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渗曲线及其应用
相渗曲线在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第32卷第7期石油化工应用V01.32No.72013年7月PETROCHEMICALINDUsTRYAPPLICATIONJuly.2013相渗曲线在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康丽侠,,李玉强z(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2.第四安全环保监督站,陕西靖边718500)摘要:油水两相渗透率曲线是研究油水两项渗流的基础,是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综合反映,是油田开发计算、动态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
在数值模拟中是影响产油量和含水的重要因素,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决定产油量与含水的分布状况,影响区块及单井的历史拟合效果。
准确的认识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影响曲线形态的因素,在数值模拟中合理的调整举足轻重。
关键词:相渗曲线;调整;应用doi:10.3969,j.issn.1673—5285.2013.07.008中图分类号:TE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285(2013)07—0034—05近年来随着油藏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精细油藏描1.2油水相对渗透率的三个区域述工作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数值模拟则是油藏数A区(单相油流动区):表明含水饱和度很小时,水字化的工具,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水两相渗流特对油的流动影响很小,油相渗透率降低很少;B区(两征的综合反映,是油藏数值模拟工作最基础的资料之相流动区):油水在孔隙中分别呈迂回状分布,各取其一,如何准确的认识、合理的选取并处理油水相对渗透道流动,由于相互影响作用较大,油相渗透率迅速下率曲线越来越得到油藏工程师的重视。
降,水相渗透率则快速上升;C区(纯水流动区):当含1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概念及意义水饱和度继续增大,油以孤滴状存在时,失去了流动性,油相渗透率为零,水相渗透率急剧变化(见图1)。
1.1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概念1.3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关键点油相和水相相对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相渗曲线的端点值决定可流动油的饱和度。
计算油藏相渗曲线的新方法及应用

对 于一 个特定 的油 藏 , A、 B为 常数 , 故 y、 X 呈
1 相渗 曲线 的公 式 推 导
1 . 1 确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的关 系
线 性关 系 , 根 据生 产动 态数 据对其 进行 线性拟 合 , 可 确定 出 A、 B 的值 , 最终可求解出 口 、 b ; 将a 、 b代 人 ( 3 ) 式 可 以确定 与不 同含水 饱 和 度 下 油水 两 相 相 对 渗透率 比值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0 9—2 0
作者简介 : 黄祥 峰 , 1 9 8 5年 生 , 在读研 究生 , 主 要 从 事 油 藏 开 发 方 面 的 学 习 和研 究 。
・5 4・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 0 1 3年
第1 期
K r o — K r o ( S ( } 三
2 0 1 3年 1月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E T R O L E UM G E O L O GY A N D E N G I NE E R I N G
第2 7卷
第 1 期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8 2 1 7 ( 2 0 1 3 ) 0 1 —0 0 5 3 —0 3
R 一 妾
由( 4 ) 、 ( 5 ) 推导 出 :
w
㈣
( 6 )
相 对 渗透率 资料 无法 真实 代表 油藏 的平 均相对 渗透 率 。 目前研 究相 对渗 透率 比较 常用 的方法 主要 有利 用 测 井资料 估 算 、 毛管压力 曲线计算 、 水 驱 曲线 计
i n ( 旦 ) +l n ( 一1 ) 一一b ( 1 一S i ) R+l n 口 一b S
相渗及单井产能计算

一、相渗曲线的应用
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100 90 80 70 含水 ,% 60 50 40 30 20 10 0 0 5 10 15 20 采出程度 ,% 25 30 35 40
二、井网密度的计算
1、合理井网密度的计算 、
根据胜利油田的实际资料回归出来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公式:
ER = (0.742 + 0.19 lg
(B − C)(P / A, i, t ) − K = 0
(1 + i )t − 1 (P / A, i, t ) = i(1 + i )t
(1 + i )t − 1 t ⋅ K + C t i(1 + i ) NP = (1 + i )t − 1 L⋅ i(1 + i )t
K × K ro ( S w ) K ro ( S w ) J ro ( f w ) = = = K ro ( S w ) K × K ro max K ro max
无因次采液指数:
K ro ( S w ) J rl ( f w ) == 1 − fw
一、相渗曲线的应用
驱油效率: 驱油效率:
ED =
临86-1井日油7.2t),油井前三年初期平均单井产能取 86- 井日油7.2t),油井前三年初期平均单井产能取 7.2t),
7.0t/d。
β
(一)新井经济极限界限研究
1.计算方法研究 1.计算方法研究
经济极限初产: 经济极限初产:
投资 成本
K = (I d + Ib ) ⋅ β
)* β +
T
∑C
经济极限累油: 经济极限累油
相渗曲线及其应用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
主要内容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处理(标准化)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2
