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应激
第五章心理应激与应对

4、否认(denial):拒绝某些事实的存在。
防御机制(4)
5、反向/反应生成(reaction formation):自我为了控制或防 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 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 动的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
与应激相关的心理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为一种在强 烈的应激源作用下而发生的精神障碍.
应激源常为突如其来,且个体难以承受的创伤性体 验,或对生命具有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如严重的 交通事故、配偶或子女突然亡故、突发的自然灾害、 战争等。
急性应激障碍诊断标准:
第五章 压力与健康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health
人文社科院·心理学教研室 康燕
学习目标 了解心理应激的概念 熟悉各种心理应激源 掌握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 学会应对心理应激
股市狂跌
金融危机
第一节 应激的概念 一、心理应激的定义
心理应激(也称心理压力):
强调个体的认知因素
学会宽恕别人
要和别人一起分享喜悦
灾难性事件
南方雪灾
拉萨暴力事件
地震
慢性应激原
人口过剩
艾滋病经济困难Fra bibliotek 个体日常生活事件
夫妻吵架
失业
挫折
心理应激的研究者注意到“认知”在应激 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不存在对每一个人都可作为应激源的生活事件。 如离婚可能被一个人察觉为极度应激,而另一个人 可能高兴。
只有他们被察觉为威胁或可以引起伤害或丧失时, 才属于应激源。换句话说,良好应激归根到底不是 应激,因为它引起的是良好情感。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 应激及其调节
(三)生活事件在应激中的作用: P29 * 生活事件:可使人产生应激反应 的事件。(可以造成个人生活风格 和行为方式改变,并要求个体去适 应和应对的生活情境和事件。) * 各种应激源对某个个体产生应激 反应都是发生生活历程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心身疾病
(一)概念: 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和躯体 功能障碍。 心身疾病与躯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区别 (二)心身疾病致病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 一般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人际关 系、家庭状况、经济条件、职业、信仰等, 近年提倡“生活事件”代表社会文化因素。
第五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一、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是个体“觉察”环境刺激对生理、 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 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 适应不良。
(二)应激源及应激反应的概念: * 应激源: 凡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 * 应激反应: 当个体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就 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变化。
3、生理因素(躯体因素)
(三)心身疾病治疗原则: 采用心身相结合的的治疗原则,需并用 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的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一般心理治疗和特殊心理 治疗两大类。 一般心理治疗包括简易精神疗法、药物疗 法和自我训练法。
1、简易精神疗法: 是临床医生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 语言和行为,医生和病人反复信息交流, 是病人心理达到平衡和生活变得规律化。 2、药物疗法: 3、自我训练:(松弛训练)
2、心理因素: (1)情绪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 “A型行为”特征; 好胜心强,较强的时间紧迫感,行 为快,做事效率高,情绪不稳定,爱 发脾气,对人常有戒心和敌意,急躁 而缺乏耐心。
“C型行为”特征; 忍耐,不自信,过分顺从和合作,易于 接受和忍受外界的干涉、过度压抑愤怒、怨 恨等负性情绪,对抑郁和绝望等情绪体验较 多。 附“B型行为”特征: 悠闲自得,做事慢条斯理,不紧不慢, 对人和气,不计较往事,有耐心,能宽容, 比较随和。
医学心理学 第五章 心理应激

第四节 心理应激反应P112
面对现实、修正目标,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寻求社会支持 精神宣泄 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 学会放松
发生机制: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应激源 作用于感官引起的神经冲动,经感觉通路被传递到丘脑和网状结构, 而后继续传递到涉及生理功能调节的植物神经、内分泌的下丘脑,以 及涉及心理活动的“认知脑区”和“情绪脑区”。这些脑区之间有着 广泛的神经联系,最终实现整合。涉及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 疫系统三条中介途径。
自我防御反应
个体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进行应对或者对自己或自己的应对 效果作出解释,以减轻心理应激带来的紧张和内心痛苦。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应激源;认知评价;个性特征;身体素质;应对能力;社 会支持系统
第四节 心理应激反应P112
一、应激管理
二、应激应对
第四节 心理应激反应P112
消除或减弱应激源 暂时远离应激源 从认知评价入手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
心理应激可以加重已有的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 或使这些疾病复发。
心理应激可以造成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并在其他 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疾病。
第二节 应激的心理中介机制
——之觉察与认知评价
一般说来,生活事件的发生我们都能觉察,但不 是对所有事件都产生应激反应。原因在于认知评 价在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之间起着关键性作用。
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疾病因素等。 心理性应激源:引起不良情绪产生的刺激物:各种心理冲突、
康复心理学第五章 心理应激与应激障碍课件

