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城·韵——小城镇中心城区沿街风貌整治规划设计

,
展 中出 现 了许 多问 题
8 米 中车行道 约 为 1
。
。
分 区 控制 分 范 围 改造 的方 法 这样 既 解 决 了局 部 建 筑 改造难度 大 的 问题 也 避 免 了对 传统建 筑 的 一 味 复古 设 计 将 基 地 划 分
, ,
、
。
从街道 的空 间 环境来看 中 心 区 街 道最 宽处 大 约 为 3 2 米 其
, 、
。
以 来 随着 经济 的 发 展 县城 的 空 间面 貌发 生 了很 大变化 但 大
, , ,
本次 整 治 改造 以 县 城 的 四 条 主 要 街道为 骨 架 涉 及改 造街
,
量 的城 市 建设 之 后 却很难 找到 一 丝 城市文脉 与地 域 文 化 的特
色
。
,
进人 新 的发 展 阶段 随着 县城 区 域 产业结 构 的调整 建筑 与
城 韵一 小 城 镇 中心 城 区 沿 街 风 貌 整 治规划设 计
杨成泰
甘肃 华 瑞建设有 限 公 司
’
·
封 永宏
刘 涛
金 昌 经 济技 术 开 发 区 管 委会
永 昌 县城 乡规 划 管 理办公 室
要 为 加 快 水 昌县 城 市发 展 产 业 转 型 政府 对 水 昌县 城 开 展 了 沿 街 风 貌 整治 工 程 在 深 入 研 究 城 市 现状 的 基 础 上
空 间 视线 建 筑 形 式 建筑 色 彩 等方 面 同钟鼓 楼 协 调 达 到 保 护
驻 留空 间 无 私 密感 的现 状
,
、
。
此外 近年 来不 断增 长 的私 家 车 给
, , ,
,
其 次 对 核 心 区 的公 共 空 间 环境 消费 环境进行 整 合 提 升 消费 环境 和 消费 品质 满足 多 类人群 的 消费 需 求 风
绿色街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绿色街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摘要:街道占城市总面积的1/3空间系统,为解决城市景观问题,需要对城市的街道进行相关的设计,促成绿色街道的设计,形成未来生态城市的标志。
形成绿色街道会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街道;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通过相关研究表明街道占城市总面积的1/3空间,是一个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景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道路相关的直接污染已取代了传统的点污染源,成为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随着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人们海中的深入,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将生态城市作为首要目标。
绿色街道的设计是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1各街道的研究背景与概念解析1.1绿色街道的研究背景1.1.1城市道路规划自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汽车成为发达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了改变,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步兴起。
汽车的出现不仅扩展了人们的生活范围,也改变了城市以步行道路系统为主导的空间格局,繁忙的交通割裂了城市空间的有机联系,也破坏了与之相关的城市生活系统。
逐步向郊外进行无序扩张,旧城区作为城市中心逐步衰落,城市道路面积中停车场服务设施等在城市面积中,比重不断上升,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热岛效应更加明显,提高了城市人口生活的成本。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逐渐加剧,上世纪60年代这种趋势引起了关注,人们开始推行“小规模的、有生命力和充满活力的城市建设”,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
设立了相关的原则。
城市街道的规划和改造,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近30年西方国家开始尝试将直接到类型人实时共享道路设计。
我国也逐步加大了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投入,有意识的控制私家车的数量,鼓励步行与自行车等交通方式。
1.1.2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有别于城市规划中的灰色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概念,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分,强调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道路系统组织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街道配置方案

景观街道配置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街道的景观形象也越来越重要。
景观街道配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不仅能够美化城市形象,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本文将从景观街道的概念介绍、配置原则与方案设计等多个方面,讨论景观街道的配置方案。
景观街道的概念介绍景观街道是指城市中设计有较为明显的美化和绿化构造,能够起到美化城市形象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街道。
