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茅台镇景观风貌规划-深规院
茅台镇的自然环境

茅台镇的自然环境一、地形地貌地质特点茅台镇四周有崇山峻岭围绕,如海如涛,使镇形成盆地状低谷。
镇建成区主要属于侵害低河山谷地貌,赤水河茅台段沿茅台向斜轴部发育从南至北纵贯境内。
东有马鞍山,西有宝丰山,河水自西南而入,沿茅台酒厂东流至镇下场的猪旺沱,受黄孔垭山岭沿下东山阻截,转向北流,直下长江,茅台镇处于峡谷地带。
河西岸坡度较陡,镇建成区与茅台酒厂所在地东岸坡度较缓,海拔多在700 米以下。
两岸海拔最高点(帽儿塘) 1041.5 米,海拔最低点(仁溪沟口) 402 米,全镇海拔 700 米以下边积占总面积的 60%。
地层:境内陆层全由堆积岩构成,最早出露于震旦系,自上挨次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第四系。
此间缺失泥盆系、石碳系、白垩系(茅台铄岩可能多白垩系),总厚度8630.6 米。
以寒武系、二叠系、三叠系下统,侏罗系中、下统发育完满,散布较广。
境内出露碳酸岩类(各种灰岩、白云岩)许多,其次是各种砂岩、铄岩、黏土岩类。
结构:仁怀市地处上扬子地台褶皱带和四川地坳南缘之接合部,受黔中隆起和燕山运动第三系——四川运动影响较大,境内褶皱结构多属华夏系结构系统。
除在茅台城区以南有茅台滑坡体和宽泛的喀斯特散布外,余无不良地质现象。
镇建成区散布高程相差较大,沿赤水河东岸较低的有茅台酒厂、滨河大道及银滩开发区的河漫滩,贵州茅台酒厂生产车间地面均在 423 米海拔高度上。
二、地理环境三大特点特点一:紫色砂页岩地质结构,十分有利于水源浸透过滤和溶解红层中的有利成分。
地质检查资料表示,从整体上讲,茅台地区地质属浸蚀结构种类。
其地层由寒武系、侏罗系、二叠系、第四系等构成。
岩层主要为沙岩和页岩,沿赤水河呈环带状。
因为岩石质地比较柔软,易受外营力的风化、流水作用,常常形成坡陡谷深的坡地峡谷地貌,主要为低中山和丘陵河谷。
茅台镇的地质地貌结构主假如侏罗、白垩系紫色沙页岩、砾岩,形成时间在 7000 万年以上。
办公-贵州仁怀.国酒城规划设计文本

风情商业街
风情商业街分析图
D:H>1
H
DD:H=1Βιβλιοθήκη HDD:H<1
H
D
风情商业街意向图
D:H>1,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 D:H=1,高度和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均匀之感,是空间性质的转折点。 D:H<1,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比值越小紧迫感逐渐增强。 方案以D:H=1为商 业街的尺度依据
老城区 新城可建 设区域
区位
高速路连接线和208省道与县城主干道的交叉 节点是入城后首先引入眼帘的重要县城形象展示区 域,项目中应重点控制和打造。 遵赤高速 城市主干道
高速路连接线 高速入城节点
城市道路
208省道
省道入城节点
商业分析
功能和入口:
地块主要分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其中城 市商业沿醉美大道和国酒南路布置。根据前面的分 析,两个交叉口既是入城节点空间,也是人流集散 空间,故在此预留出广场空间,既可展示城市形象 又兼作商业街入口空间。 居住区商业
贵州,山峦起伏,梯田遍布。独特地形地貌赋予其鲜明性 格,色彩缤纷源自其物产丰饶。
本案试图在城市门户的节点,创造一做令人印象深刻,并独具地域特色的“唯一建筑”。
以适应做为售楼中心所具有的集聚效应。灵动造型与色彩为后期该做幼儿园留有充分的可能与趣味。
方案二
透视图
方案三
设计概念 方案以“折纸”为原型,结合项目所 处的卡斯特地貌特征,力图创作出层 次丰富的“第五立面”和沿街立面, 并结合宜人的、相互渗透的景观环境 设计,创造富有现代气息和文化韵味 “折纸”原型 的售楼中心。
将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组合模式和线性的街道空间相结合,构建“院+街” 的空间模式,在保证线性商业活动的同时,通过院落形成聚集效应,点线结合, 形成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街道空间环境。
茅台酒厂的发展规模与用地布局的分析

仁怀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2005-2020)专题研究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酒厂的发展规模与用地布局的分析仁怀市国土资源局贵阳立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00七年十一月目录一、仁怀市白酒产业的发展 3二、茅台镇与茅台酒 4三、茅台酒厂的成立与发展 6四、茅台酒厂土地利用现状8五、用地布局及供地分析10茅台酒厂的发展规模与用地布局的分析一、仁怀市白酒产业的发展仁怀是著名的中国酒都。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使仁怀市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酿酒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仁怀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仁怀白酒产业主要是国酒茅台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快速上升,白酒产业对仁怀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至2007年4月,仁怀全市共有酒类生产企业257户,其中,茅台镇辖区172户,其它乡镇76户。
列入遵义市重点调度的规模白酒企业26户。
