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22285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回收废电池》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回收废电池》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废电池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并认识到回收废电池的重要性。

2.掌握废电池的分类和正确的回收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1.包含不同类型废电池的图片或实物样品。

2.PPT或小黑板、粉笔。

3.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本小手册,介绍关于废电池的知识。

4.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小组讨论问题的纸张。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实物示范,引发学生对废电池的认识,提问:你知道废电池有什么危害吗?2.引导学生讨论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可能会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Step 2:整理概念(15分钟)1.利用PPT或小黑板,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废电池,并分别标明其常见的颜色和分类。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标明不同类型废电池的方法。

Step 3:掌握正确的回收方法(15分钟)1.分角色进行模拟演示,教师扮演废电池回收员,学生分小组扮演居民。

2.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废电池的回收方法,并讨论如何安全、正确地回收废电池。

Step 4: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不超过5人,发放纸张,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你认为在学校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回收废电池的活动?b)你在家中是如何处理废电池的?c)如果你发现有人乱丢电池,你会怎么做?2.让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Step 5:手册制作与分享(20分钟)1.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设计一本小手册,介绍废电池的分类和回收方法。

2.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手册的制作。

3.学生将手册呈现给全班,分享自己的设计和内容。

Step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对上述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废电池的分类和回收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对环保行动的作用和责任。

2.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Step 7:课后延伸活动(自愿参加):1.要求学生在家中整理废电池,并记录所回收的数量和种类。

2.学生下次上课时,将记录带到学校,进行集体数据统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5.《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5.《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和回收废电池的重要性。

2.通过操作实物、图形和文字等形式来感受数据的呈现形式。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分组合作。

4.理解简单的倍数概念。

教学对象本设计适用于二年级学生。

教学重难点1.掌握废电池回收中与数学有关的一些概念2.体会数据的表达形式,初步感受数据的呈现方式。

教学内容设计1.激发兴趣:教师向学生讲解“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废电池回收的兴趣。

2.引入画面:教师放映回收废电池的图片,介绍回收废电池对于环境的重要性。

3.概念讲解:(1)废电池是什么?(2)做坏了的电池叫做废电池。

(3)扔在自然环境里的废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废电池可以回收再利用。

4.实物演示:出示电池的实物,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比较电池的轻重,以及正极和负极的区别。

5.小组活动:废电池的回收(1)教师分组,让小组听取回收废电池的注意事项。

(2)统计小组内所带来的废电池数,并通过图形呈现出来。

(3)讨论不同小组内废电池数的大小,启示学生深入理解简单倍数的概念。

6.数学知识延伸:(1)了解百分号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学习如何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

(3)掌握如何计算回收率。

7.语言训练:学生彼此间交流,并就废电池回收问题进行讨论。

总结教学中小组活动是本课程的亮点,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也能启发学生尝试更多的主动创新思维方式。

通过对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学生不仅仅是了解废电池的危害,收获了简单倍数的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有了更为全面了解生活和保护环境的思维。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电池的种类及其相关知识;2. 能够识别废弃电池,并知道废弃电池的妥善处置方法;3. 能够了解回收废电池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和分类储存;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了解电池的种类及其相关知识;2. 能够识别废弃电池,并知道废弃电池的妥善处置方法;3. 能够了解回收废电池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和分类储存。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次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了解废弃电池的相关知识、妥善处置方法及回收的重要性。

2. 教师借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电池,并问学生是否了解过这些电池。

二、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电池的种类及其相关知识(1)干电池:指一次性使用,无法二次充电的电池,常见的有5号电池、7号电池、9号电池等;(2)充电电池:可以多次使用,可以通过充电器进行充电,例如手机电池等;(3)纽扣电池:主要用于手表、计算器等小型电子产品。

2. 废弃电池的妥善处置方法(1)不要将废弃电池随意丢弃在垃圾桶中,以免污染环境;(2)要妥善分类、储存和回收利用废弃电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回收废电池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废弃电池中含有有毒物质,如果直接丢弃在垃圾桶中,将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将其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三、教学活动(2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讨论废弃电池的数量及种类,并思考如何妥善处置和回收利用废弃电池。

(10分钟)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出示一些废弃电池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并说出妥善处置方式。

(10分钟)3. 观看视频:教师播放相关回收废电池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电池回收处理方式。

(5分钟)四、教学总结(5分钟)1. 教师对上节课和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回收废电池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废电池的分类和回收方法。

3. 回收废电池的数学问题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掌握废电池的分类和回收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回收废电池的数学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废电池模型、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调查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引发学生对回收废电池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废电池的分类和回收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回收废电池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回收废电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回收废电池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与回收废电池相关的数学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废电池的分类和回收方法。

3. 回收废电池的数学问题解决。

七、作业设计1. 列举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描述废电池的分类和回收方法。

3. 解决与回收废电池相关的数学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回收废电池的认识和态度。

2. 分析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分类和回收方法,以及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和方法;2.了解电池的种类和特点;3.学会分辨废旧电池和有用电池;4.学会规范使用和回收电池。

