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合集下载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作为一个全新的规划类型,还处在一个探索和起步阶段。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施秉县景观风貌规划编制的解析和总结,初步探讨了该类型规划的编制体系和方法。

标签: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1 前言“千城一面”,一个频繁出现在城市和城市规划领域的词汇。

城市管理者、建设者、使用者迫切面对的现实。

源于城镇化快速推动,物质建设的突飞猛进下,城市特质和精神的缺失。

因此全国各地城市将塑造自身特色风貌工作提上议题,针对这一举措,“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孕育而生。

“城市景观”容易被混淆为单一的城市绿地、水系、广场等环境事物;“城市风貌”一般被理解为城市建筑集群的风格形式。

有时“城市景观风貌规划”还会和“总体城市设计”划上等号。

不可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控制因素的交叉。

笔者认为:“城市景观”应该是城市中各项视觉事物及事件与周围空间的组织关系;“城市风貌”是指城市整体形象容貌中具有特色或需要进行规划塑造和管理的部分;“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应该是一个城市物质视觉感受,形象意识特质,人文风俗底蕴的有机复合。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作为一个全新的规划类型,如何梳理规划逻辑关系?规划应解决哪些方面问题?规划层次如何划分?规划深度和成果如何控制?……目前业界还处在一个探索和起步阶段。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施秉县景观风貌规划编制的解析,望能为该类型规划编制体系的研究探讨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2 规划综述2.1 现状简述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是贵州东线旅游腹地和重要目的地,是舞阳河风景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县城由舞阳河分隔,主要发展形成老城和城北两大片区,由鸡公岩、东山、西山、美人峰等山脉簇拥,舞阳河、杉木河、小河三条河流围绕,呈“山环水绕”之势,得天独厚的自然格局形成了现状景观风貌骨架。

2.2 规划编制体系框架通过对项目情况的解读,本次规划将编制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详见下表:3 宏观层面规划3.1 景观风貌策划定位3.1.1 总体发展目标规划确定施秉城市形象总体发展目标为:“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探究——以羊山新区为例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探究——以羊山新区为例

2020年第20期现代园艺主题定位历史文化景观廊道趣味活力廊道重要节点中心公园百花园羊山植物园岱庙公园千禧公园儿童公园百草园染坊公园申城公园中山公园文化定位根亲文化茶文化楚豫文化根亲文化凤凰文化音律文化花木文化染织文化非遗文化水文化功能定位文化展示景区文化展示景区植物展示园生态绿廊生态绿廊亲子教育园科普文化展示传统文化展示景区生态绿廊水景园时尚科技廊道湿地圣体展示廊道表1羊山新区各重要绿地节点功能主题定位羊山新区作为城市发展中心区域,属于城市生活服务区域,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园林绿地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建设出大量城市绿地。

新时期其发展的核心目标定位于打造“高品质”和“精致”城区,其城市景观风貌总体表现为城市面貌需统筹、配套功能不完善、人文特色不明显、生态体系待完善、城市景观缺乏特色、与新区区域定位及未来发展不相匹配。

城市绿地景观的塑造如何彰显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特色,如何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目前羊山新区绿地建设和城市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规划定位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定位要能凸显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如苏州市兼具园林诗画内涵与水乡古镇风韵,以“青山清水新天堂”闻名;信阳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作为南北植物和楚豫文化的交融地,人文璀璨、交相辉映,城市山水环绕,拥有良好的自然基底和人文积淀,但其绿地建设却缺乏明确的规划定位与特色优势。

在充分研究新区现状绿地景观和城市景观资源之后,对羊山新区绿地景观风貌提出了“写意山水映羊山,绿韵花香荟茗城”的景观规划定位。

“写意山水”遵循羊山片区自然风貌特质,以大的山水格局为基底,山水廊道贯通全城,将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绿韵花香”突出信阳盛产花木和浪漫积极的精神面貌,“茗城”突出信阳茶文化为主导人文景观特征。