到2006年底,全市白酒产量8.7万吨,其中酱香型酒产量3.4(含茅台酒1.4万吨)万吨,浓香型酒产量5.3万吨;酿酒工业及配套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0%,酒业对仁怀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7.5%,白酒行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酒业已成为仁怀经济的根本支撑和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在国酒茅台为龙头的带动下,仁怀地方白酒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一批骨干型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
2006年底,全市有生产许可证的地方酿酒企业143家,其中资产上亿元的地方白酒企业有3家,资产上千万元的有23家,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有20余户,12户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酒业注册商标1143个(含贵州茅台酒厂280个),拥有贵州省著名商标23个,白酒备案品牌1930个。
在酒业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一大批白酒品牌已在全国市场崭露头角。
如云峰酒业、酒中酒集团、金士力酒业、怀庄酒业、糊涂酒业、五星酒厂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其生产的品牌产品如小糊涂仙、国台、怀庄、酒中酒、百年糊涂、钓鱼台、老掌柜等畅销全国各地,有的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山地风貌规划案例

项目案例介绍——2淳安县乡村风貌规划
3、景观风貌控制引导
绿化空间
项目案例介绍——3四川射洪城市风貌规划
1、城市风貌结构
形成 “一心、一带、两轴、三片”的风貌结 构
一心: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跨一涪江两岸,位于望江 路、涪江大道之间,武安河街以东的片区,集中了射 洪商业服务、商务办公、行政办公、会议展览以及娱 乐等功能,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心。 一带:城市滨江发展带,以涪江作为城市空间发展的 主轴,将棓江两岸各城市组团联系起来,是城市发展 的主要纽带。 两轴:以太和大道和涪江大道与望江路之间公共服务 设施带,作为两条城市空间结构轴,以引导城市空间 的开发。 三片:整个城市空间分为三大片区:生态旅游服务片 区、传统文化旅游及综合服务片区、现代新城片区。
风貌规划项目介绍
项目案例介绍——1仁怀市茅台镇风貌规划
1、城市整体风貌规划目标
以白酒生产为核心,产业多元化发展、配套设施完 善、居住和谐、旅游发达的世界名镇。 (1)完善的配套和一流的城镇环境
(2)探索山地城市和谐的居住模式
(3)打造有突出影响力的旅游名镇
2、城镇生态网络构架
由“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构建城
镇的生态网络,形成“青山绿水”的格局。 生态基质:城镇大范围内良好生态背景,形成城镇 生态网络“面”元素。
绿色廊道系统:赤水河沿线滨河绿化和镇区贯通的
条状绿绿地广场、小游园、专 用绿地、院落绿化等组成,形成城镇绿色生态网络
“点”要素。
城镇生态网络构架图
城市标志性建筑节点 节点为城市各功能中心建筑; 城市特色形象节点 节点为具有射洪传统的地段; 城市对外形象节点 节点为射洪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节点; 公园绿地 节点为现状及现状规划的公园、绿地等为城市 服务的开敞空间。
(文产)茅台镇酒文化展示体验区简介

借力文化发展特色旅游打造茅台酒文化体验推广地---茅台镇酒文化展示体验区简介茅台镇酒文化展示体验区,是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是仁怀市“十二五”期间的重头戏。
仁怀市将着力打造“中国酒都”、“中国国酒之心”、“中国国酒文化之都”等地域品牌,加速发展国酒茅台工业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建成茅台国酒城,抓好特色酒庄、酒文化风情街等景点建设,努力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本项目将借助茅台镇独特的环境、厚重的文化、神秘的酿酒工艺,把茅台镇酒文化展示体验区打造成集中国酱香型白酒文化的参观、体验、品鉴、文化交流、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体验式的世界级品鉴体验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
项目规划用地约180亩,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静、动态投资约10亿元,2年内完成。
建成后,在5年内形成文化影响力,实现年来访人流120万人次,年消费额超100亿元。
本项目的目标就是要将茅台镇酒文化展示体验区打造成贵州省的一张世界级特色文化名片,对外文化影响上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的波尔多地区”。
酒文化展示体验区的创意就是体验式和互动式,而不是灌输式。
在这里,以茅台酒为载体,形成以参观和参与茅台酒酿造为重点的工业旅游、以品尝茅台酒为重点的餐饮旅游、以了解茅台酒发展历史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以点带面全方位展示茅台酱香文化,打造高端酒文化体验,是文化传播之旅、醤香白酒朝圣之旅。
充分体现省委领导的指示精髓。
