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
全域彩化实施方案

全域彩化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其中,城市环境的美化和彩化是当前城市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我们制定了全域彩化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在城市主干道和重要节点设置彩化景观节点,通过植物景观、彩色地面铺装等方式,打造具有地标意义的景观节点,提升城市形象。
其次,我们将在城市绿化带和公共空间进行彩化改造,引入彩色植物、艺术雕塑等元素,增加城市的色彩和活力。
同时,我们还将在城市建筑立面进行彩化设计,通过涂饰、灯光等手段,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群。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推动城市家庭和社区的彩化改造,鼓励居民利用植物、彩色装饰等方式,打造个性化的庭院和社区环境,增加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同时,我们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城市的彩化环境保持长久的美观和整洁。
为了有效实施全域彩化实施方案,我们将建立彩化管理机构,制定彩化设计标准和规范,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升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美化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彩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彩化建设格局。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彩化工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彩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全域彩化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城市景观的改造和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幸福感。
我们将以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全民参与的方式,推动城市彩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希望全社会能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见证城市彩化带来的美好变化和发展。
城市环境色彩视觉污染整治策略

城市环境色彩视觉污染整治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中的视觉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颜色污染是其中之一。
过度鲜艳、单调、极端的颜色组合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的舒适性、美观性和文化内涵,更会引发人们的不安和心理疲劳。
城市环境色彩视觉污染整治是当前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策略,以改善城市颜色环境,营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一,制定适宜城市的颜色规划颜色规划是一项涉及到城市规划美学、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规划工作。
采取着色规划可控制城市环境中颜色的延伸和组合,为城市景观提供统一的色彩方案和风格,创造一个整体协调的城市景观风貌。
在城市颜色的规划中,应合理运用人文、自然、社会和技术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气候、环保和整体风格。
二,控制广告和橱窗的颜色组合广告橱窗的色彩组合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也影响到城市环境中的整体色彩协调性,因此应严格控制广告和橱窗的颜色组合。
广告的颜色以温和、自然、舒适的色调为佳,例如绿色、蓝色、浅灰色等,不应使用过于鲜艳、刺眼的颜色组合。
橱窗颜色的选择要符合店铺的内部装修和城市环境的色彩需求,不至于突兀和不合适,达到一种和谐的配合与协调。
三,统一建筑物色彩城市建筑物的色彩应与城市的风格和特点相协调。
应对建筑物进行统一的颜色规划,从而使建筑物之间具有协调性和视觉层次感,建筑物的色彩与整体城市环境的色彩变化也要逐渐平稳,以营造符合当地环境和风格的城市色彩环境。
四,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组合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组合又分为具体的城市绿地、道路、广场、水域等部分,这些空间的色彩组合与城市美感和空气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根据不同的公共空间特点,合理配置色彩,使整个城市空间的色彩和谐而不乏味。
例如城市绿地空间,要使绿色成为主体色调,考虑到花卉的显色特点,可在绿色基础上加入红、黄、白等鲜艳的色彩,增加景色的变化。
总之,完善城市环境色彩视觉管理,控制不当的颜色组合,优化公共空间的颜色组合,建立科学的着色规划,才能有力地中和城市环境色彩污染,创造一个美观、宜人、和谐的城市环境。
2024年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规划方案范文

2024年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规划方案范文____年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建筑物和道路的增加使得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拥挤和污染。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____年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规划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2. 美化城市景观,增加城市的艺术与人文氛围;3. 提高城市亮化水平,创造夜间的美好城市风景;4. 增加城市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三、具体措施1. 增加绿化覆盖率(1)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在规划中增加绿地空间,合理利用建筑屋顶和道路两侧空地,建设城市花园和公园。
(2)加大城市植树造林力度:在城市的主干道、公园、广场以及居民小区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工作,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形成四季有花开的景观。
(3)推广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鼓励在屋顶建设绿色花园,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也可以在建筑物外墙上建造垂直绿化,美化城市景观。
2. 美化城市景观(1)街头雕塑和艺术品的设置:在城市主干道和公共广场等地方设置雕塑和艺术品,增加城市的艺术氛围。
(2)改善建筑物外立面:在老旧建筑上进行修缮和改造,使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外立面装饰,提升整体建筑质量和城市形象。