本次风貌规划以自然山水生态品牌和花香浪漫茶城品牌为特色,注重功能、环境品质提升的内在追求,又与信阳现代精致气息相协调。

2规划方法在羊山新区绿地景观风貌规划中,应强调将绿地景观与建筑景观、道路景观等周边城市景观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南宁市城市风貌规划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南宁市城市风貌规划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要强调地方 文化 ,凸显绿 城特质 ,维护城市 独特 的 山水格局 ,保护优 美的 自然生 态环境 ,使 城市人工 环境与 自然 环境能够和谐共生 ,突出
( )以多彩 山水为灵气 2
南宁特有的亚热带 绿色 景 观 。但是城 市内各类绿化 用地缺乏 有机 绿得 精致、绿得深 远、绿得 新奇 、绿 出丰富 的生 态文化 内涵。需要 的联 系 ,城市公园和绿地被城 市大 :的建筑 群所包 围分 割 ,其开 敞、 『 ; = 属性强而人文 内涵欠缺 ,缺乏高 品位艺术性 的城市绿 地。 ()山水 资源优 势突出 ,但利用率不 高 2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南宁的风貌理当建立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上加大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同时深入挖掘南宁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科学合理的演绎在城市中表达历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创造具有南宁历史文化特征的南宁新风貌
I城市建设
l I 精 Cg 舰 I ON
南宁市城市风貌规划 面临的问题及 对策 初探
的现状调查 ,希望找 出相应对策 。
()新 建筑越来越多 , 建筑特色不足 5 但
南 宁市经过 5 0多年 的发展 ,城市 建筑 由早期简 易、单一 的房 屋
发展 到了现在新潮 的、多元化 的、高质鲢的建筑 ,尤其是上之间越来越多 始 ,随着城市发展 速度进一 步加快 ,南宁市的新建筑如雨后春 笋拔 地
而起。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南宁市的建筑环境
日趋趋 同 ,建筑风格 干篇一律 ,建筑文化 的多样性遭到扼杀 ,除了南 宁 国际会 展I心、广西 人 民大会 堂能体现广 西文化、南宁特色 的个别 { J 建筑外 。其他 能够 反映地域建 筑文化特征 的建筑 少之又少 。
二 、南宁市城市现状风貌所存在的问题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以河北省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例摘要:风貌特色突出是世界上优秀城市所共有的品质,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称赞的对象。

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历史文脉等要素的挖掘,力求打造一座屹立于京、津、保“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塑造独具特色的“风雅”之城。

关键词:景观风貌定位景观风貌控制标志建筑重点地段风貌设计引言城市景观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景观的地方特征与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景观风貌规划以现有各项规划为基础,全面分析城市现有各类资源,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为宗旨,具体而详尽地探讨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合理指导城市建设。

本文以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为例,探讨一座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塑造自身的景观风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

1 “霸州”市由来霸州市历史悠久,新石器中、晚期这里就有人居住。

勤劳朴实的霸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升息繁衍了几千年。

秦属广阳郡,汉属琢郡益昌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置霸州,建置前此地多为水乡,当时,因此地近霸水河,又有对辽称霸之意,故称霸州。

2 区位交通霸州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东邻天津市,西接保定市,南邻文安县,北与廊坊市接壤。

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大城市“金三角”中心。

霸州宋辽时期可谓边关重地,自古交通发达。

因为是南北交通之咽喉、水运交通之要道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宋人称“此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下燕山”的记载。

后随水量减少、洼淀淤积,内河航运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业。

如今的霸州交通条件优越,铁路线有京九铁路和津保铁路,其中京九铁路南北纵贯,霸州站为京南第一大站,是北京的南大门;津保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112国道、106国道和省道廊霸公路,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

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方案探究

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方案探究

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方案探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这种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风貌的破坏。

城市风貌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对于城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护城市风貌成为了当今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方案,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城市风貌的重要性城市风貌是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的“面孔”。

它包括了城市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公共空间等方面。

一个城市的独特风貌能够吸引游客,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经济价值。

同时,城市风貌也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寄托,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

因此,保护城市风貌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城市风貌保护的挑战然而,城市风貌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城市扩张和建设活动,导致原有的城市风貌被破坏。