二、教学重点1.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方法;2.学会分辨废旧电池和有用电池。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废旧电池的危害认识不足;2.学生对分类回收电池的意义缺乏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A. 热身通过展示一些带有电池的玩具、手表、电子设备等,询问学生电池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

B. 引入介绍电池的分类和废弃电池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强调废弃电池的分类回收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习环节A. 认识电池了解电池的种类和特点,包括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的区别、电池的电量和寿命等。

B. 知晓回收电池的方法介绍废旧电池的回收方法,如投放到回收站、邮寄到回收站等。

C. 分辨废旧电池和有用电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电池表面的特征(如有漏液的电池等),让学生能够分辨废旧电池和有用电池。

3. 拓展环节A. 采访环节教师请一些回收废电池的人进行采访,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回收废电池对环境的保护。

B. 回收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到周边社区回收站进行实践,让学生体验回收废电池的过程。

4.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实践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回收废电池意义、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运用问答、口头描述、实践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2.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实践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实践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和改进建议。

六、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你们所学的回收废电池的方法和意义,字数在200字以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废电池的分类、回收方法和特点等综合知识。

让学生了解到回收废电池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关键性,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力。

教学运用了多种方式和手段,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和体验的锻炼,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烈,而传统能源的储量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大力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回收废电池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实现一定的资源再利用。

而回收废电池的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也能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该教学设计适用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小学生,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了解废电池的回收利用方式。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收废电池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如果不回收废电池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 实践环节A. 观察废电池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废电池,引导学生提出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B. 拆解废电池为学生出示一种常见的废电池拆解工具,让学生亲自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老师需特别强调操作时如何避免被电池液体等危险物料所伤害。

C. 辨识电池材料让学生搭配使用化学试剂,对所拆解出来的废电池部件进行化学试剂的反应判断。

同时讲解不同电池的内部组成及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有害金属对环境和健康的损害。

D. 排除危险垃圾对于已经拆解好的废电池,在对有害金属组成进行讲解后,让学生分门别类,归类为应当被回收处理和应当被作为危险垃圾进行分类处置。

3. 总结环节回顾整个教学流程,让学生针对回收废电池的实践知识组成小组,并向全班呈现演讲。

三、教学效果及评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电池回收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电池危害物和垃圾分类的知识点,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个人、家庭之间的环保关系。

针对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将给予适量评分。

四、教学建议教学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为学生准备好必要的防护用品,遵守化学试剂的使用规定,老师应当对于形体健康不良的学生进行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同时,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他们能够自觉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回收废电池
一、教材参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回收电池的重要性;
2.能够使用数学知识进行废电池的计数、分类、比较;
3.能够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 环境保护教育
1.通过图片展示废电池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废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2.引导学生了解回收电池的意义和重要性;
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废电池的计数与比较
1.引导学生辨认废电池的种类;
2.小组合作进行废电池的计数和分类,并记录在报告纸上;
3.比较各小组收集的废电池数量和种类,分析比较结果。

3. 废电池的回收和妥善处理
1.向家长和社区发出号召,呼吁大家积极回收废弃电池;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回收电池箱,并在班级、学校及社区宣传回收电池的重要性;
3.让学生了解废电池应该如何妥善处理,避免引起二次污染。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计算、分类、比较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废电池回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收集、计数、分类、比较等数学技能。

五、教学方式
1.直接教学;
2.小组合作学习;
3.班级、学校及社区宣传。

六、教学评价
1.学习态度评价;
2.学习能力评价;
3.考试评价: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考察。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回收废电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学会使用称重工具,并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回收利用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以及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秤、废电池模型、计量单位卡片。

学具:学生尺、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回收废电池,并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2. 知识点讲解:(1)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

(2)讲解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3. 例题讲解:(1)展示一个废电池模型,让学生用电子秤称一下它的重量。

(2)引导学生思考:废电池的重量可以用哪些单位来表示?千克和克之间如何换算?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电子秤称一称自己的文具盒重量,并用千克和克表示。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废电池的重量应该如何表示。

5. 小组合作:(1)发放废电池模型和计量单位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称重和记录。

(2)组长汇总每组的数据,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千克、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1千克 = 1000克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用千克和克表示它们的重量。

答案:如:一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00克,一瓶矿泉水的重量大约是500克。

2. 计算题:(1)3个废电池的重量是多少克?答案:3个废电池的重量是3000克。

(2)10个废电池的重量是多少千克?答案:10个废电池的重量是10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收废电池
——三位数笔算加法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启发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和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很有用,很有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满十进一”,提高计算的效率。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小黑板。

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题。

1.开火车口算。

170+600 330+500 1800+200 280+300 750+40 900+80 420+4 00 310+90
2.竖式计算【指2名学生板演竖式】:25+13 36+47
(1)和××算得一样的举手。

只订正对错。

(2)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另一名学生口述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


看来孩子们的加法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探索有关加法的知识。

(二)新授。

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电池)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要用它?(遥控器,电动赛车)用完后没有电的废电池你们是怎么做的呢?(扔了,回收)请看屏幕。

[媒体给出图片]
【按键,出字,配音】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用水量。

现在废电池回收的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回收处理以后,可以大大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吗?(要回收。