一、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1、概念
油相和水相相对 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 的关系曲线,称为油 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 线。随着含水饱和度 的增加,油相相对渗 透率减小,水相相对 渗透率增大。
12
(3)根据以下公式分别对Sw、Kro、Krw进行标准化处 理,以消除各相对渗透率曲线不同的Swi、Sor带来的影 响。
13
(4)根据下列公式求取回归系数a、b。
(5)取Sw*=0,0.1,0.2,…,0.9,1.0。由公式计算出平 均的Krw*、Kro*值,并绘制标准化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6)根据油藏的平均空气渗透率,利用回归关系式,求 取Swi、Sor、Krwmax。
前缘含水饱和度和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一般根据分 流量曲线,用图解法求得。
(1)前缘含水饱和度Swf
在分流量曲线上,过(Swi,0)点作分流量曲线的切 线,切点的横坐标即为前缘含水饱和度Swf,切点的纵坐标 为前缘含水fw(Swf)。其计算公式为:
20
(2)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
在分流量曲线上,过点(Swi,0)作分流量曲线的切 线,切线与直线fw=1相交于一点,该点的横坐标即为两相 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其计算公式为:
10
(5)将平均标准化相对渗透率曲线上各分点的Sw*、Kro*、 Krw*,换算公式如下:
(6)根据上述公式,作出油藏的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
11
2、与束缚水饱和度相关法
此方法是利用各油藏的空气渗透率K来求油水相对渗 透率曲线的特征值。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2)建立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Swi)、残余油饱和度( Sor)、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Kromax)与空 气渗透率(K)的关系,并进行线性回归,以求取回归系 数,建立回归关系式。
相对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

相对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第四节储层岩75中的想对滲透率*-*相对冰遑率和流⼡⽐k 有败渗it 率:务多相渝体拱存对,岩⽯对其中备⼀相浇体的通2L 能⼒。
例:70%的饱和盐於,r ⽔的枯度为icp), 30%的饱和油, C 油的粘度为3cp),△ p=2at ,Qw=0.3cmVs,Qo=0.02cmVs, 计#⽔的有效券遗率Kw,油的有欢涣it 率Ko ⼼==0.225(“制Ko + Kw =0.27 ( pm2 ) < K 绘=0.375 ( pm^ )-两相渗透率之和⼩于绝对渗透率 ?这是为什么⽼?(})站⽔同对浇动对,诂⽔发⽣⼲扰。
? r2)⽑管阻⼒对凑it 卑的彩响。
-(3) t?Ao (4)静⽌從滝或球泡所,⽣的附加阻⼒。
宿对海⾞A=2cm*-解:⼼=塔存° (⾎)- ⾛义:多向流体共存肘,每⼀相流体的有效湊透率与⼀个基准渗选率的⽐值K,,=KJKJ=KJKKro+Krw <100 %3、渝度与渝盛⽐⽔的流度⼀_ KwAv =Av流度⽐:M=^⼏oQw ⼆KwAAP/“詁a K/AP/“昇_Kw / /AvK o / Po⼆相对渗透率曲线Jt 乂:相对凑it 率与他和废之同的关**筑,森%三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因素1彩⽯孔僚轴构的彩响K“S」4?M\Kn> K“SM JWO d 2 4^?w ?Km100ES 3- -31a ■ W 64co8C %JU5(b>孔W ⼈⼩以MA 通性好杯対矽好曲⽔*曲谗彫和K,wSw %5图3-90嵐⽔&密⽯油⽔相対*遗特(£2?君⽯湄邊性的影响① *⽊岩⽯:普券点含⽔他和度丸于50%;②富诂岩⽯:等凑点舍⽔他和废⼩于 50%。
St 按雜⾓增如,诂相相对込卑很次酷低,⽔^肩对*込*碱^次升嵩。
AM 傀O' 4T" 90 ' Bft* ITO" 湘⽿^?.点Hfit ?请⾞(U ?980那ORO0"063ffll-89⽔》*⽚?Mfi 件对朗时?咸褂的% (OwenfDArcber. Jn. July 1971) 農”澗沿《IB ⾓与itt 相《対潅8舉的关《半\悴 -----r4090含?MMX. ?10?含*ft 和窪?%2O廿饱秤蜃%图3—50 强油湿岩冇典型的油⽔相对港透率曲找轉征3?沆体畅性的彩响A?渝体枯盛的彩响菲》和粘盛很⾼对,⾮at相相对滦it*可以⼤于100%,⽽测fit相击相对冰邃卑与粘⼡⽆关。
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及对采收率的影响

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及对采收率的影响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油气储层评价方法,通过测量储层中凝析油气在不同压力下的渗透率,可以评估储层的渗透性和凝析油气的产出能力。
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对采收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最佳生产压力: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可以确定储层的最佳生产压力,即在该压力下可以获得最大的采收率。
通过调整生产压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2.评估采收率: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可以评估储层的采收率,即在不同压力下可以采收到的凝析油气量。
通过分析渗透率和压力的关系,可以预测储层的采收率,并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
3.优化开发方案: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可以为储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渗透率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可以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测试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层评价方法,对于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渗曲线及其应用.