其次,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利益冲突也是城市风貌保护的难题。

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城市风貌的保护,盲目进行高楼大厦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城市面貌。

此外,城市风貌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三、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方案为了解决城市风貌保护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制定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城市风貌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该明确城市的核心价值和特色,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规划中,应该注重保护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和公共空间,同时注重与现代建筑的协调。

2. 完善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城市风貌保护的力度,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应该明确城市风貌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同时加大对违规建设的处罚力度。

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城市风貌保护的监督机制,确保规划的有效执行。

3. 加强公众参与城市风貌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

政府应该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福建省龙岩市主城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

福建省龙岩市主城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

第44卷第5期f h丨v£讨V〇1.44,N〇.5 2018 年5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y, 2018福建省龙岩市主城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谢克龙(福建省龙岩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福建龙岩364300)摘要:从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规 划编制现存的问题,按照《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 则(试行)》(称《导则》)规划要求,初步探析了龙岩市主城区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为其他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提 供借鉴。

关键词: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龙岩市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 -4011(2018)05 -0039 -02D O I:10.3969/j.issn.1672 -4011. 2018. 05.020!前言全球化与城市现代化的日益推进,一些城市为 市建 的新、奇、特,都以西方为城市建设标对象,一 市的特色,导致国内一些传统市的特色面目全非,城市建 的,形成“一面”的现象。

为塑 市景观 色,避免“千城一面”,福建省住房和 建 2013 10月发布了《导则》,本导则的内容和 ,岩市城市景观 丨规划。

1基本概念城市景观是城市自然与人造环境的外在表现,是城市生 活的表象特征,可 市环境、城市活、城市意 三方面。

市 的“风”是对城市 系统的 ,是社、风土情等的内在&“”是通 然、景观现城市地域文化的外在表象。

景观 的概念一直比较,者 看法,定论,根据《导》城市景观 是 指城市自然环境和当地历史文化的 征。

市景观 项规划是指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单独编制的、在总体层面塑 市 色、构建市空间景观格的专项规划,任是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环境及重要空间环境等景观 色 理、组,对当地代表性的 色元素 提炼与创新,对承载征的空间环境 ,以塑 个性的市 象。

城市风貌设计初探

城市风貌设计初探

63小城镇建设Ur ba n La nd d s c ap p e a n d Ar c h it ectural Design摘要:本文以昆山城市风貌研究为例,初步剖析城市风貌的构成要素、设计主体、昆山城市风貌设计营造的特殊性,并且从物质空间与自然要素组合、物质空间五要素和风貌容量三个角度进行设计方法论述,以期为苏南地区城市风貌设计营造提供方法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县级市渐渐意识到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盲目建设、拿来主义、疏于管理而导致的形象危机,加大力度进行城镇风貌塑造与建设,力求形成自身的地域特色。

但是,当前风貌的营造设计落实管理职责往往集中于一个部门,因此,对风貌地域特殊性缺乏认识,设计方法单一,导致风貌特色不明显。

二、城市风貌涵义关于“风貌”一词的概念界定,业内众说纷纭。

有学者认为,它是城市抽象的、形而上的风格和具象的、形而下的面貌;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指人们在对城市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中,在审美主客体之间所产生的审美意象。

本文的研究认为城市风貌包括“风”和“貌”两个构成要素,即隐性的社会人文环境和显性的具体环境要素,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要素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氛围”;“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

三、“风”、“貌”的构成要素及设计主体(一)“人本”要素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理论非常注重“人本设计”,即精神理念方面的设计,包括人的物质、精神、心理、生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设计。

落实到物质实体上就是:本土居民形象、地方性大众服饰、城市风貌设计初探刘 慧 杨新海居民语言交往及行为规范艺术、地方特色影视艺术景观、民风民俗景观、地方土风文化与现代文明升华的艺术还有饮食文化等方面的营选,尤其要营造承载这些文化的相应承载场所。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风貌规划设计摘要:在本文中主要研究广丰区城市建筑风貌设计,初步分析了广丰区风格设计和组成的组成,设计主题和特殊性。