景观街道在形象配置上,通过选择构造材料、绿化植物、灯光等元素进行设计,在空间结构上通过各种方式,如交通运输方式、景观元素等,营造出舒适、美观、活力的城市街道形象。
配置原则1. 绿化与景观结合在街道配置过程中,加强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是,绿化不能是简单地将大量绿化植物搭配在街道上。
合理的绿化需要与景观结合,通过营造具备人性化、科技化、环境化的街道景观要素,如休息座椅、音乐喷泉等,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 良好的交通组织景观街道既要满足人们的逛街、休闲需求,也要考虑到交通运输问题。
因此,交通的组织对于景观街道的配置非常重要。
对于布置在街道两侧的景观要素,如游乐场、休息座椅等,在规划的时候需要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确保游客行动的自由性。
3. 照明设计合理景观街道照明设计要符合人性化要求,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在实质性配置上,照明杆、灯具等要素需要采用可靠、耐用的材料,并在设计上合理选取不同的角度和密度,以达到合适的光线亮度和均衡性。
方案设计在具体的景观街道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地段的特点和环境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设计。
下面以一个中小城市的主要商业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设计布局针对该商业区,需要考虑到人流量较大,因此路面布置需要留足够的空间。
街道两侧选择常绿植物,具有单一性、清爽感强的中小型乔木和灌木。
通过在绿化带的整体布局上,结合不同乔木植物材质的高低起伏、拱形和对称分布等方式和特点,形成大自然的风景。
2. 照明方案在该街道的照明设计中,灯光的色彩和灯光的密度都要符合人性化和景观美学要求。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作者:刘诗萌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1期街道空间一般被看作城市的肌理,在城市景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街道空间也是一种对于城市风貌的直观展现。
一般来说,被看成城市形象的承载,是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街道空间相关概念在城市景观的范围中,广泛的使用型是街道景观最大的特色,它不仅是人们对于生活需求的一种展示,也是美学需求的一种表达。
究其组成元素来看,大致可将其区分为动态与静态景观两个方面。
动态景观主要指街道中较为动态的存在,譬如人与车辆,他们的活动让街道“动”了起来,让街道空间充满活力;静态景观主要是指街道中较为静态的存在,譬如两旁的建筑、小品、绿化、环境设施等,由于它们的加入才使得街道景观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提供更好的美学享受等。
2.街道的现状2.1存在问题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但是街道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第一,现代商业发展打破了传统街道结构。
第二,开发的街道大同小异,没有城市特征。
第三,街道中的休憩空间被大大压缩。
3.街道空间分类与设计根据街道所处的位置、使用功能等将街道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街、历史文化的街道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
3.1交通性街道顾名思义,主要是为车辆与人群提供通行,主要承担交通的功能。
通常交通性街道景观包括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地铁站、城市主要干道等,因为通行的速度快并且流量较大,一般多用直线式的道路,在不得不转弯的地方,应按照一定的施工要求标准来施工;沿街的建筑可以结合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同时将城市广场、绿地引入街道空间中来,使街道空间丰富多彩,增强街道的形象性;交通性街道的街道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是美化街道的重要载体,在设计时可以通过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并反映到街道设施中,让人们即使在快速路上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情3.2生活性街道生活性街道是城市街道中最普遍的类型。
我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分析

活性为主 2 . 种 交通性为主的街道一般担负着城市各 个功能 区之间的人流物流运输 , 其交通流量大 。 通常 路幅较宽 , 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开放空间。交通性为主 的人车混杂型街道 由于考虑通行速度。多采用直线 . 其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对街道空间、尺度的把握 , 推 敲建筑物高度与街道宽度 比例来提升其形象 。 并且街 3 改善城 市景观设计 的方法 引入 城 市 广场 、 绿地 我 国的城 市建 设 突飞 猛进 . 市街道 景 观有 了很 道 空 间 可采 用局 部 放 大 的方 法 , 城 人 大的改善 。总的说来 , 改善城市景观设计要注意把握 而使街 道空 间丰 富 多彩 。 由于人车 共用 。 行道 设 计 所 占的 比重 相应 增加 , 应表 现 出对人 的关 怀 。而 城 更 如下 几点 。 市生活性街道以城市生活为主 ,因此其场所感较强 。 31 城 市街 道景 观设 计 的整体 性 和连 续性 . 并 是要 注意 视觉 空 间上 的连续 性 。 