第一节 心理应激
• 心理应激 – 个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 的能力不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心身紧张 状态。
应激源
第一节 心理应激
心理性 社会性
躯体性
应激 源
文化性
第一节 心理应激
地震 洪水
飓风摧毁的房屋
第一节 心理应激
恐怖 事件 美国 9.11 事件
第一节 心理应激
交感N
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LC
交感N
蓝斑(locus ceruleus, LC)
肾上腺 去甲肾上腺素 髓 质 肾上腺素
第一节 心理应激
二、应激反应
(一)生理反应
• 2.心理-神经-内分泌反应机制
影响糖代谢 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 刺激
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 合成与分泌
影响蛋白质 影响脂肪代谢
肌肉消瘦、骨质疏松 促进脂肪分解
第二节 心理创伤
第二节 心理创伤
二、心理创伤的分型 (一)Ⅰ型(急性)心理创伤 3.适应障碍
临床表现和特征:
(1)主要表现为情绪和行为异常 (2)焦虑不安、烦恼、抑郁心境、无能力感,胆小害怕、注意力难以 集中、惶惑不知所措和易激惹等还可伴有心慌和震颤等躯体症状
(3)可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
第二节 心理创伤
第五章 心理应激与应激障碍
主讲人:XXX
学习目标
• 掌握应激、应激源、心理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防御机制应对 的概念;应激源的类型;一般适应综合征;应激反应;心理创伤分型;
• 熟悉生活事件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应激的应对资源与策略;创伤评估 与精神检查;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方法;心理防御机 制的常见表现形式;
第五章心理应激医学心理学课件精

第五章心理应激医学心理学课件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心理应激医学心理学》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围绕心理应激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1. 心理应激的定义: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面临压力时,心理上产生的一种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
2. 心理应激的类型: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可以将心理应激分为生物性应激、心理性应激和社会性应激。
3. 影响心理应激的因素:包括个体素质、应对能力、社会支持等。
4. 应对心理应激的策略:包括心理调适、行为改变、寻求帮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应激的定义、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对心理应激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应对心理应激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心理应激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难点: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心理应激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心理应激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3. 例题解析:分析几个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面对心理应激时的经验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心理应激定义:个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面临压力时,心理上产生的一种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
类型:1. 生物性应激2. 心理性应激3. 社会性应激影响因素:1. 个体素质2. 应对能力3. 社会支持应对策略:1. 心理调适2. 行为改变3. 寻求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次心理应激的经历,并分析当时的应对策略。
答案:略2.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心理应激的应对计划。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护理心理学]第五章: 心理应激
![[护理心理学]第五章: 心理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00896bc7be1e650e53ea9917.png)
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生理反应进行适应的 过程。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
应激输入
应激中介变量
应激反应
应 认知评价 激 源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个性等等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健康 疾病
第二节 应激源
一、应激源的概念
❖ 每种生活事件标以不同的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用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次级强度。
❖ 其中应激值最高的三件事是配偶死亡(100LCU)、离婚 (73LCU)和夫妻分居(65LCU)。
❖ 我国学者张明园、杨德森等也编制了适合国情的生活事件 量表,并已广泛使用。
变化事件
1、配偶死亡 2、离婚 3、夫妻分居 4、坐牢 5、亲密家庭成员丧亡 6、个人受伤或患病 7、结婚 8、被解雇 9、复婚 10、退休 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12、妊娠 13、性功能障碍 14、家庭增加人口 15、调换工作岗位 16、经济改变 17、好友丧亡 18、改行(工作) 19、夫妻多次吵架 20、中等负债 21、取消赎回抵押品 22、职业改变
第一节 应激的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
(一)物理学应激观 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
荷过程。
(二)在其他领域 指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紧张状态和心理压力等。
(三)生物应激观观点
加拿大学者塞里(H. Selye)的“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GAS 三阶段:
▪ 1 警戒期:机体为了应对有害环境刺激而唤起体内的整 体防御能力;
4.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
A.认知改变
心理应激