酒文化展示体验区项目坚持生态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和功能性原则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茅台的地形环境与生态群落、文化、历史、山地特色及民居风貌等因素,在建筑风格方面,力求在现代手法中融入传统的建筑风格,依循高低错落的水岸地形,以台阶、码头与亭台轩榭的穿插,丰富柔化沿河堤岸,营造层层相叠、曲折有情,蜿蜒连绵的水岸效果,展现浓郁独特的赤水风情。
文化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从设计到兴建,勇敢地来创新,淡定地去传承。
”已建成外观独特的茅草大台,重现了古人以茅草为灵物,筑土台而祭祀—茅台的由来!茅台镇酒文化展示体验区展示厅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利用二维、三维影像艺术的再现了茅台酒的制曲、下沙等工艺流程,以及酒文化展示体验区的设计理念和方案等。
茅台镇景点调研报告

茅台镇景点调研报告茅台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是中国最知名的酒类生产基地之一。
作为茅台镇旅游景点的调研报告,将详细介绍茅台镇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茅台酒产业,为游客提供了解该地的全面信息。
首先,茅台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它位于乌江上游河谷,周围山峦起伏,江水潺潺流淌。
茅台河沿岸有一片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这里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茅台山则是茅台镇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山势险峻,峰峦叠嶂,是个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登上茅台山可以俯瞰茅台镇全景,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日出和日落景色。
其次,茅台镇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考古学家研究,茅台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镇中的茅台古城是一个保存完好、风貌独特的古建筑群,这里有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传统的贵州民居特色。
古城中还有茅台博物馆,陈列着茅台酒的历史和酿造技术,对于文化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了解茅台酒文化的地方。
最后,茅台酒产业是茅台镇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
茅台镇盛产茅台酒,这种贵州名酒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来到茅台镇,游客可以参观茅台酒厂,了解茅台酒的生产过程和工艺,并有机会品尝正宗的茅台酒。
酒厂还设有茅台酒文化展览馆,展示了茅台酒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茅台镇还有许多小作坊,游客可以亲手参与茅台酒的酿造过程,体验制作茅台酒的乐趣。
综上所述,茅台镇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茅台酒产业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想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了解茅台酒的酿造过程和品尝正宗的茅台酒,茅台镇都会给游客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酒类生产基地之一,茅台镇的魅力不容错过。
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参观茅台镇,享受这里独特的旅游体验。
遵义仁怀项目规划方案最新

遵义仁怀项目规划方案最新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遵义仁怀项目规划方案的最新进展。
遵义仁怀位于贵州省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该市政府与多家公司签署了投资协议,共同推进遵义仁怀项目规划方案,以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城市为目标。
规划方案区域分布遵义仁怀项目规划方案将城市分为5个主要区域和7个次要区域。
主要区域包括市中心区、工业开发区、生态居住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文化教育区。
而次要区域则包括交通枢纽、商业配套、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和景观绿化等。
城市配套设施根据规划方案,遵义仁怀将建设全方位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
其中包括市政公共设施、购物配套设施、教育配套设施、医疗配套设施、交通配套设施等。
这些配套设施将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为市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产业布局规划方案将注重遵义仁怀的产业布局,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遵义仁怀将重点发展工业、科技、文化和服务业等行业,以满足城市市民多样化的需要。