)废电池的危害太大了!我们要——“回收废电池”【师贴课题】,当个环保小卫士。

刚才说要“回收”的孩子,真有环保意识。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谁是最棒的“环保小卫士”!
2.看,同学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媒体给出统计表】这是二年级回收废电池情况的统计表,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班回收112节,二班回收87节,三班回收129节)你能用这些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能)××,你来说。

(一班和二班共回收多少节?)××。

(一班和三班共回收多少节?)××,你说说。

(二班和三班共回收多少节?)还有吗?××。

(三个班共回收多少节?)【生答,师按例题顺序贴问题】
今天,我们只解决第一问和第二问。

3.(1)先看第一个问题“一班和二班共回收多少节?”
谁来列式?××(112+87)你们同意吗?(同意)
要把回收来的废电池集中处理,送到回收废电池的地方,为了方便清点数量,每200节装1盒。

【师出示教具:盒子】一个这样的盒子就能装200节电池,不计算,先估一估,一班和二班回收的电池用一个盒子装,能不能装下?(能)××,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A.第一个加数112它很接近100,第二个加数87它很接近100,我们估计出“112+87”大约等于100+100=200。


刚才通过估计,同学们都认为能装下,怎么才能证明你的估计是正确的?(计算)
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试着算一算,你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开始!
算完以后,同桌商量一下:想想怎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在用计数器,谁来拨一拨?(A.计数器:我是这样拨的,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拨:先拨112,百位拨1,十位拨1,个位拨2,再拨87,个位拨7,十位拨8,最后算出来是199。

)老师把你的计算贴出来。

【贴计数器图片】
刚才同学们都估计能装下,通过竖式计算我们发现,估算的结果200(刚才同学们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的结果199很——(接近)。

确实能装下。

口算【投影,生说,师板书】:12+87=99 100+99=199 怎么想的?问学生,他是怎样算的?师引:把三位数分成整百数和两位数,先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再加整百数。

点明算法,让其它学生也清楚思路。

竖式计算【投影,生说,师板书】:怎么算的?你说,我帮你写在黑板上。

先写第一个加数112,再写第二个加数87。

个位,——(2加7得9);十位,——(1加8得9);百位,——(1落下来)。

所以,“112+87”得“199”。

孩子们,你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道题。

看看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指生说。

自己就解决了新问题。

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计数器?(慢)口算?(数字大易出错)竖式比较好,好在哪里?(既方便快捷,又不易出错。


(2)调皮的废电池跑来了,它要考考你们的竖式,做对1题就回收到1节,就可以得到一颗环保小星。

孩子们看看你能得到几颗环保小星?齐做2个竖式:
162+234=396 718+120=838
两题全对——两节全回收到的举手?奖励自己2颗“环保小星”。

孩子们我们刚才做了几个加法竖式,来一起看看,这是我们原来学过的几位数加法?现在这道题的加数是几位数?象这样加数是三位数的加法,我们称它们是:三位数加法。

【揭示课题】原来我们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现在我们也要注意什么?(还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所以不管是几位数的加法,我们在计算时都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板书】(3)第二个问题来了:“一班和三班共回收多少节?
谁来列式?××(112+129)还是每200节电池装一盒,不计算,估一估, 一班和三班收集的电池一个盒子装得下吗?××,你的估算是——装得下吗?【A.100+130=230 B. 110+130=240】
“一班和三班共回收多少节?那准确的得数是多少呢?现在请你算一算。

你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开始!
【指名板演竖式112+129=241】先用课件处理计数器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每一位上怎么拨珠,说了再演示动画,说一步演示一步。

好,一起来看看××做的。

【板演的学生说:我是这样算的:个位,2加9,得11,个位写1,十位进1;十位,1加2加1,得4;百位,1加1,得2】
他做得对不对?和他一样的请举手。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齐说过程】
和左边的竖式比都是三位数加法,在数式计算的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哪些不同的?(与例1比较),说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答,师板书:个位相加满10,就要向十位进1】
(4)这两道题,除了用竖式计算,你还有别的算法吗?同桌之间小声说一说,开始……停,举手告诉老师。

(A.计数器【课件展示】 B.口算112+129=100+100+12+29=241 C.巧算112+129=110+130+2-1=241【生答,师板书算式】)噢,这是我们二年级奥数的知识,你真聪明,做的真棒!
(5)孩子们都估计装不下,估计得好!来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的估算和准确计算,比一比哪种估算更接近准确结果?【引导学生发现:感悟估算时把加数看成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是一种较好的策略。

】(6)同学们真能干,小电池们要你们竖式计算56页试一试的题目,做对1题就回收1节,看谁回收得多。

【投影集体订正】456+307=763 169+602=771
271+436=707 85+324=409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第三题的十位是怎么算的,师点:我们不仅个位相加满10,就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也就是哪一位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整理板书】
4题全对——4节全回收到的举手?奖励自己4颗“环保小星”。

孩子们的表现真棒,“淘气”不服气了,他也做了一张题单,请你当当小老师,看看他做得对不对。

【出示错题:62+307(对位有误)】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估算做到“心中有数”,帮助我们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哪一位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