碎 碎 平 安
11、反向
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 所接受时,乃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之中,并在外表上 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称为反向。 此地无银三百两
C同学很想担任文艺汇演的主 持工作,当学生会主席征求她意 见时,她却说:‚你们都找不到 其他人了么?我现在要准备考试, 没什么时间。‛
苏格拉底(雷电之后,必有暴雨)
热闹的大街不长草, 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10、抵消
用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 不愉快事件,以减轻心理上的焦虑。 一位工作繁忙无暇陪孩子的父亲,提供孩子最好的 物质来消除心中愧疚感,并使这个行动来证明 他是照顾孩子的。 新年时节,打破东西说‚岁岁平安‛
洪水
飓风摧毁的房屋
战
海湾战争综合症”
争
恐 怖 事 件 美 国 9 . 11 事 件
空气污染
北京沙尘暴
贫困社会健康问题: 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 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同时结核病高发,婴 儿死亡率较高,人均 期望寿命较低。
富裕社会健康问题: 主要死亡原因是癌症 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生 活方式病。
文化性应激源
社会支持
指个体处于危急情况时,得到源自 不同群体的帮助和关心。 可提供三种支持:信息、物质、情
感
一项对2320名男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长 期研究表明:病人在发病后6周内获得 的社会支持越少,其在36个月的观察期 内幸存的可能性就越小,而高社会支持 的病人幸存的可能性则比其高出一倍。
人格特征
三 应激反应 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 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 为方面的变化。
1、认知反应
警觉性增高 注意高度集中 观察更加细致 记忆效果更佳
认知反应
注意范围狭窄
第5章 心理应激

头昏目旋
口干舌燥 吞咽困难 胃痛 肠胃绞痛、腹泻或便秘 肌肉紧绷,酸痛
免疫
其他
医学心理学
淋巴细胞减少
氧的消耗量增加 呼吸速度加快
容易生病
窒息感 呼吸急促、气喘
汗腺分泌增加
冒冷汗
压力与身体健康
压力状态下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在于促进
身体的能量应用,增加心血管活动,其结果使得心 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血管疾病(心脏病、高血压)
五、应激管理
(四)科学的时间管理
医学心理学
五、应激管理
(五)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系统就像给你的“杯子”续水的人
朋友
家 庭 工作 团队 组织 机构 社会 支持 可以帮助你 宣泄不良情绪 获得情感支持 和各种形式的 帮助, 有效缓解压力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一)应激源的强度
医学心理学
应 激 事 件 的 可 预 见 性 和 可 控 制 性
医学心理学
1、认知评价
定义 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 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
医学心理学
初评
是否 有关
次评
是否构 成威胁
再评价
是否有应对 的能力和足 够资源
放弃“非黑即白” “非此即彼”的刻板 思维,寻找第三种 或更多可能的解决 方法。
医学心理学
认知重构,换个角度看问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问题
医学心理学
五、应激管理
(三)培养良 好的行为习惯
科学运动 慢跑 游泳 太极拳 拥有良好的饮食习 惯
医学心理学
年龄的心搏速率标准表(以次/分钟为单位) 年龄 18~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 最高心 律 203~191 190~181 180~171 170~161 160~151 150~141 60% 122~115 114~108 107~102 101~96 95~90 89~84 70% 142~134 133~127 126~120 119~113 112~106 105~99 80% 162~153 152~145 144~137 136~129 128~121 120~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应激
作者 : 曹建琴
单位 :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目录
重点内容 疑难知识点 常考知识点 思维导图
第五章
一、重点内容
一、重点内容
应激、心理应激、应激源的概念 一般适应综合征 应激的理论模型 应激源类型 应激反应 应激的中介因素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五章
二、疑难知识点
二、疑难知识点
一般适应综合征 应激理论模型 心理应激的中介因素 应激反应
第五章
三、常考知识点
三、常考知识点
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 一般适应综合征 应激过程模型 应激源的概念 应激源的分类 心理应激的中介因素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第五章
四、思维导图ຫໍສະໝຸດ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