同时,该规划方案还特别考虑到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注重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最新进展市中心区规划方案已完成遵义仁怀市中心区规划方案是遵义仁怀项目规划方案中的核心之一。
该规划方案已于2021年5月完成,并通过市政府审批。
市中心区将成为城市的政治、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
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随着规划方案的不断完善,遵义仁怀的建设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市政府已经启动了多项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市中心区的拆迁和土地征用、交通枢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
预计未来数年内,遵义仁怀将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
总结遵义仁怀项目规划方案的最新进展证明,该城市正朝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该规划方案将会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并提升遵义仁怀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期待看到遵义仁怀的未来更加美好的发展。
贵州省茅台镇全国宜居小镇申报材料PPT

规划引领,春华秋实——功能美
4.2 土地功能区划
规划用地 序号 1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 行政办公用地 其中 教育科研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3 4 5 其中 商业用地 娱乐康体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物流用地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6 城市道路用地 其中 综合交通枢纽用地 交通场站用地 7 公用设施用地 绿化与广场 8 公园绿地 其中 防护绿地 广场用地 9 10 城市建设用地 非建设用地 其中 水域 其他非建设用地 面积 (公顷) 39.20 4.77 0.63 2.97 1.17 28.93 15.56 13.37 679.49 326.56 298.92 285.45 0.41 13.06 2.13 397.45 131.73 261.06 4.66 1777.04 398.96 10.19 388.77 占城市建设 用地(%) 2.21% 0.27% 0.04% 0.17% 0.07% 0.88% 0.88% 0.75% 38.24% 18.38% 16.82% 16.06% 0.02% 0.73% 0.12% 22.37% 7.41% 14.69% 0.26% 100.00%
仁怀茅台机场总投资13.83亿元,机场建设工程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区域 经济发展、加快茅台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1999年12月,遵义市政府正式启动仁怀民用机场项目前期申报工作。
2011年4月,根据省委、省府领导指示精神,仁怀机场建设项目重新启动。
2012年12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审定通过,同意新建贵州仁怀民用机场。 201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 …… 2015年6月,预计仁怀茅台机场建成试飞。 ▼茅台机场效果图
……
风拂酒肆,古韵悠长——街区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密度:35.8% 绿化率:29.7%
整体鸟瞰
城市设计的控制图则
提取最核心的控制要素,包括空间组织,建筑形态,交通组织及环境设计 等要素,提出地块控制指标和一系列城市设计要点,有效指导地块的开发 建设和形成整体风貌。
二.桥头地段城市设计:打造茅台核心风貌
茅台大桥两侧是城镇最具活力的地段,是未来城市的核心景观区,具有极 其重要的战略价值。规划作为茅台商业中心,集中体现茅台的地域文化和 商业活力。对桥头重点片区进行风貌建设,探索茅台风貌建设的新路径。
茅台镇面临的问题属于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阶段性的问题。 风貌规划不能仅仅着眼于空间形态,必须紧扣总体战略和系统规划。
工作内容
● 现状分析研究 ● 核心目标与发展策略
● 整体风貌规划
●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 管理导则与开发时序
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思考和要求
科学发展观——决定未来中国发展的主线 ● 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改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掠夺式开发; ● 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和发展愿望; ● 提升综合人文环境,建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达的和谐社会; 对茅台的要求和启示——由单一配套型城镇转变为和谐兼顾的新城镇