数,建立回归关系式。
S wi a1 b1 lg K
S or a 2 b2 lg K S rw max a3 b3 lg K
(3)根据以下公式分别对Sw、Kro、Krw进行标准化处 理,以消除各相对渗透率曲线不同的Swi、Sor带来的影
响。
* w
S
S w S wi 1 S wi S or
无因次采液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J0 ' fw J l '( f w ) 1 fw
5、确定采出程度与含水的关系
采出程度可表示为驱油效率与体积波及系数的乘积, 即:
R Ed Ev
其中Ed可根据相对渗透率资料,用式(**)求得;Ev 的求取方法有两个,一是由油田的实际资料统计求得;二
非润湿相驱替润湿相过程中测得的相对渗透率称为驱替
相对渗透率
吸入过程的非润湿相相对渗透率低于排驱过程的非润湿 相相对渗透率 润湿相的驱替和吸入过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总是比较接 近,可以重合
(2)岩石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1 )强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的等渗点的 Sw 大于 50 %,而
强亲油者小于50%; 2)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的 Swi 一般大于 20%,亲油者小 于15%; 3)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在最大含水饱和度(完全水淹)
所以有:
1 1 fw K ro w bs w w 1 1 ae K rw o o
(*)
根据此式绘制的 fw—Sw 关系曲线,称为水相的分流量曲线。 严格地讲,以上求得的水相分流量曲线,应为地层水
的体积分流量曲线,把地层水的体积分流量曲线换算为地
面水的质量分流量曲线,其换算公式为:
fw
相对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曲线应用

设单根毛管体积为V, V 设单根毛管体积为V, 则 = πr
四.用毛管压力曲线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 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 4 πr ∆P 泊稷叶定律, 单根毛管内的流量为: 泊稷叶定律, 单根毛管内的流量为: q = 8µL
2
L,πr =V / L
2
从毛管力定义出发: 从毛管力定义出发: = 2σ cosθ , r2 = 4(σ cosθ ) P C r P2 C
4.油水饱和顺序(饱和历史) 4.油水饱和顺序(饱和历史)的影响 油水饱和顺序 ⑴.润湿滞后 流体作为驱动相时的相对渗透率大于作为被驱 动相时相对渗透率。 动相时相对渗透率。 Kr驱动>Kr被驱动。 ⑵.捕集滞后 对于同一饱和度,作为驱动相时是全部连续, 对于同一饱和度,作为驱动相时是全部连续, 而作为被驱动相时只有部分连续,所以, 而作为被驱动相时只有部分连续,所以,Kr驱动 >Kr被驱动。 ⑶.粘性滞后 驱动相流体争先占据阻力小的大孔道, 驱动相流体争先占据阻力小的大孔道,并有沿 大孔道高速突进的趋势,所以, 大孔道高速突进的趋势,所以, Kr驱动>Kr被驱动。
2
πr 4∆P (σ cosθ )2 ∆PV q= = 2 2 8µL 2µL P C
根不等直径的毛管所组成, 假设岩石由 n 根不等直径的毛管所组成, 其总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 其总流量为:
(σ cosθ ) ∆P n Vi Q= ∑(P )2 2 2µL i=1 c i
2
(σ cosθ ) ∆P n Vpi Q= ∑(P )2 2 又因为: Vi = VP I 又因为: 2µL i=1 c i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计算: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计算:
KW = 0.5(σ cosθ ) φ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S wf )
)+ S
wi
(2)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 )
在分流量曲线上,过点(Swi,0)作分流量曲线的切 在分流量曲线上,过点( ) 相交于一点, 线,切线与直线fw=1相交于一点,该点的横坐标即为两相 切线与直线 相交于一点 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其计算公式为: 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其计算公式为:
( ) ( )
(8)根据上式的计算结果,绘制油藏的平均油水相对渗 )根据上式的计算结果, 透率曲线。 透率曲线。
3、利用公式拟合相对渗透率方法 、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2)利用以下公式分别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回归: )利用以下公式分别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回归:
孔隙分布的均匀性和孔隙形状等对相对渗透率曲线 也有影响。 也有影响。 实验表明, 孔隙分布越均匀,油相相对渗透率越高, 实验表明 , 孔隙分布越均匀 , 油相相对渗透率越高 , 而水相相对渗透率越低。 而水相相对渗透率越低。 此外,因孔隙结构不同相对渗透率曲线是不同的。 此外,因孔隙结构不同相对渗透率曲线是不同的。
(4)原油粘度的影响 ) (5)温度的影响 )
二、相渗曲线的处理(标准化) 相渗曲线的处理(标准化) 1、多条曲线直接平均法 、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 (2)根据以下公式分别对各岩心样品的实验数据进行标 ) 准化处理,并绘制标准化后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准化处理,并绘制标准化后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1 0.8 0.6 Kr 0.4 0.2 0 0 0.2 0.4 Sw 0.6 0.8 1 Kro Krw
2、影响相渗曲线的主要因素 、
油水相渗曲线能够综合反映油水两相的渗流特征。 油水相渗曲线能够综合反映油水两相的渗流特征。但 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形状的因素较多, 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形状的因素较多,下面将讨论几个主 要的影响因素。 要的影响因素。
* * K ro ( S w ) k =
∑ [K (S ) ]
n i =1 * ro * w k n
* * K rw ( S w ) k =
∑[ ( ) ]
i =1
i n * * K rw S w k i n
(4)将各样品的 wi、Swmax、Kromax、Krwmax等特征值分别 )将各样品的S 进行算术平均, 进行算术平均,并将平均值作为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 征值。计算公式如下: 征值。计算公式如下:
(2)岩石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1) 强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的等渗点的 w 大于 % , 而 ) 强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的等渗点的S 大于50% 强亲油者小于50% 强亲油者小于 %; 2)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的 wi 一般大于 % , 亲油者小 ) 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的S 一般大于20% 于15%; % 3)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在最大含水饱和度(完全水淹) )亲水岩石油水相渗曲线在最大含水饱和度(完全水淹) 一般小于30% 时,Krwmax一般小于 %。
n n
(5)将平均标准化相对渗透率曲线上各分点的 w*、Kro*、 )将平均标准化相对渗透率曲线上各分点的S 、 、 Krw*,换算公式如下: ,换算公式如下:
S w = S ⋅ ( S w max − S wi ) + S wi * * K ro ( S w ) = K ro ( S w ) ⋅ K ro max * * K rw ( S w ) = K rw ( S w ) ⋅ K rw max
f w (S w ) = Qo源自γoQw + Qw
=
Bo
µ w γ o K ro 1+ µ o Bo K rw
1
=
µ w γ o −bs 1+ ae µ o Bo
1
w
2、计算Swf和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 、计算
前缘含水饱和度和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一般根据分 流量曲线,用图解法求得。 流量曲线,用图解法求得。
* w
(6)根据上述公式,作出油藏的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 根据上述公式,作出油藏的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2、与束缚水饱和度相关法 、
此方法是利用各油藏的空气渗透率K来求油水相对渗 此方法是利用各油藏的空气渗透率 来求油水相对渗 透率曲线的特征值。 透率曲线的特征值。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残余油饱和度( (2)建立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Swi)、残余油饱和度( )建立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 Sor)、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Kromax)与空 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 气渗透率( )的关系,并进行线性回归, 气渗透率(K)的关系,并进行线性回归,以求取回归系 数,建立回归关系式。 建立回归关系式。
S or = S wi =
∑ (S )
i =1 wi
n
i
n
∑ (S )
i =1 or
n
i
n