道 空 间属于 街道空间形式的设计首先要满足活动 内容的需要 , 街 根据街道功能特点 , 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 , 如沿街附 种 线性 的视觉 空 间 , 道景 观 的视觉 连续 性 可 以通 街 弯 转折 , 采用对景 、 借景等来丰富 过街道两侧的绿化 、 建筑布局、 建筑风格 、 色彩及街道 属空间的导人 、 曲、 环境设施等的延续来实现。从街道本身出发 , 将一条 空 间景观 。 街道作 为一个整体 考虑 ,统一考虑街道两侧的建筑 4 结 语 物 、 化 、 道 家具 、 彩 、 史 文化 等 。 免其 成 为 片 绿 街 色 历 避 我 国的街 道景 观设 计存 在诸 多 现实 问题 , 是 由 这 段 的堆 砌 和拼凑 。 多种 原 因造成 的 。一是 我 国长期 以来 遵循 “ 实用 、 经 二 是 要注 意 时空上 的 连续性 。 街道 景观 设计 要将 济 、 在可能的条件下讲究美观” 的原则 , 造成街道规划 街道空间 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 的时~空连续 设计远景与建设速度不平衡 : 二是管理和立法上都存 体 中加以组合和表达 ,充分反映这种演变和进化 , 并 在不健全等原因 . 造成仅对城市红线宽度 、 断面及交 能为这种演变和进化做出积极 的贡献 。 通的出入 口方位做出规定 , 却未对影响城市街道环境 32 城 市 街道 景观 设计 在 文脉 上传 承性 . 的其他因素做要求 , 而相应地 , 因规划地界不 明确产 那 些 具 有 历史 意 义 的场 所往 往 给 人 们 留下 较 深 生的一系列 问题又造成管理层间 的推诿 、 扯皮 。 缺乏 刻的印象 , 也为城 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 了基础。这 统一整体的认识观念 。因此 。 城市形象 的决策者应对 是 因为 那些 具有 历 史意 义 的建筑 形式 、空 间 尺度 、 色 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加深认识。 城市街道 彩 、符 号 给人 带来 了强 烈 的地域 文化 的认 同与共 鸣 。 景观设 计 不仅 应该 注重 生态 廊道 功能 及其 生态 效 应 . 能 够 唤起 人们 对过 去 的 回忆 , 生文 化认 同感 。而其 更应 注重 张显 历史 文化 个性 与地 域性 。 学地 运用 规 产 科 个性的体现来 自于每个城市不同的历史背景 . 同的 划设计手段 , 不 结合 自然环境 , 增强城市 的魅力与凝 聚 地形和气候 。 城市居 民不同的生活观念和习惯 , 在设 力 , 倡导“ 生态宜人居 , 和谐宜共生” 的城市与 自然共 计 中应 注 重结 合 。 生 的街景 发 展理念 。 33 城市 街道 景 观设计 在 思想 意识 上 的前瞻 性 . 由于 人 车混 杂 型 街 道分 为 以交 通性 为主 和 以生
美丽街巷设计方案

美丽街巷设计方案城市是现代人居住的主要场所,建筑、交通、绿化等问题成为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中,通常会有一些隐藏于大街小巷的街道和小巷,它们是城市街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流连忘返的美丽风景线。
针对这些美丽风景线,如何设计和规划市政设施,让它们变得更加美丽和宜人呢?本文将介绍几种美丽街巷设计方案,以期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方案一:加强美化绿化绿化是城市美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与城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美丽街巷设计中,加强美化绿化的工作是首要的任务。
针对环境复杂的街巷,可以利用种植植物的方法来提高绿化率。
例如,可在街巷中央或路旁种植一些适宜生长的树木和花卉,加强绿化和景观效果。
在不影响人行和车行的前提下,藤蔓植物也是能够添增街巷美感的不错选择。
方案二:提高市政设施品质市政设施品质的高低,在环境卫生和使用安全两点上均有很大影响。
在美丽街巷设计中,提高市政设施品质是必须的。
首先,道路表面的平整程度和硬度应达到要求。
通过规范工地道路扬尘、垃圾堆放等现象,将市政设施的使用品质保持在较高水平。
其次,人字拼装砖、海绵城市等全新材料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市政设施品质,提升街巷使用的舒适度。
方案三:改善交通减少噪音交通问题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交通噪音也是城市环境中的不可忽略的问题。
在美丽街巷设计中,改善交通和减少噪音是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针对交通拥堵,可以实施控制渠道和分时限行等方法进行疏导。
具体而言,就可以通过改善公共交通,循环线路等方式,优化交通流线,减少拥堵,降低市民出行的时间成本和贴近本地生活的感受。
在降噪方面,可以采用静音路面、增设屏障等措施,减少交通噪音的干扰,提高街巷安静度,降低市民的心理压力。
方案四:使用环保新材料使用环保新材料是人类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控制方式。
在美丽街巷设计中,使用环保新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使用环保新材料,使街巷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同时,增强了街巷的耐用性。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满 足人 们 的 出 行需 要 。宋 代 画 家 张 择 端 《 明上 河 清
图》 描绘 了清 明时 节 , 北宋 京 城 汴 梁 以及 汴 河 两岸 的 繁 华景 象和 自然 风光 , 画卷 从 商 业 、 交通 、 漕运 、 筑 建
的路 , 它是 相邻 房屋 之 间 的线性 表 面 , 上 有 运 动 发 其 生 。这里 所分 析 的 目的是 要 指 出街 是 在相 邻 建 筑 之
收稿 日期 :0 00 —9 2 1—40 作者简介: 韩 悦 (9 3 , , 18 一) 女 安徽蚌埠人 , 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生 ;