从三个角度对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广丰地区的城市风格设计与施工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城市风貌;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1城市风貌设计的编制目的城市风貌设计的编制目的包括四个方面: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最终实现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宜居品质生活。

2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内容2.1城市自然风貌城市景观代表了城市景观特征,包括自然的山脉,丘陵,农村地区,绿地,河流和其他元素。

在本计划中主要研究的城市自然地形包括地形,气候特征,自然植被,山脉以及河流和湖泊。

由于广丰区是一座具有优良的山水特征的城市,因此城市建筑集中在中央盆地,因此,城市内外的自然景观已成为稀有的景观元素。

根据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的性质,可以确定各种保护和利用措施,使城市居民能够充分利用和欣赏自然景观。

2.2城市的历史风貌城市的历史风格是人文景观的重要元素,是反映城市生命力和特征的重要元素,是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景观规划研究的内容之一。

保护、增强城市独特的历史景观可以继续维持城市的背景并丰富城市的文化意义。

广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重要的园林绿化资源,合理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感知力。

2.3城市人工景观风貌-建筑风貌和空间场所特征城市的人造景观特征是城市中人工建造的物理结构(结构)和空间环境。

根据其各种使用功能,该城市可分为住宅,办公和商业,工业和公共场所,公园,绿色广场和其他景观区域。

人造景观特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铁路道路和设施,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天际线轮廓,城市雕塑,广告,城市标志等。

对上述景观部门和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各种可以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特色的控制策略。

3广丰区城市风貌设计问题3.1高层建筑节点的比例尺与周围的建筑物以及轴的建筑物组不兼容现有摩天大楼的高度为70-80米,有些摩天大楼的高度超过10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以河北省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例摘要:风貌特色突出是世界上优秀城市所共有的品质,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称赞的对象。

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历史文脉等要素的挖掘,力求打造一座屹立于京、津、保“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塑造独具特色的“风雅”之城。

关键词:景观风貌定位景观风貌控制标志建筑重点地段风貌设计引言城市景观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景观的地方特征与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景观风貌规划以现有各项规划为基础,全面分析城市现有各类资源,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为宗旨,具体而详尽地探讨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合理指导城市建设。

本文以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为例,探讨一座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塑造自身的景观风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

1 “霸州”市由来霸州市历史悠久,新石器中、晚期这里就有人居住。

勤劳朴实的霸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升息繁衍了几千年。

秦属广阳郡,汉属琢郡益昌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置霸州,建置前此地多为水乡,当时,因此地近霸水河,又有对辽称霸之意,故称霸州。

2 区位交通霸州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东邻天津市,西接保定市,南邻文安县,北与廊坊市接壤。

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大城市“金三角”中心。

霸州宋辽时期可谓边关重地,自古交通发达。

因为是南北交通之咽喉、水运交通之要道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宋人称“此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下燕山”的记载。

后随水量减少、洼淀淤积,内河航运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业。

如今的霸州交通条件优越,铁路线有京九铁路和津保铁路,其中京九铁路南北纵贯,霸州站为京南第一大站,是北京的南大门;津保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112国道、106国道和省道廊霸公路,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

霸州已经成为环京津经济带上新兴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3 霸州市城市建设现状霸州市依托自身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

市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津霸铁路以南,京九铁路以东,112国道以北,牤牛河以西区域。

其中建设道以南为老城区,建筑质量良莠不齐;建设道与裕华道之间为新城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高档社区等建筑相继拔地而起,以市政府为中心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裕华道以北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高科技、外向型项目为主导,以生物医药、电子化工、保健食品、汽车配件等项目为主的产业格局。

4 规划思路规划充分利用霸州市自然环境,结合现状条件,挖掘城市各种构成要素,把握其重点要素,确保城市整体风貌的个性化;正确处理新、老城区、工业区等景观风貌元素,寻求城市总体的协调与统一;合理控制城市街景、尺度,做到独创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创造出丰富、优美的城市景观,从各角度展示“现代”霸州,将霸州建设成为都市化气息浓郁的“风雅”之城。