(3)建设花坛和景观带:在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建立花坛和景观带,植栽各种花草树木,形成绿意盎然的景观。
3. 增加城市亮化水平(1)提升道路照明设施:更新城市道路照明设施,采用LED 节能灯具,提高照明效果,减少能源消耗。
(2)打造夜景灯光秀:通过灯光设计和投影技术,创造出各种漂亮的夜景灯光秀,提高城市的夜间美观度。
(3)修复和保护历史遗迹:对于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保护好城市历史的记忆和人文的沉淀。
4. 增加城市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1)建设公共休闲广场: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建设多个公共休闲广场,提供休息、娱乐、健身等功能。
武昌古城城市色彩规划方案

武昌古城城市色彩规划方案1. 引言武昌古城是武汉市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区,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风貌。
为了进一步提升古城的形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一套合理的城市色彩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武昌古城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
2. 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性2.1 增强城市特色城市的色彩是城市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之一,它能够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格。
通过合理的城市色彩规划,可以突出武昌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使其在整个城市中独具一格,营造出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城市风貌。
2.2 提升旅游品质武昌古城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色彩丰富的城市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通过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加游客的吸引力和留存度,提升旅游品质,并为当地经济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3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武昌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些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色彩规划方案应该遵循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不仅能够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还能够通过适当的色彩搭配将其展现出来,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欣赏。
3. 城市色彩规划方案3.1 以历史为基础的主色调选择武昌古城的建筑多以古典风格为主,主色调应以暖色系为主,如红色、黄色和棕色等。
这些色彩能够更好地体现历史悠久的特点,也能与古建筑相融合,呈现出悠久而不失庄重的氛围。
3.2 引入柔和的辅助色彩在主色调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引入柔和的辅助色彩,如浅蓝色、淡绿色等。
这些色彩可以使整个古城更加活泼,增添一丝清新的气息。
3.3 强化地标建筑的色彩特征武昌古城中有一些重要的地标建筑,如黄鹤楼、赌楼等,可以通过色彩规划来突出它们的特色。
例如,在黄鹤楼周围使用更多的红色,以突出其宏伟和庄严,而在赌楼周围则使用金黄色,以展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
3.4 色彩与照明的结合运用在城市色彩规划中,应该与照明设计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景观体系。
城市规划设计配色原理及方法

城市规划设计配色原理及方法1.色彩心理学原理:颜色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不同颜色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功能,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选择的颜色应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和促进城市发展。
2.空间结构原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不同空间区域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色彩应与空间结构相协调,使城市空间具有层次感和清晰的界限。
3.色彩对比原理:城市规划设计中,适当运用色彩的对比可以突出其中一区域或建筑物的重要性,增强城市环境的变化和活力。
4.色彩协调原理:色彩的协调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色彩的协调可以通过色调、明度、饱和度等方面的搭配来实现,使城市空间具有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1.色彩分类法:根据颜色的性质和功能,将色彩分为主色、辅助色和背景色。
主色通常用于突出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或区域,辅助色用于提亮或衬托主色,背景色用于呈现整体的空间环境。
2.色块分布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设计不同色块的分布,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或景观节点。
颜色的分布应有层次感,既要相互呼应,又要能够形成整体的和谐。
3.色彩搭配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运用色彩搭配法来实现不同区域的配色。
例如,可以选择相邻色彩、互补色彩或类似色彩进行搭配,以提升城市空间的视觉效果。
4.色彩运用法: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不同区域和建筑物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和色彩饱和度来体现其性质和功能。
例如,商业区可以选择鲜艳明亮的色彩,而居住区则可以选择柔和和谐的色彩。
总之,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配色原理和方法是为了营造出丰富多样、和谐统一的城市环境。
在实践中,设计师需要结合城市特点、功能需求和人们的审美需求,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色彩搭配方式,以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建筑场景调色方案

城市建筑场景调色方案城市建筑场景调色方案是指在城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表达设计意图而选择的颜色搭配方案。
不同的调色方案可以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通过色彩的组合和运用,可以使建筑场景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首先,我想讨论的是以蓝色为主调的调色方案。