街道 的形式 可 以用一 系列词 汇来 分析 阐述 , 些 这 词语 指 出了一 系列相 反 的性 质 , 如直或 弯 、 或短 、 长 宽 或窄 、 闭或 开 、 则 或 自由 ; 管 用 什 么方 式 来 分析 , 规 不 街道都 有两 种和 形式 直 接 关 联 的特 性 ; 就 是 , 道 那 街
在任何 时候 既是 道 路 又是 场 所 。街 道 的 发展 过 程就 是古代 城市 的发 展史 , 市就 是在 集市 的基础 上发展 城 起来的, 所有 的商 业 行 为就 是 在 街 道上 进 行 的 , 日积 月 累 , 道 的道路 功能才 在此 基础 上渐渐 形成 。而 同 街
时这些 道路 又形 成 了特定 的商业场 所空 间 , 道 的功 街 能是“ 市 ” 道 路 ” 方 面 的混 合 体[ 。街 市是 商 街 和“ 两 2 ] 品交换 的场所 , 人们 进 行 商 业 活动 的片 区 , 是 道路 是
间闭合 的 、 三维 的表 面 。简 ・ 各布 认 为街道 是城 市 雅 主要 公共 空 间 中至关 重要 的器 官 。“ 当你 想象 一座 城 市 的时候 , 是什 么会 首先 映人你 的脑 海 ?街 道 。如果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分析摘要: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是一件关系全民身心健康的大事,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经济实力、文化民俗,制定城市绿地专项规划,明确绿地建设的方针、目标、对策。
该文结合道路工程和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城市道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段,因而其环境也具有特殊性。
从地上部分来说,由于每天车流、人流量很大,空气中充斥着各种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氯化物、粉尘等,对植物的生长非常不利。
如粉尘覆盖在植物的叶表面上,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二氧化硫会直接伤害植物的叶表皮细胞,破坏叶肉组织的结构,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同时,城市的空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力、电信和电缆的线网,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而不像旷野的树,可以任其自然生长。
1城市道路绿化形式1.1一板两带式一板两带式的优点主要是如何用经济、对车辆的遮阴效果提高,以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交通管理难度增大。
城市景观绿地属于城市中的一类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的公共绿地,点小量多、分布广泛,因此对改善城市景观、装点街景、美化市容等方面有着较突出的作用。
1.2两板三带式两板三带式为中间一条分车绿化带将两条单向车行道隔离开,车道外侧两条绿化带,再外侧无或有人行道的绿化形式。
分车隔离绿化带种植修剪一定高度和形状的乔木和灌木,也可称这些植物为防眩树。
1.3三板四带式三板四带式为中间一条快车道,两侧由两条分车绿化带将两条慢车道与快车道分开,慢车道外有两条行道树绿化带,带动城市土地开发,提高商业零售机会,现代城市中,由于城市广场建设所引发、出现的“广场文化”和“广场经济”对带动城市土地开发和提高商业零售机会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1.4四板五带式四板五带式是利用三条分车绿化带将车道分为四条,中央一条分车绿化带把两条单向快车道分开,两条分车绿化带把两条慢车道与快车道分开,最外边的两条人行道由两条行道树绿化带将其与慢车道分开的绿化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筑色彩作为展现城市特色与创建宜人环境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发达国家城市的改造与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程度不同,我国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新老建筑并存,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力度非常惊人,而关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和理论研究却发展停滞,城市规划部门缺少系统控制和管理的科学依据。
此时对我国发展极快的大型城市进行统一的色彩规划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缺少充分的理论基础,而对城市重要景观大道进行合理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却是现实可行的。
据北京市2008年环境办关于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的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所在地的朝阳区,于2006年7月开始展开对朝阳区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和朝阳区景观大道环境建设的深化设计工作。
XWHO中国机构承接北苑路整治与改造任务,建筑外立面色彩规划设计是其中一部分,设计中紧扣“2468”,结合区情实际,突出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和后续的可持续性,全面展开深化设计工作。