● 建立“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制定《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办法》;
● 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抢救、整理、传承与保护,成为旅游的亮点; ● 保护古城居民的居住活动,引导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服务,从而推动发展;
四. 风貌做“除法” :纯净统一是风貌和谐的内在要求
● 研究确定茅台的“主色调”:通过对茅台现状风貌问题分析和国内外 成功案例研究,应遵循城市设计的“二、八原则”,营造统一和谐的城 市风貌,结合茅台实际制订建设控制要素:屋顶、墙面、材质、色彩等;
千百年来 悠悠岁月洗磨着 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 茅台人的智慧孕育了绝世美酒 红军以无畏的精神在这里三渡赤水…… 美酒与碧血 激荡着荣耀与辉煌 联结历史、现在与未来 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民族之河
向世人谱写着一段不朽的神话传奇……
仁怀市茅台镇景观风貌规划
STYLE AND FEATURES-PLANNING OF THE MAOTAI,RENHUAI
茅台大桥桥头
国酒文化城 茅台酒老大门
茅台酒新大门
国酒之轴——淌过时光的河流 品味经典茅台 旅游之轴 商业之轴 文化之轴 生活之轴
体验之旅——打造旅游观光界面、体验步行感受
绿色系统——景观轴线、公共空间、绿化节点
工作内容
● 现状分析研究 ● 核心目标与发展策略
● 整体风貌规划
●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 管理导则与开发时序
城市设计:将美好蓝图转变为空间指针 一.入口段城市设计:打造茅台门户形象
由茅台酒厂新大门至老大门的环茅南路,成为进入茅台的城市入口。规划 通过对周边地块结构整合、功能调整、形象设计、道路断面设计等方面, 打造茅台镇的入口形象。
现状道路宽度:12-14米
总用地面积:110894.6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98160.6平方米 容积率:0.88
● 制订简明有效的管理办法:在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 理办法,作为政府控制茅台建设风貌的“抓手”。
● 更严格的执行力度:一旦《茅台镇风貌建设管理办法》出台,必须由 仁怀市政府层面组织专门机构并严格执行,控制与引导茅台风貌建设。
五. 环境保护策略:逐步恢复青山绿水的生态格局
● 一切围绕赤水河的保护:赤水河作为茅台的母亲河,拥有多种珍稀特有 鱼类、珍稀植物,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赤水河作为茅台的最大财富, 污染了赤水河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所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水质污染, 并逐步恢复青山绿水的生态格局。
任务解读——为提升茅台形象提供策略研究和规划支撑
本次规划必须完成的几个核心任务:
● 从战略层面思考茅台的目标定位和发展策略 ● 从整体层面塑造茅台的核心风貌和景观特色 ● 从操作层面指导近期行动和重点地段的实施
技术路线——以目标为导向,强化策略、规划和行动之间的关联
工作内容
● 现状分析结论 ● 核心目标与发展策略
● 整体风貌规划
●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 管理导则与开发时序
区域坐标——位于中国西部黄金旅游圈与美酒文化圈
● 世界的茅台:茅台酒与法国的 柯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 并列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茅台酒 成为外国人感知中国的联想符号。 ● 中国西部黄金旅游圈:黔、蜀、 滇、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成 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热点,茅 台的区位优势明显。
● 长征文化留青史:历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中的第三渡就发生 在茅台渡口,这次战役成为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茅台存留的革命遗迹 也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
● 千年沧桑显风情:“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如今运盐古栈道已 不复存在,但千百年来商贸往来与地域文化交流碰撞,孕育了璀璨多姿 的民间风情。
五. 环境保护策略:逐步恢复青山绿水的生态格局
● 建构镇区绿色网络:使城市与森林 对话,通过生态廊道和线性绿化引绿 入城区,与公共开放空间和步行空间 形成绿色网络。 ● 依山傍水,城林互望:共同构成主 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 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的格局。
工作内容
● 现状分析研究 ● 核心目标与发展策略
