语言表达上,文章也颇具特色。
如“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一句,把表示时间的短语倒置,通过强调时间表现达格妮怀疑以至失望的心情。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另外,文中有三个破折号,其表达作用也各不相同。
其中,“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转折;“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一句中的破折号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而“生活呀!我爱你——”一句中,破折号则表示声音延长。
本单元是“简要复述课文”训练的第一个单元,是从详细复述课文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过渡。
“简要复述”即要求学生在详细复述的基础上保留故事情节的“主干”,用转述的语气,对原材料进行“浓缩”,做到语言简练、前后连贯。
简要复述的方法有:抓重点句、抓六要素、抓提纲或小标题和段落大意归并法等。
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本课将继续训练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复述的能力。
【学情分析】
礼物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
从小到大,多多少少都收到过来自父母、亲戚等的礼物。
不过,通过了解,他们收到的礼物大多比较普通,也就是在生日或者过节的时候收到蛋糕、零食、衣服之类的,对于礼物所包含的意思的认识也较肤浅。
所以,对于文中讲的礼物十年后才兑现,而且竟然是一首曲子,学生可能会感到奇怪、新鲜,却不能真正理解其用意。
本文选自外国文学《一篮枞果》,农村孩子课外阅读量少,对外国文学更是陌生。
改编的课文,语言生动却简洁。
由此可能造成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有一定的影响。
如文中“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等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难度。
据有关资料显示,爱德华·葛利格的女儿亚历山德拉幼年病逝,当时爱德华·葛利格正处于艺术创作的低谷时期。
林中的那段奇遇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因而他谱写的那首乐曲既是对这片大森林和小姑娘的感谢,又是对女儿爱的寄托。
而当达格妮听到这首乐曲前不久,爱德华·葛利格因心脏病发而去世了。
我想,如果教学中适时地补充这些资料,创设一些情景,应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家创作的背景,真切地感悟达格妮心情的变化。
字词方面,通过三年半的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自学生字的习惯,教学中,主要对若干个词语稍加提点,即能帮助学生理解,如“喧哗、咆哮、曙光”等,教师在语境中引导学生理解,然后感悟句子,达成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主旨。
本文课题《十年后的礼物》又让人心生疑惑,因此揭示课题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至于“简要复述课文”,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方法,如《父亲的谜语》和《我们家的男子汉》两篇课文,学生学习了“抓提纲和小标题”来复述课文的方法;通过学习《看不见的爱》一文,学生初步掌握了“抓六要素”及“按心理变化”来复述课文的方法。
但是班级里口才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寥寥无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铺设一级级的“台阶”,逐层的引导,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简要复述时抓重点、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并能在这种多元的语言实践中理解、感悟、体会文本的内容和感情,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喧哗、咆哮、信守、诺言”等词语,了解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借助老师的板书,依据达格妮心理变化的线索简要复述。
3、在语境中理解“呜咽”“珍贵”等词语。
从描写达格妮听完乐曲后心情变化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明白大音乐家的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
4、品读语言,借助想象,感受礼物的珍贵之处,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出描写达格妮心情的语句,感受她心情的变化。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信守、诺言、呜咽、珍贵”等词语,了解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借助老师的板书,依据达格妮心理变化的线索简要复述。
3、品读描写爱德华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对小姑娘的喜爱与真诚,初步感受这份礼物的独特之处。
4、从描写达格妮听完乐曲后心情变化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明白大音乐家的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
谁送给谁的礼物?礼物是什么?
为什么要在十年后送?收到礼物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解决课题质疑中的两个问题。
(谁送给谁?礼物是什么?)
2、借助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题。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教师指导学习第4-5节,通过语言描写感悟爱德华十年前承诺的真诚和达
格妮的心情变化。
1.通过对爱德华的语言品读,感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真诚)
句子: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
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
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
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2.找出能反映达格妮期待之情的句子。
(个别说,集体读。
)
通过三个场景进行想象,一步一步体会达格妮的期待之情,强烈感受她的期待。
3.通过达格妮的内心独白体会她心情的转变(由期待到失望)。
指导朗读,读出失望之情。
4.介绍插叙这种写作手法。
5.结合板书,师生配合完成4.5两小节的内容复述:
“在渐渐成长的时候,达格妮有时会微笑着想起那次相遇:……一想到这,她就满怀期待……森林里的野果红了一个又一个秋季,可那个城里人再也没出现过,她越来越失望……”
(二)、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课文6—8小节
过渡:十年后,就在达格妮已经完全不抱希望,或许早已把这件事遗忘的时候,她竟然意外地在一场露天音乐会上收到了期盼过无数次的那份礼物。
1、合作学习6-8自然段。
要求:以同桌为单位,合作朗读6-8自然段,按照这样的学习要求一起学习。
划:找出达格妮听完乐曲后反应的句子。
圈:圈出其中的关键词。
说:联系上下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你找到的句子是?
预设:句一
师:你找到的关键词是?你读懂了什么?(激动)
她情绪这么激动因为是什么?从文中找答案?
一起读第6节。
(出示第6节)
(从第6小节中找答案:三点:信守诺言;奇妙的方式;十八岁的成人礼)完成说话练习:
达格妮激动万分,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
2、明白达格妮激动万分的原因后,再一次读好她激动的句子,读出激动之情。
朗读中体会达格妮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补充这首曲子的隐情,进一步感受这份真挚的情感。
据有关资料显示,爱德华·葛利格的女儿幼年病逝,当时爱德华·葛利格正处于艺术创作的低谷时期。
林中的那段奇遇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因而他谱写的那首乐曲既是对这片大森林和小姑娘的感谢,又是对女儿爱的寄托。
4.音乐家信守承诺,这份珍贵的礼物,给了达格妮生活的信心。
指导朗读:“生活啊,我爱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四、总结:
1、参看板书说主要内容
2、结束语
板书:24、十年后的礼物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爱德华.格里格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真诚期待
承诺失望
守信
奇妙的方式
十八岁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