5 城市景观风貌定位5.1 风貌要素分析构成霸州的景观风貌要素主要有:河湖水系、历史文化、地热资源以及交通要素和产业要素等等,其中以河湖水系和“词、曲、墨”文化最为突出,也是霸州市政府近几年着力打造城市特色的重点。

5.1.1 宛若天成的环城水系城市脉络所在。

牤牛河、雄固霸新河、中亭河、龙江渠、一支渠环绕于城区周围,宛如一条镶嵌于城区的银色项链,为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增添了灵性和活力,见证着霸州的建设与发展,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形成了以水系和交通设施为框架的上窄下宽的“楔型”发展格局。

5.1.2自成系统的生态屏障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等交通设施,为市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的同时,设施两侧一定范围的防护林带也成为了市区的外围“保护圈”。

5.1.3潜力巨大的地热资源霸州市地热资源丰富,境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地下热水资源分布。

自20世纪90年代开发利用。

在106国道东侧有茗汤温泉度假村,集温泉、餐饮、客房、会议、健身、娱乐等经营项目于一体,已逐渐成为京津冀等地各界人士旅游、观光、贸洽的首选之地。

5.1.4人文要素重要的区位、便利的水陆条件造就了霸州市特殊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水浒传》第85回中写道“宋公明夜度益津关,吴学究智取文安县”,这里的益津关即为今日的霸州市区,作为宋辽战场上的一个重要隘口,益津关成为霸州的象征。

宋辽时期的贸易榷场,促进了今日霸州商业的兴旺,水陆交通的便利,激发了今日霸州经济的活力,旧时的雄关万丈已成大道通衢,商埠重镇已成经济强市。

市区内李少春大剧院、博物馆、益津书苑等多处融入了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成功举办的文化艺术节及各种展览活动都在向世人展示着霸州浓郁的“戏曲之乡、翰墨(李少春大剧院)(益津书院)之乡、词赋之乡”的文化气息,都市气息。

5.2景观风貌特色霸台朝阳、老堤晚渡、环城烟柳、堂淀风荷、东庙波光、北楼山色、盐河春鸟、苑口秋涛——古益津八景呈现的不只是霸州的种种风情和城内的地理环境。

同时,还反映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这座古城曾因水而美。

本规划紧紧围绕城市河湖水系作文章,将古益津八景的再现与滨水环境的营造进行巧妙的融合。

形成城市滨水景观区的典范,呈现“蓝绿交映、水城一体”的空间格局。

5.3城市风貌定位通过对霸州市各类要素的挖掘与提炼,规划将霸州市的景观风貌定位为“风雅”霸州,从生态、文化、休闲、产业等几方面打造一座屹立于“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

---生态:城市背景,以环城水系、防护林带、郊野公园等为支撑;---文化:城市灵魂,以“古今之益津”、“戏曲之乡、翰墨之乡、词赋之乡”为支撑;---休闲:城市氛围,依托区位及交通优势,充分利用温泉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度假。

---产业:城市动力,霸州多元化的产业经济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6 城市景观空间结构霸州市的总体景观结构为“一带承两区、一河亮主城,益津通南北,裕华达东西。

”一带承两区:规划在京九铁路两侧形成宽度近千米的林带,即城市片区生态隔离绿带,这“一带”将城区划分为铁西区和主城区两个板块;一河亮主城:牤牛河南北贯穿主城区,规划对其河道进行治理,建设牤牛河历史文化公园和牤牛湖景区,构筑城区景观风貌体系的骨架,形成霸州景观风貌的一大亮点。

益津通南北:益津路即106国道城区段,作为市区内部道路,它是联系益津南区旧城风貌和益津北区新区景观的演化带;是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历史文化轴;是未来市区大外环路的南北向中轴线;规划对道路两侧空间尺度进行合理把握,对沿街建筑立面造型、色彩等提出改造意向,重点为李少春大剧院、华夏收藏馆和市政府、益津书院等主要景观节点的打造。

裕华达东西:裕华路是沟通市区东西片区的主要道路之一,是市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和产业发展轴。