蓝色象征着宁静和安宁,它可以给人一种温和、宁静的感觉。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选择深蓝色或浅蓝色作为建筑的主色调,结合灰色、白色等中性色来增加层次感和对比度。
通过运用这样的调色方案,可以使得整个建筑场景更加清新、秀美,给人一种平静、舒适的感觉。
其次,我想谈谈以红色为主调的调色方案。
红色代表着热情和活力,使用红色作为建筑的主色调,可以让整个场景更加鲜明夺目。
可以选择亮红色或者橙红色来突出建筑的视觉效果,再搭配一些灰色、黑色等暗色调,增加层次感和对比度。
借助红色调色方案,可以让城市建筑焕发出活力和激情,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感觉。
另外,我们可以考虑以绿色为主调的调色方案。
绿色象征着自然和生机,可以给人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可以选择浅绿色或中等绿色作为建筑的主色调,搭配一些中性色如白色、灰色来增加层次感和平衡。
使用绿色调色方案,可以使得城市建筑更具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此外,还可以考虑以灰色为主调的调色方案。
灰色是一种中性色,代表着稳重和内敛。
可以选择浅灰色或深灰色作为建筑的主色调,搭配一些暖色如棕色、黄色来增加亮点和层次感。
灰色调色方案可以使得建筑场景更加稳重大气,给人一种庄重、内敛的感觉。
总结起来,不同的调色方案可以给建筑场景带来不同的氛围和表达方式。
通过选择适合的颜色搭配方案,可以使得城市建筑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
当然,调色方案的选择还要考虑建筑的功能、环境等因素,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建筑环境色彩规划方案

建筑环境色彩规划方案建筑环境色彩规划方案一、背景简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筑环境的色彩规划愈发重要。
色彩在建筑环境中扮演着传达信息、塑造氛围和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角色。
因此,进行合理的建筑环境色彩规划对于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则1.人性化原则:色彩规划应考虑人们的喜好和心理感受,为人们创造舒适、愉悦的环境。
2.环境适应原则:色彩的选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融入自然和谐的环境中。
3.信息传递原则: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应具有明确的信息传达功能,能够传递建筑的特点和目的。
4.历史文脉原则:色彩规划应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传统,融合现代元素。
三、具体方案1.公共建筑色彩规划公共建筑是城市的重要地标和社会交流场所,因此色彩规划需要体现建筑的重要性、功能以及所服务的群体。
比如,博物馆可以采用温暖的色调来营造舒适的氛围;医院可以采用柔和的色彩来给人一种安心感;图书馆可以采用明亮清爽的色彩来鼓励读者。
2.商业建筑色彩规划商业建筑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地方,色彩规划应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与商业品牌形成一致的形象和风格。
比如,高端商场可以运用金色和银色等高档感的色彩;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店铺则可以运用鲜艳的色彩来吸引目光。
3.住宅建筑色彩规划住宅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场所,色彩规划应以舒适和温馨为主导。
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色调。
客厅可以使用温暖的色调来增加热情和亲切感;卧室可以采用柔和的色彩来营造安静和放松的氛围。
4.特殊建筑色彩规划特殊建筑如学校、健身房等需要特殊考虑。
学校可以运用明亮的色彩来增加学生的活力和注意力;健身房可以采用鲜艳的色彩来增加运动的乐趣和动力。
四、实施措施1.调研:在进行色彩规划前需要先进行市场调研和用户调查,了解目标用户的喜好和需求。
2.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方案设计,包括色彩的选择、搭配和应用等。
3.试验评估:在一定的建筑环境中进行试验评估,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城市环境色彩视觉污染整治策略

城市环境色彩视觉污染整治策略
城市环境色彩视觉污染是指城市中存在过多、过于鲜艳或不协调的视觉元素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污染。
这种污染会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建筑的视觉美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适和不舒适感。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治策略。
要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管理。
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该注重整体效果和协调性,避免出现过多、过鲜艳和不协调的色彩元素。
设计师要了解城市的文化背景和建筑风格,以确保设计的一致性和整体协调性。
要加强城市色彩管理和维护。
城市的色彩应该是统一而协调的,不能出现颜色过于突兀和不协调的情况。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城市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整治和维护,保持城市的整体美感。
对于过于鲜艳的广告牌和招牌,可以要求其进行重新设计或改变色彩。
要加强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城市居民要提高对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不随意涂鸦和张贴不雅的广告,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
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素养。
要加强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城市的文化是城市形象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传达城市的特色和氛围。
城市管理部门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鼓励艺术家和设计师融入城市的文化元素,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善城市的视觉环境。