为此,笔者主要就北京市北苑路建筑的色彩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1相关概念的提出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形象和特色危机的今天,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成为城市相关决策者和设计师的历史重任,也是民众所向往的城市环境。
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针对色彩在现代城市中的意义演变,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宏观的、景观的角度进行系统地研究,通过环境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和设计,来表现地域化、个性化的城市景观[1]。
街道色彩景观是指街道环境中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所有的色彩要素共同形成的综合、群体的面貌。
从研究角度上讲,街道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不同于微观的、单体的建筑色彩设计,而是从宏观的、整个街道的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控制性或指导性的研究。
街道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2个部分构成,其中自然色包括植物、天空、河流、山体等,人工色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广场、城市雕塑等。
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以再按色彩所依附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
城市各类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等构成固定的永久色;而城市中的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报亭、路灯及橱柜等构成临时色。
2国内外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2.1国外法国著名色彩学专家让·菲利普·朗克洛从色彩调查开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观点,即地理条件(包括自然与人文2个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建筑材料和色彩的差异,现代色彩设计应体现这种地域性。
让·菲利普·朗克洛的色彩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地域色彩景观规划及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日本建设省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的法案。
意大利城市都灵制作涂料样本,形成电脑档案,并依靠历史性的延续主导色彩景观规划,制定了城市色彩规划的导则。
2.2国内2000年8月,为迎接奥运会考察团的考察,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逐步对一些重点街道的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粉饰、清洗。
并规定:编者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许多城市被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了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居住区色彩规划方面应该吸取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长处,弥补其不足,建设和谐的色彩环境,找到自己的色彩感觉。
该文以北京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项目为例,对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综述,可为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城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以北京市北苑路街道整治改造项目为例杨成汉1,张奕先2,段渊古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XWHO中国机构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16)摘要依据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实践,提出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规划概念,阐述色彩景观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通过对北苑路及周边环境分析,结合奥运节奏,联系北京地域特点,对北苑路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色彩景观;北苑路;街道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8)11-04517-03Design of Colourscape of Building Around Urban StreetYANG Cheng蛳han et al(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in Beiyuan road,the concept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was put forward,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colourscape development was expounded.