是串联工业景观、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等多种不同景观类型的东西向主轴。

7 城市景观风貌分区根据霸州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用地性质与现状条件,将霸州城区分为现代景观风貌区、传统景观风貌区、教育科研景观风貌区、物流仓储景观风貌区、高新技术景观风貌区、中小企业景观风貌区和田园度假景观风貌区等八大风貌分区。

并对各个分区分别给予景观风貌定位。

8 城市景观风貌控制规划分别从城市水系、城市轮廓线、城市色彩、城市标识、城市夜景、道路景观和开敞空间等各个方面对霸州城市整体景观风貌提出控制或设计意向,以求新、老城区和工业区景观风貌的协调统一,并具有自身特色。

8.1城市水系景观系统牤牛河滨水景观带是霸州主要的景观骨架,也是霸州特色自然软质景观之一。

水体两岸的风貌设计以打造霸州“文化名城”为目标,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牤牛河滨水景观带提出的相关要求,打造出具有浓郁霸州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博览、休闲观光场所,创造城市的兴奋点。

参照相关规划,本规划对牤牛河市区段提出整体开发思路,控制其景观风貌。

结合城市景观风貌分区并与之相呼应,将牤牛河分为三段展示霸州发展历程:回眸(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三段既独立成景,又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

8.2道路景观系统规划将市区道路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和生活型道路三种类型。

根据道路类型的不同,分别从道路特点;景观空间氛围;人行道、绿化种植和街道设施以及道路断面等几方面进行控制,给出控制原则。

8.3开敞空间控制系统城区的开敞空间设计是在对城区现状各类要素的整理和分析基础上,通过城市各类功能和活动的组织链接,以富有场所魅力的开敞空间序列增强系统的整体性,进而强化城市的格局和总体空间结构,使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得以提升。

本规划侧重从城市公园绿地和城市广场两方面对城市开敞空间进行展开。

8.4建筑高度控制结合现状及总规中确定的不同用地功能的特性,本次风貌规划提出了五级建筑高度范围,塑造丰富的城市竖向立面层次。

——重点控制高度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50-80米,主要集中在城市现代景观风貌区,在牤牛河滨水景观带两侧点缀高层居住,塑造城市建筑天际轮廓线的高潮区段。

——主要控制高度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36—50米,指霸州主要城市轴线,如益津路、裕华道、迎宾道、建设道,以及铁西区、河东等片区中心,是城市次级的商贸服务综合区,确定为区级核心高度区,以高层商住建筑为主。

——一般控制高度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24—36米,主要包括核心区周边用地;——较低高度控制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24米以下,主要包括核心区的最外围,为了形成良好的视觉通廊,老城区及牤牛河两岸建筑,以多层居住、公共建筑为主。

——工业高度控制区:主体建筑高度范围15米以下,集中在各片区的工业用地,包括北部高新技术工业用地、南部工业组团、钒钛产业园区。

8.5城市色彩控制霸州独特的自然景观,环城水系及生态绿廊成为了霸州环境基础色调的主要构成元素。

因此,以灰绿色为主的偏冷色系形成了霸州城市色彩的背景色。

霸州的城市色彩设计总体上以“明快、雅致、和谐”为原则,形成层次丰富而又统一和谐的城市总色调。

规划按功能分区对各组团进行色彩控制:8.5.1南部工业组团:主色调建议以蓝灰、黄灰、乳白等彩度较低色彩,辅助色调以绿灰、青灰等与主色调同色系的名度较高色系。

不易出现颜色为绿色、紫色、藏青色,黑色。

8.5.2铁西组团、铁东组团:主色调建议以蓝灰、青色等彩度较低色彩,辅助色调建议以土黄、绿灰等色彩搭配使用。

不易出现的色彩为绿色、黑色、浅紫、黄绿。

8.5.3河东北区:主色调建议以蓝灰、绿灰等彩度较低色彩,辅助色调建议以浅蓝、绿灰、暗红等色彩搭配使用。

不易出现的色彩为粉红、蓝色、浅紫、深绿色。

8.5.4铁西南区:主色调建议以蓝灰、乳白等彩度较高的灰色系,辅助色调采用与主色调同色系的明度较低色彩。

不易出现颜色为黑色、紫色、白色,粉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