城市环境色彩视觉污染是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规划和设计管理、城市色彩管理和维护、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色彩管控和监测以及城市文化传承和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整治策略,可以改善城市的视觉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本文出自: 都市世界网作者: 上善若水点击率: 655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作者:张楠楠王向阳摘要:城市色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对城市色彩的控制内容几乎是空白。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探索将城市色彩规划有效融入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理论方法,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本,发挥法律效力,使城市色彩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关键字:城市色彩;色彩规划体系;城市规划1城市的色彩及城市色彩问题1.1城市色彩及其重要意义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总和。
色彩无处不在,在现代人类生活的集聚地——城市中,色彩更是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重要历史、文化、美学信息;第二,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一座城市的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建筑景观等也都和城市色彩有莫大关联。
1.2城市色彩的失控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指导和控制,各城市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斗艳,使很多城市失去鲜明个性,丧失历史文脉。
特别是城市建筑,并暴露出普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对城市色彩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才能控制无秩序的城市色彩泛滥,显现城市的整体性与秩序感2城市色彩研究、色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2.1国外的城市色彩研究与规划管理西方国家色彩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不少国家从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工作,并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使城市的面貌大为改观,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特征。
如波士顿以承载历史的红砖暗红色为主调;纽约已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为主调;芝加哥则给人沉稳、高雅的灰色调印象。
从这些成功的范例来看,普遍的做法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城市环境色彩的专项规划及建筑外观色彩的配色计划。
缺少这项工作的规划或设计将不能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例如日本在小区规划中就要求规划新建的居住小区必须作出成套的色彩组配计划;台湾在进行城市改造时,也要求制定改造区域环境色彩的规划及其详细设计,以利于城市整体环境色彩的协调,并在这个基础上塑造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色彩环境。
2.2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我国较为系统的城市色彩规划始于2000 年北京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从目前我国城市色彩控制实践来看,基本分为三种手段:1、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如北京确定以灰色系为主的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哈尔滨城市色彩确定以米黄色为主色调;2、具体的城市色彩控制技术规定如《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3、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如烟台市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提出塑造“山、海、城、岛”的地域景观特色,进行城市色彩的特色分区,并重点处理的城市景观道路的色彩控制.3从规划层面控制城市色彩3.1现有色彩规划手段的缺陷从以上我国现行的城市色彩规划手段来看,基本上仍停留在“炼金术”阶段,同时也缺乏实施途径:首先,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是城市色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但在目前的实践中仅提出了城市色彩控制的大方向和原则,难以直接有效指导规划实施,第二,色彩控制的技术规定提供了很好的城市色彩整治手段,但却往往由于缺乏实施主体而变成一纸空文,并且,这种技术规定主要针对性建筑色彩,缺乏对城市色彩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的、长期的控制;第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从宏观的城市总体到微观的建筑环境的一系列完整的规划方法,但这种规划由于缺乏法律地位,也没有合适的实施途径。
3.2目前城市规划体系中色彩控制的缺位城市是彩色的,而城市规划却是黑白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色彩的控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根据建设部2005 年新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城市规划编制内容的要求,其中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均无城市色彩控制内容的要求;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要求“提出各地块建筑色彩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要求“对建筑、道路和绿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但并未提出明确的色彩控制要求。
根据《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关于城市色彩的控制提到:对重点地段建筑物、标志物的色彩提出设计要求。
同时,将“建筑色彩”列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性指标。
从各地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编制办法中提及的对建筑色彩的控制并未得到具体体现,不仅各地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没有具体的城市色彩控制内容,详细规划阶段的文本和说明中也仅以“协调”二字草草表达对建筑色彩的要求,更不用提对城市色彩其他构成要素的规划控制了。
3.3结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达到对城市色彩合理规划和控制的目标,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改变目前色彩规划的现状。
1、改进色彩规划的理论方法,搭建合理的规划技术框架。