● 中国美酒文化圈:包括茅台酒、 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习酒 等名酒,构成了中国最负盛名的 美酒产地。
茅台与中枢——在整合发展中优势互补
● 茅台与中枢:各自的优势和制 约因素明显,只有在整合发展中 优势互补,共同作强经济实力。 ● 茅台酒厂与仁怀:茅台酒厂的 发展离不开仁怀的支持,仁怀的 经济发展需要茅台酒厂的带动。 ● 茅台酒厂与茅台镇:两者已经 在空间上成为紧密的整体,在空 间资源利用和发展目标上应该整 合,达到共赢。
核心目标:围绕白酒生产打造配套完 善、居住和谐、旅游发达的中国名镇
发展目标
Planning Object
● 完善的配套和一流的城市环境 ● 探索山地城市和谐的居住模式 ● 打造有突出影响力的旅游名镇
一. 工业做“加法” :使这一世界级的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 优先保障酿酒产业的发展空间:茅台镇神奇的河谷环境造就了难以复 制的“国酒茅台”,作为茅台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必须保证其价值的最 大化,将最适合酿酒的空间留给产业。 ● 预留土地、严格控制:根据土地功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区, 整合产业资源,中型酒厂“迁”和“聚”,小型酒厂“拆” 、“并”和 “转”,统筹安排珍贵的稀缺资源,并引导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 ● 提高为酒类生产服务的配套产业水平:围绕白酒生产提供各环节配套 服务,形成分工有序、共享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态势。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5
茅台印象——美酒文化+长征文化+山水人文
● 神奇山水酿美酒:在中国贵州连绵如涛的群山褶皱中, 隐藏着一座 神奇小镇——茅台,青山对峙,赤水中流,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特殊 生态条件,纯净天然的绿色环境,酿造了举世闻名的国酒茅台,“天香 三千年、开国第一酒”,茅台已经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台地分析
总平面图
总用地面积:109985.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86304.6平方米 容积率:0.78
建筑密度:31.2% 绿化率:28.5%
透视图
城市设计的控制图则
三.长征路景观设计:红色旅游载体 绿色生态休闲
长征路与赤水河平行,因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而得名,沿途视线开阔,环境 幽静,背景山体绿化良好,以体现“红色旅游”与“绿色休闲旅游”为主 题。
● 通过对坡度和现状建设的综合分析:目前剩余的可建设用地约79公顷;
现状土地使用特点:
● 工业用地比重较大,约占40% ,且均 为大宗地块。
● 商业服务业用地比重小,仅占1.3%, 分布集中在桥头两侧河滨路沿线。
● 缺乏公园及公共开放绿地空间,没有 形成系统绿地。
● 规划区建成度高,建筑覆盖率较大。
人文景观点 滨江开放空间 标志性建筑
鸟瞰制高点
现状分析的基本结论——茅台具备的优势与面临问题
茅台具备的核心优势:
● 处于中国旅游黄金圈和美酒文化圈的区位 ● 宽广的国际知名度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充满魅力的山城风貌
茅台面临的突出问题: ● 稀缺的土地资源严重制约茅台的发展空间 ● 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形象与“名镇”要求存在距离 ● 如何协调台酒厂与镇的发展是客观的矛盾 ● 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等支撑体系存在突出问题
基地分析——现状资源的梳理和关键要素识别
● 通过GIS三维地形模拟,茅台镇呈现“ 两山夹一川 ”的“V”型地貌特征;
高程——规划区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整体 海拔较高,东面最高点在后湾,海拔高度 554米;最低点在赤水河下游,海拔402米 整体高差152米。 坡度——规划区内地形坡度较大,除赤水 河下游河滩地相对较平缓外,其余地形坡度 均在15%以上。尤其,赤水河西侧长征路段 山体坡度多大于45%。 坡向——规划区内赤水河东侧城镇建设区 山体坡向多为日照较少的西北向,而赤水河 西侧山体多位日照充裕的东南向坡,适宜植 被生长。
● 道路功能混杂,外围缺少过境交通 通道,大量过境交通从城市中穿过; ● 路面质量较差,没有完善的道路标 示系统,缺少公共停车场等交通设施; ● 大块封闭的工业生产用地的阻碍, 出现许多人为性的断头路、尽端路; ● 自发形成的现状步行系统,缺乏体 系化、明确的步行系统,水上交通有待 发挥潜力。
● 对现状风貌特色和人文景观进行分析——延续与提升
二. 居住做“减法” :有机疏解稠密的居住人口
● 减少居住是保障酿酒产业空间的前提:茅台镇的土地资源稀缺,目前 镇区居住人口约四万人,在狭窄的空间里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为保证 酿酒产业用地,必须在整个仁怀范围内统筹安排。
● 减少居住是提高城镇环境质量的保证:大量的居住人口所产生的建设 行为、能源消耗、污物排放等对城镇整体环境容量提出严峻的挑战,并 且直接影响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按照总规要求人口控制在三万人左右。 ● 采取有效措施疏解人口:政府通过引导和项目启动相结合,使得环境 整治产生“效益”,将改造变成一种投资行为,从而推动人口有机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