(4)绘制油藏的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绘制油藏的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三、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1、计算分流量曲线 、
根据达西定律,在一维条件下, 根据达西定律,在一维条件下,忽略毛细管力和重力 的作用,计算公式: 的作用,计算公式:
相渗曲线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处理(标准化)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处理(标准化)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
一、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1、概念 、
油相和水相相对 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 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 线。随着含水饱和度 的增加, 的增加,油相相对渗 透率减小, 透率减小,水相相对 渗透率增大。 渗透率增大。 的关系曲线,称为油 的关系曲线,
1)饱和历程的影响——滞后现象 (1)饱和历程的影响——滞后现象
润湿相驱替非润湿相的过程中测得的相对渗透率称为吸 入相对渗透率 非润湿相驱替润湿相过程中测得的相对渗透率称为驱替 相对渗透率
吸入过程的非润湿相相对渗透率低于排驱过程的非润湿 相相对渗透率 润湿相的驱替和吸入过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总是比较接 近,可以重合
(1)前缘含水饱和度 wf )前缘含水饱和度S
在分流量曲线上, 在分流量曲线上,过(Swi,0)点作分流量曲线的切 ) 线,切点的横坐标即为前缘含水饱和度Swf,切点的纵坐标 切点的横坐标即为前缘含水饱和度 为前缘含水f 为前缘含水 w(Swf)。其计算公式为: 。其计算公式为:
S wf =
fw (S wf
(*)
根据此式绘制的f 关系曲线,称为水相的分流量曲线。 根据此式绘制的 w—Sw 关系曲线 , 称为水相的分流量曲线 。 严格地讲,以上求得的水相分流量曲线, 严格地讲 ,以上求得的水相分流量曲线, 应为地层水 的体积分流量曲线,把地层水的体积分流量曲线换算为地 的体积分流量曲线, 面水的质量分流量曲线,其换算公式为: 面水的质量分流量曲线,其换算公式为:
(3)岩石孔隙几何形态和大小分布的影响 )
在颗粒分选好、孔隙大小相对均匀、 在颗粒分选好、孔隙大小相对均匀、连通性好的情况 下,大颗粒大孔隙砂岩与小颗粒小孔隙砂岩的相对渗透率曲 线有明显差别。 线有明显差别。 1)孔隙小、连通性不好的Kro和Krw的终点都较小; )孔隙小、连通性不好的 的终点都较小; 2)孔隙小、连通性不好的两相流覆盖饱和度的范围较窄; )孔隙小、连通性不好的两相流覆盖饱和度的范围较窄; 3)孔隙小、连通性不好的Swi高,而大孔隙者 wi较小; )孔隙小、连通性不好的 而大孔隙者S 较小; 4)同样都是大孔隙,连通性不好与连通性好的曲线特征差 )同样都是大孔隙, 别较大;连通性不好者更近似于小孔隙连通性好的特征。 别较大;连通性不好者更近似于小孔隙连通性好的特征。
回归系数a1、 回归系数 、 a2、及b。 、 。
的平均值。 (3)利用下式求取 w、Sor、Swi的平均值。 )利用下式求取S
Sw =
∑ (S )
i =1 w
n
i
n
利用右式的计算结果, 利用右式的计算结果, 根据(*) 根据(*)式可求取油藏的 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 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
K S w − S wi = a1 1− S wi − S or 1 − S w − S or = 1− S wi − S or
b
rw
a2
K
ro
(*) )
lg K rw lg K ro
S w − S wi = lg a1 + a 2 lg 1− S − S wi or 1 − S w − S or = b lg 1− S − S wi or
K K
* rw * ro
= S * b = 1− Sw
* a w
( ) ( )
( ) ( ) lg(K ) = b lg(1 − S )
* * lg K rw = a lg S w * ro * w
(5)取Sw*=0,0.1,0.2,…,0.9,1.0。由公式计算出平 ) , , , , , 。 均的K 、 均的 rw*、Kro*值,并绘制标准化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值 并绘制标准化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 6)根据油藏的平均空气渗透率 , 利用回归关系式 , 求 ) 根据油藏的平均空气渗透率,利用回归关系式, 取Swi、Sor、Krwmax。
Qw fw = = Qo + Q w 1 K ro µ w 1+ K rw µ o
又由于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比值常表示为含水饱和 度的函数, 度的函数,即:
K ro −bsw = ae K 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