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street architecture colourscape planning in Beiyuan road was discussed by the environment analysis nearby the Beiyuan road,the rhythm of Olympic Games and regional character of Beijing.Key words Colourscape;Beiyuan road;Street作者简介杨成汉(1981-),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01-28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11):4517-4519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况玲玲“外立面色彩主要采用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以创造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环境。
”并确定此后北京的色彩控制规划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外环状扩展,颜色由紫禁城的朱墙碧瓦向民居的灰墙青瓦再向现代的浅灰、白色过渡[2]。
2003年,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武汉市色彩规划方案为城市提供了分区色谱,并编制了《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
2006年,杭州市经研究将灰色系定为杭州的主色调,并总结出了“城市色彩总谱”,作为今后城市建筑用色的指导。
3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3.1现状分析北苑路系奥运功能区的东侧边界,南起安定路,经北四环、北五环与安立路交汇直抵立水桥,全长约6.5km ,与城铁五号线并行始终,公交站点广泛分布,形成若干交通密集、功能多样的节点区域,途经奥运村街道、亚运村街道、小关街道、大屯地区和来广营地区(图1)。
空间结构自南向北由亲切的社区空间逐渐向立体多交通的敞开型城市空间转化,中间伴随着商业区、生态绿地、奥运公建、居住区等功能建筑群。
北苑路邻街建筑功能复杂多样,建设年代相差较大,形式各异,材料选择多样。
现状建筑色彩景观缺乏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感,单体建筑各自为政,这也说明北苑路进行统一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和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对北苑路的色彩采样调查,得出:北苑路的建筑用色基本上是以高明度(明度值:7、8和9占75%)和低彩度(彩度值:2和3占62%)为主,但色相种类繁多(10R 、4YR 、5G 、2.5Y 、N 、2.5PB 、10B 等)。
北苑路多种建筑类型共存于街道两侧,且路段较长,所以北苑路街道建筑色彩设计中,过分强调色相的统一是片面而不现实的,应采取简化色相的手段来调和色调,并明确不同性质建筑之间的主从关系,取得既和谐多样,又重点突出的街道色彩景观。
3.2改进方案北苑路各类型城市功能组团的组合结构应与奥运中心大致相似,并存在潜在的呼应,同时也应该从色彩的层面折射出对奥林匹克的感知。
基于北苑路的现状特征,体会北京的地域文化,结合奥林匹克轴线节奏和区块结构,据北苑路各街区不同的功能特性,将其划分为5段空间气氛不同又保持联系的街区框架,从而提出北苑路色彩景观理念:聆听奥运脉搏(图2)。
具体色彩方案基于与北京传统建筑色类似调和的原则,由南向北以复合灰和高明度、低彩度的、看上去只是稍有色彩倾向的各种不同明度的灰色过渡,作为北苑路的基调色。
据不同建筑使用者对建筑功能应用目的等的不尽相同,依据推荐色谱(图3)自主选择点缀色,并控制点缀色面积占街道建筑立面色彩种面积的30%之内,确保基调色体现整体色调的特性。
这样一是将传统色彩文脉得以延伸,从而满足北京市民对城市传统色彩依恋的情感诉求;二是自主选择点缀色的多样性可以现代城市街道的时尚气息,使商业氛围得以渲染;三是由复合灰向较低彩度的过渡较好地解决了历史和现代化的过渡与联系。
3.3色彩景观设计的尺度控制方法色彩设计要在不同的尺度和状态下进行,为了加强不同层次建筑要素的控制力度,城市规划进程要专业化、自觉化,必须首先建立色彩规划的框架结构[3]。
依据北苑路周边环境特点及自身功能注:色谱采用孟塞尔色彩体系,以HV/C 形式表示(H :色相,V :明度,C :彩度);R 代表红色;YR 代表黄红色;RP 代表紫红色;Y 代表黄色;GY 代表黄绿色;B 代表蓝色;PB 代表蓝紫色。
Note:Munsell Color System was used in the chromatogram,expressingby HV/C form (H.Hue;V.Value;C.Color ).R,YR,RP,Y,GY,B and PB stand for red,yellow red,red purple,yellow,green yellow,blue and purplish blue.建筑基调色建筑辅助色及点缀色图3北苑路建筑色彩推荐色谱之一———红色系Fig.3One of the recommended chromatogram of architectural color in Beiyuan Road 蛳redseries图1北苑路区位特征Fig.1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eiyuanRoad图2北苑路色彩景观设计概念Fig.2Design concept of color landscape in Beiyuan Road灰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特性,将其分为5段空间气氛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5个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