城市色彩规划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基础性研究工作量巨大,需要色彩研究领域与规划专业领域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没有进行城市色彩的基础性研究,城市规划师、景观规划师们对“我们的城市到底是什么色彩”往往各执一词;而现有的独立场所环境色彩设计、建筑色彩设计以及城市总色谱的提出和确定也远远不足以系统的、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城市色彩;因此,要达到对城市色彩合理规划和控制的目标,首先必须搭建合理的色彩规划技术框架。
2、将色彩规划的技术框架有机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保障其法律地位和实施途径。
这种认识是基于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城市规划首先从宏观层次研究城市,能够对城市性质、城市特色、城市发展有完整的把握,城市色彩的定位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宏观层次的研究二是城市规划具有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完整编制体系,有利于城市色彩规划的分层控制。
三是城市规划具有严肃的法律地位,这是实施城市色彩控制的最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认为,仅仅以目前《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提出的“建筑色彩设计原则”、“控制建筑色彩”的条文来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城市色彩研究、色彩规划必须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本,这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城市色彩规划的法律效力,使色彩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4城市色彩规划体系的建构(以杭州市为例)根据正在编制的《杭州市色彩规划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我们认为,城市色彩规划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充分认识“城市色彩”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研究城市色彩的控制和引导方法,并能够与规划体系相互适应、相互沟通。
其基本层次应包括城市色彩总体规划——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导则——场所色彩设计。
4.1城市色彩总体规划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是宏观层次的城市色彩规划,其规划内容为明确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进行全面的城市色彩现况调研,研究城市色彩的现状问题;定义城市的色彩表情(色彩属性);确定城市色彩总谱系统(屋顶色谱、墙面色谱、点缀色谱);以及确定不同特色景观区域的色彩特色定位。
根据杭州市色彩规划研究,杭州市的色彩总谱系统包含瓦色总谱、新城墙色总谱、旧城墙色总谱和点缀色总谱。
其中瓦色总谱由蓝绿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红褐色系构成;新城墙色总谱由灰绿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红褐色系构成;旧城墙色总谱由灰绿色系、灰蓝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红褐色系构成;点缀色总谱由绿色系、蓝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红褐色系构成。
4.2城市色彩规划导则城市色彩规划导则是中观层次的城市色彩规划,其规划内容为确定具体的色彩分类方法、分类体系,如按空间尺度分类、按城市发展历史阶段分类、按区块功能属性分类;制定分类指导原则、色彩表情。
运用不同分类方法将整个城市空间以中观尺度划分为具体的规划单元,并提出规划单元的色彩规划导则,用以指导下一层次的详细规划和设计。
根据杭州市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一套在空间上点线面结合,并能够与杭州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城市设计导则、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互衔接的城市色彩分类体系,具体如下。
景观功能分区色彩规划导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历史建筑街区)商业金融区居住区工业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教育科研区过渡区域线形空间色彩规划导则街道空间水岸空间地标系统色彩规划导则现代建筑地标系统——如武林广场高层建筑群、钱江新城高层建筑群等开敞空间地标系统——如武林广场、吴山广场等特殊景观界面色彩规划导则环西湖景观界面钱塘江两岸景观界面运河风光带景观界面此外,在该阶段还应针对不同色彩控制目标编制各种专项的色彩规划如建筑色彩设计导则、户外广告色彩设计导则、夜景灯光色彩设计导则等共同指导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
4.3场所色彩设计场所色彩设计属于微观层次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其任务是具体设计特定场所中建筑墙面、屋顶、装饰、标识物、地面、植物等景观要素的配色方案。
5将色彩规划有机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初步探讨5.1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增加城市色彩的章节将城市色彩总体规划的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专项规划,其成果以专门“城市色彩”章节列入总体规划文本。
明确城市色彩属性、确定城市色彩总谱系统,从城市色彩角度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提出指导要求。
5.2分区规划阶段增加色彩规划内容该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据色彩规划导则确定的色彩功能区类别,划定空间范围,并根据色彩规划导则要求确定各种类别空间的色彩控制要求。
根据前文提出的杭州市分类色彩规划导则,杭州市分区规划阶段应增加的色彩规划内容主要为:划定各类景观功能分区空间范围;划定各类线形空间范围;划定各类城市地标空间范围或位置;划定特殊景观界面范围;确定各类空间色彩控制要求5.3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列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将建筑墙面色谱、屋顶色谱、点缀色谱、地面色谱、广告色谱等列为指导性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依据色彩规划导则、分区规划中色彩控制要求、建筑色彩设计导则等确定规划范围内地块各类建筑、标识物、广告设置等一系列控制要求。
5.4场所设计阶段城市中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标志性或重要建筑物设计必须应包含场所色彩设计内容。
6展望本文提出了一套对应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城市色彩规划框架,对于这个框架下各层次色彩规划导则和设计导则的探讨仅仅是初步的,有待于在规划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同样,城市规划各个层次的城市色彩控制内容、手段、包括技术指标也需要经过规划及管理中的实践检验的深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